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西晋的建立和统一,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在266年由司马炎建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而,由于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内乱,西晋在316年灭亡。

在此期间,北方各族的内迁也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体系,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2.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素材。

2.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晋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西晋统一的影响和北方各族内迁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互相提问,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学习重点】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学习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直观利用朝代歌导入方法指导一: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

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

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西晋的建立1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 2简述西晋(三国政权的演变) 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武帝司马炎的统治下,实现了短暂的中国统一,以及随后北方各族的内迁。

本课的重点是西晋的统一和内迁,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2.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3.理解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西晋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讲授:介绍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内迁案例,让学生了解内迁的过程和影响。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西晋统一和内迁的特点和意义。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晋统一的意义和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司马炎的统治•八王之乱的结束•北方各族的支持•实现了中国的短暂统一•推动了北方地区的发展二、北方各族的内迁1.内迁情况:–各族的内迁过程–各族的内迁原因–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增加了北方地区的动荡和不稳定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西晋统一和内迁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听课记录: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七年级历史上册听课记录: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新2024秋季七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听课记录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学生能够明确西晋的历史时期及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位置,理解北方各族内迁的地理背景。

2.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学生能够解释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过程及其崩溃的根源,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史料实证:培养学生从多种史料中提炼信息,进行历史探究的能力,形成对西晋时期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

4.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西晋时期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导入教师行为:1.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西晋时期的地图,标出西晋都城及北方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地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吗?这个时期有哪些特点或重要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地图,思考并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对西晋时期产生初步兴趣。

过程点评:•通过直观的地图展示和设疑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教学过程重点一:西晋的短暂统一教师行为:2.1 简述西晋的建立过程,重点讲解其统一全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2 分析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如政治改革、经济恢复等。

2.3 引导学生讨论西晋崩溃的根源,如统治腐败、八王之乱等。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小组讨论西晋崩溃的根源,分享各自观点。

过程点评:•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学生深入了解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崩溃的复杂原因,培养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重点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师行为:3.1 介绍北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分布及生活习俗。

3.2 讲解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如中原战乱、自然灾害等。

3.3 分析北方各族内迁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如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教师讲解,思考并记录北方各族内迁的相关信息。

•小组讨论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准备向全班汇报。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晋迅 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 教训:(1)反贪防腐,加强思想建设; (2)要团结,不要内耗;(3)民族关系 要融洽;等等。
西汉和西晋都分封过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 中央政权的统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他们须履行保卫 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 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 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 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中央统治,酿成诸王 争霸、征战不断的局面。
3.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
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思考: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实 质是什么?
➢ 根本原因:西晋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 实质: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进
行的一场混战。
4.北人南迁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 其中逃往南方的人口数以十万计,出现我 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 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改国 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 就是晋武帝。
2.统一全国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司马炎建晋
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20—266年

西


221—263年

229—280年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专权时,小皇帝曹髦 不甘心做傀儡,对手下说:“司马昭之心,路 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 出讨之。”随后他带领侍卫出宫,不料消息走 漏,司马昭派军队进行拦截,杀死曹髦。
西晋北方各族 内迁分布图
➢ 根本原因是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了解西晋统-一的过程;知道西晋的统治状况及八王之乱的始末;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对其中原地区各族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十六国北朝政权的更替。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科书,培养陈述、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初步掌握历史解释的方法和逻辑步骤;通过识读地图,培养历史空间观察的能力,了解西晋游牧民族内迁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民族关系的发展。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审读,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家国情怀】通过阅读史料发现乱世百姓的生存艰难,感受历史的温度。

通过了解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在古代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晋的建立和八王之乱。

难点:西晋兴亡的因素。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新课导入导入1:展示曹髦说过的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学生说说这个成语典故。

曹魏政权最后是如何落到司马氏家族手中,又是谁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导入2:上节课学习了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局面是何时形成的?(生答),那么这种局面又是谁结束的呢?(生答)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是为什么?魏晋时期,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导入3:(推荐)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晋惠帝如此昏庸无能,在他执政期间引发了“八王之乱”。

那么“八王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给西晋王朝带来怎样的影响?导入4:展示材料和图片:凡今之人,惟钱而已!……(钱)为世神宝。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266年由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291年,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

316年,西晋被一支来自北方的民族匈奴所灭。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进入黄河流域,历史上称为“五胡内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西晋和五胡内迁的历史事件距离今天较远,学生可能对这些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理解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西晋和五胡内迁的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教学PPT。

学生准备笔记本,做好上课的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短暂的统一王朝吗?它是由谁建立的?又为什么迅速灭亡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同学们,你们认为西晋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五胡内迁对我国北方地区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在280年统一全国后,由于统治腐朽、奢侈浪费,导致国家迅速衰落,最终在316年被匈奴族一支武装灭亡。

同时,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迁移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迁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理解其原因。

2.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理解其对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统一和衰落原因。

2.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PPT和地图,分析西晋的统一和衰落原因,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
的内迁》课堂实录
教师介绍: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来到历史课堂,将要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三国时期结束之后,中国的政治形势和民族迁徙的一些有趣知识。

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跟我一起来看看这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吧。

【课堂主体】
一、政治形势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散秦时期后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

它的建立有助于中国政治局势的稳定和强大。

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虽然西晋的建立和后来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实际统治中国南北长达数十年。

最终,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西晋政权崩溃,北方开始出现多个政权,南方也分裂成十多个小国,这导致了中国的一次分裂。

二、民族迁徙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北方经历了重要的民族迁徙。

主要包括
鲜卑和羯的南迁以及汉族南迁的趋势。

1. 鲜卑和羯的南迁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迎来了一个新的部族——鲜卑。

他们最早居住在蒙古高原,后来逐渐向南推进,直到北方各种部族的领土内。

鲜卑人的南迁导致了当时北方各个政权之间的不断斗争。

同时,羯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部族,他们与鲜卑有同样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他们也参加了北方各国的胜利和失败。

2. 汉族的南迁
在这个时期,由于在北方的种种原因,很多汉族开始向南迁移。

他们移居的地方包括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

汉族的南迁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格局。

在南方建立了多个小国和地方政权。

三、总结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改变。

西晋的建立和分裂,以及北方各族民族迁徙都极大地影响了时期长达几百年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历史在每个时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增加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我们了解了西晋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民族迁徙对中国北方政治局势的改变。

在最后,我们明白,中国历史的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用,并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作业安排】
同学们,请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并反复寻找有关三国和西晋的历史书籍,总结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政治和文化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