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的定义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的定义

第一章绪论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1.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如元素、离子、原子团、化合物等,即“解决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2. 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解决物质是多少的问题”。

3.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三、分析化学的分类按分析原理分类: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又称经典分析法。

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滴定分析)。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低、分析速度慢。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包括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波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放射化学分析等。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

四、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当代科学领域的所谓“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囗、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分析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

1.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气、江河、海洋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正常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为追踪污染源、弄清污染物种类、数量,研究其转化规律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分析化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材料的研究中,表征和测定痕量杂质在其中的含量、形态及空间分布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微电子工业的关键;♠在资源及能源科学中,分析化学是获取地质矿物组分、结构和性能信息及揭示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的主要手段,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核材料资源的探测、开采与炼制,更是离不开分析检测工作;♠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分析法基础

化学分析法基础
酸效应系数:
α
Y(H)=
[Y′]/[Y]
[Y′]代表未与M配位的EDTA的总浓度,[Y] 为游离的Y离子。
金属指示剂:在配位滴定中,通常利用一 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显色剂 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变色原理:M+HIn=MIn(A色)+H MIn+H2Y=MY+HIn(B色)+H
电位电极和能斯特方程
ox+ne=Red
Φox/Red= Φo’ox/Red+(0.0592/n)lg(cox/cRed)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随着溶液中氧化性物 质或还原性物质的浓度的变化,电对的电 位不断改变,因此,以电极电位为纵坐标 ,滴定剂的加入量为横坐标,绘制氧化还 原滴定曲线
1.lgcMk’MY-lgcNK’NY≥5。
2.消除干扰的方法: ①控制酸度 ②利用掩蔽和解蔽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的。它是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标准溶液来 测定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的含量。 根据标准溶液的不同分类: 高锰酸钾法-以KMnO4为标液 重铬酸钾法-以K2Cr2O7为标液 碘量法-以I2和Na2S2O3为标液 溴酸钾法-以KBrO3-KBr为标液
莫尔法
莫尔法是以K2CrO4为指示剂的银量法。用 AgNO3作为标准溶液,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 中,可以直接测定Cl-或Br-。 滴定反应为: 终点前: Ag++ Cl-= AgCl↓(白色) Ksp(AgCl)= 1.8×10-10 终点时: 2Ag++CrO42-=Ag2CrO4 ↓(砖红色) Ksp(Ag2CrO4)= 2.0×10-12
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 能够准确滴定的条件 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 Φ >0.4V

分析化学-绪论ppt课件

分析化学-绪论ppt课件

1.2.6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例行分析:一般分析实验室对日常生产流程中
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检查控制的分析;
仲裁分析:不同企业部门间对产品质量和分析
结果由争议时,请权威的分析测试部门 进行裁判时的分析
.
1.2.7 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 b.共存组分的信息及其对测定想影响,合适的分离富集方法,分 析方法的选择性; c.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 d.现有条件、测定成本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1.5.1 定量分析工作的一般步骤
➢1 采样(sampling)
要使样品具有代表性 ➢ 要注意:
1.避免损失 2.避免不均匀; 3.保存完好; 4.足够的量以保证.分析的进行。
2 试样分解试样预处理
➢ 目的是利用有效的手段将样品处理成便于分 析的待测样品;
➢ 与待测样品有关的因素: 1. 分析方法(常量、微量); 2.物态与相(多相、均相、固态、液态、气态); 3.待测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针对不同的分析方
• §1.2.2 按分析对象分类
• 1.无机分析(inorganic analysis) • 2.有机分析(organic analysis)
• §1.2.3 按分析方法分类
• 分析化学按其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可 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
1.化学分析法(Chemical analysis) 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 化学分析法,包括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 析法.
➢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 广等方面;
➢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1、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一门学科,又称为分析科学2、分析化学的分类⑴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有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结构分析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⑵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及其剂量关系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经典分析法,主要有重量分析(称重分析)法和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法等。

主要用于高含量和中含量组分(又称常量组分,即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在1%以上)的测定。

重量分析法的准确度很高,但操作繁琐,分析速度较慢。

滴定分析法操作简便,条件易于控制,省时快速且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相对误差约为±0.2%)。

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这类方法是通过测定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来进行的,需要较特殊的一起,通常称为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互为补充且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之一。

⑶有机分析和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质,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质。

⑷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分析方法试样用量/mg 试液体积/mL 常量分析> 100 > 10 半微量分析10-100 1-10 微量分析0.1-10 0.01-1 超微量分析< 0.1 < 0.01常量组分> 1% 微量组分0.01%-1% 痕量组分< 0.01% 超痕量组分 约0.0001% 3、分析结果的表示⑴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分析结果通常以待测组分的实际存在的含量表示,若待测组分的实际存在形式不清楚,分析结果最好以氧化物或元素形式的含量表示,电解质溶液的分析结果常以所存在离子的含量表示。

⑵待测组分含量表示方法① 固体试样固体试样的待测组分含量通常以质量分数表示。

分析化学内容小结

分析化学内容小结

分析化学内容小结分析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通过对各种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实现对物质的有效监测、检测和控制。

以下是对分析化学内容的详细分析。

一、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将这些信息应用到化学研究和生产中的科学和技术领域。

2.分析化学的基本任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判断未知样品中一些或几个组分的种类和性质。

-定量分析:测定未知样品中各个组分的含量。

二、分析化学方法1.定性分析方法:-化学试剂: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进行鉴定和测定,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仪器分析:利用一些仪器和设备进行分析,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2.定量分析方法:-重量法:根据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如蒸发法、溶解法等。

-体积法:根据体积的变化进行分析,如滴定法、电解法等。

-光度法:根据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进行分析,如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等。

-电化学方法:利用电流、电势等进行分析,如电解重量法、电化学滴定法等。

三、分析化学的常用技术和仪器1.电化学技术:包括电解和电化学分析,如电解质量法、电化学滴定法等。

2.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用于分析物质组成和结构。

3.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用于分离和测定物质。

4.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用于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和热分解过程。

5.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和分析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

6.原子吸收光谱:用于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7.蒸馏、萃取、结晶等分离技术:用于分离和纯化样品中的各个组分。

四、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1.环境监测:分析水体、大气、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2.医药和生物技术:分析药物的成分和含量,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3.食品安全: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物、毒素等。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
*
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滴定
电化学分析
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滴定分析
电导、电位、电解、库仑极谱、伏安
发射、吸收,荧光、光度
气相、液相、离子、超临界、薄层、毛细管电泳
红外、核磁、质谱
化学分析
分 析 化 学
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的作用
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分子科学、遗传密码 在化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新物质鉴定 结构与性能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作用:质量控制与自动检测 分析化学与社会:环境、体育、破案
*
第三节 定量分析数据处理
一、误差的种类、性质、产生的原因及减免
1. 系统误差 (1) 特点 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 b.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 重复出现; c.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 d.可以消除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
2. Q 检验法 步骤: (1) 数据排列 X1 X2 …… Xn (2) 求极差 Xn - X1 (3) 求可疑数据与相邻数据之差 Xn - Xn-1 或 X2 -X1 (4) 计算:
01
例: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b.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
02
例:天平两臂不等,砝码未校正;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
03
例:蒸馏水不合格;试剂纯度不够(含待测组份或干扰离子)。
04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滴定管读数不准。
2.偶然误差
( 1) 特点 不恒定 难以校正 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 2) 产生的原因 偶然因素 滴定管读数
*
3.注意点
分数;比例系数;实验次数等不记位数;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大一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分类-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科学,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 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例如鉴别有机物的官能团。

- 定量分析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如酸碱滴定、原子吸收等。

2. 分析物质的样品准备- 样品准备是分析化学的重要步骤,包括溶液的配制、固体样品的制备等。

- 配制溶液时需控制浓度和容量,避免溶解不完全或超出目标浓度。

3.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试剂与仪器设备- 常见的试剂有标准物质、指示剂、络合剂等,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中。

-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天平、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等,用于称量、移液和测量。

4. 分析化学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标准加入法: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推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 气相色谱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化合物来鉴定它们的成分。

- 毛细管电泳法:利用电流和毛细管等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二、定性分析知识点1. 离子反应的颜色变化- 铁离子的酸性溶液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来生成棕色沉淀。

- 钡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硫酸来生成白色沉淀。

2. 官能团鉴别- 醇类可以通过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反应。

- 酮类可以通过使用2,4-二硝基苯肼溶液来检验。

三、定量分析知识点1. 滴定反应- 酸碱滴定法是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溶液反应的中和点来测定浓度。

- 需要注意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搅拌与控制。

2.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物质含量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

- 需要选取合适的光源、样品浓度和火焰条件,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

3.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法是分离和检测化学物质的有效手段。

分析化学知识点

分析化学知识点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定义: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分析化学的任务: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形态分析Morphological Analysis分析方法的分类:1.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特点:仪器简单、费用低廉、准确度高、灵敏度低。

应用:常量分析。

2.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的光、电、热、磁等物理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和化学结构。

特点: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准确度低、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应用:微量分析分析过程的一般步骤1.采样(sampling)2.样品预处理(pretreatment)3.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样品测定4.分析结果的计算与处理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固体样品质量分数:w B= m B/m Sμg / g,ng / g,pg / g液体样品物质的量浓度:c B= n B/V质量浓度(ρ):g / L, mg / L ( ppm ), μg / L ( ppb ), ng / L( ppt )气体样品质量浓度:mg/m3; 体积分数:ml/m3总体(population):分析对象的全体。

个体(unit):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样品(sample):从总体中抽出部分个体作为总体的代表性物质进行检验,这部分个体的集合体称为样品。

采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操作过程样品采集的原则:1.代表性液体样品:应充分混匀后再进行采集。

固体样品:需按不同部位取出少量样品,将其混合均匀后再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得到代表性样品。

2.典型性根据检测目的,采集能充分说明此目的的典型样品3.适时性样品的保存1.密封保存法2.冷藏保存法3.化学保存法容器选择主要取决于样品性质和分析项目,材料应是惰性的,并对被测成分的吸附很小,易清洗容器的洗涤一般先用洗涤剂清洗,再分别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
1.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如元素、离子、原
子团、化合物等,即“解决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2. 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解决物质是多少的
问题”。

3.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三、分析化学的分类
按分析原理分类: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又称经典分析法。


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滴定分析)。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低、分析速度慢。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包括电化学
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波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
放射化学分析等。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

四、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当代科学领域的所谓“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囗、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分析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

1.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气、江河、海洋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正常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为追踪污染源、弄清污染物种类、数量,研究其转化规律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分析化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材料的研究中,表征和测定痕量杂质在其中的含量、形态及空间分布
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微电子工业的关键;
♠在资源及能源科学中,分析化学是获取地质矿物组分、结构和性能信息及揭示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的主要手段,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核材料资源的探测、开采与炼制,更是离不开分析检测工作;
♠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科学中,医药分析在药物成分含量、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分解、药物动力学、疾病诊断以及滥用药物等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空间科学研究中,星际物质分析已成为了解和考察宇宙物质成分及其转化的最重要手段。

2. 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
♠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检查、工艺流程控制和商品检验方面;
♠在农业生产方面,分析化学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在水、土成分调查、农药、化肥、残留物及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向以生物科学技术和生物工程为基础的“绿色革命”的转变中,分析化学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的研究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防建设中,分析化学在化学战剂、武器结构材料、航天、航海材料、动力材料及环境气氛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五、分析化学的发展概况
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炼金术,在科学史上,分析化学曾经是研究化学的开路先锋,它对元素的发现、原子量的测定等都曾作出重要贡献。

但是,直到19世纪末,人们还认为分析化学尚无独立的理论体系,只能算是分析技术,不能算是一门科学。

20世纪以来,分析化学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

本世经初至30年代,物理化学中溶液理论的发展,为分析化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溶液中酸碱、配位、沉淀、氧化还原四大平衡理论,使分析化学由一门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40~60年代,物理学与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以光谱分析、极谱分析为代表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改变了经典的以化学分析为主的局面,使仪器分析获得蓬
勃发展。

70年代末至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等发展的要求,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分析化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现代分析化学的任务已不只限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及含量,而是要对物质的形态、结构、微区、薄层及活性等作出瞬时追踪、在线监测等分析及过程控制,“分析化学已由单纯提供数据,上升到从分析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成为生产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者”。

现代分析化学已突破了纯化学领域,它将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学及生物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学科。

六、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提高灵敏度、解决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及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扩展时空多维信息、微型化及微环境的表征与测定、形态、状态分析及表征、生物大分子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表征与测定、非破坏性检测与遥测、自动化及智能化。

七、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分析化学是一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理论课: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基本关系。

实验课:掌握基本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书:武汉大学主编. 分析化学, 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七、分析化学(上册)的学时安排
章学时说明
结论 1
滴定概论 2 化学平衡处理删去$4放至酸碱
酸碱 6 滴定误差删去pH计算一元弱酸详讲,其它最简
非水 2 讲至P.78
误差 4 极值误差法删去
配位 5 混合离子不要求
氧还 5 只讲碘量法和KMnO4法,其它记住反应式
有机物反应式不要求
沉淀 2
重量 3 只讲沉淀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