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合集下载

厦门南部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厦门南部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厦门南部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徐春燕;沈长春;刘勇;马超【摘要】根据2013年4月在厦门南部海域的调查资料,对其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春季共出现鱼卵和仔稚鱼21种,其中鱼卵14种,仔稚鱼9种.21个种类隶属于16科.鱼卵、仔稚鱼数量主要以黄姑鱼(Nibea albifor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鰕虎鱼科(Gobiidae sp.)为主;春季水平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107.7 ind/网和1.0ind/网,垂直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0.69 ind/m3和0.47 ind/m3;春季鱼卵数量分布以浯屿岛东侧的11站位和小金门岛北侧的9站位较为集中,仔稚鱼以下鸡屿北侧的4站位和大担岛东南侧的12站位较为集中.比较以往的研究成果,随着厦门南部海域的高度开发利用,海域生态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导致鱼卵、仔稚鱼种类数明显减少,主要优势种也发生较大变化.【期刊名称】《福建水产》【年(卷),期】2013(035)006【总页数】7页(P448-454)【关键词】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厦门南部海域【作者】徐春燕;沈长春;刘勇;马超【作者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2鱼卵、仔稚鱼是鱼类早期生活史的一个重要环节,探明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及补充量,有助于全面认识海域鱼类资源现状,并对渔业生态学研究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国内关于鱼卵、仔稚鱼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如对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莱州湾、胶州湾等海区鱼卵、仔稚鱼的研究[1-11]。

福建省地处台湾海峡的西面,很多海湾是一些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洄游路径和索饵场所,相关海区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状况已有诸多研究,如对东山湾、三沙湾、罗源湾、泉州湾、兴化湾、九龙江口、闽江口等海域的报道[12-21]。

福建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福建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z u n a s i ) 、少鳞 结 ( S i l l a g o j a p o n i c a )和 白姑 鱼 ( A r g y r o s o m u s a r g e n t a t u s ) 等经济 鱼类 为多 ;春季鱼 卵密集 区
主要分 布于东山湾 中西部近岸水域 ,夏季 鱼卵密集区分布在 东 山湾 口塔 屿附 近水 域 ;与福建其 他海湾相 比 较 ,东 山湾是 洄游 性经济鱼类重要 的卵场所之 一。 关键 词 :种类 组成 ;丰度 ;鱼卵 、仔稚鱼 ;福建东 山湾
第3 5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福 建 水 产
J o u r n a l o f F u j i a n F i s h e r i e s
Vo 1 . 3 5 No . 1
Fe b. 2 01 3
文章 编号 : 1 0 0 6—5 6 0 1 ( 2 0 1 3 ) 0 1 — 0 0 0 1 —0 7
日 ( 夏 季 )在 东 山湾 ( 2 3 。 4 3 4 1 ~2 3 。 5 2 0 5 ” N, 1 1 7 。 2 8 2 7 ~ 1 1 7 。 3 4 0 5 ” E)开 展 了鱼 卵 和仔 稚 鱼
处 ,地理 条 件 和生 态 环 境 优 越 ,水 产 资 源 丰 富 ,
福 建东 山湾 鱼卵、仔稚鱼种 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张 静 ,宋普 庆 ,陈永俊 ,钟指挥 ,林龙 山
( 1 .集美大学水产学 院 ,福建 厦 门 3 6 1 0 2 1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 厦 门 3 6 1 0 0 5 )
摘要 :本文根据 2 0 0 8年 5月 ( 春季 )和 8月 ( 夏季 )在东 山湾 ( 2 3 。 4 3 4 1 ~2 3 。 5 2 0 5 N,l 1 7 。 2 8 2 7 ”

泉州市三个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

泉州市三个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

第28卷 第3期台湾海峡Vol .28, No .32009年8月JOURNAL OF OCE ANOGRAPHY I N T A I W AN STRA I TAug .,2009收稿日期:2008209228作者简介:张跃平(1971~),男,副研究员.泉州市三个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张跃平,洪一川(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2)摘要:本文根据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期间在泉州地区3个海湾的调查资料,对其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共出现鱼卵和仔稚鱼51种(含未定种),隶属于21科,主要是近岸底层鱼类、近海中上层鱼类和港湾河口型鱼类三个生态类型.各站鱼卵总平均丰度是81.2粒/网,仔稚鱼总平均丰度31.0个/网.数量平面分布呈现优势种明显,占总量比例大,不同季节不同海湾差别较大,规律性不强等特点.整体数量上与往年比有下降趋势.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浮性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泉州中图分类号:S 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160(2009)0320379207鱼卵与仔稚鱼是鱼类早期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开展这方面的调查可以对该调查区域的资源量进行估算,为探索捕捞对象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出资源繁殖保护相关措施.有关鱼卵与仔稚鱼的调查研究在我国开展的不多,仅在一些沿海海域做过一些报道[1-14].泉州市沿海水域地处台湾海峡西面,是多种经济鱼类的产卵、洄游和索饵的重要场所,但对于泉州沿海海域的鱼卵和仔稚鱼的相关调查研究极少,仅见戴燕玉对泉州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作报道[13].本文通过近一、两年在实际工作中对泉州市3个海湾(泉州湾、围头湾和湄洲湾)的鱼卵与仔稚鱼的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总结,对今后该海域渔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为该地区沿岸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分别在泉州沿海的3个不同海湾(泉州湾3个站,围头湾7个站,湄洲湾19个站)共设29个站位进行浮性鱼卵与仔稚鱼调查(图1).样品采集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口径80c m ,长270c m ,孔径0.505mm )以船速2kn进行表层平拖10m in .样品的固定处理、分析鉴定及数据处理均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 B17378.722007)和《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G B12763.622007)进行.2 调查结果2.1 种类组成与主要生态类群2.1.1 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采集29个拖网样品,共获鱼卵2355粒,经鉴定分别隶属于8科17种(包括3种未能鉴定);共获仔稚鱼898尾,经鉴定分别隶属21科32种(包括4种未能鉴定)[2,15-16].各种类在不同海湾的分布(表1).台湾海峡28卷表1 鱼卵与仔稚鱼种类名录及不同海湾的分布Tab .1 Species list of s pecies of pelagic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fish in three bays种 类泉州湾围头湾湄洲湾鲱科Clupeidae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 (Te mm inck et Schlegel )+++3鲱科一种C lupeidae s p.1+3鲱科一种C lupeidae s p.2+3鲱科一种C lupeidae s p.3+鳀科Engraulidae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 (Te mm inck et Schlegel )+康氏小公鱼S tolephorus co mm ersonii (Lacepede )+3鳀科一种Engraulidae s p.+康吉鳗科Congridae日本康吉鳗Conger japonicus (B leeker )+颌针鱼科Bel onidae无斑圆颌针鱼Tylosurus leiurus (B leeker )+鲻科Mugilidae棱鮻L iza carin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鮻L iza hae m atochelia (Temm inck et Schlegel )+3鮻L iza s p.+鮨科Serranidae 鮨科一种Serranidae s p.+天竺鲷科Apogonidae 天竺鲷Apogon s p.+天竺鲷科一种Apogonidae s p.+鱚科Sillaginidae33多鳞鱚S illago siham a (Temm inck et Schlegel )+石首鱼科Sciaenidae石首鱼科的一种Sciaenidae s p.+鲾科Lei ognathidae 鲾Leiognathus s p.+银鲈科Gerridae 银鲈Gerres s p.+笛鲷科Lutjanidae3笛鲷科一种L utj anidae s p.+鲷科Sparidae黄鳍鲷Ach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 )++真鲷Pagrus m aj or (Te mm inck et Schlegel )+平鲷Sparus sarba (Forskal )++鲷科一种Sparidae s p.1+3鲷科的一种Sparidae s p.2+3鲷科的一种Sparidae s p.3+・083・ 3期张跃平,洪一川:泉州市三个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表1(完)种 类泉州湾围头湾湄洲湾3鲷科的一种Sparidae s p.4+隆头鱼科Labridae 隆头鱼Pseudolabrus s p.+鳚科B lenniidae 肩鳃鳚Om obranchus s p.+鱼衔科Calli ony m idae 鱼衔Callionym us s p.+鰕虎鱼科Gobiidae 竿鰕虎鱼Luciogobius s p.+鰕虎鱼科一种Gobiidae s p.1+鰕虎鱼科一种Gobiidae s p.2+鰕虎鱼科一种Gobiidae s p.3+鰕虎鱼科一种Gobiidae s p.4+鲉科Scor paenidae3鲉科的一种Scorpaenidae s p.1+3鲉科的一种Scorpaenidae s p.2+前鳍鲉科Congi opodidae 赤鲉Hypodytes s p.+鲬科Platycephalidae印度鲬Platycephalus indicus (L innaeus )+鳎科Soleidae3鳎科一种Soleidae s p.1+3鳎科一种Soleidae s p.2+注:前面有3标记的是鱼卵,33标记的是鱼卵与仔稚鱼均有,无标记是仔稚鱼2.1.2 主要生态类群 根据鱼卵与仔稚鱼种类所栖息的水层和生态习性,主要分以下3个类群:①近岸底层鱼类,如日本康吉鳗、多鳞鱚、黄鳍鲷等鲷科鱼类、鳎科鱼类;②近海中上层鱼类,如日本鳀、无斑圆颌针鱼、鮻、印度鲬等;③港湾河口型鱼类,如斑鰶、棱鮻、康氏小公鱼、鲾等.2.2 数量的水平分布2.2.1 鱼卵丰度状况 泉州湾3个站点均未采到鱼卵,可能与刚好处于冬春季节交叉时间水温仍较低及采样的站点设定较少有关.围头湾采集到的鱼卵数量较多,共2253粒,各站点的鱼卵平均密度322粒/网,最高值在10号站,达795粒/网,最低值在09号站,总体来说,靠岸一侧的数量较高.鲷科占绝对优势(除11号站是鲉科外),共采到的鲷科类鱼卵2034粒,占总采样数的9013%,个别站点(10号站)采到的鲷科鱼卵甚至占该站采样数的93.5%.湄洲湾采集到的鱼卵数量较少,共102粒,各站点的鱼卵平均密度5粒/网,其中7个站没有采到,最高值出现在20号站,仅29粒/网(图2).鱼卵主要分布在湾顶两条断面(占总量的73.5%),往湾口方向逐渐减少(靠近湾口外面的3条断面7个站总共采到5粒鱼卵).鲱科占总量的41.2%,鲷科占总量的3613%.2.2.2 仔稚鱼丰度状况 泉州湾采集到仔稚鱼共27尾,各站平均密度9尾/网,各站仔稚鱼的丰度均较低,其中2号站仔稚鱼密度15尾/网,11号站仔稚鱼密度11尾/网,16号站仔稚鱼密度1尾/网,优势种是印度鲬,其个体数占所有样品66.7%.仔稚鱼数量分布从湾内到湾外显明显减少趋势(图3).・183・台湾海峡28卷围头湾采集到仔稚鱼共73尾,各站平均密度10尾/网,最高值出现在09号站,28尾/网,最低是05号站,仅3尾/网.主要优势种类是肩鳃鳚(共28尾,占总数的38.4%)和真鲷(共21尾,占总数的28.8%).09号站共采到肩鳃鳚25条,占该站的89.3%,真鲷分布较广,共有5个站点出现(图4).湄洲湾采集到仔稚鱼共798尾,各站仔稚鱼平均密度42尾/网,最高值出现在04号站,105尾/网,最低是13号站,仅4尾/网.空间分布趋势与鱼卵正好相反,湾口的站位较高(靠湾口的2条断面4个站共采到的・283・ 3期张跃平,洪一川:泉州市三个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仔稚鱼362条,占总量的45.4%),往湾顶方向逐渐减少(图5).主要优势种是黄鳍鲷(共660尾,占总数的82.7%),优势相当明显;而且所有站位的优势种均是黄鳍鲷,个别站位只有黄鳍鲷单一种.2.2.3 丰度与以往调查数据的比较 由表2可见,整体来说泉州一带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的丰度目前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这次调查所有站点鱼卵的最高值322粒/网,而2002年5月在泉州湾的平均鱼卵丰度是1416粒/网,高4.4倍;仔稚鱼的最高值42尾/网,而2002年5月在泉州湾的平均丰度是356.7尾/网,高8.5倍.・383・台湾海峡28卷表2 鱼卵和仔稚鱼数量与历史数据的比较Tab .2 Comparis on of ne w and old data of abundance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海 区湄洲湾湄洲湾围头湾泉州湾泉州湾泉州湾泉州湾泉州湾调查时间(年2月)20082022006205200720820012112002202200220520022082007203鱼卵丰度/(粒/网) 5.4655.9322 3.316.7141630仔稚鱼丰度/(尾/网)423.38102356.729.393 小结与讨论本次调查共出现鱼卵和仔稚鱼51种(含未定种),隶属于21科,主要属于近岸底层鱼类、近海中上层鱼类和港湾河口型鱼类3个生态类型.从数量分布看,浮性鱼卵以鲷科和鲱科为主,而仔稚鱼以黄鳍鲷、真鲷、肩鳃鳚和印度鲬为主,其它一些种类丰度均很低.另外也说明在福建沿海仍然分布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如黄鳍鲷、真鲷、斑鰶、日本鳀、棱鮻、康氏小公鱼等福建沿海主要经济种类.所有站点鱼卵的总平均丰度是81.2粒/网,仔稚鱼总平均丰度31.0个/网.3个海湾各站的优势种在总量上占太大比例,优势度很高,决定着其丰度值的高低.泉州湾的优势种印度鲬占所采仔稚鱼总量的66.7%;围头湾鱼卵的优势种某种鲷科鱼类占所采总量的90.3%,仔稚鱼的优势种(肩鳃鳚和真鲷)占总量的67.2%;湄洲湾鱼卵的优势种(鲱科和鲷科)占所采总量的77.5%,仔稚鱼的优势种黄鳍鲷占总量的82.7%,在个别站位仅优势种1种.不同海湾与不同季节出现的鱼卵和仔稚鱼种类数和数量均有较大差别,规律性不强(表3).在3个海湾所采到的鱼卵与仔稚鱼的种类数总体来说不高,最高在冬季采样的湄洲湾(鱼卵12种,仔稚鱼18种),没有出现夏季种类较丰富的现象,反而冬季最高,这个可能与采样的站位数有关.鱼卵在不同季节呈现非常明显的数量差异(虽数据来源于不同海湾),夏季8月份在围头湾所采到的鱼卵数远远超过冬季和初春在湄洲湾和泉州湾的数量,与1984年福建沿海相关的调查资料[3]相吻合,福建从4月份水温开始回升各主要鱼类开始进入产卵期,5~8月份是产卵盛期.另外,仔稚鱼的调查结果与以前的结论[3]相去甚远,冬季在湄洲湾数量最高,主要是黄鳍鲷大量出现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综上所述,可见在目前沿海渔业资源现存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鱼卵与仔稚鱼的调查数据呈较无序特点,与早期的结论不一致,可能导致此原因是如上所述的群落结构中优势种数量相当突出,这种现象导致某优势种在某段时间和某个站位的出现决定着鱼卵与仔稚鱼的总数量,进而引起调查数据具有较大的偶然性.表3 各海湾所采集的鱼卵与仔稚鱼总量和种数Tab .3 Total a mount and s pecies nu mber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in bays调查海域鱼卵数量/粒仔稚鱼数量/尾鱼卵种数仔稚鱼种数泉州湾02705围头湾225373611湄洲湾1027981218合计2355898--参考文献:[1] 上海水产学院,厦门大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海洋经济鱼类[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2162.[2] 张仁斋,陆穗芳,赵传絪.中国近海鱼卵与仔鱼[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206.[3] 福建海洋研究所.台湾海峡中、北部海洋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262339.[4] 江素菲,陈孝平.罗源湾鱼卵仔稚鱼的分布特征[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8(增刊1):962109.[5] 陈真然,魏淑珍.浮性鱼卵和仔稚鱼.南海群岛及其邻近海域综合研究(一)[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7072713.[6] 杨东莱,吴光宗,孙继仁.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的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研究[J ].海洋与湖沼,1990,21(4):3462355.・483・ 3期张跃平,洪一川:泉州市三个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7] 王志远.大亚湾的浮性鱼卵和仔稚鱼[C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态论文集(Ⅱ).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2482254.[8] 江素菲,陈枫.九龙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J ].台湾海峡,1993,12(4):3512357.[9] 蔡秉及,王志远.厦门港及邻近海域的浮性鱼卵和仔稚鱼[J ].台湾海峡,1994,13(2):2042208.[10] 万瑞景,姜言伟.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仔稚鱼及其生态调查研究[J ].海洋水产研究,1998,19(1):60273.[11] 徐兆礼,袁骐,蒋玫等.长江口鱼卵和仔稚鱼的初步调查[J ].中国水产科学,1999,6(5):63264.[12] 胡芬.2003年春季东海区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J ].海洋渔业,2004,26(2):79285.[13] 戴燕玉.泉州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分布[J ].福建水产,2005(2):15219.[14] 戴燕玉.福建三沙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J ].台湾海峡,2006,25(2):2562261.[15] 冲山宗雄.日本产稚鱼图鉴[M ].神奈川:日本东海大学出版社,1988:121100.[16] 邵广昭,杨瑞森,陈康青,等.台湾海域鱼卵图鉴[M ].台北:台湾研究院,2001:12179.Co mpositi on of speci es and distributi on of abundance of pel agi cfish eggs ,l arvae and juven iles i n three bays of QuanzhouZ HANG Yue 2p ing,HONG Yi 2chuan(Fujian I nstitute of Oceanol ogy,Xia men 361012,China )Ab s trac 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in Quanzhou Bay,W eit ou Bay and Maizhou Bay in March 2007,August 2007and February 2008,we discussed the distributi on of s pecies and abundance of pelagic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 otal of 51s pecies bel onging t o 21Fa m ily were recorded .They can be classify 3eco 2type:coastal benthic fishes,ep i pelagic and mes opelagic fishes,estuarine fishes .The mean abundance of fish eggs is 81.2ind /net,and that of larvae and juvenile is 31.0ind /net .Abundance distributi on shows that dom inant s pecies are obvi ously different a mong bays with no seas onal trend .The abundance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decreased in bays in recent years .Key wo rd s:marine bi ol ogy;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s pecies compositi on;abundance distributi on;Quanzhou(责任编辑:霍湘娟)・583・。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月变化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月变化

中国水产科学 2018年5月, 25(3): 586-594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研究论文收稿日期: 2017-07-13; 修订日期: 2017-08-24.基金项目: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47).作者简介: 李建生(1976–), 副研究员, 从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研究. E-mail: jianshengli@DOI: 10.3724/SP.J.1118.2018.17265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月变化李建生, 林楠, 凌建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0摘要: 利用2015年4—7月在长江口邻近水域的调查数据, 对春夏季该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月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 共采获62种、35839尾仔稚鱼, 分别属于14目、30科、45属。

各月种类数范围为22~36种, 从4月到6月, 先是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 至6月达到高峰期, 7月则大幅降低。

各月的丰度范围为11.45~114.31 ind/(100 m 3); 丰度随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增加。

各月主要种类数范围为5~13种, 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优势种主要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小公鱼属(Stolephorus sp.)、六丝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 )、鳀(Engraulis japonicus )、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 )、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 )䲗、属(Callionymus sp.)等。

优势种随时间推移表现出较大的更替性。

种类数以20 m 以浅水域最多, 不同水深范围的月变化有一定的差异性。

20 m 以浅海域的种类数与表层水温的关系在4—6月为显著正相关(r =0.997, P <0.05), 6月到7月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 各月的丰度与表层盐度呈显著负相关(r =-0.91, P <0.05)。

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

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

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林龙山;王燕平;李渊;张静;高天翔【摘要】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其鱼类物种组成,计算了该海域的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和∧+)以及各物种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并对东山湾海域物种季节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东山湾共记录鱼类114种,分属15目57科87属,以鲈形目种类占绝对优势.分类阶元包涵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种类组成中,其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80、5.40、7.60)、(1.42、2.00)和(1.41),均低于东海陆架区、大亚湾、东沙群岛,说明东山湾海域的鱼类多样性比其余海域高,种类组成较为分散.使用PRIMER 5.2软件计算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分别为65.8和129.5,其中△+均高于其余3个海域,说明东山湾海域鱼类的亲缘关系比其余3个海域要远,而且分布不均匀.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当采用IRI>1000标准定义优势种时,秋季的优势种有3种,冬季只有1种,春季有2种,夏季最多有4种,说明不同季节的优势鱼种存在较大变化,主要鱼种季节更替明显.本研究在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分析了东山湾及其周边海域的鱼类组成及其分布特点,为东山湾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0.3724/SP.J.1118.2012.01060【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8页(P1060-1067)【关键词】分类阶元包涵指数;分类多样性;相对重要性指数;东山湾【作者】林龙山;王燕平;李渊;张静;高天翔【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 361005;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3;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东山湾位于台湾海峡南口西岸,海域总面积247.89 km2,其中水域面积 155.5 km2,是闽南最大的海湾。

福建省主要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丰度分布

福建省主要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丰度分布
第3 0卷
第 2期




v10 N. 。3 . 。 . 2


2 1 年 5月 01
J OUR NAL F OC ANOGR HY N AI AN T AI O E AP I T W S R T
2 01 1
福 建 省 主 要 海 湾 浮 性 鱼 卵 和 仔 稚 鱼 的 种 类 组 成 与 丰 度 分 布
鲳 科 ( eo n ti e) L i ah a g d

鲡 ( e g ahss. Li n tu p ) o
银 鲈 科 【 rd e) Ger a i 银 鲈 ( ee p ) G rss. r
+ +

笛鲷科 ( ujnd e) L t ia a
笛 鲷 ( u a ui p ) L t ns s. j
卵 总平 均丰度 是 4 7 5粒/ , 9. 网 仔稚 鱼 总平均丰 度 5 . O 8个/ 优 势种 明显 , 网. 占总量 比例 大 ; 同季 不 节和 不 同海 湾的种 类数相 差 不大 ; 量平 面分布 呈现 不 同季 节不 同海 湾差 别较 大 , 数 规律 性 不 强 , 偶
然性 大等特 点.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学; 浮性 鱼 卵; 稚鱼 ; 仔 种类组 成 ; 丰度 分 布 ; 建主要 海 湾 福
分 布作报 道 . 本文根 据近些 年 的一些 福 建省 主 要
海 湾 ( 沙 湾 、 源湾 、 洲 湾 、 州 湾 、 三 罗 湄 泉 围头 湾 、 厦 门海 域 、 山湾 ) 浮 性 鱼 卵 与 仔 稚 鱼 的 资料 进 行 东 的
个 , 采获 3 4 共 0 84粒 鱼 卵 , 经初 步鉴 定 属 于 9科 1 9 种; 共采 获 3 10尾 仔稚 鱼 , 5 经初 步 鉴 定 属 于 2 4科 5 2种 . 卵与仔 稚 鱼 的种 名 录 和各 种 类 在 不 鱼 同海 湾 的分布详 见表 1 .

福建三沙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分布

福建三沙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分布
生 物 苗种 资 源 调 查项 目 (J 0 —10 一 ) F 9 80~1MZ
2 结 果
2 1 种 类 组成 .
通 作 . l e 一 讯 者 yi ~ d s@
洋海域 由于沿岸 多浅滩 , 采样 站位集 中于 中部水域 .
研究 , 内外 已经有 一 部分 报道 , 对 长江 口[ 、 海 国 如 1南 3
东北部 海 域[ 、 平 洋 中部 墨 西哥 海 域口 的 研 究.目 2太 ] 前 , 我 国众 多港湾 鱼 卵和 仔稚 鱼 现 状 的研 究 仅 见有 对 罗源 湾E 厦 门 港E 泉 州 湾 、 亚 湾 以 及 三 沙 、 、 大 湾 [ 的报道 等. 是上 述 对港 湾 鱼 卵仔 鱼 的 研究 采 用 8 ] 但 的都 是上世 纪 8  ̄ 9 0 0年代 的调 查资料 , 近年来 的研 究
较少 .
三沙湾 位于福建 东部沿 海 , 一个半 封闭 性港湾 , 是 曾有许 多洄游 性经济 鱼虾在 此产卵 繁育. 近年来 , 内 湾
海 水养殖 业发展 迅速 , 水 养殖 对 海 湾 的生 物 资源 和 海
1 95 1 . 1 9. 1 6 1 97 1 . 1 98 1 . 1 99 1 . 1 00 2 . 1 01 2.
福 建 三 沙 湾 鱼 卵 和 仔 稚 鱼 的 生 态 分 布
王 建 茹 , 元 烧 , 美玉 , 育 莎 林 周 刘
( 门大 学 海 洋 与 环 境 学 院 , 建 厦 门 3 10 ) 厦 福 6 0 5
摘要 : 基于 20 年 258 l 月三沙湾调查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 07 、、 和 1 对三沙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 分布及其与主
图 1 20 0 7年 三 沙 湾 鱼 卵 和仔 稚 鱼 调 查 站 位 分 布示 意图

福建省主要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丰度分布

福建省主要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丰度分布

福建省主要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丰度分布张跃平【期刊名称】《应用海洋学学报》【年(卷),期】2011(030)002【摘要】根据2007年8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在福建省主要海湾的调查资料,对其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共出现鱼卵和仔稚鱼68种,隶属于29科,主要是近海中上层鱼类、浅海底层鱼类和港湾河口型鱼类3个生态类型.各站鱼卵总平均丰度是497.5粒/网,仔稚鱼总平均丰度50.8个/网.优势种明显,占总量比例大;不同季节和不同海湾的种类数相差不大;数量平面分布呈现不同季节不同海湾差别较大,规律性不强,偶然性大等特点.%Many coastal constructing projects in Fujian seriously impact fishery resources in sea bays. Distributions of species and abundances of fish eggs, larvae and juveniles, which are very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assessment of fishery resources; however, there are scant data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onitoring, part 7: Ecological survey of offshore pollution and biological monitoring, 62 stations in the main bays of Fujian were included in the survey of pelagic fish eggs, larvae and juveniles from August 2007 to October 2009. A total of 30 844 fish eggs and 3 150 larvae and juvenile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survey data, the distributions of species and abundances of pelagic fish eggs, larvae and juvenil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68 species, belonging to 29familie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eco-types: epipelagic and mesopelagic fish, shallow-water benthic fish, and estuarine fish. The total mean abundance of fish eggs is 497.5 ind/net, and that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is 50.8 indt/net. Dominant specie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individuals. The number of species is similar for different seasons and bays. The abundance distribution differs for different seasons and bays, and is irregular and random. The data can be used to guide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fishery resources, and are basic data for assessment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the use of sea areas of coas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Fujian.【总页数】9页(P234-242)【作者】张跃平【作者单位】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5【相关文献】1.泉州市三个海湾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 [J], 张跃平;洪一川2.福建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J], 张静;宋普庆;陈永俊;钟指挥;林龙山3.福建三沙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J], 沈长春4.2003年春季东海区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J], 胡芬5.象山港春季浮性鱼卵数量分布和仔稚鱼种类组成 [J], 楼丹;刘又毓;孙元;郑春静;王扬才;焦海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张静;宋普庆;陈永俊;钟指挥;林龙山【摘要】本文根据2008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在东山湾(23°43 ′41″~23°52 ′05″N,117°28 ′27″~117°34′05″E)开展鱼卵、仔稚鱼的凋查资料,分析和讨论东山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度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已分析鉴定的鱼卵仔稚鱼24种,其中16种鉴定到种,4种鉴定到属,4种鉴定到科,还有2种未能鉴定;春、夏两季东山湾鱼类生殖活动频繁,海区出现大量的鱼卵、仔稚鱼;鱼卵、仔稚鱼数量以脂眼鲱(Etrumeus teres)、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少鳞鱚(Sillago japonica)和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等经济鱼类为多;春季鱼卵密集区主要分布于东山湾中西部近岸水域,夏季鱼卵密集区分布在东山湾口塔屿附近水域;与福建其他海湾相比较,东山湾是洄游性经济鱼类重要的卵场所之一.【期刊名称】《福建水产》【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种类组成;丰度;鱼卵、仔稚鱼;福建东山湾【作者】张静;宋普庆;陈永俊;钟指挥;林龙山【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厦门36102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2鱼卵、仔稚鱼是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自然海域中鱼卵、仔稚鱼数量的多寡是衡量亲鱼资源大小及估测渔业资源量的重要指标,其数量变化直接影响渔业资源量的变动,因此,对鱼类鱼卵和仔稚鱼资源补充量的基本状况调查将有助于海洋鱼类资源分布、确定渔期和渔场等方面的研究。

国内关于鱼卵、仔稚鱼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如对长江口、浙江中北部沿岸等海区鱼卵、仔稚鱼的研究[1-8]。

而福建近海拥有众多的优良渔港,相关海区鱼卵、仔稚鱼分布状况已有诸多研究,如对三沙湾、罗源湾、兴化湾、泉州湾等海域的报道[9-13]。

东山湾地处福建东南部,为东海与南海交汇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优越,水产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重要港湾之一。

有关东山湾生态学已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要为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等,但关于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的研究甚少,仅见张跃平的研究报道[14]。

本文主要根据2008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在东山湾开展的鱼卵、仔稚鱼的调查资料,分析东山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度的时空分布状况、产卵季节和产卵场分布特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东山湾渔业资源现状和合理利用其资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站位布设和采样分析方法2008年5月2—3日(春季)和8月30—31日(夏季)在东山湾(23°43′41″~23°52′05″N,117°28′27″~117°34′05″E)开展了鱼卵和仔稚鱼调查,2个航次均布设12个调查站位(图1),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口径50 cm,网长145 cm,网口面积0.2 m2,孔径0.5050 mm),以航速1.5 n mile/h,在每个调查站位进行10 min的表层水平拖拽,水平拖网时使网口保持没入水面状态。

样品的固定、分析鉴定和数据处理均按照《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GB/T1273.6-2007)[15]和《海洋监测规范》(GB/T1738.7 -2007)[16]进行。

1.2 数据处理根据网口面积、拖速、拖网持续时间和鉴定的鱼卵、仔稚鱼数量,单位体积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密度按照下式计算:V=N/(S×L)式中:V—鱼卵、仔稚鱼分布密度(个/m3或尾/m3);N—每网鱼卵、仔稚鱼数量(个或尾);S—网口面积(m2);L—拖网距离(m)。

2 结果2.1 种类组成2008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在东山湾进行2个航次鱼卵仔稚鱼调查,共鉴定鱼卵、仔稚鱼24种,其中16种鉴定到种,4种鉴定到属,4种鉴定到科,还有1种鱼卵和1种仔稚鱼未能鉴定;已鉴定的24种鱼卵、仔稚鱼隶属于13科,以鲱科、鲹科、鲭科种类较多,各有3种,其次为鳀科、鱚科、石首鱼科、舌鳎科、鯻科各2种,其余鲻科、天竺鲷科、鳄齿鱼科、鳚科、鰕虎鱼科各1种(表1)。

其中,春季鱼卵、仔稚鱼共有12种,隶属于鲱科、鳀科、鲻科、鱚科、鲹科、鲭科、舌鳎科;夏季鱼卵、仔稚鱼种数较多,共19种,隶属于鲱科、鳀科、鲻科、石首鱼科、鯻科、鳄齿鱼科、鲭科、舌鳎科。

春、夏两季均有出现的种类有鲱科的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脂眼鲱(Etrumeus tere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鲻科的鮻鱼(Liza haematocheila)和舌鳎科的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5种(表1)。

表1 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名录*Tab.1 Species composition of fish eggs, larvae and juveniles in Dongshan Bay种类Species春季Spring夏季Summer 鲱科Clupeidae 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 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 脂眼鲱Etrumeus teres++鳀科Engraulidae 江口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ii+ 小公鱼属未定种Stolephorus sp.+鲻科Mugilidae 鮻鱼Liza haematocheila+★+天竺鲷科Apogonidae 未定种Apogonidae sp.★鱚科Sillaginidae 多鳞鱚Sillago sihama+ 少鳞鱚Sillago japonica+鲹科Carangidae 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 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 未定种Carangidae sp.+★石首鱼科Sciaenidae 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鯻科Terapontidae 鯻鱼Therapon theraps+★ 鯻属未定种Therapon sp.★鳄齿鱼科Champsodontidae 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鳚科Blenniidae 未定种Blenniidae sp.+鰕虎鱼科Gobiidae 未定种Gobiidae sp.★鲭科Scombridae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 舵鲣属未定种Auxis sp.+ 圆舵鲣Auxis rochei+种类Species春季Spring夏季Summer舌鳎科Cynoglossidae 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 舌鳎属未定种Cynoglossus sp.+未定种鱼卵Fish eggs+未定种仔稚鱼Fish larva★*注:+表示出现鱼卵;★表示出现仔稚鱼。

Notes:+ indicates fish eggs, ★ indicates larvae and juveniles.2.2 数量组成本调查海区春、夏两季的鱼卵、仔稚鱼种类数量组成差异较大,春季,在东山湾12个调查站位共采集鱼卵12种计1 389粒,其中脂眼鲱鱼卵数量最多,占鱼卵总数量29.7%,其次为少鳞鱚(Sillago japonica)占27.9%,其他依次为金色小沙丁鱼占15.1%,青鳞小沙丁鱼占12.2%,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占7.9%,其余7种数量不多,合占鱼卵总数量的7.2%(图2);春季仔稚鱼数量很少,仅在13站位采集到1尾鮻鱼仔稚鱼,在20站位采集到1尾鮻鱼和1尾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仔稚鱼。

夏季,在东山湾12个调查站位共采集鱼卵12种共计727粒,在鱼卵种类数量组成中,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鱼卵数量最多,有594个,占鱼卵总数量81.7%,其次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占9.9%(图3)。

仔稚鱼数量明显比春季多,共采集仔稚鱼9种共计79尾,其中金色小沙丁鱼有57尾,占仔稚鱼总数量72.2%,其次天竺鲷科10尾,占仔稚鱼总数量12.7%(图4)。

2.3 鱼卵、仔稚鱼丰度时空分布2.3.1 鱼卵丰度时空分布本调查海区鱼卵数量分布在春、夏季有变化,春季(5月)每个调查站位均有鱼卵出现,丰度分布为0.12~4.87 ind/m3,平均为1.28 ind/m3,并在调查海区北部大霜岛西侧附近的2号、3号调查站位形成鱼卵密集区,数量分别为4.87 ind/m3、2.53 ind/m3和2.71 ind/m3(图5),分布在密集区的种类以脂眼鲱、金色小沙丁鱼、青鳞小沙丁鱼和少鳞鱚为多。

夏季(8月)鱼卵站位出现频率为91.7%,出现调查站位鱼卵丰富度分布为0.03~5.36 ind/m3,平均为0.73 ind/m3,低于春季的平均水平。

在东山湾口塔屿附近的11和12号站位为密集区,密集区内的鱼卵主要以白姑鱼和鳄齿鱼鱼卵为多。

此外,调查海域还出现少量的江口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ii)、鮻鱼、竹荚鱼、颌圆鲹、短吻红舌鳎等种类的鱼卵。

2.3.2 仔稚鱼丰度时空分布5月仔稚鱼数量极少,仅出现于8号和11号调查站水域,其丰度分布分别为0.01 ind/m3和0.03 ind/m3。

8月仔稚鱼数量明显比春季(5月)多,分布于整个调查海区,各调查站位仔稚鱼丰度分布为0.01 ind/m3~0.21 ind/m3,平均丰度为0.07 ind/m3(图6)。

在调查海区北部的大霜岛西侧的1号和2号站位和调查海区东部的6号站位仔稚鱼丰度较高,为0.11 ind/m3~0.21 ind/m3。

调查海域以金色小沙丁鱼占绝对优势,同时出现少量青鳞小沙丁鱼、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天竺鲷科和鰕虎鱼科鱼类等的仔稚鱼。

2.4 主要种类分布2.4.1 脂眼鲱在本次调查中,共采获脂眼鲱鱼卵420粒,其中春季413粒,夏季仅有7粒;春、夏两季均未采获到其仔稚鱼。

春季,脂眼鲱鱼卵数量最多,遍布于整个东山湾调查站位,出现频率达100%,各调查站丰度分布为0.01~1.83 ind/m3,分布较集中于3、4和5号站,其中,3号站的鱼卵数量最多为166粒/网,占春季脂眼鲱鱼卵总数的40.2%,其次4号站占24.2%,5号站占17.2%;夏季,脂眼鲱鱼卵数量很少,而且分布范围缩小,仅出现于调查海区靠西侧沿岸的4、5、7、9号4个站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