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营养物质的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主要是指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流动。

血液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

功能:运输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包括大部分二氧化碳。

血液红细胞:无细胞核,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如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HB)太低,就是贫血。

血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功能:有吞噬病菌、防御、保护的作用。

当人体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数量大量增加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功能: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2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外,还有防御保护作用,此外,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4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5 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6 成分输血:大量失血——输全血严重贫血——输红细胞免疫力低下——输白细胞出血性疾病——输血小板大面积烧伤——输血浆7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A、B、AB型血的人,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O型血血液循环8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

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9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10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11 毛细血管的五最:①管壁最薄②血流最慢③分布最广④数量最多⑤管腔最小12 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比较13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它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苏科版苏科版生物知识点(八上)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2、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血流速度最快。

桡动脉。

4、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脏。

手臂上的“青筋”是5、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换的场所。

6、心脏是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上面两个分别叫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分别叫左心室、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瓣一一即瓣膜。

7、与心脏相通的血管:左心房一一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8、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9、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0、血细胞的类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11、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熟无细胞核。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是红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它们之间有控制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静脉。

“切脉”一“脉”指的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色的,因为含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12、白细胞: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13、血小板: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感化。

14、输血的原则:同种血型相互输。

血型反面,会引发红细胞凝集。

一次献血会影响安康。

15、人的血型普通可分为:A型、B型、AB型、型。

16、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同时进行的,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仃、体循环:左心室T主动脉T全身毛细血管网T上、下腔静脉T右心房_________。

血液从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并且通过心脏200~400ml,不18、肺循环的进程:右心室T肺动脉T肺部毛细血管T肺静脉T左心房血。

,静脉血转变为动脉19、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域,在最初几天里,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这样就能够有更多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以满足人体对氧的需求。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概括】1.血液组成和功能(1)血液的组成:血液加抗凝剂的后会分层,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是 ,下层是红色的 ,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90%的 ,约7%的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等约3%,此外,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尿素等) 功能::红细胞、 、血小板 2.三种血管的特征、分布和功能3.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填心脏结构图 (1) 口诀:上房下室、房静室动左心房连 左心室连 右心房连 右心室连 4.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2)血液循环的途径:①体循环:→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

结果:血液由血变为血。

②肺循环:右心室→→肺部毛细血管网→→左心房结果:血液由血变为血。

3)血液循环的功能:把氧气和养料带到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带走。

(①根据上图,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要到达下肢细胞中,要经过哪些管腔?要经过几层细胞膜?外界氧气→→→肺部毛细血管→→左心房→→主动脉→→下肢肌细胞氧气要经过()细胞膜②据图说明下肢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要排出到体外,要经过哪些管腔?经过几层细胞膜?二氧化碳→下肢中毛细血管→→右心房→→肺动脉→→肺泡→→外界二氧化碳要经过()细胞膜③据图说明脑中神经细胞如何获取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这一过程中,葡萄糖几次经过心脏?葡萄糖→小肠毛细血管→肝毛细血管→→右心房→→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左心房→→→头部毛细血管神经细胞葡萄糖()次经过心脏5.ABO血型及输血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输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

(注:型血为万能输血者,型血为万能受血者。

)【典型题例】1.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2.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B.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C.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3.你一定有过手指被划出小伤口的经历,但你会发现伤口即便不包扎血液也会慢慢凝固,这与下列哪种细胞的作用有关()A.吞噬细胞B.血小板C.红细胞D.白细胞4.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下图,下列对血管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静脉B.②是毛细血管C.③是动脉D.全是毛细血管5.心脏的瓣膜只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的方向是()A.心室→心房→动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房→心室→静脉6.与人心脏四个腔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静脉血管是()A.肺动脉B.肺静脉C.主动脉D.上、下腔静脉7.下图X表示人体某内脏器官,a代表流入该器官的血液,b代表流出该器官的血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b中氧气含量增加,则X为肺B.若b中尿素含量减少,则X为肾脏C.若b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X可能为小肠D.若b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则X可能为肝脏8.我们体内的血液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发生倒流,其主要原因是( ) A.肌肉收缩挤压血管B.血管壁有一定的弹性C.心脏有节律地舒张和收缩D.心脏和血管内瓣膜的作用9.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血液或某种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1.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1)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2)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3)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4)根据血流方向分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2.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初中生物“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1、循环系统(1)组成:血液、血管和心脏(2)作用:物质运输,即将消化系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运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运送到肾、肺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

2、血液------流动的组织(1)分类①按含氧量、颜色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其中含氧多、颜色鲜红的是动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是静脉血②按ABO血型分:A型、B型、AB型、O型。

输血原则:输同型血为原则无偿献血:每次献血量为200∽400ml③按加抗凝剂静置后现象分:血浆和血细胞(2)血细胞①血红蛋白含铁,特性: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低时又易与氧分离。

②贫血原因: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偏低,预防措施:应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③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红细胞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两面凹的圆盘状,细胞内有血红蛋白;白细胞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能做变形运动;血小板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能释放止血与凝血的物质。

(3)血浆①形态:淡黄色,半透明。

②成分:水占90%,其余为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③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体内所需要物质和产生废物。

3、血管------血流的管道4、心脏------血液循环的泵(1)结构(2)功能:血液循环的泵(3)与功能相适应结构特点?①由心肌构成②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③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故血液在心脏内流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5、血液循环途径:(1)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人体整体血液循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同时进行,通过心脏连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

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送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2)血液在心脏外流向: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一、血液和血型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红细胞:最多、中间(大小)、圆饼状、无核(成熟)、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较少、最大、有核、防御和保护、能吞噬病菌。

血小板:中间(数量)、最小、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血型: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2.输血与血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二、血液循环1.循环系统(1)心脏结构:左心房——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静脉(左心室的心壁最厚)、房室瓣和动脉瓣。

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

心率: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同人的脉搏。

(2)动脉:从心脏送往全身,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快。

血管静脉:从全身送回心脏,壁薄、弹性大、管腔小、血流慢。

毛细血管:从最小的动脉到最小的静脉,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2.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三、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1)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的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肺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吸气: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气体进入肺。

呼气: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减小、肺回缩、气体出肺。

3.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测定肺活量取最大值。

四、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毛细血管(1)肺泡内气体交换二氧化碳。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组织内气体交换氧。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静脉血。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要点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要点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要点一、血液循环系统1. 血液: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介质,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心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分为四个腔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3. 血管: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含氧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织,静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实现物质的交换和运输。

二、心血管系统1. 动脉: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的血管,具有高压和高速的特点。

动脉壁由三层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

2. 静脉:静脉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具有低压和低速的特点。

静脉壁相对较薄,内部有瓣膜帮助防止血液逆流。

3.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壁薄且扩张,有利于物质的交换。

毛细血管的密度较高,分布在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三、血液循环1. 体循环: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经动脉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再通过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循环。

体循环中的动脉血富含氧气和养分,静脉血则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2. 肺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循环。

肺循环中的动脉血含有二氧化碳,静脉血则富含氧气。

3. 冠状循环:冠状循环是指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循环,主要通过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实现。

冠状循环为心脏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分。

四、物质运输1. 氧气运输: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经肺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由红细胞运输到全身各组织,释放氧气供组织呼吸代谢。

2. 养分运输: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养分,通过肠壁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供能量和物质合成。

3. 代谢产物运输: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肺部等器官进行排除。

其中,二氧化碳通过红细胞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尿素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一、介绍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指人体内各种物质在不同部位之间的转移和传递过程。

这些物质包括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荷尔蒙等。

二、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而血管则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中。

1. 心脏心脏是一个肌肉泵,分为左右两房和左右两室。

左右两房分别接受从身体各处回流回来的静脉血,将其输送到左右两室中。

左室将氧合血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而右室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静脉血通过肺动脉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2. 血管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从心脏发出的大型管道,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回流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管道,负责将氧气、营养物质等输送到组织细胞中,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中带走。

3. 血液血液是运输物质的介质,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而血小板则参与凝血过程。

血浆是一种黄色透明的液体,包含水、蛋白质、电解质等成分。

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指人体内通过鼻腔、喉咙、气管和肺部等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并将其转移到红细胞上,同时将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 鼻腔和喉咙鼻腔和喉咙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们负责将空气引入体内。

鼻腔中的细毛和黏液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从而保护呼吸道。

2. 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一个弹性的管道,将空气从喉咙输送到肺部。

支气管是从气管分支出来的细小管道,将空气输送到肺部各个部位。

3. 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左右两个肺组成。

肺部内有许多小囊泡,称为肺泡。

当人体呼吸时,空气进入肺泡中,并与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含有氧的血红蛋白。

同时,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相反的方式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
汇总
八年级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
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
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管
腔最大,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
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
构成。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
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

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

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
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只有同侧的
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
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
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
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

白细胞对人
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

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
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8、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


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
氧结合,使血液呈现鲜红色,叫动脉血。

血红蛋白在氧
浓度低时与氧分离,血液颜色呈现暗红色,叫静脉血。

9、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
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如:头部、肝脏、胃等)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处完成了血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在肺处为血液补充了大量的氧气,排出部分二氧化碳,将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0、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舒张压一般为8--12kpa。

如果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
12kpa,就是高血压;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8kpa,就是低血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