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故事比如 格林童话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的趣味故事让你轻松记住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的趣味故事让你轻松记住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的趣味故事让你轻松记住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一门既重要又被认为晦涩难懂的学科,很多学生都抱怨难以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公式。

然而,通过趣味故事来学习数学可以改变这种困境。

本文将为你介绍几个有趣的故事,以帮助你轻松记住小学数学的知识点。

故事一:加减法的冒险之旅在一个神奇的数学国度里,有一个小精灵叫加加。

加加每天都喜欢做加法,他的任务是帮助其他小朋友解决数学问题。

有一天,加加决定踏上一次冒险之旅,他要穿越一座神奇的山脉。

山脉上有十座山峰,每座山峰上有一只小兔子。

兔子们需要加上或减去一些数字才能解锁山脉的秘密通道。

加加遇到的第一只兔子告诉他,要在1和2之间选择一个数字,并加上3。

加加想了一下,回答说,3加2等于5,这个数他是肯定记得的。

加加来到第二座山峰,看到兔子在画一个数字轨道,兔子告诉加加要根据轨道上的数字进行减法计算。

轨道上写着7、5、2、4,兔子告诉加加,4减去2等于2,答案就是2。

这样,加加继续往前走,遇到了更多的兔子和更多的数学问题。

每一次,加加都能准确地计算出答案,最终成功穿越了整个山脉,解锁了神秘通道。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轻松记住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只需要记住一些基本的计算规律,将它们运用到不同的问题中,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故事二:乘除法的魔法王国在魔法王国里,生活着一位数学魔法师叫乘乘。

乘乘掌握着乘法和除法的奥秘,并用魔法展示给其他小朋友。

乘乘告诉小朋友们,乘法是一种快速重复的加法。

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橘子,你可以用加法一次一次地计算,也可以用乘法快速得到答案。

乘乘看到孩子们还不太理解,于是他用一根魔法棒将3个苹果变成了3个桔子。

他说,现在你有3组桔子,每组都有2个。

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答案,3乘2等于6个桔子。

接着,乘乘又告诉大家,除法就是反向推算乘法的过程。

他解释说,如果你有6个桔子,想要分成3组,每组有几个桔子呢?这就是除法的问题。

乘乘用魔法将6个桔子变回了3个苹果,然后对小朋友们说,如果你想知道每组有几个桔子,只需要计算6除以3,答案是2个桔子。

童谣_童话 加减运算(7张) 幼儿教育学前数学练习册

童谣_童话 加减运算(7张) 幼儿教育学前数学练习册
你看少了多少条手套
小波波丢了她的羊,找不到它们!如 果小波波一开始有3只羊,3只羊跑 了,她有多少只羊?
故事书减法
-= ?
可怜的公主睡不着觉! 国王
2 - 1=
?
吃了两颗豌豆,然后拿走了
一颗。有多少颗豌豆让她睡
不着?
故事书减法
-= ?
灰姑娘有2只玻璃滑板鞋。
2 - 1=
?
她从球里跑出来,丢了一
只拖鞋。她还剩多少个?
三只小猫他们丢了手套, 他们开始哭泣!每只小猫有2只手套, 他们一共丢了多少只手套?
故事书减法
-=?
帮助公主找到她的王子。 拿走3个中的2个
3 - 2=
?
蛙和离开她与
1个青蛙王子。
故事书减法
-=?
不再有猴子跳到床上! 有
3 - 1=
?
三只傻猴子 拿走一只,还
剩几只?
故事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天上掉下来 什么
+= ?
4+ 1= ?
小鸡需要你的帮助 树上有4个 苹果,加上掉下来的1个苹 果。一共有多少个?

5以内加减法小故事

5以内加减法小故事

5以内加减法小故事1.有一天,小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玩一个数字游戏。

他们轮流说出1到5之间的数字,然后计算它们的总和。

每次轮到小明时,他总是能迅速地说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他小朋友们非常惊讶。

后来,他们才发现小明原来是悄悄地使用了加减法来得出答案。

2.小红的妈妈给了她5元钱,让她去买一些水果。

小红先买了3元钱的苹果,然后又买了2元钱的香蕉。

当小红回到家里时,她发现她还有1元钱没有用掉。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红在使用5元钱时,先减去了苹果和香蕉的总价,然后再减去了她手中的钱数。

3.小刚和他的小狗在草地上玩耍。

小刚注意到草地上有5只小鸟在飞来飞去。

过了一会儿,有两只小鸟飞走了。

小刚想知道现在草地上还有多少只小鸟。

他想了想,使用了加减法,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4.小华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

他们买了很多东西,但是购物车里的东西有些多,于是小华的爸爸决定先买一部分,等回家后再来买剩下的。

他们先买了3个苹果,然后又买了2个香蕉,最后买了1个西瓜。

回到家里后,小华的妈妈发现他们买的西瓜忘在超市了。

小华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再去超市买啊,爸爸刚才给了你5元钱。

”小华的妈妈问:“你怎么知道爸爸给了我5元钱呢?”小华回答:“因为我知道3加2等于5啊!”5.小李和小张在操场上玩球。

小李想用他的球门接住小张踢来的球,但是失败了。

球滚到了场外,小李想要把球捡回来。

小张问:“你要去哪里找球啊?”小李回答:“我去找5个小朋友帮我一起找啊!”小张问:“为什么是5个小朋友呢?”小李回答:“因为我们有5个球啊!”6.小王和小赵在教室里玩卡片游戏。

每个玩家都有5张卡片,他们轮流抽出一张卡片并把它放到桌子上。

当桌子上放不下卡片时,游戏就结束了。

小王想知道他赢了多少张卡片。

他数了数桌子上的卡片,发现桌子上还有3张卡片是他没有赢到的。

小王想了想,说:“我赢了2张卡片。

”小赵问:“你怎么知道的?”小王回答:“因为5减3等于2啊!”。

数学故事用寓言故事讲解小学数学知识点

数学故事用寓言故事讲解小学数学知识点

数学故事用寓言故事讲解小学数学知识点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庄中,住着一只聪明的小狐狸。

小狐狸虽然年纪小小,但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总是喜欢用故事的方式来学习各种数学知识点。

让我们跟随小狐狸一起进入她的数学故事世界吧!故事一:加减法的奥妙从前有一只勤奋的蚂蚁,它总是努力地工作,为家人积攒食物。

一天,蚂蚁收集了10颗果实,但它为了与朋友分享,需要将果实平均分成两份。

这时,小狐狸走过来,看到了蚂蚁犹豫的表情,于是她决定帮助蚂蚁。

小狐狸对蚂蚁说:“蚂蚁朋友,我们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有10颗果实,我们加上你需要的数量,一起分成两份,这样好吗?”蚂蚁疑惑地点点头,小狐狸开始计算:“我们加上5颗果实,就是10+5=15颗果实。

现在我们可以将果实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15÷2=7.5颗果实。

这样你和朋友都将得到一样的果实啦!”蚂蚁听了非常高兴,感谢小狐狸的帮助,并欢快地与朋友分享了果实。

故事二:乘除法的巧妙运用在一片广袤的田地中,有一只勤劳的耗子。

耗子家里养了10只耗子宝宝,每天都需要分配粮食。

一天,耗子妈妈去买回了40粒粮食,但她想知道每只耗子宝宝能分到多少粮食,于是她找到了小狐狸。

小狐狸决定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她说:“耗子妈妈,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每只宝宝能分到多少粮食。

你有40粒粮食,我们除以你家宝宝的数量,这样好吗?”耗子妈妈点点头,小狐狸开始计算:“我们用40除以10,就是40÷10=4。

所以,每只宝宝可以分到4粒粮食。

”耗子妈妈听了非常满意,她按照小狐狸的计算方法,将粮食平均分给了每只宝宝,宝宝们也因为分到了足够的粮食而感到开心。

故事三:分数的奇妙之旅有一天,小狐狸来到了一个魔法森林。

在这里,她遇到了一只会说话的乌鸦。

乌鸦向小狐狸提出了一个难题:“小狐狸,我有一块蛋糕,你能告诉我如何将它平均分成三份,但不能使用小数?”小狐狸思考了一下,然后用分数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说:“乌鸦朋友,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加减法由来的小故事

加减法由来的小故事

加减法由来的小故事【篇一:加减法由来的小故事】加减法故事通过说故事的方法来教宝宝吧故事:有一天两只小狗,它们每个得到了一根骨头,它们特别高兴,真想美美地吃一顿。

它们叼回家一看,妈妈还没回来。

它们想,我们小时候就靠妈妈养活,不管是多冷多热妈妈都得出去给我们找吃的,才把我们养活这么大,现在我们有了好吃的该给妈妈吃了。

小狗弟弟说:“那好了,我们放在一起都给妈妈留着吧。

” 两根骨头-摞正好摞成+样,小狗哥哥说:“原来两个数一加是这个样子,就叫它“+号吧。

”不大会妈妈回来了,听小狗哥俩一说真高兴,知道它们会孝敬妈妈了,夸它们是懂事的好孩子。

正说着,只听门外有哼哼的声音,一看原来是只狗爷爷饿的直叫唤,妈妈说:“看老爷爷多可怜哪,还是给它一根吃吧。

”小狗说“那好吧,就给老爷爷一根吃吧。

”拿走一根正好剩下一根骨头躺在那儿,成了“-”样子,小狗弟弟说:“哟,原来减去一根就成了这个样子,就叫它“-”号吧。

妈妈说:“你们俩如果排好横躺下就是个“=”样子,那么就叫等号了,各个数计算起来就清楚了。

提示:便于孩子记忆,讲了个类似童话的故事,当然没有科学性。

【篇二:加减法由来的小故事】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趣味故事,供大家学习。

更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尽在学习方法网。

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使用了加号“+” - 减号的由来最初减号由拉丁文minus缩写成“m-”,意为“减去”,后来又被略去字母m,表示为“-”。

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创造出来“+”后不久,经过多次分析和研究,又创造了减号,即“-”。

在加号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也有人说,“-”出现于中世纪。

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

于是就出现了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以表示增加的“+”。

加减法的数学小故事

加减法的数学小故事

加减法的数学小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熊,它特别喜欢吃蜂蜜和苹果。

有一天,小熊去森林超市购物。

它先拿了一罐蜂蜜,这罐蜂蜜的价格是5元。

然后它又看到了红彤彤的苹果,特别诱人,就拿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1元钱。

小熊来到收银台,松鼠收银员开始算账。

松鼠先算蜂蜜的钱,然后加上苹果的钱,就是5 + 3×1。

小熊挠挠头说:“这个怎么算呀?”松鼠笑着说:“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哦,3个苹果,每个1元,那就是3×1 = 3元,再加上蜂蜜的5元,总共就是5 + 3 = 8元。

”小熊恍然大悟,从口袋里掏出8元钱递给松鼠,然后开心地带着蜂蜜和苹果回家了。

过了几天,小熊又去超市了。

这次它带了10元钱,它拿了一袋价值7元的坚果。

然后它想再买一些香蕉,香蕉每根2元。

小熊就问松鼠:“我买了坚果后还能买几根香蕉呢?”松鼠说:“那我们先算买完坚果后你还剩多少钱,用你带的10元减去坚果的7元,10 7 = 3元。

然后再看3元能买几根香蕉,每根香蕉2元,3÷2 = 1(根)……1(元),所以你还能买1根香蕉,还剩1元钱呢。

”小熊说:“谢谢你,松鼠,你可真聪明。

”然后小熊就拿着坚果和1根香蕉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在花果山住着一群小猴子,它们每天都在山上玩耍、找吃的。

有一天,猴妈妈摘了好多桃子回来。

她把桃子分成了两堆,一堆有9个,另一堆有6个。

猴妈妈想考考小猴子们,就把小猴子们叫过来问:“孩子们,这两堆桃子一共有多少个呀?”小猴子们都开始动脑筋,一只聪明的小猴子跳出来说:“妈妈,这个简单,我们把两堆桃子的数量加起来就可以了,9 + 6 = 15个。

”猴妈妈笑着点点头。

过了几天,猴妈妈又摘了12个桃子回来。

小猴子们已经好几天没吃到桃子了,都眼巴巴地看着。

猴妈妈说:“这次我要先拿走一些桃子,剩下的才分给你们。

”猴妈妈拿走了5个桃子。

小猴子们着急地问:“妈妈,那我们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呀?”猴妈妈说:“那你们就用总共的12个桃子减去我拿走的5个桃子,12 5 = 7个。

加减法数学绘画故事

加减法数学绘画故事

加减法数学绘画故事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有聪明的小松鼠蹦蹦,善良的小兔子跳跳,还有憨厚的小熊笨笨。

这天,阳光明媚,小动物们都聚集在森林里的草地上玩耍。

小松鼠蹦蹦在树上发现了一堆松果,它高兴地跳下来,数了数,一共有8个松果。

小松鼠想:“我可以把这些松果分给我的小伙伴们。


这时候,小兔子跳跳一蹦一跳地过来了,小松鼠说:“跳跳,我这里有8个松果,我给你3个,你看我还剩下几个呀?”小兔子歪着头想了想,说:“那就是8减去3喽。

”它伸出小爪子在地上画了起来,先画了8个小圆圈代表松果,然后划掉3个,数了数剩下的,大声说:“蹦蹦,你还剩下5个松果呢!”小松鼠开心地点点头,把3个松果递给了小兔子。

过了一会儿,小熊笨笨慢悠悠地走过来了。

它看到小兔子有3个松果,就说:“跳跳,我好饿呀,你能给我1个松果吗?”小兔子很善良,就答应了。

那现在小兔子还有几个松果呢?小兔子又在地上画起来,它本来有3个松果,给了小熊1个,就在3个小圆圈里划掉1个,然后说:“我现在还有2个松果啦。


接着,小松鼠蹦蹦又在草丛里发现了一些新的松果,它数了数,有4个呢。

小松鼠想把这些松果和剩下的5个松果放在一起。

小松鼠就问小兔子:“跳跳,你说我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呀?”小兔子眼睛一亮,说:“那就是5加上4喽。

”它又在地上画起来,先画了5个小圆圈,再画了4个小圆圈,然后一个一个地数起来,兴奋地说:“蹦蹦,你现在一共有9个松果啦!”
小动物们就这样一边做着加减法,一边分享着食物,在森林里度过了开心又有趣的一天。

加减乘除的由来小故事

加减乘除的由来小故事

加减乘除的由来小故事一、加法的由来。

你知道加法是怎么来的吗?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啊,人们刚开始计数的时候,比如说有一个原始人,他今天摘了3个果子,明天又摘了2个果子。

他就想知道自己总共摘了多少果子呀,于是就把这两次摘的果子合在一起数,发现是5个果子。

这就是加法最初的样子啦,就是把两个或者多个数量合并在一起,看看总数是多少。

就像你有一堆小玩具,又得到了一些小玩具,把它们放在一起数总数的时候,就是在做加法呢。

二、减法的由来。

减法呀,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还是那些原始人,假如部落里有10块肉,大家吃了4块,那还剩下多少块肉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减法啦。

人们发现,从原来的数量里去掉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另一部分。

就像你有5颗糖,吃了2颗,想知道还剩几颗,5 2 = 3,这就是减法。

它是加法的逆运算,就像有来有往一样,加法是合起来,减法就是分开看剩下多少。

三、乘法的由来。

乘法的出现可有点意思了。

想象一下,古代有个农夫,他种了3行果树,每行有4棵树。

要是每次数都一个一个加起来,4+4+4,多麻烦呀。

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那就是乘法。

3行,每行4棵树,就可以写成3×4 = 12。

乘法其实就是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你看,如果有很多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一下子就能算出结果。

就像你有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个小朋友,那总共有多少小朋友呢?5×3 = 15,比3+3+3+3+3算起来快多了吧。

四、除法的由来。

除法呢,也是从生活中来的。

比如说,有10个面包,要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几个面包呢?这就需要除法啦。

人们要把一个总数按照一定的份数分开,看看每份是多少。

10÷5 = 2,每个人就得到2个面包。

除法也是乘法的逆运算,如果知道总数和每份的数量,就能算出有多少份;如果知道总数和份数,就能算出每份的数量。

就像把一堆苹果平均分到几个盘子里,除法就能告诉我们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法故事比如格林童话
小鹿造桥要花费一年,它愿意花费一年的时间来造这个桥吗?
小鹿和獐子是亲戚。

小鹿家的门口有一条河,他每天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绕过河到对岸去。

獐子家住在半山腰,他每天也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绕到山脚下。

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

可是一想,完成这项任务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了。

有一天,小鹿终于下了决心,开始造桥了。

他从早上忙到夜晚,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他的亲戚獐子来看望他了,獐子说:“何苦呢,这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小鹿说:“不,没一年了,只剩三百六十四天了!”
獐子说:“你是个傻瓜,我看不出三百六十四天和三百六十五天有多大的区别!"
小鹿说:“区别大着呢,从今天开始,我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 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做你的减法去吧!”獐子摇摇头走了。

时间又过去了好久。

小鹿的减法早就做完了,他的门前有了一座结实的桥,他随时可以到对岸去。

獐子呢?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感到下山越来越费力了。

“铺路吧!”獐子有时想,但想到得花漫长的一年时间,他又发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