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实训楼设计说明
教学实践大楼建筑设计(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实践大楼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实验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教学实践大楼的功能需求、空间布局、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高校教学实践大楼的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教学实践大楼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实验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需求、空间布局、环境设计等因素。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实践大楼的建筑设计进行探讨。
二、功能需求分析1. 教学需求教学实践大楼应具备以下功能:(1)教室: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形式的需求,如大教室、小教室、阶梯教室等。
(2)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各类实验课程的教学需求。
(3)多媒体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
(4)自习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习环境。
2. 科研需求(1)科研实验室: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满足教师和学生的科研需求。
(2)学术报告厅: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3)图书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
3. 实验需求(1)实验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操作空间。
(2)实验设备: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各类实验课程的教学需求。
三、空间布局设计1. 教室布局(1)合理划分教室区域,确保教室之间互不干扰。
(2)教室内部布局合理,保证教室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3)教室门厅设计简洁,便于学生进出。
2. 实验室布局(1)实验室分区明确,确保实验设备安全、有序。
(2)实验室内通风、照明、消防等设施齐全。
(3)实验室内部布局合理,保证实验操作空间充足。
3. 自习室布局(1)自习室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自习室内部布局合理,确保学生之间互不干扰。
(3)自习室配备必要的设施,如饮水机、插座等。
4. 图书馆布局(1)图书馆内部空间划分合理,确保读者之间互不干扰。
(2)图书馆内部设施齐全,如阅览区、自习区、检索区等。
(3)图书馆外部环境优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实训楼初步设计说明

实训楼初步设计说明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学校实训楼设计说明第⼀章规划篇⼀、项⽬概况(⼀)项⽬位置:本⼯程为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学校实训楼,建设地点位于会宁县北河坪教育新城,东侧紧邻公路、南为空地、北侧为学校⼴场、西侧与原有5层教学楼相连。
根据《建筑设计防⽕规范》之规定,本项⽬耐⽕等级为⼆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物设计使⽤年限为50年,屋⾯防⽔等级为Ⅱ级,防⽔层耐⽤年限为15年。
(⼆)现状概况:本项⽬⽤地成不规则形,总建设⽤地⾯积为71210.70平⽅⽶。
场地基本平整,⾼差⽐较⼩。
依据学校的规划要求,在⽤地的东南⾓建设⼀栋5层实训楼建筑。
⼆、设计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1⽇发布实施)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发布)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6、《⽢肃省城乡规划条例》7、《规划设计条件》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9、《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JGJ76-200310、《建筑设计防⽕规范》GBJ16-87(2006年版)11、《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3、《建筑⼯程设计编制深度规定》 DB62/T25—3012—200314、基地1:1000地形图及电⼦⽂件三、规划指导思想遵循“以⼈为本”的指导思想,⼀切为学⽣服务,创造⼀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活⽅便、安全舒适、⽂明⾼雅的21世纪新型学校。
在设计中通过对该地块⼤的地理环境及规划设计理念⼊⼿,使学校的总体布局及建筑风格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使空间形式与内部功能完美的协调起来。
本⽅案通过分析地块与原有建筑的关系,保持⽤地的开放性,结合周围环境,在⽤地东南侧布置⼀栋5F的建筑,在满⾜规范要求的同时,也有⼀种和谐美。
职校实训楼设计说明

实训楼D级危房改造工程设计说明第一章:总说明一、概述:1、建设单位:**县职业技术学校2、工程名称:实训楼D级危房改造工程。
3、工程地址:**县**镇,西临***国道,校区地势平坦,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4、当地气候条件:**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8.90C,极端最高温度39.9 0C,极端最低温度-6.3 0C,平均无霜期248天,年平均降雨量1516mm,降水集中在四至六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8.5%。
5、建设规模:根据发改委批复及建设单位要求,本项目建设实训楼一栋,总建筑面积2957.96㎡,框架四层,无地下室。
二、项目背景危险房屋(简称危房)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房屋危险性等级分为A、B、C、D级,其中,B、C、D级存在危险统称危房,D 级最危险。
根据2001年的普查,各地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大量存在且不断产生新的危房,严重威胁着师生安全,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国家决定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这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的德政工程。
三、设计依据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规范名称及编号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四、总体构思1、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危房改造必须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
职校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职校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职校建筑设计方案的编制旨在满足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活动需要,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实用化和美观化特点的校园环境。
本方案将就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建筑布局1. 教学楼:教学楼将设在校园中央区域,以便于学生和教师的进出和交流。
楼栋之间设置宽敞的过道和连接通道,方便各建筑之间的联系。
2. 实训工坊:实训工坊将布置在校园的一侧,便于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根据实训项目的不同,分别设立木工工坊、机械工坊、电子工坊等,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实训需求。
3. 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将统一规划在校园的另一侧,分为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区域。
每个宿舍楼都设有公共休闲区和学习区,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图书馆和图书馆:图书馆和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中心,将布置在校园的中央位置,方便学生和教师的借阅和查询。
5. 校园绿化:在校园内将有充分的绿化带和休闲区,供学生和教师放松和休息。
同时,合理安排草坪、花坛和树木,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
三、功能分区1. 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教学区将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合理划分,并设立必要的设备和设施,以满足学生的教育培训需求。
2. 实训区:为不同专业的实训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并合理划分工作区域,以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学生生活区:包括宿舍楼、食堂、健身房等。
生活区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4. 管理区: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事务中心等。
管理区的设置将提供便捷的行政服务,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营。
四、建筑风格本设计方案将充分考虑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采用现代化的风格,以折射学校的活力和时尚。
建筑物外观将选用简洁大方的设计元素,注重色彩搭配和立面效果,以提升整个校园的形象。
五、总结通过本设计方案的实施,职业学校将拥有一个科学、合理、实用、美观的校园环境。
教学实训楼形体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计划建设一栋教学实训楼。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可靠的教学实训楼,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实训环境。
二、设计原则1. 功能性:满足教学、实训、办公等多种需求,提高使用效率。
2. 经济性:合理控制成本,确保项目效益最大化。
3. 环境友好: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安全性: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消防设施完善。
5. 可持续发展:注重长远规划,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三、设计理念1. 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关注师生的使用体验。
2. 空间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3. 环境美观: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
4. 技术先进: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实训效果。
四、形体设计方案1. 建筑外观(1)建筑风格:现代简约风格,体现科技感和时代气息。
(2)色彩搭配:以白色为主色调,搭配灰色、蓝色等,营造清新、明亮的感觉。
(3)造型设计:采用简洁的线条和曲面,体现建筑的美感。
2. 建筑功能布局(1)教学区:包括教室、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满足各类课程教学需求。
(2)实训区:包括实验室、实习车间、实训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3)办公区:包括教务处、实训中心、教师办公室等,满足办公需求。
(4)辅助设施:包括食堂、浴室、卫生间等,保障师生生活需求。
3. 空间布局(1)垂直交通:设置两部电梯和两部楼梯,方便师生通行。
(2)水平交通:设置环形走廊,提高通行效率。
(3)功能分区:明确各个功能区域,避免相互干扰。
4. 绿化景观(1)室外绿化:设置绿化带、花坛等,美化校园环境。
(2)室内绿化:在楼梯间、走廊等处设置绿色植物,净化空气。
五、总结本教学实训楼形体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功能、经济、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旨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实训环境。
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教学、实训、办公等多种功能的高效融合,为我校职业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职校实训楼设计说明

职校实训楼设计说明实训楼D级危房改造工程设计说明第一章:总说明一、概述:1、建设单位:**县职业技术学校2、工程名称:实训楼D级危房改造工程。
3、工程地址:**县**镇,西临***国道,校区地势平坦,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4、当地气候条件:**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8.90C,极端最高温度39.9 0C,极端最低温度-6.3 0C,平均无霜期248天,年平均降雨量1516mm,降水集中在四至六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8.5%。
5、建设规模:根据发改委批复及建设单位要求,本项目建设实训楼一栋,总建筑面积2957.96㎡,框架四层,无地下室。
二、项目背景危险房屋(简称危房)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房屋危险性等级分为A、B、C、D级,其中,B、C、D级存在危险统称危房,D级最危险。
根据2001年的普查,各地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大量存在且不断产生新的危房,严重威胁着师生安全,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国家决定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这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的德政工程。
三、设计依据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规范名称及编号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四、总体构思1、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危房改造必须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
技能教学大楼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技能教学大楼显得尤为重要。
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座集教学、实训、科研、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技能教学大楼。
二、设计理念1. 功能性:以教学为核心,兼顾实训、科研、交流等功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
2. 先进性: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确保大楼的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
3. 经济性:在保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4. 可持续性: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大楼的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方案1. 大楼布局技能教学大楼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两层。
地上部分包括教学区、实训区、科研区、办公区、会议室、图书馆、多功能厅等;地下部分包括停车场、设备用房、仓库等。
2. 教学区教学区设有教室、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教室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课程需要灵活调整座位布局。
3. 实训区实训区分为基础实训室和专业实训室。
基础实训室主要承担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专业实训室根据不同专业设置,如机械加工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计算机应用实训室等。
4. 科研区科研区设有实验室、研究所、创新工作室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5. 办公区办公区设有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为大楼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6. 会议室会议室分为小型会议室和大型会议室,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
7. 图书馆图书馆分为阅览区、借阅区、自习区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8. 多功能厅多功能厅可用于举办各类活动,如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产品展示等。
四、智能化设计1. 智能安防:实现大楼的智能化监控,确保校园安全。
2. 智能照明:根据自然光照和室内环境,自动调节照明强度。
3. 智能通风: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自动调节通风系统。
4. 智能消防: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等智能化操作。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综合楼设计方案、技术标

第一章设计指导思想和理念设计指导思想和理念从以下几点出发考虑:1、*******教学实训综合楼项目初步设计附图2、项目背景与重点*******位于****郑上路以南,商隐路以东。
东侧与郑上路郑州绕城高速口相邻,交通便利;南侧临近李商隐公园,人文文化丰富。
本项目教学实训综合楼位于校园教学楼以南,信息图文中心以北。
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提供各种有利学生成长的空间,打造亲和素雅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满足学生学习知识和心理成长的需要。
3、设计思想和总体理念结合*******的文化理念和办学特点,在本项目教学实训综合楼建设上体现原有校园所具的风貌,在延续*******校园建设风格的同时,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创造出教学实训综合楼独特的风格形象。
建筑方案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势及自然资源条件,将本建筑单体与校园整体规划和原有建筑有机地联系起来。
在建筑设计方面,强调和现有建筑的协调,以“现代、简约、舒适”为建筑造型的主要风格特征,通过现代建筑语言、空间构成的方式,展现一个简洁大方、和谐统一、内外有别的校园建筑形象。
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花园式”的校园建筑,同时也体现了经济、实用、生态、美观的特点,符合现代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
本着人本主义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地方性原则等理念,为学生提供表达情感、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场所。
将本建筑空间环境与周边的校园环境有机融合。
既展现教学实训综合楼的独有特色,又为校园增添了多彩的元素。
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现代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不仅仅向学生教授知识,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的培养。
交流实训就是培养这些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还可以扩展到实训等活动空间。
教学实训综合楼在平面布局上考虑到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空间的舒适性与便捷性,适宜的环境会使交流更加简便通畅,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楼层位于两部楼梯之间的房间至楼梯间最大距离均<35m,位于袋形走道房间距离楼梯间最大距离均<22m,
二、消火栓给水
1、消火栓:在建筑物每层设三组消火栓,每一个消火栓内配DN65mm消火栓一个,DN65mm长25m麻质衬胶水带一条,DN65×19mm直流水枪一支。
3、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C25,其余C20。
4、墙体材料外墙采用200厚烧结页岩多孔砖,内墙采用200厚烧结页岩多孔砖,部分墙体采用120页岩多孔砖。
5、各层楼板及屋面板均为现浇结构,楼面板厚100mm,屋面板厚120mm。
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
一、给水系统
1、给水用水量:本建筑用水量标准采用标准中学30L/人•天,使用时数10h,小时变化系数Kh2.5,最高日用水量28.8m3/d,最大时用水量7.2m3/h。
走廊、门厅:2.5KN/㎡楼梯:2.5KN/㎡
不上人屋面:0.5KN/㎡上人屋面:2.0KN/㎡
基本风压:0.30KN/㎡
基本雪压:0.35KN/㎡
其它:0.30KN/㎡
三、结构体系
1、本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房屋高度16.800。
2、因尚未进行地质勘察,基础结构形式假定为独立柱基础,正式基础形式待地基勘查后再确定。
消火栓布置使任意着火点有两股充实水柱到达,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7m,流量不小于5L/S。
2、供水系统:管网系统竖向不分区,室内消防管道在屋面联成环状,且在屋面设一检查和试验用的消火栓。
3、管材: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及沟槽式卡箍连接,工作压力为1.0MPa。
三、灭火器配置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本工程灭火器配置按中危险级设计,在每层走廊的适当位置均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便于一般人员救火之用。
(2)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PE)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
(4)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
(5)弱电线路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2、水源: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市政供水压力为0.20MPa。
3、室内管网系统:根据建筑高度、水源条件、防二次污染、节能和供水安全原则,考虑到学校供水压力的不足,供水系统设计如下:
1)该工程生活给水由屋顶生活水箱供水。
2)给水方式采用上行下给式管道系统。
4、洁具选择:卫生间蹲式大便器采用陶瓷制品,配延时自闭式冲洗阀,洗脸盆采用陶瓷制品。
1)设计降雨历时:t=5min
2)设计重现期:P=5a;安全溢流口设计重现期:P=50a
3)屋面径流系数:ψ=0.9
2、雨水系统:屋面雨水利用重力排除由87型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散水面。
3、管材:重力流雨水系统,屋面雨水管采用PVC-U排水塑料管。
第五章 电气设计
一、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所有负荷均为三类负荷。
第三章:结构设计
一、基本数据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6度。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本工程结构设计所使用软件为建科院PKPM CAD(2010版)。
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教室:2.0KN/㎡器材室:5.0KN/㎡
办公:2.0KN/㎡卫生间:8.0KN/㎡
5、管材选用:采用聚丙烯纤维复合管(F-PPR),管道连接方式为热熔连接,管道均按明装敷设。
二、生活排水系统
1、本建筑内污废水量按供水量的90%计,实际排放量约为25.92m3/d。
2、排水系统:
1)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涤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
2)卫生间生活污废水采用立管顶端伸顶通气管排水系统。
3)底层卫生间排水单独排出室外。
职校实训楼设计说明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消防设计
一、建筑设计
1、本项目为多层(未超过24m)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校区内设有大于4.0米宽的环形消防车道,实训楼周边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米,路面均可承受30吨消防车荷载。
3、建筑的间距符合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要求。
(6)强弱电共用联合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三、弱电系统
1、设有普通电话、网络信息系统及有线电视系统。
2、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由专业公司另行设计。
二、防雷保护及接地系统:
1、防雷保护:
(1)本工程按第三类防雷措施设防;
(2)本楼屋顶设避雷带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
(3)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并于总等电位箱联结.
2、接地系统
(1)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外;
3、排水方式:生活污水采用重力自流排放。
4、采用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的地漏。
5、管材与管道敷设:室内管道采用PVC-U排水塑料管,管径≥110mm者穿楼板和防火墙处均设阻火圈。排水管道按明装敷设。
三、屋面雨水系统
1、雨水排水量:雨水量按赣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3.74F(L/S.100㎡),其设计参数如下:
2、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注明外照明支路导线为BV-2X2.5m㎡穿PC16管敷设;插座支路导线为BV-3X2.5m㎡穿PC20管敷设;所有插座支路(空调插座除外)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3、照度要求:
实训教室300LX
办公室300LX
4、办公室、教室照明采用节能型T8系列荧光灯具照明,走廊为吸顶灯照明,凡安装高度低于2.4m的灯具,依验收规范增设PE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