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国内地铁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国内地铁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乘客人数多、运行时间长,因此地铁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本文将通过对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地铁的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的原因、处理过程和对应的应对措施,为今后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一、案例一:北京地铁线路火灾2018年4月,北京地铁4号线列车在行驶途中发生火灾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了解,火灾原因是由于列车车底的电路过载引起的。
事故发生后,地铁工作人员采取了紧急疏散乘客的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灭火处理。
最终事故造成多台列车受损,数百名乘客被疏散,但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分析:1. 电路过载问题: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不断加速、减速,很容易导致电路过载。
因此,对地铁列车的电路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2. 紧急疏散和灭火处理:地铁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采取了紧急疏散乘客、通知灭火等措施,有效减少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3. 应急处置能力:地铁相关部门在应对火灾事故时,展现出了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应对事故,减少了事故扩大的可能性。
二、案例二:上海地铁9号线火灾2016年10月,上海地铁9号线发生了火灾事故。
据悉,事故发生在一列运营列车的内部,造成了车厢内的浓烟,导致乘客感到恐慌。
事故发生后,地铁工作人员及时疏散了乘客,并对列车进行了灭火处理。
最终,事故造成了30多名乘客受伤,但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分析:1. 车辆内部火灾原因:据初步调查,此次事故是由于列车设备故障引起的内部火灾。
因此,在日常维护检查中,对列车内部设备的运行情况应该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2. 灾后疏散和灭火处理:地铁工作人员及时采取了疏散乘客和灭火处理措施,有效减少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3. 乘客受伤情况:这次事故造成了30多名乘客受伤,这说明在应对地铁事故时,对乘客的安全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
地铁列车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地铁列车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系统成为了现代化都市中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然而,不可避免地,一些地铁列车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对几起地铁列车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原因与教训,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火灾事故南京地铁10号线于2018年12月28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列车火灾事故。
这起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根据调查报告所述,该次火灾是由电缆短路引发的。
该电缆长期使用导致老化损坏,在高温环境下产生放电并最终引发火灾。
针对该案例,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对设备老化情况的监测和维护不足所致。
在现实运营中,应加强对关键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以及定期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二、上海地铁1号线列车火灾事故上海地铁1号线于2016年11月4日发生了一起列车火灾事故。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次火灾是由乘客投掷烟蒂引发的。
因禁止在地铁列车内吸烟,该名乘客将未熄灭的烟蒂投入垃圾桶中导致起火。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呼吁广大乘客遵守规定,不在地铁列车内抽烟、丢弃烟蒂等行为,并设置相关标识和提示,增强安全意识。
三、北京地铁5号线列车火灾事故北京地铁5号线于2002年3月7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列车火灾事故。
当时,这辆列车停在四惠东站时突然冒出浓烟并迅速发展成大火。
经过调查,发现该次事故与电力设备老化和自动报警系统失效有关。
电源线老化导致故障放电引发了火灾,并且自动报警系统没有及时响应。
从此次事故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在运营过程中应保持电力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更换。
同时,应确保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加强对地铁列车的火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四、深圳地铁9号线列车火灾事故深圳地铁9号线于2017年7月22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
调查结果表明,该次事故是由于乘客在车厢内携带违禁物品(易燃液体)并未妥善保管所导致。
因为该违禁物品泄漏引发火灾,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地铁火灾事故疏散案例分析

地铁火灾事故疏散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某市某地铁线路在一天晚高峰时段,因地铁列车内部设备故障引发火灾事故,火势蔓延迅速,导致车厢内乘客陷入极度恐慌和混乱。
地铁列车在事发时正驶入地下隧道,火势迅速向车厢蔓延,烟雾弥漫,乘客们纷纷惊慌失措,有人尖叫呼救,有人被烟雾呛得直咳,情况紧急。
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并请求支援。
同时,接到报警的消防员和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现场处置。
与此同时,地铁站内的消防设施被启动,喷水灭火,抢救人员和车辆。
但由于地铁站的狭窄出口和车站内部拥挤的乘客,事故导致了疏散困难,部分乘客受伤,甚至出现了踩踏事故。
在消防和救援队伍的不懈努力下,事故终于得到控制,火势被扑灭,事故乘客得到妥善处理,没有出现重大人员伤亡。
但事故也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地铁安全状况的担忧,相关部门也被迫对地铁安全系统和疏散预案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整。
二、分析1.事故原因地铁火灾事故的原因往往多种多样,有可能是列车设备故障导致的电气火灾,也有可能是乘客在列车上的不正当行为引发的火灾,亦或是地铁站内部的设施故障,甚至是外部恶劣条件引发的火灾。
在这一起事故中,初步调查显示是列车内部设备故障引发了火灾,但具体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鉴定。
2.应急预案对于地铁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起事故中,由于地铁站内部设施狭小拥挤,导致了乘客疏散时困难重重,甚至出现了踩踏事故。
此时应急预案的完善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地铁站的应急预案需要考虑各种应急情况,包括火灾、恐怖袭击、列车故障等等,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任务分工、疏散路径、紧急求救电话、设施设备的应急操作等,以保障地铁站内的乘客和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3.消防设施地铁站内部的消防设施和设备也是保障地铁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在这起事故中,消防设施的有效使用为扑灭火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消防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人员是否熟悉操作等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整。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全国范围内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地铁作为一种现代便捷的交通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铁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本文将就全国范围内的地铁事故案例展开分析,以期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2024年北京地铁6号线列车自燃事故2024年1月,北京地铁6号线一列车在地铁车辆基地内发生自燃事故,造成车厢内部严重损毁,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经事故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车辆电动系统短路引起火灾,二是车内放置的杂物过多,加快了火势的蔓延。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应加强车辆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及时清理车内杂物,保证车辆内部的安全。
二、2024年广州地铁透水事故2024年5月,广州地铁路段发生透水事故,导致地铁线路中途停运,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经过调查发现,该段地铁隧道水防设施老化严重,缺乏日常维护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防范地铁透水事故,应加强地铁隧道的日常巡查,及早发现隧道内可能存在的水源,并及时采取防水措施。
三、2024年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故障事故2024年12月,上海地铁10号线一列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发生技术故障,导致列车停运。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列车的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制动。
为此,需要加强地铁列车的日常保养与检修工作,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四、2024年武汉地铁车门夹人事故2024年7月,武汉地铁2号线一列车在开门时夹住了一名乘客的手臂,造成乘客受伤。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车门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关闭。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需要加强地铁车门的日常维护与检修,确保车门的正常运行。
五、2024年深圳地铁脱轨事故2024年8月,深圳地铁4号线一列列车在行驶途中突然脱轨,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调查,事故的原因是列车轮轨间隙过大导致列车脱轨。
为了确保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行,应加强地铁轨道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及时修复轨道的缺陷。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

14:26,到达新街口站,进展清客;该车退出 运营。
事故缘由分析
列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压力开关状态不稳定,在 常用制动已经全部缓解的状况下,司机室得不到 制动已缓解的信号,导致列车无法正常牵引。 车辆检修和行车部门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 在幸运心里。据了解这条电路曾经也发生过类似 故障,但都是在终点站或存车线四周,未影响到 正常运营。加上这类故障难以重现,致使故障一 次次被放过,最终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
事故缘由分析
本案例事故的缘由是司控器航空插头h号针 与制动命令继电器连接不良,导致制动命 令继电器BDR不得电 ,最终使司机的制动 命令无法传递给每节车,全车都无法执行 制动指令。同时由于紧急制动的缓解过程 也需要制动命令信号,所以也无法缓解紧 急制动。
事故发生后南京地铁的反响
对事故的生疏:这是一起因车辆设备质量问题引 发的大事,虽然没有造成严峻的后果,但事故本 身反响的问题应引起相关单位的留意。试想,假 设列车紧急制动系统设备消失故障,导致紧急制 动无法实现,产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实行的措施:制定整改打算,全面实施整改。要 求浦阿联合体检查并确认原装防缩齿是否符合使 用要求,浦阿联合体要对全部车司控器连接器进 展状态普查,准时整改,避开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要求其对列车制动系统进展大检查,确保列车运 行的安全;要求其严格依据作业程序进展细心作 业,尤其在拆卸和安装类似连接器的过程中严格 掌握作业质量,做到检查要有记录,使作业过程 具有可追溯性;
二、南京地铁列车撞列检库门大事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2月6日22时11分 地点:小行基地列检库15道大门
地铁保护区事故案例分析及启示

地铁保护区事故案例分析及启示一、案例分析1.案例一:乘客误闯地铁保护区2019年10月,某地铁站发生一起乘客误闯地铁保护区的事故。
当时,一名乘客在地铁列车到站后,因着急下车而未等车门完全打开便跳下车站台,结果踩空摔入地铁保护区。
事故发生后,地铁工作人员紧急处置并将乘客救出,幸好并未造成严重伤害。
2.案例二:行人穿越地铁保护区同样在2019年,某地铁站发生一起行人穿越地铁保护区的事故。
一名行人在地铁列车进站时,为了节省时间,直接翻越栏杆穿过保护区,结果被列车撞击致伤。
经检测,行人当时的血液酒精含量超标,导致判断能力下降。
以上案例反映了地铁保护区事故的常见原因: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和疏忽大意,以及部分行人的违规穿越。
这些行为不仅危及了个人的安全,也对地铁运营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案例启示1.加强宣传教育针对乘客误闯地铁保护区的情况,地铁运营方应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车站广播、LED显示屏、宣传单页等多种方式,提醒乘客下车时要等车门完全打开后、站稳再下车,不得随意跳下车站台。
也应加强对乘客的礼仪教育,培养文明出行习惯,提高乘客的风险意识。
2.加强监管管理对于行人穿越地铁保护区的违规行为,地铁运营方应加强监管管理。
可以在保护区设置更加醒目的警示标识,在进站口设置隔离设施,加强巡查和监控,及时制止违规行为。
也可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行人违规行为的成本,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3.提高技术安全水平地铁运营方还应不断提高技术安全水平,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完善安全设施,提高对于保护区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可以加强对列车进站时的安全监测,采用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处理。
4.强化责任意识除了地铁运营方,乘客和行人也应强化责任意识。
乘客要遵守乘车秩序,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提醒,不得在进出站时随意闯入保护区。
而行人更应遵守交通法规,不得随意穿越地铁保护区,保持良好的出行习惯。
三、结语地铁保护区事故对乘客和行人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也影响了地铁运营的正常秩序。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现代社会,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承载着数以百万计的乘客。
然而,地铁的运营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地铁安全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信号故障导致的列车相撞2018年,某城市地铁系统因信号系统故障导致两列列车在隧道内相撞,造成数十人受伤。
事故调查显示,信号系统未能及时更新列车位置信息,导致列车调度失误。
此外,列车驾驶员在接收到错误信号后,未能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案例二:站台拥挤导致的踩踏事件2019年,另一城市在高峰时段,由于站台拥挤,一名乘客不慎跌倒,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多人受伤。
事故分析指出,站台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高峰时段的客流压力,缺乏有效的客流疏导措施。
案例三:电气火灾引发的紧急疏散2020年,某地铁线路因电气设备老化短路引发火灾,虽然火势被及时控制,但紧急疏散过程中仍有乘客受伤。
调查发现,地铁运营方未能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导致设备老化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案例四:恐怖袭击事件2021年,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在某地铁车站发生,造成多人死伤。
此次事件暴露出地铁站点在安全检查和监控方面的不足,未能有效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1. 技术故障:如信号系统故障、电气设备老化等,是导致地铁事故的常见原因。
这些故障往往与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不及时有关。
2. 人为因素:包括驾驶员操作失误、乘客不遵守安全规定等,这些因素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 设计缺陷:地铁站台设计不合理,无法应对高峰时段的客流压力,容易导致拥挤和踩踏事件。
4. 安全管理不到位:包括安全检查不严格、监控系统不完善等,使得潜在的安全威胁未能及时发现和预防。
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地铁系统的关键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提升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检查和监控,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 优化设计:对地铁站台和线路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其应对高峰客流的能力。
地铁列车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地铁列车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地铁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地铁列车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某地铁列车火灾事故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应对措施以及预防方法,旨在提高人们对地铁安全意识、促进地铁安全管理水平。
一、事故概述据报道,该次地铁列车火灾发生在某月某日下午,在运行途中突然起火。
据目击者称,在火灾发生后,现场出现浓烟并伴随着恐慌的喊叫声。
受伤人员被紧急疏散至站台,并立即得到医护人员的紧急处理与转移。
这次事件造成了多名乘客受伤甚至死亡,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惊和关注。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根据初步调查报告指出该次地铁列车火灾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
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行和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老化严重,失效率增加。
而当地铁列车发生故障时,由于火灾预防设施(如灭火器、报警系统)未能及时检修和维护,无法有效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2. 安全意识欠缺除了设备故障外,事故还暴露出乘客的安全意识普遍较差。
虽然地铁公司在乘车站台上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提示标识,并通过播放媒体向乘客介绍安全知识,但仍有许多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正确反应。
例如,在火灾爆发时首先保持冷静并寻找最近的紧急疏散通道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许多乘客慌张地试图逃生,在拥挤和惊恐中可能使局势更加恶劣。
三、事故应对措施分析1. 及时响应与处置面对地铁列车火灾事故,及时响应和处置是关键。
第一时间调动相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疏导、救援工作,并组织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同时,及时与消防部门、医疗机构等协调合作,确保火灾得到有效扑灭,并将伤员转移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2. 提高应急演练提前有计划地进行应急演练是预防和减轻事故后果的重要措施。
地铁公司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逃生演练,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让乘客熟悉紧急求生技能和正确的自救方法,增强他们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
此外,与市民志愿者合作开展更大规模的参与式演练活动也可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撞击地点距罗马中央火车站一站
实用文档
罗马地铁背景说明
罗马现有两条地铁路线,分别为Line A 与 Line B ,由 Metropolitana di Roma S.p.A.经营。
Line A (1980年启用) 路线长18.425 km 每日运量为450,000旅次 27 个车站 尖峰班距为3分30秒
在培训时要注重培养司机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 的好习惯。
实用文档
六、日本铁道公司列车出轨事故
实用文档
事发时间与地点
时间︰2005年4月25日日本时间上午9时20分 地点︰日本兵库县尼崎市,西日本铁路公司福知山线冢 口到尼崎车站之间的一处弯道(曲率半径约300公尺)
实用文档
设备因素
设备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设备故障; 新设备状态不稳定; 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
实用文档
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风、雨、雷、电、雾的影响; 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实用文档
人为原因引起的地铁事故
实用文档
一、南京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
实用文档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5年12 月1日6时55分。 地点:小行—安 德门上行区间, 距安德门站约300 米处 。
实用文档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在沈阳地铁发生?
我们沈阳地铁《车辆技术规格书》中规定车钩缓冲装置上 安装自动对中装置,主动对中范围为±15°,车钩在此范围 内完全可以在110m小曲线上实现自动联挂。当车钩转动 超过±15°时,对中功能失效,车钩保持在手动位置,以便 手动重新定位车钩,实现在更小的曲线上联挂。 就目前沈阳地铁线路设计来看,正线不存在半径在110m 以下的线路,车辆段内是否存在此种线路,等到建成后我 们将明确标识出该种线路的位置,以防在车辆段内作业时 发生类似事故。 此事故是由于对车辆在弯道连挂时车钩水平位移偏差预想 不够造成的,建议在《乘务应急处理规定》和《列车事故 救援应急预案》等文本中补充相关规定;并在以后的工作 中不断的收集类似的注意事项,不断的完善文本的编制。
实用文档
事故原因分析(续)
经过此事故后,南京地铁在2007版《小行基地运 作规则》中规定:小行基地内道岔区段及其它300 米以下曲线半径线路原则上不得进行电客车连挂作 业。特殊情况下须进行连挂作业时,须确认车钩位 置,如果车钩自动对中不能达到对中范围的要求, 须进行手动调整。150米曲线半径的线路上进行连 挂作业时,由车辆系统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 导。
实用文档
事故经过
西班牙东部城市「瓦伦西亚 (Valencia)」地铁Line 1线,一列由 西班牙广场站(Plaza de Espana) 驶往 耶稣站(Jesus) 的列车于接近耶稣站前 的曲线段隧道内出轨, 4节车厢中有 2 节脱离轨道,至少41人死亡(包括司 机员)。
实用文档
背景说明
瓦伦西亚地铁共有4条线 (Line 1、3、4、5), 116个车站,134km (地下段19km), 2005年年运量为6000 万,日运量为16万 5,000人次。
Line B (1955年启用) 路线长18.151km 每日运量为300,000旅次 22个车站 尖峰班距为4分
两条线允许的最大运行速实用度文为档 90Km/h。
列车受损情况
两列车损毁变形, 其中后方列车的第 一节车厢残骸卡进 前方列车尾达3公 尺。
实用文档
人员伤亡与救护
1人死亡, 约110人 受伤,其中 6人伤势 较重,死亡乘客与伤 势较重人员皆位于前 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
实用文档
事故原因
地面违规竖立广告看板惹祸
Polyus M公司的工人在地铁隧道上方的地面竖 立大型广告看板,须用12支混凝土桩 (concrete pile)支撑,施作第11支混凝土桩 时,该混凝土桩贯穿地铁隧道顶版结构并掉入隧 道内(该路段隧道位于地面下约6-10m处), 正好有一列车即将通过该处隧道,司机员虽发现 并按下紧急煞车,但仍无法及时煞住,混凝土桩 如切奶油的刀子般,与列车撞击,列车的一节车 厢起火。
内。
实用文档
事故可能原因
事后罗马地铁立即展开了调查,有关调查结果及事故原因 分析如下: 受损两列车皆为上线不到一年的新车,目前尚无机件故障 迹象。基本排除车辆故障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根据肇事列车司机员与行控中心的通联记录与地铁公司人 员表示,司机是接获行控中心指示越过红灯继续前进。 (当运量较大时,类此调度可被接受,司机员被授权保持 警觉以最大时速15公里行进,事故后经调查列车追撞时之 时速度约30公里) 该国运输部已成立项目委员会深入调查。首要之务则为解 读肇事列车之行车纪录器数据。置于最后调查结果,未作 报道所以不详。
实用文档
翻覆的其中一节车厢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事故原因
• 列车”黑盒子”纪录显示,列车 在即将进入耶稣站前的曲线路段 时速高达80公里(该路段速限为 时速40公里)
• 因司机员已死亡,官方推测,司 机员在事发前可能失去知,初步已排除 隧道崩塌或列车车轮破损的因素。
实用文档
标识设置预想
地面
距 此 地 面 下 10米 深 处为地铁隧道,施 工前请与地铁部门 联系
实用文档
五、西班牙Valencia地铁列车出轨事故
实用文档
事发时间地点
时间︰2006年7月3日(星 期一)西班牙当地时间下午 1时 地点︰西班牙东部城市「瓦 伦西亚(Valencia)」地铁 Line 1线,由西班牙广场站 (Plaza de Espana) 到耶稣 站(Jesus) 的曲线段隧道内
实用文档
小曲线线路半径标识方案预想
110m
实用文档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在沈阳地铁发生?(续)
由此引申我们还要考虑车辆在坡道连挂时车钩纵向 偏差会导致的后果,相关的技术规定有待与设备部 商定。 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培训计划。 从兄弟地铁多收集 一些特殊故障处理的资料,作为乘务人员培训的必 修课。 加大管理力度,严禁擅自操作 。理性对待没有把握 的陌生故障,及时请教专业工程师和相关领导。
实用文档
事故原因分析
本案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编制技术文本时,考虑的 不够充分,没有将“小曲率半径连挂作业要求”进 行明确;当时车辆连挂时线路半径为150米,根据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车辆合同文件附件1》 中对车钩连挂的规定,是不允许进行自动连挂的, 合同中明确要求列车自动连挂时最小半径不得小于 300米。 同时也反应出调度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经验不足,缺乏处理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
实用文档
事故原因分析
负责开启15道大门的保安人员安全预想不 够,导致车门未开启到位,侵入车辆限界 发生碰撞。 司机入库前对前方线路观察不够仔细,未 及时发现此安全隐患,最终导致该事件的 发生。
实用文档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在沈阳地铁发生?
此事故发生后,南京地铁在有关文本中增加了 “列车运行至库门口前要一度停车,司机确认库 门开启状态良好具备入库条件后,方可动车入库。 此规定实行后,此类故障在南京地铁再没有发生, 我们沈阳地铁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除需要司机停车确认外,也要督促开闭库门责任 人自查,做到双保险。 建议根据车辆限界确定库门最小的开启位,并在 相应的地方做好警示标志,以此作为大门开启程 度的标准。同时这也符合5S管理的思想。
实用文档
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人为原因引起的行车事故。主要原 因就是司机和行调都没有对行车工作引起高度的重 视、违章作业,安全意识不强。 第一,司机没有按照非正常行车的规定超速行驶,属 严重违章行为,并且在行车过程中没有加强瞭望, 也没有及时与行控中心保持联系是照成这起事故的 主要原因。 第二,这起事故的发生,行调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行调没有对非正常情况下行驶的车辆加强监控, 并及时开放正确的行车信号和道岔,导致列车发生 追撞。
• 事故车司机员于4月开始担任司机 员工作,缺乏驾驶经验和安全意 识。
实用文档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在沈阳地铁发生?
由于司机猝死导致列车失控的情况在我们沈阳地 铁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因为沈阳地铁车辆安装 了警惕装置,在司机出现异常手掌离开操纵手柄 时,列车会自动紧急制动。
通过这起事故可以看出司机的身体状况对行车影 响很大,所以在司机招聘时对司机的身体状况一 定要严格要求,在入司后,建议定期组织司机进 行身体检查。
实用文档
二、南京地铁列车撞列检库门事件
实用文档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5年12月6日22时11分 地点:小行基地列检库15道大门
实用文档
事故后果
15道列检库大门破损严重。 电客车头部右侧有一处表面擦伤(长8cm, 宽1.4cm) 。
实用文档
事故经过
1920车在回列检库15道时,19A车头撞上车门。 检调接报后,立即要求信号楼不要动车,同时到 现场察看情况,发现15道库门在列检库内侧,门 页下方被电客车撞凹陷一块(被电客车防爬器所 撞),大门撞过门上止档,导致该大门无法向外 正常开启到位。电客车头部右侧有一处表面擦伤 (长8cm,宽1.4cm),另有二处与大门有轻微 摩擦。
实用文档
库门开启警戒线设置示意图
错误位置
库 门
开
启
警
戒
线
库
正确位置
门
开
启
警
戒
线
库门
实用文档
三、罗马地铁列车追撞事故
实用文档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 2006年10月17日罗马时间上 午9时37分; 地点:维托˙艾曼纽二世车站。
实用文档
事故经过
10月17日罗马时间上午 9时37分,一列地铁A线 列车异常驶入维托˙艾曼 纽二世车站,追撞停靠 月台的另一列列车,致 使被撞击的列车最后一 节车厢与从后驶来的列 车第一节车厢纠结在一 起,许多旅客被挟在扭 曲的车厢间,现场烟雾 弥漫,照明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