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绝密歌诀

合集下载

陈氏太极拳三字经

陈氏太极拳三字经

陈氏太极拳三字经武术都会有一些功法口诀,太极拳也不例外。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氏太极拳三字经。

陈氏太极拳三字经(一)总论陈太极,理法精,阴阳理,互变中。

法万变,不离宗,唯缠法,基本功。

每一动,螺旋形,其要求,圆而松。

如毛巾,反复拧,练周身,内外同。

经络活,血气通,祛疾病,保康宁。

勿懈怠,持之恒,讲技法,变化灵。

或柔化,或刚攻,因敌变,螺旋中。

陈氏太极拳三字经(二)缠法论缠法,应过细,内外旋,分顺逆。

顺劲开,逆劲闭,刚与柔,相互济。

陈氏太极拳三字经(三)眼法意发令,凭眼传,审地势,察敌变。

眼所视,有点面,实点顾,虚而盼。

身步手,随顾盼,盯目标,莫乱转。

陈氏太极拳三字经(四)身法讲身法,上中下;顶劲领,裆劲塌;腰如轴,戒凸凹;长强穴,尾骨端,休里裹,微后翻;气松沉,小腹间;重心低,动无偏;胯里松①,裆开圆;既灵稳,且自然;两膝盖,与踵齐②;随身转,互落提③;杠杆理,支重力④;如磅秤,称粮米,物加重,砣随移⑤,使重心,得随遇⑥,守中立,莫挪移。

[注:①胯内腿根大筋放松,可加大左右旋转灵活性;②不许膝与足尖齐,否则会使小腿向前倾斜,成双重,而转换不灵;③身左转,则左膝提而右膝落;身右转,则右膝提而左膝落,以保持重心随遇平衡;④支点在头顶百会穴向上领,向下至尾骨的立轴;重点是对方加在我身上任何部分的力;力点是我用以引扌朋对方身体任何部分的力;⑤保持力点与重点的平衡,这是太极拳扌朋法的作用;⑥指随遇平衡]陈氏太极拳三字经(五)步法步进退,随身转,斜或正,因势变;论步型,马弓盘,虚与实,互转换;动如水,流曲弯,静止处,稳如山;沉着中,有轻便。

[注:步法进退必须走弧线,这时脚尖里扣或外摆形成的]陈氏太极拳三字经(六)手法讲手法,最复杂,顺逆缠,互交*;凡顺缠,掌上翻,小指裹,拇上捻;凡逆缠,掌下翻,拇内裹,小指转;顺缠时,沉肘腕,带手掌,划弧线;逆缠时,掌当先,手领肘,肘带肩;顺逆缠,属自转,自转时,有公转;公转变,正反旋;正旋圈,顺逆半;逆上出,右下还,低平脐,高齐眼;肘收沉,贴肋边①,手开合,胸前变②;反旋转,亦同前,逆下出,顺上还;肘收还,齐乳前,缠为顺,掌勿偏③;下转肘,贴肋边,手领肘,作逆缠;缘胯开,再上转;肘松沉,永不变;公转形,如鸡蛋,大小头,有定限;正小头,心口前④;反小头,齐眼变⑤;或左右,或后前;左右圈,正或反;前后圈,多反旋,其缠法,变化繁⑥;手逆出,后外偏⑦,变顺回,经耳边⑧;另一圈,八法含⑨,基本功,莫轻看。

陈式太极拳口传歌诀

陈式太极拳口传歌诀

陈式太极拳口传歌诀摘要: 1 金刚捣碓金刚捣碓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 2 拦插衣揽插衣,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3 六封之闭六封之 ...1 金刚捣碓金刚捣碓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2 拦插衣揽插衣,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3 六封之闭六封之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显柔,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4 单鞭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5 金刚捣碓接着又来二捣碓,以左带右巧换位,肘膝松合猛震足,力点平稳不伤根。

6 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用劲巧,左右上下妙在腰,右撑左按少定势,遇顶则丢劲要。

7 斜形除了单鞭是斜形,先左后右往下拧,上擒下铲似进步,关键在于不丢顶。

8 搂膝搂膝只在弹抖中,忽然下沉敌落空,快速弓身抱他膝,前假后真要从容。

9 上三步紧跟三步进敌身,步活裆园劲要真,右来左挡我右击,要点打击敌首根。

10 斜形这次斜形不一样,遇敌出拳吾旋裆,左臂内弧横截击,迎手劈掌最为上。

11 搂膝忽然弹抖用搂膝,身体下沉抱腿走,要想攻下先守上,要点就在肩不僵。

12 上三步这个三步与前同,后要用力前要弓,切记领劲首要正,否则人在云雾中。

13 掩手肱拳这与上招紧相连,先掩敌手再出拳,蓄而后发劲贯足,敌命打击心胸间。

14 金刚捣碓右肘上击速转身,接着又用三捣碓,切记重心左胯拦,否则身体难站稳。

15 撇身捶撇身捶,劲落根,宛如青蛇摆动身,身躯顺提顺采式,再次左旋逆常拼。

16 青龙出水青龙出水招不难,关键在于身右旋,右手握拳沉胯处,猛然发力将敌掀。

17 双推手这次紧连双推手,大小双圈劲贯肘,切记重心在右足,虚领顶劲裆要空。

18 倒卷肱说二守势倒卷肱,前足虚来后足弓,双手左右相照应,这边引来那边攻。

56陈氏太极拳教学口诀

56陈氏太极拳教学口诀

56陈氏太极拳教学口诀56陈氏太极拳教学口诀陈氏太极拳是有名的太极拳派,也受到武术界的认可,陈氏太极拳共分为56式,也叫作陈氏56式太极拳,下面是56陈氏太极拳教学口诀,欢迎参考阅读!传说陈氏太极拳是这样来的: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第一段一、起式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二、右金刚捣碓 1、转体棚捋 2、转身右捋 3、擦脚平推 4、虚步撩掌 5、举拳提膝 6、震脚砸拳三、揽扎衣 1、左转托掌 2、分掌划弧 3、擦脚合臂 4、马步立掌四、右六封四闭 1、转体旋腕 2、下捋棚举 3、棚刁上托 4、虚步双按五、左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六、搬拦捶 1、转体变拳 2、转体横击 3、划弧翻拳 4、转体横击七、护心捶 1、转体栽拳 2、跃转抡击 3、马步合臂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 2、收脚分掌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 2、踏脚擦步 3、左转提勾 4、提膝推按十、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转身旋掌 3、马步分掌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十三、披身捶 1、转身撩拳 2、外旋举拳十四、背折靠十五、青龙出水 1、转提绕臂 2、转提旋臂 3、撩弹收拳 4、马步发拳十六、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十七、劈架子十八、翻花舞袖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脚合臂 2、转身旋臂 3、弓步发拳二十、左六封四闭 1、下捋棚举 2、虚步刁托 3、擦脚翻掌 4、虚步双按二十一、右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第二段二十二、云手(向右)1收脚旋掌2、开步推掌3、插步旋掌4、开步旋掌 5、旋掌平摆 6、提膝横击二十三、云手(向左)1、踏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二十四、高探马 1、转提旋掌 2、马步分掌 3、转身推掌二十五、右连珠炮 1、转身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二十六、左连珠炮 1、撤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二十七、闪通背 1、屈膝分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转身推劈第三段二十八、指裆捶 1、转身旋掌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二十九、白猿献果 1、转提左捋 2、转提棚臂 3、提膝出拳三十、双推手 1、落脚旋掌 2、虚步双推三十一、中盘 1、转身挫掌 2、翻转挫掌 3、翻转挫掌 4、转身穿掌 5、绕臂擦掌 6、马步提手三十二、前招三十三、后招三十四、右野马分鬃 1、转提绕臂 2、提膝绕臂 3、马步穿掌三十五、左野马分鬃 1、提膝旋掌 2、马步穿掌三十六、摆莲跌叉 1、转身旋掌 2、转身捋按 3、收脚摆掌 4、独立摆脚 5、震脚跌叉三十七、左右金鸡独立 1、提膝穿掌 2、落脚踏按 3、擦脚摆掌 4、收脚收掌 5、提膝穿掌第四段三十八、倒卷肱 1、马步展臂 2、退步推掌 3、退步推掌三十九、退步压肘 1、转身旋掌 2、转体摆掌 3、退步横击四十、擦脚 1、转身右捋 2、歇步叠臂 3、分脚拍掌四十一、蹬一根 1、转身叠腕 2、撩拳揣脚四十二、海底翻花 1、屈膝旋臂 2、提膝翻臂四十三、击地捶 1、落脚落拳 2、提脚举拳 3、弓步举拳四十四、翻身二起 1、翻转举拳 2、腾起拍脚四十五、双震脚 1、落脚分展 2、屈蹲按掌 3、落踏按掌四十六、蹬脚四十七、玉女穿梭 1、落脚穿掌 2、腾插架推四十八、顺鸾肘 1、擦脚合臂 2、马步顶肘四十九、裹鞭炮 1、跳转绕臂 2、马步分击五十、雀地龙五十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拳 2、虚步架拳 3、旋腕外撑 4、变拳翻转五十二、退步跨虎 1、撤步分掌 2、丁步举掌五十三、转身摆莲 1、转身旋掌 2、提膝分掌 3、落脚摆掌 4、独立拍脚五十四、当头炮 1、落脚推掌 2、转身收拳 3、转体棚击五十五、左金刚捣碓 1、变掌平捋 2、虚步撩掌 3、震脚砸拳五十六、收式拓展阅读陈氏太极拳第一招:起势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陈氏56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56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56式太极拳口诀陈氏56式太极拳口诀第一段〈一〉起势1. 垂手立正2. 向左开步3. 两手平提4. 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1. 右转撇脚2. 丁步右抱3. 弓步左掤4. 向左旋腰5. 丁步左抱6. 右转开步7. 弓步右掤8. 左抱右拈9. 后坐左捋10.弓步前挤11.后坐反掤12.左转扣脚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1.(勾手)转体开步2. 弓步左推〈四〉提手1. 后坐扣脚2. 右转平摆3. 换重提腿4. 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1. 左转下捋2. 撤步抱球3. 右转提手4. 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二式) 1. 右落左拨2. 丁步反提3. 弯肘开步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6. 丁步反提7. 弯肘开步8. 搂膝推掌〈七〉撇身捶1. (东北)后坐撇脚2. 丁步握拳3. 上步提拳4. 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 1. 后坐扣脚2. 弓步平抹3. 丁步左捋4. 上步搭手5. 弓步前挤6. 后坐扣脚7. 弓步平抹8. 丁步右捋9. 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1. 后坐撇脚2. 左转伸掌3. 丁步抱拳4. 摆步搬拳5. 拦掌上步6. 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1. 穿手翻掌2. 后坐脱手3. 跟步前按1第二段〈十一〉开合手1. 右转开手2. 左坐合手〈十三〉肘底捶1. 换重扣脚2. 左转托掌3. 丁步右抱4. 摆步左分5. 跟步右摆6. 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 撤步反提2. 左转弯肘3. 跟步推掌(北) 4. 转体反提5. 弯肘上步6. 跟步推掌(南)〈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 撤步伸掌2. 丁步左捋3. 出步搭手4. 弓步右掤. 跟步反掤 6. 换重出步7. 右架左推8. 左转扣脚9. 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换重出步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1. 后坐扣脚2. 弓步绞臂3. 丁步叉抱4. 提膝反掌5. 开掌蹬脚6. 收腿抱掌7. 落步穿掌8. 弓步绞臂9. 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1. 丁步合臂2. 铲步压掌3. 马步开掌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1. 左转捋掌2. 右转搭臂3. 弓步横列4. 后坐摆掌5. 提膝托掌6. 弓步穿掌7. 后坐撇脚8. 提膝托掌9. 弓步穿掌第三段〈十九〉云手(三式) 1. 后坐扣脚 2. 左转摆掌 3. 右坐云转 4. 左云换重 5. 反掌并步 6. 右云换重7. 反掌开步8. 左云换重9. 反掌并步10.右云换重11.反掌1开步12.左云换重13. 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 1. 撤步探掌2. 左转下捋(扣脚)3. 独立贯拳〈二一〉右分脚1. 右转叉抱2. 开掌分脚〈二二〉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2. 落步垂手3. 弓步贯拳〈二三〉左分脚1. 后坐开掌2. 丁步叉抱3. 提膝反掌4. 开掌分脚〈二四〉转身拍脚 1. 点步沉肘2. 右转叉抱3. 踢腿拍脚〈二五〉进步栽捶 1. 落步左拨2. 出步握拳3. 弓步栽捶〈二六〉斜飞势1. 后坐撇脚2. 丁步交臂3. 右转开步4. 裆步斜靠〈二七〉单鞭下势 1. 换重右碾2. 摆掌勾手3. 仆步穿掌〈二八〉金鸡独立(二式)1.(弓步)撩掌勾手2. 提膝挑掌3. 退后落步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 1. 退步穿掌第四段〈三十〉虚步压掌 1. 后坐扣脚2. 左拨右搂3. 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托掌 1. 提膝托掌〈三二〉马步靠1. 摆步左拨2. 收步握拳3. 出步搭臂4. 半马步靠〈三三〉转身大捋1. 后坐旋掌2. 并步平托3. 左转平捋4. 撤步左捋5. 裆步压肘〈三四〉歇步擒打 1. 换重右转2. 右掤左穿3. 左转撇脚4. 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势 1. 收脚提掌2. 撤步摆掌3. 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 1. 弓步挑掌2. 虚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 1. 撤步右搂2. 左落右格3. 提膝挑掌〈三八〉转身摆莲 1. 扣脚落步2. 转身穿掌3. 虚步伸掌4. 摆腿拍脚〈三九〉弯弓射虎 1. 独立摆掌2. 落步按捋3. 弯肘对拳〈四十〉左揽雀尾1. 后坐撇脚2. 右转伸掌3. 丁步右抱4. 弓步左掤5. 右抱左拈6. 后坐右捋捋7. 弓步前挤8. 后坐拖掌9. 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1. 后坐扣脚2. 右转开掌3. 左坐沉肘4. 叉抱并步〈四二〉收势1. 反掌下按2. 立正还原名称口诀:起势揽雀单鞭挥二组开合单鞭挥三组云手独立虎压掌托掌马步靠提手白鹤拗步推肘底捶接转身推贯耳夹在分脚内捋擒穿掌七星锤撇身捋挤搬拦捶穿梭蹬脚掩肱捶拍脚栽捶斜飞势跨虎摆莲弯弓射如封似闭第一回野马分鬃定势归下势金鸡穿掌回揽雀十手收势回。

陈氏24式太极拳口诀介绍

陈氏24式太极拳口诀介绍

陈氏24式太极拳口诀介绍导语:陈氏太极拳养生功是常见的养生,更是广大老年人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由于陈氏太极拳以阴阳互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所以对于人体的调理有不错的科学依据。

下面是店铺为你准备的陈氏24式太极拳口诀,希望对你有帮助!预备势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一、起势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三、白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五、手挥瑟琶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七、左揽雀尾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九、单鞭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云手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十一、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二、高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十三、右蹬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四、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八、左右穿梭1、右穿梭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2、左穿梭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十九、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二十、闪通臂提手提脚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二十二、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二十三、十字手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二十四、收势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

陈式太极拳十三式口诀

陈式太极拳十三式口诀

陈式太极拳十三式口诀导语: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

老架由清初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式太极拳十三式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诀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

『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

『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断而复连。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轴)。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也。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歌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太极拳养生功是常见的养生武术,更是广大老年人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下面请看店铺带来的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白鹅亮翅第七式:斜形第八式: 搂膝第九式: 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云手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第十七式:金刚捣碓第十八式:收势【陈氏太极拳的特点】(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

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义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

陈氏太极拳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

其功防含意大都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样,不是武术。

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输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

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

陈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

好象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

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

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陈氏太极拳83式拳谱、口诀

陈氏太极拳83式拳谱、口诀

陈氏太极拳一路83式拳谱第一式起式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第二金刚捣碓第七式白鹤亮翅第八式斜行拗步第九式初收第十式前蹚拗步第十一式第二斜行拗步第十二式再收第十三式前蹚拗步第十四式掩手肱拳第十五式第三金刚捣碓第十六式披身捶第十七式背折靠第十八式青龙出水第十九式双推手第二十式三换掌第二十一式肘底捶第二十三式退步压肘第二十四式中盘第二十五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六式斜行拗步第二十七式闪通背第二十八式掩手肱拳第二十九式六封四闭第三十式单鞭第三十一式运手第三十二式高探马第三十三式右擦脚第三十四式左擦脚第三十五式蹬一根第三十六式前蹚拗步第三十七式击地捶第三十八式翻身二起脚第三十九式兽头势(护心捶) 第四十式旋风脚第四十一式蹬一根第四十二式掩手肱拳第四十三式小擒打第四十五式三换掌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七式单鞭第四十八式前招第四十九式后招第五十式野马分鬃第五十一式六封四闭第五十二式单鞭第五十三式双震脚第五十四式玉女穿梭第五十五式懒扎衣第五十六式六封四闭第五十七式单鞭第五十八式运手第五十九式摆脚跌叉第六十式左右金鸡独立第六十一式倒卷肱第六十二式退步压肘第六十三式中盘第六十四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五式斜行拗步第六十六式闪通背第六十七式掩手肱拳第六十八式六封四闭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运手第七十一式高探马第七十二式十字摆莲第七十三式指裆捶第七十四式白猿献果第七十五式六封四闭第七十六式单鞭第七十七式雀地龙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第八十式转身双摆莲第八十一式当头炮第八十二式金刚捣碓第八十三式收式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

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

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

双眼平视心气静。

金刚捣碓精神敛,阴阳无偏太极现,全身缠绕螺旋劲,右拳捣碓顶精领。

谁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最神奇,千变万化由我运,两足平踏定根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氏太极拳绝密歌诀
各位陈氏太极拳爱好者们,感谢各位对本太极拳视频网论坛的大力支持与厚爱,在这里特别给广大太极拳迷们献上我们珍藏版的陈氏太极拳歌诀,希望此歌诀能给大家在练习陈氏太极拳的过程中有所帮助。现把歌诀呈上:
头部:
虚灵领劲,眼随手转,沉肩垂肘,两膊相系;
上肢:
腕部松活,定式塌腕,手指后弯,自然舒展;
定式之时,塌腰松胯,发劲之时,扣裆拧腰;
下肢:
以腿带膝,力聚膝节,膝带脚跟,定式里扣,
欲迈左步,稳定重心,腰隙下抽,右胯内收;
足尖足跟,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右转,*足方向,辨别清楚。
骨节:
骨节松开,虚实对准,腰脊命门,为身重心。
用意:
心静用意,风吹杨柳,内转器官,无处不松。
领劲:
以手领肘,以肘领臂,以足领膝,以膝领腹。
前进之中,必有后撑,对拉拔长,曲中求直。
虚实:
练习初步,腿分虚实,虚实转换,越练越细;
下肢虚实,分清之后,身手步法,虚实分清;
再进一步,练习内外,以内引外,虚实分清。
缠绕:
腰裆之劲,运行之时,弧形前上,定式下沉;
螺旋内劲,发于丹田,顺逆缠绕,腰隙开始;
顺缠实侧,腹部腰隙,逆缠实侧,背部腰隙;
内练丹田,腰隙为根,实腿一侧,向上螺旋。
呼吸:
配合吸气,内脏运动,呼气之时,小腹外凸。
发劲:
发劲之时,腰裆之劲,迅速一转,抖发而出;
推手之时,短促一吸,突然一蓄,将物掀起;
一个短呼,沉着澎湃,内劲上翻,弧形直射。
刚柔:
一步运行,劲惯九分,意贯十分,似停非停;
外形似停,内劲不断,断而复连,意似贯注(好像)
练习日久,手臂松活,不僵不滞,澎湃**;
二步运行,轻沉结合,吸时轻灵,呼时沉着,
练习日久,产生内劲,越发沉着,缠绵曲折;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轻沉兼备,刚柔内气;
三步运行,修炼虚静,空松园活,一片神行。
这份歌诀到底有没有价值。还需要广大爱好者去检验。
久练之后,已懂虚实,掌分虚实,指尖贯劲。
胸背:
含胸拔背,胸部宽舒,肋骨松沉,外向前合;
右胸为实,右手为虚,右腰隙实,右腿为虚;
拔背松沉,鼓起上提,腹内松静,气沉丹田。
腰胯:
腰部松沉,腰隙抽换,定式塌腰,腰劲下去;
敛臀收臀,肌肉松沉,向前上包,托起小腹;
裆要圆虚,胯根撑开,膝微内扣,会阴上提;
运转之时,松胯开胯,实足胯根,内抽下沉;
轻缓:
能松则轻,能轻则快,缓炼内功,自然沉重。
内动:
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内外合一。
以意运动,祛除僵劲,用功日久,劲自生。
连贯:
起势揣摩,起势得势,以下拳势,容易得势;
已到定式,意识贯注,似停非停,下势机动;
两势之间,折迭衔接,微微贯劲,不僵不滞。
对称:
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