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肌力药物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郭晓曦;何海潇;张慧敏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卷),期】2008(29)3
【摘要】钙离子增敏剂是近年来新的正性肌力药物,其代表药品为左西孟旦,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模式,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能有效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且不增加心肌耗氧,不影响心肌舒张功能,也不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同时具有抑制心室重塑的作用,因此在理论上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现有的临床研究均证实左西孟旦可明显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总页数】3页(P491-493)
【作者】郭晓曦;何海潇;张慧敏
【作者单位】天津市邦均医院,天津,301901;天津市邦均医院,天津,30190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
【相关文献】
1.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并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评价及预后[J], 章政;王桂美;贾秀娟;赵鹏飞
2.左西孟旦与西地那非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 邢印龙
3.左西孟旦与西地那非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J], 王林艳
4.左西孟旦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J], 张学平;刘志强;田现伟
5.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进展 [J], 廖文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西孟旦的研究新进展

左西孟旦的研究新进展

左西孟旦的研究新进展杜贺、 史承勇综述, 陈少萍审校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中致残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1]。

目前,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包括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拟交感胺类制剂等[2],其共同特点是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和Ca 2+浓度,从而提高心肌收缩力,短期治疗上有着较大的帮助,但如果长期使用,最终可致心肌氧耗增加,亦增加心肌顿抑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甚至部分药物长期应用后可导致病死率的增高[3];因此探索其他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措施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必要。

上世纪8O 年代,在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药物时,发现了一类新型强心药,这类药主要通过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对Ca 2+的敏感性,达到增加心肌收缩力的目的,因而被称作钙增敏剂。

钙增敏剂作用于心肌兴奋一收缩偶联过程,通过增加肌丝对Ca 2+的敏感性而发挥作用,是非cAMP 依赖性药物,降低心脏的能量需求,故被认为可以避免正性肌力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心肌细胞损伤甚至死亡[3,4]。

研究表明,钙增敏剂可以反转酸中毒、暂时性心肌障碍等病理条件下的心肌收缩功能失调。

根据作用位点的不同,Masao 将钙增敏剂分成3个类型:Ⅰ型钙增敏剂通过直接作用或变构调节提高Ca 2+与肌钙蛋白C 的亲和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其作用属中心机制,如匹莫苯(pimobendan);Ⅱ型钙增敏剂完全作用于心肌细丝,促进肌动蛋白的调节,虽然可以增加心肌纤维对Ca 2+的敏感性,但不影响肌钙蛋白C 与Ca 2+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属下游机制,如左西孟旦;Ⅲ型钙增敏剂直接作用于横桥,属下游机制,即使没有Ca 2+的存在也会表现肌动-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如EMD57033。

左西孟旦(Levosimendan)是唯一的与肌钙蛋白C 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强心药,是新一代强心药物——钙增敏剂类中第一个上市品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急性心力衰竭病症。

该药由芬兰欧里昂(Orion)公司研制开发,于2000-10在瑞典首次上市。

2021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全文)

2021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全文)

2021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全文)目前全球有6400万的心衰患者,2019年最新研究显示我国心衰的患病人数约890万人比2018年的450万明显增多,而且每年的患病人数还在增加。

其中50%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HFrEF再住院风险高、死亡率高、生活质量差。

如何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再住院风险和死亡风险是目前心衰治疗的热点。

“强心、利尿、扩血管”一直被认为是经典的“心衰常规治疗”,但是并不能改善慢性心衰长期预后,近几年来新型药物通过神经内分泌拮抗机制给心衰患者带来了曙光,现就相关药物进行综述。

一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Sac/Val)作为全球首个ARNI类药物,由脑啡肽酶抑制剂(sacubitril,NEP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inhibitors,ARB)缬沙坦按分子量1∶1组成,脑啡肽酶(NEP)可以降解多种肽类,包括血管紧张素IAngⅠ、Ⅱ和利钠肽等。

NEPI能够阻止利钠肽降解,从而增加内源性利钠肽浓度,但是单独使用会增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AngⅠ、Ⅱ的浓度水平,从而抵消了有益作用。

与ARB合用增加内源性利钠肽的同时抑制AngⅡ受体,可以起到抑制RAAS系统、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舒张血管,同时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醛固酮水平而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PARADIGM-HF研究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主要针对慢性稳定性HFrEF患者,同时接受规范的心衰药物治疗4周以上,与依那普利比较,Sac/Val使得心衰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再住院风险进一步降低20%,同时首次心血管原因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2%,不仅如此,NT-ProBNP水平也明显下降。

PARADIGM-HF研究与PROVIDE-HF 研究等都证实Sac/Val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改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ACEI或ARB组。

2010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2010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万方数据
果已证实有较好的扩血管和抑制钠水潴留的作用, 与缬沙坦合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心力衰竭患者取 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ARB单一治疗 组及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4‘。2007年公布 的阿利吉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ALOFT)研究 共纳入302例NYHA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 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31%,随机分为阿利吉仑组 (156例)和安慰剂组(146例),观察3个月,结果显 示阿利吉仑组的血浆肾素活性下降,与安慰剂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1 5‘。然而,口服 阿利吉仑能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还需 要有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
万方数据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2月第29卷第2期Chin J Geriatr,February 2010,V01,应严密监测 血清钠水平以防止出现高钠血症;同时,要观察患 者是否出现继发性脱水征兆以及时应对。
二、重组B型钠尿肽 利钠肽是一种小蛋白,对抗RAAS,在调节水 钠排泄及血管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参 与了内环境稳定、脂肪代谢和长骨生长的调节。利 钠肽系统有3个主要成员:心房肌分泌的心钠肽 (ANP)、主要由心室肌分泌的脑钠肽(BNP)和由 内皮细胞生成释放的C型利钠肽(CNP)。当心房 心室扩张,血压升高,缺氧或肾功能不全均可刺激 利钠肽的分泌[5]。BNP具有排钠利尿效应,还可 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由于BNP是在 心室壁压力增加时直接由心室肌快速分泌,其释放 量似乎与心室容积扩大和压力超负荷的程度成正 比,与心室功能状态呈负相关,故其血中浓度能直 接反映心功能损伤程度。有研究结果证实,血浆 BNP水平的增高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受损程度密切 相关,所以BNP水平可作为发现无症状性左心室 收缩功能不全的一个指标[6]。奈西利肽是重组人 BNP,在2001年被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批 准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因为其能够降低 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因而明显改善劳力性呼吸困 难。亦有研究结果显示,人重组BNP治疗急性失 代偿性心力衰竭能促进水的排出,降低肺动脉压, 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从而改善呼吸困难,指标优 于常规治疗组U-83。在奈利肽连续静脉滴注治疗心 力衰竭患者的随访(FUSION I)试验中,虽然慢性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奈西利肽结果为中 性,但对高危患者则表现出一定的益处。在这个基 础上,FUSIONⅡ试验入选了920例左心室射血分 数<40%,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 级的慢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随机双盲每 周应用1~2次重组BNP的序贯疗法或安慰剂共 12周,随访24周,以观察奈西利肽治疗心力衰竭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奈西利肽组(605 例)与安慰剂组(306例)比较,无论全因病死率 (9.5%与9.6%)还是心肾原因所致住院率 (32.9%与3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重组BNP的序贯疗法不适合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b]。 三、钙增敏剂 主要代表药物为左西孟旦。左西孟旦具有独 特的药理作用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能够增加心

左西孟旦在心力衰竭中应用

左西孟旦在心力衰竭中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左西孟旦在心力衰竭 中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左西孟旦简介 • 心力衰竭概述 • 左西孟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左西孟旦的临床研究与效果评估 • 左西孟旦的安全性与副作用 • 左西孟旦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长期使用风险
虽然左西孟旦短期治疗的安全性得到 广泛认可,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潜 在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
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低血压
部分患者使用左西孟旦后可能出现低血压症 状,建议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必要时减 量或停药。
头痛
约有10%的患者在使用左西孟旦后出现头痛,一般 轻微且短暂,可自行缓解,若头痛严重可考虑减量 或停药。
生活质量。
在联合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
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耐受性。REPORTCATALOG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左西孟旦的临床研究与 效果评估
临床研究概况
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的正性肌力药物,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 来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左西孟旦简介
药物特性
化学结构
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的正性肌力 药物,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内的 Ca2+摄取,增强心肌收缩力。
药效学特点
左西孟旦主要作用于心肌细胞,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也有一定作用 ,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后 负荷。
药动学特点

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分析

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分析

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分析郑炜华【摘要】目的探讨正性肌力药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硝酸异山梨酯片.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BNP、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安全性.结果①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9%(82/108)和93.1%(108/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8,P<0.05).②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NP水平、CI、CO、LVEF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116)和5.6%(6/108),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x2=0.086,P>0.05).结论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BNP及心电解质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5(013)007【总页数】3页(P625-627)【关键词】米力农;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脑钠肽;疗效【作者】郑炜华【作者单位】515154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多种心脏疾病引发而出现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

外周血流分布紊乱、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心室功能不全等均会导致CHF,临床表现为心肌收缩力下降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室重塑,是多种心脏疾病引发的终末阶段,如不及时控制,可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导致死亡[1-4]。

米力农是FDA批准用于终末期心衰的正性肌力药物。

本研究探讨米力农治疗CHF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新型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的研究进展(一)解读

新型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的研究进展(一)解读

新型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的研究进展(一)左西孟旦作为新型正性肌力药——钙增敏剂的一种,由于其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而不增加心率和心肌耗氧量等优点,被认为很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药。

本文就近年来左西孟旦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一、左西孟旦的作用机制目前临床应用的正性肌力药主要有儿茶酚氨类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它们最终都是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内的Ca2+的浓度来引发一连串的反应,从而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

左西孟旦则不同,它并不直接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或增加肌钙蛋白和与Ca2+的亲和力,而是与心肌细肌丝上肌钙蛋白C(Tnc)的氨基酸氨基末端结合,增加Tnc与Ca2+复合物的构象稳定性。

Tnc与Ca2+结合后,原肌凝蛋白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解除了它对于肌纤蛋白和横桥相互结合的阻碍作用。

横桥与细肌丝结合,肌丝出现扭动,心肌纤维收缩。

另外,与其他的钙增敏剂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都作用于Tnc和Ca2+的复合物不同,左西孟旦与Tnc的结合呈Ca2+浓度依赖性,即当心肌细胞内的Ca2+浓度高时(心肌细胞收缩时)它与Tnc的亲和力高,而心肌细胞内的Ca2+浓度低时(心肌细胞舒张时)它与Tnc的亲和力低。

所以它在收缩期的作用较强,舒张期的作用较弱,因此可防止或减轻可能的舒张功能损害。

除了对心肌肌丝的钙敏作用外,左西孟旦还能抑制心脏的磷酸二酯酶(主要是磷酸二酯酶III)的活性,产生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一样的作用:使cAMP降解受阻,cAMP含量增加,进一步使细胞膜上的蛋白激酶活性增加,然后作用于cAMP介导的信息传递,使细胞内cAMP的含量上升,促进钙通道膜蛋白磷酸化,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得到加强。

但是,只有在左西孟旦的浓度≥0.3μmol/L时才发挥此作用,临床推荐使用的剂量范围(0.03~0.3μmol /L)内并不出现此作用[3]。

而且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相比,它不会发生cAMP 依赖的肌钙蛋白I的磷酸化所引起的肌丝对Ca2+敏感性降低。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课件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课件

抗心律失常作用
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 凋亡和坏死,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 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抗心肌 缺血与抗心律失常。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 内钙离子过度聚集和减少钾离子的流 出,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03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扩张型心肌病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禁忌症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动过缓、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肥 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患者。
慎用情况
对于低血压、重度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非苷类 正性肌力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04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用药方法与剂量
用药方法
01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于传 统的苷类药物,因此对于某些 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
研究方向与技术进展
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开发更安全、 更有效的非苷类正性肌力药。
通过研究心肌细胞的生理和病理 机制,以及药物与心肌细胞的相 互作用,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作
用靶点。
技术进展包括高通量筛选、计算 机辅助药物设计和结构生物学等,
非苷正性肌力
•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与禁忌 •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用药方法与剂 •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研发进展与未
01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特性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具有起效快、副作 用少、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等优点,但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肌细 胞凋亡等不良反应。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
口服给药
02 静脉注射
03 剂量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顾东风,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 .31(1):3-6. 4. 孙小强,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29(11):1000-2 5. Lloyd-Jones DM et al. Circulation 2002; 106:3068–72
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 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 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 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不影响细胞内Ca2+浓度,因此, 左西孟旦不引起因细胞内Ca2+超载导致的心律失常
正性肌力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
心衰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 率、死亡率高,己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 病症之一。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治疗最后的战场。 ——Eugene Braunwald
心力衰竭患病率
• 全球已有超过2600万心力衰竭患者,并且患者数量在持续增加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指出, 我国心力衰竭现患人数450万
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及其评估
I级推荐: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暂时经静脉给予正性肌力药 维持体循环灌注和保护终末器官的功能,以便过渡到接 受明确的治疗(例如:冠脉血运重建,机械循环支持和 心脏移植),或为纠正诱发心脏的病因赢得时间。
IIa级推荐:心衰进展期的患者经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和 装置治疗仍然无改善,拟行机械循环支持和心脏移植,持续给予正性肌力药, 作为过渡治疗。
• 我国2003年全国心衰患病率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心衰患病率为0.9%
• 我国2009年较大规模的地区性(辽宁省农村地区)慢性心衰患病率调查显示,
我国慢性心衰患病率已达到1.61%
全球数据显示,在40岁以上
的人群中,每5个人就有1个人
在其后半生会患心衰
1. Ambrosy AP,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4;63:1123–33. 2.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增加心肌耗氧
影响心肌舒张
Ca2+ 内流增加
增加死亡率
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正常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分子基础
收缩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调节蛋白:原肌球蛋白(Tm)和肌钙蛋白( Tnc:与钙离子结合; TnI: 抑制肌动-肌球蛋白;TnT:起链接作用)
肌钙蛋白 肌动蛋பைடு நூலகம் 原肌球蛋白
横桥 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
2013ACCF/AHA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
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及其评估
IIb级推荐:严重收缩性心衰患者存在低血压和低心排量,为了维持 体循环灌注,保护终末器官功能,短期持续静脉注射正性肌力药也 是合理的。
IIb级推荐:顽固性心衰患者尽管接受优化的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和 装置治疗,病情仍进展,无法接受机械循环支持或心脏移植,长期 持续静脉注射正性肌力药可以考虑作为替代疗法。
2013ACCF/AHA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
正性肌力药物的作用靶点
β激动剂 地高辛
PDE抑制剂
Stevenson LW, et al. Circulation. 2003, 108: 492-497
理想的正性肌力药
正性肌力
血管扩张作用
心肌保护作用
降低死亡率 改善预后
【商品名】悦文 【药品名称】左西孟旦注射液 【英文名】Levosimandan Injection 【适应症】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 【规格】5ml:12.5mg 【有效期】24个月 2010年:齐鲁制药中国首家上市
急性心衰处理流程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欧洲心脏学会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治疗学 会和流行病学急诊治疗学会联合制定 《急性心衰院前和院内早期管理共识》
2015年5月21日《欧洲心脏杂志》
新指南建议优化现有药物治疗方案包括 利尿剂、血管舒张药和强心药
利尿剂:当病人入院的时候,医生应首先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容量负 荷,并以此调整利尿剂的剂量及联用其他种类的利尿剂 血管舒张药和硝酸盐类药:血管紧张药并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 使用,仅20-25%的急性心衰病人在急诊时使用了血管舒张药或者硝 酸盐类药,该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新指南推荐,患有急性心衰且 血压高于110mm Hg的病人均存在用药指征 强心药:在过去的几年里,儿茶酚胺类药(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 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良影响已经陆续在文献中有报道。仅在出现 明显的心输出量下降征象时,才推荐考虑这些药物。除此之外,不 推荐此类升高死亡率的药物常规治疗
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作用位点暴露,与肌 球蛋白头部接触,形成横桥, 同 时 Ca2+ 激 活 肌 球 蛋 白 头 部 ATP酶,水解ATP功能
左西孟旦机制--Ca2+增敏作用
左西孟旦直接与肌动蛋白上的肌钙蛋白C((Tnc)的氨基酸氨基末端结 合,加Tnc与Ca2+复合物的构象稳定性,促进横桥与细肌丝的结合,增 加心肌收缩力
钙增敏剂临床应用及进展
与传统正性肌力药物有何不同
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存在的问题
洋地黄类
抑制Na+-k+-ATP酶
安全范围小 不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不能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激活腺苷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抑制磷酸二酯酶
急性心衰使用,极易耐受 不能长期用药
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长期应用死亡率增加
左西孟旦Ca2+增敏作用为Ca2+ 浓度依赖性
当收缩期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时, 此药与cTnC结合,而 当舒张期Ca2+浓度下降时,药物从cTnC上解离下来, 即所谓“选择性收缩期Ca2+增敏作用”,因此其在增加 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不影响舒张功能
舒张期胞浆内Ca2+浓度从 降低至
左西孟旦:Ca2+增敏作用
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近年来发表的重要心衰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和慢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 2016 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联合推出 ACCF/AHA心衰治疗指南2013 、2016 欧洲心脏学会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治疗学会和流 行病学急诊治疗学会联合制定的急性心衰院前和院内早 期管理共识2015 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