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择2013 年4 月至2014 年7 月厦门三院收治的200 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做HBsAg 定量检测、HBV-DNA 检测及血清学标志检测,根据测得的HBsAg 含量多少,将其分成五组,并分析各组的HBV-DNA 阳性率。
结果 HBsAg 含量的增高,其HBV-DNA 阳性率也随着增高。
结论 HBsAg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相关性,HBsAg 含量的多少可以清晰地反映出HBV 的阳性率及动态变化,因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反应出乙型肝炎病毒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该检测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HBsAg;HBV-DNA;HBV;检测;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1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111-01 患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4~7 天,在进行血清检验时,会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 是HBV 的外膜蛋白,是病毒感染肝细胞的重要物质[1]。
近年来,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对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进行早期HBsAg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对HBV 情况进行有效了解,为患者进行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2]。
本研究就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供大家研究和参考。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4 月至2014 年7 月厦门三院收治的200 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做HBsAg定量检测和HBV-DNA 检测,血清学标志检测,根据测得的HBsAg含量多少,将其分成五组,并分析各组的HBV-DNA 阳性率。
用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分析

用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分析目的了解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表面抗原两者之间的结果情况。
方法采集320例就诊人员的血液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
结果320份标本中,发光法检测出40份阳性,280份阴性。
ELISA 法检测出42份阳性,278份阴性。
经χ2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ELISA法成本比较低,耗时长,实验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易出现假阳性。
化学发光法成本高,所需时间短,干扰因素少,不易出现假阳性。
标签:乙肝表面抗原;ELISA;化学发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乙型病毒肝炎感染性约达10%,乙肝的实验检测对其防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
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
随着科学越来越进步,检测的手段也越来越多。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诸多高敏感性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免疫学的检测中,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属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 bent assay,ELISA)[2]。
近几年,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正逐渐发展,是一种敏感性较强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方法,有效解决了低浓度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难题[3]。
现用ELISA法,化学发光法,这两种方法检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标本来自于我院2016年3月1日~3月5日体检人员,共320例,男198例,女1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39.5±8.4)岁。
1.2标本采集用红头采血管,真空抽取静脉血3 ml,标本静置后离心提取血清。
1.3检测试剂与仪器一种采用雅培化学发光HBsAg定量检测试剂盒,标本离心后,按照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的操作规程检测。
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 摘要】 目的 对 3种 不 同检 测 方 法 即 时 间分 辨 荧光 免 疫 分析 法 ( T R F I A) 、 酶 联 免 疫吸 附 法 ( E l I S A ) 、 胶 体 金
g e n t s , C h e n g du, S i c h u a n 6 1 0 0 4 1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a n a l y z e r e s u l t s o f HBV s u r f a c e a n t i g e n( HBs Ag )t e s t e d b y t h r e e d i f f e r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 关键词】 乙型肝 炎表 面 抗 原 ; 时 间分 辨 荧 光免 疫 分 析 法 ; 酶联免 疫吸附法 ; 胶 体 金 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0 4 . 0 2 6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0 4 — 0 4 3 7 — 0 2
me t h o d s wh i c h a r e t i me - r e s o l v e d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i mmu n o a s s a y (TRF I A) ,e n z y me — l i n k e d i mm u n o s o r b e n t a s s a y ( ELI S A) ,c o l l o i d a l g o l d( AC0N) d e t e c t i o n .Me t h o d s 1 9 8 c a s e s o f h e p a t i t i s B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t e s t g r o u p, 1 2 6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 o n - B h e p a t i t i s p a t i e n t s a s a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a n d we d e c t e c t e d t h e HB s Ag b y u s i n g t h e a b o v e t h r e e me t h o d s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T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f i c i t y we r e i n d e s c e n d i n g o r d e r o f t h e t h r e e t e s t me t h o d s :TRF I A ,ELI S A ,ACON.C o n c l u s i o n ACON c o s t , b u t i t s s e n s i t i v i t y i S 1 O W, wh i c h c a n b e u s e d a s a g e n e r a l s c r e e n i n g, b u t c a n n o t b e u s e d t O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ELI S A c o s t s l o w, wi t h s i mp l e o p e r a t i o n,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i t y,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法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姓名 Z P学号 0925400072班级 09级医学检验本科二班指导老师沈富兵二〇一三年四月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作者:ZP(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09级医学检验本科二班,610500)【摘要】目的用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乙肝表面抗原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对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进行验证,以判断是否能用于教学以及临床分析。
方法运用ELLISA法定量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应用试剂盒HBsAg标准从浓度为8ng/ml的2倍稀释的6个浓度梯度,根据OD值绘制标准曲线再计算相对回收率和板内和板间精密度,通过资料数据综合分析。
结果HBsAg线性较好,其准确度、精密度、LOD值均在正常范内。
结论ELISA法定量检测HBsAg能较准确、快速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可以用于教学以及临床分析。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方法学验证标准曲线精密度ELLISA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的危害较大,我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流行区,普通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接近60%,约占世界HBV携带者的1/3。
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体不仅具有传染性,还可能导致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准确、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酶免分析法HBV—EIA是HBV抗原和抗体最常用的检测技术,其方法简便、价廉,适合一般实验室推广,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它常用聚苯乙烯为固相载体,使其与待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然后加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再加底物显色,最后根据色泽深浅来推算待测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此方法特异性高,有效测定范围可达到20500 ng/ml,且酶免疫法有标记的试剂比较稳定并且无放射线危害等优点。
三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的比较

三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的比较摘要】目的:通过乙肝表面抗原,比较三种方法学的优缺点。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然后对阳性标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金标方法复检。
结果:总数为13207份标本,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为1524份,ELISA方法复检后阳性标本数为1415,金标方法复检后阳性标本数为1241。
结论:灵敏度化学发光方法最高、ELISA方法居中、金标方法最差;操作金标方法最简单、ELISA居中、化学发光方法稍难;金标方法假阴性假阳性率最高。
因此,金标方法只能进行筛检,阳性或阴性都不能定诊。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ELISA;金标法【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56-01 中国是乙型病毒肝炎的高发国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人群发生率较高, 表面抗原携带率约为15%[1]。
乙肝的实验诊断对于其治疗及预防有重要参考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由Dane颗粒的外壳和直径22 nm的球型颗粒和管型颗粒所组成[1]。
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HBsAg阳性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存在核心窗口期现象,即该时期HBsAg消失,抗- HBs还未出现的,此期可短至数天或长达数月。
目前检测乙肝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学,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金标法、化学发光法。
中国大多数临床实验室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来检测HBsAg。
但对于HBsAg低浓度的标本,检测时常因方法学的原因造成灵敏度较低,导致临床出现漏检,给病人带来损失,尤其是需要临床输血的病人。
;金标法(Goldimmnnochromatography,GICA)是在ELIS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可单份检测、便于保存、不需特殊设备等优点,也广泛应用于HBsAg的初筛;缺点式是此种方法灵敏度比ELISA更低,而且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都很高。
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法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

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法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摘要目的:对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HBsAg的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进行方法学验证,以判断是否能用于临床样本分析。
方法:ELISA法定量分析,应用试剂盒HBsAg标准品从浓度为8ng/ml做2倍稀释的6个浓度梯度做标准曲线,以6,3,1.5ng/ml 3个浓度梯度5复孔做准确度,精密度和检测限等方法学验证。
结果:标准曲线R2=0.997,准确度97.07%,1.5ng/ml的RSD为16.78%,不满足ng/ml级水平的RSD一般应<15%的要求,检测限LOD为0.172ng/ml,低浓度样品(<1.5ng/ml)的检测在准确性和精密度方面都低于高浓度样品,不适合低浓度样品的检测。
结论:该HBsAg的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不能用于临床标本的分析。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 ELISA 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前言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病原标志。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原抗体检测灵敏度明显提高,使低水平乙肝病毒得以检出,对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1]。
ELISA法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进行定量和半定量测定等优点,可以在酶免疫分析仪上做批量检测。
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做定量分析,若想知道检验结果是否可靠,实验室则必须对所用试剂盒进行方法学验证,本实验对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HBsAg的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进行准确度,精密度和检测限等方法学验证,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盒乙肝表面抗原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
1.2 仪器酶标仪:Bio-Rad 680 ;洗板机:Bio-Rad 1575;超纯水系统:Millipore Elix ;电热恒温培养箱(DNP-9052)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振荡器(苏州管械,KJ-201A);移液器;Tip头;EP管。
使用不同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对比分析

使用不同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3-07-22T09:03:18.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陈开兰黄仕辉[导读] 此次研究对象年龄段在19—38岁,属性活跃期人群,为宫颈炎好发人群。
陈开兰黄仕辉(贵州航天医院贵州遵义 563003)【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微粒子酶免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差异性。
方法:利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病人标本,记录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结果,将同样的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胶体金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对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三种方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存在差异,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较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高。
结论:对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处于临界状态的标本,应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微粒子酶免法 ELISA 胶体金免疫沉析法【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02-02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through Different Detecting MethodsCheng Kailan Huang Shihui ( Guizhou Aerospace Hospital Zunyi Guizhou Province 563000 )【Abstract】 Objective:Analysis of 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 method)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immunoprecipitation, analysis of colloidal gold was detected difference between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Methods: Abbott i2000 using chemiluminescence analyzer patient specimens. Record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Will have the same specimens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colloidal gold detection,Record test results, Statistical analysis,Determination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Results:Three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results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differences,Chemiluminescence than the positive rate of ELISA ,and immunogold method with high precipitation..Conclusion:On ELISA, and immune precipitation of colloidal gold assay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n the critical state of the specimens,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should be us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the better th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 Method ELISA Immungold precipitation method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已成为住院病人的普查项目,其操作方法越来越简便、快速、准确,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法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姓名 Z P学号 0925400072班级 09级医学检验本科二班指导老师沈富兵二〇一三年四月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作者:ZP(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09级医学检验本科二班,610500)【摘要】目的用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乙肝表面抗原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对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进行验证,以判断是否能用于教学以及临床分析。
方法运用ELLISA法定量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应用试剂盒HBsAg标准从浓度为8ng/ml的2倍稀释的6个浓度梯度,根据OD值绘制标准曲线再计算相对回收率和板内和板间精密度,通过资料数据综合分析。
结果HBsAg线性较好,其准确度、精密度、LOD值均在正常范内。
结论ELISA法定量检测HBsAg能较准确、快速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可以用于教学以及临床分析。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方法学验证标准曲线精密度ELLISA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的危害较大,我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流行区,普通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接近60%,约占世界HBV携带者的1/3。
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体不仅具有传染性,还可能导致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准确、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酶免分析法HBV—EIA是HBV抗原和抗体最常用的检测技术,其方法简便、价廉,适合一般实验室推广,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它常用聚苯乙烯为固相载体,使其与待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然后加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再加底物显色,最后根据色泽深浅来推算待测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此方法特异性高,有效测定范围可达到20500 ng/ml,且酶免疫法有标记的试剂比较稳定并且无放射线危害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表面抗原的 ELISA 法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姓名Z P学号0925400072班级09 级医学检验本科二班指导老师沈 富 兵二〇一三年四月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作者:ZP(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09级医学检验本科二班,610500)【摘要】目的用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乙肝表面抗原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对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方法进行验证,以判断是否能用于教学以及临床分析。
方法运用ELLISA法定量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应用试剂盒HBsAg标准从浓度为8ng/ml 的2 倍稀释的6个浓度梯度,根据OD值绘制标准曲线再计算相对回收率和板内和板间精密度,通过资料数据综合分析。
结果HBsAg 线性较好,其准确度、精密度、LOD值均在正常范内。
结论ELISA法定量检测HBsAg能较准确、快速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可以用于教学以及临床分析。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方法学验证标准曲线精密度ELLISA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的危害较大,我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流行区,普通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接近60%,约占世界HBV携带者的1/3。
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体不仅具有传染性,还可能导致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准确、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酶免分析法HBV—EIA是HBV抗原和抗体最常用的检测技术,其方法简便、价廉,适合一般实验室推广,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它常用聚苯乙烯为固相载体,使其与待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然后加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再加底物显色,最后根据色泽深浅来推算待测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此方法特异性高,有效测定范围可达到20500 ng/ml,且酶免疫法有标记的试剂比较稳定并且无放射线危害等优点。
我们采用对已知抗体浓度的样品进行E LISA的定量检测,通过对其数据的分析来验证ELISA法最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衡量其实用性。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试剂盒乙肝表面抗原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
1.1.2 仪器及酶标板酶标仪:Bio-Rad680;洗板机:Bio-Rad1575;超纯水系统:Millipore Elix;电热恒温培养箱(DNP-9052):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1.3 溶液配制⑴0.01M pH7.4的PBS 缓冲液:称取8g NaCl、0.2g KCl、1.44g Na2HPO4和0.24g KH2PO4, 溶于800ml 蒸馏水中,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至7.4,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即可。
⑵质控品:用PBS缓冲液将标准品配制成6、3、1.5ng/ml 三个质控品,每质控品1ml。
首先取450μl的8ng/ml 的标准品到C1号EP管中再向其中加入150μl的PBS 缓冲液,即配制成了6ng/ml 的质控品,再取300μl C1 号EP 管内的溶液到C2 号EP管内,再向C2号管内加入300μl的缓冲液混匀。
即配制成了3ng/ml 的质控品。
接着取300μl C2 号管内的液体到C3 号EP管内,再加入300μl的缓冲液混匀,即配制成了1.5ng/ml的质控品。
具体方法如下图1C16ng/ml1.2 检测方法1.2.1 标准曲线各浓度的配制C23ng/ml图1C31.5ng/ml⑴用PBS缓冲液将标准品配制成8、4、2、1、0.5、0.25ng/ml。
⑵先取6个EP管分别标记为对应的浓度。
⑶取400μl标准品于标记为①的EP管中,再取200μl①号管内液体于②号管内再向②号管中加入200μl的缓冲液混匀,即配制成了浓度为4ng/ml 的标准品。
⑷再从②号管内取200μl的液体到③号管内,接着取200μl的缓冲液到③号管内混匀,即配制成了2ng/ml 的标准品。
⑸从③号管内取200μl的标准品到④号管内,再向④号管内加入200μl的缓冲液混匀,即配制成了1ng/ml 的标准品。
⑹用同样的方法,配制好浓度分别为0.5ng/ml、0.25ng/ml.的标准品体积分别为200μl、200μl、400μl备用。
具体方法如下图2S1 8ng/mlS24ng/mlS32ng/mlS41ng/mlS50.5ng/S60.25ng/ml ml图21.2.2测定方法⑴取出试剂盒中已包被酶标板,取出板条,在相应孔中加入已配制好的系 列标准品、质控品及空白对照;图 3注:双线框区域为标准品,浓度依次为 8、4、2、1、0.5、0.25ng/ml ,三线框区域为质控品,浓度依次为 6、3、1.5ng/ml ,粗框区域为空白对照加入的是 PBS 缓冲液,每个孔内加入的均是 50μl 。
⑵37℃温育 30min ,洗板 4 次;⑶加入酶标抗体,生物素二抗,50μl/孔;⑷37℃温育 30min ,洗板 4 次;⑸加入 A 、B 液,50μl/孔,37℃温育 15 分钟; ⑹加入终止液,50μl/孔。
1.3 标准曲线制作及结果计算⑴酶标板放入酶标仪,盖上盖子;⑵在电脑上打开 Microplate Manager 5.2 软件;⑶选择 450nm 波长(参照波长 630nm ),设置 LAYOUT 和报告模式,测定 各孔吸收值;⑷输入标准品各浓度值,以双对数法制备标准曲线,获取各孔的浓度值, 打印标准曲线图和计算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4 6 1.5 ○- ○-○- ○- ○-○-8 8 6 3 1.5 3 4 1.5 3 6 2 2 ○- 1 1.5 ○- 3 6 1 0.5 0.5 361.5○- 0.250.25○-○- ○- ○-用 Microsoft Excel 处理实验数据。
2 结果2.1 测得的OD 值如下表图 4注:图 4 与图 3 相对应2.2 标准曲线图 5由上图可得出如下结论:标准曲线以浓度为横坐标,以测得的 OD 值为纵坐标。
由对应浓度和 OD 值得出的散点连成一条直线后,散点基本都在直线上,说明散点的线性非常好。
在以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浓度的时候可以根据测出的 OD 值在标准曲线上找出1.73901.6380 1.0850 0.6920 0.3380 0.0150 0.8840 0.8880 1.2170 0.6740 0.3530 0.0090 0.5360 0.5090 1.2180 0.6560 0.3380 0.0100 0.2720 0.2600 1.2330 0.6740 0.3470 0.0090 0.1490 0.1380 1.2480 0.6960 0.3430 0.01200.0620 0.07100.00900.0120 0.0020 0.0090 0.00900.0110 0.0090 0.0110 0.0100对应的浓度。
2.3 准确度(回收率)计算各质控品高中低三个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59%、100.887%、93.68% 都在正常范围内如表1 所示。
ELISA法检测VEGFR2-Fc的回收率准确度(回收率)计算测定值(ng/ml)回收率(%)平均回收率SD(%)VEGFR2-Fc(ng/ml)64.998 83.365.637 93.956 5.642 94.0336 5.715 95.256 5.787 96.453 3.093 103.13 3.005 100.16732.918 97.26733.005 100.1673 3.112 103.7331.5 1.377 91.81.5 1.450 96.6671.5 1.377 91.81.5 1.421 94.7331.5 1.401 93.4表1 2.4 精密度计算2.4.1 板内精密度RR(%)92.59 5.30 100.887 2.60 93.68 2.07板内精密度质控品各浓度组的RSD都小于15%,精密度良好,如表2所示。
板内精密度VEGFR2-Fc (ng/ml)测定值1测定值2测定值3测定值4测定值5X SRSD(%)6 4.998 5.637 5.642 5.715 5.787 5.694±0.318 5.585 3 3.093 3.005 2.918 3.005 3.112 3.027±0.078 2.5771.5 1.377 1.450 1.377 1.421 1.401 1.405±0.0312.210表22.4.2 板间精密度板间各组浓度质控品RSD都小于15%,说明板间精密度达到标准。
如表3所示。
板间精密度测定值测定值测定值测定值测定值X S RSD(%) VEGFR2-Fc(ng/ml)64.998 5.637 5.642 5.715 5.787 5.694±0.318 5.58565.471 5.423 5.674 5.323 5.746 5.5274±0.177 3.2026 5.773 5.674 5.782 5.547 5.667 5.689±0.096 1.6873 3.093 3.005 2.918 3.005 3.112 3.027±0.078 2.5773 2.815 3.335 3.187 3.221 2.933 3.098±0.216 6.9723 2.886 3.344 3.118 3.234 2.997 3.116±0.182 5.8411.5 1.377 1.450 1.377 1.421 1.401 1.405±0.0312.2101.5 1.226 1.257 1.227 1.564 1.334 1.322±0.142 10.7411.5 1.665 1.243 1.236 1.541 1.320 1.401±0.192 13.704表32.5 检测限(LOD)计算:取空白孔的OD值的均数加2倍标准差。
空白孔的OD值的均数=0.0098空白孔的OD值的标准差=0.0028LOD=0.0098+2*0.0028=0.01543 讨论通过图4、图5和表1、表2、表3可知本次实验的准确度、板内精密度、板间精密度、LOD值都复合实际,且各数据都趋于理想,对此我们做出分析: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最早出现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因此HBsAg的检测是诊断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
而针对这项检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高特异性的高低以及二者的结合程度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和用药,所以对HBsAg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方法的验证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