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靶向用药指导

合集下载

转移性结直肠癌靶向治疗

转移性结直肠癌靶向治疗

Hicklin, Ellis. JCO 2005
安维汀:抑制VEGF产生的3个效应
肿瘤血管退 化 存活血管正 常化
抑制新生和再生血管 生长
Willett, et al. Nat Med 2004
I期研究显示:安维汀使肿瘤血管退化
一项直肠癌患者的I期研究显示,单剂安维汀注射后能显著降低微血管密度
(p<0.05)
- 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膀胱癌、子宫癌、胶质瘤、 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精确靶向VEGF是主要的治疗策略
抑制VEGF的制剂包括1 -抗VEGF 抗体 -可溶性VEGFR -抗VEGF受体抗体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 剂 (TKIs) 能精确抑制VEGF的制剂 仅抑制VEGF介导的通路, 而对“偏离目标”的通路 没有作用2–4 抑制受体的制剂可能扰 乱非VEGF介导的通路2–7
安维汀
转移性结直肠癌靶向治疗
主要内容
抗血管生成治疗重要性
安维汀作用机制 传统化疗药生存数据比较
安维汀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主要数据
抗增殖类药物治疗改善了生存但仍然存在不足
传统化疗模式只针对肿瘤细胞,遏制肿瘤细胞增殖
肿瘤血管异常,血浆渗漏↑ 组织压↑,药物递送↓
抗增殖药物仅 作用于肿瘤细 胞,部分细胞 可产生耐药
治疗前
20 16
第12天
每视野血管数
12
8 4 0 1 2 3 4 5
患者
Willett, et al. Nature Med; 2004,10(2):145–7, 2004
I期研究显示:安维汀使肿瘤血管正常化
在直肠癌患者中单剂安维汀治疗后显示安维汀使血管正常化 - 降低微血管密度 - 增加周细胞覆盖 - 组织间压(IFP)从15.4 降至4.8mm Hg(p<0.01)

直肠癌靶向药物应用要点

直肠癌靶向药物应用要点

直肠癌靶向药物应用要点(一)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是作用于VEGF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VEGF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贝伐珠单抗使用方法为5mg/kg静脉滴注,两周1次,或7.5mg/kg,3周1次。

对于其不良事件的预防、监测和管理如下。

1.高血压:3-4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11%,国内临床研究中的发生率为3.5%。

(1)预防: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开始安维汀治疗前,应保证血压控制在150/100mmHg(1mmHg=0.133kPa)以下;对于有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监测:在整个治疗期间积极监控血压。

(3)处理:反复或持续性(24h以上)出现症状,血压增高超过20mmHg(舒张压),或以前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但本次测量血压超过150/100mmHg,应进行降压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和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

治疗1个月无法控制者,停用贝伐珠单抗。

2.出血:3-4级出血的发生率在2.0%-3.4%,国内临床研究中的发生率为0.7%。

(1)监测:在整个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粪隐血、凝血指标、血压及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等。

(2)处理:出现血便,应及时干预治疗;轻度出血时一般可以采取局部止血等基本措施治疗,严重出血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诊治。

如达到需输血程度的患者,应立即停用贝伐珠单抗。

3.胃肠穿孔:3~4级胃肠穿孔的发生率小于1.5%,国内临床研究中的发生率为0.7%。

(1)预防:伴有腹腔炎性反应、胃肠道梗阻、憩室炎和有辅助放疗史的患者以及原发结直肠肿瘤未切除患者,发生胃肠道穿孔的危险性更高,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时应当注意。

(2)监测:在整个治疗期间,加强监测。

如果患者出现腹痛等症状,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胃肠道穿孔的可能。

(3)处理:一旦被确诊为胃肠道穿孔,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根据国内部分专家经验,急诊手术时贝伐珠单抗相关出血和伤口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率极低。

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中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专家指导意见

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中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专家指导意见

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中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专家指导
意见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

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靶向药物逐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靶向药物是指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等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靶向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

然而,在靶向药物治疗中,合理的应用非常重要。

以下是结直肠癌肝转移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专家指导意见:
1. 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治疗史,确定是否适合使用靶向药物。

严禁未经充分检查和评估,擅自使用靶向药物。

2. 对于KRAS突变阳性的患者,应避免使用EGFR抑制剂。

EGFR 抑制剂只适用于KRAS突变阴性的患者。

3. 靶向药物的使用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体重、肝功能、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调整。

4.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心电图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5. 合理选择靶向药物联合化疗,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总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靶向药物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
医生和患者共同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滥用和误用,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分子靶向药物爱必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观察及护理

分子靶向药物爱必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观察及护理

于心 尖部 穿刺 抽 出不 凝 固 血性 液 体 , 予心 包 引流 。 此 期 间 医 给 在 生指 导下 给予 自体 血 回输 , 2h后病 情得 到控 制 , 回病 房 。 转 334伤 口渗 血 由于 手 术 过 程肝 素 化 可使 局 部 伤 口渗 血 发 生 。 .. 术 中定时 巡视 鞘管 穿刺 处渗 血情 况 。 本组 1 患者 发生 锁骨 下静 例 脉穿 刺鞘 管外 出血 . 中按压 i n后止 血 。 术 0mi
Ta iJunl f us g u ut 01V 11, o4 ij orao N rn , gs2 1, o 9N . nn i A .
1l肝 素 盐 水 15 0 0 : 0 —2 5 0 mL.连 接 心 电监 护 仪 和 电 生理 专 用 线。 消融 前正 确连 接好 灌 注泵 , 给灌 注输 液管 排气 , 先 将灌 注输 液 管 与灌 注 电 极 导管 尾 端 的 输 液孔 相 连 , 设置 两种 流速 . 融 时 以 消 l Im n 注 。 7m / i 灌 标测 时以 1 L n 注涟 接 好 的灌注 电极 导管 2m / 灌 mi 先 在体外试 灌注 。 注时注意 观察灌 注电极导管 顶端每个侧 孔是 试灌 否通 畅 。 中有专 人 负责灌 注 监护 , 术 听从 术者 指令 , 以保 证 灌注 管 道 通 畅而 达到 理想 的 电极 冷 却效 果 。 冷盐 水灌 注 大头 电极 导管 到 达 消 融靶 部位 时 , 医 嘱放 电 , 切 观察 患 者 的心 电图及 腔 内电 遵 密 图变 化 。 细记 录放 电 时间 、 率 、 详 功 电流 、 阻抗 值 、 温度 参 数 , 线 X 有 无 心影扩 大 、 胸腔 积液 、 及肺 脏 的压 缩情 况 , 及时 发现 有无 传 导 阻 滞 、 包 填 塞 、 肌 穿 孔等 并 发 症 ㈨, 心 心 一般 每 隔 5秒 汇 报 1 , 次 发 现 异常 。 即通 知术者 . 整放 电 时间或 停止 放 电 。 立 调 33术 中并 发 症 的观察 与护 理 . 3 1胸 痛 冷盐 水 灌注 大 头 电极 导管 消 融时 .温 度一 般设 定 在 3. 4 5℃ , 率 为 3 , 电 时 , 融 靶部 位 温 度升 高 , 者 感 到 胸 功 0W 放 消 患 痛 。本 组有 2 例 患者 在 消融 过程 中诉 胸痛 ,遵 医 嘱给 予 芬太 尼 8 5 g 脉莫 非 氏管滴 人 。其 中 l 0m 静 9例患 者再诉 库 痛 , 次 给予 芬 再 太 尼 5 a , 至患 者疼 痛 减轻 。本 组 患者 中最多 给 予 芬太 尼 达 0n 直 g 到 3 0m 。术 中 出现 的烧灼 感 、 痛要 告 知患 者 属正 常 反应 , 5 g 胸 主 动 及 时与 患者 沟通 , 鼓励 其 自诉不 适 , 除其 紧张恐 惧 心理 , 患 消 使 者 处 于主动 配合 手 术 的最佳 状态 。 332高 血压 手 术 全过 程患 者是 在 清 醒状 态 下进 行 的 .患 者 会 .. 感 知 到手 术 的进 程 . 因手 术 时 间长 、 位 不舒 适 、 痛 , 患 者 又 体 胸 使 紧 张恐惧心 理加剧 . 尤其 高血压患 者可致血 压升高 。本组 5 例高 血 压 患 者在 消融 过 程 中血 压升 高 高于 正常 值 。 高达 1 O 0m H 最 8/ m g 9 ( m H = . 3k a ,遵 医嘱给予 降压药心 痛定 5 1 g 服后 , 1 m g 01 P ) 3 ~ 0m 含 血 压得 以控 制 。严 密监测 血压 变 化 . 同时 尽可 能分 散患 者 的注 意 力 。 断与患 者交 流 . 间 回答 患者 的 疑问 。 333心包 压 塞 因左房 后 壁薄 。 左 房消 融 时 , 易 发生 心 肌 穿 .. 在 容 孔, 造成 心包 压塞 。 静脉 电隔离 过程 中心脏 压塞的发生 率大约 为 肺

结直肠癌最新化疗方案及靶向治疗.pdf

结直肠癌最新化疗方案及靶向治疗.pdf
附录 1:
方案 mFOLFOX6
CapeOLFOXIRI
药物 奥沙利铂
LV
5-FU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LV 5-FU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
LV
5-FU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LV
5-FU
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
用法用量
80mg/m 2,静滴 2 小时
400mg/m 2,静滴 2 小时
400mg/m 2,静推,然后给予
2400mg/m 2,持续静滴 46-48 小时
130mg/m
2
/
次,静滴>
2 小时
800-1000mg/m 2,每日口服 2 次
85mg/m 2,静滴> 2 小时 500mg/m 2,静滴 2 小时,每周 1 次 500mg/m 2,静推,每周静推 1 次, 共 6周 85mg/m 2,静滴 2 小时 200mg/m 2,静滴 30 或 90 分钟 180mg/m 2,静滴 0.5-2 小时 400mg/m 2,静滴 0.5-2 小时, 1 天或分
与伊立替康合用时, 伊立替康必须在本品滴注结束 1 小 时之后开始。
用药须知
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 蛋白尿; 胃 肠道反应,甚至可出现穿孔、出血; 动脉血栓栓塞;乏力。 对本品、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产物或其 它重组人类或人源化抗体过敏者禁 用。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停用:胃肠道穿 孔,涉及到内脏瘘形成; 需要干预的 伤口并发症; 严重出血或动脉血栓事 件;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 可逆 性后脑蛋白质脑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 症。 如出现以下情况需暂停使用: 择期手 术前 4 周;药物控制不良的严重高血 压;中到重度的蛋白尿; 严重输液反 应。 孕妇不应使用, 用药后至少六个月内 都要避孕。 哺乳妇女用药期间应停止 哺乳,并在用药后至少 6 个月内不要 母乳喂养。 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 少数患 者可能发生过敏性反应、输液反应、 败血症、肺间质疾病、肾功能损害、 肺栓塞、脱水。 滴注本品之前必须先给予抗组胺药。 如果患者出现轻中度( 1 级或 2 级) 超敏反应, 因减慢滴注速率和减少剂 量,严重超敏反应( 3 级或 4 级)者 应立即并永久停用本品, 进行紧急处 理。体能状况低下或伴有心肺疾病的 患者应特别注意。 血象异常的患者,以及儿童不宜使 用。 建议监测血清镁的水平, 需要时补充 镁。 孕妇慎用。 哺乳妇女在治疗期间和最 后 1 次用药后 1 月内不要哺乳。

结直肠癌靶向用药选择指导

结直肠癌靶向用药选择指导
结直肠癌靶向用药指导
前言
•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三位。 如果癌症发现的及时,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 上。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有很多种,患者 在选择前,需要通过结直肠癌靶向用药指导基因解码寻找最适合 自己的靶向药物,基因解码会比基因检测更全面,更准确,可明 确哪种药物对自己疗效最好,实现精准治疗。
用药指导
• 用药指导:根据基因解码结果,患者对司美替尼药物敏感,效果 可能好于预期。患者对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尼妥珠单抗的敏 感性可能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靶向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 好的控制。
为什么选择司美替尼?
• 靶向药虽然好,但并非人人都有效。因为不同肿瘤患者的基因有差异,肿瘤 组织内突变的基因不同。一种靶向药物一般只针对一种常见的突变基因,不 同肿瘤、不同患者突变的基因并不相同。因此选择靶向治疗前应通过“靶向 用药指导基因解码”,根据解码结果选择药物。
临床案例
• 患者情况:患者许晴(化名),女,53岁,确诊为结直肠癌Ⅲ期, 术后医生建议配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可行的话,优先选择 基因解码,基因解码是基因检测的升级换代。于是送检患者的病 理切片(10片)至佳学基因进行结直肠癌靶向用药指导基因解码。
解码结果
• 基因解码:佳学基因对患者的KRAS、BRAF、NRAS、PIK3CA等基因 进行了解码分析,解码结果显示患者KRAS基因2号外显子突变 (c.35G>A,G12D),适合用靶向药。
• 司美替尼Ⅱ期临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细胞分化减少,证实了 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为什么选择司美替尼?
• RAS-RAF-MEK-ERK通路为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 学过程的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肺 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和甲状腺癌等癌症的生成均与 该信号传递系统的活化作用相关。

结肠癌化疗靶向治疗方案

结肠癌化疗靶向治疗方案

一、引言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

化疗和靶向治疗是结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结肠癌化疗靶向治疗方案。

二、化疗方案1. 化疗药物(1)5-氟尿嘧啶(5-FU):是结肠癌化疗的基础药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作用。

(2)奥沙利铂:属于铂类化合物,能干扰肿瘤细胞DNA复制,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3)伊立替康:为半合成喜树碱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

(4)卡培他滨:为口服的5-FU前药,具有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2. 化疗方案(1)FOLFOX方案:5-FU、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是目前结肠癌一线化疗方案。

(2)FOLFIRI方案:5-FU、亚叶酸钙、伊立替康联合方案,适用于对FOLFOX方案不耐受的患者。

(3)CAP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方案,适用于晚期或复发性结肠癌。

三、靶向治疗方案1. 靶向药物(1)贝伐珠单抗: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西妥昔单抗: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抗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3)帕尼单抗:针对VEGF单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4)瑞格列净:针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抗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2. 靶向治疗方案(1)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适用于晚期或复发性结肠癌,可提高化疗疗效。

(2)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适用于EGFR表达阳性的晚期或复发性结肠癌,可提高化疗疗效。

(3)帕尼单抗联合化疗:适用于VEGF表达阳性的晚期或复发性结肠癌,可提高化疗疗效。

(4)瑞格列净联合化疗:适用于IGF-1R阳性的晚期或复发性结肠癌,可提高化疗疗效。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1.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分期、基因突变、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

2.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结肠癌三期靶向治疗方案

结肠癌三期靶向治疗方案

摘要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结肠癌三期患者病情较重,但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仍有望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在结肠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结肠癌三期靶向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药物选择、治疗方案制定及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结肠癌三期靶向治疗药物选择1. 靶向治疗药物分类结肠癌三期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针对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尼伏单抗等。

(2)针对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阿帕替尼等。

(3)针对RAS/RAF/MEK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

(4)针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如依维莫司、帕唑帕尼等。

2. 药物选择原则(1)根据患者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

(2)结合患者的肝肾功能、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

(3)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性,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二、结肠癌三期靶向治疗方案制定1. 单药靶向治疗对于部分结肠癌三期患者,可采用单药靶向治疗。

如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

治疗方案如下:(1)西妥昔单抗:推荐剂量为400mg/m²,每周一次静脉滴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副作用。

(2)贝伐珠单抗:推荐剂量为15mg/kg,每2周一次静脉滴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副作用。

2. 联合靶向治疗对于部分结肠癌三期患者,可采用联合靶向治疗。

如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帕尼单抗+贝伐珠单抗等。

治疗方案如下:(1)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400mg/m²,每周一次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15mg/kg,每2周一次静脉滴注。

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副作用。

(2)帕尼单抗+贝伐珠单抗:帕尼单抗225mg/m²,每周一次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15mg/kg,每2周一次静脉滴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司美替尼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其给药剂量在100mg时对细胞信号 传递蛋白pERK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细胞分化减少,证实了 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分析原因
• RAS-RAF-MEK-ERK通路为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 学过程的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肺 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和甲状腺癌等癌症的生成均与 该信号传递系统的活化作用相关。
• 司美替尼是RAS-RAF–MEK-ERK通路中小分子MEK1/2抑制剂,通过 对在该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胞分化和存活的作用。
用药指导
• 用药指导:根据基因解码结果,患者对司美替尼药物敏感,效果 可能好于预期。患者对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尼妥珠单抗的敏 感性可能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靶向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 好的控制。
分析原因
• 靶向药虽然好,但并非人人都有效。因为不同肿瘤患者的基因有 差异,肿瘤组织内突变的基因不同。一种靶向药物一般只针对一 种常见的突变基因,不同肿瘤、不同患者突变的基因并不相同。 因此选择靶向治疗前应通过“靶向用药指导基因解码”,根据解码 结果选择药物。
• KRAS基因是所有肿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致癌基因,约有10-20%的 肿瘤与KRAS的异常激活有关。KRAS基因的第二号外显子突变存在 于45%的结直肠癌中,涉及到肿瘤的发生、增殖和进展等。
• KRAS正常时能调控RAS-RAF-MEK-ERK 通路,发生异常时,则导致 细胞持续生长并阻止细胞凋亡,进而导致癌变的发生。
临床案例
• 患者情况:患者许晴(化名),女,53岁,确诊为结直肠癌Ⅲ期, 术后医生建议配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可行的话,优先选择 基因解码,基因解码是基因检测的升级换代。于是送检患者的病 理切片(10片)至佳学基因进行结直肠癌靶向用药指导基因解码。
分析结果
• 基因解码:佳学基因对患者的KRAS、BRAF、NRAS、PIK3CA等基因 进行了解码分析,解码结果显示患者KRAS基因2号外显子突变 (c.35G>A,G12D),适合用靶向药。
结直肠癌靶向用药指导
前言
•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三位。 如果癌症发现的及时,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 上。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有很多种,患者 在选择前,需要通过结直肠癌靶向用药指导基因解码寻找最适合 自己的靶向药物,基因解码会比基因检测更全面,更准确,可明 确哪种药物对自己疗效最好,实现精准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