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2第7课考点二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含答案
稿中政治《我国宗教政策》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课第三框我国宗教政策教学目标1.在知识方面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认识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的意义。
2.在能力方面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能够分析说明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过程〔情景感悟〕走近宗教:展示三组图片(1.我国的五大宗教;2.宗教人士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3. 宗教界人士为山区教育捐款捐物),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对我国宗教的认识。
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二、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介绍我国宗教的基本状况,使学生了解我国为什么重视宗教问题。
宗教问题是一个重大而特殊的问题,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约60亿人口当中,信教的约有48亿,我国相对比例较小,但绝对数字也有一亿人左右。
合作探究:了解我国的宗教状况,我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宗教政策?(一)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其基本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a思考:在我国公民不论信不信宗教,也不论信什么宗教,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强加干涉,其实质是什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是个人的私事。
b思维辨析:既然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纪律的明确要求,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共产党员要坚定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与宗教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
2018届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2第7课考点二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含答案

考点二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知识精讲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①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②要求: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
③内容: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④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⑤地位: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⑥原因: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较多;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⑦目的: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含义: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表现A.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B.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原因: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各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②内容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教版)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 (2)

学案3我国的宗教政策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5.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想一想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就是鼓励公民信教?提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不等于支持和鼓励信仰宗教。
二、弘扬科学精神1.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对我们的要求(1)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作为中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
辨一辨封建迷信活动和群众中一般迷信思想。
提示要注意区分封建迷信活动和群众中一般迷信思想的区别。
前者是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取缔;后者是自发性的,属于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说服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
探究点一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探究导引议题: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历史悠久。
虽然我国的宗教信仰者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信教者的绝对数字是不小的。
现在可以统计的信教群众有3千多万人。
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二学案:第7课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是我国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政府依法对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 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 _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4、我国宗教坚持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 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注:邪教不是宗教5、积极引导相适应。
①原因:这既是_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的要求。
②含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而是①要求他们、拥护、拥护,遵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②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③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做出的阐释,④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起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多作贡献。
二、弘扬科学精神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______________ _的态度对待宗教。
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______________,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
一、单项选择题1、某校高一(5)班学生在学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时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方观点是“我国应杜绝与境外宗教组织的往来。
”假如你在该班担任反方辩手,下列信息中对你有帮助的有()①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有利于增进宗教界的友谊②在平等基础上的对外交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③在旧中国宗教曾被帝国主义控制和利用④在平等基础上的对外交往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A、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为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某校高一(8)班在当地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二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复习课 集体备课教案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弘扬科学精神
明确我国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不支持、不鼓励、不反对,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二、辨清几个有关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误区:
师生共同解决练习册P63自主探究中的误区;
误区一、我国的宗教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误区二、国家保护所有的宗教活动。
误区三、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误区四、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与外国宗教不相往来。
误区五、邪教和封建迷信也是宗教。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自主备课
三、讲评练习册
(一)P64真题感悟
例1(2012江苏).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
政治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
授课题目
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
拟1课时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1)理解熟记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
(2)提高学生辨别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的能力。
(3)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重点
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
难点
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例2.(2012海南).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能够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能够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宗教政策(政治必修二)

二、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4)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 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 进行
探究活动一
辩一辩: 对以下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赞同谁的,并请说明理由。 同学甲: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考虑到我们班信基 督的还不多,因此我们班可以组织一个基督教团体宣 传宣传。 同学乙: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我们 应到教堂去向教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二、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探究活动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26号令
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 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宗教事务条例》
本条例自2005年3月1日正式实行。
国务院 2004.11.30 结合材料思考: 条例的颁布对我国宗教事务产生什么影响?
三、弘扬科学精神--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
对待宗教的态度: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 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于宗教信仰应该尊重保护不鼓励;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 中学生:弘扬一种精神、提高两种素质、树立正确“三观”、争做 “四有”新人。
二、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条例的颁布对我国宗教事务产生什么影响?
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一件大事,是落实 国家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的重要标志,对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 平,妥善处理宗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抵制境外利用宗教进 行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我 国 的 宗 教 政 策
第 七 课 第 三 框
教学目标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 第七课 第三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8

7.3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一、知识目标1. 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二、预习指导1、我国宗教掠影(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国家(2)我国并行流传着五大宗教:(3)我国信教人数(1亿多人信教)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2、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
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①既保护,也保护。
②国家保护宗教活动宗教信仰自由的意义: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
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含义:指政府依法对进行管理。
②目的:保护宗教界的,制止和打击,抵制。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是国家主权在宗教政策上的体现①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宗教事务。
②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宗教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躲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对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如何引导:两个要求;两个支持。
3、弘扬科学精神(1)对待宗教的态度:我们要遵循,以对待宗教。
(2)弘扬科学精神的原因: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和的宣传教育,形成、、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
(3)弘扬科学精神的措施:①要用以及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
②不断提高。
③树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
4、发现问题课中探究单材料分析我国某著名歌手在一寺庙剃度修行,令广大歌迷唏嘘不已。
假设该歌手今天又作出了以下几种行为:①放弃了信仰佛教,回归歌坛。
②加入了基督教。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基础训练1.传昭大法会又称为莫朗钦波节,是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
法会期间,有将近2万名信教群众集中在拉萨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祈祷,并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7.3《我国的宗教政策》word教案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我国流行的主要宗教和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2.能力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
(2)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我国宗教的基本概况,正确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并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材分析: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本目在前两目讲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的宗教政策。
本目是第七课的重点知识,主要围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讲解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法 2、讨论法 3、启发式提问教法建议:1.对于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讲解,可以把握以下几点:2.(1)明确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2)搞清楚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4.(3)认识到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
5.(4)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必要性:6.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每年的高考中"宗教问题"分值不大,但较稳定并且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上。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投影)资料一:1992年12月6日,狂热的印度教徒捣毁了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具有460多年历史的古清真寺,引发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一场严重的教派冲突,导致了持续5天的教派骚乱,造成1100多人丧生,4000多人受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知识精讲
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①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②要求: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
③内容: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④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⑤地位: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⑥原因: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较多;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⑦目的: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
目标上来。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表现
A.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B.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①原因: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各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②内容
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B.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C.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D.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