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简史汇总

合集下载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地图制作到现代的地球科学,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向您介绍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 古代地理学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和中国等文明都有自己的地理学传统。

例如,埃及人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巴比伦人记录了天文和地理观测数据,中国人创造了风水学等传统。

古代地理学主要关注地形、气候和资源等方面,为农业、贸易和军事活动提供了基础信息。

2. 古希腊地理学古希腊是地理学的重要发源地。

在古希腊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如赫罗多图斯、托勒密和埃拉托斯特尼。

赫罗多图斯的《地理》是古代地理学的里程碑之一,他绘制了世界地图,并描述了许多地理特征。

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则成为了中世纪欧洲地图制作的基础。

3. 中世纪地理学在中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宗教和探险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播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许多地理学家开始研究未知的地区。

马可·波罗的东方旅行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美洲发现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地理学成为探险家们的必备知识。

同时,地图制作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地图的精确度和详细程度得到了提高。

4. 近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密不可分。

18世纪的启蒙时代,地理学家开始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地球表面的现象。

亚历山大·冯·洪堡被认为是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地理调查和测量工作。

此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如地貌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等也逐渐形成。

5. 现代地理学20世纪以来,地理学经历了快速发展。

地球科学的兴起促进了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生物学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使得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更加便捷。

此外,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理学家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专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过程 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过程
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地理学经历了:
(一)古代地理学 (二)近代地理学 (三)现代地理学 三个发展时期。
综合自然地理学依从着它的母体也有三个相应的 发展时期 。
(一)古代地理学时期 1、时间 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经历了原
中世纪的大倒退 —— “寰宇图”
A、地理大发现 是指15至18世纪的一系列 的海上探险活动,以4个事件为主体。
A、1434年,吉尔.埃安内 航行至热带。
1441年恩里克王子的船队向南航行很远,找到 了黄金,俘获了奴隶,轰动了欧洲。
B、1486—1487年,迪亚士率领葡舰队绕过非 洲南端,发现了好望角。1497年,葡王又派 瓦斯科·达·伽马率舰队绕过好望角,航行10个 月到达了印度。
麦哲伦船队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B、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
a、扩大了人类的地理视野,获得空前大量的新 资料。
b、各种错误观念被消除,引起地理学界新的思 考
c、在前二者的基础上,人们有可能全面地探讨 地理 问题,重新建立地理学新的理论体系。
通论地理学开始出现了。 最有价值的是17 世纪荷兰地理学家瓦伦纽斯(Varenius, 1622—1650)的《地理学通论》。
所以被称为“地理学之父”。
第一个测量了地球的周长。
(塞伊尼也译塞安)
埃拉托色尼测地球周长=39360km
地球的实际周长=40009km
(3)、封建社会
自公元5世纪西方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直到15 世纪,是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地理学停滞 了,甚至倒退了! 直至地理大发现,地理学 才出现了新的生机。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学逐渐演变成为了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文将简要介绍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地理学古代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学者如亚里士多德和埃拉托斯特尼斯开始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提出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同时,他们还绘制了一些地图,描述了地球上的各个地区。

中世纪地理学在中世纪时期,地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宗教和神奇主义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教士开始探索新大陆,并将他们的发现记录在书籍和地图上。

这些记录成为后来探索者的重要参考。

地理学的现代化地理学在18世纪和19世纪经历了现代化的过程。

这一时期,地理学家开始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同时,地理学也开始分化为不同的分支领域,如物理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物理地理学的发展物理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文等。

在19世纪,地理学家开始使用地质学温和象学的知识来解释地球表面的现象。

他们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地理勘测,绘制了许多详细的地图。

人文地理学的兴起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也开始蓬勃发展。

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文地理学家通过考察城市发展、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等现象,揭示了人类对地球的重大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为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数据,提供了更高效、准确的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工具。

它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和灾害应对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地理学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温和候变化的威胁,地理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地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地理问题。

总结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经历了古代地理学、中世纪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演变过程。

地理学发展简史范文

地理学发展简史范文

地理学发展简史范文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古至今经历了漫长而不断发展的历史。

从最初的地图制作,到地貌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研究,再到现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研究,地理学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不断演变和壮大。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为四个时期,为您呈现地理学发展的简史。

第一阶段:古代地理学(公元前3000年-公元1400年)古代地理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制作地图和进行范围内的区域描述。

古埃及人制作了最早的地理图,主要是用来绘制尼罗河流域的。

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众多的哲学家和旅行家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荷马是古希腊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的著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描述了他对地中海地区各个地方的认识。

比如他描述了地中海的各个岛屿、海岸线和港口。

公元前3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成为了古代地理学的重要人物,他在著作《地球》中提出了地球是一个球形的概念,并研究了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他的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后世地理学的基础。

第二阶段:中世纪地理学(公元1400年-1800年)中世纪的地理学受到了出现在欧洲的古典学习的影响,而这主要是西方学者对古希腊和古罗马著作的研究。

但由于宗教的影响,中世纪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以基督教化的方式进行。

在这个时代,地理学家开始绘制新的世界地图,以探索未知地方的可能性。

而欧洲的地理学家们也开始进行海上探索,寻找新的航海线路和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航海探险,他的目标是寻找直接通向印度的新航路,但他最终到达的是新大陆,这次探险奠定了欧洲殖民者在新大陆的地位。

此外,人们还进行了对地图制作技术的创新,首次使用子午线和经纬度的概念,为地理学的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第三阶段:近代地理学(公元1800年-1950年)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得益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随着科学方法的应用,地理学开始从传统的区域描述转向对地理现象的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据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其理论体系的确立只是晚近几十年的事情。

然而综合自然地理学赖以奠基的地理学却是一门十分古老的科学。

鉴于科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要研究结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就必须追溯地理学的发展史。

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发展时期。

综合自然地理学依从着它的母体也有三个相应的发展时期(见表1.l)。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一、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仍处于它发展的最初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

这就是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古代地理学时期。

人类的祖先由于生活上各种各样的需要,通过实践而逐渐地认识了周围的环境。

最初的需要必然是很局部的,因此人类早期的地理视野也是极其有限的。

原始部族对自然的观察,只停留在认识个别自然因素上,他们无法揭示地理环境的普遍特性。

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最初都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从迁徙不定的采集和狩猎生活,改变成定居的农耕和放牧生活,促进人类的地理知识迅速增多。

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依靠更深,他们需要掌握诸如适宜耕种和方便放牧的地区、天气变化以及播收季节等等方面的情况,使生产臻于完善。

这些有关地理的知识便在人们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下来了。

地理学显著的发展,出现在奴隶社会。

这个时期生产的发展,商业的兴起,战争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人们的地理视野。

当时对更广大地区和国家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人口、民俗等内容繁杂的详细记述便成为必然。

于是地志学应运而生,并成为古代地理学的主流。

同时人们又力图科学地认识周围的自然界,并企图创立关于地球及其外壳的科学观念。

古代思想家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说。

有的学者,像毕达哥拉斯(P y t h a g o r a s,公元前6世纪)和亚里士多德(A r i s t o l t e,公元前384—前322),已经获得地球是个球体和地球表面存在气候带的观念。

第二章(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
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是综合自然地理理论体现的确 立时期 形成了景观学派和普通地理学派两大学派 (1)景观学派

贝尔格创立了景观学说,代表著作有《苏联景观地理地带》 代表人物是布罗乌诺夫,其代表著作《自然地理学教程》
2、普通自然地理系派

1947年,原苏联地理学家卡列斯尼克出版了标志着普 通自然地理学发展高峰的著作《普通地理学原理》 另外马克耶夫的《自然地带与景观》和伊萨钦科的 《自然地理基本问题》、《自然地理学原理》 1958-1959年伊萨钦科来中国讲授“自然地理学原 理”,系统地介绍了原苏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 论问题:地域分异规律、景观学说和自然区划理论。 至此,综合自然地理学这门学科被确立。 概况起来,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的综合—分化— 新的综合的发展道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综 究 土地系统科学研究 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古地理环境演变研究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若干前沿课题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 全新世环境演变 自然地理界面过程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的应用 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改变思维方式 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 开展实际应用研究
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地理学以新的姿态经历了它的 近代发展时期。该时期,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而被 确立,综合自然地理学开始了它的萌芽阶段。可分为前 后两个阶段: (1)认识转折期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两位地理学家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 另一个是德国地理学家洪堡
第二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史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史
这种原始的土地类型划分,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综 合自然地理知识的萌芽。
2.《管子· 地员》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分类专篇。它 是《管子》中的一篇,简称《地员》。
管子是春秋早期齐国的政治家。《管子》一书共分 24卷,86篇。
《地员》主要论述中国土地分类,涉及土壤地理和 植物地理。
它先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把土地分为5类: 渎田(平原)、墳(fen)田(蔓坡地)、丘陵、山 林和川泽。
远在约公元前4000年,由于生产的需要,古埃 及人已积累了几何学、天文学和测地学的知识,掌 握了定向、定位和度量地表范围的原理和方法,并 能够辩识尼罗河泛滥淹没的疆界和依据田亩数征收 税赋。
在公元前3500-3000年,古埃及人为引水灌溉, 开始观测尼罗河河流水位。
在解决选址问题上,古埃及人掌握了划出正南正北 线的方法。
反映出人类对环境的综合认识和利用。
比如:距今6000多年的陕西半坡遗址,位于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区的河流阶地上,土壤肥沃,树木繁茂, 适宜居住与开垦。
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 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是比较典型的母系氏 族公社的村落遗址。
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 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 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 品等遗迹遗物,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 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
他们借助数学、把天文和地理联系起来,创立了古 代太阳历法,发明了60位进制。
2. 古希腊罗马地理知识的积累 古希腊最早的地理记述出现于荷马史诗(约公元前9世
纪),荷马被推崇为希腊地理学祖师。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8-348年)提出 “地球是圆的”概念,创立了“地球中心说”。而生活在 那个时代的人一直认为地球是扁的。

2014-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史

2014-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史

二、中国古代地理学进展与成就:
我国在古代地理学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很多 著作中体现了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尚书· 禹贡》以自然地理实体如山脉、河流等为 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 ,并对每 区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 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现象,作了简要描述 和比较。
我有钱了因为把你卖了……猪啊!
3、“三七少女节”,这个创意不错,一 日
之后就过“三八妇女节” 4、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 命,失 败表明 你
有理由重新开始。 5、宁可牺牲中国最后一个处男,决 不留下 日本任 何一个 处
女! 6、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 油。
7、屌丝为么能看到心爱女
神的那像汉子一样的个性,那是因为 女神她 根本就 不吊你 ,不稀 饭你。
作,对西方地理学的发展有长期的影响。
▪ 他比埃拉托色尼等人更前进了一步,在对已知世
界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描述。

博杂派
斯特拉波认为地理学是对人类居住的世界的描述,不 仅要研究一个地方的自然属性,还要研究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
斯特拉波记录了存在于地表的人、动植物和陆地,为 描述地理奠定了基础;
斯特拉波对已知世界进行了区划和分类,成为区域地 理研究的代表;
17卷。

他在《历史学》第1、2卷中,讨论了以天文学和几
何学为基础的数理地理,以研究地表和大气圈的自然地
理学,提出了地理学家首先应该确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等一些原则,描述了海、大陆和气候带等。
▪ 他的《地理学》内容包括自然特征、物产、城市、 居民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地域涉及欧洲、
亚洲、利比亚,是西方古代地理学的一部经典著
3 瓦伦纽斯,B. (1622-1650):德国地理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萌芽。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 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 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 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 《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 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 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 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 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 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 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 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
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 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
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 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
书中说明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论述了当时的已知的海 陆分布,开创了以地理为中心内容的作为对整个地球的研 究方向,被后世成为“宇宙派”。
第一节 古代地理学时期——综合思想
(公元前——18世纪中期)
一、中外地理著作中的综合思想
(一)中国 1.古代地理学名著—《禹贡》
作者不详 公元前5世纪,春秋时期出现,有人考证,是孔 子的作品,是孔子修尚书所作,全文1189字,内容 丰实,体系完整,结构严密。
1.古代地理学名著—《禹贡》
第一次把中国进行分区,把中国划分为九州:
第一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简史
重点: 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难点: 各时期综合思想的形成
过程
综自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历 史,但综自的知识积累和思想萌芽很早,可以 追溯到很远的古代。
综自的知识萌芽很早,理论形成很晚。
地理学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古代地理学 古典地理学 近代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
每一阶段综自都有一定的进展。
《管子·地员》篇分别讲到渎田、丘陵、 山地等不同地带的土地生长不同的植物。 论述了土壤与地形、地下水、植物的关 系,强调“草土之道,各有其造” 客观 规律。
4.以后陆续出版的
班固的《汉书地理志》 郦道元的《水经注》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沈括的《梦溪笔谈》
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把自然、经济、人文结合在一 起是主要的综合性,区域自然地理 资料。
在太行山崖石壁上发现贝壳,推断原来这 些地方是大海,它的海陆变迁的规律比欧 洲15世纪发现早400年。
(二)在西方
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中,也早就有综合自然地理
知识的萌芽。重点讲述2个人物:
1.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3-192)
“地理学之父”之称,主要因为他第一个创造了地理学 这个词。当时的学术中心在亚历山大城,主要是一个图书 馆,他担任馆长,是希腊学术界最有威望的职位。用“地 理学”这个词作书名,写了一本有关自然地理知识的著作。
《水经注》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全 书三十多万字,详、风 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 和渔歌民谣,是中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 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水经注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
3.战国时期—《管子.地员篇》
公元前3世纪前后管仲等人所作,总计
389篇。地员篇是其中之一。
把我国按地势分为三大类 :渎田、丘陵、山地。
又按地表组成物质和中小地貌形态分成25个亚类, 再按肥力对农林的适宜程度分上、中、下三等(上土、 中土、下土), ,对于土壤的区分更为详细。将九州 之土分为18 类,每类又分五级,即所谓“九州之土 凡九十物”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地分类和分等。
还可以运用它来研究古代水道变迁,湖 泊湮废、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 规划、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等等诸多课题。
沈括《梦溪笔谈》
北宋的沈括(1031-1095)大科学家,《梦 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研究了河流的外力作用(侵蚀、搬运和堆 积)用这种理论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 由“沧海桑田”之说,大海——桑田(农 田)解放后在平原上发现的许多贝壳堤证 明了这一点。
冀、 青(山东东部) 、兖(山东北部)、徐、 荆(江陵) 、杨、豫(河南)、雍州(秦岭以北)、 梁(陕西秦岭以南)
并对各州的山川、湖泊、土壤、物产进行了比较 详细的描述,对前人的积累的自然地理知识作了系统 的整理、总结。
《禹贡》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之一。
《禹贡》根据土色、质地和水文等,将全国 九州的土壤分为壤、黄壤、白壤、黑坟、白 坟、赤植垆、坟垆、涂泥及青黎等9 类,并 根据肥力的高低,把土壤分为三等九级。按 土壤肥力的等级安排农业生产,并制定了适 当的田赋(当时称为“贡”,即土地税)。
④水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 无壅塞溃决之患。
⑤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 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从此, 九州安定
2.《周礼》
年代与禹贡同一时期,把全国的土地分为五 类:山林、川泽、丘陵、坟衍(低平坦)、原隰 (低湿地方)。 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周 礼·大司徒》 《周礼·夏官·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 丘陵、坟衍、邍隰之名。” 是我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综合自然地理知识的
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 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 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 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 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
次。
侯仁之教授曾利用《水经注》复原了北 京周围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乌素沙 漠的历史变迁。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战国时魏国人士 托名大禹的著作。
全书分5部分:
①九州。大禹治水后划分为冀、青、兖、徐、荆、 扬、豫、雍、梁九州,描述各州地理概况。
②导山。分九州山脉为四列,叙述主要山脉的名 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
③导水。叙述 9条主要河流水系名称、源流、分 布特征,以及疏导的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