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二)
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一、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9、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1、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二、填空题1、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
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三、简答题(一)简述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环境”含义的差别。
答:在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因研究的主体不同,主要矛盾不同,各自“环境”的含义也各有差别:1、环境学领域的“环境”主要研究人体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体为主体的污染环境。
2、生态环境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矛盾,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环境”。
3、地理环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环境”。
(二)简述地理环境中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含义。
答: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学(二) 练习题答案

自然地理学(二)练习题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2.潜水:饱水带中自地表向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3.径流模数:径流模数M是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的比值。
对Q赋予的意义不同,如洪峰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
4.硅铝铁率:土体或粘粒部分的SiO2/R2O3分子比值,5.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离子可以与液相介质中带有同种电荷的离子进行交换的作用,称为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湖盆有( C 风成湖)。
2、蓄满产流主要决定于(D降雨量)大小。
3、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是按照( A 洋流流经的地理位置)特征分类的。
4、毛管水属于地下水中的( D 包气带水)。
5、在水库正常运用情况下,当发生设计洪水时,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与防洪库容),称为( B 正常高水位)。
6、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盐度的关系是( C盐度高密度大 )。
7、砂质土温度易变的原因之一是( C热容量小)。
8、pH(KCl)表示的酸度是( C代换性酸度)。
9、卡庆斯基把物理性砂粒与物理性粘粒的分界定为( B、0.01 )毫米。
10、在农业土壤中,最好的耕层土壤结构是( C团粒状结构)。
11、被土壤固体颗粒表面的分子引力所吸持的水分称为( C吸湿水)。
12、由土壤胶体借表面能从溶液中吸附和保持离子态物质的作用称为( D物理化学吸收作用)。
13、依据气候特征,荒漠土壤中的次生粘土矿物应该以( C水化云母)为主。
14、土壤溶液中含有( C Na2CO3)时,最容易使土壤碱化。
15、土壤中发生硝化作用的条件是( B通气良好)。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水循环的实质是什么?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
1. 什么是地理学?
2.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3. 请简要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
4. 地壳是由哪些板块构成的?
5.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6. 地球上的地壳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7. 地球上的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8. 请简要介绍火山的形成和喷发原因。
9. 描述一下地貌的形成过程。
10. 什么是气候系统?
11. 描述一下地球的气候带分布。
12. 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理地貌的?
13. 描述一下水循环过程。
14. 什么是河流的特征和分类?
15. 湖泊是如何形成的?
16. 描述一下沙漠的地理特征。
17. 描述一下冰川的形成和类型。
18. 请解释一下海洋的形成和性质。
19. 什么是潮汐?潮汐是如何形成的?
20. 描述一下海洋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您,祝您学习进步!。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他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规划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1、古代地理知识的积累从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这一阶段为古代地理学时期,在社会进程中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被误认为是神的行为,而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一时期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地志学应运而生。
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之父代表作:《地理学》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当时的世界地图斯特拉波(古罗马)代表作:《地理》阐述了尼罗河的泛滥的理由,应归因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丰富的降水托勒密(古罗马)把地理学分为地理学和地志学两部分。
地理学把地球作为整体来研究,反映的是最本质的东西,能使我们看到整个地球的一般图景;地志学则是详细描述个别国家,给我们提供的仅是个别的单一画面。
自然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A2. 地壳最厚的地区是:A. 大洋中脊B. 大陆架C. 大陆地壳D. 海沟答案:C3.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4.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热层D. 外层空间答案:C5.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受海洋影响?A. 热带雨林气候B. 沙漠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极地气候答案:A6.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火山D. 冰川答案:B7. 以下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却形成的?A. 石灰岩B. 花岗岩C. 页岩D. 砂岩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潮汐D. 风化答案:A9. 地球上最大的洋流是:A. 墨西哥湾流B. 黑潮C. 暖流D. 寒流答案:B10.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高压系统控制的?A. 雷暴B. 晴朗天气C. 暴雨D. 雾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地壳运动的结果?A. 地震B. 火山爆发C. 风化D. 沉积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河流地貌?A. 河口B. 河谷C. 河漫滩D. 湖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大气层的组成部分?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热层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地球的自然特征?A. 地形B. 气候C. 植被D. 人类社会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轴称为______。
答案:地轴2.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年。
答案:13.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______大陆。
答案:亚欧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海沟。
综合自然地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绪论一、选择填空:1、自然地理系统不同于其他各圈层的主要特征是:ABDA.太阳能集中分布B.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C.自然地理环境D.存在物质的三相和三相圈层界面二、名词解释:1、自然地理系统: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这样的物质整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使其内部维持着有序的结构和稳定的功能,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体系,这个特殊的物质体系,我们称之为自然地理系统。
三、填空: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
四、问答题:1.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
答:(1)是地球上两种能源相互作用的场所,特别是太阳能辐射集中分布,同时起重要作用的地方;(2)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物质“三相”和三相圈层的交界面;(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4)各圈层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循环;(5)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简史一、选择填空:1、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2、道库恰耶夫提出了:ABDA.自然综合体概念B.自然地带学说C.景观学说D.建立一门新学科的必要性二、填空:1、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现代特征是:(1)解释途径的确定化;(2)分析方法的模式化;(3)研究领域的确定化。
2、道库恰耶夫提出了:(1)自然综合体概念;(2)自然地带学说;(3)建立一门新学科的必要性。
3、综合自然地理学总的发展趋势是:系统化、理论化、模式化。
第二章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一、选择:1、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表现为:ABDA.分层结构B.渗透结构C.耗散结构D.地域结构二、填空:1、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稳定性与变异性。
第三章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结构一、选择填空:1、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循环结构有:ADA.地质循环、大气循环B.地貌过程、气候过程C.水文过程、生物过程D.水循环、生物循环2、地球表层最主要能量是:BA.地球内能B.太阳能C.宇宙射线D.放射性元素二、填空题1、地质循环过程包括风化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四种基本的地质过程。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一、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9、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1、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二、填空题1、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
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
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等。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概括为四大类: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主体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3、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
综合自然地理学 试卷二

综合自然地理学试卷二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自然地理系统最先出现的圈层是(????)和(???),而后出现(???),再后出现了(???),与此同时,地球表层的最后一个自然圈层(????)也产生了。
2.地球表层的能量基础是()。
A.太阳能B.生物能C.水能D.地球内能3.()是自然地理系统的活跃的组成部分A.岩石地形复合体B.大气C.有机界D.土壤4.自然地理系统的水平结构根据其形状进行分类,对于平地上开垦的耕地与林带的组合是下列哪种结构?A.棋盘式结构B.平行式结构C.交错式结构D.镶嵌式结构5.对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是最主要的动因。
3.空气迁移元素4.垂直分化5.斑块五、简述题1.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2.我国东部湿润区自北而南可分为几个自然地带?3.综合自然区划的地带性单位的特点。
六、论述题(25分)如何理解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二、选择题1.C2.A3.B4.A5.C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2.√3.×4.×5.√四、名词解释1.自然地理系统: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2.地方:是一些在地理上和发生上有联系的“限区”有规律的组合。
3.空气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大气圈进行迁移的元素。
(2)温带针阔混交林暗棕壤地带(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4)亚热带常绿林红黄壤地带(5)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地带。
3.综合自然区划的地带性单位的特点。
(1)在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因素的对立统一过程中,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
(2)主要根据平亢地上的气候、植被、土壤、及自然综合体划分。
(3)由于非地带性因素的破坏,它的分布往往与与纬线偏离,有时难于辨认。
替为白浆土,与河谷扩张和山地形成同步,白浆土逐渐分化成山地暗棕壤和河谷草甸土。
山地演化成丘陵的过程,正是山地暗棕壤向暗棕壤演化的过程,丘陵向平原演化过程也就是暗棕壤向草甸土演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______________ 的科学。
2.自然地理环境是由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的。
3._______ 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_________ 是地表自然界发生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4.目前,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到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 。
5.北美洲可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等四个大区。
6.地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组成陆地地形的地形要素可分为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三类。
8.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分为_____ 、_____ 、____ 、____ 四个层次。
9.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_____________- 。
10.从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系统是由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组成。
11.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
12.自16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将近400年时间内,法国哲学家_____ 、____ ,德国地理学家____ ,美国地理学家____ 等成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13.人类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地区:
3.景观:
4.土地质量指标:
5.土地利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
2.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3.简述山地自然区是怎样划分的
4.土地评价要遵循哪些原
5.地块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2.试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结构
2.各种物质、物质体系、能量
3.太阳辐射、地球内能
4.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5.极地岛屿大区、东部大区、科迪勒拉山地大区、中美洲大区6.比地块更高级和更复杂的土地分级单位
7.面要素、线要素、点要素
8.纲、级、亚级、单元
9.如何综合判定和度量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10.自然-生态子系统、经济驱动子系统、社会驱动子系统11.自然因素、人文因素
12.博丁、孟德斯鸠、拉采尔、森普尔
13.对地表或近地表物质的机械搬运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40页
2.地区:115页-116页
3.景观:126页
4.土地质量指标:248页
5.土地利用:282页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74页-79页
2.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98页
3.简述山地自然区是怎样划分的?133页
4.土地评价要遵循哪些原则?223页
5.地块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是什么?189页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88页-90页2.试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