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复习题2014解读

自然地理学复习题2014解读
自然地理学复习题2014解读

绪论

简答题

1、现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研究管理和保护地球的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前沿领域包括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响应。相比于传统的定性描述,现代自然地理学更强调认识变化过程、揭示变化原因、提出管理对策,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兴技术手段。

2、简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第一章地球

名词

1、经线:通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成为圆,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为经线。

2、经度:某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3、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

简答题

1、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换,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2、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3)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5)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

6)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3、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能力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逐渐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原始地球的铁元素因为温度超过其熔点而以液态出现。液态铁由于密度大而流入地心,首先

形成地核。压缩功转变为能量又使地球局部增温和熔化。而物质的对流还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内部就分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三个圈层。

在圈层分化过程中,内部的气体经过“脱气”形成了大气圈。地球原始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组成。

微生物出现后,即开始破坏岩石中的含氮化合物,并将氮释放到大气中。待到绿色植物出现,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对原始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使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甲烷变为水汽和二氧化碳,氨变为水汽和氮。光合作用持续进行,氧气又从二氧化碳中逐渐分离出来,最终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要成分的现代大气。

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从大气中分化出来的。早期大气含有大量水汽。由于温度逐渐降低以及大气中含有大量尘埃微粒,一部分水汽便凝结成液态水降落到地面,然后汇聚在洼地中,形成原始水圈。彗星的冰物质陨落在地球表面,也成为水的来源之一。后来,由于水量增加和地表形态变化,原始水圈逐渐演变成为海洋、河流、湖泊、沼泽与冰川形成的水圈。

在原始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造就存在着碳氢化合物。后来,原始生物出现并逐渐扩展到海洋、陆地和地层大气中,形成了生物圈。

第二章地壳

名词

1、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

2、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3、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几何而成的地质体。

4、岩浆岩: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冷凝结晶或喷出地面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5、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6、层理: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7、成岩过程:风化、剥蚀与搬运、沉积、成岩。

8、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域构造的变化。

9、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结构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10、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

11、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断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12、板块构造学说: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是海底扩张假说的具体引申。

13、地震: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

14、地质年代: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地壳的组成、结构、构造及外部形态不免经常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事件可以清晰地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以地质年代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与顺序。

简答题

1、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基本特征?

1)形成过程:原有沉积物不断被后续沉积物覆盖,而与上层水体隔离,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为低价硫化物,软泥中水的矿化度增加,介质由酸性氧

化环境变为碱性还原环境,沉积物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物经压缩、胶结作用固结为岩石。若埋藏很深,还可产生压熔、交代与重结晶作用,使晶体变粗和岩体进一步压固。

2)基本特征: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沉积岩具有碎屑结构与非碎屑结构之分。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沉积岩的原生构造特征。

2、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基本方式。

1)一般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

2)基本方式:①水平运动,即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②垂直运动,即块体的升降运动。

3、简述地质构造的类型。

1)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2)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

3)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

4)断裂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断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4、火山活动和地震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

1)火山的影响:①火山喷发有时引起地震、山崩和海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②一方面形成火岩浆岩,一方面还使一些元素富集形成矿床。③熔岩流可阻塞河谷,使河水泛滥、河流改道或形成堰塞湖。④火山灰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可发展种植业。⑤火山喷发对气温有明显的影响。

2)地震的影响:①破坏建筑物,使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②改变地表形态,使地面隆起或凹陷,并产生地裂缝,使地面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③在陡峭山区,地震可导致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并阻塞喝到,形成堰塞湖。④发生在海底的地震可引起海啸,对沿岸产生巨大冲击,加速对海岸的侵蚀过程和对海岸建筑设施的破坏。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名词

1、大气: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

2、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因而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

3、水平温度梯度:在等温线图上垂直于等温线方向的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

4、辐射逆温:近地面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逆温层。

5、露点:湿空气等压降温到饱和的温度。

6、雾: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

7、霾:空气中烟尘等微粒较多导致能见度变坏的现象。

8、大气环流: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10、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形式。

11、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12、焚风: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

13、天气系统: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14、气团: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15、锋: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

16、气旋: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17、气候: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18、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

简述题

1、简述大气的组成。

1)干结空气。指除水汽和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

2)水汽。

3)固、液体杂质。指大气中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

4)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而进入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2、试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征。

1)对流层。大气的最底层,空气垂直运动旺盛。平均高度11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对人类和地球生物影响最大。

2)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随高度上升温度不便或微升,大气透明度良好。

3)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km。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有相当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

4)暖层:中间层顶到800km。空气密度很小,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很快增加,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常出现极光。

5)散逸层。暖层顶以上,上界为3000km左右。空气极其稀薄,温度随高度升高,地球引力很小,高速运动的分子可挣脱地球引力束缚而逃逸到宇宙空间。

3、简述季风的成因。

季风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的相对位置、形状和大小,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南北半球相互作用和大地形,尤其是青藏高原的作用对亚洲季风的形成均起着关键性作用。

4、局地环流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影响范围仅限于沿海,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

2)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底吹向山坡,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

3)焚风。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形成的相对干热的风。无论冬夏与昼夜,山区都可出现。

5、简述什么是锋?有哪几种类型?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

4)锢囚锋。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6、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哪几个,各有何特点?

影响我国的气团多属变性气团。包括西伯利亚冷高压(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热带海洋气团)。冬季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仅影响华南、华东、云南等地。夏季极地大陆气团退居长城以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我国大部。这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交绥是形成夏季降水的主要原因。热带大陆气团影响西南地区,形成酷暑天气。

论述题

1、试述全球辐射平衡。

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又依据本身的温度向外发射长波辐射,由此形

成了整个地—气系统与宇宙空间的能量交换。在地—气系统内部,地面大气也

不断以辐射和热量输送形式交换能量。从全球长时间角度而言,地—气系统的

辐射能收入与支出相等,地—气系统的温度多年基本不变,所以全球是处于辐

射平衡的。

2、何谓三圈环流与行星风系?图解说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形式成为行星风系。依据全球气

压系统分布状况和风压关系,可以判断盛行风的情况。全球地面行星风系主要包

括三个盛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三圈环流: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由于迟到和两极受热不均,赤道上空

的空气流向极地,而低层气流自极地流向赤道,补偿迟到上空流出的空气。这样,

在赤道与极地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南北向的闭合环流。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空气

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生作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

分别形成三圈环流:信风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极地环流圈。

3、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的?

1)地质时期:太阳辐射变化使系统热量平衡破坏。下垫面的变化对也气候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地极移动、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和火山活动影响最大。

2)历史时期: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日地相对位置的变化。

3)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口急剧增长使得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环境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增加。最初,主要表现在改变地表面貌。工业革命后,由于滥伐森林、盲目垦荒,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化。大城市迅速涌现且日益增多,城市建筑物的兴建和道路的铺设使大面积地表成为不透水下垫面。城市排放的大量废气和余热也大大改变了城市的热状况并形成城市气候。同时,城市作为大气污染源和热污染源,正在影响全球气候。全世界消耗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烟尘和工业废气大量扩散到大气中,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被已被当做近代气候变化的首要原因。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名词

1、水分循环:水不断的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返运动过程。

2、水圈:地球表面和接近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

3、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的海。

4、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

5、波浪: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6、海洋资源: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7、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形成的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8、流域:河流和水系获得补给的地面。

9、径流模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10、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

11、沼泽: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

12、水的总矿化度: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

13、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

14、冰川: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15、雪线:多年季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简述题

1、径流是怎样形成的?

1)停蓄阶段。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下渗形成地下水。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

2)漫流阶段。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即漫流阶段。

3)河槽集流阶段。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后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增加。

2、简述河流补给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1)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3)地下水补给。稳定、均匀。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5)人工补给。受人类影响。

论述题

试从全球水循环的角度谈谈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自然、政治和经济等方面)

第五章地貌

名词

1、地貌: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2、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空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

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3、化学风化: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4、风化壳: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

5、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

6、溯源侵蚀:沟谷流水与河流向源头的线状侵蚀,使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

7、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衬衫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8、泥石流: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9、侵蚀基准面: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极限平面。

10、河漫滩: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11、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

12、河口三角洲: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13、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14、岩溶漏斗: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的封闭洼地。

15、落水洞:多分布于较陡的坡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部,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是地表水进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

16、冻土: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石。

17、风沙作用:风对地表细粒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18、黄土: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的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灰黄、棕黄或棕红的土状物质。

简述题

1、地貌的成因(自然和人为因素)。

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2)气候因素。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3)岩性因素。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4)生物因素。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发育。生物也可以形成化石。

5)人类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②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该表地貌发育方向。

2、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空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2)化学风化。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3)生物作用。参与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3、风化壳的主要特征。

1)由于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与风化作用就地残留的条件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上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也很大。

2)组成物质以黏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

3)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

4)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为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4、图示并简述海岸带的划分。

海岸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三个部分。

1)海岸是岸线以上狭长的陆地部分,以激浪作用达到处为上界。

2)潮间带位于高、低潮间,高潮时淹没,低潮时出露。

3)水下岸坡指低潮线以下知道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5、河漫滩是如何形成的?

弯曲河床的水量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凹岸,使其水位抬高,从

而产生横向比降与横向力,形成表流向凹岸而底流向凸岸的横向环流。凹岸及其岸下河床在环流作用下发生侵蚀并形成深槽,岸坡亦因崩塌而后退。侵蚀物被底流待到凸岸形成小边滩。边滩促进环流作用,并随河谷拓宽而不断发展为大边滩。汛期大量悬移物质堆积于大边滩上。细粒悬移质即河漫滩相冲击物如粉沙、黏土和亚黏土覆盖于粗粒推移质即河床相冲击物之上,形成二元结构,边滩也发展为河漫滩。

论述题:

1、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山地的屏障作用及迫使湿润气流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发生于迎风坡,而背风坡往往成为雨影区。

3)对生物界产生影响。海拔和坡向不同常形成不同植被乃至生态系统。

4)对自然界地域分异产生影响。地貌变化既干扰和破坏全大陆尺度的地带性分异,致使绝大多数自然带不能实现沿纬线方向的“环球分布”,又在地带性区域内部表现非地带性分异。

5)对土地类型分化产生影响。在全部土地单位中,地貌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要素和致变因素。地貌形态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地类型的变化。

2、综述外动力地貌作用和主要的地貌表现。

外动力地貌作用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里。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而寒区则以冰川冰缘作用独占优势。

第六章土壤圈

名词

1、土壤:发育于陆地表面,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

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土壤剖面: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是一个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4、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的组合特征。一般分为砂土、壤土、黏土等。

5、土壤结构:土壤颗粒胶结情况。有团粒结构、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6、原生矿物:岩石受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均未改变。

7、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8、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土壤固相组成部分。

9、土壤机械组成:不同粒级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

10、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

11、土壤资源: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

简述题

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划分。

从上至下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2、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包括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土壤结持性、干湿度、孔隙状况、新生体和侵入体等。

3、简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

1)地质大循环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而可溶的物质,被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这是一个范围极广、时间很长的过程。

2)生物小循环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环释放出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植物的活有机体,植物有机体死亡之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矿质养料。

4、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纲。

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

论述题

1、如何认识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2、土壤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带性分布。①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银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地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致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的规律。②干湿度带性是因海陆分布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海岸线的带状分布规律。

2)土壤的垂直分布,是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①从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有由高降低的趋势。②在相似的纬度上,由湿润到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高。③在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名词

1、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2、环境: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

3、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

4、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的耐受上下限。

5、种群: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

6、生物群落: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形成一个完整而有序地生物体系。

7、物种多样性:某一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度或物种的总数目。

8、优势种:在群落的每个层中个体数量多、生物量打、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大、生活能力强和对生境具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类。

9、建群种:优势种中的最大优势者,即盖度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钟。

10、演替: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替代的过程。

11、食物网: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联结形成复杂的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网络。

读图和填图题

P58:图2-6 P126:图3-30 P146:图3-47 P271:图5-26和5-27 P277:图5-32 P316:图6-4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地理研究对象 地理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建立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等级体系,以及对其动态、发展历史、未来变化的预测,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三、综合自然地理的任务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质联系和作用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阐明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预测他的继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划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和发展(1)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1)积累古代地理知识 从古代到18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集和积累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古代地理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过程。 原始社会——所有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都被误认为是神圣的行为,并被

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得到了显著发展,地理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厄拉多塞、斯特拉波和托勒密。 厄拉多塞(古希腊)——地理之父的代表:“地理”讨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区域,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区域,并绘制了世界时间地图——代表斯特拉波(古罗马):“地理”解释了尼罗河泛滥的原因,这是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雨量充沛 托勒密(古罗马) 地理分为地理和地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反映了最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大地测量学详细地描述了各个国家,并且只向我们提供了一张图片。他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详细、影响最深远的轮廓地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停滞不前,通过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了它的地理视野。马可·波罗游记2。地理发现 “三大事件”——东南航线的开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线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古代地理的特点。1.地理处于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时期。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是纯粹描述地理现象。4.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基本流派,即“杂学派”和“普遍学派”(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博杂派”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人文地理学

花卉学试题1[1]

花卉学》试题库 花卉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18分,每题3分) 长日性花卉: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的茎和根发生变态,肥大呈球状和块状等 阳性植物 温床 盆栽花卉 插花 二、填空(20分,每题1分) 1.花卉依主要观赏部位分类可分为观果、观叶、观花、观芽。 2.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分为阳生花卉、中性花卉、阴生花卉三类。 3.根据温度分类,温室可分为高温温室、低温温室、中温温室、冷室。 4.塑料大棚立柱防腐有、、等方法。 5.荫棚的种类和形式大致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6.灌水的方式有漫灌、、、喷灌、滴灌。 7.追肥施用的时期和次数受花卉、和的影响。 8.施肥方法有全圃施肥、、施肥与灌溉结合进行、。 9.修剪对剪口芽的刺激效应是。 10.列举出两种促进诱导成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吲哚乙酸、多效措。 11.盆栽花卉中,根据盆花组成分类,可分为、、。 12.温室设计时,为便于施工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玻璃屋面倾斜角一般以光线投射角不小于度为宜。 13.插花的构图原则是、、、。

14.花卉的经营方式有和。 15.一年生花卉依其对温度的要求分为3种类型:耐寒性、半耐寒性、不耐寒性。16.瓜叶菊的繁殖以播种为主,也可扦插。 17.秋菊大花型的五类瓣型是:平瓣类、勺瓣类、管瓣类、桂瓣类和畸瓣类。18.唐菖蒲按花型分为、、和。 19.列举出三种鳞茎类花卉水仙、风信子、郁金香、朱顶红。 20.列举出三种造型艺菊龙菊、悬崖菊、大立菊。 三、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一般每天的光照短于12~14h,花芽才能正常分化与发育的花卉是(A ) A. 短日性花卉 B. 长日性花卉 C. 中日性花卉 2.下列哪一种花卉栽培基质的有效含水量和吸收能力较差(A ) A. 蛭石 B. 珍珠岩 C. 泥炭 D. 锯末木屑与稻壳 3.从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按用途分类的温室(D ) A. 生产性温室 B. 观赏性温室 C. 试验研究温室 D. 加温温室 4.下列不属于塑料大棚优点的一项是(C) A. 建造简单耐用 B. 保温透光 C. 透气性好 D. 成本低廉 5.下列选项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B ) A. Cu B. C C. B D. Zn 6.下列哪一种栽培容器的排水透气性最好(C ) A. 陶瓷盆 B. 紫砂盆 C. 素烧泥盆 D. 塑料盆 7.覆盖对土壤所具有的作用有(C )。 A. 提高土壤酸度 B. 提高土壤碱度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温

自然地理学课堂练习题

一.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海陆分布不均匀,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大陆海拔高度与海沟深度差别悬殊 3.岛屿与海沟近乎对应分布 4.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亦在地表进行。 5.固、气、液态物质共存于地表,并相互转换 6.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7.地球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8.地球表面存在复杂的物质分异 9.地表是人类活动的场所。 二.名词解释:克拉克值, 矿物,岩石,层理,节理,断层,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相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 丰度: 化学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 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养龟立铁盖,那甲美,哈哈)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节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节理面的性质叫节理. 节理和断层:岩石因所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则叫断层。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构造圈 地质构造:岩层或者岩体经过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和变位 三.试述岩浆岩的矿物组成、产状、结构与构造、主要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结构岩浆冷却速度:慢快; 结晶:粗细; 显晶质:熔岩较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 →伟晶(>10mm ) →粗粒( 5 ~10mm ) →中粒( 2 ~5mm ) →细粒(0.2 ~2mm ) 隐晶质:(显微镜下可见)熔岩较慢冷却形成 玻璃质:岩浆快速冷却来不及结晶的结构 斑状结构:岩浆冷却速度先慢后快 ◆构造

园林花卉学复习题

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花卉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花卉:适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草本植物。 2、春化作用:最初的定义只指为了促进花芽形成,对发芽种子给予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 但其后不仅对发芽种子,还指对生长的植物给予低温处理也能促进花芽形成。 3、球根花卉:是指根部呈球状,或者具有膨大地下茎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4、长日照花卉:这类植物要求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成花。否则在较短的日照下,便不能开 花或延迟开花。 5、宿根花卉:是指能够“冬眠”的花卉,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 卉。 6、光周期: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 7、促成和抑制栽培:使花期较自然花期提前的栽培称为促成栽培,即催花。同促成栽培定 义类似,使花晚于自然花期开放的栽培称为抑制栽培,也叫延花。 8、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适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 9、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是通过亲本产生雌配子子房和雄配子花粉,相互杂交 受粉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的方法。大多数作物的生产是以有性繁殖的方式进 行的。 10、营养繁殖:是指由植物体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或某种特殊组织产生新植株的生殖方 式。 11、种子寿命:指种子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即种子能存活的时间。 12、花期控制:花卉生产中,为配合市场需要,经常使用人工的方法,控制花卉的开花时 间和开花量。常采用控制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等措施,计算好播种·扦 插·修剪·打顶的时间,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满足花卉的开花和成 花的要求,达到花期调控的目的。这是盆花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二、填空: 1、中国十大历史名花有菊花、梅花、牡丹、兰花、月季、杜鹃花、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2、世界上著名的五大切花是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月季、香石竹。 3、我国各地的著名花卉有洛阳牡丹,云南山茶,漳州水仙,河南鄢陵腊梅,吉林长春君子兰。 4、依植物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将其分为冬性、半冬性、春性花卉等三类。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

《花卉学》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花卉学试题 一、花卉植物拉丁名: 牡丹(Peaonia suffruticosa)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月季(Rosa chinensis)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三色堇(Viola tricolor)百日草(Zinnia elegans)万寿菊(Tagetes erecta)孔雀草(Tagetes patula)石竹(Dianthus chinensis)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美女樱(Verbena x hybrida)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霞草(Gypsophlia elegans)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雏菊(Bellis perennis)花菱草(Eschscholzia californica)茑萝(Quamoclit spp.)虞美人(Papaver rhoeas)矢车菊(Centaurea app.)萱草属(Hemerocallis spp.)鸢尾(Iris tectorum)德国鸢尾(Iris germannica)银苞鸢尾(Iris pallida)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漏斗菜属(Aquilegia spp.)美国紫菀(Aster novae-angliae)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蜀葵(Althaea rosea)大丽花(Dahlia hybrids)百合(Lilium brownii)山丹(Lilium concolor)卷丹(Lilium lancifolium)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喇叭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美人蕉(Canna indica)大花美人蕉(Canna generalis)郁金香(Tulipa hybrids)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大岩桐(Sinningia hybrida)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报春花属(Primula app.)瓜叶菊(Senecio cruentus)大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垂笑君子兰(Clivia nobilis)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蕙兰(Cymbidium foberi)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卡特兰(Cattleya)石斛(Dendrobium)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属(Nymphaep)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王莲(Victoria amazonica)芡实(Euryale ferox)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天竺葵(Pelargonium x hortorum)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 var.pictum)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仙人掌(Opumtia dillenii)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昙花(Epiphyllum oxypetalum)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 二、名词解释: 1、露地花卉: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完成其全部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不需要其他的保护措施。 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包括湿生、沼生和两栖植物。 旱生花卉:这类花卉耐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期空气或土壤的干燥而继续生长。 湿生花卉:该类花卉抗旱性弱,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或有饱和水的土壤和空气,它们的根茎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相互通气,吸收氧气以供给根系需要。 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 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秋播花卉:又叫二年生花卉,指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春植球根花卉:春季种植,春夏开花,秋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为球星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喜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 秋植球根花卉:秋季栽植,春季开花,夏季休眠度过高温,地下根茎变态成为球形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较耐寒冷。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 温室花卉:在当地需要在温室中栽培,提供保护方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 2、春化作用:某些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获得成花的能力,这个低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 自然地理学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地理学“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第一章地球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一个光年,作为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小 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 彗星:定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组成部分: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 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

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太阳结构:1. 内部气体:核反应区、对流区、辐射区。 2. 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 ))))))))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 各行星轨道面2. 1.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所3. 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4. 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5. 的倾斜都比较小;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6. 道面也较接近;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形状效应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花卉学复习题

园林花卉的定义:广义:是指适用于园林的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木花卉、品种和一些野生种,又称园林植物,不仅包括以花为主要观赏部位的观花灌木和草花,也包括以观赏叶、果等其他部位的观赏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狭义:指广义园林花卉中的草本植物,有时也称草花。 花卉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及特点: 1、是人工植物群落的构成成分之一 2、具有精神、卫生防护的功能 3、在美化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4、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 5、应用方便 6、应用方式灵活多变 依据花卉的生活周期和地下形态可分为: 1、一年生花卉:指当年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长春花万寿菊波斯菊百日 草凤仙花 2、二年生花卉:指跨年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 3、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 春植球根花卉:百合大丽花晚香玉 秋植球根花卉:郁金香水仙白头翁仙客来 低纬地区:喜温暖的球根花卉和不耐寒的宿根花卉分布中心(中国气候型花卉) 依观赏特性划分:1、观花种类2、观果种类3、观叶种类4观茎种类 依据用途划分可分为:1室内花卉2 盆花花卉3切花花卉4、花坛花卉5地被花卉6药用花卉7食用花卉 适用于花坛花卉特点:花色鲜艳、花期集中且较大、植株低矮、株丛紧密、高矮一致、生长旺盛、抗性强、容易繁殖 花卉个体发育时期::1种子时期2营养生长时期3生殖生长时期 想植物枝繁叶茂:施氮肥 想植物结果多:施磷肥 光周期现象: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照周期长短(昼夜交替)的反应 光周期: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春化作用:一些植物不许经过一个低温诱导阶段,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的现象。 花卉生长发育的三基点: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高最低最适温度。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 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 (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 (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 观 类 型 研 究

花卉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4小题,共计12分) 1.园林花卉:本教材中介绍的园林花卉主要是指:适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草本植物。 2.露地花卉: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其全部生长过程的花卉。 3.温室花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培养或冬季需在温室内保护越冬的花卉。或需要在温室中才能高质高产的花卉。 4.宿根花卉:指可以生活几年到多年而没有木质茎(常见基部木质化)的植物。地下根系正常无变异。 5.球根花卉:多年生草花中地下器官变态(包括根和地下茎),膨大成块状、根状、球状的花卉。 6.水生花卉:指生长于水体中、沼泽地、湿地上的花卉。 7.岩生花卉:外形低矮,常成垫状;生长缓慢;耐旱耐贫瘠,抗性强,适于岩石园栽种的花卉。 8.温度三基点:指花卉生长、发育正常的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和最适合花卉生发育的温度值。 9.冻害:主要指树木因温度过低,植物体内或体外结冰造成组织和细胞受损的现象。 10.阴性花卉:指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约50~80%的蔽荫度条件)要比在强光下生长得好的植物。 11.光照长度:白昼光照的持续时间,又称日长、昼长。 12.长日照花卉:是指在较长日照条件下促进开花的植物,日照短于一定长度便不能开花或推迟开花时间。 13.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就是用种子培育成新植株(实生苗)的方法。大部分花卉采用种子繁殖。 14.营养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进行繁殖新植株的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和压条等繁殖方法。 15.种子的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被称为种子的寿命。 16.组织培养: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一定的培养基上,在培养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形成新植株的方法,称为组织培养。 17.干燥贮藏法:耐干燥的一、二年生草花种子,在充分干燥后,放进纸袋或纸箱中保存。 18.保护地:花卉栽培设施和设备所创造的环境,称为保护地。 19.风障:冬季设在苗圃盛行风上风向起防风保温作用的屏障。 20.花期控制:在花卉栽培中,采用人为措施,控制花卉开花时间的技术,称为花期控制。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0小题,共计10分) 1.根据景观特点及所使用的花卉材料不同,将花卉立体景观分为()两大类。B A垂直绿化和花卉垂直装饰 B垂直绿化和花卉立体装饰 C平面绿化和花卉立体装饰D垂直花卉和绿化立体装饰2.一年生花卉又称为()C A短期花卉B秋播花卉C春播花卉D夏播花卉 3.以下哪一种花卉不是一年生花卉( )D A雁来红B凤仙花C茑萝D金鱼草 4.()是多年生花卉,生产中常作为二年生花卉栽培C A虞美人B珊瑚藤C紫罗兰D毛地黄 5.郁金香的地下部分属于()A A鳞茎B球茎C块根D块茎 6.木薯的地下部分属于()C A鳞茎B球茎C块根D块茎 7.以下哪一项是对根茎的描述()B A茎极度短缩,成为盘状的鳞茎盘 B茎明显膨大,成根状,稍成蔓性水平状 C大部分叶片变成肥厚多肉的鳞片 D茎短缩肥厚近球状,从此处萌发不定根 8.以下哪些植物的地下部分属于球茎()B A水仙、郁金香、风信子、朱顶红 B唐菖蒲、小苍兰、荸荠、慈姑 C仙客来、马铃薯、淮山、犁头尖 D美人蕉、姜、荷花、鸢尾 9.请选出主产地中海气候区的代表花卉类型()A A秋植球根花卉B宿根花卉 C多年生草本花卉D春植球根花卉 10.欧洲气候区冬季气候温暖,夏季温度不高,一般不超过()D A10~15℃ B25~30℃ C10~20℃ D15~17℃ 11.在欧洲气候型花卉(大陆西岸气候型花卉)的栽培过程中,最忌()D A春季气温反复B夏季潮湿多雨 C秋季干燥高热D夏季高温多湿 12.中国气候型花卉又称为()B A大陆东北岸气候型花卉B大陆东岸气候型花卉 C大陆西北岸气候型花卉D大陆西岸气候型花卉 13.按植物学定义,只要和地表接近,生长高度在()60公分以下的草本植物均属于地被。C A40公分B50公分C60公分D70公分 14.长日照花卉通常需要()以上的光照才能开花。C A10h B12h C14h D16h 15.一般植物的最适光量为()的全光照。D A30-40% B30-50% C40-60% D50-70% 16.在较短日照条件下促进开花,日照超过一定长度时便不开花或明显推迟开花的花卉,称为()B A长日照花卉B短日照花卉C中日照花卉D日中性花卉17.()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A A红橙光B蓝光C紫外光D蓝紫光、紫外光 18.根据花卉对水分需求量多少可分为()三类。C A阳性花卉、阴性花卉、中性花卉 B水生花卉、岩生花卉、耐旱花卉 C旱生花卉、湿生花卉、中性花卉 D多浆花卉、陆生花卉、水生花卉 19.花卉生长缓慢,茎杆细、易倒伏,植株叶片易干尖,

《自然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绪论 1.简述地理系统垂直范围的划分依据。 2.试分析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3.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 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5.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6. 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地球 1.简要回答太阳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2.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 3.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 4.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 6.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7.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8.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 9.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及其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地壳 1.试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成因、分布、物质组成、结构和结构方面的特点。 2.试说明岩相变化、地层接触关系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3.地质构造在外力配合下可形成哪些构造地貌类型? 4.怎样确定岩层的产状? 5.在野外怎样判断断层的存在? 6.构造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成因。 7.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分别可形成哪些地貌类型? 8.震级与烈度有何差异与联系?火山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和人类活动会带来什么影响? 9.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10.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壳演变和生物演化各具什么特征?生物的演化与地壳演变有何联系? 11.简述内动力因素影响自然地理系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1.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有何特点? 2.什么是辐射平衡?地气系统辐射平衡随纬度怎样变化? 3.什么是热量平衡?地面热量平衡的方程是什么? 4.何谓干绝热减温率和湿绝热减温率?说明它们的区别和原因。 5.试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6.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对大气中气流的形成有何作用? 7.“三风四带”是怎样形成的? 8.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9.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 10.降水是怎样形成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何特点? 11.说明锋的类型和天气特征。 12.说明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13.说明热带气旋的形成、结构和天气特征。 14.说明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15.对比分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16.影响气候的地形因子是什么?说明地形对辐射、气温、降水、空气运动的影响。 17.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它对气候有何影响? 18.根据你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的月、年平均值,确定其所属的柯本气候类型。 19.简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规律。 20.简述全球变暖的现状和趋势。 21.全球的变暖的原因和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人类面临全球变暖应采取那些措施减轻其危害? 23.南极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4.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危害是什么? 25.人类在遏制臭氧层破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26.引起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27.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危害? 28.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遏制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的趋势? 29.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原因。 30.如何防治土地荒漠化。 31.能源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解决能源问题? 3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的状况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33.谈谈你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认识。 34.试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概念及其变化研究的内容。 35.试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第四章海洋水和陆地水 1.简述水系和流域特征对河流水情的影响。 2.径流有哪些表示方法?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综述径流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简要说明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5.简述湖泊的成因分类及各类型的主要特点。 6.试说明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简述沼泽的水文特征。 8.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试说明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其度量指标。 10.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那几类?试对比说明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 11.海水盐度水平分布有什么特点?试简述其原因。 12.简要说明海洋热赤道北移的主要原因。 13.试述浅海区的波浪和深海区的波浪的差异。 14.潮汐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潮汐的变化规律。 15.试述深海风海流的物理机制和立体结构。 16.简要说明海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7.简述水分循环的自然地理意义。 18.“四水”转化研究的意义何在? 19.水量平衡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第五章地貌 1.怎样理解内、外力动力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2.试分析崩塌与滑坡的异同,怎样防止这两种自然灾害? 3.简述地表流水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4.试述冲出锥与洪积扇在形态和成因上的异同。 5.河漫滩与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何特点? 6.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 7.喀斯特漏斗、竖井、落水洞、地下河在发育过程中有何联系? 8.石芽、峰林、峰丛、孤峰在形态上有何差别?它们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9.冰蚀地貌与冰碛地貌各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花卉学复习题

花卉学复习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保护地:花卉栽培设施和设备所创造的环境,称之为保护地 草本植物: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花卉学:花卉学是研究花卉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繁殖、应用以及一切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需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的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期就叫做春化作用。 宿根花卉:生命周期为3年或3年以上,地下器官正常不发生变态肥大的多年生花卉。包括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越冬应用在露地园林中及需要在温室中栽培的宿根花卉,前者又被称为露地宿根花卉,后者为温室宿根花卉。宿根花卉种类繁多,观赏特征丰富,生态类型多样,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强健,栽培管理简便,是重要的园林植物。 球根花卉:地下器官发生变态肥大的多年生花卉。根据其地下变态的器官及其形状可以分为鳞茎、球茎、块茎、块根、根茎等五类花卉。 光周期作用: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为光周期。光周期作用即光周期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反应,它是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可以控制某些花芽的分化和发育开放过程,而且还影响花卉的其他生长发育现象,如分枝习性、块茎、块根等地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他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所以光周期与花卉的生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花芽分化:具备一定生理年龄的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理和形态过程,由叶芽状态转化为花芽状态的过程。 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在14h~16h促进成花或者开花,短日照条件下不开花或者延迟开花。如天人菊。 无性繁殖:营养繁殖,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根茎叶)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室内花卉:从众多的花卉中选择出来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比较耐荫而喜温暖,对栽培基质水分变化不过分敏感,适宜在室内环境中较长期摆放的一类花卉。包括蕨类植物、草本和木本花卉。

花卉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花卉栽培的方式是指__生产栽培观赏栽培标本栽培__。 2、花卉生产水平最先进的三个国家是____、____、____。 3、花卉分类的方法通常有8种,分别为_依生态习性分依园林用途的分类依经济用途分类依自然分布的分类依栽培方式分类依观赏部位分类 依开花季节分类依据Miller等划分花卉原产地的分类_。 4、中国传统十大名花是指__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 山茶桂花荷花水仙 5、花在开放过程中会变色的有金银花使君子鸳鸯茉莉_等, 它们分别属于_忍冬科使君子科茄科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花卉中都属于二年生花卉的是( c )。 A、虞美人、万寿菊 B、一串红、鸡冠花 C、金盏菊、雏菊 D、三色堇、百日草 2、下列花卉中属于阴性花卉的是(a )。 A、肾蕨 B、景天 C、石莲花 D、仙人掌 3、下列花卉栽培时要求碱性土的是( a )。 A、非洲菊 B、鸳鸯茉莉 C、杜鹃 D、龙船花 4、下列花卉中常采用匍匐茎繁殖的是( c )。 A、大丽花 B、吊兰 C、蟛蜞菊 D、万寿菊 5、兰花中耐寒性最弱的为( a )。 A、建兰 B、寒兰 C、惠兰 D、春兰 6、下列花卉中属于短日照花卉的是(d )。 A、蒲包花 B、一串红 C、雏菊 D、一品红 7、要让一品红提前开花,最好的方法是( b )。 A、每日给予14小时的光照 B、每日给予10小时的光照 C、每日给予16小时的光照 D、每日给予12小时的光照 8、虾衣花、矮牵牛在植物分类学上分别隶属于( c )。

C、爵床科、茄科 D、千屈菜科、茄科 9、以下花卉中不属于室内观叶植物的是( a )。 A、鸢尾 B、竹芋 C、万年青 D、绿萝 10、下列花卉中哪些是不宜摘心的( a )。 A、鸡冠花、美女樱 B、万寿菊、一串红 C、千日红、矮牵牛 D、金鱼草、长春花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花境与花带的概念与二者的区别。 花境——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仕式花卉布置。又称为境边花坛。(1分)花带——是外形呈带状的花卉配置应用方式。宽度一般在1米左右,长度大于宽度三倍以上,又称为带状花坛。(1分) 二者的区别: 1)布置的位置不同。花境多布置于林缘、墙基、草坪边缘、路边坡地、挡土墙垣等,常用以装饰边缘。花带除了可以装饰边缘以外,还可以设于道路中央或草坪、广场等中央做装饰。(1分) 2)所用的花卉不同。花境以耐寒的可在当地越冬的宿根花卉为主,间有一些灌木、耐寒的球根花卉,或少量的一二年生草花。花带则以色彩鲜艳、装饰性较强的一二年生草花为主。(1分) 3)景观效果不同。花境强调模拟自然的效果。而花带更强调装饰性。(1分) 2、草坪的类型有哪些?并列举几种各种草坪常用的植物。 1)观赏草坪,这类草坪主要供装饰美化,不供入内游憩。如羊胡子草、异穗苔及朝鲜芝草等。(1分) 2)游憩草坪,一般面积较大,分布于大片的平坦或缓坡起伏的地段及树丛树群间,主要供人们散步游憩及小活动量的体育运动或游戏。如野牛草、结缕草、狗牙根、假俭草等。(1分) 3)体育运动草坪,主要是指供足球、网球及棒球等球类正规练习及比赛的球场所用的草坪。如结缕草、假俭草、野牛草等。(1分) 4)固土护坡草坪,要求适应性强,根系深广,固土能力高的种类。如百喜草、大剪股颖、野苜蓿及白车轴草等。(1分) 3、简述露地花卉分类的方法。 1)一年生花卉(1分) 2)二年生花卉(1分) 3)多年生花卉(1分)

自然地理学复习题2014解读

绪论 简答题 1、现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研究管理和保护地球的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前沿领域包括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响应。相比于传统的定性描述,现代自然地理学更强调认识变化过程、揭示变化原因、提出管理对策,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兴技术手段。 2、简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第一章地球 名词 1、经线:通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成为圆,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为经线。 2、经度:某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3、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 简答题 1、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换,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2、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3)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5)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 6)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3、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能力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逐渐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原始地球的铁元素因为温度超过其熔点而以液态出现。液态铁由于密度大而流入地心,首先

园林花卉学复习思考题1

第一章绪论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园林花卉或花卉? 2 依栽培目的和性质不同,花卉栽培有哪些类型? 3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作用。 4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5花卉常识知多少: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花草四雅、园林三宝、园林之母、四大切花、花卉王国…… 思考题: 1 园林花卉与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 2 花卉业在中国及湖南的产业发展情况及前景?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作业习题: 1花卉按生态习性是如何分类的?分八类。 2 试述露地花卉、温室花卉、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含义,并举 4-5 例说明。 3 依花期不同如何分类? 4 依观赏部位不同如何分类? 5花卉按用途如何分类?分三类。 6 请说出 15 类不同的园林花卉。 依据花卉的生活型与生态习性进行分类,花卉可分为两大类: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第三、四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春化作用”? 2 什么是“冬性植物”、“春性植物”和“半冬性植物”?哪类植物分别属于冬性植物和春性植物? 3花芽分化的类型有哪些? 4依温度对花卉分布的影响,将花卉分为哪几种生态类型,并举例说明耐寒性花卉,不耐寒性花卉? 5依照光照长度(光照时间)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并举例。 6依照光照强度(光照度)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阳性花卉、阴性花卉、中性花卉?并

举例。 7依花卉对于水分的要求,将花卉分为旱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并举例。 8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因子有哪些? 思考题 1光照、温度、水分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2什么是监测植物?它们有什么用途?举例说明。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繁殖 作业习题: 1 花卉有哪些繁殖方法?“分生繁殖”、“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几个基本概念。 2 花卉生产和栽培中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哪些?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哪些?种子繁殖的特点以及播种方法?花卉常用的播种方法? 3 什么是需光种子、嫌光性种子?举例说明。 4 花卉分生繁殖有哪些类别?分生繁殖的特点? 5 花卉扦插的种类及方法? 6 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有哪些?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花卉扦插的基质 用于花卉扦插的基质很多,主要有土壤、沙、珍珠岩、蛭石以及水。 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主要有药剂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7 硬材扦插、软材扦插的概念。 8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的特点? 9 花卉高空压条方法? 10“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六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作业习题: 1露地花卉移植的类型和步骤;露地花卉灌溉方法的种类;露地花卉栽培的步骤。 2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基质的主要种类。 3盆栽的方法:上盆,换盆,转盆,倒盆,松盆土,施肥,浇水; 4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概念、意义、方法和途径(并举例说明)。或者花卉开花调节的途径? 1 温度处理((1)高温打破或缩短休眠(2)提高温度,避免低温休眠(3 )降低温度,避免高温休眠,保持正常生育。(4 )低温打破休眠,即解除休眠( 5)低温满足春化要求,促使花芽分化。(6)低温延长休眠,推迟开花 2 光照处理 (1)遮光处理:在长日照季节里为使短日照花卉开花必须遮光。(2)加光处理:在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