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14题(附答案),能力培优全国通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练习14题〔附答案〕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 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 赶一头牛过河.【分析】要使过河时间最少,应抓住以下两点:〔1〕同时过河的两头牛过河时间差要尽可能小〔2〕过河后应骑用时最少的牛回来.解:小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后,再骑甲牛返回,用时2+1 = 3分钟然后骑在丙牛背上赶丁牛过河后, 再骑乙牛返回,用时6 + 2 = 8分钟最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总共用时〔2+1〕+ 〔6+ 2〕+ 2= 13分钟.一张数学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如不做,不得分也不扣分,假设小明得了78分,那么他做对了多少题,做错多少题,没做多少题答案与解析:答案:做对20道题,做错2题,没做的3题解析:78+0 19余二,说明他至少做对了20道题,由于如果只做对19道题的话至多得76分.那么他能做对21题吗设他做对21题,其他全做错,得21X-4 = 80分,大于78分.所以他只能做对20道题,20X080,得了80分,实际上得了78分, 所以还得做错两道,既然剩下5道题,错了2道,那么有3道题没做.有一牧场,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答案:一般解法:把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看作1,那么就有:⑴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X^162 〔这162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X^207 〔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3〕1 天新长的草为:〔207—162〕 +〔96〕=15〔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X^15X^72⑸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 J 15〕 = 72+a12〔天〕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规定运算终〞为a※b=a+2b-2.计算:〔8※7〕派6 解析:有括号的先算括号,根据题意,8派7=8+2 X 7-2=2020派6=20+2乂6-2=30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解析】解选题的关键是找出哪个量是变量,哪个量是不变量.从条件中得出,不管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还是乙班从甲班得到多少本书,甲,乙两班图书总和是不变的量. 最后要求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那么甲、乙两班图书总和相当于乙班现有图书的3倍,依据耨和倍问题的方法,先求出乙班现有图书多少本.再与原有图书本教相比拟,可以求出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见下列图〕.甲、乙两班共有图书的本数是;30 I 120=150 〔本〕甲班给乙班假设干本国书后.甲' 二两班共有的僖数是:2+1 = 3 〔倍〕乙班现有的图书本数是:150-3=50 C本〕甲班给乙班图书本数是:50-30=20 〔本〕综合其式:〔30+120〕彳〔2+1〕 =50 〔本〕50-30=20 〔本〕验算:〔120-20〕+ 〔30+20〕=2〔倍〕〔120-20〕+〔30+20〕=150 〔本〕警:甲班给乙班20本出书后,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答案】甲班给乙班20本桌子上有3张红卡片,2张黄卡片,每张卡片都不相同.如果将它们横着排成一排,同种颜色的卡片不分开,一共有〔〕种排法 .I答案】24【嘱桁】♦张红卡片存T料摞法.3折苗卡片有工冲俳法,卸前色的卡片方押排法.所以共有盟.,1; I; - 7卅不同的排法小明将连续偶数2、4、6、8、10、12、14、16、••逐个相加,得结果2021.验算时发现漏加了一个数,那么,这个漏加的数是〔〕【答案】58【解析】2+4+6+8+• •…+90=2070 2070-2021=58.计算:28+208+2021+20008=()【答案】22252【分析】28+208+2021+20008=(20+8) + (200+8) + (2000+8) + (20000+8) =20+200+2000+20000+8 X 4=22252被除数是214,除数是17,余数是10,商是.【分析】求商,根据: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214—10〕 +17 = 204+ 17答:商是12.【答案】12.脱式计算.248 + 2+2=(34+14) X63=脱式计算:248 + 2+2(34+14) X63【分析】①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除法;②先算小括号的加法,再算乘法.【解答】解:①248+ 2 + 2= 124+ 2=62②(34+14) X 63= 48X63= 3024【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 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答案】:见解析【解析】:由于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所以6只鸡的重量等于8只鸭的重量,又由于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所以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8只鸭的重量.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草每天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 头牛,那么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那么8天吃完牧草,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最多可放多少头牛解答:1)草的生长速度:(21 乂 8-24 X 6) + (8-6衿12(原有草量:21X8-12X8=72.16 头牛可吃:72+(16-12)=18()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那么每天吃的份数不能多于草每天的生长份数所以最多只能放12头牛有1克,2克,4克,8克,16克重的祛码5枚,假设只能在一边放祛码,问用这些祛码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的重量答案与解析:解析:31种单个的祛码可以称出5种不同的重量;两个祛码可以称出5X4 + 2=10;三个祛码可以称出不同重量也是10种;四个祛码可以称出不同重量是5种;五个祛码可以称出1种;那么一共可以称出:5+10+10+5+1=31种A、B两景点相距10千米,一艘观光游船从A景点出发抵达B景点后立即返回,共用3小时.第一小时比第三小时多行8千米,那么水速为每小时多少千米【答案】8【解析】第一小时比第三小时多行,所以去的时候顺水,回的时候逆水.如果第一小时之内尚未到达B景点,那么第三小时行驶路程少于2千米,那么第二小时显然不可能行驶多于8千米的路程,所以第一小时肯定已经到达B景点.这样,后两个小时每小时的路程相同, 所以第三小时行驶〔10+10-8〕+3邙米,即逆水速度为4千米每小时;第一小时行了4+8=12千米,逆水行2千米需要半小时,所以第一小时的前半小时顺水行了10千米,顺水速度为20千米/时,所以水速为(20-4) +2=8米/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数量关系1. 班级里有36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男生有多少名?2. 有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8米,宽是4米,周长是多少?3. 一瓶果汁有500毫升,小李喝了3/5瓶,还剩多少毫升?4. 今天是星期四,再过8天是星期几?5. 一个长方形地毯的长是7米,宽是3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题目二:计算应用1. 小明买了一本数学书,价格是25元,他付了50元,找回多少元?2. 苹果一斤的价格是8元,小华买了4斤苹果,他付了多少钱?3. 大山一小时可以跑6千米,他一共跑了15千米,他用了多少小时?4. 一包饼干里有12块,小明吃了4块,还剩多少块?5. 计算:98 + 76 - 24 =?题目三:几何形状1. 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再在这条线段的中间点上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2.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边长是多少?3.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再折一次,最后展开后有几份?4. 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哪个更大?5. 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五边形,每个边的长度是多少?题目四:时间问题1. 从8点到10点,一小时有多少分钟?2. 一个电影时长是1小时20分钟,它一共有多少分钟?3. 小红上午用了1小时30分钟做作业,下午又用了2小时10分钟做作业,她一共用了多少分钟?4. 从下午4点半到晚上8点,一共经过多少时间?5. 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有多少小时?题目五:数据统计1. 以下是小明在一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92,85,78,90,87。
他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2. 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所示:120,130,125,135,140,125,130,135,140,130,135,140,125,130,135,140,125,130,135,140,125,130,135,140,125,130,135,140,120,125。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第一题:加减法练习
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
1.56 + 32 =
2.78 - 23 =
3.45 + 26 - 12 =
答案:
1.56 + 32 = 88
2.78 - 23 = 55
3.45 + 26 - 12 = 59
第二题:乘法口诀练习
请填写下面的乘法口诀表格:
1 2 3
1 1
2 3
2 2 4 6
3 3 6 9
答案:
1 2 3
1 1
2 3
2 2 4 6
3 3 6 9
第三题:找规律练习
请根据规律,填写下一组数字:
1.2, 4, 6, 8, ________
2.10, 20, 30, 40, ________
3.3, 6, 9, 12, ________
答案:
1.2, 4, 6, 8, 10
2.10, 20, 30, 40, 50
3.3, 6, 9, 12, 15
第四题:推理解决问题
根据下图推理,填写问号处的数字:
图1
答案:
问号处的数字为19。
第五题:排列组合练习
有三个珠子,分别是红、黄、蓝。
请列出所有可能的颜色组合,每个颜色只能使用一次。
答案:
可能的颜色组合为:红黄蓝、红蓝黄、黄红蓝、黄蓝红、蓝红黄、蓝黄红。
第六题:应用题
小明有5元钱,他想买一本价值2元的故事书和一支价值3元的钢笔,他还剩下多少钱?
答案:
小明还剩下 5 - 2 - 3 = 0 元。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大全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
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
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
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求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
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
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3.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
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4.一个圆柱形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
现打开水龙头往中灌水。
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
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
已知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底面面积之比。
5.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
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21、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
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2、XXX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XXX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XXX送书,追上时,XXX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XXX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XXX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思维训练题一、填空。
(共20 分,每小题 2 分)1.被除数是3320 ,商是150 ,余数是20,除数是()。
2.3998 是4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其中最小的数是()。
3.有一个两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两位数相加,得数是20.9 。
这个两位数是()4.填一个最小的自然数,使225× 525×()积的末尾四位数字都是0。
5.在下面的式子中填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8+16÷4-2=206.从1、2、3、4、5、6、7、8、9九个数中,任取 3 个数组成一组,使它的平均数是5,有()种取法。
7.某地的邮政编码可用ABCCD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8,A与B的和等于 2 个D,A 是最小的自然数。
这个邮政编码是()。
8.两个数之和是444 ,大数除以小数商11,且没有余数,大数是()9.把5、11 、14、15、21、22 六个数填入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10.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有 1 个数字,它们是1、2、3、4、5、6,而且每个相对面上两个数的和是7(1和6,2 和5,3 和4)。
下图是正方体六个面的展开图,请填出空格内的数。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共10 分,每小题 2 分)11.大于0.9997 而小于0.9999 的小数只有0.9998 。
()12.一张长方形彩纸长21 厘米,宽15 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时纸的长是 6 厘米。
()13.一个箱子里放着几顶帽子,除 2 顶以外都是红的,除 2 顶以外都是蓝的,除2顶以外都是黄的。
箱子中一共有 3 顶帽子。
()14.一个占地 1 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加长100 米,苗圃的面积增加3公顷。
()15.有铅笔180 支,分成若干等份,每份不得少于7 支,也不能多于25 支,共有7 种不同的分法。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14题(附答案),能力培优 全国通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4题(附答案)1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
【分析】要使过河时间最少,应抓住以下两点:(1)同时过河的两头牛过河时间差要尽可能小(2)过河后应骑用时最少的牛回来。
解:小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后,再骑甲牛返回,用时2+1=3分钟然后骑在丙牛背上赶丁牛过河后,再骑乙牛返回,用时6+2=8分钟最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
总共用时(2+1)+(6+2)+2=13分钟。
2一张数学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
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如不做,不得分也不扣分,若小明得了78分,那么他做对了多少题,做错多少题,没做多少题?答案与解析:答案:做对20道题,做错2题,没做的3题解析:78÷4=19余二,说明他至少做对了20道题,因为如果只做对19道题的话至多得76分。
那么他能做对21题吗?设他做对21题,其他全做错,得21×4-4=80分,大于78分。
所以他只能做对20道题,20×4=80,得了80分,实际上得了78分,所以还得做错两道,既然剩下5道题,错了2道,那么有3道题没做。
3“有一牧场,已知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
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
”答案:一般解法:把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看作1,那么就有:(1)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6=162 (这162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
)(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9=207 (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
)(3)1天新长的草为:(207-162)÷(9-6)=15(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6-15×6=72(5)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1-15)=72÷6=12(天)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
四年级上册思维题50道

四年级上册思维题50道一、数与代数部分(20道)1. 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解析:-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5万,根据“四舍五入”法。
- 要使这个数最大,就是用“四舍”法,千位上最大是4,其它各位百位、十位、个位是最大的一位数9,所以这个数最大是54999。
- 要使这个数最小,就是用“五入”法,千位上最小是5,其它各位百位、十位、个位是最小的自然数0,所以这个数最小是45000。
2. 用1、3、5、7、9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乘积最大是多少?- 解析:- 要想让乘积最大,就要让两个因数尽量大。
- 高位数的数越大,因数的值就越大。
- 两个因数分别为93和751,计算可得公式。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begin{array}{r}\square2\square\\\times\ \ \ \ 7\\\hline\square4\square8\end{array}\)- 解析:- 因为积的个位是8,第二个因数是7,根据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所以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是4。
- 又因为积的百位是4,公式,向千位进1,要使得积的百位是4,那么第一个因数的百位只能是6,公式,符合积的百位是4。
- 所以这个算式是公式。
4. 一个数除以29,商是16,并且有最大的余数,余数是多少?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数是29,所以最大余数是28。
- 根据被除数=商×除数 + 余数,这个数是公式。
5. 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3,积就增加51;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6,积就减少15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多少?- 解析:- 一个因数增加3,积就增加51,那么另一个因数是公式。
- 另一个因数减少6,积就减少150,那么这个因数是公式。
- 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公式。
6.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题》带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题》带答案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
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解:98-(46-25)=77本2、一件儿童上衣48.5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8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2.5元。
这条裙子多少钱?解:48.5-9.8+2.5=41.2元3、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
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
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解:20×70-4×200=600千米4、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
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
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解:160÷40-80÷40=2小时5、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
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解:42+42÷2=63只6、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
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解:140×3=420棵420-356=64棵2003年多。
7、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解:上层:144÷2-8=64本下层:64+8+8=80本8、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
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解:(850-100)÷3=250千克9、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
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解:(48-12)÷9=4小时10、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
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几倍?解:180÷(72÷2)=511、学校组织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解:1250÷(25×5)=10元1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大全(附答案)姓名:班级: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 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4.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2姓名:班级:1、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2、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3、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4、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5、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姓名:班级:1、师徒二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还多10个,那么徒弟一共加工了几个零件?2、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3、. 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完成.如果甲先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打完这部书稿时,甲乙两人共用多少小时?4、. 黄气球2元3个,花气球3元2个,学校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比黄气球少4个,学校买哪种气球用的钱多?5、. 一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为20米/分的河中,从上游的一个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时30分,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姓名:班级:1、. 甲粮仓装43吨面粉,乙粮仓装37吨面粉,如果把乙粮仓的面粉装入甲粮仓,那么甲粮仓装满后,乙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粮仓容量的1/2;如果把甲粮仓的面粉装入乙粮仓,那么乙粮仓装满后,2、甲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粮仓容量的1/3,每个粮仓各可以装面粉多少吨?17. 甲数除以乙数,乙数除以丙数,商相等,余数都是2,甲、乙两数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数之和是几?3、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4、. 某校参加军训队列表演比赛,组织一个方阵队伍.如果每班6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4个班的同学参加,如果每班7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3个班的同学参加.那么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几人?5、. 甲、乙、丙三台车床加工方形和圆形的两种零件,已知甲车床每加工3个零件中有2个是圆形的;乙车床每加工4个零件中有3个是圆形的;丙车床每加工5个零件中有4个是圆形的.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了58个圆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个数的比为4:3:3,那么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零件几个?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3)21. 圈金属线长30米,截取长度为A的金属线3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5根,剩下的金属线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还差0.4米,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A的金属线则还差2米,长度为A的等于几米?22. 某公司要往工地运送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甲种建筑材料每件重700千克,共有120件,乙种建筑材料每件重900千克,共有80件,已知一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载4吨,那么5辆相同的汽车同时运送,至少要几次?23. 从王力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到体育馆的路程长1/4,一天王力在体育馆看完球赛后用17分钟的时间走到家,稍稍休息后,他又用了25分钟走到学校,其速度比从体育馆回来时每分钟慢15米,王力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24. 师徒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由于配合得好,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要提高1/10,徒弟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5.两人合作6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5,接着徒弟又单独做6天,这时这项工程还有13/30未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师傅一人做,几天完成?25. 六年级五个班的同学共植树100棵.已知每个班植树的棵数都不相同,且按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名恰好是一、二、三、四、五班.又知一班植的棵数是二、三班植的棵数之和,二班植的棵数是四、五班植的棵数之和,那么三班最多植树多少棵?26. 甲每小时跑13千米,乙每小时跑11千米,乙比甲多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跑了2千米.乙总共跑了多少千米?27. 有高度相等的A,B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口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容器A 中装满水,容器B是空的,把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中,测得容器B中的水深比容器高的7/8还低2厘米.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28. 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已知汽车每次往返需要1小时,实际上汽车每次多装了1吨,那么可提前几小时完成.29. 师、徒二人第一天共加工零件225个,第二天采用了新工艺,师傅加工的零件比第一天增加了24%,徒弟增加了45%,两人共加工零件300个,第二天师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徒弟加工了几个零件?30. 奋斗小学组织六年级同学到百花山进行野营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问学校距离百花山多少千米?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4)31. 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了多少度电?32. 王师傅计划用2小时加工一批零件,当还剩160个零件时,机器出现故障,效率比原来降低1/5,结果比原计划推迟20分钟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33. 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34. 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平分给没分到房子的两个儿子.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平合理,35. 小明和小燕的画册都不足20本,如果小明给小燕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2倍;如果小燕给小明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3倍.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36. 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37. 爸爸、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爸爸是34岁.2238、张老师对小军说我9年前的岁数和你6年后的岁数相等,7年前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6倍,小军和张老师今年的年龄是多少?6=15年15÷(6-1)=3 3×1=3岁3×6=18岁小军:3 7=10岁张老师:18 7=25岁231、大小两桶油,重量比是7:3,如果从大桶取出12千克倒入小桶,则两桶油中的油正好相等。
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油?12/2*10=60(千克)7+3=1060/10*7=42(千克)60/10*3=18(千克)答:大桶里有42千克油,小桶里有18千克油。
1、一桶汽油,桶的重量是油的8%,倒出48千克后,油的重量相当于同的二分之一,原有油多少千克?48/(1-8%*0.5)=48/96%=50(千克)答:原有油50千克。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解: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