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选煤工艺流程设计书
选煤用重介质生产工艺

01
重介质生产工艺优化与改 进建议
提高重介质生产效率的建议
增加自动化设备
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使用智能化的泵站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重介质的自 动化调配和运输。
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对重介质生产流程的优化,可以减少生产环节和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例如,采用集中配料和混合的工 艺流程,能够减少重复运输和装卸的环节。
01
重介质生产工艺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大型选煤厂的重介质生产工艺设计
背景介绍
某大型选煤厂为了提高选煤效率和精度,决定采用重介质 选煤技术。
工艺流程
该选煤厂的重介质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煤准备、重介质制 备、重介质选煤、产品脱介、重介质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 。
技术特点
该工艺采用高效的重介质选煤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选煤 效率和精度,同时重介质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也得到了很好 的应用。
排水
储存
将反冲洗水排出,收集残余的介质并处理 。
将反冲洗后的介质储存到指定的仓库或储 罐中备用。
介质回收流程
01
介质回收系统
使用介质回收系统将残余的介质 进行回收处理。
分离器
在介质回收系统中,使用分离器 将不同的介质进行分离和分类。收泵将残余的介质输送至 回收系统进行处理。
储存
将回收处理后的介质储存到指定 的仓库或储罐中备用。
04
01
重介质生产设备与材料
重介质生产设备
重介质生产设备种类繁多,根据工艺流程和规模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设备包括混合桶、沉淀池 、磁选机、筛分机等。
混合桶用于将重介质粉和悬浮液混合均匀,沉淀池用于重介质悬浮液的固液分离,磁选机用于去除重 介质中的磁性杂质,筛分机用于将重介质按粒度分级。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目录 (I)摘要 (1)Abstract (2)1 文献综述 (3)1.1 选煤工艺的发展 (3)1.2 重介质选煤的特点及应用 (4)1.3 重介质选煤工艺 (5)1.4 课题选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6)1.4.1 课题选题背景 (6)1.4.2 课题主要内容 (7)2 旋流器基本理论 (8)2.1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机理 (8)2.2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9)2.2.1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10)2.2.2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 (10)2.2.3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特点 (12)2.2.4 旋流器的工艺调试方法 (14)2.3 重介质选旋流器分选效率 (15)2.3.1 分选效率评定方法 (16)2.3.2 影响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因素 (16)3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型计算 (18)3.1 旋流器处理能力的确定 (18)3.1.1 理论分析 (18)3.1.2 旋流器处理能力的计算 (22)3.2 悬浮液浓度计算 (23)3.3 重介质旋流器入料方式 (23)3.4 设计洗煤厂规格 (24)3.5 洗煤厂重介质旋流器的选型 (24)4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设计 (26)4.1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主要尺寸 (27)4.2 入料口直径 (27)4.3 溢流口 (28)4.3.1 与生产能力的关系 (28)4.3.2 与分流比的关系 (28)4.3.3 与分离粒度的关系 (29)4.3.4 与分离精度的关系 (29)4.4 二段旋流器锥比 (30)4.5 两段旋流器的间联接管 (30)4.6 底流口 (30)4.6.1 与生产能力的要求 (31)4.6.2 与分离粒度和分离效率的关系 (31)4.6.3 与分流比的关系 (31)5 总结 (32)6 致谢 (33)7参考文献 (34)摘要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它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耗均在75%以上。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煤质量有逐渐恶化的趋势,选煤是提高煤炭质量的最重要手段,是煤炭工业的重要生产环节。
选煤厂200万吨重介选煤工艺流程介绍

选煤厂200万吨重介选煤工艺流程介绍1原煤经分级筛分级,除铁器除铁后按50mm进行分级,大于50mm 的原煤经手选选出矸石和杂物破碎与分级筛下物—同进入到1400/1000的旋流器中进行分选。
2分选,脱水,脱介作业50mm-0mm粒级入选原煤不脱泥;不分级,无压给入三产品的重介旋流器以单一低密度悬浮液进行分类,一次性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
(1)精煤产品经脱水脱介后,按13mm 分级,筛下—13mm的末精煤进入精煤离心机二次脱水后和块精煤一起作为最终精煤产品,由精煤转载胶带机送至精煤仓。
(2)中煤产品脱水脱介后,按10mm分级,筛下—10mm的末中煤进入中煤离心机经二次脱水后和块中煤一起作为最终中煤产品,由中煤转载胶带机送至中煤仓。
(3)矸石经过脱介,脱水后,由胶带机送至矸石仓。
3煤泥重介分选精煤脱介弧形筛下的合格介质,部分分流和精煤脱介筛下合格部分合格介质用煤泥合格介质桶收集后,用泵打至煤泥重介旋流器进行分选,选出轻产物和重产物,轻产物进入精煤稀介质系统,重产物进入中煤稀介质系统。
4介质回收合格介质用泵打至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作为分选介质,精煤,中煤,矸石稀介系统彼此独立。
三部分稀介质分别进入各自的磁选机,选出的磁选精矿返回合介桶。
厂内跑,冒,滴,漏的介质收集后,由扫地泵打入中煤稀介系统进行回收。
5介质补加补加的介质采用合格磁铁粉,不设分级和磨矿作业,补加的磁铁粉直接进入到回介桶。
6粗煤泥回收(1)精煤磁选尾矿由精煤泥桶收集后,用泵打至精煤泥击打翻转弧形筛进行一次脱水分级,击打翻转弧形筛筛上物与浮选精煤一起进入精煤卧脱进行二次脱水,其产品作为最终精煤产品。
这样充分发挥了重介分选下限低,分选精度高的优势,有效减少了浮选入料量,同时保证了精煤产品的水分,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2)矸石和中煤磁选后的尾矿,由尾煤泥桶收集后用泵打至击打翻转弧形筛进行一次脱水分级,筛上物进入中煤脱介筛进一步脱水后掺入中煤,筛下物自流到一段浓缩机。
第三篇 重介选煤式工艺设计与操作规程

第一章
概
述
磁性介质回收回来循环使用, 同时将多余煤泥和水排出循环介质系统, 维持循环介质系统 煤泥量的稳定性。磁选精矿返回介质系统循环使用, 磁选尾矿一般直接进入煤泥水系统, 浓缩处理后将浓缩溢流返回重介系统, 做脱介筛喷水等循环复用, 浓缩底流进行粗煤泥回 收或进入煤泥水系统进行后续处理。弧形筛、 脱介筛、 磁选机是本环节的主要设备。 (!) 粗煤泥回收系统: 为了防止脱介、 分级、 脱水设备等因磨损而造成超粒进入浮选系 统 (即跑粗) , 影响系统工艺效果, 同时充分利用重介质旋流器有效分选粒度下限低的优 势, 可将不同产品流中的粗煤泥进行单独回收并归入相应的产品, 既避免粗粒进入浮选导 致跑粗, 又降低了浮选负荷, 大大提升了工艺系统的合理性, 改善了工艺效果, 提高了综合 效益。粗煤泥回收, 特别是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系统的粗煤泥回收系统的设计及管理 非常重要。水力分级设备及机械脱水设备是本环节的重要基础设备。 (") 介质制备与添加系统: 某些重介选煤厂拥有自备的介质制备与添加系统, 可根据 生产需要灵活地控制介质的粒度组成等指标。如果直接购买商品介质粉, 则只需要相应 的调配补加系统。 (#) 系统参数测控系统: 根据工艺需要, 对工作悬浮液的密度、 磁性物含量、 分流量、 入 料压力等参数进行测控, 目前普遍采用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本系统就像系统的 “眼睛” , 是重介质分选工艺实现稳定、 高效、 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简单、 高效、 可靠的自动测控技 术是促进重介选煤工艺快速发展和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密度计、 磁性物含量测定装置、 压力传感器、 变频器、 工控机、 执行器、 测控软件是构成本系统的硬件基础。 ($) 管路及流体输送系统: 管路有如系统的 “血管” , 流体输送设备有如系统的 “心脏” 。 管路系统的合理选材与设计, 流体输送设备的正确选型都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稳定性、 灵活性。耐磨材料与技术 (耐磨管、 阀、 弯头) 的推广应用大大延长了流体输送系 统的使用寿命, 为系统的长时间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调速节能技术的推广使用, 既降低了介质泵准确选型的难度, 又提高了工况调整的灵活性, 还使泵始终处于低转速节 能运行状态, 不仅节能, 还能延长系统的运行寿命。
重介质选煤的工艺流程

重介质选煤的工艺流程重介质选煤是一种物理选煤的方法,主要通过不同比重的介质来进行煤炭的分选,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选煤方式。
下面将介绍重介质选煤的工艺流程。
1. 煤炭的预处理首先将原始煤炭进行破碎、磨矿和筛分处理,将煤炭粉碎成合适的尺寸,去除其中的石灰岩、黄铁矿、硫铁矿等杂质,以及一些大块的煤炭。
2. 浮选机投料将预处理后的煤炭投入到浮选机中,在浮选机中加入相应比重的介质,通过搅拌设备混合均匀。
3. 浮选过程浮选机中的搅拌设备将浮选浆搅拌均匀后,打开给煤口,让煤炭和介质混合物通过高速流入浮选槽中。
在浮选槽中,煤炭和介质按照所含有的矿物组分的密度差异进行分选。
重矿物下沉到浮选槽底部,轻矿物则漂浮到浮选槽顶上。
4. 筛分过程浮选过程结束后,将浮选槽中的煤炭和介质混合物通过刮板输送到筛分设备中。
根据不同的煤炭需求,利用不同筛分设备对不同颗粒大小的煤炭进行筛分,将所需要的煤炭颗粒分离出来,同时将剩余的介质循环利用。
5. 介质循环利用介质中的重矿物在浮选过程中下沉到底部,一部分通过水泵抽出,经过过滤、除水等处理后再次投入到浮选槽中使用。
这种循环利用介质的方式不仅能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6. 尾矿处理浮选过程中废弃的煤炭和介质混合物称为尾矿,在选煤过程中通过尾矿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将尾矿进行干燥、脱水、后处理等工艺,将其中的水分和残留的介质进行分离,以便于后续的环境处理。
总结起来,重介质选煤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炭的预处理、浮选过程、筛分过程、介质循环利用和尾矿处理等几个主要环节。
重介质选煤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选煤方式,可以在提高煤炭利用率的同时,减少煤炭的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
重介选煤是一种利用物理方法将原煤中的矿物质和有害成分进行分离的煤炭加工技术。
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的当下,重介选煤工艺流程成为了提高煤炭利用率和煤品质的重要手段。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主要分为粉煤磨煤、煤质调整、粗煤分选、洗煤、细煤分选和尾矿处理等步骤。
其中,粉煤磨煤是将原煤经过粉碎、研磨、分级等工序,以提高煤粉的均匀度和灰分的分离效果;煤质调整是通过调整煤炭粒度和密度,减少其灰分含量;粗煤分选则是利用重介选煤设备将原煤中的矿物质和有害成分进行初步分离;洗煤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煤炭中的杂质和矿物质进行分离,提高煤品质和提取有用煤质资源;细煤分选是进一步提高煤炭品质,去除煤中的硫和灰分;尾矿处理则是对精煤进行处理,回收水资源和粗介质。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能有效提高煤炭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重介选煤,可以提高煤炭灰分和硫分的去除率,降低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灰渣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重介选煤,还可以大幅提高煤炭的热值和品质,提高煤炭的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重介选煤工艺流程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煤炭加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环境。
在未来,重介选煤工艺流程将在煤炭加工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煤厂工艺流程

重介选煤厂工艺流程一、原煤准备系统原煤从原煤厂通过受煤坑进入原煤往复给煤机,给煤机再将原煤给入201皮带,通过201皮带机电子秤可以准确地计量入洗原煤吨数;通过201皮带机头的除铁器,可以除去原煤中含有的一些铁质物。
然后原煤经201皮带机头溜槽进入203原煤分级筛,通过分级,50mm 以下粒度的原煤从分级筛筛下漏斗直接进入301入厂原煤胶带运输机;50mm以上粒度的原煤从分级筛筛前溜槽进入204手选胶带运输机,通过人工捡矸除去大块矸石和杂物后进入205分级破碎机;经破碎使50mm以上粒度的煤全部加工成符合条件的50mm以下粒度的原煤,而后进入301入厂原煤胶带运输机;经301入厂原煤胶带运输机的除铁器再次把原煤中含的铁磁杂物清除,连同203分级筛下原煤一起进入主厂房第七层的302原煤刮板运输机。
二、产品行成:(精煤、中煤、矸石、煤泥)原煤和少量的合介一起从302刮板运输机进入三产品重介旋流器,通过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分选,从精煤汇集箱出来精煤;从中煤汇集箱出来中煤;从矸石汇集箱出来矸石。
具体三产品行走路线如下:精煤共三种路线:第一: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从精煤汇集箱出来的精煤,通过305、306两台精煤弧形筛对煤浆的预脱水和脱介处理,筛上产物通过弧形筛筛前溜槽进入309精煤脱介筛;筛下产物一部分通过弧形筛筛下汇集箱进入合介桶;而另一部分通过弧形筛分流箱分两路,一路进入合介桶;另一路进入磁选机313、314,通过磁选机,回收磁铁矿粉;磁选机精矿进入合介桶,尾矿进入精煤泥桶319。
进入309脱介筛的煤,通过脱介筛及筛上喷水的作用,脱介筛筛下物中合介直接进入合介桶,稀介进入磁选机进行处理,筛上物通过筛前溜槽进入精煤离心机进行最终的脱水处理后进入501皮带运到精煤场地。
第二:浓缩分级旋流器分选精煤泥桶319中的煤泥通过两台精煤磁尾泵320、321分别打到两台浓缩分级旋流器322、323中,较细粒度的煤泥通过溢流口进入浮选入料缓冲池中;较粗粒度的通过高频筛入料溜槽进入两台精煤高频筛325、326中,通过高频振动筛的最终脱水,筛下煤泥水通过漏斗进入精煤泥桶319和浮选入料池;筛前精煤通过溜槽进入501皮带运到精煤场地。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重介选煤是一种重要的煤炭加工技术,通过重介选煤工艺流程,可以将原始煤炭中的杂质和有用的煤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煤炭的质量和利用率。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通常包括煤炭破碎、煤炭筛分、重介选煤和尾矿处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重介选煤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
一、煤炭破碎煤炭破碎是重介选煤工艺流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原始煤炭从矿井中采出后进行破碎,使其颗粒大小适合后续的处理工艺。
煤炭破碎通常采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或者冲击式破碎机等设备进行,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原始煤炭破碎成适合后续处理的颗粒大小。
二、煤炭筛分煤炭筛分是重介选煤工艺流程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将煤炭颗粒按照大小进行筛分,以便后续的重介选煤处理。
煤炭筛分通常采用振动筛、旋振筛或者滚筛等设备进行,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煤炭颗粒按照不同的大小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煤炭颗粒。
三、重介选煤重介选煤是重介选煤工艺流程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利用重介物质的特性,将煤炭颗粒和杂质进行分离。
重介选煤通常采用重介选煤槽或者重介选煤旋流器等设备进行,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利用重介物质的密度差异,将煤炭颗粒和杂质进行分离,从而得到高品位的煤炭产品。
四、尾矿处理尾矿处理是重介选煤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对重介选煤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尾矿处理通常包括浮选、脱水、干燥等工艺,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将尾矿中的水分和杂质去除,从而得到符合环保要求的尾矿产品。
总结来说,重介选煤工艺流程是一种重要的煤炭加工技术,通过煤炭破碎、煤炭筛分、重介选煤和尾矿处理等步骤,可以将原始煤炭中的杂质和有用的煤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煤炭的质量和利用率。
重介选煤工艺流程在煤炭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提高煤炭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质层
粘结指数
X,(mm)
Y,(mm)
毛煤
1.92
26.54
30.29
0.16
22.45
0
0
—
净煤
0.68
8.68
27.69
0.44
0
37
12
75
2.2.1煤的工业分析
1.原煤水分:Mt=5%
2.原煤灰分:Ad=26.23%,在20.01-30.00%之间,属于中灰分煤
3.原煤硫分:St.d=0.44%,小于0.50,属于特低硫煤[3]
4.煤 种:由筛分总样化验结果可知,Vdaf=27.69%,Vdaf>20.0~28.0%,胶质层厚度Y=12mm,Y<25.0且粘结性指数为75,则由此可以判定此煤种为焦煤[9]。
5.含矸量:由原煤筛分试验表可以看出原煤含矸量为3.04%,其值<5%所以为中矸煤可以不考虑机械排矸,只设人工检查性手选。
2.该地区气候情况:
该区属大陆性气候,最高温度36ºC,最低温度零下35ºC。结冻期由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末。冻结深度一般为2米。风向多西北风,最大风速25米/秒,年降雨量540毫米左右。
1.2.3产品及用户
主要产品:精煤、中煤
副产品:煤泥、矸石
精煤灰分为:9.59%; 产率:56.29%; 水分:12.30%
2.±0.1邻近比重物含量法。它是把分选密度±0.1范围内的物料作为中煤,以其含量大小来评定原煤的可选性的难易程度。愈接近分选密度的物料混杂程度愈严重,远离分选密度的物料混杂可能愈小。这种方法评定原煤的可选性,因考虑了分选过程的分选制度,更加接近实际地反映了煤的可选性难易程度,而中煤含量法没有考虑到实际所用的分选密度,也没有考虑产品质量的要求。
设计选煤厂年处理量为0.5Mt,属矿区型选煤厂,年工作日为330天,每天16小时,二班生产,一班检修。
1.2.2厂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情况
1.地理位置:
鸡西杏花矿选煤厂位于鸡东县哈达河乡与鸡西市长青乡交界处(东经131°8ˊ,北纬45°20ˊ),杏花选煤厂距鸡西市18公里。选煤厂南约300米是城密国防公路,铁路专用线18公里,通过西鸡西车站与国铁牡密线接轨,交通方便。选煤厂南约2公里为穆棱河,河水一般流量为78.1米/秒,最大流量为3120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鸡西矿务局是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之一,针对鸡西杏花矿有限的煤炭资源,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价值,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在该地区新建一个0.5Mt/a的矿区型选煤厂,入洗附近矿区的原煤。来解决煤炭在利用中存在运输量大、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1.2厂区概况
1.2.1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
2.1 煤质资料的审查
煤质资料的可靠性,对设计流程和选用设备的合理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为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合理性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样和试验。所有的资料均经过校正,确定为准确可靠的数据。
本选煤厂常规设计所依据的原始资料数据如下:(见附录三)
1.原煤筛分总样化验结果表
2.原煤筛分试验结果表
3.+50mm煤和夹矸煤破碎后筛分试验表
3.由小筛分资料可查出原生煤泥r=9.13%、Ad=16.64%,说明煤泥含量较大。
筛分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煤的粒度组成和各粒级产物的质量特性,它是合理利用煤炭以及设计选煤厂的基础材料。浮沉资料是评定煤的可选性和分选作业流程计算的依据,而可选性的难易又是选煤厂设计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3章选煤工艺
3.1 煤的可选性与可浮性
中煤灰分为:22.05%; 产率:22.32%; 水分:15.00%
煤泥灰分为:63.22%; 产率:4.93%;水分:22.00%
矸石灰分为:77.78%; 产率:16.46%; 水分:15.00%
用户:精煤主要供鞍钢、本钢等大型钢铁集团使用
中煤供市发电厂及本厂锅炉房使用
煤泥主要供民用
第2章 煤质资料的审查与分析
2.2.2筛分、浮沉资料的分析
煤质资料分析和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煤的内在特性和制定合理的选煤工艺流程,经分析得:
1.由筛分资料可看出原煤各粒级数量百分数相近,各粒级灰分与原煤灰分相近且粒度减小而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该煤的粒度分布较均匀,煤质也较均匀,脆且易碎。
2.查50-0.5mm可选性曲线按等λ原则可知其±0.1含量为48.5%,可以此粗略判断该煤为极难选煤。
4.0.5-0mm粉煤筛分试验表
5.50-0mm自然级浮沉试验表
6.50-0mm破碎级浮沉试验表
煤质资料分析和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的了解煤的内在特性和制定合理的选煤的工艺流程,是制定选煤工艺流程、进行流程计算和设备选型的基本依据。
2.2煤质资料的分析
表2-1 筛分总样化验结果
化验
项目
Mad
%
Ad
%
Vdaf
3.1.1原煤可选性
原煤的可选性决定选煤方法的选用以及具体工艺流程的制定。因此在确定选煤方法及工艺流程之前,首先要对原煤的可选性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合理的选煤方法、工艺流程,从而更充分利用能源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评定原煤可选性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中煤含量法。在分选过程中,产品之间很难避免互相混杂,但原煤中,当中间密度级物料含量愈多,混杂的愈严重,也即分选的困难愈大,故以中煤含量的多少来评定原煤可选性是有科学根据的。根据我国的情况,对炼焦煤密度1.4~1.8为中煤范围,并以此范围内的重量百分数作为评定指标;对于动力用煤,密度1.5~1.8为中煤范围;无烟煤1.8~2.0为中煤范围。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精确度较低。适用于对原煤的可选性,作粗略的对比。
第1章绪论
1.1选题意义
选煤作业作为煤炭加工的第一步作业,能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原煤中存在的大部分矸石、硫分等成分,减少煤炭运输负担,提高利用率,可以直接满足钢铁厂等一些用煤单位的需要。但从我国选煤规模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外已达到90%以上的原煤进行入洗,而在我国仅有48%左右的原煤入洗。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75%。煤炭的合理、高效开发与利用是关系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