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说明书
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流程说明第二章生产工艺流程和控制参数第一节生产工艺流程一、煤粉制备及窑头、分解炉喂煤(一)煤粉制备原煤由汽车运入厂区联合储库,库规格为21×75mm,可储存原煤4500 吨,联合储库设有二台5吨吊车,原煤通过吊车仓、电磁振动喂料机、?皮带输送机送入原煤仓,然后经封吊式园盘喂料机将原煤喂入磨内,在磨内进行烘干与粉磨,粉麻磨后的煤粉随同气流一起被带到粗粉分离器,粗粉返回磨头重新粉磨,细粉随气流进入细粉分离器、袋收尘器,收集下来的即为成品,贮存在煤粉仓内供回转窑、分解炉燃烧之用。
排出大气的废气含尘浓度小于100毫克。
煤粉制备利用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烘干热源,温度在300 ̄360℃左右。
?因预热器废气中含有窑灰,?故在热废气导入煤磨之前先通过一台∮ 1410旋风收尘器,将废气中的粉尘除掉。
(二)窑头、分解炉喂煤煤粉由于煤粉仓通过仓下可调速双管螺旋绞刀送入煤粉称重仓,称重仓内煤粉再通过该仓下的可调速双管螺旋绞刀送入溜槽式固定流量计,然后进入F-K螺旋泵的泵顶仓,由罗茨风机的风力将仓内煤粉送入窑头或分解炉。
因喷煤管路是在正压状态下工作的,与F-K螺旋泵连接的固体流量计以及与流量计连接的双管绞刀均要受到从F-K螺旋泵返回的正压风的干涉,从而影响喂煤量的精确性。
为消除正压风的干涉,在F-K螺旋泵的泵顶仓、溜槽式固体流量计、喂煤双管绞刀上均设置有放正压风的放风管道以消除干涉。
二、生料喂料生料从均化库库侧卸入斜槽送入提升机,由提升机将生料投入生料校正仓,校正仓卸料入斜槽将生料送入固体流量计,再通过斜槽送入气力提升泵,然后将生料喂入预热器并入窑。
三、生料预热器与分解来自连续均化库和喂料楼的生料,通过气力提升泵输送到预热器框架内的C4筒与C5筒的连接管道中,与从C4筒来的热废气进行热交换,?同时被带到C5筒中生料继续与热废气进行交换,同时相互分离,?分离后的生料进入C3筒与C4筒的连接管道中,在管道内再次进行热交换,同时被C3筒来的热废气带入C4筒,生料与热废气在C4筒内再次进行分离。
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范文)

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篇一: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四个网版先在导轨上按基本一致的安装好,再把菲林贴在印物上,在导轨上套好,印刷物与菲林不动,取下网版。
涂好感光浆并烘干,再把四个网依次对上在跑台导轨的印物菲林,这时候在网版上用笔画上与菲林对位的哪个套色孔(十字架)画上记号,两头都画,其它三个也这样,好了后拿去晒,四张菲林套色孔(十字架)依此对上四个网版上的记号,晒好后再把其中一张菲林贴在印物上,把印物(菲林)与网版对好(这时候印刷物是可以随动的),对好一个后,把其它三个来对(对套色孔),如果有误差,就调下网版的靠导轨处,一定要调网版上的,好了后,把印刷品在跑台上依此摆放好就可以开印了一、确定印刷色序必须遵循的原则(1)透明度差、遮盖力强的油墨色序靠前,透明度好的油墨色序靠后;(2)黑色排在第一色序,是为了套印准确;黄色排在最后一个色序是因为在温压湿的状态下,其他油墨在黄墨上的附着力很差,故把黄色放在第四色。
(3)以文字和黑色实地为主的印刷品,印刷色序一般采用青、品红、黄、黑。
但若有黑色文字或实地套印黄色实地,则应该把黄色放在最后一色;(4)以色调的冷暖来确定印刷色序,暖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先印青、黑、后印品红、黄;冷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先印红,后印青。
(5)墨量小的先印,墨量大的后印;(6)当印刷中有平网和实地叠印时,一般先印平网,后印实地。
(7)印刷时套印要求比较高的两种色,可以安排这两种色在相邻两个色组印刷,以提高其套准精度。
(8)纸张平滑度差时,颜料颗粒度粗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纸张紧度差时,浅色先印。
专色的印刷也基本遵循以上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实验,找出最能表现预期效果的色序。
工艺流程说明书

工艺流程说明书
《工艺流程说明书》
工艺流程说明书是对某一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它包含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并且列出了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
这种说明书通常由生产部门或技术部门编写,用于指导生产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生产。
工艺流程说明书的编写需要对工艺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必须考虑到每一个环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规程。
一般来说,工艺流程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生产操作、生产设备、生产条件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2. 工艺参数:各个生产环节所需的工艺参数,比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3. 检测及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检测项目和质量控制措施;
4. 安全环保要求: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要求;
5. 故障处理方法: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需要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工艺流程说明书的编写需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确保生产操作人员能够根据说明书准确地进行生产操作,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由于工艺流程说明书通常需要经常更新,因此编写人员需要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
调整和更新说明书内容。
总之,工艺流程说明书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对于规范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保证生产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生产企业来说,都需要认真对待工艺流程说明书的编写和管理工作。
零件工艺设计说明书范文

零件工艺设计说明书范文
一、零件简介
该零件为一个典型的车削零件,用于汽车制造行业。
零件材料为高碳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二、工艺流程设计
1.毛坯准备:选用高碳钢作为毛坯材料,并进行热处理以
提高其机械性能。
2.粗加工:去除毛坯大部分余量,为后续精加工提供基础。
3.精加工:对零件进行精细加工,确保尺寸精度和表面质
量。
4.热处理:对零件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
耐磨性。
5.检测:对零件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三、工艺参数选择
1.切削速度:根据零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
速度。
2.进给量:根据零件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进
给量。
3.切削深度:根据毛坯余量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
深度。
四、工艺装备设计
1.刀具:选用硬质合金刀具,以提高切削效率和刀具寿命。
2.机床:选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
效率。
3.工装:设计专用工装,以固定零件并确保加工稳定性。
五、质量控制与安全
1.严格控制切削参数和刀具使用,避免超负荷切削和刀具
破损。
2.加强机床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防护用品,确保生产安全。
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模板

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模板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模板一、前言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是为了指导施工人员进行具体施工工作而编写的一份详细文档。
它主要包括施工工艺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求、施工安全等内容。
本文将给出一个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的模板,以供参考。
二、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模板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填写具体项目名称。
(2)项目位置:填写项目所在地。
(3)项目工期:填写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2. 施工工艺方案(1)施工方案简介:简要介绍施工方案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2)施工方案主要步骤:列出施工的主要步骤和关键节点。
3. 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包括施工现场搭建、材料准备等。
(2)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地基处理、浇筑基础等。
(3)主体结构施工:包括各层楼板、墙体、梁等的施工。
(4)建筑装饰装修:包括室内外装饰和装修的施工。
(5)给排水与电气安装:包括给排水管道和电气设备的安装。
(6)竣工验收:包括工程验收和竣工报告。
4. 施工要求(1)施工标准:按照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施工。
(2)施工技术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3)材料要求: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要求,包括质量、规格、品牌等。
(4)安全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 施工安全(1)安全责任:明确施工中各相关方的安全责任。
(2)安全措施:列出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3)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 注意事项(1)施工时间:列出施工时间的要求,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2)施工组织:明确施工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组织关系。
(3)施工监管:指明施工监理的职责和监督要求。
三、总结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档,对于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指导作用。
根据给出的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模板,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编写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时,需要充分考虑安全、质量、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要求进行管控。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一、概述机械加工工艺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作用是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转变成最终的产品。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机械加工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的操作要点,以便于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地完成相关加工任务。
二、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a) 根据产品要求,选用适当的原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b) 将材料切割成所需长度或尺寸,以便后续加工使用。
2. 设备准备a) 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对其进行调整和安装;b) 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确保运行正常;c) 准备所需的刀具、夹具等辅助工具,并进行检查和清洁。
3. 工件装夹a) 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夹具,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b) 确保工件夹紧牢固,防止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移或变形。
4. 切削加工a) 根据产品图纸,确定切削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b) 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装配;c) 进行切削操作,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加工质量。
5. 精加工a)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相应的精加工工艺操作,如切割、车削、铣削等;b) 调整加工参数,保证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满足。
6. 表面处理a)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表面处理工艺操作,如研磨、抛光、喷涂等;b) 确保表面处理效果符合产品规范,并具备耐磨、耐腐蚀等特性。
7. 检验与评估a) 对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检验,包括尺寸、质量、外观等方面的评估;b) 将检验结果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评估加工质量的合格性;c) 若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或进行返工修正。
8. 包装与出货a)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适当的包装,以确保产品安全运输;b) 准备相应的运输文件和证明文件,并按要求出具。
三、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为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操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戴好防护设备;2. 使用机械设备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3. 在加工过程中,避免发生意外,如刀具掉落、工件飞溅等;4. 操作中如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操作;5. 加工或更换刀具时,注意切削部分的锋利度,避免误伤。
制造工艺流程说明书

制造工艺流程说明书一、引言制造工艺流程说明书是一份详细描述产品制造过程的文件。
本文将介绍制造工艺流程的要点和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产品的制造过程。
二、工艺流程概述制造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一系列步骤和操作。
该流程通常包括原材料准备、加工、装配、测试和包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
三、原材料准备1. 原材料采购在制造过程开始之前,需要采购所需的原材料。
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联系,确定原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并签订采购合同。
2. 原材料检验采购回来的原材料需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检验部门会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等,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3. 原材料储存合格的原材料将被储存在仓库中,按照种类、规格和质量分类存放,并做好防潮、防尘等措施,以确保原材料的保存质量。
四、加工1. 加工准备在加工之前,需要准备所需的工艺设备和工具。
生产计划部门会根据订单的要求,安排生产线的调度和设备的调试,确保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加工操作加工操作包括原材料的切割、成型、焊接、冲压等。
操作人员需按照工艺流程要求,操作设备和工具,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
3. 加工质量控制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部门会进行抽样检验,对加工中的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外观检查等,以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五、装配1. 装配准备在装配之前,需要准备所需的装配工具和辅助材料。
装配计划部门会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要求,制定装配方案,并安排装配人员和工艺工程师参与装配准备工作。
2. 装配操作装配操作包括零件的组装、连接、调试等。
装配人员需按照装配方案和工艺要求,进行装配操作,确保产品的各个零部件正确组装并能正常工作。
3. 装配质量控制装配过程中,质量控制部门会进行全面检查,对装配后的产品进行功能测试、外观检查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六、测试1. 功能测试经过装配的产品需要进行功能测试,以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说明书一、引言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机械加工的各个阶段和步骤,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和质量的稳定。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的整体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点。
二、加工准备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加工准备,以确保后续加工操作的顺利进行。
加工准备的步骤包括:1. 材料检查:检查待加工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尺寸、材质等方面的要求。
2. 设备检查:确保使用的机械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工装准备: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装,并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工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机械加工过程1. 加工方案确定:根据待加工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加工条件,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案,包括加工顺序、切削参数等。
2. 工艺设计:根据加工方案,设计具体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卡,并标明各个工序的加工内容和要求。
3. 材料切割:将待加工材料按照所需尺寸进行切割,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粗加工:根据工艺卡要求,进行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操作,以实现零件初始形状的确定。
5. 精加工:在粗加工的基础上,进行精加工,包括磨削、镗削、螺丝攻牙等操作,以实现零件的精确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
6. 组装与调试:进行零件的组装和调试工作,确保零件的各个部件正确、稳定地组合在一起,并满足装配尺寸的要求。
7. 接口处理:根据零件的功能和要求,进行接口处理,包括焊接、切割、组合等工艺操作,以满足零件的特定功能需求。
8. 表面处理:对于需要表面处理的零件,进行表面清洁、打磨、喷涂等操作,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四、质量控制为确保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步骤包括:1. 尺寸检测: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尺寸检测,确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 表面质量检查:使用目视检查和相关表面检测设备,对零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毛刺、划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说明书
工艺流程说明
由空气压缩工序、反应工序、蒸汽发生工序和甲醛吸收工序组成。
1)压缩工序
新鲜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进入罗茨鼓风机升压,风机出口气与吸收二塔(碱洗水洗2塔)顶部循环尾气混合后送到反应工序。
2)反应工序
从罐区来的原料甲醇先送到甲醇贮罐,再通过甲醇泵进入甲醇蒸发器,在此与甲醛循环泵送来的吸收二塔的甲醛循环溶液进行热交换,甲醇吸热而汽化,同时与风机来的气体相混合形成原料气体。
原料气体再经过甲醇过热器过热后,进入主反应器。
原料气在这个固定床反应器的铁钼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后,生成甲醛反应气。
该气体首先经过甲醇蒸发器管间,通过与原料混合气换热而自身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工序。
3)蒸汽发生工序
当甲醇、空气和水蒸气的原料混合进入反应器,在银催化剂上发生催化剂作用而生成甲醛时,其主要反应是氧化,脱氢反应。
甲醇氧化反应在200℃左右开始进行,因此经预热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混合器,必须用电热器点火燃烧,当催化床温度升至200℃左右,反应开始缓慢进行,它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催化床随着温度的升高至使氧化反应不断加快,所以,点火后催化床的温度升高非常迅速。
甲醇脱氢反应在低温时几乎不进行,当催化床温度达600℃左右,反应成为生成醛的主要反应之一。
脱氢反应是一个强吸热反应,故有反应的发生。
对控制催化床的温度升高是有利的。
脱氢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所谓可逆反应就是甲醇脱氢生成醛的同时,甲醛与氢也可向生成甲醇的方向进行,这类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可用可逆符号来代替的。
当原料混合气中的氧与脱氢反应生成的氢化合为水时,可使脱氢反应不断向生成甲醛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了甲醇的转化率。
反应放出的热量,除抵消脱氢所需的热量,反应气体升温和反应器向周围环境的散去热量外,还有剩余。
因此生产上不仅不需要外界供热,而且还必须在原料混合气中引进水蒸汽,利用水蒸汽的升温带热作用,将多余的热量从反应系统中移去,使反应能正常进行下去。
此外,在反应器中还发生下列副反应。
4)甲醛吸收工序
来自甲醛蒸发器被冷凝的气进入吸收一塔,吸收一塔顶部出来的未被吸收气体进入吸收二塔。
工艺水由管网供入,从吸收二塔顶部进入,与气相逆流接触进行甲醛吸收。
吸收二塔底部出来的液体由甲醛循环泵经甲醛预热器和甲醛循环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吸收一塔上段及中段,该甲醛液与甲醇蒸发器换热冷却后的甲醛反应气逆流接触得到甲醛溶液,并用甲醛循环泵在该塔下段循环,同时从甲醛循环泵采出一股甲醛溶液经冷却后作为产品送至甲醛装置的中间罐区甲醛溶液贮槽。
吸收二塔顶出来的尾气,一股返回风机入口,另一股进入尾气锅系统处理,处理过的尾气,完全能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由烟囱在高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