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流程及工艺方案设计
制造工艺品流程

制造工艺品流程
1.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工艺品的设计方案,包括造型、材料、尺寸等方面,可以通过手绘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进行。
2. 制作模型: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出一个样品或模型,用于确认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并进行修改。
3. 制作模具:根据确认后的样品或模型,制作出适合生产的模具,可以采用铸造、车削等方式进行。
4.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原材料,进行切割、打磨、抛光等处理,使其符合生产需要。
5. 生产: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放入模具中,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加工和组装,包括熔铸、焊接、刻画、雕刻等步骤。
6. 表面处理:对生产完成的工艺品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喷漆、镀金、镀银、氧化等方式,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久性。
7. 检验:对生产完成的工艺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行业标准。
8. 包装和销售:对检验合格的工艺品进行包装,并销售到市场上,供消费者购买。
- 1 -。
制造工艺设计策划书3篇

制造工艺设计策划书3篇篇一《制造工艺设计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制造工艺设计作为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策划书旨在为制造工艺设计提供指导,确保产品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策划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策划内容1. 设计流程制定设计计划,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
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制造工艺流程。
设计制造工装夹具,确保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编写制造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
2. 设计方法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如数控加工、精密铸造等。
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工序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
3.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加强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验,确保质量可靠。
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人员培训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计水平和技能。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5. 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加强对进度的监控,及时调整计划,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四、策划实施1. 成立策划小组,负责策划书的编写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责任人。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策划书的顺利实施。
4. 定期对策划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篇二《制造工艺设计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制造工艺设计是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周期。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制造工艺设计策划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策划目标1. 提高制造工艺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注塑模具制造流程及基本加工工艺

2.報價圖的繪制及訂料 a,报价图是模具的最初设计方案,也为模具订料提供参 考说明。报价图是在原来排模的基础上,对模具模胚及 其结构和模肉料大小作的一个相对详细的标识。
行位开槽 边钉 (导柱)
图4.2.1
b,订料是在报价图的基础上,绘制模坯简图,填写订料 单。
图4.2.5(模坯简图)
订料需注意要根据模具的各种要求,要适当选择各种模 具材料。
a,胶件排位 在3D设计阶段,此时排位根据设计开始的2D排位做更 深入的设计。 b,分模 选择正确的分型面,考虑封胶距离,构建基准平面,平 衡侧向压力,平坦唧嘴碰面,细小孔的碰插穿处理,避 免产生尖钢,综合考虑产品外观等等需考虑好。 c,模具强度的校核与提高 为满足模具能够正常工作,不仅要校核模具的整体性强 度,也要校核模具局部结构的强度。 针对具体机构作某些改进,提高局部强度:
3.钳工装配 钳工在模具的制作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工作需 贯穿整个模具的制造流程。钳工的工作,fit模组装, 车铣磨钻样样精通。 4.省模、抛光 省模、抛光是模具在CNC、EDM、钳工加工后,模具组装 前对模具利用砂纸,油石,钻石膏等工具材料对模具零 件的加工。
四、模具检验及试模
1.模具的检验 fit模和装配的过程其实算是模具的检验过程,在fit模装配中, 可检查红丹是否到位,顶针司筒是否顺畅,模具有没有做错 干涉等。 2.试模 模具制造完成后,为了检测模具的情况和胶件结构是否做好, 需上注射机进行试模。通过试模可以了解模具在啤作过程中 出现的情况以及胶件结构是否做好等。 有关试模的要求及胶件缺陷的改善可以参考其他资料。
4.模具具體結構方案 兩板模,三板模。模具結構是否可靠,是否滿足塑料制 件的工藝技術(如幾何形狀、表明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等) 和生產經濟要求(制件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 續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等)。
复杂数控加工零件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

复杂数控加工零件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复杂数控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更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将探讨复杂数控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
一、加工工艺1、前期准备在开始加工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图纸、材料和机床。
根据零件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机床,并确保机床的精度和性能满足加工需求。
2、装夹定位装夹定位是数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需要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和定位基准。
同时,需要考虑到装夹操作的简便性和效率。
3、切削路径规划切削路径规划是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决定了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切削速度。
合理的切削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刀具磨损和避免过切。
4、切削参数选择切削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和零件质量。
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刀具的类型和切削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如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等。
二、程序设计1、选择编程语言数控程序通常由G代码和M代码组成。
G代码控制机床的移动,M代码控制机床的功能。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AM软件或者手工编程。
2、坐标系设定在编程过程中,需要设定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
通过坐标系的设定,可以确定工件的位置和机床的运动轨迹。
3、切削参数设定在编程过程中,需要根据切削路径和材料性质等因素,设定合理的切削参数,如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等。
4、程序调试与优化完成程序编写后,需要进行程序调试和优化。
通过模拟加工过程,检查程序是否存在错误或者冲突。
如果存在错误或者冲突,需要进行修正和优化。
同时,也可以通过优化程序来提高加工效率或者减小刀具磨损。
三、总结复杂数控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为了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需要深入了解数控加工技术和编程原理。
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加工工艺和程序设计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工艺设计流程

工艺设计流程工艺设计是产品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
一个良好的工艺设计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工艺设计的一般流程。
1. 产品设计确认。
在进行工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产品的设计进行确认。
这包括产品的结构、功能、材料、工艺要求等方面的确认。
只有明确了产品的设计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工艺设计。
2. 工艺可行性分析。
在确认了产品设计之后,需要对产品的工艺可行性进行分析。
这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工艺参数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对产品的工艺可行性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出现工艺上的问题,保证产品能够顺利生产。
3. 工艺方案制定。
在完成了工艺可行性分析之后,需要制定具体的工艺方案。
工艺方案制定包括工艺路线的确定、工艺流程的设计、工艺设备的选择等内容。
在制定工艺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特点和生产的实际情况,确保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工艺试验验证。
制定了工艺方案之后,需要进行工艺试验验证。
通过工艺试验验证,可以验证工艺方案的可行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只有通过了工艺试验验证,才能够进入到正式的生产阶段。
5. 工艺文件编制。
在完成了工艺试验验证之后,需要编制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是工艺设计的重要成果,它包括工艺流程图、工艺参数表、工艺操作指导书等内容。
工艺文件的编制需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确保工艺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工艺过程监控。
在产品正式投入生产之后,需要对工艺过程进行监控。
通过对工艺过程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7. 工艺持续改进。
工艺设计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工艺进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生产的实际情况。
只有不断地进行工艺改进,才能够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总结,工艺设计是产品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
家具厂生产工艺流程

家具厂生产工艺流程
《家具厂生产工艺流程》
家具厂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家具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步骤和工艺流程。
在家具生产中,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执行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家具厂生产工艺流程的一般步骤:
1. 设计和规划:家具生产的第一步是设计和规划。
这包括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尺寸确定等工作。
设计阶段的目标是确定产品的外观和功能,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 材料准备:一旦设计完成,接下来就要准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这包括木材、金属、塑料等各种原材料的采购和加工。
家具制造通常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因此材料准备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3. 制造和加工:一旦原材料准备完成,就可以进行家具的制造和加工。
这包括木工、金属工、油漆工等多个环节。
在这一阶段,通过切割、打磨、组装等工艺,原材料逐渐被转化为成品家具。
4. 装配和包装:当家具制造完成后,就需要进行装配和包装。
这一阶段包括家具的组装、安装附件和配件、以及包装。
良好的装配和包装工艺可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坏。
5. 质检和品控:最后,家具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质检和品
控。
这包括对成品家具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规定。
通过上述步骤,家具厂可以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设计和执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流程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创造流程一、概述自动化生产线是指通过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创造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线运行。
二、需求分析1. 产品需求:确定生产线所需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产量等要求。
2. 工艺需求:分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各个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自动化程度。
3. 人力资源:评估生产线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和技能要求,以及人力成本。
4. 设备投资:根据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初步估算所需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价格。
三、方案设计1.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各个工序的顺序、工时和工艺参数。
2. 设备选型:根据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供应商,并进行设备性能评估和比较。
3. 自动化程度设计: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确定自动化程度,包括自动化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布局。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HMI(人机界面)等组成部份。
四、设备采购1. 设备供应商选择:根据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并与其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商务谈判。
2. 设备采购合同:与设备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设备的型号、数量、价格、质保期等具体条款。
3. 设备交付验收:按照合同约定,设备供应商将设备交付到指定地点,并进行验收测试,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五、设备安装调试1. 设备安装:根据设备布局图和安装说明,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连接,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2. 控制系统调试:按照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传感器、执行器、PLC和HMI的连接和调试,确保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3. 工艺参数调整:根据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生产线运行1. 试生产:进行小规模的试生产,验证生产线的稳定性和生产效果。
2. 员工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生产线的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方法。
设备制造工艺方案

设备制造工艺方案一、设备制造工艺流程为确保本项目的设备质量,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相关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制造,具体制造工艺流程如下表:制造工艺流程表二、设备生产制造步骤1、原材料采购(1)公司原材料采购有严格执行的工作流程:专业招标人员首先收集原材料的消耗需求,将必备的原料质量标准和采购数量向合格供给商名录范围内的同类货品供应商发出询价议价通知,然后将收集到的各供给商提交原材料样本送检,筛选出合格样本,再进展具体的询价议价后,提交采购决策人进展采购决策。
(2)组织安排与供给商的合同,并封存样本作为合同执行的辅助材料。
(3)货物到厂后,经过检测和化验合格后,组织入库,而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得使用,由招标人员安排退货。
公司还在制度中严格规定,财务部门安排付款时,必须收到合格的检化验单,否则不得支付货款。
(4)生产部门必须取得合格的检化验单后,才能将相关货品投入生产使用。
2、进货检验原材料到工厂后,由工厂内熟悉设备性能的技术人员对其进展严格检验,保证进工厂的设备均为合格设备。
3、下料根据生产的要求合理安排人手,生产线工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展下料作业。
4、焊接成型由持有上岗证的技术工人对下料进展焊接。
焊接要求:铜管之间的焊接使用铜焊丝,铜件与钢件、钢件与钢件的焊接使用高银焊丝,氧气与乙炔共同燃烧根底上,在150°高温下,使焊丝溶解成液态,在铜件与铜件及铜件与钢件或钢件与钢件的焊口处焊接,要求不出现焊眼,确保其气密性。
8、整机调试处理设施试通清水,检验各处理设施、机械设备的工艺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对处理机械设备试运转,目的是检验各机械设备在额定负荷或超负荷10%的情况下,机械设备的机械电气、工艺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9、包装入库(1)设备包装应根据设备的性质、特点和储运条件进展包装设计。
设计应做到包装紧凑、防护周密、平安可靠、便于装卸,并具有科学性、经济性、结实和美观,确保设备在正常装卸、运输条件下,和在储存有效期内,设备不得因包装原因发生损坏、长霉、锈蚀而降低设备的平安和使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3)引言 (4)1.任务与分析 (5)1.1确定生产纲领 (5)1.2确定生产类型 (5)2.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6)2.1设计目的 (6)2.2设计要求 (7)2.3设计内容 (7)3.工艺分析 (8)3.1技术要求 (8)3.2零件特点 (8)4.毛坯的选择 (9)4.1毛坯的选择 (9)4.2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 (9)4.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10)4.4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10)5.基准的选择 (11)5.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1)5.2选择精基准 (11)6.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6.1加工余量概述 (12)6.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12)6.3加工余量的确定 (12)6.4零件图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7.切削用量的确定 (16)7.1粗车 (16)7.2半精车 (16)7.3精车 (16)8.机床及工艺装备的确定 (17)8.1机床的选择 (17)8.2工艺装备的确定 (17)9.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7)9.1选择定位基准 (17)9.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7)9.3拟定工艺路线 (18)结论 (20)致谢 (20)参考文献 (20)摘要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加工轴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
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
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在各种机械产品中,带有螺纹的轴类零件应用很广泛。
螺纹切削是加工螺纹件效率最高、经济性最好的加工方法,用车削方法加工螺纹是机械制造业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
在车床上车削螺纹轴可采用成形车刀或螺纹梳刀(见螺纹加工工具)。
用成形车刀车削螺纹,由于刀具结构简单,是单件和小批生产螺纹工件的常用方法;用螺纹梳刀车削螺纹,生产效率高,但刀具结构复杂,只适于中、大批量生产中车削细牙的短螺纹工件。
普通车床车削梯形螺纹的螺距精度一般只能达到8~9级。
在专门化的螺纹车床上加工螺纹,生产率或精度可显著提高。
关键词:车削加工卧式车床螺纹轴工艺引言机械加工的目的是将毛坯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
在机械制造工艺流程中机械加工占有主要的地位,不同的机械加工方法决定了机床、刀具及其他工艺装备的选择。
由毛坯加工成零件,通常也有多种机械加工方法可供选择,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零件的表面形状和尺寸、零件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被加工工件的材料及加工性能和生产类型。
机械制造工艺与流程由以下环节组成: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毛坯和零件成形、零件机械加工、材料改性与处理、装配与包装、搬运与储存以及检测与质量监控。
工艺是指产品的制造方法和手段。
工艺过程是指按一定的次序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机械性能等,使其成为产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逐次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和表面质量等,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一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
为了便于组织和管理生产,以保证零件质量,生产中常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为若干工序,而工序又可分为工位、工步和走刀等。
为了能精确地指导生产,需要制订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
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常以工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
如处理质量事故,应按工艺规程来确定各有关单位、人员的责任。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车间要生产新零件时,首先要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再根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工艺规程是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新建(改.扩建)批量或大批量机械加工车间(工段)时,应根据工艺规程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车间的布置,再由此确定车间的面积大小、动力和吊装设备配置以及所需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数量等。
工艺规程的制订是对于工厂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厂的基本技术文件。
1 任务与分析本课题主要的目的是根据给定复合轴的生产数据确定复合轴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并根据零件图制定加工工艺流程。
题目给定为车削螺纹轴,分析如下。
1.1确定生产纲领根据任务书已知:⑴产品的生产纲领为50台/年,每台产品螺纹轴数量1件⑵螺纹轴的备品百分率为2%,废品百分率为1%。
生产纲领计算公式为:()%%1*βα++=Q N所以零件的年产量 N=50*(1+2%+1%)=52件1.2 确定生产类型各种生产类型的规范见表1表1该螺纹轴的生产纲领是52件/ 年,根据生产类型的划分原则可知:该零件生产类型为单件生产零件,其工艺特征见表2。
表22 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2.1设计目的为了能精确地指导生产,需要制订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
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常以工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
如处理质量事故,应按工艺规程来确定各有关单位、人员的责任。
(2)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车间要生产新零件时,首先要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再根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如:新零件加工工艺中的关键工序的分析研究;准备所需的刀、夹、量具(外购或自行制造);原材料及毛坯的采购或制造;新设备的购置或旧设备改装等,均必须根据工艺来进行。
(3)工艺规程是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新建(改.扩建)批量或大批量机械加工车间(工段)时,应根据工艺规程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车间的布置,再由此确定车间的面积大小、动力和吊装设备配置以及所需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数量等。
此外,先进的工艺规程还起着交流和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的作用。
典型工艺规程可以缩短工厂摸索和试制的过程。
因此,工艺规程的制订是对于工厂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厂的基本技术文件。
2.2设计要求1.明确生产类型,熟悉零件及各种资料,绘制A3零件图纸一张,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工艺设计:计算生产纲领,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3.工序设计: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工序简图,填写工艺规程综合卡一张。
4.撰写设计说明书。
2.3 设计内容1.工艺分析(1)明确零件加工技术要求(2)分析零件特点2.毛坯的选择确定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3.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2)精基准的选择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5.切削用量的确定(1)粗车的切削用量(2)半精车的切削用量(3)精车的切削用量6.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确定7.拟定工艺路线(1)选择定位基准(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 工艺分析3.1 技术要求保证各表面、内孔和螺纹的公差等级要求和粗糙度要求:两端面粗糙度是6.3,经济精度是IT10,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才能达到尺寸的要求;φ420-0.025外圆粗糙度是1.6,经济精度是IT8,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φ360-0.039外圆粗糙度1.6是,经济精度是IT8,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φ260-0.033外圆粗糙度1.6是,经济精度是IT8,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M36x2粗糙度是6.3,经济精度是IT10,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锥面粗糙度是1.6,经济精度是IT8,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沟槽表面粗糙度是6.3,经济精度是IT10,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φ250+0.033孔粗糙度是1.6,经济精度是IT8,需要经过钻→半精车→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3.2 零件特点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4 毛坯的选择零件是由毛坯按照其技术要求经过各种加工而最后形成的,毛坯选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机械加工质量、工艺和成本等。
4.1 毛坯的选择毛坯的选用原则:1.满足材料的工艺性要求2.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3.降低制造成本4.符合生产条件此零件为常见阶梯轴零件,根据《常见毛坯类型》可知,选择毛坯材料为45钢。
4.2 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1)轴类零件的毛坯轴类零件的结构特征是其轴向尺寸远大于径向尺寸。
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
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2)轴类零件的材料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 氮化钢。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
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
4.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在学校机械加工实习课中,轴类零件的加工是学生练习车削技能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项目,但学生最后完工工件的质量总是很不理想,经过分析主要是学生对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规程制订不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