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近代的新闻事业
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0、“白虹贯日”:
一战后,日本政府对报界的镇压措施引起了报界 的强烈不满。1918年8月25日,全国84家报社的新闻 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了“关西记者大会”。报道这次大 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在提及此事时,使用了“ 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 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 禁止发售;发行人兼编辑山口信雄和撰写这条新闻的 记者被判刑两个月;社长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 的许多编辑人员都被迫离开报社。日本新闻史上最大 的一次笔祸。日本政府借此事件镇压新闻界自由浪潮。
4.“知识税”
所谓“知识税”,也叫“印花税”,是 18 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报纸、广告、纸张等 印刷品所征收的一种税金,是英国当局继 1694 年独占特许出版制度失效后所采用的 一种经济手段,借以管制出版印刷事业,压 抑新闻自由的特别措施。历史学家称之为 “知识税”。
5、塞缪尔· 亚当斯:
美国“独立运动之父”,北美十三州殖 民地民主激进派的领袖人物。奠定了独立 运动的理论基础;通过持久不懈的努力将 革命的独立观点灌输到民众中,点燃了革 命之火。主要工作方法是从事新闻宣传活 动,利用《波士顿公报》和各地的“自由 之子”组织建立了遍布各地、一呼百应的 宣传网络系统——“通讯委员会”。
15、《纽约论坛报》
是美国廉价报刊初期,不同于《纽约 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的一份“正派 的便士报”,由格里利创办于1841年4月10 日。注重全面报道,重视文学艺术,拒绝 刊登虚假、堕落广告与色情凶杀新闻。 《纽约论坛报》被尊称为“伟大的道德机 关报”;格里利以真理思想和表率言行为 那个时代的廉价报刊增添了有益的和声。 《纽约论坛报》的这个时代被后人誉为 “人格新闻学”时代。同时,格里利被美 国新闻界誉为“报业之父”。
外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

1. 《每日记闻》:是公告式的官方报纸。
公元前59年,凯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
用尖笔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记闻》。
凯撒创制《每日记闻》的目的,就是通过公布议事内容,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6世纪,屋大维恢复《每日记闻》,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政事,宗教祭祀,战事消息等,一直到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张,《每日记闻》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
有学者认为,《每日记闻》事关罗马的兴衰存亡。
2. 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
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
3.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
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
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4. 特许出版制度:封建时代各国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一个重要方法。
其办法是由政府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人以独占经营报纸的专利权;只要他服从政府,就可以从这种垄断事业中获利。
5. 知识税:1712年5月,国会在托利党人操纵下通过法案,规定所有版刊一律征收印花税,同时对报刊使用的纸张征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三者合称知识税。
既可为政府增加财源,又能限制报业,达到寓禁于税的目的。
开征以后许多报刊不堪重负,被迫停刊,“知识税”严重阻碍了英国报业的发展。
6. 谷登堡(约14世纪90年代——1468年):德国美因茨的工匠。
1450年前后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
记者篇

发展
辛亥革命胜利 后,报刊迅速 发展;广播开 始起步;中国 人自办通讯社 业务得以发展。 记者职业分工 进一步划分, 出现了黄远生、 邵飘萍、范长 江、瞿秋白等 以采访报道新 闻而闻名的杰 出记者,中国 记者的采访活 动有了真正的 发展。
壮大
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中 国新闻事业全 面发展赞,记 者队伍迅速壮 大。电视作为 四大新闻媒介 中唯一由中国 人自己着手创 办的事业逐步 兴起。新中国 的报纸、通讯 社、广播、电 视记者的采访 活动不仅遍布 全国,而且走 向世界各地。
“一个冷静的观察者” 一个冷静的观察者” “他满足于当一个预卜吉凶的神人,而不 想当一个殉道者” 想当一个殉道者” “整整三代人都靠沃尔特·李普曼指点政治 整整三代人都靠沃尔特· 事务的迷津” 事务的迷津” “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确实具有 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 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 “美国献身于政治写作的人当中最最光彩 夺目的” 夺目的” “更愿意对权力进行分析,而不是身体力 行。所以他选择的生涯是参与其事与超然 物外两者的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统一” 物外两者的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统一”
巩固提高时期 飞跃发展时期 激烈竞争时期 现代 新闻 记者 采访 活动 发展 进程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 中期,报纸记者采 访活动进一步巩固 提高,形成一定传 统;通讯社诞生, 标志着记者职业大 军形成,意味着 “新闻托拉斯” 新闻托拉斯” (trust)的垄断即将 trust)的垄断即将 来临;记者新闻采 访视野不断拓宽, 采访更加讲求时间 效率。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 20年代,报纸、通 20年代,报纸、通 讯社新闻业务形成 世界性格局;电讯 新闻诞生,促使记 者采访报道进入飞 跃发展阶段,新闻 采访探索出自身规 律;报道形式、新 闻文体形成一定风 格;文字记者大显 身手,新闻对社会 影响越来越显著。 20世纪20年代至今, 20世纪20年代至今, 广播、电视诞生, 记者采访报道 进入 电子化时代;报纸、 通讯社、广播、电 视四大新闻媒介形 成相互并存相互竞 争的新格局;记者 采访活动蒙上了激 烈竞争的色彩;电 视记者的采访活动 格外引人注目。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单选题(共200题)1、狄更斯的作品中唯一一部正面反映劳资矛盾的是()A.《远大前程》B.《艰难时世》C.《荒凉山庄》D.《匹克威克外传》【答案】 B2、谱系分类是根据语言间的()关系进行的A.上下位关系B.类别关系C.亲属关系D.远近关系【答案】 C3、不同的民族语言,语音系统是有差别的,这说明语音具有()A.生理属性B.社会属性C.个人属性D.自然属性【答案】 B4、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A.音素B.义素C.语素D.音位【答案】 C5、古希腊“七贤”之首是指()A.芝诺B.泰勒斯C.梭伦D.赫拉克利特【答案】 B6、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A.新月诗人朱湘B.现代派诗人戴望舒C.象征派诗人李金发D.中国诗歌会诗人蒲风【答案】 A7、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
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C.蜜蜂华报D.广州记录报【答案】 A8、提出“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著名论断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答案】 B9、体现了温柔的新体的最高成就,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是()A.《论俗语》B.《新生》C.《飨食》D.《歌集》【答案】 B10、现代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是()A.冰心B.鲁迅C.沙汀D.萧红【答案】 A11、陆游所写的一部旅行日记是()A.《入蜀记》B.《梦梁录》C.《容斋随笔》D.《老学庵笔记》【答案】 A12、从总体上说,人的解放程度总要受到()A.生产发展的制约B.生产关系的制约C.社会进步的制约D.上层建筑的制约【答案】 C13、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A.”五四“高潮时期B.”五四“退潮期C.大革命时期D.大革命失败后【答案】 B14、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A.建安诗风B.正始诗风C.西晋诗风D.东晋诗风【答案】 B1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题库

数字电视
交互电视
第二十六章西方新闻伦理问题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什么是新闻评议制度?
简述当今西方存在的新闻职业道德问题。
受众调查
受众调查依赖于哪些学科基础?
受众调查对新闻媒介的影响有哪些?
第二十三章西方新闻媒介的体制和管理
简述西方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形式。
知晓权
消息自由法案
诽谤罪
简述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的关系。
第二十四章西方新闻业的经营管理
鲁伯特·默多克
甘尼特报系
第二十五章新技术和新媒体
互联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Web2.0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题库(五遍复习总结)
第一章世界近代新闻媒体的产生和勃兴
名解
“便士报运动”“黄色新闻”
第四权力“星法院法令”
问答
欧美各国历史上有哪些限制新闻自由的手段?
“便士报”有哪些特点?
“第四势力”报纸的特点?
论述
试述西方社会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
试述“便士报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
试述“第四势力”报纸的代表、特点、意义。
试述自由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托马斯·杰弗逊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基础。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现实困惑。
第十章意见的自由市场
自我修正理论
社会责任论
1、“哈钦斯委员会”(报刊自由委员会)
2、《一个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报刊》
3、社会责任论提出的背景(原因)
4、社会责任论的理论前提
5、“知的权利”
新闻报道中产生偏见的原因是什么?
第十二章新新闻主义理论的及其实践
新新闻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
新新闻主义的特点?
意大利新闻业的发展。

• 1."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 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 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 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 • 2.罗马和米兰成为二战后意大利两个最大的 报业中心。
晚邮报 是意大利发行量 最大,影响最大的 报纸. 编辑方针以 "独立"著称,注重 文艺,学术,重视国 际报道,向很多国 家派遣记者特使.
现存最早的意大利印刷新闻纸是1636年出版的??41646年路萨斯阿萨琳诺出版诚实报被称为意大利第一报人118世纪意大利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报业发展远远落后在英法等国的后面
• 1.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每日记闻》在这里诞生 • 2.1566年,威尼斯开始发行系统的定期的手抄新闻《威尼 斯公报》 • 3.16世纪出现印刷新闻纸,17世纪发展起来。现存最早的 意大利印刷新闻纸是1636年出版的 • 4.1646年,路萨斯·阿萨琳诺出版《诚实报》,被称为 “意大利第一报人”
1.史蒂芬通讯社---意大利最早的 通讯社,欧洲四大通讯社之一;二 战后解体,重组成为安莎讯社,实质是意大利官方通讯社;是 意大利所有报纸的联合组织.该社与世界上十多 家通讯社免费交换新闻。
3.意大利通讯社---意大利第二大通讯社, 天民党所掌握. .
在政党报纸发展的同时,意大利的商业 报纸开始萌芽。
1870年,意大利利用普法战争的机会 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的了意大利 王国,这一政治上的变化成为商业性报纸 发展的起点。从此,意大利报纸开始了由 政党报纸向企业报纸的转变。
• •
•
1.《民族报》 《新闻报》是最初出现的两家重要报纸。 2.《晚邮报》1876年由托雷利-维奥利尔在米兰创办,初 为晚报,不久改为晨报。倡导英美式的民主自由,坚持 贸易保护主义观点,主张在国家保护的前提下实行自由 主义的制度。 1899年,托雷利-维奥利尔逝世,阿尔伯蒂尼继任总编辑。 他把工业效率原则同报纸的政治性原则结合起来,是报 纸走向了企业化管理的道路。此外,他还利用报社资金 创办了《邮报周刊》《小邮报》,他开创了意大利现代 化报纸工作的新时代。 3.其他刊物 除了商业性报纸之外,19世纪末期,意大利还出现了一 批学术刊物和众多的社会主义报刊,但存在的时间都不 长。
意大利新闻史

意大利自由派于1847年创办《复兴运动》杂志, 1848年在都灵出版了《协和报》。 这些报纸杂志反对以人民起义的方式争取民主独立, 主张依靠外国势力驱逐奥地利统治者,并通过王国联 合并达到全国统一的目的。 革命中意大利反动报纸的代表是北部的《米兰报》 和罗马教庭的《罗马新闻》 第一次独立战争失败后,以马志尼为首的民主派力 量逐渐消弱,以加富尔为首的自由派力量逐步加强。 1860年,加富尔创办了《人民公报》,作为意大利 立宪党的机关报。
法国主要报纸
1、《晚邮报》该报是现存最老的报纸之一。 2、《新闻报》本世纪初该报继承开明进步的传 统,又不断改进新闻报道,很快成为欧洲著名报 纸之一;该报立足米兰,面向全国,在意大利拥 有广泛的读者,是意大利的第二大报,它的政治 评论靡声报坛,至今仍重视评论。1926年起该报 就属于菲亚特汽车公司集团,1977年政府购买 15%的股份。 3、《信使报》该报代表意大利钢铁、军火工业 集团的利益。
意大利新闻史
第一节
意大利早期报业
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新闻事业的
发祥地。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每日纪闻》就 是在这里产生。
1566年 在威尼斯开始发行系统的定期的手 写新闻被称为《威尼斯公报》。 1569年手抄新闻记者法兰科因支持宗教改 革,反对教皇,被处绞刑。 1572年教皇发布谕旨:禁止发行手抄新闻, 直到17世纪,教皇对手抄新闻的管制才逐渐 放宽。
19世纪前期,奥地利当局在其占领下的北方地区 出版了官方报纸《米兰报》(1816~1875)。 1820年法国革命党派‘烧炭党人’创办了《意大 利周报》,是该党派的机关报。它主张驱逐外国侵略 者,,反对封建统治,实行政治改革。 1831年,‘青年意大利’组织创办人朱塞佩.马志 尼创办了《意大利青年报》,‘青年意大利’组织第 一次提出统一祖国,消灭专制制度,实现共和制的明 确目标。该报是‘青年意大利’组织的机关报,对意 大利年轻一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外国新闻传播史——“二战”期间的新闻传播事业:法西斯轴心国的新闻管制

主要作战国
轴心国
国 家 德 人物 希特勒 职务 政党
德意志第三帝 纳粹党 国元首兼德国 总理
意 日
墨索里尼 意大利王国首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 相 党 裕仁 日本天皇 大本营· 日本皇室
同盟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美
英
罗斯福 总统
丘吉尔 首相
民主党
保守党
中 苏
蒋介石 国民政府主席 斯大林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一、德国的新闻管制
1933年,希特勒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上 台,担任政府总理,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希特勒一贯重视舆论宣传,他在《我的奋斗》 一书中写道:“报纸的重要性在于能以一致而 坚定的重复方法施教。报纸上的言论应该趋于 一致的目的,不要被出版自由的谬误所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报纸
意大利的印刷报纸出现于16世纪,17世纪发展起来,与 手抄新闻并存了200多年,最终取代了它。
现存最早的意大利印刷新闻纸是1636年出版的,无报名。 1645年,意大利萨丁王国授予教师沙西尼发行周报的特许 权,为其五年,这是意大利最早有关印刷定期报纸的记录。 1646年,路萨斯·阿萨林诺在热那亚开始出版名为《城市 报》的印刷新闻报纸。由于他善于采访,交友面广,报纸办得 很成功,因而被称为“意大利第一报人”。 17世纪末期,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意大利不再是世界商业 交往的中心枢纽,他的新闻事业发展也因此变得缓慢。
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 1566年威尼斯出现定名的小报叫做《手抄新闻》,之前一直都是没 有名字的小报。这些小报的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小报 定期的、系统的、公开发行。有以下几种发行的办法:
贴在公共场场所,用绳子围起来,翻阅读报者付一铜圆。 把新闻张贴在一间房子里,进屋阅读者付一铜圆。 抄写多分,沿街兜售。 受人要求打听的新闻。 定期寄给订阅者。
当时的铜币叫做“格塞塔”,后来这种小报传到欧洲各国,就称为 Venice Gazzetta(威尼斯小报)。而Gazzetta一词也就称为欧洲各国 早期报纸的名称。现代则有“期刊”的意思。
思考问题:手抄小报为什么首先在威尼斯兴起?
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前,欧洲的贸易中心是地中海, 威尼斯位于地中海北岸,是东西方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 15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在这里萌芽,造船、纺 织、玻璃等行业相当发达,手工工场林立。这里手工业主、 商人、航海界人士十分关注商品的销路、各地的物价、来 往的船期等商业信息。这就促使威尼斯逐渐出现一批以供 应新闻为生的人和专门刊登商业性信息的手抄小报,手抄 新闻很快从威尼斯流行开来,直到17世纪才逐渐消亡。
⑥《协和报》和《复兴运动》:意大利自由派(代表大工商业资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利益)在都灵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协和 报》(1848-1849)和《复兴运动》杂志。反对以人民起义的方式争 取民族独立,主张依靠外国势力驱除奥地利统治者,并通过王国合并 达到全国统一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曾就《协和报》特地写了一篇 短文《都灵的<协和报>》,对它进行了善意的批评。Fra bibliotek业性报纸的出现
在政党报纸发展的同时,意大利的商业性报开始萌芽。 最早的两家重要报纸是1859年在佛罗伦萨出版的《民族报》和1867年 在都灵出版的《新闻报》。 1870年,意大利利用普法战争的机会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 意大利王国。这一政治上的变化成为了商业性报纸发展的起点。从此, 意大利报纸开始了由政党报纸向企业化报纸的缓缓变化。 《晚邮报》:最先走上企业化管理道路的报纸。1876年3月由托雷利— 维奥利尔在米兰创办,托雷利—维奥利尔自任总编辑。该报倡导英美式 自由主义制度,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的观点,主张在国家提供保护的前提 下实行自由主义制度。《晚邮报》的继任编辑阿尔伯蒂尼把工业效率原 则同报纸的政治性原则很好的结合起来,是报纸走向了企业化管理的道 路。 除了商业性报纸之外,19世纪末期,意大利末期还出现了一批学术刊 物和众多的社会主义刊报。
宗教对手抄小报的管制
随着手抄小报的兴起,其政治色彩日渐浓厚。手抄新闻 内容思想较为先进,主张宗教改革。这与当时的天主教掌 管大权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于是,1572年,教皇禁止发 行手抄新闻。 “无论作者还是发行者,凡知情不报的,均将被判处有 期徒刑或死刑。”
知道17世纪,教皇对手抄新闻的管制才逐渐放宽。
早期近代报纸
18世纪,意大利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北部经济最 发达的米兰等地被奥地利占领,(其他地区则被西班牙占 领),整个国家四分五裂为好几个不大的王国,报业发展 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1714年 《罗马新闻》在罗马教皇统治区创立的官方 报刊,一般认为,是意大利的首份近代报纸,占据意大利 新闻主导地位长达100年。
《意大利青年报》:1831年,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了“青年意大利”秘
密组织,首次提出了统一祖国、消灭专制制度、实现共和制的明确目标。机 关报《意大利青年报》同年由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领导人朱塞佩·马志尼创办。 该报对意大利青年一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政党报纸的兴起
《黎明报·政治和文学性报纸》:1847年——1949年,在弗洛伦撒出版,
意大利辉煌的古代新闻传播史
《每日纪闻》有专职人员抄录编辑,转送罗马各重要城 市,不少上层人士是这种手抄新闻的订户。凯撒创设《每 日纪闻》的目的就是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传播 当时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凯撒·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 主宰者。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 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 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政党报纸的兴起
19世纪前期,奥地利当局在其占领的意大利北部 地区出版了官方报纸《米兰报》。随后与之抗衡的意 大利革命党派的报纸也随之出现。
政党报纸:
《意大利周报》:1820年至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人”举行了反对
封建专制统治的起义,战争中诞生了著名的革命报纸《意大利周报》。作为 烧炭党人的机关报,它主张驱逐外国侵略者,限制专制统治,实行政治改革, 影响很大。
谢谢观看
1770年,模仿法国的《公报》的同名报纸在威尼斯创 刊。《公报》没有《罗马新闻》的影响力大,也没有法国 《公报》办的好,原因:首先威尼斯不是意大利的政治中 心,其次是《罗马新闻》与法国《公报》都有当权者(教 皇和首相)的支持。
民族解放与统一的思想
• 18世纪末法国思想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意大 利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民族解放思想与统一意识开始在 意大利出现和传播。
政党报纸的兴起
⑦革命中意大利反动派报纸的代表:北部的《米兰 报》和罗马教廷的⑧《罗马新闻》
⑧《人民公报》: 第一次独立战争失败后,以马志 尼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逐渐消弱,以加 富尔为首的自由派的力量逐渐加强。1860年,加 富尔创办了《人民公报》作为新建政党——意大 利立宪党的机关报。
思考一下:意大利革命党派的办报目的?
18世纪,意大利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北部经济最发达 的地区被敌国占领,国家四分五裂,报业发展远远落后英 法等国,印刷新闻纸无法完全取代手抄新闻。
纵观世界历史, 好像再没有哪一个国 家的统一史比意大利 更加一波三折了。意 大利从中世纪开始陷 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 彻底完成了国家的独 立和统一。 也许是那 只大得出奇的皮靴子 形状使它命中注定要 过动荡不安的日子。
意大利近代的新闻事业
09级9班 孙婷婷
意大利辉煌的古代新闻传播史
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新闻事业的发祥地。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每日纪闻》就是在这里 产生。 《每日纪闻》/《罗马公报》:古罗马公告式的官方 公报,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公元前59 年,凯撒当选罗马共和国执政官,为了限制元老院对他的 约束所设的公报。《每日纪闻》刻在置于罗马议事厅外的 一块涂了石膏的白木板上,内容除了有元老院的会议记录 之外,还有政府政令、远征军战绩、司法消息、税收情况, 以及一些社会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 1776年,法国拿破仑的入侵意大利,赶走了奥地利人。
他在米兰创办了《意大利军事邮报》,这份报纸在客观上 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
• 法国军队进入意大利后,许多地区发生革命,建立共和制 度,并出现了一批民族主义组织和一些具有民主主义意识 的刊物。
民族主义组织——烧炭党
意大利资产阶级的秘密革命团体。19世纪初在那不 勒斯王国成立。因成员最初逃避在烧炭山区而得名,一说 沿用中欧烧炭者秘密组织之名。旨在驱除法国(后是奥地 利)侵略者,消灭封建专制制度,以谋求国家的统一和独 立。19世纪30年代为马志尼领导的青年意大利党取代。 初在边远地区和山区活动,1812~1813年拿破仑帝国衰 败时期得到发展。1815年其活动几乎遍布整个意大利半 岛。成员大多数为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自由派贵族 和士兵等。组织采取秘密的教阶形式,使用假名和暗语, 入会需履行繁琐的仪式。19世纪上半叶,多次发动起义, 均因未得到广大群众支持而失败。此外,在法国和西班牙 也曾有烧炭党组织。
意大利革命党派的报纸是为了抗衡奥地利当局的官方报纸,配合反 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传播革命 党的主张和政治改革的意向,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希望、决心变为实 际参与和现实。1848年朱佩赛·马志尼等领导的独立战争迫使意大利 境内最大的撒丁王国开始实行民主政治,令宪法给予新闻事业自由, 废除书报检查制度,从而有力地促进革命派报纸的创办。
思考问题:印刷新闻纸出现后,手抄新闻与之并存相当时 间,其原因何在?
印刷新闻纸出现后,手抄新闻与之并存相当时间,其原因:
手抄新闻的成本较低,形式灵活,成为意大利人习惯阅读 的形式。
17世纪后,教皇对手抄新闻甚至其中的政治新闻的管制相 对宽松。
17世纪末期,新闻事业发展缓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意 大利不再是世界商业交往的商业枢纽,社会商业信息需求 动力不足,人们购买欲望降低,而印刷新闻纸成本较高, 手抄新闻依然大行其道。
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疆域,至少有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 内的传播系统。而起灭亡,部分原因是由于《每日纪闻》 的停办,传播组织远远落后于军事、商业、行政等社会组 织的发展,传播无法协调复杂的活动。“一言不到,全军 溃败”,传播对社会的整合作用。
威尼斯手抄小报的兴起
主编法拉林。恩格斯说:《黎明报》是意大利为数不多的坚决拥护民主原则 的报纸之一。
④《现代人报》:1846年——1849年在罗马出版,除了《黎明报》之 外另一家有代表性的民主派报纸。
⑤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人马志尼在国外领导共和派的革命宣传活动,主 要报刊有:《上帝与人民报》、《思想与行动》、《多事人报》、 《玫瑰小报》、《玫瑰小报》和《火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