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事业新闻发展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

2、“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4、萍踪寄语:是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所著的散文选集。

5、时务文体:甲午战后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时务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为后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6、《国闻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

7、《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宗旨是:“变法自强”,它的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8、《每周评论》:是这个新的报刊宣传阵线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积极配合《新青年》,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仁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9、《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地点广州,1834年发表《新闻之略论》一文,是在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10、大清报律:1908年1月16日,清朝商部、民政部、法部等参考日本的新闻纸法拟定了《大清报律》草案报清廷审批。

11、“洋旗报”:是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可以不接受日伪军的新闻检查,因而在1938年之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代表报纸有《文汇报》《申报》《新闻报》《每日译报》等。

1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造的新闻之最有: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13、大江报案:《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1911年7月17日该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黄侃署名“奇谈”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两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社会已病入膏肓,必须有极大极烈之改革才能救中国,认为只有“大乱”(即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途径。

14、《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6开月刊,每6号为1卷,由上海群益书店印刷发行。自第2卷起因其名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上海青年》有重名之嫌而改名为《新青年》,之后闻名于世。

二、填空题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地点广州,1834年发表《新闻之略论》一文,是在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2、林则徐广州禁烟期间,派人搜集各种外文报刊翻译成中文,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材料,后来汇集成册,取名《澳门新闻纸》。

3、《申报》1872年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在上海创办。1912年由著名报人史量才接办,提出了“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办报方针。

4、“公车上书”后,维新派在北京出版了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为《教会新报》。

5、《每周评论》于1918年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仁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

6、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办的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诞生,以CSR (Chinese Soviet Radio)为呼号对外发布新闻。

1、唐代出现了一种古代报纸形式,是由进奏官提供给节度使的新闻信息材料,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

2、《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解开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创办地点马六甲,创办人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威廉·米怜。

3、《国闻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创刊于天津,该报的主要创办人事严复,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

4、清政府1908年颁布了《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5、《京报》的创建,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徐宝璜和《京报》社长是专任讲师,青年毛泽东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

6、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创办人陈独秀,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1、唐代文人孙樵撰写的《经纬集》中有一篇题为《读“开元杂报”》的短文,是现存最早一份述及朝政公报的历史文献。

2、19世纪70年代后自办的近代报刊中,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最为成功,该报的创办人和主笔王韬,被称为中国新闻界第一位杰出人士。

3、1896年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为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派办报活动重新崛起,创办人为黄遵宪,梁启超在该报发表了十篇为变法维新呐喊的政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变法通译》。

4、复旦大学1924年首先在中文系内开设新闻学讲座,1929 年正式扩建为新闻系,谢六逸是第一任系主任。

1、邹韬奋于1926年接办生活周刊,“九·一八”事变后,以抗日民主为宣传旋律,后屡遭迫害。1933年被迫海外流亡期间,考察各国政治、经济和新闻事业,寄回国内发表,集结为《大众生活》。

三、简答题

1、简述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办的政论性报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

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过程中,维新派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同封建守旧思想展开了一场争斗,通过这场争斗,不仅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并向国民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维新派还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创造了报刊新文体,对近代中国报刊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2、简述《解放日报》1942年改版前后版面编排的变化。

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开始了党的新闻工作整风改革。《解放日报》在改革中走在了最前面。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进行了改版,并在当天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

版面编排:改版前的一、二版主要是国际新闻,第三版是国内新闻,第四版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这样的版面需要大量的国际新闻,在新华社不能提供的情况下,主要篇幅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