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 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 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 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报纸、广播、电视合称新闻事业,又称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一般包括新闻传播媒介: 报纸、广播、电视、书籍、期刊、电影、 戏剧,而新闻传播媒介是指报纸、广播、 电视,以及网络 现在又出现网络、手机称为第四媒体、 第五媒体
二、信号媒介
鼓:战时擂鼓,可以振军威,振士气, 示进退 春节舞龙灯,鼓声代表龙灯到 锣:敲锣报警,如鬼子进村,或村里下 达通知 烽烟:烽火。狼烟代表敌情,可以远距 离连续传播,烽火戏诸侯 特点:迅速,但传递复杂信息比较困难
三、书信传播
文字传播的起源:书画同源(壁画) 书信传播主要通过邮路来传递。 书信新闻主要包括军报、官书以及民 间书信我你往来,通过驿站传递。
新闻事业
“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 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新闻出 版卷》 “新闻事业是指人类运用已往形成一定 规模和系统的新闻媒介有组织地采集、 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 务社会的经常活动。”——郑保卫
新闻事业的成因
科技进步论 识字率论 自然历史论 综合条件论
电视
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 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睛的延 伸。 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从印刷文字 到声音再到声画合一,传媒朝着更迅 速、更广泛、更逼真的方向发展 。
1873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 •梅发现了硒的光电效应。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 尼普柯运用硒的光电效应 发明了电视扫描盘,即电 视机荧光屏的雏形。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事业(ppt61张)

三、孙樵和“开元杂报” 学界研究唐代报纸,证明中国报纸出现的时间 常用孙樵和他所写《读开元杂报》一文。 有些学者认为“开元杂报”属于古代报纸的范 此文见于孙椎所著《经纬集》卷三,全文如下: 畴,是进奏院状报一类的早期报纸。它的存在说明 (请从书中扫描这段文字) 中国至少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就已有早期的报纸了。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的进奏院状
二、唐代“敦煌进奏院状” (1/3) ——世界上现存年份最早的原始报纸 证明唐代开始有报纸的物证是两份唐代的进奏院 状。(图片) 这两份进奏院状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 归义军节度史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 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长期被 封存于敦煌莫高窟,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 现在这两份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 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药,有一味药叫“龙骨”,他回家煎药时,发现“龙骨” 是有一些有意思的划痕、符号,便将这些龙骨片挑拣出 来,仔细研究。经过几十年,多少学者、考古学家研究 测定,最终确定这些符号原来是我们祖先的最早的文字。
第一节
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5/6)
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 是竹、帛和露布。
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简 上面可以用笔书字,传之四方。 帛即绢绸。古时只有达官贵人和宫廷才用得起。 露布是一种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 报四方的传播媒体。大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 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 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实效性、公开 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了。(配露布图)
第一节
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1/6) 造纸术未发明之前,古人们的新闻传播手段, 十分原始落后。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传播。现代人玩的娱乐游戏“传话”可 与之比拟。第一个人告诉第二个人“我太太中午炒 了一盘鱼香肉丝给我吃”,传到最后,变成了“我 太太被炒了鱿鱼了”,“我太害怕下岗了”之类的 话,与原话之意相差万里。由此可见,口头传播难 以广涉千里,也更易因辗转相传而失实。
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

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新闻传播学各方向顶级学者及著作推荐一、传播理论最好的书:赛佛林:<传播理论>郭镇之译本;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大众传播学诸论》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张国良《传播与社会》;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本李彬:《传播学导论》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戴扬\卡茨著:<媒介事件>最有实力的国内学者:张国良\郭庆光\李彬\陆晔\吴予敏\殷晓蓉\郭镇之\邵培仁\张咏华\戴元光\李良荣\陈卫星\胡正荣\杨伯溆\崔宝国\李元授\(做传播学研究的人实在太多,而且几所有博士点的学校每年都在成批地生产各种新的生产力,此名单实不免挂一漏万。
)二、新闻理论1.最好的书:甘惜分著:《新闻理论基础》李良荣:<新闻学导论>孙旭培:<新闻学新论>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黄旦:<新闻传播学>张大芝:<新闻理论基本问题>刘九洲:<新闻学范畴引论>瓦耶纳著《当代新闻学》杰克.富勒:《新闻的价值》(展江译本)普罗霍洛夫:《新闻学概论》(郑保卫译)。
和田洋一主编:《新闻学概论》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李良荣\陈力丹\孙旭培\宁树藩\朱光烈\童兵\黄旦\芮必峰\姚福申\刘建明\张允若\郑保卫\秦志希\邵志择\单波\丁柏铨\高宁远\吴高福\吴文虎\董天策\林晖\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1、最好的书:社科院新闻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社新闻所编:《邓小平论新闻宣传》社科院新闻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成美:<新闻理论简明教程》2、最有实力有研究者:陈力丹\童兵\尹韵公\丁淦林\张昆\丁柏铨\成美四、媒介经营管理1.最好的书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陆小华:《整合传媒》屠忠俊:《新闻事业管理》黄升民:《国际化背景下的媒介产业研究》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支庭荣:《媒介经营管理》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喻国明\屠忠俊\黄升民\曹鹏\陆地\刘宏\支庭荣\丁俊杰\陆小华\胡正荣\谢金文\崔保国\陈桂兰五、媒介经济学1.最好的书唐绪军:《报业经济与经营管理》Picard:《媒介经济学》陈韬文等:<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吴飞:<大众媒介经济学>?曹鹏:<媒介资本经营>?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喻国明\宋建武\曹鹏\唐绪军\陆地\吴飞\支庭荣\周鸿择\陆晔\魏永征\陈力丹\李良荣\林晖六、新闻传播史与新闻传播思想史1.最好的书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方汉奇、陈业劭:《中国当代新闻史》(1949-1988)赵玉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郭镇之:《中国电视史》黄湖:<中国新闻史新编>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简史>张国良:<日本传播史>吴庭俊:<新记大公报史稿>陈力丹:《世界新闻史纲》埃默里父子著:《美国新闻史》,展江译本李瞻著:《世界新闻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外国新闻传播史》徐培汀、裘正义著:《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胡太春著:《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方汉奇\丁淦林\宁树潘\姚福申\徐培汀\陈业劭\谷长岭\白润生\马光仁\赵玉明\陈力丹\张允若\张之华\黄湖\黄旦\张国良\尹韵公\蔡铭泽\吴庭俊\郭镇之\何扬鸣\刘家林\展江\郑超然\七、实证研究及传播学研究方法1.最好的成果姜秀珍:《新闻统计学》卜卫等著:《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喻国明:<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陈崇山、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陈崇山\卜卫\柯惠新\黄升民\陆晔\喻国明\李双龙八、舆论宣传学1.最好的书李良荣:《宣传学导论》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李普曼:《舆论学》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刘建明著:《当代舆论学》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郑兴东:<受众心理与舆论引导>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刘建明\陈力丹\郑兴东\丁柏铨九、新闻传播法1.最好的书: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李瞻编译:《传播法——判例与说明》甄树青:《论表达自由》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孙旭培、王晋闵、张西明:《新闻侵权与诉讼》顾理平:<新闻法学>张西民:<新闻侵权>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魏永征\张西明\侯健\吴飞\顾理平\王军\孙旭培\杨立新\张新宝\曹瑞林\王强华\十、广播电视研究1、最好的书陆晔:《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欧阳宏生著:《电视批评论》安德鲁.博伊德:《广播电视新闻教程》特德.怀特:《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Allen:《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Morley:《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曹璐:《广播新闻报道》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张骏德\叶家铮\陆晔\南帆\苗棣\朱剑飞\李岩\黄匡宇十一、媒介文化与影视美学研究1.最好的书陆扬等编:<大众文化研究>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迷思>南帆:<双重视域>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潘知常:<反美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周宪\尹鸿\潘知常\孟建\南帆\吕新雨\十二、中外新闻事业(兼港台澳)1.最好的书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童兵:<中外新闻比较论纲>陈昌凤:<香港报业纵横>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李良荣\张威\徐耀魁\陈力丹\赵月枝\黄旦\展江\单波\童兵\李希光\陆晔\陈昌凤十三、新闻采访写作1.最好的书展江:<新闻与正义>等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周立方:<新闻写作十讲>?刘海贵等:<新闻采写新编>郑兴东:《不要这样写……》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黎信、蓝鸿文主编:《外国新闻通讯评选》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林永年:《新闻写作百例谈》刘文波:《新闻写作笔法百例》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艾丰\刘海贵\林永年\蓝鸿文\周胜林\尹德刚\周立方十四、新闻编辑评论1.最好的书薛心熔:现代新闻编辑学郑兴东:《报纸编辑》吴飞:《新闻编辑学》蔡雯:《现代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策划与组织设计》?刘光裕\王华良:《编辑学理论研究》陈仁凤:《电子媒体节目编辑》莫恩:《美国报纸组版和设计》张如法:《编辑社会学》胡文龙:《现代新闻评论学》丁法章:《新闻评论学》(第二版)胡文龙\秦圭\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范荣康:《新闻评论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郑兴东\刘光裕\吴飞\蔡雯\张子让\胡文龙\涂光晋\丁法章\十五、交叉研究A.传播心理学类:1.最好的书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秦绍德著:《宣传心理学》申凡:<采访心理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刘京林\申凡\B.公共关系:1.最好的书明安香著《当代实用公共关系》程曼丽:《公关传播》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明安香\程曼丽\C.传播科技1.最好的书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罗杰.菲德勒著:《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闵大洪\熊澄宇D.网络传播研究1.最好的书李河:《得乐园失乐园》胡泳、范海燕著:《网络为王》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罗斯扎克著:《信息崇拜》盖茨著:《未来之路》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闵大洪\孙坚华\匡文波\E.新闻哲学与新闻文化学1.最好的书刘智著:《新闻文化与符号》骆冬青著:《新闻眼新闻文化的哲学思考》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刘智\骆冬青F.传播与政治1.最好的书邵培仁:<政治传播学>刘华蓉:<大众传播与政治>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邵培仁\刘华蓉\G.新闻与战争1.最好的书展江:《战时新闻传播诸论>展江:<新闻与战争>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展江\十六、广告研究1.最好的书2.最有实力的研究者黄升民\丁俊杰\吴予敏\关于凯程: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新闻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2-2《外国新闻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
手写版,共56页¥6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指定参考书目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适用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
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
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
手写版,共29页¥40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
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
打印版,共39页¥40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
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
打印版,共17页¥302-4新闻史硕士课程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研究生资料,硕士课程同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详实,包括中国史和外国史两部分,主题分明。
打印版,共58页¥352-5新闻学重点笔记。
1942年_解放日报_改版的启示

传媒史话● 梁 艳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的启示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新闻改革。
由“一张不完全的党报”到“完全的党报”,这不仅是一次形式内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办报理念的转变。
这是党报生存发展适应传播规律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闻事业认识的逐步深化。
由此确立的办报传统和党报的基本理念,对我党的新闻事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如今,面对日益紧缩的传媒市场,党报面临的挑战大过机遇,笔者认为,审视整风运动时期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对我国党报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无借鉴意义。
改版前《解放日报》的偏位从创刊至改版前10个月的《解放日报》,虽然积极地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报道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介绍了陕甘宁边区的各项成就,但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党性不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具体体现在内容安排上有重国外、轻国内的倾向。
国际宣传占了主要版面,国内的社论和消息少,特别是对抗日根据地的报道不充分。
作为党的“喉舌”,本应以报道抗日战争、宣传党的思想为重点,却在实践中偏离了轨道;其次,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意识薄弱。
③宣传明显不足,自由化倾向严重;另外还有报纸的自采稿件质量差、内容不新、编排技术亟需改进等问题。
这些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党的中心工作,脱离了抗日根据地居民斗争的实际。
“纠偏”——改版势在必行1942年全国开展的整风运动和《解放日报》的改版是密切相关的。
陆定一曾说过,“《解放日报》的改版,是1942年党的整风运动的一部分”。
③党内对报纸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问题之所以存在,一是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人们在思想上还受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的束缚;另一个原因就是报社的编辑、记者受到国外办报和资产阶级办报思想的影响严重;此外,当时全党对党报的认识还严重不足,对如何发挥党报的作用还没有全面考虑,不善于利用报纸指导、推动各项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

新闻学专业新闻学专业,方汉奇,博士生导师职称:教授学历:大本(1950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研究领域:新闻学、新闻传播史开设课程:曾经开过的课程:《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中外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史》、《名记者研究》。
目前开讲的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红色的为重点)《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下册)(198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报史与报人》(1991年新华出版社出版)《新闻史上的奇情壮采》(2000年华文出版社出版)《方汉奇文集》(2003年10月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主编兼撰稿人,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主编兼撰稿人,199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共三卷)(主编兼撰稿人,1992至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共三卷)(主编兼撰搞人,200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主编兼撰稿人,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公报百年史》(主编兼撰稿人。
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闻事业图史》(主编兼撰稿人。
2006年1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以上为专著及教材。
另《从大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等学术论文190篇。
荣誉奖励:(一)各种荣誉奖项:1980年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
1984年被评为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
198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6年获韬奋园丁奖一等奖。
1987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二)学术奖项:(A)专著和担任主编的教材获奖情况:《中国近代报刊史》一书1987年获吴玉章奖新闻学一等奖。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一书1996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一书1996年获高校文科优秀教材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教委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巨大变革
一、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 1948.9、10月间,西北坡 举办华北记者团学习 班,刘少奇 刘少奇作了《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290 1)强调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桥梁; 2)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四 个主要条件。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全面崩溃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
一、 国民党争夺新闻阵地 新闻事业东迁 报纸,通讯社,无线电广播扩张 改造《申报》、《新闻报》 党报《中央日报》组建报团,实行企业化管理 二、国统区共产党的办报活动和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 1中共在上海新出版报 中共在上海新出版报刊: 中共在上海新出版报 《联合日报》 《文萃》周刊 《群众》周刊 《建 国日报》 (原《救亡日报》) 《新华日报》复刊受阻
第二节 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P280 一、 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社的转移281 编辑部建制扩大 如增英语口播新闻 以军事宣传报道为中 心
283 简史P358 客里空”运动284 二、反“客里空”运动284 三、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287 毛泽东《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948.3 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 毛泽东 《 的谈话》 的谈话》,对“左”倾宣传报道进行纠正并阐述 党报理论几个问题
拒检” 三 、“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自由的斗争 “拒检”运动:1945年8月,重庆国讯书店为 拒检”运动 避免无理删节,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 安归来》一书,重庆16家杂志社借机联合宣布 不再送审,得到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运 动扩展到全国,迫使国民党于10月1日起废止战 时的新闻检查制度。 《新华日报》与《大公报》的斗争 P271-272
绪论 中国新闻传播史概说(03版)

二、发展脉络
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传远播古-清代中期)
第三阶段
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1815-1895) 民族报业兴起到新闻事业全面发展(1895-1927)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国共两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1927-1949)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改革与发展(1949-)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播史学科的发展
主编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 和神话的义和团》,柯文 《国史大纲》,钱穆 《中国史纲要》,张荫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绪论:中国新闻传播史概说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播史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学习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界定
一、定义与主要内容
1.定义: 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一、定义与主要内容
2.主要内容: 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业务 新闻从业人员的观念与实践 其它:如何开展新闻传播研究与教育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学发展历程
1.早期研究成果
《新闻纸略论》是近代中文报刊 刊登的第一篇新闻学专论。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1834年1月。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等专 著问世。 1927年1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 版,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 奠基之作。
3.马克思主义开辟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新路。
二、怎样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
1.认真读教材,掌握要点及基本内容 2.要具备一定中国历史知识
学习方法:
• 理清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基本脉络; • 掌握各个历史时期主要新闻人物、主要
新闻媒介、主要新闻事件基本情况; • 结合现实
参考书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古代
1官报
邸报定本制度《读开元杂报》印刷技术应用----宋代
P9 两份进奏院状《天变邸抄》P28 《急选报》
2 小报(非官报)
内容:封建官报不准备报道和未来得及报道的事情P18特点P19第四段商品性(报纸开始成为商品宋代)
3京报
清代(明代中叶开始产生我过民间报房办的报纸P21
P38 京报的内容
辕门抄,京门抄的概念P40
为什么说京报是古代最完备的报纸?发行,内容P38
近代
1 外国人办报
A 鸦片战争以前
代表报刊
境外《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米怜3条原则P45
境内《东西洋考》〈新闻纸略论> 中文报刊中第一篇新闻学转文
-<天下新闻>------印刷
2外文报纸
第一家<蜜蜂华报>
<广州记录报> <中国丛报> <各国消息>------第一个石印
这一时期报刊的性质
B 鸦片战争以后
1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遐尔贯珍> P53 <万国公报>
2商人资本家半的中文报刊申报,,上海新报,,新闻报字林沪报所办副刊<消闲报>
3外文报刊P51得臣报,士蔑西报, 耔剌报, 字林西报----旧中国影响最大
天津<时报>
eg: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论述)
答:1过程(鸦片战争前后)
2 性质(两个方面)
中国人办报
上海<隳hui报> <西国近事汇编>
P77 1873年8月<昭文新报> P76 <述报> ---印刷
(重点)香港<循环日报>王韬
三个第一--------政论著称,报刊政论家,政论文集
写作原则及其意义
维新派办报:
<万国公报>---à<中外记闻> 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创办时间
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各个代表报,创办时间,创办人
<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P109—110 <大公报>,<京话日报>,<时报>,<东方杂志>
需注意: 1时务文体
2 梁启超的板报活动极其新闻思想,舆论观(对他这个人物要能够串起来),可分为两个时期: 戊戌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
兴中会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活动
<中国日报> <开智录>
P116 浙江潮,江苏
人物;郑贯公
(重要事件) 苏报案(作简答题是必须回答;原因,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上海<苏报><俄事警闻><中国白话报>同盟会时期[民报
人物:章太炎政论特点
我国第一次报刊大论战<民报与新民从报>
国内:于右任的四个报纸
P130 ,<大陆报>P131可报<大江报>有两篇重要文章极其作者
对革命派新闻思想的概括
论述: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报刊工作的业务改革(大点小点小小点)P143
人物:黄远生,邵飘萍(创办东京通讯社)
五四时期
<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公报
四大名副刊
(重点)五四时期进步副刊的成功经验
大报向现代企业化企业方向发展(新闻报生财之道)
论述: 中国报刊业务改革P17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向导>,<热血日报>,新青年>季刊,<前锋><中国青年><劳动周刊>.
中共早期办报思想P118---P22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白区<布尔塞维克><红星>,<红色中华>,<青年实话>
论述: 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色和优良传统P270
抗日战争时期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
国统区<群众> <新华日报>
沦陷区<泽报> <每日译报>
论述: 延安整风和<解放日报>的改版(详细)P297
论述: 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大发展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简答)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人民日报?><工人日报> <解放日报>
论述: 毛泽东讲话,刘少奇讲话P370
国民党的新闻事业
中央日报,扫荡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通讯社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政治周报>,<中国农民>
民营
抗日战争时期
<申报>的改革和史量才之死邹韬奋<生活>周刊及其新闻思想范长江和他的通讯集斯诺,史沫特莱
<新民报>,<大公报>(新记), <文汇报>
<中国报学史>一书的重大意义,作者
新闻学研究会,记协
通讯社,广播的创办(官方,民间)
新生事件成舍我的办报活动
当代
第十章3,4 节
论述:1956年全国新闻工作的改革
报纸工作的改进和业务建设
通讯社
第十三章
刘少奇的新闻思想P479
新闻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P485
P492李瑞环,***(2003年有题目30分)第十四章
P519 三限
台湾523 简答:台湾”报禁”解除后的变化香港P527 主要报纸三个
简答:当代香港报业的特点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