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密制造技术(2).doc

合集下载

精密机械制造专业技术标准

精密机械制造专业技术标准
• 工序分散 机床设备和工夹具相对比较简单,机床 调整容易,易于平衡各工序时间,组织流水生产。
• 工序分散 设备数量多,操作工人多,生产面积大。
3.加工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1)先加工基准表面,再加工其它表面
工艺路线开始安排的加工面应该是选做定位基
准的精基准面,先加工基准表面,然后以基准表面 定位,再去加工其它表面。 2)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4.2.2 零件各表面加工顺序的安排
1.加工阶段的划分 (1)粗加工阶段 主要任务是切除工件表面 的大部分余量,并做出精基准。这阶段的精度 要求不高,主要是提高生产率。 (2)半精加工阶段 减小粗加工中留下的误 差,并使加工表面达到一定精度,为后续精加 工做准备。 (3)精加工阶段 使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 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达到或基本达到图纸规 定的要求。 (4)精密、超精密或光整加工阶段 当零件 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很高时,在工艺过
与公差单位i的乘积表示: 标准公差T=等级系数a×公差单位i
公差单 i0位 .435D : 0.00D1
2.微小尺寸加工以绝对加工误差来判断加工精度, 称作绝对精度。
微小尺寸加工的绝大部分都落在了精密与超精 密加工范围内,对微小尺寸加工分为:
超 微微 细细 加加 工工 : 以:尺寸来区分 纳 微米 米工 工艺 艺( (或 或术 术 称 称) ) 以 纳 微加 米 米工 技 技精度来表
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
(1)满足循序渐进的原则 工件的加工是由粗到精逐步达到要求的,工件
粗加工时需要去除的余量较大。因而切削力、切削 热较大,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热变形及工件内应 力都较大。因而要划分若干工序,逐步消除。 (2)合理安排机床
由于粗加工主要是为了去除工件表面的大部分 余量,因而,粗加工可以选用功率大、精度低而加 工效率高的机床进行加工,而精加工阶段可以选用 与加工精度相适应的精密机床进行加工。应严禁使 用精密机床做粗加工,以保持精密机床的精度水平。

第2章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论

第2章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论

8
材料去除单位与相关因素
去除材料的单位为10 时将以龟裂的形式发生破坏; 去除材料的单位为 -3cm时将以龟裂的形式发生破坏;以微米 时将以龟裂的形式发生破坏 以微米(µm) 级尺寸去除,则表现为位错;而以Å级去除则为原子单位去除 级去除则为原子单位去除。 级尺寸去除,则表现为位错;而以 级去除则为原子单位去除。 按去除尺寸单位分,可以把Ⅲ 区间称为普通精度, 按去除尺寸单位分,可以把Ⅲ一Ⅳ区间称为普通精度,Ⅱ一Ⅲ区间 为精密加工,I—Ⅱ区间为超精密加工。 为精密加工, Ⅱ区间为超精密加工。
13
超 精 密 加 工 的 材 料
各种产品与所要求的精度范围
加工精度范围 普 通 加 工 精密 加工 200um 300um 机械产品
一般机器零件、 家用机器、 一般机器零件 、 家用机器 、 通用齿轮、 通用齿轮 、 螺纹 、 打字机零 汽车零件、 件、汽车零件、缝纫机零件
电子产品
光学产品
通用电气机具( 开关、 通用电气机具 ( 开关 、 电 照相机壳体 动机) 动机) 照相机快门、照相机镜筒。 照相机快门、照相机镜筒。 电子零件外壳、小型电机、 电子零件外壳、小型电机、 半导体、二极管。 半导体、二极管。 透镜、棱镜、半导体纤维、 透镜、棱镜、半导体纤维、 接口。 接口。
0.5um 超 精 密 加 工
VTR 磁头、磁尺、电荷耦 精密透镜、精密棱镜、光 磁头、磁尺、 精密透镜、精密棱镜、 曝光版、 合器件、 石英振子、磁泡、 学分析尺、 曝光版 合器件 、 石英振子 、 磁泡 、 学分析尺、IC曝光版、激 IC元件、磁控管。 元件、 元件 磁控管。 光反射镜、多面反射镜、 光反射镜、多面反射镜、 X射线反射镜 射线反射镜 光学平晶、 光学平晶、精密非涅尔透 衍射光栅、光盘。 镜、衍射光栅、光盘。

现代科技创新中的高精密制造技术

现代科技创新中的高精密制造技术

现代科技创新中的高精密制造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密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精密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高精密制造技术的优越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高精密制造技术的定义与特点高精密制造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在制造过程中使用高科技手段,应用高级的工艺,生产出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

高精密制造技术主要依靠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来实现高精度的制造标准,它的特点包括。

1.高精度高精密制造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高精度,它可以生产出尺寸精度高,形状精度好,表面质量优,稳定性高的产品。

2.高可靠性高精密制造技术生产的产品精度高,材料质量好,这意味着产品的可靠性也会得到提高。

3.高效率高精密制造技术运用的先进技术,可以减少制造工序,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高精密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高精密制造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下面将重点介绍几个方面:1.制造业高精密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领域。

这些产品在生产中都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与工艺来确保其性能与品质。

2.医疗领域高精密制造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先进的工艺,可以生产出高精度的医疗设备、手术器械等产品。

例如,人工关节、支架、乳腺针等产品的制造都需要高精度的制造技术来保证其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3.航空与航天领域高精密制造技术在航空与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高精度的制造工艺可以保证飞行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提高对空气动力学的理解。

4.能源领域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节能要求的提高,高精密制造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微型涡轮发电机等新型能源产品的制造都有着高度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三、高精密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高精密制造技术的持续发展,将有望在许多领域实现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

(完整)精密制造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课程64课时

(完整)精密制造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课程64课时

(完整)精密制造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标准64课时《精密制造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和任务精密制造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是精密机械技术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开设的课程。

该课程是学生了解精密加工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理论教学环节,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64学时,4学分.本课程任务是介绍精密加工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优点及应用等内容,使学生具有精密加工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精密加工体系及发展、精密加工的特点、精密加工方法及其分类、使用机械常用测量器具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使高等职业学院的精密机械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与掌握精密加工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应用,使学生具有精密加工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应用的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1、熟悉精密加工体系及发展、精密加工的特点、精密加工方法及其分类;2、熟悉精密加工技术中热处理的安排;3、掌握金属精密加工工艺及超精密切削加工工艺;4、掌握精密测量技术.(二)能力目标1、能明确精密切削加工机理、精密切削加工机床及其应用2、会制定典型零件的精密加工工艺3、会常用测量器具的使用(三)素质目标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学时:64五、教学基本条件(完整)精密制造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标准64课时为保证理论课程的效果,上课时应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同时应有相关的实验设备。

六、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精密机械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使用了《机械设计》,《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图》,《液压传动》,《电工与电子》,《企业管理》;《数控机床》等专业技术课.是各专业技术课的综合应用。

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

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

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在精密制造领域中,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对设备、产品进行精确加工和装配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通信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现代工业的核心之一。

一、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的概述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数控机床、激光技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精度、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二、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各种零部件的精确加工和装配是保证安全性和性能的关键。

通过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零部件的误差,提高整机的综合性能。

2. 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制造也是精密制造的一大领域,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各个部件进行精确加工和装配。

通过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汽车的制造质量和性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3. 电子通信领域: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其他电子产品,都需要经过精确加工和装配,才能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

三、精密制造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工艺1.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工件进行控制和加工的一种技术。

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加工程序,数控机床可以高效、精确地完成加工任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精密装配技术:精密装配技术要求对各种零部件进行精确的安装和调试。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严格控制装配误差,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 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对工件进行切割、打孔和焊接等加工操作的一种技术。

激光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精度和非接触加工的特点,可以对工件进行精确的加工,适用于各种材料。

什么是精密制造技术

什么是精密制造技术

什么是精密制造技术什么是精密制造技术一、技术概述精密制造技术是指零件毛坯成形后余量小或无余量、零件毛坯加工后精度达亚微米级的生产技术总称。

它是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超高速加工技术的综合集成。

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改造了传统的毛坯成形技术,使机械产品毛坯成形实现由粗放到精化的转变,使外部质量作到无余量或接近无余量,内部质量作到无缺陷或接近无缺陷,实现优质、高效、轻量化、低成本的成形。

该项技术涉及到铸造成形、塑性成形、精确连接、热处理改性、表面改性、高精度模具等专业领域。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指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高于0.1µm,表面粗糙度Ra小于0.025µm,以及所用机床定位精度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高于0.01µm的加工技术,亦称之为亚微米级加工技术,且正在向纳米级加工技术发展。

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精密加工的机理,超精密加工的设备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工具及刃磨技术,超精密测量技术和误差补偿技术,超精密加工工作环境条件。

超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刀具,通过极大地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来提高材料切除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加工技术。

超高速加工的切削速度范围因不同的工件材料、不同的切削方式而异。

目前,一般认为,超高速切削各种材料的切速范围为:铝合金已超过1600m/min,铸铁为1500m/min,超耐热镍合金达300m/min,钛合金达150~1000m/min,纤维增强塑料为2000~9000m/min。

各种切削工艺的切削速度范围为:车削700~7000m/min,铣削300~6000m/min,钻削200~1100m/min,磨削250m/s以上等等。

超高速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高速切削与磨削机理,超高速主轴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进给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用刀具与磨具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在线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等。

机械工程中的精密制造技术

机械工程中的精密制造技术

机械工程中的精密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是一门广泛的工程学科,涵盖了从设计和制造到维护和改进的各个方面。

而精密制造技术则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它主要指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精度的机器设备,制造具有高度精度和良好可靠性的机械零件和装置的技术。

在各种机械工程领域中,高精度的机器零件和装置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对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精密制造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

本篇文章将介绍机械工程中的精密制造技术,包括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精密制造技术的工艺和设备精密制造技术的实现需要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精度的机器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工艺和设备包括:数控加工技术、磨削技术、电火花加工技术、车削技术等。

1.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加工工艺之一,它主要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来控制和驱动加工机床进行高度精度的切削加工。

数控加工技术与传统的手工或机械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加工速度和更好的加工质量。

目前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的零件制造、模具制造、精密模型加工等方面。

2. 磨削技术磨削技术是一种通过摩擦磨擦和切削等方式,对工件表面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磨削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的零件制造和模具制造等方面。

目前最常用的磨削技术包括平面磨、球面磨、外圆磨、内圆磨、立式磨、锯片磨等。

3. 电火花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技术是一种利用电脉冲能量在工件上形成微小的放电火花,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切削加工。

它可以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并且具有极高的加工精度、加工速度和表面质量。

由于其精度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电火花加工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精密机械零件加工等领域。

4. 车削技术车削技术是一种通过旋转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领域中,如轴类零件、齿轮、螺纹等的制造。

车削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切削方法和刀具设计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如单刃车削、多刃车削、铰削、镗削等。

精密加工技术

精密加工技术
经济 祝 野 2 0 1 3 年第 0 2 期 E c o n o m i c V i s i o n
科技 前沿
精 密加工技术
王 守峰
( 临沂 职业学 院 山东 临沂 2 7 6 0 0 0 )
摘 要: 精密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 , 一是加工精度 , 二是加工效率 , 有些加 工可 以取得较好的加工精度 , 却难 以取得高的加工效率。 关键词 : 精细磨削 ; 珩磨 ; 研磨 ; 磁粒光整
限元等技术发展 , 使数值模拟技术 由学校 、 研究单位走 向工厂 , 将广泛 用于成形工 艺分析 ,并且将 由 宏 观模拟进一步向微观的组织模 拟和质 量预测方向发展 ( 5 ) 解决 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与用户对产品个性化要求的矛盾 . 生产 过程的柔性 化将会得 到发展 。 ( 6 ) 由于高效 、 节能 、 节材带来的材料和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 成 形技术和装备的进 步 、 无污染工艺材料的采用 , 使成形技术 由污染大户 转变为清洁生产技术 。 三、 主要的精 密. J J D T技术
3 . 6抛 光
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在下世纪初有 以下发展趋势 : ( 1 ) 近净成形技术生产的成形件精度会进一步提 高, 可以做 出形状 更加 复杂 的成形件 , 更加接近于净成形 。 ( 2 ) 近净成形技术会不断有新发展 , 一方面原来的工艺方法会 得到 不断改进提 高,另一方面综合利用各种成形手段会出现新的复合成形 新工艺。 ( 3 ) 随着新 材料的出现 , 不少材料用传 统加工方法很难加工 . 从而 推动了新材料 近净成形技术的发展。 ( 4 ) 计算机的发展 、 非线性 问题计算 方法的发展 , 推动 了非 线性有
3 . 1砂 带磨 削
是利用机械 、化学 、电化学的方法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一种微细加 工, 主要用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 , 常用的方法有 : 手工 或机械 抛光、 超 声波抛光 、 化学抛光 、 电化学抛光及 电化学机械复合 加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内外现状工业发达国家的近净成形技术在近20多年来有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主要的制造技术,在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和表面改性方面都已占据了总产量的主要地位。

在我国近净成形技术在整个成形生产中比重还比较低,成形件精度总体平均要比国外低1~2个等级,一些先进的近净成形技术在我国只有少数企业采用,一些复杂难成形件我国还不能生产,部分先进成形设备、机械手和机器人、很大一部分高水平自动化生产线建线技术,我国还不能全部立足国内,因而总体水平上要比先进国家落后15~25年。

每一个专业方向上,国外近20年来都出现了一批新技术,有一些我们还没有掌握,有一些虽然做了试验研究,还没有用于生产。

过去人们往往侧重于单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今天市场竞争激烈,人们为了更好更经济成形零部件,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多项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利用材料超塑特性进行焊接在航空件成形中的应用,利用低合金成份的非调质钢通过控锻控冷可以取代调质热处理,把铸造和锻压结合起来的半固态成形,粉未烧结的坯料再经过锻造获更好性能近净形零件,都是国外发展较快应用效果好的技术。

我国专家把成形辊锻和精锻相结合,用于汽车前梁生产比国外通用技术建设生产线,一条线就可节约上亿投资。

传统的成形技术是建立在经验和实验数据基础上的技术,制定一个新零件成形工艺在生产时还要进行大量修改调试。

计算机和计算技术发展,特别是非线性有限元的发展,使得难度很大的成形过程有可能进行模拟分析和数值计算。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形成一些商业软件用于成形工艺分析。

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一些单位也研制了一些软件,但由于投入不足,形成商业软件的很少。

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通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要求企业建设不同技术水平的生产线,需要有相应的机械手和机器人。

由于工作的条件、环境比较恶劣,对这些机器人的需要数量相对较少、品种较多,所以需要由本专业人员参与研制。

当今,人们对产品需求逐步提出了一些个性化要求,所以在建设自动生产线时,提出了建设柔性生产线的要求,国外在近净成形生产方面已经出现了少量柔性生产线,我国必须注意这一动向,应该根据用户需求和投资强度,建设不同自动化程度和满足柔性化需求的生产线。

国外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做好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智能控制,以保证近净成形生产质量稳定,能作到无缺陷或近无缺陷。

在超高速加工技术方面,1976年美国的V ought公司研制了一台超高速铣床,最高转速达到了20000rpm。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联邦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生产工程与机床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系统地进行超高速切削机理研究,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高速切削试验,联邦德国组织了几十家企业并提供了2000多万马克支持该项研究工作。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商品化的超高速切削机床不断出现,超高速机床从单一的超高速铣床发展成为超高速车铣床、钻铣床乃至各种高速加工中心等。

瑞士、英国、日本也相继推出自己的超高速机床。

日本日立精机的HG400III型加工中心主轴最高转速达36000~40000r/min,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为36~40m/min。

采用直线电机的美国Ingersoll 公司的HVM800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移动速度为60m/min。

近年来,我国在高速超高速加工的各关键领域,如大功率高速主轴单元、高加减速直线进给电机、陶瓷滚动轴承等方面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总体水平同国外尚有较大差距。

在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美国是开展研究最早的国家,也是迄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

早在50年代末,由于航天等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美国首先发展了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技术,并发展了相应的空气轴承主轴的超精密机床,用于加工激光核聚变反射镜、战术导弹及载人飞船用球面非球面大型零件。

如美国LLL实验室和Y-12工厂在美国能源部支持下,于1983年7月研制成功大型超精密金刚石车床DTM-3型,该机床可加工最大零件2100mm、重量4500kg的激光核聚变用的各种金属反射镜、红外装置用零件、大型天体望远镜(包括X光天体望远镜)等。

该机床的加工精度可达到形状误差为28nm(半径),圆度和平面度为12.5nm,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4.2nm。

该机床及该实验室1984年研制的LODTM大型超精密车床一起仍是现在世界上公认的技术水平最高、精度最高的大型金刚石超精密车床。

日本对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相对于美、英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当今世界上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

日本的研究重点不同于美国,前者是以民品应用为主要对象,后者则是以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为主要目标。

所以日本在用于声、光、图象、办公设备中的小型、超小型电子和光学零件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是更加先进和具有优势的,甚至超过了美国。

我国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在70年代末期有了长足进步,80年代中期出现了具有世界水平的超精密机床和部件。

北京机床研究所是国内进行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的主要单位之一,研制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超精密机床、部件和相关的高精度测试仪器等,如精度达0.025m的精密轴承、JCS-027超精密车床、JCS-031超精密铣床、JCS-035超精密车床、超精密车床数控系统、复印机感光鼓加工机床、红外大功率激光反射镜、超精密振动-位移测微仪等,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航空航天工业部三零三所在超精密主轴、花岗岩坐标测量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及产品生产。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金刚石超精密切削、金刚石刀具晶体定向和刃磨、金刚石微粉砂轮电解在线修整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清华大学在集成电路超精密加工设备、磁盘加工及检测设备、微位移工作台、超精密砂带磨削和研抛、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非圆截面超精密切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相应产品问世。

此外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沈阳第一机床厂、成都工具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等都进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绩显著。

但总的来说,我国在超精密加工的效率、精度、可靠性,特别是规格(大尺寸)和技术配套性方面与国外比,与生产实际要求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国内研究基础在行业需要的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开展了较多单项研究,其中一部分已经实现产业化,但总的说难度高的复杂技术还未能掌握。

三、十五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1.目标(1)通过科技攻关,使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主要方面赶上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结合我国情况在部分技术上有发展创新;关键技术应做到成熟化、成套化、产业化,可以向企业提供成套技术,满足企业技改和生产发展需要。

(2)超高速加工基本实现工业应用,主轴最高转速达15000r/min,进给速度达40~60m/min,砂轮磨削速度达100~150m/s;超精密加工基本实现亚微米级加工。

2.主要研究内容(1)近净成形技术研究①近净成形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技术含近净成形无缺陷铸造技术、精确塑性成形技术、优质高效精确连接技术、精确热处理改性技术、优质高效表面改性及涂层技术、复杂高精度模具技术以及上述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

应针对行业在下世纪重点需要的、复盖面广的技术开展研究,提供新工艺、新方法、积累、完善相关数据,并达到实用化。

②近净成形工艺模拟分析和优化技术研究解决成形工艺模拟的关键技术,使三维软件程序完善化、成熟化、商品化。

并且宏观分析向微观分析发展。

③成形生产线用机械手和机器人研究成形生产线所需典型机械手和机器人,使之达到系列化、成熟化,满足企业技术改造的需要。

④近净成形生产自动线和柔性生产线建线技术以工艺为核心,研究掌握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自动生产线建设技术,侧重研究掌握生产线控制和在线检测,达到根据企业生产纲领和实际资金,建设不同自动化、机械化程度生产线,也要根据发展需要,建设部分柔性生产线。

⑤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发展在线智能控制技术,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和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达到对近净成形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最终产品质量和精度。

⑥近净成形技术的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技术针对本行业中小企业多的特点,以协会、学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吸收成果所属单位和同行企业参加,建立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系统,解决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接受订货,进行技术咨询,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

(2)超高速加工技术研究①超高速切削、磨削机理。

对超高速切削和磨削加工过程、各种切削磨削现象、各种被加工材料和各种刀具磨具材料的超高速切削磨削性能以及超高速切削磨削的工艺参数优化等进行系统研究。

②超高速主轴单元制造技术。

主轴材料、结构、轴承的研究与开发;主轴系统动态特性及热态性研究;柔性主轴及其轴承的弹性支承技术研究;主轴系统的润滑与冷却技术研究;主轴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技术、虚拟设计技术研究;主轴换刀技术研究。

③超高速进给单元制造技术。

高速位置芯片环的研制;精密交流伺服系统及电机的研究;系统惯量与伺服电机参数匹配关系的研究;机械传动链静、动刚度研究;加减速控制技术研究;精密滚珠丝杠副及大导程丝杠副的研制等。

④超高速加工用刀具磨具及材料。

研究开发各种超高速加工(包括难加工材料)用刀具磨具材料及制备技术,使刀具的切削速度达到国外工业发达国家90年代末的水平,磨具的磨削速度达到150m/s以上。

⑤超高速加工测试技术。

对超高速加工机床主轴单元、进给单元系统和机床支承及辅助单元系统等功能部件和驱动控制系统的监控技术,对超高速加工用刀具磨具的磨损和破损、磨具的修整等状态以及超高速加工过程中工件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等在线监控技术进行研究。

(3)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①超精密加工的加工机理。

进化加工及超越性加工机理研究;微观表面完整性研究;在超精密范畴内的对各种材料(包括被加工材料和刀具磨具材料)的加工过程、现象、性能以及工艺参数进行提示性研究。

②超精密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纳米级超精密车床工程化研究;超精密磨床研究;关键基础件,如轴系、导轨副、数控伺服系统、微位移装置等研究;超精密机床总成制造技术研究。

③超精密加工刀具、磨具及刃磨技术。

金刚石刀具及刃磨技术、金刚石微粉砂轮及其修整技术研究。

④精密测量技术及误差补偿技术。

纳米级基准与传递系统建立;纳米级测量仪器研究;空间误差补偿技术研究;测量集成技术研究。

⑤超精密加工工作环境条件。

超精密测量、控温系统、消振技术研究;超精密净化设备,新型特种排屑装置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2014年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考前猜题(5)-岩土工程师考试-考试吧2014年岩土工程师考试即将举行,考试吧为您提供“2014年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考前猜题”,希望帮助您金榜题名。

点击查看:2014年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考前猜题汇总1.对单桩竖向承载力而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