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中地表塌陷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_薛红梅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研究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研究随着采煤工艺的不断发展和采煤方式的不断更新,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是由采煤造成的一种地质环境变化,通常表现为地表下沉或塌陷,这对周边环境、矿山开采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矿山工程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现状、成因机制和防治措施等内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
国外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家,其中美国的针对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最为广泛深入。
国内的研究除了重点关注沿海地区类似地质条件的采煤区外,还对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的采煤区进行了大量研究。
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分为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两种。
实验模拟通常是在室内或室外将采煤区相关条件模拟出来,控制一定的变量进行基础性实验,主要分析采煤对地下水、地层沉降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数值模拟主要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采用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采煤过程中地层变形与沉降的规律性。
二、成因机制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主要是由于开采煤炭导致地层压缩和沉降而引起的。
在采煤过程中,地下水、煤炭和地质结构的变化都会对地面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具体来说,采煤造成了以下方面的影响:1. 地表沉降采煤过程中,地下的煤炭被开采出来后,地质层会发生空洞或塌陷,这就是地表沉降的原因。
沉降不仅可能导致地面塌陷,还可能造成建筑物、道路、管道等公共设施沉降甚至破裂。
2. 地下水位下降采煤过程中,地下煤层的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导致地层的沉降和塌陷。
3. 煤炭氧化煤炭在地下氧化也会导致地层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湿煤矿井内,煤体吸氧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煤层收缩和热胀冷缩不断交替,形成了煤层的应力循环现象,从而加剧了地层沉降的速度。
三、防治措施为解决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采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1、边采边填边采边填是一种主动的防治措施,其原理是通过采煤现场储备煤矸石、砂石等材料填补采区内的空洞或当地。
煤矿采空塌陷的危险性预测评估与防治措施——以华亭矿区大柳矿井为例

文章编号:100121986(2007)022*******煤矿采空塌陷的危险性预测评估与防治措施———以华亭矿区大柳矿井为例马国哲 (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煤矿开采后引发地面塌陷的危险性预测评估是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核心内容。
以华亭矿区大柳矿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煤矿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基本内容及评估深度,并提出了较全面的矿区采空塌陷的防治措施,可以为矿井开采后防治地面塌陷提供指导。
关 键 词:煤矿开采;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X45 文献标识码:APredict ive evaluation and prevention on the ground-caved in with co al-mining:A case study from Daliu coal-mine,Hua ting mining areaM A G u o2zhe (Coal Geologic Prospe cting Institute o f Gansu Province,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 ct:Predictiv e ev aluation on the g round2caved in w ith coal2min ing is the core for the dang erous evaluation of g eolog ic hazard in coal2m ining.In this paper bas ed on the case study from Daliu coal-mine in Huating mining area,introduced the basic con ten t and degree to the pred ictive evaluation,then the com prehensiv e preven tion measures suggu ested,w hich can be guid f u l to preven t the g round2cav ed in with coal mine exploiting in the future.K eyw or ds:coal-min ing;ground2caved in;dang erous ev aluation;prev ention measures 为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先后两次下文(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392号,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强制要求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2000年开始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至今已有6a时间,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正式规范及技术规程,仅有国土资源部随文下达的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附件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收稿日期:2006210208作者简介:马国哲(1963—),男,甘肃灵台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工作1联系密切,地层渗透性强。
煤矿开采地表沉陷预测及分析方法

目前 中 国大 中型煤 矿 大多 采 用 综合 机 械 化采 煤 工 艺, 条带 式 采 煤 方 法 , 煤 层 赋 存 条 件 大 多 为 近 水 平 煤 层 。因此 , 本 次 主要 针 对 以 上 采 煤 工 艺 和 采 煤 方 法 以 及 煤 层倾 角小 于 4 5 。 的井 工煤 矿项 目地 表 沉 陷预 测 方 法进 行 阐述 。 2地 表 沉 陷预 测 方法 目前 我 国地 表 沉 陷预 测 可 以选 用 负 指 数 函数 法 ;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20煤矿开采过程中及开采后会导致地表沉陷我们可以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煤层开采沉陷预测得出地表下沉等值线图和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
煤矿开采地表沉陷预测及分析方法
王麒( 中煤 国际工程集 团 北京华 宇工程 有限公司 , 北京 1 0 0 1 2 0 )
摘 要: 煤矿 开采过 程中及开采后会导致地表沉陷 , 我们 可以采用概 率积分法进行煤层开采沉陷预测 , 得 出地表下沉等值线 图和 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 。通过 沉陷预 测结果可 以为土地复垦及地表沉陷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对 以后煤 炭开采具有参 考价值。
s i n ‘ D
‘
( 4 ) 沿 ‘ p 方 向水平 移动 U
U ( x , Y , ‘ p ) = v 争 v × [ u c ( x ) × w。 ( Y ) × c o s q  ̄ + u 。
0
( Y )×W。 ( x )×s i n c p ] ( 5 ) 沿 ‘ p 方 向水平 变形 8
( 3 ) 沿 ‘ P 方 向曲率 k
k( x , Y , ‘ P )=
型 墨
a y
=
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价

活动 结 束之后 , 地 表变 形和 移动 也会慢 慢趋 于稳 定 , 这 样就 会在 采空 区的上 方 的地 表 形成 一个 塌陷 区域 , 即为 最终移 动 盆地 。
矿 区开采 地表沉 陷变形 的特 点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 加强对职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 教育, 努力提
性质随之发生变化 , 在重力和应力作用下重新调整 , 随之发生弯曲变形、 断裂、
位移 , 导 致 地 面塌 陷下沉 , 并形 成地表 低 洼的 沉陷地 。
2 . 2 采 空 区的形 成及 地表塌 陷规 律
矿 山开 采形成 的采空 区打破 了地 壳 内岩 土体原有 的应力 平衡 , 为了达到 新 的应 力 平衡 , 于是 在 采空 区周 围的岩土 体 中会产 生应力 重新 分布 , 在 这个过 程 中采 空区 周边的岩 土体在 某些 区域会形 成应力集 中 , 而在另一 些 区域 会形成 应 力松 弛 。 根 据 采空 区周 边岩 土 体性 质不 同 , 会产 生 不 同的地压 , 随 着矿 山的 开 采, 采 空 区将发生 多 次应力 重分 配 , 一旦应 力集 中超 过 了岩 土体 的极 限应力 强 度, 就 会发生 变形 破坏【 l 】 , 甚至发 生岩爆 现 象 , 使得地 表发 生一 系列 的变形 和破 坏, 最后 在地表 形成 下沉盆地 , 使得 矿区 的地质环 境受到 了严重 的影 响和破坏 , 甚 至引 发地质 灾 害
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的预测分析

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的预测分析
海如拉·热合曼
(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摘要: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危险预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相关部门需根据煤层深度、覆盖变化、工程地
质条件等,搜集完备的数据,进行先期预测判断,多角度分析煤层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解
针对煤矿开采,施工部门必须准确分析采空区地表塌陷 的原因,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采空区结构与煤 层分布,进行全面控制与精确预测,确保开采工作的有序 进行,促进煤矿产业的平稳发展。实际调查发现,现在大 多数的煤矿开发企业都没有重视施工预案的安排,没有考 虑开采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地表塌陷、煤层陷落等 问题。从施工角度分析,造成采空区地表塌陷的因素有很 多,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施工步骤环节分布错误、监督检 测缺失、环境考察不到位等等。所以,不管在开采前还是 开采后,都必须派施工队检测地质结构,整合信息数据, 并结合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做好预报工作,提升整个施工 的安全性。
降速率。同时,监管部门需定时观测搜集地表塌陷的程 度,制作成表格,以便后期分析核对,完善施工计划。其 中,最为关键的是采空塌陷区的矿坑信息调查,技术人员 可以利用无线探测仪来勘测采空区矿坑的分布位置、构造 破碎情况、蚀变带和节理裂隙,导入数据库形成三维动画 图,技术部门便可以参照这些信息数据来预测判断地表塌 陷情况,从而合理制定解决方案。 3.3 正确处理地表塌陷问题,确保煤矿资源有序开采
易出现地面凹陷。根据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山西地带煤矿 开采的深度大,形成“U”型凹陷形态,逐渐发育成冒落带。
2)如果进行多层开采,机械开采工具会造成岩土层松 动,稳定性下降,采空区的空间位置也会越来越小,地面 塌陷的系数也越来越高。根据各类数据来看,矿层一般分 为6层,如果不断开采挖掘,则导致整个采空区内部沉陷, 继而发生安全事故。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研究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研究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煤区地面塌陷一直是一个困扰煤炭产业的重要问题。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也会破坏地面的基础设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领域。
本文旨在浅谈关于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采煤区地面塌陷的成因采煤区地面塌陷主要是由于采煤过程中,地下煤层被开采掉后,地面支持能力降低,地层受到削减后沉降压缩,导致地面塌陷。
而地面塌陷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地下煤层的厚度,矿区开采方法,煤层的物理特性,地下水位等。
当地下煤层过于薄或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时,地面塌陷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在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中,人类的工业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目前,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内部各种地下管道和建筑物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所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导致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因此,我们需要逐步优化地面基础设施的布局,使其不再单纯地依赖于地下矿层的支撑。
二、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现状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不仅使得矿区内的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也引起了煤炭产业的忧虑。
为了减少或避免采煤区地面塌陷的发生,许多机构和个人都致力于研究此类问题。
迄今为止,关于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涉及到地质学、力学、工程学、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实地观测、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等多种方法。
目前,为了减缓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
如以水为助力,实现煤层支持的稳定性;炸裂的方法使地层变得更加坚硬,从而减少地面塌陷的风险;采取现代化的采煤技术,减少采煤造成的第一次开采后地面的松散性;采用长壁支柱工法,在采煤工作面形成一个支撑初始阶段的煤柱等。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发生已经成为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加大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力度。
针对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研究:1. 采煤区地面塌陷的预测与评价。
煤矿开采地表沉陷预测与生态影响评价

煤矿开采地表沉陷预测与生态影响评价摘要:贵州作为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地区之一,地下埋藏的煤层开采以后,上覆的岩层将由于失去支撑而产生移动,且由上而下依次形成垮落带、裂缝带和弯曲下沉带,由下至上波及到地表,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的疏干将加剧这一过程,矿区的岩层移动甚至地表的塌陷是井工法采煤特有的环境破坏问题。
因此对矿山地表沉陷的进行预测,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使矿山企业减少了对土地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煤矿;生态环境;地表沉陷0、矿井概况马幺坡煤矿位于贵州平坝县乐平乡,距平县城28km。
井田可采煤层4层(M8、M9、M12、M14煤层),平均总厚度5.54m,煤层倾角4º~10º,煤层结构简单,属于稳定煤层。
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通过采用LOS卫星多光谱影像,利用REGION MANAGER处理软件编制评价区1/50000生态图件,并进行数据统计。
该矿属于贵阳安顺石灰岩山原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石灰岩植被小区。
土壤为石灰土和黄壤。
该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侵蚀方式为面蚀,属中度流失区。
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57t/(km2.a),允许土壤侵蚀模数500t/(km2.a),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
1、地表沉陷预测模式与参数确定覆岩沉陷的状况,受覆岩性质、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深度、采煤方法及地表地形地貌的直接影响。
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预测,利用中国矿业大学开发的《矿区沉陷预测预报系统hpMSPS软件》进行计算。
(1)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模式采用概率积分法作为预测地表移动与变形的模式,其变形与移动的最大值分别由下式计算[5]。
最大地表下沉值Wmax=q﹒m﹒cosα(mm)最大地表倾斜值imax= Wmax /r(mm/m)最大地表曲率值Kmax=±1.52Wmax /r2 (10-3/m)最大水平移动值Umax=b﹒Wmax (mm)最大水平变形值εmax=±1.52 b﹒Wmax /r (mm/m)式中:m—煤层法线采厚,m;q—下沉系数;α—煤层倾角;b—水平移动系数;H—开采煤层距地表垂深(采深),m;r—主要影响半径,r=H/tgβ ,m;tgβ—主要影响角正切;(2)地表移动参数的确定马幺坡煤矿煤层倾角5º~9º。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研究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研究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研究地面塌陷是指地表由于地下空洞形成或地下物质移动等原因而出现下陷或塌陷的现象。
而在采煤区,地下开采煤炭会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从而引发地面塌陷问题。
这是一个严重影响矿区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问题。
因此,对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原因1.1 浅部开采导致的地表回灌采煤区的地下开采主要有柱状开采、房柱状开采和长壁开采等。
这些开采方法会使地下煤炭层的上方形成空洞。
当地下岩层的稳定性不足以支撑上方地表时,地表会发生回灌的现象导致地面塌陷。
1.2 深部开采引起的冒顶和控顶突水在一些深部开采过程中,当工作面不断向下延伸时,上方的岩层会发生破裂和断层,从而导致地面塌陷。
同时,由于空间的限制,开采过程中矿石的采取率会随之降低,这也会导致深部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问题。
1.3 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采煤过程中,当工作面采出煤层的同时,煤层内的瓦斯会通过裂隙和煤层空气孔隙的连接径路从煤层内释放出来。
这会导致岩石结构的破裂,引发地面塌陷。
2. 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方法2.1 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对采煤区地面塌陷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建立地下开采的三维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出不同开采方法对地表的影响,并预测出地面塌陷的可能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参数和条件下模拟结果的变化,优化矿井结构和开采方法,以减少地面塌陷的风险。
2.2 实地观测方法实地观测方法是通过在采煤区进行实际观测和测试,获取地表沉降和塌陷的数据。
这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地面塌陷的特征和规律,并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实地观测还可以提供对地下矿层、岩石和地下水等情况的详细了解,从而为地面塌陷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多基础数据。
2.3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提供采煤区地下地质信息和地表变形信息的高精度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地下采煤对地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NO.09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 业 技 术煤碳开采后在地下形成的采空区可能造成地表塌陷,产生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是煤矿建设项目环评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点。
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从采煤地表塌陷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程序、预测方法、环境影响、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 采煤地表塌陷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1确定环境影响要素根据煤碳开采的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识别采煤塌陷环境影响因素,确定应重点进行评价的要素因子。
1.2确定塌陷范围根据煤田地质情况及采后塌陷影响角的大小,确定首采区及全井田的地表塌陷范围。
1.3确定塌陷深度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充分采动时地表最大下沉量、最大倾斜值、最大曲率值、最大水平移动值、最大水平变形值。
1.4动态预测输入开采时间、空间的有关参数,预测煤碳生产在任一时刻引起地表移动和变形的情况,根据需要提出煤碳开采地表塌陷的一些动态的指标。
1.5环境影响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对确定的采煤塌陷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6提出防治对策根据不同情况的采煤塌陷区及其对环境影响要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整治措施和环境管理规划。
2 采煤地表塌陷环境影响评价程序2.1准备阶段收集采煤塌陷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的项目分析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确定评价范围、选择评价方法,建立采煤塌陷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2.2评价实施阶段运用已选定的评价方法在相应的评价范围内对识别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对照评价标准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
2.3公众参与阶段邀请地质、采煤、土地管理、环境等专家对采煤塌陷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4报告的编制完善阶段汇总各种资料、数据、环境影响预测结论和专家认证结果,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总体结构、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 采煤地表塌陷预测方法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的模式主要有4种:概率积分法、典型曲线法、负指数函数法、数值计算法。
目前常采用的预测模式是:《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的概率积分法,该方法是以正态分布函数为影响函数,用积分法表示下沉地带的方法。
模式中参数的选取:新建项目可以采用类比调查(注意可比性)的方法确定;改建项目则根据现有实测结果给出参数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计算公式:地表塌陷预测值包括采动时地表最大下沉值、最大水平移动值、最大变形值、最大倾斜值、最大曲率值,计算公式如下:最大下沉值:Wmax=q.m.cosa最大地表倾斜:Imax=Wmax/r最大地表曲率:Kmax=±1.52Wmax/r2最大水平移动值:Umax=b.Wmax最大水平变形:§max=±1.52.b.Wmax/r式中:q——下沉系数,m——采高(mm),a——煤层倾角,r——影响半径(m),r=H/tgp,H——采深,tgp——主要影响角正切,b——水平移动系数。
4 采煤地表塌陷环境影响分析一般地,地表塌陷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地表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开采塌陷造成了土地的垂直下沉和变形,由此而引起土地质量退化;农田小气候的变化,干扰或破坏了原有土壤植被系统;在高潜水位地区,地表沉陷造成农田局部凹陷,产生微区域排水不畅,农田条件恶化。
而我国东部一些地区,由于地表沉陷使得地下水位超出地表,使大片农田沼泽化,成为永久积水区,正常农田生态系统完全消亡,转化为半封闭,功能低下的沼泽。
在丘陵山区,开采沉陷对土地的影响主要由地表倾斜和拉伸变形构成。
拉伸变形使土壤水蒸发量增大,田间持水力降低,裂缝孔隙的增多还造成降雨或灌溉时土壤养分的淋溶和土壤侵蚀加剧。
4.2地表塌陷对水体的影响煤碳开采地表塌陷对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煤炭开采规模、开采深度等因素。
简单的研究方法是在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区域地下含水层特点。
根据区域地质综合柱状图以及煤系地层的岩性特点,采用《煤矿设计手册》中推荐的公式计算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的最大高度。
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开采可能导致浅层地下水疏干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或预测。
4.3地表塌陷对铁路线路的影响由于采矿引起地表塌陷,铁路线路各点下沉量不等,地表产生倾斜,使线路原有坡度发生变化。
线路坡度的变化将使地表塌陷区内列车运行阻力有所增减。
在评价采煤塌陷对铁路的损害时,首先预计出该地区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倾斜。
然后与铁路原来的坡度进行叠加,即可求得沉陷稳定后道路的坡度。
对比铁路线路管理的有关条例,就可评价铁路遭受损害的程度。
铁路线路的损害范围可由采矿塌陷的范围和线路的位置来确定。
4.4地表塌陷预测结果在综合预测评价中,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就煤碳开采引起的环境影响破坏分别给定相应的权值,同时对环境影响因子综合考虑。
在具体评价工作中要综合考虑,经过统计分析,再计算受损率。
受损率越高,分值越低,按每一项的分值与受损率相反的结果,采用公式(1-受损率)×分级评分×权重,计算分项评分(在条件较好、力量强的部门,还可以对每一项进行细分,以提高综合预测评价的可靠性),最后把每一项的得分相加,就可得到加权平均分。
根据所选参数预测的下沉、曲率、水平、倾斜变形值,分析地表移动变形范围,受损程度,最后得到总积分。
如分值低于3分,说明是严重影响,应该对初步设计重新修改或不予开发。
5 采煤地表塌陷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采煤沉陷环境影响的防治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预防地表塌陷,即通过合理选择采煤炭开采中地表塌陷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薛红梅(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7)摘 要:煤碳开采过程中地表塌陷不仅对土地附着物有破坏,而且会引起诸多环境问题。
本文提出了沉陷区引发的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地表塌陷造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
关键词:地表塌陷 环境影响 预测评价 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TD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08)03(c)-0043-0243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 NO.09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 业 技 术矿方法和工艺、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覆岩离层带空间充填等措施,来减少地表塌陷,控制地表下沉速度和范围,达到保护地表和地面建、构筑物与耕地的目的;二是对地表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运用土地复垦技术和建筑物抗采动变形技术,对开采沉陷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综合利用。
5.1地表塌陷预防技术5.1.1全部充填开采在煤炭采出后顶板尚未冒落之前,用固体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密实充填,使顶板岩层仅产生少量下沉,以减少地表的下沉和变形,达到保护地表建、构筑物与农田的目的。
其中水沙充填是充填采煤法中减少地表下沉效果较好的方法。
其次是风力充填和矸石自溜充填,这不仅需要充填设备和设施,还需要有充足的充填材料,矿井初期投资大,吨煤成本相应的增加。
5.1.2条带开采根据煤层和上覆岩层组合条件,按一定的采留比,在被开采的煤层中采出一条,保留一条。
由于条带开采仅是部分采出,部分煤炭以煤柱形式支撑上覆岩层,从而减少覆岩移动,控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实现对地面建、构筑物的保护。
但该方法采出工作面窄,效率低,同时造成部分资源浪费。
5.1.3覆岩离层带充填根据采空区上方覆岩移动形成三带的岩移特性,在煤炭采出后一定时间间隔内,用钻孔往离层带空间高压注浆、充填砌体,加固为稳定性较好的连续梁结构,使离层带的下沉空间不再向地表传递,以减少或减缓地表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但该方法技术难度大,需再近一步研究。
5.1.4限厚开采根据矿区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建、构筑物抗变形能力,以不产生地表积水和满足建筑物所要求的保护等级为依据,确定可采一定厚度的煤,其余各煤层均不开采,以实现减少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及土地的目的。
但该技术采出率低,浪费资源。
5.1.5协调开采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合理设计各工作面的开采间距,相互位置与开采顺序,使开采一个煤层(工作面)所产生的地表变形相互抵消或抵消一部分,以减少采动引起的地表变形,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和土地。
但该技术要保持一定的开采层面,难度较大。
我国尚未开展这种工业性实验。
5.1.6“采—注—采”三步法开采充分利用覆岩结构对岩层移动的控制作用,应用荷载置换的原理,采用小条带开采——注浆充填固结采空区——剩余条带开采方式,实现对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的控制,解决了大面积开采地表沉陷,提高了煤炭的回采率,保护了地面建、构筑物和土地。
5.2地表塌陷土地复垦技术5.2.1煤矸石充填复垦和粉煤灰充填复垦(1)地下开采产生的大量煤矸石送到地表排放,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利用煤矸石作为充填材料,即可使采煤破坏的土地得以恢复使用功能,又减少了占地额。
(2)利用电厂的废弃物——粉煤灰充填沉陷区,复垦土地,可以化两害(沉陷区、粉煤灰)为三利(电厂、煤矿、农民三方面)5.2.2平地和修建梯田复垦对积水沉陷区、潜水位较低的边坡地带,可采取平整土地、改造成梯田的方法复垦利用。
梯田的水平宽度和梯坎高度,应根据土壤薄厚、工程量大小、作物种类、耕种机械化程度综合考虑确定,田间坡度的大小和坡向,应根据原始坡度的大小、有无灌溉设施决定。
5.2.3输排法复垦开挖排水渠道,将沉陷区浅积水引入附近的河流、湖泊、坑塘、水库等,作为蓄水利用,使沉陷水淹地重新得到耕种。
5.2.4深挖垫浅复垦运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将局部积水或季节性积水沉陷区下沉区域挖深,进行养鱼、蓄水灌溉等,用挖出的泥土充填开采沉陷区作为可种植的耕地。
5.2.5积水区综合利用技术对地表大面积积水和积水深度很大的沉陷区,进行综合的科学利用,发展网箱养鱼、围栏养鱼、蓄洪作灌溉水源、建造水上公园等。
5.2.6固体微生物复垦技术煤矸石添加适量微生物活化剂,填充到采煤塌陷区,经过一个植物生长期(约6个月)就可建立起稳固的植物生长层,形成熟化的土壤。
6 结语采煤塌陷是造成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是难以避免的,在煤碳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采煤塌陷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提出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的技术措施,是预防和避免开采沉陷环境灾害的重要手段。
器立刻带全部负荷运行,此时矿井暂时处于单电源供电状态,故障排除后再恢复分列运行。
在整个切换过程中,对负荷来说不会出现两回电源同时中断的现象。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占地小,使用断路器少,接线简单,操作方便,提升了矿井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度(矿井二级负荷也按一级负荷的双电源要求供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