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概念与特性
普通心理学 第二章 感觉

(3)色觉缺陷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就是对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例如,在用红色 与绿色的波长来匹配黄色时,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红色, 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绿色,前者叫甲型色弱,后者叫乙型 色弱。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6%,是一种常见的色觉缺陷 ,女性色弱较少。 色盲。可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患全色盲的人只 能看到灰色和白色。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某些颜色经验 ,但他们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例如红 -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提出。 观点: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 ,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即知觉到的 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公式 P=KIn P=KI P指知觉到的或感觉的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n 是乘方指数,K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据 此公式,乘方函数的指数低,感觉量随着刺激量的增 长而缓慢上升,乘方函数的指数较高,感觉量随着刺 激量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3)明度的绝对阀限与差别阀限
2、颜色
(1)概念 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 觉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颜色。 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 仅指彩色。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 、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 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如果700毫微米的 波长占优势,光源看去是红的。对物体表面来说, 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反 射。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它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 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 都是高度饱和的,例如鲜红等。混杂上白色、灰色 或其它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例如粉红色 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 的各种灰色。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感觉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感觉第五章感觉一、感觉感觉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不仅反映失误的外部属性,还反映机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状况(即提供内外环境信息) 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特点:1.感觉反应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2.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胳臂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3.是客观内在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分类(按照刺激来源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二、感觉测量: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是感受系统基本指标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的变化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刚能察觉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小刺激量,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各有不同绝对感受性(S)和绝对感觉阈限(R)之间成反比:S=1/R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种同类刺激物之间的小差别小可觉差JND差别感受性:对这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之间也成反比:K=△I/I(韦伯定律)三、三种定律:(1)韦伯定律:德国心理学/生物学家韦伯1.不同感觉的韦伯常数是不同的2.只适用于中等刺激制度的范围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的强度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K=△I/I (K为常数,I为标准刺激强度或原来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值不同韦伯分数不同,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如:视觉1/60;味觉1/3。
变化小值才能有感觉差异(2)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1860年,德国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定律基础上用差别阈限作为感觉单位,一个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可以用这个刺激所包含的差别阈限值来表示,即感觉的大小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S=k*logR (S是感觉强度心理量;I是刺激强度物理量;k是常数)(3)斯蒂文斯定律(幂定律):美国心理学家用数值估计法得出,感觉的大小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S=bIn (S为心理量即感受,I为物理量即刺激量,b和n为常数)信号检测论:是一种数学方法,用来评价个体感受性和他的反应标准对信号检测的不同贡献;有命中、虚报、漏报、正确否定(四种条件)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后象;4.感觉的空间累积,空间融合;5.感觉的相互作用;6.感觉的补偿四、感觉现象(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的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明适应(暗-明)、暗适应(明-暗)如:进出电影院嗅觉: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听觉:工厂的机器声味觉:吃辣椒肤觉(触压觉):穿鞋,穿衣服,骑驴找驴(2)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印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第三章_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
如果知觉刺激是由数个部分刺激组合而成, 我们能超越部分刺激相加之和而产生一种整 体的知觉经验,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影响因素: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空间时间上接近, 相似、连续) 个体的知识经验。 某部分或某属性的强度。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源自知觉恒常性含义: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 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 性。 影响因素:
自我知觉——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 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认知和评价。 人际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 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
3、错觉——人脑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研究错觉的意义 理论意义:产生错觉不仅有客观的原因, 也有主观的原因。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 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的规律。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概述
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理解: ①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 ②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但不是后者的简单相加. ③知觉包含了觉察﹑分辨和确认等一系列过程.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多少张人脸?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三、感觉的特点 1、后像
当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
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 时间,这种现象叫做“后像(afterimage)”。 后像的残留时间大约为1/10秒。 各种感觉中,痛觉的后效特别明显,视觉 的后效也很明显。
视觉后像: 注视左图30秒以上, 然后看白色背景, 会看到一个发亮的 灯泡。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 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
上课时,老师停止声音。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 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官,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原理: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 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 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无诱导作用,显得 平淡而不易记忆。
• 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样一个灰色 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 背景上则显得亮些。
第二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 感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
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有关心理活动共同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 被抑制。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 分信息。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 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 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 各种刺激。
神经生物学感觉概述听觉

前庭阶:卵圆窗为其在蜗底部的窗口
蜗管是一个充满内淋巴的盲管.
鼓阶:圆窗为其在蜗底部的窗口
盖膜:内侧连耳蜗轴,外侧游历在内淋巴中
螺旋器上的毛细胞 是声音的感受器细胞
耳蜗中的声音感受器是位于基底膜上的来自旋器纤毛毛细胞的扫描电镜图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间差判断声源。 2.外耳道: ①传音的通路; ②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常
语言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二)中耳的功能
1. 鼓膜: ⑴结构特点: 是一个具有一定紧张度、动作
灵敏、斗笠状的半透明膜,面 积约50~90mm2,对声波的频 率响应较好,失真度较小。 ⑵功能作用:能如实地把声波 振动传递给听小骨。
3.鼓膜-听骨链-卵圆窗: ⑴功能:构成传音的有效途径,具有中耳传音增压效 应(17×1.3≈22倍) 。 ⑵机制:
① ∵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卵圆窗面积之比为:
∴鼓膜的传递将使声压增强17倍;
② 55mm2∶3.2mm2=17∶1
经听骨链的传递使声压增强1.3倍;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导:
2.听小骨:
⑴ 结构特点: 由锤骨-砧骨-镫骨依次连接成呈弯曲杠杆状的
听骨链。 这一杠杆系统的长臂为锤骨柄、短臂为砧骨长
突、支点恰好在整个听骨链的重心上。 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 1.3 ∶ 1 ⑵ 功能作用: 增强振压(1.3倍),减小振幅(约1/4),防止卵圆窗膜
因振幅过大造成损伤。
耳蜗的感音装置如何把耳蜗淋巴液和基 底膜的振动转变成为神经冲动。
一、声波的特征和听觉
纵向压力波
声波的频率与强度
●人耳的适宜刺激: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二).知觉的概念
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他的产生主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 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 人的感官。
4.味觉(sense of 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 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 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音响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振幅 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12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人耳 产生痛感。
音色
音色,也叫音品,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3.嗅觉(sense of smell)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 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第二章感觉的基本原理和食品感官质量特性

第二十二页,共59页。
五、味阈及其影响(yǐngxiǎng)因素
▪ 味阈及其 影响 (yǐngxiǎ ng)因素 示意图
第二十三页,共59页。
五、味阈及其影响(yǐngxiǎng)因素
(1)味觉与嗅觉密切相关 (2)味觉适应
一种有味物质在口腔里维持一段时间 后,引起感觉强度逐渐(zhújiàn)降低的现 象。 (3)味觉与温度
▪ 明适应是人眼(rén yǎn)感受性慢慢降低的过 程,开始几秒钟内感受性迅速降低,大约 30秒以后降低速度变得缓慢,经60秒钟达 到完全适应。
第四十一页,共59页。
二、视觉(shìjué)的特性
(4)对比效应:包括亮度对比效应;饱和度 对比效应;色调(sè diào)对比效应;面积 对比效应;同化效应。
第三十一页,共59页。
嗅觉(xiùjué)物的相互作用
当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气味呈现时,可引起下列 几种类型的感知觉:
1、可以清楚地确认出来; 2、可以产生一个完全新的气味; 3、与某单一成分(chéng fèn)有相似之味,但却
有不同; 4、一种气味可能占优势,而不易闻出其它气味,
这种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5、气味彼此抵消以致无味,即中和作用。
第二章感觉的基本原理 和食品感官质量 (zhìliàng)特性
2021/11/11
第一页,共59页。
第二章 感觉(gǎnjué)的基本原理 和食品感官质量特性
第一节 感觉概述 第二节 味觉(wèijué)特性及评价 第三节 嗅觉特性及评价 第四节 视觉特性及评价 第五节 食品的质构 第六节 食品的风味
第二页,共59页。
第一节 感觉(gǎnjué)概述
▪ 一、感觉的概念 ▪ 任何事物由许多属性组成,例如:一块蛋糕
心理学-感觉知觉与注意

感受性高——阈限值低;感受性低——阈限 值高
.
12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到最小 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
13
差别阈限——感觉上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 间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
14
1.无意注意
——实现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 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强度、对比关系 、新异性、运动变化
(2)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和兴趣、已有的 知识经验、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
46
2. 有意注意 ——又称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 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内脏感觉:是指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 产生的感觉。
这些感受器把内脏的活动传入中枢,产生饥渴、饱胀、
窒息、疲劳、便意、恶心、疼痛和性等感觉。内脏感觉
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 位。
10
(三)感觉一般特性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 联觉
.
11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
24
.
25
达利的作品:《贩卖奴隶市场与伏尔泰头像》
.
26
看到一对情侣了吗?
.
27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 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例如,在下图中,我们的知觉系统把 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一个有组织 的整体结构。
.
28
图形的组. 织原则
29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 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 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 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 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的概念与特性
人脑对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 映
感觉的概念与特性
2、感觉的分类
感觉的概念与特性
内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
外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内部感觉
3、感觉的基本特性
感觉的概念与特性
YOURNAME
适宜刺激 感受性 适应性 关联性
感觉的概念与特性
汽车消费者走进车行, 你认为他量
品牌
销售人员态度
价格
展厅环境
感觉的概念与特性
4、把握客户感觉需要注意的问题
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是消费者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情 感的依据 对消费者发出的刺激信号要适应 人的感觉阈限。
感觉的概念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