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7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冷却介质,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入手,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H值、浊度、溶解氧、总硬度、氯离子含量、腐蚀和垢积指数等。
其中,PH值是衡量循环冷却水酸碱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在6.5-8.5之间。
浊度是衡量水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通常要求不超过5NTU。
溶解氧的含量对循环冷却水的腐蚀和腐蚀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要求在0.1-0.3mg/L之间。
总硬度是指水中钙和镁离子的含量,一般要求不超过300mg/L。
氯离子含量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和生物污染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要求不超过100mg/L。
腐蚀和垢积指数是综合考虑水中各种离子对设备腐蚀和结垢的影响而得出的指标,一般要求在0.3左右。
其次,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还包括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的存在对循环冷却水的质量和设备的运行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循环冷却水的微生物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要求水中的菌落总数不超过100CFU/mL,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最后,为了保证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达到标准,需要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
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机械过滤、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通过这些水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循环冷却水的水质,保证其达到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指标体系,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水质管理和水处理,才能保证循环冷却水的质量达到要求,为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2017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2017在工业生产中,循环冷却水是一种用于冷却设备的重要介质。
它可以将设备产生的热量带走,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2017年发布的新标准对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作了新的规定,对工业生产中的循环冷却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2017。
我们来看一下循环冷却水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循环冷却水不仅在工业生产中使用,还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发电厂和化工厂等领域。
正确的水质可以有效减少设备腐蚀和结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根据2017年发布的新标准,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作了新的规定。
主要包括水中溶解氧、PH值、总硬度、氯离子、铁离子等指标的要求。
新标准对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控制在5mg/L以下。
PH值在6.5-8.5之间,总硬度不超过300mg/L,氯离子不超过250mg/L,铁离子不超过0.3mg/L。
这些要求从水质的硬度、酸碱度、氧化性、腐蚀性等方面对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和控制。
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个主题。
要想满足2017年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定期对循环冷却水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是对循环冷却水进行调节和处理,以确保水质稳定。
企业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2017年发布的新标准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更加严格,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
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水质管理水平,改善生产环境,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形象。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和技术,实施科学的水质管理方案,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以适应新标准对水质管理水平的要求。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我们可以使用序号标注来更清晰地呈现文章内容。
电厂用水的类别及水质指标

精心整理电厂用水的类别及水质指标一、火力发电厂用水的分类由于水在火力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中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其水质常有较大的差别,热力设备用水大致可分为:原水、补给水、给水、锅炉水、排污水、凝结水、疏水、123 456、凝结水:锅炉产生的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后,经冷却水冷凝成的水称为凝结水。
这部分水又重新进入热力系统,成为锅炉给水的主要部分。
7、疏水:在热力系统中,进入加热器的蒸汽将给水加热后,由这部分蒸汽冷凝下来的水,以及在停机过程中,蒸汽系统中的蒸汽冷凝下来的水都称为疏水。
所有疏水经疏水器汇集到疏水箱,符合水质要求的,作为锅炉给水的一部分返回热力系统。
由于火力发电厂(尤其是热电厂)的疏水系统比较复杂,一般在水汽循环的主要系统中不表示出来,另行阐述。
8、返回凝结水:热力发电厂向热用户供热后,回收的蒸汽凝结成水,称为返回凝结水(也称返回水)。
其中又有热网加热器凝结水和生产返回凝结水之分。
9、冷却水: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完功以后,通常通过水冷,闭式水系统的冷却通常也2、水中的主要化合物 2.1 碳酸化合物CO2–3)4.3以下pH 值低于8.352.2 xSiO2·H4SiO4,随pH 值变化的关系可由图1–2来表征。
图1–2 SiO2的溶解度图1–2表明,当pH 值在9以下时,SiO2的溶解度是恒定的。
其原因为,在此条件下离子态HSiO3-的量非常少,水中硅酸化合物几乎都呈分子态H2SiO3,而水中可溶解的分子态H2SiO3的量是恒定的。
当pH 值增大到超过9时,SiO2的溶解度就显着地增大,因为此时H2SiO3电离成HSiO3-的量增多,所以溶解的SiO2除了会生成H2SiO3外,还要生成大量的HSiO3-。
当pH 值较大,且水中溶解的硅酸化合物量较多时,它们会形成多聚体,图1–2的虚线称为单核墙,它表示多聚体量达单体量1001的情况,阴影部分表示水中溶解的多聚体已超过1001。
天然水中硅酸化合物含量一般在1~20mg/LSiO2的范围内,地下水有的高达60mg/L。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行业资料:________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11 页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前言DL/T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由四部分组成。
—水质的六项限值及内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监督,—限值的测量方法,—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内冷却水系统的水冲洗和化学清洗。
本标准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1999]40号文中第23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监督导则"下达了编制任务。
引言发电机内冷却水系统及水质的完好情况,是直接影响大型水内冷发电机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迄今尚无独立的发电机内冷却水的专用监督标准或规程,长期以来只有GB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燕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和DL561《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中仅有pH值、电导率和硬度三项限值的一个相同的表格作监督依据,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大型发电机组关于保证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纳入了六项水质监督标准,限值的取值更接近大型发电机的运行实际,规范、统一了测量方法,标准明确了内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及其运行监督要第 2 页共 11 页求,对监督超标发现的问题提供了处理措施。
目的在于促进大型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水平。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01-2002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水内冷绕组汽轮发电机的内冷却水水质标准及系统的清洗处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水内冷绕组的汽轮发电机。
其他水内冷电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发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发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摘要:发电厂的循环冷却水是发电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介质,能有效地带走设备产生的热量。
然而,由于循环冷却水一直循环使用,易受到各种污染物的侵害,如沉淀物、微生物、腐蚀产物等。
这些污染物会对发电厂的冷却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能源浪费、设备损坏以及环境问题。
因此,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分析与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关键词:发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控制技术引言发电厂循环冷却水质分析与控制技术是提高发电效率和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
科学合理地分析和控制冷却水质对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护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针对新兴的污染物和水质问题,还需继续研究和改进相应的水质分析和控制技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发电厂需求,并推动发电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1发电厂循环冷却水质分析的方法和指标1.1水样采集根据需要,选择代表性的水样点进行采集,确保采样过程中避免污染。
常见的采样点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系统中不同位置的取样点。
1.2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对于循环冷却水来说,一般要求在合适的范围内,通常在6.5-8.5之间。
1.3电导率电导率反映了水中电解质的含量,它与水中溶解的无机盐浓度成正比。
通过电导率的测量可以判断循环冷却水是否存在盐度异常或浓缩现象。
1.4温度温度对循环冷却水的工作效果有影响,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
异常的温度变化可能表明系统存在问题,如堵塞、泄漏等。
1.5悬浮物和浊度测量水中悬浮物和浊度可以评估水中固体颗粒的含量,过高的浑浊度可能导致热交换器的堵塞,影响冷却效果。
1.6总硬度总硬度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过高的硬度会引起水垢沉积,影响热交换器和冷却设备的传热效果。
1.7溶解氧溶解氧是判断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重要指标,循环冷却水中适当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防止腐蚀和微生物生长。
1.8重金属离子特别关注铁、铜、锌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它们可能来自于系统内部腐蚀产物或外部源头。
DB157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

ICS 13.060.01 Z 23备案号:DB37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Quality of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used in power plant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水质要求 (2)5 检验方法 (4)附录A 稳定系数 (4)前言为了有效监控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推进节能降耗,加强电厂循环水水质控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和国内外水处理发展趋势,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淄博分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辉、刘秀华、刘建文、张光建。
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要求、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为水源的电厂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90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GB/T 6904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GB/T 690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GB/T 6909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GB/T 6910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钙的测定络合滴定法GB/T 691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06 水质锰的测定高锰酸钾分光光度法GB/T 12999 水质采集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T 1214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氨的测定苯酚法GB/T 12149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GB/T 12151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GB/T 12152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GB/T 13689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铜的测定GB/T 14415 工业循环水和锅炉用水中固体物质的测定GB/T 14420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快速法GB/T 14424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GB/T 1442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GB/T 14637工业循环冷却水及水垢中铜、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4642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氯、磷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14643.1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黏液形成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GB/T 14643.3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黏泥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GB/T 15451工业循环冷却水总碱及酚酞碱度的测定GB/T 15453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DL/T 502.1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一部分:总则HG/T 2160 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注: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
M /Q
H
+Q
W
(3.1.9)
式中 N 浓缩倍数;
Q
补充水量((M3/H);
M
排污水量((M3/H);
Q
H
风吹损失水量(M3/H).
Q
W
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
5
表10-3锅炉加药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
表10-4蒸汽锅炉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
水质标准
表10-5热水锅炉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冷却介质,其水质标准直接关系到生产设
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合理的水质标准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制定合理的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对于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首先,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H值、总碱度、总硬度、氯离子含量、总铁含量、总锰含量、总铜含量、总锌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总有机物含量等。
这些指标是评定循环冷却水水质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其次,针对不同工业生产的特点和要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该更加严格,因为电力设备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旦水质不符合标准,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而对于一般的工业生产来说,水质标准相对会宽松一些,但也不能忽视水质对设备的影响。
另外,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
在制定水质标准
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因为排放含有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循环冷却水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水质标准的制定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兼顾环境保护的要求,实现生产与环保的双赢。
总的来说,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生产需求、设备要求和环保
要求的过程,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标准。
只有合理的水质标准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13.060.01 Z 23
备案号:
DB37
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
Quality of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used in power plant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水质要求 (2)
5 检验方法 (4)
附录A 稳定系数 (4)
前言
为了有效监控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推进节能降耗,加强电厂循环水水质控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和国内外水处理发展趋势,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淄博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辉、刘秀华、刘建文、张光建。
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要求、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为水源的电厂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
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90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
GB/T 6904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
GB/T 690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
GB/T 6909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
GB/T 6910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钙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GB/T 691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
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11906 水质锰的测定高锰酸钾分光光度法
GB/T 12999 水质采集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T 1214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氨的测定苯酚法
GB/T 12149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
GB/T 12151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
GB/T 12152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
GB/T 13689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铜的测定
GB/T 14415 工业循环水和锅炉用水中固体物质的测定
GB/T 14420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快速法
GB/T 14424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
GB/T 1442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
GB/T 14637工业循环冷却水及水垢中铜、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4642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氯、磷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14643.1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黏液形成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GB/T 14643.3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黏泥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GB/T 15451工业循环冷却水总碱及酚酞碱度的测定
GB/T 15453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DL/T 502.1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一部分:总则
HG/T 2160 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以水为冷却介质,并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处理设施、水泵、管道及其他有关设施组成。
3.2
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indirect open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循环冷却水与被冷却介质间接传热且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接触散热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3.3
再生水reclaimed water
污水及其他各种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进行再利用的水。
3.4
生物黏泥量slime content
用生物过滤网法测定的循环冷却水所含生物黏泥体积,以mL/m3表示。
3.5
粘附速率adhesion rate
换热器单位传热面上每月的污垢增长量,单位为mg/cm2·月。
3.6
腐蚀速率corrosion rate
以金属腐蚀失重而算得的每年平均腐蚀深度,单位为mm/a。
4 水质要求
4.1 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 用作电厂循环水补充水的再生水水质应符合表2规定:
5 检验方法
5.1 试剂的纯度应符合国标GB/T6903 的规定;分析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三级试剂水的规定。
5.2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应符合GB/T601的规定。
5.3 循环水应从回水总管处取样,水样的采集方法应符合GB/T 6907 的规定。
5.4 水质分析的工作步骤按DL/T 502.1 规定的次序进行。
平行试验应符合GB/T 6903的规定。
5.5 本标准各项目的检测分析方法见表3。
表3
5.6 碳酸钙稳定系数的计算见附录A.1。
5.7 磷酸钙稳定系数的计算见附录A.2。
附录A 稳定系数
(规范性附录)
碳酸钙稳定系数的测定
A.1.1 碳酸盐饱和pH:pHs=9.70+A+B-(C+D)
A.1.2 碳酸钙稳定指数R.S.I:R.S.I=2pHs-pH
A.1.3 pH:循环水实测pH。
A.1.4 总溶解固体物质、温度、钙硬度、总碱度的测定应符合表3本标准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
磷酸钙稳定系数
A.1.5 pH SP:磷酸钙的饱和pH值,将由表中查得钙因素与由表中查得磷酸盐因素相加,再根据二者之和查表,此即为磷酸钙饱和pH值。
A.1.6 循环水温度的测定应符合表3本标准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
A.1.7 pH:循环水实测pH。
A.1.8 磷酸钙稳定系数:CPS= pH- pH SP
表 A.2计算磷酸三钙pH S的钙因素
S
表 A.4计算磷酸三钙pH S的pH因素
各水质指标单位间转化关系
Ca, 1mg/L(以Ca离子计)=2.5mg/L(以CaCO3计) Mg, 1mg/L(以Mg离子计)=4.12mg/L(以CaCO3计)CO2, 1mg/L(以CO2离子计)=0.88mg/L(以CaCO3计)H2CO3, 1mg/L(以H2CO3离子计)=1.24mg/L(以CaCO3计)HCO3, 1mg/L(以HCO3离子计)=1.22mg/L(以CaCO3计)
CO3, 1mg/L(以CO3离子计)=0.60mg/L(以CaCO3计)
SO4, 1mg/L(以SO4离子计)=1.04mg/L(以CaCO3计)
PO4, 1mg/L(以P离子计)=3.07mg/L(以PO4离子计)
HCO3, 1mmol/L(以HCO3离子计)=50mg/L(以CaCO3计)
YD, 1mmol/L(一价基本单元)=50mg/L(以CaCO3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