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质标准

合集下载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用到的有关水质检测仪)中水(reclaimed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经济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中水利用对企业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我公司针对循环水水质标准,如pH、浊度、余氯、磷、硬度等指标,提供专业的、先进的水质监测仪表。

表1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标准GB/T19923-2005序号控制项目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工艺与产品用水直流冷却水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pH值6.5-9.06.5-8.56.5-9.06.5-8.56.5-8.52悬浮物(SS)(mg/L)≤30-30--3浊度(NTU)≤-5-554色度(度)≤5生化需氧量(BOD5)(mg/L)≤6化学需氧量(CODCr)(mg/L)≤-60-60607铁(mg/L)≤-0.30.30.30.38锰(mg/L)≤-0.10.10.10.19氯离子(mg/L)≤10二氧化硅(SiO2)≤5050-303011总硬度(以CaCO3计/mg/L)≤12总碱度(以CaCO3计mg/L)≤13硫酸盐(mg/L)≤14氨氮(以N计mg/L)≤-10①-101015总磷(以P计mg/L)≤-1-1116溶解性总固体(mg/L)≤17石油类(mg/L)≤-1-111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0.5-0.50.519余氯②(mg/L)≥0.050.050.050.050.0520粪大肠菌群(个/L)≤注:①当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循环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1mg/L。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用到的有关水质检测仪)中水(reclaimed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经济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中水利用对企业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我公司针对循环水水质标准,如pH、浊度、余氯、磷、硬度等指标,提供专业的、先进的水质监测仪表。

表1 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标准 GB/T 19923-2005序号控制项目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工艺与产品用水直流冷却水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 pH值-----2 悬浮物(SS)(mg/L)≤ 30 - 30 --3 浊度(NTU)≤- 5 - 5 54 色度(度)≤ 30 30 30 30 305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10 30 10 106 化学需氧量(COD Cr)(mg/L)≤- 60 - 60 607 铁(mg/L)≤-8 锰(mg/L)≤-9 氯离子(mg/L)≤ 250 250 250 250 25010 二氧化硅(SiO2)≤ 50 50 - 30 3011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450 450 450 45012 总碱度(以CaCO3计 mg/L)≤ 350 350 350 350 35013 硫酸盐(mg/L)≤ 600 250 250 250 25014 氨氮(以N计 mg/L)≤- 10①- 10 1015 总磷(以P计 mg/L)≤- 1 - 1 1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7 石油类(mg/L)≤- 1 - 1 11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19 余氯②(mg/L)≥20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注:①当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循环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1 mg/L。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用到的有关水质检测仪)中水(reclaimed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经济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中水利用对企业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我公司针对循环水水质标准,如pH、浊度、余氯、磷、硬度等指标,提供专业的、先进的水质监测仪表。

表1 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标准 GB/T 19923-2005序号控制项目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工艺与产品用水直流冷却水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 pH值 6.5-9.0 6.5-8.5 6.5-9.0 6.5-8.5 6.5-8.52 悬浮物(SS)(mg/L)≤ 30 - 30 --3 浊度(NTU)≤- 5 - 5 54 色度(度)≤ 30 30 30 30 305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10 30 10 106 化学需氧量(COD Cr)(mg/L)≤- 60 - 60 607 铁(mg/L)≤- 0.3 0.3 0.3 0.38 锰(mg/L)≤- 0.1 0.1 0.1 0.19 氯离子(mg/L)≤ 250 250 250 250 25010 二氧化硅(SiO2)≤ 50 50 - 30 3011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450 450 450 45012 总碱度(以CaCO3计 mg/L)≤ 350 350 350 350 35013 硫酸盐(mg/L)≤ 600 250 250 250 25014 氨氮(以N计 mg/L)≤- 10①- 10 1015 总磷(以P计 mg/L)≤- 1 - 1 1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7 石油类(mg/L)≤- 1 - 1 11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5 - 0.5 0.519 余氯②(mg/L)≥ 0.05 0.05 0.05 0.05 0.0520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注:①当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循环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1 mg/L。

循环冷却水 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 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冷却介质,其水质标准直接关系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因此,合理控制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H值、浑浊度、溶解氧、总硬度、游离余氯、总氯含量、铁含量、铜含量、锌含量、锰含量等。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循环冷却水的腐蚀、垢积、生物污染等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其次,针对不同的工业生产设备,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也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对水质的要求可能更加严格,因为水质不合格可能会导致设备的生锈和腐蚀;而对于化工行业来说,对水质的要求可能更加注重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对生产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再次,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比如在夏季高温期间,水温升高可能会导致水中溶解氧减少,从而加剧腐蚀问题;而在冬季低温期间,水温降低可能会导致水中的微生物滋生,从而加剧生物污染问题。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质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最后,合理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和技术也是保证水质的关键。

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科学的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是工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控制水质,合理调整水质标准,并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技术,才能保证循环冷却水的正常运行,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循环水质控制标准和监督周期及水质超标处理办法

循环水质控制标准和监督周期及水质超标处理办法

04
CATALOGUE
循环水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
沉淀与澄清
通过自然沉淀或机械加速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 颗粒。
过滤
通过砂滤、活性炭等介质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异味 。
离心分离
利用离心力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油污。
化学处理技术
药剂投加
向水中投加药剂,如混凝剂、消毒剂等,以改善水质。
氧化还原
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总有机碳
总有机碳应小于50 mg/L,以控制生物滋生 和腐蚀。

循环冷却水中的磷应小于1.5 mg/L,以防止 藻类滋生。
循环冷却水的控制方法
物理法
01
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物理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化学法
02
通过添加药剂,如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等,控制水质指标

生物法
03
通过添加微生物抑制剂,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水质稳定。
膜分离设备维护
定期清洗和更换膜组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分离 效果。
06
CATALOGUE
水质监测与检测
水质监测的方法
1 2
物理法
通过观察水的颜色、浑浊度、气味等物理性质判 断水质。
化学法
利用化学分析手段测定水中的溶解氧、pH值、 重金属离子等化学成分。
3
生物法
利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如细菌总 数、大肠菌群等。
培训与交流
加强培训和交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判 断水质状况,合理设置监督周期。
03
CATALOGUE
水质超标处理办法
水质超标的判断
化学指标
有毒物质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用到的有关水质检测仪)中水(reclaimed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经济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中水利用对企业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我公司针对循环水水质标准,如pH、浊度、余氯、磷、硬度等指标,提供专业的、先进的水质监测仪表。

表1 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标准 GB/T 19923-2005序号控制项目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工艺与产品用水直流冷却水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 pH值-----2 悬浮物(SS)(mg/L)≤ 30 - 30 --3 浊度(NTU)≤- 5 - 5 54 色度(度)≤ 30 30 30 30 305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10 30 10 106 化学需氧量(COD Cr)(mg/L)≤- 60 - 60 607 铁(mg/L)≤-8 锰(mg/L)≤-9 氯离子(mg/L)≤ 250 250 250 250 25010 二氧化硅(SiO2)≤ 50 50 - 30 3011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450 450 450 45012 总碱度(以CaCO3计 mg/L)≤ 350 350 350 350 35013 硫酸盐(mg/L)≤ 600 250 250 250 25014 氨氮(以N计 mg/L)≤- 10①- 10 1015 总磷(以P计 mg/L)≤- 1 - 1 1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7 石油类(mg/L)≤- 1 - 1 11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19 余氯②(mg/L)≥20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注:①当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循环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1 mg/L。

标准之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标准之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注: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M/QH+QW (3.1.9)
水处理式中N 浓缩倍数;
QM 补充水量((M3/H);
QH 排污水量((M3/H);
QW 风吹损失水量(M3/H).
3.1.10敞开式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表10-3锅炉加药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
表10-4蒸汽锅炉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
水质标准。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工业循环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循环利用的水,它在生产过程中扮演
着冷却、加热、输送等重要角色。

因此,循环水的水质标准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工业循环水的水质标准需要考虑水的化学成分。

循环水中的化学成分直
接关系到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效果。

比如,水中的硬度、碱度、氯离子浓度等都会对工业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在循环水的水质标准中需要对这些化学成分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其次,循环水的微生物和有机物含量也是水质标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生物和有机物的过高含量会导致循环水的腐蚀、污垢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业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因此,循环水的水质标准中需要包括微生物和有机物的监测和控制要求。

此外,循环水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含量也是水质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过高的
悬浮物含量会导致循环水的浑浊,影响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行;而过高的溶解物含量则会对工业设备产生腐蚀和结垢等问题。

因此,在循环水的水质标准中需要对悬浮物和溶解物的含量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总的来说,工业循环水的水质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水的化学成分、微生物和有机
物含量、悬浮物和溶解物含量等多个因素,以保障循环水在工业生产中的正常使用效果和环境保护。

只有通过严格的水质标准,才能有效地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 M/Q H+Q W (3.1.9)
式中N 浓缩倍数;
Q M 补充水量((M3/H);
Q H 排污水量((M3/H);
Q W风吹损失水量(M3/H).
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
1 引言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
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

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 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 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l576—2001
工业锅炉水质代替GBl576—1996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二、水质标准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1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1-10批准2001-10-01实施
构同意后,碱度指标上限值可适当放宽。

时,给水应采取除氧措施,对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等于0.05mg/L。

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与氯离子(Cl-)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

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
比值关系。

3 、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1)
2)额定功率大于等于4.2MW的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除氧,额定功率小于4.2MW的承压热水锅炉
和常压热水锅炉给水应尽量除氧。

4、直流(贯流)锅炉给水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其水质按表1中额定蒸汽压力为大于1.6Mpa、小
于等于2.5Mpa的标准执行。

5、余热锅炉及电热锅炉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同类型、同参数锅炉的要求。

6、水质检验方法应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