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B》模拟试卷(4)【推荐】
网络统考 试卷 大学语文B4

大学语文B4一、判断题1、张天翼的小说以讽刺性见长。
()答案:对2、唐宋人用"传奇"指称唐代的一种小说体裁。
()答案:对3、《爱尔克的灯光》是周作人的散文名篇。
()答案:错4、《李娃传》的作者是白行简。
()答案:对5、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韩愈、白居易。
()答案:错6、《秋登万山寄张五》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错7、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标准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
()答案:错8、大历诗人李益以边塞诗见长。
()答案:对9、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称为叙述性文章。
()答案:对10、解放区的《兄妹开荒》属于革命样板戏。
()答案:错11、宋初词坛因袭南唐词的余绪。
()答案:错12、"满招损,谦得益"出自《张中丞传后叙》。
()答案:错13、《月下小景》描写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动时采用了写意的方法。
()答案:对14、《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
()答案:对15、《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都是东汉时的著名诗人。
()答案:错16、诗歌《莎扬娜拉》的作者是闻一多。
()答案:错17、《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答案:对18、《雷锋之歌》的作者是郭小川。
()答案:错19、李清照的词集是《珠玉词》。
()答案:错20、散文集《雅舍小品》的作者是林语堂。
()答案:错二、选择题1、下列文体中属于文学文体的是()。
A:报告B:剧本C:简报D:记叙文答案: B2、钟嵘《诗品》称曹植为()。
A:才高八斗B:七子之冠冕C:五言之冠冕D:建安之杰答案: D3、王小波的散文随笔集是()。
A:《写在人生边上》B:《黄金时代》C:《三十而立》D:《沉默的大多数》答案: D4、《诗经·蒹葭》是一首()。
A:牧歌B:战歌C:情歌D:纤夫歌答案: C5、《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史论B:杂文C:政论文D:小品文答案: A6、20世纪20年代后期效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而兴起的诗派是()。
大学语文B试卷4

1.原始歌谣《候人歌》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初音》。
()答案:正确2.《荀子》和《韩非子》是春秋末至战国前期诸子散文的代表。
()答案:不正确3.孟子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
()答案:不正确4.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是“以文为诗”和奇崛险拗。
()答案:正确5.我国第一部词的总集是《敦煌曲子词集》。
()答案:不正确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答案:不正确7.《张中丞传后叙》以“席间断指”“箭射佛塔”等事件集中塑造了南霁云的形象。
()答案:正确8.《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答案:正确9.清代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阶段。
()答案:正确10.《世说新语》是干宝组织编纂的。
()答案:不正确11.“七月派”的诗学崇尚力之美。
()答案:正确12.《我底记忆》是戴望舒的一部诗集。
()答案:正确13.散文《中年》用语清新自然,略有堆砌。
()答案:不正确14.话剧《潘金莲》的作者是欧阳予倩。
()答案:正确15.《雷雨》和《日出》是曹禺的戏剧作品。
()答案:正确16.小说《受戒》叙写了解放区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的故事。
()答案:不正确17.读书只博采知识,不足以陶冶情操。
()答案:不正确18.音韵学是研究历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答案:正确19.议论是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理做明白的剖释的一种表达方式。
()答案:不正确20.元代初期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走向繁荣兴盛的时期。
()答案:正确二、选择题21.为唐代格律诗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建安诗歌B.玄言诗D.永明新体诗答案:D22.《诗经·黍离》是一首()。
A.抒情诗B.写景诗C.叙事诗D.哲理诗答案:A23.项庄舞剑的典故出自()。
A.《庄子·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史记·项羽本纪》D.《郑伯克段于鄢》答案:C24.下列诗派属于北宋初期的是()。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B》模拟试卷(3)及答案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B》模拟试卷(3)及答案一、判断题1.《左传》这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每篇均以首句前二字为标题。
()答案:不正确2.戴复古、刘克庄是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正确3.《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答案:正确4.《老子》《论语》《墨子》是春秋末至战国前期诸子散文的代表。
()答案:正确5.剧作《狗爷儿涅槃》的作者是魏明伦。
()答案:不正确6.沈从文强调“文学艺术只有美和不美”。
()答案:正确7.《雨巷》是一首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
()答案:不正确8.给朋友写信,为表示谦虚,抬头可以称愚兄,落款可以写贤弟。
()答案:不正确9.杂剧楔子置于开端的,一般有陈述大意、预示全剧的作用。
()答案:正确10.《雅舍小品》写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北。
()答案:不正确11.诗集《流云》的作者是冰心。
()答案:不正确12.《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不正确13.沈德潜称誉《五代史伶官传序》为“千年绝调”。
()答案:不正确14.主动接受式的阅读会使阅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冲动。
()答案:正确15.话本小说多为短篇。
()答案:正确16.温庭筠被奉为花间词派之祖。
()答案:正确17.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是侧重叙事试验的先锋小说。
()答案:不正确18.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和歇后语等。
()答案:不正确19.《祭欧阳文忠公》的作者是苏辙。
()答案:不正确20.《桃花扇》是洪昇的戏曲代表作。
()答案:不正确21.下列诸子散文不属于儒家的是()。
A.《论语》B.《老子》C.《孟子》D.《荀子》答案:B22.下列属于初唐宫廷诗人的是()。
A.上官仪B.陈子昂C.王勃D.骆宾王答案:A23.黄庭坚开创了()。
A.西昆诗派B.江西诗派C.江湖诗派D.“四灵”诗派答案:B24.《陌上桑》是一首()。
A.抒情诗B.哲理诗D.叙事诗答案:D25.追求朦胧的审美情趣,以哀怨感伤的格调见长的诗人是()。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B》模拟试卷(4)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B》模拟试卷(4)一、判断题1.《风景谈》写风景一共写了六个画面。
()答案:正确2.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和历史故事。
()答案:正确3.《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小品文。
()答案:不正确4.东晋散文受到玄风及玄言诗的影响,文采趋向古雅平淡。
()答案:正确5.鲍照是永明体最有成就的诗人。
()答案:不正确6.《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叙事特点是善于剪裁史料,详略安排得当。
()答案:正确7.《西厢记》剧本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答案:正确8.苏轼被后人称为“游记之祖”。
()答案:不正确9.明代传奇生长期教化剧的代表作有《双忠记》和《东窗记》。
()答案:不正确10.词作为一种文体,滥觞于六朝。
()答案:正确11.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和今体诗。
()答案:正确12.《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作者是秦观。
()答案:不正确13.《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答案:正确14.《漳河水》的作者是李季。
()答案:不正确15.《我底记忆》是戴望舒的一部诗集。
()答案:正确16.巴金的小说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
()答案:正确17.详叙是具体、细致的记叙。
()答案:正确18.丁西林的喜剧语言幽默,多俏皮话。
()答案:正确19.读书只博采知识,不足以陶冶情操。
()答案:不正确20.冰心写有散文集《往事》和《关于女人》。
()答案:正确二、选择题21.读散文要注重其()。
A.作品结构、线索的繁复性B.作者人格的独特性C.人物塑造的典型性D.人物关系的复杂性答案:B22.下列历史散文著作以记言为主的是()。
A.《左传》B.《春秋》C.《国语》D.《战国策》答案:C23.《词论》的作者是()。
A.李清照B.苏轼C.辛弃疾答案:A24.《秋声赋》的作者是()。
A.司马光B.欧阳修C.苏轼D.周敦颐答案:B25.体现“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一爱情理想的作品是()。
A.《墙头马上》B.《牡丹亭》C.《桃花扇》D.《西厢记》答案:D26.下列诗人属于晚唐批判现实派的是()。
大学语文B试卷4

一、判断题1.“先秦”通常指从远古到秦朝统一。
()答案:正确2.《老子》《论语》《墨子》是春秋末至战国前期诸子散文的代表。
()答案:正确3.《孟子》一书是孟子本人独立编著的。
()答案:不正确4.《登高》是孟浩然的代表作。
()答案:不正确5.词人张先有“张三影”之称。
()答案:正确6.欧阳修的古文代表作是《六国论》。
()答案:不正确7.《清忠谱》是清代苏州派代表作品。
()答案:正确8.《牡丹亭·惊梦》的女主人公是杜十娘。
()答案:不正确9.传奇体与笔记体构成了白话小说的两大基本文体样式。
()答案:不正确10.陈玄祐的《离魂记》是清代传奇。
()答案:不正确11.海子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答案:不正确12.《雨巷》营造了一个“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
()答案:正确13.冰心的散文具有简单的涩味。
()答案:不正确14.散文《白杨礼赞》的作者是刘白羽。
()答案:不正确15.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是《白毛女》。
()答案:正确16.《红旗谱》属于农村题材小说。
()答案:不正确17.曹禺曾说,《雷雨》写的是“一首诗”,而不是“社会问题剧”。
()答案:正确18.阅读注重原著,不必了解作者和作品内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
()答案:不正确19.“院子里静悄悄的”这句话里的谓语是“静悄悄的”。
()答案:正确20.论证是证明观点的过程和方法。
()答案:正确二、选择题21.下列作品不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
A.《十五从军征》B.《西北有高楼》C.《行行重行行》D.《迢迢牵牛星》答案:A22.《诗经·黍离》是一首()。
A.抒情诗B.写景诗C.叙事诗D.哲理诗答案:A23.项庄舞剑的典故出自()。
A.《庄子·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史记·项羽本纪》D.《郑伯克段于鄢》答案:C24.被称为“晚唐体”的诗人是()。
A.韩愈和孟郊B.贾岛和姚合C.孟郊和贾岛D.贾岛和李贺答案:B25.柳永的词集是()。
2015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5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15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点击查看本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6分)一、(l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供应(ɡōnɡ) 瞥见(piē) 系鞋带(jì) 游目骋怀(chěnɡ)B.埋怨(mán) 载体(zài) 沏茶喝(qì)戛然而止(jiá)C.宝藏(zànɡ) 应届(yìnɡ)撒大网(sā)擢发难数(zhuó)D.蓓蕾(léi) 尽快(jǐn) 露马脚(lòu) 长歌当哭(dà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暮霭座落浮想联翩黄钟毁弃,瓦釜雷鸣B.针砭精粹真知灼见筚路蓝缕,以起山林C.销假陨落萍水相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D.渔船凋敝入目三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时一项是①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必须为之。
②成功完成俄罗斯科考船52名被困人员的任务后,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撤离时却被冰山“强行挽留”。
③《南方周末》是“跨地区监督”的典范,其舆论监督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这种模式已为国内一些新闻媒体所。
A.勉励抢救效尤B.勉力营救效仿C.勉力抢救效仿D.勉励营救效尤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城镇上学难,上大一点城市的学校更难,上知名的学校就难上加难,这种状况阻止了农民及其子女进城的脚步,使他们心有余悸。
新课标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试卷B

新课标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试卷B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发现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版解析)

绝密★启封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版解析)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第1卷l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3大题,9小题。
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 鬼鬼祟崇suì不屑一顾xiè【答案】D【解析】A项mái应为mán ;B项cāng应为qiàng;C项gěn应为gěng试题分析:本题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多义字和形声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答案】A【解析】B项“驰”应为“弛";C项“循”应为“寻”;D项“蜚”应为“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B》模拟试卷(4)
大学语文试卷B4
一、判断题
1.《风景谈》写风景一共写了六个画面。
()
答案:正确
2.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和历史故事。
()
答案:正确
3.《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小品文。
()
答案:不正确
4.东晋散文受到玄风及玄言诗的影响,文采趋向古雅平淡。
()
答案:正确
5.鲍照是永明体最有成就的诗人。
()
答案:不正确
6.《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叙事特点是善于剪裁史料,详略安排得当。
()答案:正确
7.《西厢记》剧本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
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