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功图及其解释--王力

合集下载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讲解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讲解
① 抽油机故障 ② 泵的制造质量、泵的安装质量 ③ 示功仪故障
(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功图影响因素分析:
实测示功图的分析: 根据影响示功图的诸多因素,全面掌握
油井生产动态、静态资料、设备、仪器的状 况,依据实测示功图的形状,与典型示功图 对比,综合分析,解释出影响示功图的主要 因素,判断抽油泵的工作状况。(十五种)
理论示功图
S光----光杆冲程,米; S活----活塞行程,米; P杆----抽油杆柱在井筒内液体中的重量,Kg; P液----活塞以上的液柱重量,Kg;
P静=P杆﹢P液-----光杆承受的最大静负荷,Kg; λ 1----抽油杆伸缩长度,米; λ 2----油管伸缩长度,米; λ =λ 1﹢λ 2----冲程损失,米。
下冲程的后半冲程,因活塞移动速度减少(慢),当小 于漏失速度时,泵筒内的压力降低,使游动凡尔提前关闭 (A′点),悬点载荷上升(提前加载),到达下死点时,悬点 载荷已增载加到A"。
固定凡尔漏失图形特点:
1、卸载线的倾角比泵正常工作 时小,即:∠ BCD′小于∠ BCD 2、左下角和右下角圆滑,漏失 量越大,其圆滑程度越厉害。 3、增载线比卸载线陡
(4)气体影响下的示功图:
气锁现象:属于气体影响的特殊现象,由于气体大
量进入泵筒,上冲程时气体膨胀,全部
占满柱塞让出的容积,固定凡尔打不开。
下冲程时,气体压缩,但压力仍低于游
动凡尔上部压力,游动凡尔也打不开,
所以这种情况下双凡尔均打不开,柱塞
运动对气体压缩和膨胀,泵不排油,这
种现象称为“气锁”。
气体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
采油一厂地质研究所 二零一零年九月
典型示功图分析
(一)示功图概念 (二)测试仪器 (三)示功图的影响因素 (四)影响因素分析 (五)实测示功图案例

示功图

示功图

示功图就是以抽油机光杆所承受的负荷为Y轴,以光杆的位移为X轴所绘制的平面曲线图形。

示功图对油井监控极为重要,应用示功图的比较和分析诊断技术,对深井泵和油层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可达到优化抽油机井控制模式和参数的目的。

根据抽油机的结构特点,负荷传感器安装在光杆的提升座上,位移传感器安装在采油机曲柄轴上部。

通过角位移的变量,将光杆的升降负荷量转换为线性位移的曲线。

现场绘制示功图的标准与专用测井仪器测出的示功图完全吻合。

X轴:是指抽油机运行的一个冲程,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距离,一般为3米、3.5米、4米,或更高。

X轴是一个可变的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单位为米,所以显示X轴位移的坐标信息为(米)。

Y轴:Y轴为负荷,单位为KN,在抽油机的运行过程中负荷是不断变化的。

显示Y轴坐标信息单位为(千牛)。

曲线说明:一个抽吸周期内由负荷与位移形成的封闭曲线,分为上行程和下行程。

负荷最大值:指上行程负荷的最大值。

负荷最小值:指下行程负荷的最小值。

冲程:为抽油机提升臂带动光杆运动,从最低点到高点升降的距离,由位移量的最小值到最大值输出信号的变量确定。

典型示功图详解大全

典型示功图详解大全

值,使加载缓慢。
C
D S
3、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1)排出部分漏失
P
随着悬点运动的加快,
B
“顶托”作用相对减小,直
到柱塞上行速度大于漏失速
度的瞬间,悬点载荷达到最
大静载荷(如图中B' 点)
A
B’
C
D S
3、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1)排出部分漏失
P
当柱塞继续上行到后半冲程
时,因柱塞上行速度又逐渐减慢, B
5、油层出砂影响的示功图
油层出砂主要是因为地层胶接 疏松或生产压差过大,在生产过程 中使砂粒移动而成的。细小砂粒随 着油流进入泵内,使柱塞在整个行 程中或在某个区域,增加一个附加 阻力。上冲程附加阻力使悬点载荷 增加,下冲程附加阻力使悬点载荷 减小。由于砂粒在各处分布的大小 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致使悬 点载荷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多次急剧 变化,因此使示功图在载荷线上出 现不规则的锯齿状尖峰,当出砂不 严重时,示功图的整个形状仍与理 论示功图形状近似。
相近。
下冲程由于泵筒中液体充
不满,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减
小,只有当柱塞遇到液面时,
才迅速卸载,卸载线与增载 线平行,卸载点较理论示功
A
图卸载点左移(如图中D‘点)
C

D
S
2、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P
有时,当柱塞碰到液面时,
由于振动,最小载荷线会出
B
现波浪线。
充不满程度越严重,则卸 载线越往左移。(如右图2、 3所示)
示功图的位置取决于断脱点的 位置:断脱点离井口越近,示功 图越接近横坐标;断脱点离井口 越远,示功图越接近最小理论载 荷线。如图所示:
4、抽油杆断脱影响的示功图

示功图解释1

示功图解释1

(1)
图1为其它因素影响不大,深井泵工作正常时测得的示功图。

这类图形共同特点是和理论示功图的差异不大,均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2)
图2为供液不足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活塞下行时,由于泵内没有完全充满,游动凡尔打不开,当活塞下行撞击到液面游动凡尔才打开,光杆突然卸载。

该图的增载线和卸载线相互平行。

(3)
图3为供液极差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活塞行至接近下死点时,才能接触到液面,使光杆卸载,但由于活塞刚接触到液面,上冲程又开始,液体来不及进入活塞以上,所以泵效极低。

(4)
图4为气体影响的典型示功图。

理论根据:在活塞上行时,泵内压力降低,溶解气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由于气体膨胀,给活塞一个推动力,使增载过程变缓。

当活塞下行时,活塞压缩泵内气体,使泵内压力逐渐增大,直到被压缩的气体压力大于活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才能打开。

因此,光杆卸载较正常卸载缓慢。

卸载线成为一条弯曲的弧线。

(5)
图4为“气锁”的典型示功图。

所谓“气锁”是指大量气体进入泵内后,引起游动凡尔、固定凡尔均失效,活塞只是上下往复压缩气体,泵不排液。

(6)。

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基础知识
抽油机井示功图,实际上就是抽油机井在一个完整冲程中的光杆 负荷图,示功图是目前检查抽油泵工作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示 功图,能够直接反映出光杆的最大、最小负荷和冲程损失。根据对示 功图的分析,可以掌握泵的工作状态,判断砂、蜡、气等对抽油泵的 影响、判断泵漏失、油管漏失、抽油杆断脱等井下故障
由示功图可计算断脱点至井口的 距离:
L h C qr'
式中 L -断脱点距井口距离 m
qr'-每米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 KN/m
h -示功图中线到横坐标的距离 mm C -力比 KN/mm
h
杆断脱
典型示功图 采油工艺技术 采油工 采油地质工
特征描述 :抽油杆断脱后 , 上行程悬点载荷为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的重力, 下冲程的悬点载荷为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 因此示功图位 于理论最小载荷线的下方,图形呈“黄瓜状”。
油管漏失
典型示功图 采油工艺技术 采油工 采油地质工
现象:这类井产液量逐渐下降,液面逐渐上升,电流上冲程小,下冲程正常,抽蹩压力上升,稳压稳不住,热 洗后图形逐渐增大,但实际负荷仍小于上理论负荷。 注意:油管下部漏失且漏失量大(一般为油管本体有较大漏洞或裂缝),油井不出油,现场憋不起压力,示功图 最大、最小载荷线相接近,类似断脱现象。
七、带喷井的示功图
对于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抽油井,抽汲实际上只起诱喷和助喷的作用。在抽汲过程中,游动阀和固 定阀处于同时打开的状态,液柱载荷基本加不到悬点。示功图的位置和载荷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喷势的强 弱及抽汲液体的粘度。
喷势强、油稀带喷的示功图
喷势弱、油稠带喷的示功图
油井带喷
典型示功图 采油工艺技术 采油工 采油地质工
C

第3讲 典型示功图

第3讲 典型示功图

此图为上碰特征,使用杆式泵时可见右上 方长角。
此种情况防冲距过大,内工作筒漏油,油井不可 能出油,要求对小防冲距。 石油大学
标准地面示功图
此图表明深井泵问题严重(衬套间隙 磨大,各节缸套“不对中”),泵漏, 并不出油,应该及时修井换泵。 石油大学
标准地面示功图
此图为油管螺纹漏失(蠕纹漏油或是油管被严 重腐蚀而漏油)时的示功图。
此图是柱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磨大后所测的示功 图。 特征是在上冲程运动时曲线产生“斜下”现象。 该井需要作业换泵。 石油大学
标准地面示功图
此图是泵的缸套被磨坏、“拉槽”, 上,下曲线呈对称性缺损面积。
标准地面示功图
此图表明柱塞在上行过程中脱出 工作筒,需要下放光杆,对小防 冲距。 石油大学
标准地面示功图
标准地面示功图
如果示功图左上部位产生增 载而面积增加,多数是砂、蜡、 油稠,或是管线内有堵塞等原因 造成的。
这样的井一般泵挂深度大于1500 -1800m,而且有振动影响,图形发 生偏转。
标准地面示功图
此图是受蜡影响、产量下降的示功图。 特征为上,下冲程的曲线呈不规则的 “犬牙齿”状。 石油大学
标 准 地 面 示 功
标准地面示功图
此图为游动阀球卡死,张开着,或是修井 作业时柱塞没有下入泵筒,或是井下泄油 器被打开,均为不出油。
对于该类示功图的井,必须及时作示功图
此图为抽油杆断或脱时示功图.
若断脱发生在柱塞附近,或是柱塞脱扣或 是阀球球罩断落,图形位于杆重载荷线位 置 若断脱发生在光杆附近,图形接近于水平 石油大学 坐标线。
油井严重减产或不出油,抽油机停抽时间越长,图 石油大学 形上下平行线距离变小(面积缩小,载荷减少) 。
标准地面示功图

示功图绘制及分析

示功图绘制及分析

措施和检泵周期。
(一)油井测示功图的目的和意义 上冲程:
活塞上行,游 动凡尔在油管内液柱 压力作用下关闭,当 沉没压力大于泵筒内 压力时,固定凡尔打 开,井内液体进入泵 筒内,同时在井口排 出相当于冲程长度的 一段液体。
(一)油井测示功图的目的和意义
下冲程:
活塞下行,泵筒 内压力增大固定凡尔 关闭,活塞继续下行 当泵筒内压力大于活 塞以上液柱压力时, 游动凡尔打开,泵筒 内液体进入油管,同 时在井口排出相当于 冲程长度光杆体积的 一段液体。
P
B’ P大 P' P小

λ B
S活 C
P'杆
A
D
D’
S
(二)、理论示功图的绘制
示功图中各项的意义如上图:
四个点:
A点-----驴头下死点; B点-----固定阀打开,游动阀关闭,活塞开始上行; C点-----驴头上死点,活塞运行到最高点(上死点); D点-----固定阀关闭,游动阀打开,活塞开始下行;
六条线:
AB线-----增载线; BC线-----活塞上行程线,也是最大载荷线; CD线-----卸载线; DA线-----活塞下行程线,也是最小载荷线; ABC线-----驴头上行程线; CDA线-----驴头下行程线; ABCD------是四边形的闭合面积; S------光杆冲程; Sp-----活塞行程; 入-----冲程损失
在空气中 在相对密度 在相对密度 0.86的原油 0.8的原油 中 中 在相对密 度0.9的 原油中
5/8
3/4 7/8 1
16
19 22 25
2.00
2.85 3.80 4.91
1.64
2.30 3.07 4.17

示功图诊断-43页PPT文档资料

示功图诊断-43页PPT文档资料
35
标 准 地 面 示 功 图
不出油
固定阀卡住常开时功图
此图为固定阀卡住常开时的示功图。 此时上,下运动只是抽油杆带着柱塞运动, 没有进油过程,也没有排抽过程。
对于这样的井,深井不允许碰泵,需要作业换泵, 浅井可以轻微碰泵几次,振动一下,无效时仍须 作业换泵。
标 准 地 面 示 功 图
不出油
游动阀卡住常开或柱塞未进工作筒或泄油器打开
标 准 地 面 示 功 图
不出油
必须检泵 游动阀和固定阀都严重漏失时功图
此图属于泵的游动阀和固定闽都发生严 重漏失时的示功图。 特征为上行曲线呈凸状,下行曲线呈凹 状,油井不出油,需要检泵。
标准出油正常 Nhomakorabea地

柱塞受砂影响易卡泵功图
示 功 此图是柱塞受油井出砂影响,容易
卡泵时的示功图。
图 特征为上、下曲线没有明显的“阻 尼”状,而是呈“小牙齿”状的不
2 弹性抽油杆静载时示功图
该示功图为光杆只受杆柱 和液柱重力,泵不受外界 摩擦力影响,并且假定系 统的充满程度为百分之百 时的理论承功图。
2 弹性抽油杆静载时示功图
上图一类的图形是地面示功图,时一般浅 井(油层供油充分、无其它影响,沉没压力较 高时)中,常见的理想示功图。
一、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
功 图
此图是上下曲线有对称性凸出,属 于一段衬套过紧,但是泵的阀工作 正常,不需作业换泵,生产一段时
间后就会正常。


生产正常


沉没度小,供液不足功图

功 此图为油井显得供液不足时的地面 示功图。
图 特征为上,下平行、左右平行,泵没有 问题。


减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典型示功图—泵卡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发生 在修井后造成,主要是泵活 塞“硬性卡”。长期不加药、 出砂、硬性物落入井中也会 造成泵卡。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不易 排除且泵易拉坏损伤。
图形斜直杆拉伸,活塞卡死不做功, 解卡无效速上修;原因查明措施订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双阀漏
游动阀漏失影响
固定阀漏失影响
在一个冲程中,深井泵完成一次进油和一次排油过程。活塞不断 运动,游动凡尔与固定凡尔不断交替关闭和顶开,井内液体就不断 进入工作筒,从而上行进入油管,最后到达地面。
汇报提纲
第一部分 管式整筒深井泵的结构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 第三部分 典型示功图特征 第四部分 实测示功图分析方法
二、理论示功图
1、示功图
示功图是用动力仪器测出能够反应出深井泵在上下一个冲程中工 作情况好坏的图形,其图上被封闭的面积表示深井泵在一次往复运 动中泵所作的功,所以叫示功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的纵坐标表示光杆载荷,横坐标为光杆位移行程, 柱塞在上下一个冲程中动力仪相应画出一个载荷与光杆位移的函数 关系曲线,即示功图。可概括的认为是单位时间内深井泵活塞所作 的功,即排液的多少。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1、示功图口诀
14、下阀失灵图偏上,负荷提住不下降, 液面变化查现象;措施洗井再检泵。 15、图形增胖曲线平,管堵闸门没改通, 措施解堵查流程;热洗管线找原因。 16、图形右上少一块,行程未完突卸载, 活塞脱出工作筒;计算下放问题无。 17、上死点处长犄角,光杆驴头有碰挂, 井下碰挂要分清;管串数据重调配。 18、增载正常卸载快,左右曲线不对称, 上行程处泵已漏;及时下放或换泵。 19、上下左右不平行,泵已磨损间隙松, 疲劳磨损 超周期 ;据情适时要换泵。 20、玻璃钢杆图形怪,增程取决冲次快, 弹性较大图变形; 搞清原理需提高。 21、气体影响卸载慢,泵内进气产量减, 调小余隙参数改; 控套加深多方面。 22、气锁出现双曲线,泵已不出气充满, 加深防止泡沫段; 气油比高查油层。 23、图形倾斜不要怕,这是惯性载荷大, 保持生产防断杆; 合理泵深与冲次。 24、图形出现阻尼线,波峰由大到平缓, 冲次过大是因缘;未曾断杆属正常。 25、修后完井不出液,此图出现原因多, 井口疑点要搞清; 综合分析下结论。 26、上下死点出圆圈,二级震动冲次快, 合理冲次防杆断, 保持泵效防断脱。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活塞脱出
活塞上行脱出工作筒主 要是防冲踞过大,或是长冲 程而下了短泵(泵筒长度不 够不能满足地面冲程要求), 需调小防冲距。
图形右上少一块,行程未完突卸载, 活塞脱出工作筒;计算下放问题无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碰挂
在上死点出现负荷突然 增大一般大都是光杆与驴头 相碰撞或与井口悬挂器附近 等相碰挂、抽油杆接箍与油 管偏磨严重造成磨阻增大、 泵在上部卡阻等。上碰下挂 多发生在井口以下部分。
油管漏失图形窄,容易隐藏不好辨, 憋压计量问题现;细查漏点换油管。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碰泵
碰泵是防冲踞过小造成活 塞底部与固定凡尔罩相碰击。 需要上提防冲距,上提高度可 以在图中横座标看出。实际上 防冲踞应该是越小越好,特别 是气大油井以不碰为宜。
碰泵左下出圆圈,及时调整防冲踞, 上提高度图中显;调后测图再核实。
油稠图形变肥胖,磨阻增大呈凸圆, 冲程速度中间快;电流正常不管它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管线堵
如果油井含蜡低油不稠, 管线回压增高,测图出现上 下负荷增大、变小且曲线比 较平缓一般都是管线有堵塞 或流程闸门未改好。
图形增胖曲线平,管堵闸门没改通, 措施解堵查流程;热洗管线找原因。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上下凡尔漏失说明球阀不 严而产生少部分漏失,油井产 量下降、井口憋压压降较快或 不起压。
对这类功图要考虑下泵时间 长短是否疲劳磨损、腐蚀等, 一般为脏物蜡块卡垫造成球阀 不严,后者可轻微碰泵或洗井。 其它大多是阀球、阀座磨损、 剥蚀,必须换泵。漏失大必须 及时换泵恢复正常生产。
两阀漏失象鸭蛋,漏失原因多方面,碰泵洗井是手段,漏失严重速换泵。
P杆――抽油杆在液体中的载荷(KN);
P液――抽油泵活塞以上液柱载荷(KN);
λ―――冲程损失(m);
λ1――抽油杆伸缩长度(m);
λ2――油管在井中伸缩长度(m)
A点是上冲程的始点,由于刚体没有弹性 形变,则AB为即刻增载,全部载荷由光杆 承受。BC是上冲程过程,泵的游动凡尔关 闭,固定凡尔打开,泵筒进液,井口排液。 CD为即刻卸载, AD为下冲程过程,泵的 游动凡尔打开,固定凡尔关闭,油管进液。 ABCD所圈闭的面积为深井泵做功的面积。 S光为光杆行程,数值上代表地面实际冲 程。
二、理论示功图
2、理论示功图
所谓理论示功图是假设认为深井泵在理想情况下绘制的图形, 即泵满足以下条件绘制的:
1、认为泵及油管没有漏失,泵工作正常。 2、油层供液能力充足,泵充满程度好。 3、不考虑动载荷(摩檫阻力、惯性载荷、震动载荷、冲击载荷等)影响。 4、抽油泵不受砂、蜡、气、稠油影响,认为进入泵的液体是不可压缩的。 5、假设泵阀是瞬时关闭打开的,不连抽带喷。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正常
如图所示为抽油泵工作正 常,同时受其它因素影响较 小时所测的示功图,这类功 图的共同特点是理论示功图 差异不大,均为一近似的平 行四边形。
四边平行泵正常,左右斜率最重要,高产稳产有保障;井筒提产有潜力。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供液不足
供液不足的井大多是油层能量 低、无法满足泵排量需要,是低产 主要原因。采油措施首先要考虑调 小冲次,换小泵径加深泵挂。探取 砂面数据看油层是否掩盖,根本在 于进行油层改造提高产能措施。
充满不好象菜刀,供液原因及时找,调整制度不能忘,油层改造是方向。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抽油杆断
抽油杆断脱时,光杆只 承受断裂上部抽油杆在液体 中的重力,因而示功图形成 长条,长条图形越向上,表 示断脱位置越向下。抽油杆 断脱时,井口不起压、不出 液,油井产液量为零。
判断断脱要靠看抽油杆 负荷,在井口观察(上行吸 气、抽油机是否平衡)等来 判断。断脱的原因主要是抽 油杆疲劳极限断裂、丝扣损 坏、杆串组合不合理以及冲 次快等因素造成。
2、典型示功图—油管漏
此类功图特征:图形面积减 小,载荷下降。减少的面积与正 常功图时的面积是平行减少,最 大载荷线下降,最小载荷线不变。
如油管漏失在上部(不严重) 时减产,图形如不同正常图形对 比不易引起注意,但在井口憋压 很容易发现。漏失严重时不出液、 不起压。在发现抽油机负载有所 下降产量下降不明显时尤其要注 意。特别是产液下降动液面升高 时要仔细查找原因。
所以理论示功图是驴头只承受抽油杆柱和活塞截面以上的液柱 静载荷时的理论上得到的示功图。理论示功图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 征,充满程度100%。
绘制理论示功图的目的是用理论示功图与实测的功图进行对比, 以便从中找出负载变化的差异,来以此判断深井泵的工况是否正常。
2、理论示功图
二、理论示功图
P静(最大)――光杆(驴头)承受的最大负 荷(KN);
油井结蜡图肥胖,上下行程波峰大,峰点对称又圆滑,热洗加药快清蜡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油稠
油稠造成抽油泵、杆磨 阻增大,凡尔关闭不严,与 稀油井上下阀漏失图形相似。 稠油井出现这样的图形一般 都属于比较正常。
这样的图形在稠油井比较 普遍,特别是在含水不高供 液充足进站管线长原油密度 较大及初期转抽井上。属于 正常。定期洗井加药可减少 漏失损失。
上阀漏失抛物线,增载缓慢卸载快, 漏失严重不出油;及时检泵莫耽误。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结蜡
油井结蜡的图形特点与油稠、 管线堵有类似相同的地方就是上下 行程都超出了最大负荷线,都是因 为杆柱磨阻增大造成,结蜡曲线波 峰幅度较大,油井结蜡在一定时期 是有规律的,机抽井更是如此,其 检泵周期大都与其有关。
汇报提纲
第一部分 管式整筒深井泵的结构 第二部分 理论示功图 第三部分 典型示功图特征 第四部分 实测示功图分析方法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1、示功图口诀
1、 四边平行泵正常,左右斜率最重要, 高产稳产有保障;井筒提产有潜力。 2、 充满不好象菜刀,供液原因及时找, 调整制度不能忘;调层压裂是方向。 3、 油杆断脱黄瓜状,电流变化失平衡,井口无液载荷降, 验泵对扣再检泵 。 4、 砂卡出现锯齿样,砂阻卡死不一样, 油层井筒把砂防;防砂方案要得当。 5、 图形斜直杆拉伸,活塞卡死不做功, 解卡无效速上修;原因查明措施订。 6、 双阀漏失象鸭蛋,漏失原因多方面, 碰泵洗井是手段;漏失严重要换泵。 7、 上阀漏失抛物线,增载缓慢卸载快, 漏失严重不出油;及时检泵莫耽误。 8、 下阀漏失泵效减,卸载缓慢增载快, 曲线上翘两边圆;洗井无效就检泵。 9、 油井结蜡图肥胖,上下行程波峰大, 峰点对乘有规律;热洗加药快清蜡。 10、油稠图形变肥胖,磨阻增大呈凸圆, 冲程速度中间快;电流正常不管它。 11、油管漏失图形窄,容易隐藏不好辨, 憋压计量问题现;细查漏点换油管。 12、碰泵左下出圆圈,及时调整防冲踞, 上提高度图中显;调后测图再核实。 13、上阀失灵图偏下,此图复杂难度大, 多方分析细排查;措施一般要检泵。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固定凡尔阀漏
固定凡尔漏失包括:固定凡尔 与凡尔座配合不严、凡尔球被砂 子刺坏或凡罩内积有砂、蜡等脏 物,使凡尔球的起落失灵等原因 造成的漏失。
这类功图的特点是:增载线比卸载线陡,图形的左下角变圆,右上 角变尖,而且漏失越严重,图形的左下角变得愈圆,右上角变得愈尖。
油杆断脱黄瓜状,井口无液载荷降,电流变化失平衡,验泵对扣和检泵。
三、典型示功图特征
2、典型示功图—砂卡
深井泵砂卡(阻)一般 都是地层出砂所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