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用途及分类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物镜的工作距离:指的是从物镜前组最前面一块透镜的表面 到被观察标本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大,如上所述的10X、40X 和100X物镜的工作距离分别为7.634、0.53和0.198毫米。如 果再考虑到透镜的金属零件的厚度,这个距离就更小了。因 此,在使用时,物镜和标本是靠得很近的,高倍物镜尤为如 此,几乎要碰上标本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调焦时要特别小心, 以免碰坏镜头或损坏标本。 物镜通常都标有表示物镜光学性能和使用条件的一些数字和 符号。如"40/0.65"和"160/0.17"。此处的40表示它的放大倍 数(有的写成40×或40:1);0.65表示它的"数值孔径"(有 的写成N.A.1.65或A.0.65);160表示使用该物镜时,显微镜 的机械筒长应为160mm;0.17表示使用该物镜时,盖玻片的 厚度应为0.17mm。有些低倍物镜,在有、无盖玻片的情况下 都可以使用,所以不标0.17而代之以横线"-"。有些油镜上标 有"油(oil)"字
五、显微镜的维护保养
(一) 防高热:显微镜是山精密的机械和光学镜头组成的, 由于各种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显微镜不能在阳光了曝 晒,也不能放在靠近火炉和暖气的地方。只能室内存放,其 工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5~40℃。 (二) 防潮:如果长期受潮,透镜很容易发霉,表面还会腐 蚀,所以应在干燥环境下保存。在31℃时湿度不得大于80%, 温度每升高3摄氏度,相对湿度要设法降低10%。 (三) 防尘 :灰尘不仅会影响成像质量,而且灰尘中往往 也带有含酸、碱等腐蚀性的尘粒,容易腐蚀镜面。而硬度大 的尘粒还可能在擦拭镜头时在镜面上划出伤痕,损坏镜头。 此外,灰尘掉进机械活动部分时容易造成机械部分转动不灵 活,甚至损坏。 (四)防腐蚀 :显微镜不能接触酸类和碱类物质。也不要与 挥发性很强的化学药品及其它有害药品放在一起,以免腐蚀 镜头。 (五)防震 :显微镜是精密仪器,剧烈的震动会造成精密度 的降低。要轻拿轻放,搁置要平稳,使用时动作应轻柔。
显微镜物镜的分类与用途

显微镜物镜的分类与用途
显微镜是生物研究、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仪器。
而显微镜中的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特点,物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平面物镜
平面物镜是一种透镜,其内部的光路是平行的。
这种物镜的主要用途是在显微镜中的照明系统中使用。
平面物镜可以使显微镜的照明系统中的光线更加均匀地分布,并消除一些光线污染。
2. 定倍物镜
定倍物镜是一种物镜,其放大倍数是固定的。
这种物镜的主要用途是在显微镜的实验中使用。
定倍物镜可以帮助实验者观察到更小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3. 变倍物镜
变倍物镜是一种物镜,其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这种物镜的主要用途是在显微镜的实验中使用。
变倍物镜可以帮助实验者观察到更小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并根据需要进行放大或缩小。
4. 特殊物镜
特殊物镜是一类用于特定用途的物镜,如相差干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这种物镜的主要用途是在特殊领域的研究中使用。
特殊物镜可以帮助实验者观察到更小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显微镜物镜的分类和用途是非常广泛的,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
因此,在选择显微镜物镜时,应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物镜,从而更好地实现研究的目的。
显微镜的四大光学原理 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的四大光学原理显微镜操作规程一.折射和折射率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亮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像,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当与透亮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亮物体一.折射和折射率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亮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像,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当与透亮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亮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更改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
二.透镜的性能透镜是构成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构成。
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当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焦点”,通过交点并垂直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
焦点有两个,在物方空间的焦点,称“物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物方焦平面”;反之,在像方空间的焦点,称“像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像方焦平面”。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三.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像差由于客观条件,任何光学系统都不能生成理论上理想的像,各种像差的存在影响了成像质量。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种像差。
1.色差色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发生在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
白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构成,各种光的波长不同,所以在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不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
光学系统最紧要的功能就是消色差。
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
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察看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像模糊不清。
而放大率色差使像带有彩色边缘。
2.球差球差是轴上点的单色相差,是由于透镜的球形表面造成的。
球差造成的结果是,一个点成像后,不在是个亮点,而是一个中心亮边缘渐渐模糊的亮斑,从而影响成像质量。
显微镜的原理和用途

显微镜的原理和用途
1. 原理
显微镜是一种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的原理基于光
线折射和光的衍射现象。
一般的显微镜由物镜、目镜、光源和支架
等组成。
-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主镜头,用于聚焦并放大被观察物体。
- 目镜:目镜是位于物镜和观察者之间的镜头,用于放大物镜
所形成的像,使观察者可以看清被观察物体。
- 光源:光源提供光线,使被观察物体能够被照亮。
- 支架:支架用于支撑显微镜的各个部分,并提供稳定的工作
平台。
2. 用途
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生物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组织等,帮助科学
家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 医学:显微镜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观察病毒、细菌、癌细胞等微小结构,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进一步治疗方案。
- 材料科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帮助科学家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制备新材料。
- 教育:显微镜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总之,显微镜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在科研、诊断和教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显微镜的发展史

显微镜的发明使生物学的研究有了强有力 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光学 显微镜、超声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相继诞 生,形成了兴旺发达的显微镜大家族,成 为人们洞察微观世界的必不可少的眼睛。
展望
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提高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和成像 衬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具的不断进步,光学设计的理 论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学科的交叉和联系越来越紧密, 使得显微镜与激光、计算机、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相结 台,显微成像技术大大提高。近年来随着近场穿透式电子 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以及激光共焦显微镜的发展和 广泛应用,为人类获得新型材料以及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应用广泛的纳米材料就是在电子显微镜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显微 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根 据电子光学原理,以电子束 为介质,用电子束和电子透 镜代替传统的光束和光学透 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磁场 偏折、聚焦电子及电子与物 质作用所产生散射之原理来 研究物质构造及细微结构的 精密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构造与光学显 微镜的原理相似,由三部分 组成:即聚光镜、物镜和投 影镜(目镜)。它的光路原 理如图
那么,怎样将这两块镜片各自固定起来,同时又能自由地上下 调节距离呢?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为了解决新的 难题,列文虎克一连几天苦苦地思索着.一天,他在干完杂货铺 的工作后来到大街上,边走边思索.忽然间,他被一阵丁丁冬冬 的响声所吸引,猛然抬头往左一看,是一家铁铺在打铁.于是他 来到铁铺里,看到了铁匠们打制出的一件件铁器.这时,他忽而 又想到:如果能让铁匠打制一个铁架和一个铁筒,将镜片固定 在镜筒的两头,然后再固定在铁架上,这样观察不是既省力又 方便吗?想法既出,马上他就找了铁匠师傅,将自己的想法告诉 他们.没过几天功夫,列文虎克按照自己的设想所发明的第一
显微镜的分类和用途

显微镜的分类和用途显微镜将微小物体或物体的微细部分高倍放大,以便观察的仪器或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
生物学和医学工作者在业务中也经常使用显微镜。
大致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即以可见光为光源的显微镜。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在结构上可分为光学系统和机械装置两个部分。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阑及光源等部分。
机械装置主要包括镜筒、镜柱、载物台、镜座、粗细调节螺旋等部分(图1 [光学显微镜])。
其基本光学原理如图2[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模式图],图中左边小的凸透镜代表短焦距的一组透镜,称物镜。
右边大的凸透镜代表长焦距的一组透镜,称目镜。
被观察的物体(AB)放在物镜焦点(f)稍外的地方。
物体的光线通过物镜后在目镜焦点(f)稍内方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实像(BA)。
观察者的眼睛通过目镜将该实像(BA)进一步放大为一个倒立的虚像(BA)。
目镜位于显微镜筒的上方,一般由两个凸透镜构成。
它除了进一步扩大物镜所形成的实像之外,也限制了眼睛所观察的视野。
按放大率分,常用目镜有5倍、10倍和15倍三种。
物镜一般位于显微镜筒的下方,接近所观察的物体。
由8~10片透镜组成。
其作用一是放大(给物体造成一个放大的实像),二是保证像的质量,三是提高分辨率。
常用物镜可按放大率分为低倍(4×)、中倍(10×或20×)、高倍(40×)和油浸物镜(100×)。
多个物镜共同镶在换镜转盘上,可以按需要转动转盘选择不同倍数的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倍数乘物镜倍数,如目镜为10倍,物镜为40倍,则放大倍数为40×10倍(放大400倍)。
优良的显微镜可放大2000倍,可分辨相距1×10cm的两点。
当白光通过凸透镜时,波长较短的光(蓝紫色),其折射度大于长波长的光(红橙色),因此,成像时在像周出现各色光谱围绕,并且有一圈蓝色或红色的辉光,这种颜色上的缺陷称为色差。
当今显微镜种类及用途

相位差显微镜的结构:相位差显微镜,是应用相位差法的显微
镜。因此,比通常的显微镜要增加下列附件:
? 装有相位板(相位环形板)的物镜,相位差物镜。
? 附有相位环(环形缝板)的聚光镜,相位差聚光镜。
? 单色滤光镜-(绿)。
各种元件的性能说明
? 相位板使直接光的相位移动 90°,并且吸收减弱光的强度,在
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
微镜、倒置显微镜。
1.1.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由于不将透明光射入直接观察系统,无物体时,视野暗黑,不可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当有物体时,以物体衍射回的光与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见。在暗视野观察物体,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由于物体(标本)所在的位置结构,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折光等都有很大的变化。
物镜后焦平面的适当位置装置相位板,相位板必须确保亮度,
为使衍射光的影响少一些,相位板做成环形状。
? 相位环(环状光圈)是根据每种物镜的倍率,而有大小不同,可
用转盘器更换。
? 单色滤光镜系用中心波长546nm(毫微米)的绿色滤光镜。通常是
用单色滤光镜入观察。相位板用特定的波长,移动90°看直接光
的相位。当需要特定波长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滤光镜,滤光镜插入后对比度就提高。此外,相位环形缝的中心,必须调整到正确方位后方能操作,对中望远镜
就是起这个作用部件。
பைடு நூலகம்
当今显微镜种类及用途
1.光学显微镜
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无疑
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早于1590
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
显微镜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显微镜的分类及应用领域(一) 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单目、双目和三目显微镜。
单目价格比较便宜,可以作为初学爱好者的选择,双目稍贵点,观察的时候两眼可以同时观察,观察得舒适些,三目又多了一目,它的作用主要是连接数码相机或电脑用,比较适合长时间工作的人员选用。
(二)根据其用途以及应用范围分为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等。
1、生物显微镜是最常见的一种显微镜,在很多实验室中都可以见到,主要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
生物显微镜供医疗卫生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所用于微生物、细胞、细菌、组织培养、悬浮体、沉淀物等的观察,可连续观察细胞、细菌等在培养液中繁殖分裂的过程等。
体视显微镜又称为体式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正像立体感的目视仪器,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农林等。
它具有两个完整的光路,所以观察时物体呈现立体感。
主要用途有:①作为动物学、植物学、昆虫学、组织学、考古学等的研究和解剖工具。
②做纺织工业中原料及棉毛织物的检验。
③在电子工业,做晶体等装配工具。
④对各种材料气孔形状腐蚀情况等表面现象的检查。
⑤对文书纸币的真假判断。
⑥透镜、棱镜或其它透明物质的表面质量,以及精密刻度的质量检查等。
3、金相显微镜主要是用来鉴定和分析金属内部结构组织,是金属学研究金相的重要仪器,是工业部门鉴定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专门用于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物体金相组织的显微镜。
这些不透明物体无法在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中观察,故金相和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以反射光,而后者以透射光照明。
不仅可以鉴别和分析各种金属、合金材料、非金属物质的组织结构及集成电路、微颗粒、线材、纤维、表面喷涂等的一些表面状况,金相显微镜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化工和仪器仪表行业观察不透明的物质和透明的物质。
如金属、陶瓷、集成电路、电子芯片、印刷电路板、液晶板、薄膜、粉末、碳粉、线材、纤维、镀涂层以及其它非金属材在金相显微镜中照明光束从物镜方向射到被观察物体表面,被物面反射后再返回物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