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下面是显微镜使用方法,希望考生可以认真学习。
显微镜使用方法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仪器,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物体,例如细胞、细菌等。
在使用显微镜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观察到的样本质量和清晰度。
一、使用方法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是清洁操作。
使用布或棉纱蘸取少量无水乙醇擦拭镜头外壳和装置上的杂物。
其次,必须进行调焦,将两个物镜调至距离样本最近的状态,调完后对称地位置用手紧固处置器,放到存在劳动台等平整处。
步骤二:制备样品在观察前,我们需要制备样品。
对于固体样品,需要将其薄片制成非常薄的切片。
对于液体样品,需要准备好一个适合的载玻片,将样品溶于水中,滴在载玻片上,并用盖玻片覆盖。
无需珠子套到提出其间液泡等,从固体样品中切来的样品,用一滴水更好地包裹它。
样品制备后,将载玻片放入准备好的显微镜载物台上,并用夹子固定。
步骤三:调整显微镜在样品放置好后,我们需要调整显微镜,使其适应样品。
首先是调整光源亮度,以避免光源太暗或太亮的情况照射到样品上。
接下来是调整物镜,选择与样品距离最近的物镜,一般使用10倍的物镜。
调整二元物镜,也称高倍物镜时,需要先调整低倍物镜,然后再调节高倍物镜使之完全重合即可。
最后调整目镜,可以通过旋钮,将目镜焦距移到最清晰处。
这样调整胜利后,我们的目的便是看到清晰的样品图像。
步骤四:观察样品我们可以把载玻片轻轻地移动,或者通过旋钮来移动载物台来观察样品。
使用显微镜时,必须小心谨慎地观察,避免对样品造成损伤。
二、注意事项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显微镜应该放在干燥、不受阳光直射、尘土很少的地方,以免影响使用;2.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先拆下镜头周围的灰尘,并用纯棉软布清洁镜头;3.在调整光线时,应该避免将显微镜的目镜朝向强光源;4.在更改物镜焦距时,应该小心谨慎,以免弄坏显微镜;5.在观察样品时,应该注意不要碰触载玻片,以免影响观察质量;6.在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格外小心,避免将样品切口弄得太深或太浅。
显微镜使用知识

显微镜使用知识显微镜使用知识显微镜的认识1、目镜盖:保护目镜,以免将灰尘、油污、尖锐物件进入目镜,操作镜片,影响观察。
2、目镜:观察物体之用。
如有油污、灰尘等,可用镜头纸沾上乙醇,做圆圈状清洗。
千万不能用手去触摸镜片。
3、调焦手轮:用手轮来调整镜筒的上下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聚集来观察物体。
4、反光镜:有两种光源:a 可用反光镜借助自然光源或灯光的折射,将光束从载物台中心的通光孔中通过,并通过角度的变动来获得自己满意的光强度,使观察物更清晰。
B 装上电池,将灯泡向上,调节光源至满意的效果。
5、载物台:是用来置放所观察物体的。
载物台上的两个金属压片是用来固定载玻片的。
6、镜座:取下底垫就可以更换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7、转盘:轻轻的用手旋转转盘,听到清晰的“咔嗒”声,则表示定位准确。
转盘上有三个物镜,通过变换物镜的倍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物体。
建议:先用最小的倍数的物镜来观察,然后逐步放大倍率。
显微镜的附件:1、塑胶瓶:可放置做实验所需的物品。
如海盐、虾卵、染色剂、胶水等。
2、孵卵盒:用来孵化虾卵或当培养皿。
3、标签盒和盖片盒:存放空白标签和盖片。
是为你动手做标本的。
4、标本载片:先学会观察这些标本。
5、空白载片:你可以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做标本观察。
6、吸管:吸取染色剂之用。
7、蝴蝶标本: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可以看到蝴蝶的角须、足、鳞粉等。
8、滤色盘:将滤色盘安装在载物台的下面,转动滤色盘,可变换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分别观察物体的奇异变色现象。
1、取镜和安装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检查一下物镜和目镜。
2、对光转动转盘,使低倍率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整光源,使光线通过通光孔,达到最好的效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或自制一个字母装片。
A、从报纸或书刊上剪下一个字母;B、将字母放在干净的空白载片上;C、用吸管吸水后挤上一滴水;D、将透明盖玻片取出,盖在滴水后的纸片上;E、置于压片下,将其移放到载台小孔中央。
显微镜的使用生物背诵

显微镜的使用是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一些常见的生物显微镜使用技巧。
一、显微镜的种类和选择显微镜有很多种类,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在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显微镜是光学显微镜。
选择显微镜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观察对象来选择合适的倍数和型号。
一般来说,光学显微镜的倍数在100倍到1000倍之间。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打开显微镜:首先打开显微镜的电源,调整光源亮度,使视野清晰。
放置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在载物台上,调整样品的位置和角度,使样品与物镜对齐。
调整焦距:转动粗调旋钮和细调旋钮,使物像清晰。
如果物像不清晰,可以调整载物台的高度或物镜的位置。
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可以转动目镜筒来改变观察的角度和视野。
记录观察结果:在笔记本上记录观察到的结果,包括样品的形态、颜色、结构等。
三、显微镜的使用技巧保持清洁: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清洁,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观察效果。
调整光源:光源的亮度要适中,过亮或过暗都会影响观察效果。
调整焦距:转动粗调旋钮和细调旋钮时,要均匀用力,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物像模糊。
观察细节:在观察样品时,要注意细节,如样品的颜色、结构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样品的特征。
记录结果:在记录观察结果时,要详细描述样品的特征,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四、显微镜的保养和维护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显微镜的表面和内部部件,保持其清洁和干燥。
更换灯泡:当灯泡亮度降低或损坏时,要及时更换灯泡,以保证观察效果。
调整旋钮:定期检查和调整显微镜的旋钮,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稳定性。
存放环境: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定期维护:定期进行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
五、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生物样品,为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正确的保养和维护显微镜也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察觉的细小结构和细胞。
以下是关于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的详细说明。
1.显微镜的种类:(1)光学显微镜: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放大倍率调节器组成。
光线经过物镜放大物体后,再经过目镜投射到人眼上。
(2)电子显微镜:它使用电子束而非光线来放大物体。
根据电子束的加速方式,可以进一步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两种。
2.主要部件:(1)物镜:它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可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物镜的放大倍率一般为4×、10×、40×和100×等。
(2)目镜:也称为眼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一组镜片。
它可以进一步放大物镜产生的物体放大图像。
(3)光源:用于照亮被观察物体。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光源的亮度对观察物体的影响很大。
(4)舞台:放置被观察物体的平台。
(5)焦调节器:用于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3.显微镜的使用:(1)准备:确保显微镜以及被观察物体的表面都是干净的,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2)调节光源:找到光源的开关,在观察之前,根据需要调节光源的强度。
(3)放置样本:将被观察物体放在舞台上,确保物体位于物镜下方。
(4)调焦:将物镜缓慢地向下或向上移动,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可以使用焦调节器微调焦距。
(5)调整放大倍率: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和目镜来调整放大倍率。
(6)观察和记录:观察被放大的图像,注意细节,并使用笔记本或照相机记录下来。
(7)保养:使用后,清理显微镜,确保它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并避免碰撞或震动。
4.注意事项:(1)避免触摸物镜和目镜,因为手指上的油脂会导致光的折射和减弱图像的亮度。
(2)在调节焦距时要小心,以免物镜或目镜与被观察物体接触。
(3)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良好的体姿,以确保观察的舒适度和准确性。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科学仪器,可以放大物体的细微结构,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保护显微镜的使用寿命。
一、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应先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样本和玻璃载玻片。
实验样本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昆虫等,玻璃载玻片用于放置样本。
2. 调整光源:显微镜需要有足够的光源才能观察到细微的结构。
可以使用显微镜自带的光源或外部光源,调整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调节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顶部镜筒中的镜片,可以通过调节目镜的位置来获得合适的放大倍数。
先将目镜调至最低放大倍数,然后逐渐调高,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4. 调节物镜:物镜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镜筒中的镜片,通常有多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可供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并通过旋转物镜转盘将其对准样本。
5. 调焦:调焦是使样本清晰地显示在视野中的关键步骤。
可以通过旋转焦距调整钮来移动镜片,使样本处于适当的焦距位置。
先用粗调焦使样本大致清晰,再用细调焦使样本更加清晰。
6. 观察和记录:当样本清晰地显示在视野中时,可以开始观察和记录。
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使用相机或手机将图像记录下来。
二、注意事项:1. 保持显微镜干燥和清洁:使用显微镜前,应先清洁镜头和载玻片,确保没有灰尘或污渍。
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避免使用化学溶剂,以免损坏镜片。
2. 小心操作: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摔落。
同时,要轻轻转动调焦钮,避免过度旋转造成损坏。
3. 避免过度放大:在观察样本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过度放大可能导致图像模糊或失真,影响观察效果。
4. 防止眼部疲劳:连续观察细小的结构可能会导致眼部疲劳,应适时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目镜观察。
5. 避免曝光:在使用显微镜时,应避免将样本或眼睛直接暴露在光源下,以免造成损伤。
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亮度和角度来控制光线的强弱和方向。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使用方法:
1. 将显微镜稳固地放在平坦的工作台上,并调整显微镜的底座使其保持稳定。
2. 打开光源,通常是一个光源开关或是调节旋钮。
确保光源是均匀的、清晰的,并且不闪烁。
3. 调整镜片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一般来说,先用低倍率镜头调试物镜和眼镜的位置,然后再使用高倍率镜头调试焦距。
4. 使用调焦装置将待观察的物体移至离物镜最近的位置。
通常调焦装置是一个旋钮或是控制杆,通过上下移动物观察体来调整焦距。
5. 观察物体时,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和光源的亮度来获取更好的对比度和亮度。
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并轻柔地操作。
注意防止碰撞、颠簸或倾斜。
2. 在对待观察的物体进行操作时,需要小心、轻柔,尽量避免触碰到显微镜或物品。
3.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要确保物镜和目镜的镜片是清洁的。
如果出现模糊、污迹或杂物,可以使用干净、柔软的镜布轻轻擦拭。
4. 在观察光学显微镜时,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强烈的光源下,以免损坏物镜和目镜。
5. 使用后,要关掉光源,将显微镜盖上,并放置在干燥、清洁的地方。
6. 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总结(一)显微镜的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成像: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或直径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5.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①增强或减弱光源亮度;②增大或缩小光圈;③反光镜使用平面镜或凹面镜(二)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步骤:1.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1.操作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2)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3)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5)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约0.5cm)时或者粗准焦螺旋不能再向下转动为止时停止下降(2)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镜的工作距离:指的是从物镜前组最前面一块透镜的表面 到被观察标本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大,如上所述的10X、40X 和100X物镜的工作距离分别为7.634、0.53和0.198毫米。如 果再考虑到透镜的金属零件的厚度,这个距离就更小了。因 此,在使用时,物镜和标本是靠得很近的,高倍物镜尤为如 此,几乎要碰上标本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调焦时要特别小心, 以免碰坏镜头或损坏标本。 物镜通常都标有表示物镜光学性能和使用条件的一些数字和 符号。如"40/0.65"和"160/0.17"。此处的40表示它的放大倍 数(有的写成40×或40:1);0.65表示它的"数值孔径"(有 的写成N.A.1.65或A.0.65);160表示使用该物镜时,显微镜 的机械筒长应为160mm;0.17表示使用该物镜时,盖玻片的 厚度应为0.17mm。有些低倍物镜,在有、无盖玻片的情况下 都可以使用,所以不标0.17而代之以横线"-"。有些油镜上标 有"油(oil)"字
五、显微镜的维护保养
(一) 防高热:显微镜是山精密的机械和光学镜头组成的, 由于各种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显微镜不能在阳光了曝 晒,也不能放在靠近火炉和暖气的地方。只能室内存放,其 工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5~40℃。 (二) 防潮:如果长期受潮,透镜很容易发霉,表面还会腐 蚀,所以应在干燥环境下保存。在31℃时湿度不得大于80%, 温度每升高3摄氏度,相对湿度要设法降低10%。 (三) 防尘 :灰尘不仅会影响成像质量,而且灰尘中往往 也带有含酸、碱等腐蚀性的尘粒,容易腐蚀镜面。而硬度大 的尘粒还可能在擦拭镜头时在镜面上划出伤痕,损坏镜头。 此外,灰尘掉进机械活动部分时容易造成机械部分转动不灵 活,甚至损坏。 (四)防腐蚀 :显微镜不能接触酸类和碱类物质。也不要与 挥发性很强的化学药品及其它有害药品放在一起,以免腐蚀 镜头。 (五)防震 :显微镜是精密仪器,剧烈的震动会造成精密度 的降低。要轻拿轻放,搁置要平稳,使用时动作应轻柔。
四、使用注意事项
(一) 自显微镜柜中取出显微镜时,要用右手握住执手,左手托 住镜座,小心地放到桌面上,不可单手拎着移动。 (二) 任何旋钮转动有困难时,绝不能用力过大,而应查明原因, 排除障碍。如果自己不能解决时,要向指导教师说明,帮助解 决。 (三) 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尽量避免灰尘落到镜头上,否则容易 磨损镜头。同时要尽量避免试剂或溶液滴到显微镜上,特别是 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镜头很容易被染料或试剂沾污,一旦被沾 污,应立即用擦镜纸擦拭干净。 由于光学玻璃比一般玻璃的硬度小,易于损伤。因此擦拭光学 透镜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不能用棉花、棉布或其它物品擦拭。 擦时要先将擦镜纸折叠为几折,从一个方向轻轻擦拭镜头,每 擦一次,擦镜纸就要折叠一次,以免沾在擦镜纸上的灰尘损伤 透镜,使镜面出现一条条的划痕。 (四) 每次使用结束时,应将物镜转成“八”字形垂于镜筒下, 然后降下镜筒,避免物镜镜头下落时与聚光器相碰撞。显微镜 应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若放在潮湿处,一旦镜片上着生霉 菌,就会腐蚀镜片,且很难除去。
(五) 其它
1.滤光片 有些显微镜配有不同波长的滤光片供选 用。 2 .载玻片和盖玻片 顾名思义,载玻片是用来承 载样本的,盖玻片是用来覆盖样本的。即,通常 观察标本时,标本夹在两块玻璃之间。下面的一 块叫载玻片,上面的叫盖玻片。二者一般是用长 方形的透明玻璃片制成,只是薄厚有所区别。标 准盖玻片的厚度为0.17mm;载玻片的厚度则为 1.1mm。一般二者的长和宽分别为45和26 mm。
按放大倍率 A.低倍物镜:放大倍率1X-5X,数值孔径 0.04-0.15 B.中倍物镜:放大倍率>5x-25x,数值孔径 0.15-0.6 C.高倍物镜:放大倍率>25x-100x,数值孔径 0.60-1.40
根据使用方法 A. 浸液系物镜:这是物镜与标本之间加入某 种液体的物镜。根据浸液的种类,可分 为油 浸系和水浸系两种。使用油浸系物镜时,通 常加入柏木油(折射率为1.515);使用水浸 系物镜时,加入水(折射率为1.33)。此外, 还有甘油浸或石腊油浸系的特殊物镜。 B.干燥系物镜:干燥系、水浸系和浸油系物 镜,各有特殊的用法。干燥系物镜不可用油 浸,油浸性 物镜不可用水浸。
(四) 光源系统
光源系统用来供给照明标本用的光线。显微镜所用的光源 有自然光和电光源两种。 使用电光源的显微镜,其光源系统由光源灯电路、光源灯、 透镜、反射镜的等组成,系统通常安装在灯座内。 使用电光源的显微镜一般都采用柯勒照明方式。它是将光 源的灯丝像经两路成像在标本的上方,而不是像临界照明 那样直接落在标本上。这种照明方式可得到比较均匀的照 明。 光源灯一般使用钨灯、卤素灯和LED。 光源灯的电路部分大都设有光亮调节器,可以很方便调节 照在标本上光的亮度。
(四) 物镜的正确调焦
无论作何种检查,均应从低倍镜开始。调焦时, 先用粗动手轮将镜筒下降,使低倍镜的前透镜与 盖玻片之间的距离略缩小于该物镜的工作距离 (5mm以下)。为了避免物镜压在标本玻片上, 可从侧面窥视。然后,一边从目镜中观察视野, 一边利用粗动手轮将镜筒徐徐上升,待初见物像 后,改用微动手轮作精细调焦,直至物像最清晰 为止。低倍物镜的视场大,有利于观察标本的全 貌。也可利用移动器寻觅观察的目标,如有必要, 可将寻得的目标移至视场的中心,为高倍镜观察 作好准备。
(二) 目镜
目镜作用是把物镜放大后的像作进一步的放大,使人眼 睛能够清楚地观察标本。它有单目和双目两种工作方式。 目镜可分为惠更斯目镜、冉斯登目镜、平常补偿目镜、 平场广视野目镜和其他特殊目镜等多种。其中上下两块 透镜的凸透面都朝下的惠更斯目镜在普通显微镜上用的 最多。平场补偿目镜一般标有"P",国产也有标有"PB"的。 它和平场物镜相配用。属于高档目镜。
(六)擦拭
1.机械装置的擦拭:机械装置如有污渍,可用干净的柔软细布 擦拭;如果擦不掉,可用擦镜纸或细绸布蘸点一甲苯擦拭。 应注意不能用酒精、乙醚等化学晶,以免腐蚀装置表面的油 漆。 2.光学镜头的擦拭: 一般采用先吹,后刷,再擦拭的方法。 吹,就是用吹气球(或用洗耳球)吹掉镜头表面的附着物。但 不能用口直接吹气。吹不掉时,可用干净的专用清洁毛刷轻 轻地刷。经上述两种方法处理后镜头表面仍有污物时,用擦 镜纸稍蘸一点二甲苯轻轻擦拭。 如果发现镜头发霉长雾时,可用擦镜纸蘸少许无水酒精和乙 醚的混合液擦拭,但液体不能太多,停留时间要短,以免渗 入镜头内部造成腐蚀。 油镜头每次用过后要及时擦拭,先用干擦镜纸擦一两次,把 大部分介质油去掉,再用二甲苯滴湿擦镜纸擦两次,最后再 用干擦镜纸擦一次。
从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如果物镜是显微镜 的原配物镜,所用的载玻片、盖玻片有符合标 准,一般都可以进行“等高转换”。但油镜不 强求齐焦,最好先将镜筒升高后再转换,最后 按低倍镜的调焦方法重新调焦。 用油镜观察时,要先将物镜移开,在要观察的 部位加一滴香柏油,然后将油镜放正,并慢慢 转动粗调节器,降下镜筒,使镜头浸入油滴中。 可下降至几乎与制片接触,但切不可压及玻片。 然后,向上微微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 当视野中出现有模糊的影像时,改用细调节器 向上转到直至影像清晰为止。
二、显微镜的机械装置
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是为光学系统服务的。只有精 密、灵活、准确的机械装置与良好的光学系统密 切配合,显微镜才能发挥其最好性能。 显微镜的机械装置组成:
镜座与镜臂 镜筒 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与移动器 粗动调焦机构 微动调焦机构
三、使用环境与工作习惯 (一) 使用环境:显微镜的工作场所应 当清洁、干燥、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 存在。 (二) 工作习惯:
1. 台面和凳子的高度要适当。 2. 镜检时,即便用单目显微镜,也须两眼同时 睁开。用左眼观察。以便右眼绘图或记 录。左 手用来旋转微动手轮,右手用来旋转移动器。 如一只眼睁。一只眼闭,眼睛容易疲劳,无法 久看。工作时间较长时,可两眼轮流观察。
(三)聚光器的用法
1. 聚光器高度的调节:一般的聚光镜,在平行光照射的 情况下,其焦点落在它上端透镜平面中心上方约1.25mm 处。当使用高倍或油镜时,由于放大率大,镜像亮度小, 需要较强的照明。因此,应把聚光器升至最高,以便使聚 光镜的焦点正好落在标本平面上。但在使用低倍镜时,可 将聚光器适当下降。 2. 可变光栏的用法 可变光栏起两个作用。一是控制射向 标本的光通量;二是改变聚 光器的数值孔径。在这两个 作用中,后者是主要的。为了使物镜的分辨率得到充分的 利用,从原则上说,聚光器的数值孔径应与物镜的相同。 否则,分辨率或清晰度就要下降。
谢谢!
1.物镜的分类 按象差(三类) : A.消色差物镜:这是最常见的物镜,虽然能完 全校正光谱中红光和F青光的色差,但还不能 完全矫正其他色光的色差。 B.复消色差的物镜:透镜一部分用荧石制成, 性能很高,能使光谱中的红光、蓝光和黄光在 同一焦平面上成象。 C.平场物镜:由于场曲的存在而使视场边缘的 象模糊不清,研制了平场消色差物镜和平场复 消色差物镜。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两大部分)
光学系统 机械装置
一、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四个主要部件)
物镜、目镜、聚光镜和光源系统。 其次还包括滤光片、载玻片和盖玻片。
(一) 物镜
物镜是显微镜的最主要部件,放大及分辨作用。其优劣直 接决定了显微镜的主要光学性能。 为了校正象差和色差物镜都由多块透镜组成,而且放大倍 数越高,结构越复杂。 一般的物镜所观察到的像面总是有些弯曲,平场物镜可以 较好地校正像面弯曲,使整个视场平坦,但其结构也相应 地复杂些。 有的油镜内还装有弹簧,在物镜前端受压时,镜头可以退 缩回来。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镜头,另一方面也不会把载 玻片和盖玻片压碎。这种物镜称为弹簧物镜。
(三) 聚光器
聚光器大都通过手旋螺丝固定在镜台下面。它由聚光镜和 可变光阑两个部件组成。聚光镜的作用是将光源来的光线 会聚到标本上,以便观察。可变光阑又叫光圈,装在聚光 镜的下方,由十几块金属薄片组成。中央通光孔为圆形, 移动可变光阑的把手,可以任意调节通光孔的大小。 聚光器的主要参数是数值孔径。但它的数值孔径是可变的, 受光阑孔的大小控制,光孔开大,数值孔径增大,反之则 减小。聚光镜外壳上的是数值孔径的最大值。为了充分发 挥物镜数值孔径的作用,在观察时,聚光镜的NA值应等 于或略大于物镜的NA值, 除了上述普通的聚光镜外,还 有暗视场聚光镜、相衬聚光镜、偏光聚光镜等多种用途的 聚光镜,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