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诊断与评估

合集下载

2024gold慢阻肺诊断标准

2024gold慢阻肺诊断标准

2024gold慢阻肺诊断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症状。

金标准(GOLD)是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倡导组织,他们制定了用于诊断和管理COPD的指南。

GOLD 指南将COPD分为四个病情严重程度的阶段,根据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和急性加重的情况来进行评估。

根据2024年的GOLD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评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的评估,以及这些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2. 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吸烟史、急性加重史、肺功能检查结果等来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

3. 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检查来评估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通常采用的指标包括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比值)。

4. 确认诊断,根据上述评估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
结果,来确认患者是否患有COPD。

总的来说,2024年的GOLD指南强调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者的个体化评估,包括症状评估、风险评估、肺功能检查和确认诊断,以便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

这些标准的制
定旨在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 概述(一)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

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1]。

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病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

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査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可诊断为慢阻肺;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1]。

虽然支气管哮喘(哮喘)与慢阻肺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别。

大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的可逆性,这是其不同于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特征。

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

慢阻肺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患者,且由于两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这种概率并不低[1]。

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气流受限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均不属于慢阻肺。

(二)流行病学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的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2]。

慢阻肺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慢阻肺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慢阻肺的诊断方法是什么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有吸烟或有较长期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接触史者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和气短等。

专家提醒,在日常如果发现慢阻肺的症状时,需及早到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诊断依据1、全面采集病史进行评估:诊断COPD时,首先应全面采集病史,包括症状、既往史和系统回顾、接触史。

2、诊断:COPD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考虑COPD的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及危险因素接触史;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

肺功能测定指标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

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COPD早期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有或无临床症状。

检查方法1、呼吸功能检查:呼吸功能测定对于诊断肺气肿有决定性的意义。

残气量增加,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大,超过4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常低于60%;肺内气体颁不均匀,肺泡氮浓度常高于2.5%。

2、X线检查:胸部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肌下降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有时可见局限性透亮度增高,表现为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泡;肺血管纹理外带纤细,稀疏和垂直,而内带的血管纹理可增粗和紊乱。

心脏常呈垂直位,心影狭长。

3、血液气体分析:如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慢阻肺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支气管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症状消失,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2、气管扩张: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性啰音,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法指南(2024年版)

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法指南(2024年版)

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法指南(2024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法指南(2024年版)1. 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COPD诊断、评估、治疗和管理的最新建议。

2. 诊断与评估2.1 诊断标准根据我国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且有以下任一条件者,可诊断为COPD:1. 肺功能检查显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0.70;2. 肺功能检查显示持续气流受限,FEV1<80%预计值;3. 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持。

2.2 评估方法COPD评估主要包括症状评估、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等。

1. 症状评估: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或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进行症状评估。

2. 肺功能检查:测量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DLCO与肺泡通气量(VA)的比值(DLCO/VA)等指标。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等。

4. 动脉血气分析:评估酸碱平衡、氧合指数等。

3. 治疗与管理3.1 药物治疗1. 支气管舒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用于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

2.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减少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3.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具有抗炎作用,改善肺功能。

4. 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急性加重。

5. 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2 非药物治疗1. 戒烟:吸烟是COPD的主要诱因,戒烟能有效减缓病情进展。

2. 氧疗:长期家庭氧疗(LTOT)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3. 康复训练:包括呼吸操、运动训练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体能。

慢阻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慢阻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期体征不明显。疾病进展后体征: ① 视诊及触诊:
• 胸廓形态异常:
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
• 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辅助呼吸肌参加呼吸,重症可见胸腹矛盾运动; • 缩唇呼吸;前倾坐位; • 低氧血症者出现粘膜及皮肤紫绀,右心衰竭者下肢水肿、肝脏增大。
3.体征
② 叩诊:
• 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 肺叩诊呈过度清音。
✓ 发病年龄较轻(常在儿童期) ✓ 每日症状变化较大 ✓ 症状好发于夜间和清晨 ✓ 常伴有过敏、鼻炎和荨麻疹 ✓ 哮喘家族史气流受限大部分可逆
鉴别诊断3.:鉴慢别阻诊断肺:和慢哮阻喘肺和哮喘
慢阻肺
哮喘
嗜中性细胞
嗜酸性细胞
部分气道高反应 10% 气道高反应
支气管扩张剂反应差
支气管扩张剂反应好
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差
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 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 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1.症状
气短 呼吸困难
喘息 胸闷
标志性症状,焦虑不安的主要 原因,早期于劳力时出现,后 渐加重,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 也感气短
不是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 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 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 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 有关
巨噬细胞和中性性粒细胞
可逆
持续气流受限
哮喘和慢阻肺虽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其炎症本质不同
鉴别诊断: 慢阻肺和其他疾病
诊断
慢阻肺 支气管哮喘
充血性心力衰竭 支气管扩张 结核病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鉴别诊断要点
中年发病;症状缓慢进展;吸烟史;活动后气促;不可逆气流 受限
—(FEVl/FVC%)的降低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34
稳定期慢阻肺长期维持药物治疗
1
对于慢阻肺患者支气管扩张剂是控制症状的核心,通常给基础量预 防或减少症状(A 类证据)
LABAs 和LAMAs 联合治疗比单独使用(A 类证据)或ICS/LABA
2
(B 类证据)减少急性加重。
3
(二)流行病学
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的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 肺的患病率高达8.2%。 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对10个省市50 991名人群调查显示20 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高达13.7%,首次明确我国 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 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 据统计2013年中国慢阻肺死亡人数约91.1万人,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数的 1/3,远高于中国肺癌年死亡人数。 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 世界银行/WHO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
24
对于需要住院的患者其严重程度分为3类
(1)无呼吸衰竭:呼吸频率为20~30次/min,不使用辅助呼吸肌,无意识改变,通 过文丘里面罩吸入氧浓度(FiO2)为28%~35%时低氧血症能够改善,PaCO2无增加。 (2)急性呼吸衰竭-尚未危及生命:呼吸频率>30次/min,使用辅助呼吸肌,无意识 改变,通过文丘里面罩FiO2为25%~30%时低氧血症能够改善,高碳酸血症PaCO2较基 线增加或在50~60mmHg。 (3)急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呼吸频率>30次/min,使用辅助呼吸肌,突发意识改 变,通过文丘里面罩给氧低氧血症不能改善或FiO2>40%,高碳酸血症PaCO2较基线增 加或>60 mmHg,存在酸中毒(pH≤7.25)。

慢阻肺诊断标准fev1 fvc

慢阻肺诊断标准fev1 fvc

慢阻肺诊断标准fev1 fvc
慢阻肺(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肺功能检查。

FEV1/FVC比值是评估慢阻肺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将详细介绍慢阻肺诊断标准中
的FEV1/FVC比值。

FEV1是指用力呼气1秒后的肺活量,FVC是指用力呼气完全后的肺活量。

FEV1/FVC比值是FEV1与FVC的比值,用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情况。

正常情况下,这个比值应该大于70%。

如果FEV1/FVC比值小于70%,则可能表明患者存
在慢阻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慢阻肺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或气促的症状,并且有吸烟史或者接触过有害气体或颗粒物的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肺功能检查显示FEV1/FVC比值小于70%,则可以诊断为慢阻肺。

除了FEV1/FVC比值,肺功能检查中的其他指标也对慢阻肺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例如,FEV1的绝对值也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情况。

根据FEV1的绝对值,
可以将慢阻肺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此外,肺功能检查还可以评估患者的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等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同样重要。

总之,FEV1/FVC比值是评估慢阻肺的重要指标之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
其他肺功能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慢阻肺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对于慢阻肺患者,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病情的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对于慢阻肺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肺功能检查,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慢阻肺诊断标准及分级

慢阻肺诊断标准及分级

慢阻肺诊断标准及分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活动耐量减低。

这些症状必须至少持续3个月,并在一年内发生至少两次。

2.风险因素:长期吸烟、二手烟暴露、室内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有机或无机化学物质的长期暴露。

3.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检查,确定患者的气流受限情况。

常用的肺功能测试指标是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与用力呼
气量(FVC)之比,即FEV1/FVC比例。

正常成年人的
FEV1/FVC比例为大于或等于0.7。

如果FEV1/FVC比例低于0.7,表示气流受限。

COPD的分级通常根据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使用GOLD(纳入全球慢阻肺iniative)分级系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轻度:FEV1/FVC<0.7,且FEV1≥80%预计值。

2.中度:FEV1/FVC<0.7,且50%≤FEV1<80%预计值。

3.重度:FEV1/FVC<0.7,且30%≤FEV1<50%预计值。

4.极重度:FEV1/FVC<0.7,且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并有呼吸衰竭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COPD的严重程度不仅仅由肺功能测量结果确定,也应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活动受限程度来评估。

因此,临床
上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淋巴细胞
• B淋巴细胞
•TNF-
•TGF-
•嗜酸粒细胞
•上皮细胞
COPD与哮喘炎症表达不同
哮喘的发病机制:
气道 炎症
平滑肌 功能障碍
炎症细胞及介质
嗜酸粒细胞 肥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重度哮 喘) CD4、TH2淋巴细胞 CD4/CD8 IL-4,IL-5,IL-13
哮喘
气流受限
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气流受 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少,临床上很难 与COPD鉴别。
主要内容
慢阻肺的定义 慢阻肺的病理学特点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
慢阻肺的诊断 慢阻肺的评估
慢阻肺病理生理特征
气道阻塞+ 肺脏弹性降低
呼气受限 静息时气道高压,活动时更 恶化 限制吸气量 呼吸困难
慢阻肺的病理改变
形态被破坏和丧失。
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属于临床范畴,而肺气肿的定义为病理解剖术语
慢阻肺与慢支、肺气肿的关系
• 当慢支/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
慢支 肺气肿
气流受限,并且不完全可逆时,就 能诊断为COPD。若患者只有咳嗽咳 痰的症状而没有出现不完全可逆的 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COPD。 • 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
患者疾病认知不足
导致漏报
有-50%的急性加重未被报告 导致医生低估患者的未来风险
并且排除支气管哮喘(气流受限完全可逆)
慢阻肺与慢支、肺气肿的定义区别
肺 气 肿 慢性支气管炎
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
它各种原因后,患者每 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 月以上,并连续二年, 并不一定伴有气流受限。 远端的气室到末端的细支 气管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
定义
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 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 “破坏”是指呼吸性气室 扩大且形态缺乏均匀一致, 肺泡及其组成部分的正常
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分) 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
GOLD推荐CAT评估,没必要同时使用两种评估,
但CAT不是诊断工具,其必须与其他临床评价方法联合 进行。
MMRC评分
GOLD推荐mMRC(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问卷,但仅评估了呼吸困难
Chest 2002;121:1434-40
mMRC和CAT的比较(优缺点)
GOLD 2期 (N=945) (N=945)

18
7
%
GOLD 3期 (N=900)
GOLD 4期 (N=293)
Hurst jr, vestbo j anzueto a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3:1128-38.
43
COPD的评估---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症状 肺功能评价气流受限的程度 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
FEV1≥80%预计值
50%≤FEV1<80%预计值 30%≤FEV1<50%预计值 FEV1<30%预计值 或FEV1<50%预计值
Grades
伴随慢性呼吸衰竭
废除
ECLIPSE
1年内因急性加重住院
50
发 生 事 件 的 患 者 比 例
47 33 22 33
频繁急性加重
40 30 20 10 0
m MRC
CAT
包括咳嗽、咳痰、睡眠 质量及呼吸困难在内 的8项内容
评估内容
仅为呼吸困难
评分范围
与SGRQ 相关性
0-4分
0-40分
不太好

使用方法
使用简便
较复杂
COPD的评估---气流受限程度评估
症状评估 肺功能评价气流受限的程度
Hale Waihona Puke 患者肺功能FEV1/FVC<0.7
StageⅠ: 轻度
StageⅡ: 中度 StageⅢ: 重度 StageⅣ: 极重度
可 逆 持续气流受限
哮喘和COPD虽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其炎症本质不同
COPD的鉴别诊断
诊断
COPD 哮喘
鉴别诊断要点
中年发病,症状缓慢进展,长期吸烟史,活动后气促,大 部分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 早年发病(通常在儿童期),每日症状变化快,夜间和清 晨症状明显,可有过敏史,鼻炎和/或湿疹,哮喘家族史, 气流受限大部分可逆; 胸片(X线)示心脏扩大、肺水肿;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 气障碍(非气流受限); 大量脓痰;常伴细菌感染;粗湿罗音、杵状指;胸片或CT 示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 所有年龄均可发生,胸片示肺浸润性病症或结节状阴影; 微生物检测可确诊; 发病年龄较轻,且不吸烟;可有类风关病史或烟雾接触史; CT在呼气相显示低密度影; 多数为男性非吸烟者;几乎所有患者见慢性鼻窦炎;胸片 和HRCT示:弥散性小叶中央结节影和过度充气征;
1、在过去一年内急性加重发作2次及以上,或因病情加重>1 次
住院考虑为高风险 2、FEV1 < 50 %预计值的COPD患者,提示急性加重的风险大。
GOLD2013:COPD急性加重定义
• 一种急性起病的过程,其特征是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恶化, 超出日常的变异,并且导致需要改变药物治疗。
基于症状
GOLD 2011修订版
糖皮质激素疗效好
既往:喘息性支气管炎 现在: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支气管哮喘和COPD重叠综合征
大约10%的COPD患者同时患有哮喘,所以有共同的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慢阻肺和哮喘
哮喘
致敏因素
COPD
有害物质
哮喘型气道炎症 CD4+T淋巴细胞
COPD型气道炎症 CD8+T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和中性性粒细胞
上楼梯时气喘 加剧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症状

慢性咳嗽
咳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标志性症状


喘息和胸闷
全身性症状:

体重下降 食欲减退 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
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诊断-肺功能
诊断气流受限的肺功能标准仍采用固定比值吸入支气管扩张 剂后FEV1/FVC<70% 这一标准使用简便,有独立的参考值,已被大量的临床试验所采用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COPD中的意义: 既然采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肺功能来诊断和评估,那么气流
受限的可逆程度也就失去了意义,将不再作为用来诊断COPD的条
件。
诊断-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目 的: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 早期胸片:无明显变化
后期胸片: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征性改变
CT检查:
COP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表现在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系统。
包括慢性炎症、特异性炎症细胞增多,并分布在肺的不同部位、反复损 伤与修复后出现的结构改变。
慢阻肺大气道的病理改变
黏液过渡分泌
痰液中性粒细胞
上皮鳞状化生
杯状细胞增生
无基底膜增厚
↑巨噬细胞
黏液腺增生
↑ CD8+

淋巴细
气道平滑肌增生不明显,软骨 中央气道(气管、内径>2 mm的支气管) 炎症细胞:巨噬细胞、CD8+T淋巴细胞 、纤维增生?
COPD综合评估的合理性
GOLD 2014:COPD综合评估
2 2
( 气 流 受 限 风 的
4
或 以 上
3

分 类 )
2
1 0
mMRC 0-1 CAT < 10 mMRC ≥2 CAT ≥ 10
( 急 风 性 加 险 重 史 )
GOLD
1
症状
(mMRC或CAT)
COPD的评估---症状评估
症状评估
主要内容
慢阻肺的定义 慢阻肺的病理学特点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
慢阻肺的诊断 慢阻肺的评估
COPD的综合评估:治疗前必备
目 的
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气流受限的严重度, 患者健康状况,未来风险的程度,最终目的是指导治疗
症状评估 肺功能评估(评价气流受限的程度) 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合并症评估
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 • • • • 1-抗糜蛋白酶 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 弹力素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颗粒蛋白酶等
主要内容
慢阻肺的定义 慢阻肺的病理学特点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
慢阻肺的诊断 慢阻肺的评估
诊断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肺功能检查
主要内容
慢阻肺的定义 慢阻肺的病理学特点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
慢阻肺的诊断 慢阻肺的评估
慢阻肺的定义
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疾病 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 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的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 生影响
*本定义不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术语,
COPD与哮喘 炎症表达不同
气道重塑
COPD与哮喘诱发炎症的 危险因素、炎症的累积部位不同
过敏 吸烟 、环境污染、 感染
哮喘
COPD
大气道 小气道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肺实质、肺血管)
小气道 大气道
发病机制-氧化应激反应 -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
氧化应激反应:对肺组织的不利影响
• • 激活炎症基因-癌症? 使抗蛋白酶失活 • • 刺激粘液高分泌 导致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活性下降
哮喘和COPD重叠综合征(ACOS)
诊断
在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中鉴别诊断主要因年 龄而异。 在儿童和青年中,当感染性疾病和非呼吸系 统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疾病,声带功能障碍 )被排除,最可能的慢性气道疾病即是哮喘 。 在成人中(通常指40 岁以上者)COPD 更为 常见,其与哮喘的区别在于COPD 所致的慢性 气流受限更为突出。 但部分表现有慢性气道疾病症状的患者,同 时具有哮喘和COPD 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