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家乡主题班会
《说家乡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说家乡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的了解。
2. 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相关的讨论话题和问题。
学生准备:1. 调查和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
2. 准备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亮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家乡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特色和亮点。
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和评价。
3.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热爱我们的家乡?”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4. 总结和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课后作业(5分钟)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内容包括家乡的基本情况、特色和亮点等。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效果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分享内容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家乡特色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展板、表演、美食等形式展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2. 开展一次家乡志愿者活动,如环保、关爱老人等,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为家乡做出贡献。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
2023年“热爱家乡”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23年“热爱家乡”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主题:热爱家乡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 促进学生对家乡文化、历史和风俗的了解,增强传统文化传承意识;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建设,培养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
活动安排:第一阶段:家乡之美1. 活动主题宣传通过校内广播、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向全校学生宣传活动主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 家乡之美展览在学校礼堂或教学楼的展厅中展示学生绘制的家乡风貌、名胜古迹、传统工艺等相关作品。
3. 家乡之美分享邀请一些有特色的家乡人士到校做客,分享家乡的独特魅力和故事,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与嘉宾互动交流。
第二阶段:家乡的故事1. 家乡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或文化艺术工作者到校,给学生讲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2. 家乡文化体验活动安排学生参观家乡博物馆、文化古迹或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魅力。
3. 家乡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通过口述或书写的方式,分享自己或家人亲身经历过的家乡故事。
可以组织一次分享会,让学生之间相互倾听、交流。
第三阶段:我们的家乡1. 社区参观和服务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附近的社区或公益组织进行参观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关注社区发展的意识。
2. 家乡改进建议书让学生就家乡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撰写改进建议书。
并邀请相关部门或社区领导到校听取学生建议。
3. 家乡建设实践活动策划一次以学生为主导的家乡建设实践活动,比如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家乡的建设过程。
第四阶段:总结与展示1. 学生策划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组织展示活动,如家乡美食展、家乡手工艺品展、家乡民俗表演等,向全校师生展示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创造。
2. 主题班会总结指导班级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和收获,分享他们对家乡的新认识和理解。
3. 评选优秀作品和个人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作品和个人进行评选,鼓励他们继续关注家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爱乡村主题班会设计

爱乡村主题班会设计一、开场(10分钟)1. 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并简要说明班会流程和目标。
2. 播放短视频《乡村美丽中国》。
二、热爱家乡,了解乡村发展(15分钟)1. 分组小讨论:请同学们分组,各自讨论自己所在的家乡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总结出一份简单报告。
2. 各组汇报: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分享家乡的发展亮点和困难。
三、发现美景,关注生态保护(15分钟)1. 展示家乡美景:请同学们将自己所拍摄的家乡美景照片展示给大家,并简要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
2. 环保知识问答:随机抽取同学回答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并给予奖励。
通过问答的形式提高同学们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要性。
四、传承乡土文化,传递家乡魅力(20分钟)1. 同学表演:学生们自愿参与表演节目,展示家乡特色文化,如乡土舞蹈、民俗音乐、地方戏曲等。
2. 家乡故事分享:提前征集同学们与家乡相关的特色人物、地方故事,随机选取几名同学上台讲述并分享。
五、行动起来,参与乡村建设(20分钟)1. 列举家乡问题:请同学们提前准备并列举出自己所在家乡存在的问题,如教育、环境、卫生等方面。
2. 分组行动:按照提前预设的问题类别进行分组,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所列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3. 发言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展示所讨论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六、总结发言,号召共建美好家园(10分钟)1. 总结展望:主持人对班会进行总结,并针对今天的讨论和行动提出展望。
2. 个人承诺: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对共建美好家园的个人承诺或目标。
3. 宣传推广:设计标语、海报等宣传物品,并邀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七、结束语(5分钟)1. 主持人致辞:感谢同学们的参与,鼓励大家将班会的思想理念付诸实践。
2. 诗朗诵:请同学们推选一位同学进行乡村主题相关的诗朗诵,凝聚大家的共识和情感。
3. 播放短视频《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这样一次爱乡村主题班会的开展,旨在引导同学们热爱家乡、关注乡村发展、传承乡土文化,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中。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一)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同时培养学生的试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开场白老师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对家乡的亲切感受,或者通过图片展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家乡主题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表述心声老师请学生在纸上把对家乡的感受记录下来,可以包括自己喜欢家乡的地方、对家乡美好的回忆、遗憾的地方等等。
同时,请学生把这些心愿或者想法大声宣读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了解家乡的文化和信仰。
3、家乡地图老师可以提供一张家乡地图,这张地图可以是学生手绘的,也可以是电子板书的地图,告诉学生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家乡美食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观看美食的图片或者给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并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和喜爱。
5、家乡民俗活动介绍家乡的民俗文化,对学生传统的文化活动遗产进行解释,可以包括庆祝活动、节日还有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表演。
可以通过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分享。
6、学生发言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家乡的文化、美食、特产等等。
让同学们间相互交流,了解家乡之间文化的不同之处,从而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为下一步家乡文化交流打好基础。
7、表扬和总结根据学生发言内容,可以选择几个学生发言发给其他家长或者学校领导。
同时,根据学生们论述的家乡文化,老师可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对自己的发言、听听都很重视。
三、教学效果通过家乡主题班会教学,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和社交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024《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我爱家乡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2. 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3. 家乡的主要文化和传统习俗4. 家乡的特色资源和名人故事5. 家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自己家乡的了解程度。
2. 新课导入:教师分别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主要文化、传统习俗、特色资源、名人故事、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等内容。
3. 学生展示:学生分组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关注家乡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培养。
3. 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关于家乡的资料PPT。
2. 学生分组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
3. 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活动设计2. 互动提问: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问题,由展示的学生进行解答,以此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
3.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文化传统、特色美食、名人故事等。
4. 情景剧:学生分组表演关于家乡的历史名人、民间传说或重要事件的情景剧,以此传承家乡的文化。
5. 主题演讲: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关注家乡发展的原因。
爱祖国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

爱祖国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2. 家乡的发展变化和特色3. 爱国情怀和家乡归属感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家乡的发展变化和特色。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爱国事迹和家乡建设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讲解:介绍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家乡的发展变化和特色。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爱国事迹和家乡建设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观点分享: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的观点和感受。
3.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爱国诗歌朗诵:学生准备一首关于爱国的诗歌,进行朗诵,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2. 家乡特色展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特色物品或图片,进行展示,并简单介绍其背后的故事。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祖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相关教材。
2. 视频资料:关于祖国和家乡的宣传片或纪录片。
3. 图片资料:关于祖国和家乡的图片或海报。
八、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挂上一些关于祖国和家乡的图片或海报,营造浓厚的爱国和家乡氛围。
2. 设备准备:准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方便播放视频和音乐。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址,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2. 开展爱国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清洁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主题班会《热爱家乡》教案

主题班会《热爱家乡》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概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1.2 教学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所在的省份、市区、乡镇等。
家乡的面积和人口:具体的面积数值,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1.3 教学方式:采用PPT展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
2.2 教学内容: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家乡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家乡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等。
2.3 教学方式:采用PPT展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穿插视频资料展示。
第三章:家乡的自然风光与资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等。
3.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风光:山脉、河流、湖泊、海滩等。
家乡的旅游资源: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特色民宿等。
3.3 教学方式:采用PPT展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穿插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
第四章:家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经济状况、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等。
4.2 教学内容:家乡的经济状况:GDP、产业结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家乡的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等。
家乡的社会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民生工程等。
4.3 教学方式:采用PPT展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
5.2 教学内容:个人层面:学习、工作、志愿服务等。
集体层面:班级、学校、社区等。
社会层面:宣传家乡、引进项目、创新科技等。
5.3 教学方式: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六章:家乡的名人故事与骄傲6.1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家乡的名人故事,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爱祖国爱家乡主题班会PPT课件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学习与讨论,我们深刻认识到爱国和爱家乡的重要性。我们要以家乡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和文化传承的行动中来,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展望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家乡意识,发挥青年力量,为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促进国家进步
热爱祖国意味着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推动社会进步。青年人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建设,推动祖国不断强大。
增强民族自豪感
对祖国的热爱能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对祖国的热爱
自豪与敬仰
国旗和红墙令人自豪,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当代青年怀着崇敬之心,向祖国表达最诚挚的爱与敬意。
参与家乡建设
大学生可以积极投身于家乡基建、环境美化、产业发展等建设事业中,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传承家乡文化
大学生可以学习和保护家乡的传统手工艺、饮食、节庆等文化遗产,将其传承下去。
服务家乡社区
大学生可以回乡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与家乡居民互动交流,增进感情。
推广家乡特色
大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外宣传家乡的特色产品、美景等,增加家乡的知名度。
2
支持家乡产业
优先选择和购买家乡特产和商品
3
保护家乡环境
关注家乡的生态建设和绿化整治
4
传承家乡文化
学习和弘扬家乡的传统习俗和艺术
爱家乡不仅要有家乡的向往和归属感,更要付诸实际行动。我们可以参与家乡的各种活动,支持家乡的特色产业,关注家乡的环境保护,传承家乡的文化传统,用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弘扬传统文化
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维护国家利益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为和错误言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
羊绒资源:被誉为“纤维钻石”、“绒中之王”、“白色金子”、 “软黄金”.
鄂尔多斯旅游:在鄂尔多斯不仅可以领略辽阔壮丽的草原、无限诱惑的湖泊沙漠,还能体验到
独特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每位游客都能感受到鄂尔多斯的独特魅力。
1、鄂尔多斯翻译为汉语是什么意思?
鄂尔多斯地理环境概况
鄂尔多斯市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是,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 复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与黄土高原相连。地貌类型多样,既有芳草 如茵的美丽草原,又有开阔坦荡的波状高原;全市境内五大类型地貌,平原约 占总土地面积的4.33%,丘陵山区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8.91%,波状高原约占总土 地面积的28.81%,毛乌素沙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78%,库布其沙漠约占总土 地面积的19.17%。 鄂尔多斯市的土地按自然地貌和成因条件可划分为四个类型: (一)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区 该地区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6%。成因和地质 构造与整个河套平原相同,同属沉降型的窄长地堑盆地。现代地貌主要是由洪 积和黄河挟带的泥沙带的泥沙等物沉积而成。 (二)东部丘陵沟壑区 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 的30%。该区属鄂尔多斯沉 降构造盆地的中部,地表侵蚀强烈,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基岩 裸露,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区。 (三)中部库布其、毛乌素沙区 两大沙区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左右。这一地 区大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流动性的新月型沙丘及沙丘链极少 (四)西部坡状高原区 总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以上。该区地势平坦, 起伏不大。
鄂尔多斯 矿产资源
石膏 :总储量35亿吨。
石灰岩:总储量3.06 亿吨。
石英砂岩及石英岩 :中石英砂岩总储量534.8万吨,石英岩总 储量4.45亿吨。
花岗岩 :总储量约1200万立方米。
野生动物资源 在全市200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中,有相当一 部分属国家级保护动物。
鄂尔多斯 矿产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 全市有植物资源800余种,约有400余 种可入药。
鄂 尔 多 斯 历 史 沿 革
鄂尔多斯赋
鄂尔多斯,宫殿之群,拥八白室,盖以其名。天骄圣地,毓秀钟灵,恩泽众生,福佑子民。黄河为弓,长城作弦,围合 沃土,八万七千。其神也!其灵也!其阔也! 壮哉斯城,亘古久远。海陆变迁,高原崛起,迭印宝藏亿万年。人猿相揖别,萨拉乌素走出河套人,文明传薪火, 朱开沟烈焰铸青铜。蒙恬开疆,昭君和亲,秦直道奏响民族融合之佳音。笔寻根脉,汇聚蒙古源流,文续千秋,集成黄 金史传。大夏建都,终成一方政统,明筑长城,未阻南北交融,待六旗会盟,伊克昭青史留名。 叹哉斯城,蹇惑多重。怀独贵龙起,星火燎原;感移民垦务,民国多乱。此后相与,民生多艰。荒漠侵沃土,留人间 多少踌躇,绿野失繁荣,引无数才俊扼腕。上下求索,民族自治,春风化雨,改革开放,时给不足而人不怠,民不富而志 不改。历届执政,励精图治,殚精竭虑,更万民一心,斩棘披荆,筚路蓝缕。先行歌咏者,培地力以足温饱,汲宝藏以达 阜饶。后领风骚者,皆尽忠节奠基石,沥血草原铸丰碑。 奇哉斯城,热土沸腾。世纪新元,宏图开卷,撤盟设市,府城易址。逢盛世,凭栏纵棹兯潮声,扬帆破浪自从容。择 机缘,矢志不渝谋跨越,天道酬勤展新颜。万里青云直上,激扬千峰飞跃。斯地斯民,卓卓英杰,洵亮节而高风,诚雄 才以伟略,引凌云锐气,砺满怀豪情。沧海桑田,显英雄本色,大浪淘沙,酬峥嵘岁月。聚内外人气,沧桑巨变续神话, 秉古今神韵,人杰地灵写传奇。噫嘘唏,赏新发之春雷,观日月之新天,浩瀚赤子情,浩然天地间。 观当今之鄂尔多斯,百草葳蕤兮萋萋滴翠,万木葱茏兮郁郁吐青。马龙车水,渐繁华以盛大,花海人潮,献异彩 而含宏。交通成立体,通天堑以达九州,百业次第举,名天下而烁古今。蜃楼降人间,胜迹得之造化,玉宇见大地,蔚 观源于神工。仓廪实兮明礼仪,气自华兮知辱荣。盅碗成舞起翩翩,祭祀承礼盛融融。民族团结赓续,文化融合传 承。斯是时也,祥生祯起,瑞气氤氲。揽五湖群英绚丽以塞外,汇四海春光烂漫于草原,展恢弘画卷以寰宇,创神奇伟 业于当今。此则鄂尔多斯之大观也! 遥想当年,一代天骄,因水草丰美饮马驻足,发遗鞭之感慨,驻圣主之英灵。抚看今朝,国之圣者,为西部典范不 辞往返,道发展之玄机,赋模式之盛名17。展望未来,风翥九天,名显华夏,龙骧千里,誉驰乾坤。 真哉鄂尔多斯,实力厚重,活力充盈,魅力无穷;善哉鄂尔多斯,科学发展,和谐兯济,普泰安宁;美哉鄂尔多斯,英 姿勃发,走向世界,展翅鲲鹏;伟哉鄂尔多斯,祖国昌盛,民族复兴,勇堪重任。 期我厚土,地力永葆,冀我生民,福祉绵存。
众多的宫殿
1、鄂尔多斯有哪些美食?
蒙式奶食、枸杞、烩酸菜、酸饭
1、鄂尔多斯占地面积是多大、总人口多少?
8.7万、194.07
吉祥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为什么美丽 她曾牵动圣主的眼睛, 你可听到远古的蹄声, 久久回荡在蓝色的苍穹。 甘德尔敖包为什么沉静, 它在祝福草原的繁荣, 你可知道成陵的宫殿, 静静安息着天骄的魂灵。 从来没有哪片草原 让人感到如此神圣, 吉祥鄂尔多斯, 我要把你珍藏在心中......
煤炭;全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多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6
石油、天然气 :已探明油气储量 11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 矿产资源
油岩页:探明储量 为3.7亿多吨。
天然碱 :储量7000亿吨,伴生天然碱储量1300万吨。
芒硝 :总储量70亿吨。
食盐 :总储量956万吨。
泥炭:探明储量537.6万吨。
话说鄂尔多斯
热爱家乡主题班会
六(三)班
杜嘉洲
鄂尔多斯简介
鄂尔多斯(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市位于内蒙古自治 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 宁三省区。全市辖七旗一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194.0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 地区。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 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这 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明朝天顺年间,蒙古鄂尔多斯部 驻牧河套,始称鄂尔多斯;清朝顺治六年,鄂尔多斯各旗会盟 王爱召,形成伊克昭盟;2001年,撤盟设地级鄂尔多斯市。鄂 尔多斯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已探 明储量1676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 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 品牌服饰从这里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绒城,世界羊绒产 业中心。鄂尔多斯文化艺术璀璨,是世界蒙古族传统礼仪保 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其中“鄂尔多斯婚礼”和“成吉思汗祭祀” 以其独特的魅力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