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课件—2020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高二语文:第8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课件1(人教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高二语文:第8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课件1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1949作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 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1922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56年1938年和李政道共同发现宇称不守恒考入西南联大1957年1)94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大学毕业,旋即进入清华大学的研1971年院1(944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1948年在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1994年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夫学颁授学位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1949作获博士学位高二学历的第八号考生1938年夏,鉴于辗转流离到抗战大后方的中学生非常之多,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了一项措施:所有学生,不需文凭,可按同等学历报考大学。
得此消息,随任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的父亲杨武之迁至昆明的杨振宁,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以高二学历早早地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
国立各院校昆明招生委员会办事处发给杨振宁的准考证为“统昆字第0008”, 试场为“第壹试场”,座位为“第捌号”。
r杨振i一家从1938年春到昆后,最先住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间的文化巷11号。
这条小巷原先是昆明北城脚偏僻荒凉、尊麻丛生之地,也叫作尊麻巷。
随着联大教职工的陆续迁入, 巷内除杨家外,还有物理学系教授赵忠尧和霍秉权分别住进19号、43号,化学紊教授刘云浦住进41号,其他学校如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费孝通等也先后入住该巷,小巷顿时热闹起来,并成为联大等校师生进出城内的主要通道,因而改名文化巷。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ppt课件

• 到了芝加哥大学,他学会了试验验证的方法。学会了 讨论和辩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展了自己的创新性 思维。
• 可以说西南联合大学夯实了他的知识基础,而芝加哥
大学则带给他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更有效的途径。这
二者结合起来,最终能够使杨振宁做出突出贡献,结
出丰硕的果实。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16
3.怎样看待文化融合?怎样面对扑 面而来的外来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趋于保守和封闭, 就与落后和挨打相纠缠;一个民族 的文化走向开放和包容,就与繁荣 和富强相联结。
中国青年要保护传统
要振兴传统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17
4.为什么说杨振宁是中西文化的共同产物?请 结合课文简要回答。
【名师点拨】杨振宁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接 受的是中国教育,尤其是在西南联大所接受的教 育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西方新的科研 方法,给了他新的动力,为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 向。杨振宁既掌握了中国传统的学习、研究方法, 又掌握了与中国不一样的西方学习、研究方法, 他巧妙地结合应用了这两种方法,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所以说杨振宁是中西文化的共同产物。
杨振宁:
合并中西科学文化的
骄子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1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2
一、复习 时至今日,我们关于传记作品的学习已经接近了尾声,
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几种传记类型: 传记(史料性传记): 杜甫 特点:客观、真实 回忆录:鲁迅 特点:作者的主观感情 口述自传:毛泽东 特点:“口述”,真实、亲切 评传:贝多芬 特点:传与评结合,史述真实 评议形象 小说化的传记 :达尔文 特点:小说人物 生动形象不失真 实 自传:沈从文 特点:口语化,朴实、自然、真切。
高中语文 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答案:课文的主线是:杨振宁如何“合璧”中西科学
文化,取得事业的成功。 主要有三方面的材料来表现这一点:一是家庭的熏
陶,这里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从父亲那 里获得的关于现代数学的启蒙指导;二是当时最高学府 西南联大的优良教育,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杨振宁在 这里接受了当时中国物理学最顶尖的学者的教诲,
自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梁国钊教授神往漫步于全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精神世界之中。发表在十多种核心 刊物和其他学术杂志上的论文有七十篇之多。足见他关注 和研究的领域,涉及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整个人生。从诺 贝尔奖获得者的人生历程中去研究他们,揭示生命的价 值,这是梁国钊教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的最大贡献和 成功。本文是他与吴学东合作完成的。
梁国钊,1940 年 11 月出生,广西容县人。1963 年毕 业于广西大学物理专业,1978 年起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教 学与研究,1986 年至今任硕士生导师,1990 年晋升教授, 1992 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1999 年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现任广西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哲学 (科技史)教授。
答案:(1)踪迹 踪影 (2)①以至 ②以致
4.熟语积累运用
(1)解释词义。 ①莫衷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莫,不能;衷,折衷,断定;是,对。) ②捉襟见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襟,衣襟;肘,胳膊肘。)
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 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罗马教皇 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 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2004 年 11 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 教授。
人教版 语文 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8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共51张PPT)

形容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束 手 无 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独具慧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 ___________________。 敏锐,见解高超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情投意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表示永 矢志不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不变心 _________。 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扬长避短: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中西合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按部就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教授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 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 所所长;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 讲座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 誉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荣休,同年出任清华 大学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 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 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罗马教皇学院 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 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2004年11月受聘海 南大学特聘教授。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8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课件

(2)刘思伟表示:“能够被老百姓喜欢就是好的,不论是我的表现爱情无奈 的《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还是表现爱情痴情与负心的《爱情买卖》,都是讲述
很纠结的事情,但和没有歌词、更加纠结的《忐忑》相比,我五.体.投.地.。”( × ) 请说明理由:__本__句__表__达__的_意__思__是__自__愧__不__如__,__在_此__语__境__下__改__为__“__甘__拜_下_______
_但__词__义__的__侧__重__点__不__同_。__“__继__往__开__来__”__指__继_承__前__人__的__事__业__,__并__为__将_来__开__辟__道__路__;____ “__前__赴__后__继__”__形__容_踊__跃__前__进__,__连__续__不__断_。__从__语__境__看__,__“__国__共_两__党__”__在__抗__战__中_______ _与__日__寇__浴__血__奋_战__,__题__目__强__调__的__是__不_怕__牺__牲__,__“__踊__跃__前__进_”__,__与__“__为__将__来__开__辟______ _道__路__”__无_关__,__应__该__用__“__前__赴__后_继__”__。___
(5)外交艺术似乎高深莫测,但邓小平的对外谈话总是通俗易懂,让一般老 百姓也能对国家的外交方略心领神会,他常常会在机智中不乏幽默,一.语.中.的.、 举重若轻,甚至令人捧腹大笑。( × )
请说明理由:_“__一__语_中__的__”__和__“__一__针__见__血__”_都__可__指__很__容__易__地__说__出_问__题__的______ _实__质__,__但__词__义__范__围__不_同__、__程__度__不__同__。__“__一_语__中__的__”__程__度__较__轻__,__指_用__于__说__话__。______ _“__一__针__见__血__”__程__度__较_重__,__不__仅__指__说__话__,__也_可__指__写__文__章__。__语__境__讲_邓__小__平__的__对__外______ _谈__话__的__艺__术__,__且__与__“_举__重__若__轻__”__连__用__,__程_度__较__重__,__应__该__用__“__一__针_见__血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件:第八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共108张PPT)

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气。 现代的婚姻并不是情感的产物,更多的是竞争的结晶,选配偶其实就是变相的竞争上岗,而小三就是原配最大的竞争对手。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愉悦的表情面对命运。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地球无时不刻都在运动,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大起大落谁都有拍拍灰尘继续走。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悲伤,定会快乐。不犹豫,定会坚持。
高中语文 第8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在那里,杨振宁同李政道、米尔斯等人合作,取得了他一生中 最重要的两项成就:他与李政道合作,推翻了几十年来被物理 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 中宇称不守恒,两人因此而共同获得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和米尔斯合作提出了规范场理论,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 三种场理论中的一种,还有两种是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场理论 和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场理论。
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学习导航
1.通过对传主生平业绩的了解和把握,学习传主宝贵的治学 经验、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父母之邦的那份令人动容的热 忱,从而启迪自己的智慧,砥砺自己的斗志,激发自己的报 国热情。 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掌握人物小传的写法特点,会写人物 小传。
温馨 ·预习亭
他“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以高迈睿智之胆识,深 诘穷究莽莽苍穹的物理对称,凭临昆仑之巅,卓为世纪大师。 他是既调和又抵触的中、西方文化的产物,体现了中华古老文 明与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融合。先生对宇宙真谛之咄咄追问, 其所创见信非锥代管窥者所可见。
杨振宁在高中时只读过化学而没有读过物理,所以他报考 联大时考的是化学系。可1938年11月底入学后,他发现自己对 物理学更有兴趣,又转到了物理学系。联大1938年入校的新生 里 , 16 岁 的 杨 振 宁 是 同 学 中 年 龄 最 小 的 一 个 。 此 时 的 西 南 联 大,学生宿舍是土墙茅草房或土墙铁皮房,教室是铁皮顶的房 子,下雨时会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教室的地面是泥土地,没过 多久就变得七坑八洼。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 张压住,否则会被吹掉下来。听课坐的是在椅子右边安上一块 形似火腿却只能放一本书的木板的“火腿椅”。但师生们苦中 作乐,幽默地称吃的掺带谷子、稗子、沙子的糙米饭是“八宝 饭”,穿的通了底的鞋是“脚踏实地”,前后都破洞的鞋是 “空前绝后”。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课件

4.杨振宁进入西南联大的重要一转是指什么?
报考的是化学系,没有读过高中物理的他却发现自己 对物理学更有兴趣,就毫不犹豫地转入了物理系。
5..西南联大对杨振宁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是谁?在 西南联大,杨振宁崇拜的国际物理界偶像都有谁,
到美国后追寻的名师是谁?
是吴大猷、王竹溪两位先生。 有爱因斯坦、狄拉克和费米。
3. 杨振宁到美国后的重要一转又是什么?
由实验物理学转到理论物理学方面。原因是他正视了 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长处不在实验物理学而在理论 物理学方面。
1.杨振宁自己曾这样感慨过:“我回想一下我念物理,
做研究工作,做教师的经验,我觉得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阅读选文,看杨振宁的幸运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B
2袁阔成先生在评书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1)自幼学艺 有家学渊源及名师指点。 (2)勤奋刻苦 在艺术上精益求精。
(3)思想超前 大胆创新,汲取其它艺术精华
3袁阔成先生对评书艺术有哪些贡献?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一)孜孜以求 留下评书精品。 (二) 大胆革新 发展评书艺术. (三) 不拘形式 培养评书人才
(1)杨振宁平时学习勤奋、刻苦,报考西南联大获得成 功,报读硕士研究生、报考留美博士生顺利通过;
(2)杨振宁矢志不渝,以拜费米为师为既定目的,最终 跻身于名师门下,饱受泰斗的熏陶。
4.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次机遇,有的人抓住了机遇, 获得了成功,有的人丧失了机遇,一事无成。你如何看待 机遇?
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稍纵即逝,目光敏 锐、勇敢果决者常常能获得它。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能不能抓住它,主动权在每个人手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练习
提能作业
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科学院的院士荣 衔,以及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课堂互动
1.本文写了哪些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杨振宁传》属于人物小传,用不多的篇幅大致描画出杨振 宁的生平事业。在叙述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时,以 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线索,并在其中插入评论。重点叙述了 杨振宁成长的经历和奋斗历程,尤其是传记的最后一部分, 评析了杨振宁获得成功的原因:①抓住机遇,追随名师; ②扬长避短;③中西合璧。体现了对杨振宁高度的认识和 评价。
江上潮水涨落,有一定时间,今天退去,明天还会涨来,容 易得到,可是我们一旦分别,南北各居一方,相见就实在 很难啦!今天请您把这杯酒喝光,拼它一醉吧!谁知道我 和君什么时候再相逢呢!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了解传主事迹; 2.学习传主献身科学的精神。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
负笈.( 佼佼.( 租赁.( 不啻.(
3.西南联大的生活对杨振宁产生了哪些影响?
西南联大是奠定杨振宁一生辉煌事业的地方,它对杨振宁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由化学转为物理,决 定了他一生的研究事业;国难中艰苦、热情、严谨的学习 和钻研精神;国文和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全国乃至世界 一流的老师对他的教诲;物理学上的见识、眼界、胆略、 鉴赏能力和基本态度,都是年轻时在西南联大获得的。可 以说没有西南联大就没有他一生的辉煌。
4.文章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合璧中西科学文化”?
(1)家庭的熏陶。这里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 从父亲那里获得的关于现代数学的启蒙指导。(2)当时最高 学府西南联大的优良教育。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杨振宁 在那里受到了当时中国物理学界最顶尖的学者的教诲,这 些教授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3)到美国求学。获得了 费米教授和泰勒教授的赏识和指导。
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5)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6)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
响。
3.走近传主
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 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 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被实验证明而 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 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综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 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他还曾在统计物理、凝聚 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重大贡献。
杨教授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 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又自1986年 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 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退休,同年 出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 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
2.这篇传记中说:“杨振宁好比一棵树,在西南联大扎下 了根,在芝加哥大学长出了繁茂的枝叶。”从文化融合以 及青年人的文化修养程度等角度,思考并总结这一句话的 含意。
杨振宁是中西科学文化融合的受益者。在西南联大的学习中, 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诸多知名教授的悉心培养下, 他了解了当时世界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在知识方面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传统的重整合、重演绎的思维方式, 使他能够把数学问题和物理问题联系起来。到了芝加哥大 学,他又接受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在这里, 他学会了实验验证的方法,学会了讨论和辩论的学习方式, 有效地发展了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可以说,西南联大夯实
新课标导学
语文
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人教版
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1
经典晨读
2
课前预习
3
课堂互动
4
随堂练习
5
提能作业
经典晨读
菩萨蛮 画船捶鼓催君去
宋·舒亶
画船捶鼓①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 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②空,知君何日同?
【简介】 《菩萨蛮》,词牌名。
jí ) jiǎo )者 lìn ) chì )
纨.袴.( wán kù ) 夯.( hānɡ )实 荟.( huì )萃.( cuì )
2.解释词语 (1)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白。 (2)纨袴: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
家子弟穿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3)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 (4)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宋明州慈溪(今浙江宁 波)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神宗元丰五年知制诰。 六年,试御史中丞,权直学士院。不久,被罢。徽宗朝, 拜龙图阁待制。其词多写恋情,具花间风尚。赵万里辑有 《信道词》一卷。
【故事】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词。描写了送别的场面,抒发 了惜别的深情。开船起航的鼓声已经敲响,催促着君早早 起航;高楼上我端着酒杯劝酒,恳请君留下来不要离去。 想去不忍去,想留不能留,若是为了情,不知怎么行?江 头潮水已渐渐涨满,船家必须趁潮开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