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传染病学
传染病病例讨论-1

传染病学病例讨论(一)一般情况:男性,28岁,未婚。
主诉:尿黄眼黄肤黄伴乏力纳差10余天。
现病史:约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眼黄和肤黄,伴乏力纳差,食量减至原来的一半,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每次量不多,无咖啡渣样物,无明显腹痛,无呕血黑便,无反酸嗳气,无排白陶土样大便,无畏寒、发热。
近2天来出现腹泻,平均每日排黄色糊状便3-5次,每次量约50克,无粘液脓血便,体重无明显改变。
今为进一步诊治,拟诊“黄疸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
否认肝炎病史,否认结核、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和输血史,否认损肝药物服用史,否认食物和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T36.4°C,P80次/分,R20次/分,BP130/70mmHg。
发育正常,神清。
全身皮肤和巩膜深度黄染,未见皮疹或出血点,未见肝掌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颈静脉未见怒张,甲状腺未及,气管居中。
胸壁静脉未见曲张,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
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右肋下2cm 可及,边界清,质韧,轻触痛,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肛检:直肠粘膜光滑,未及结节肿块,指套退出后未见染血。
实验室检查:WBC9.93×109/L,N76.75%,PLT162.20×109/L ,Hb93.40g/L;尿胆素++,尿胆原+;粪潜血+。
AFP>1000ng/ml (10天后复查AFP>1000ng/ml)。
血液生化:ALT628U/L,AST596U/L,TBIL210.7umol/L,DBIL110.3umol/L,IBIL100.4umol/L,TP57.9g/L,A31.1g/L,ALP78U/L,PTA60%。
【推荐】传染病学病例分析题5

传染病护理学病例分析及练习 (1)传染病学病例分析题 (10)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病例分析试题及评分标准 (13)传染病护理学病例分析及练习供护理专业使用佛山科技学院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授课教师:伍德娥总论练习题1、解释有关概念:传染- 传染病-隐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传染期- 暴发-潜伏期- 再燃-预防接种-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计划免疫-2、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是;最易识别的是,最常见的是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为,两个因素是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些特征有何临床意义?、、、、5、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依据是;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依据是6、传染病治疗中的关键措施是,常用的有7、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8、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传染病有;报告时间为9、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中基础免疫程序如何规定10、传染病常见护理诊断有11、传染病护理措施可归纳为哪些方面病例讨论 1(住院号:92445)姓名:蔡少鹏性别:男年龄:37岁民族:汉族婚姻: 已婚籍贯:揭西职业:干部住址:深圳蛇口动检局入院日期:1999.10.23 记录日期:1999.10.23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基本可靠主诉:乏力、纳差、尿黄1 个月,恶心、呕吐、身目黄染1 周。
现病史:患者9 月24日因劳累后出现乏力、纳差,当时无恶心、呕吐,有少许尿黄,无身目黄染,9月29日在南山区人民医院ALT 598.6U/L,AST 335.9U/L, TB 26.13umol/L。
予甘力欣、丹参、肝安静滴,乏力、纳差无改善,1/10入深圳市中医院治疗,予中药及丹参、HGF、肝安、施尔康等治疗,患者病情仍无改善,16/10 开始出现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乏力、纳差加重,并发现眼、皮肤黄,17/10 肝功示:ALT 2424U/L,AST 1644U/L,TB 90.7umol/L,予白蛋白、茵枝黄等治疗,并予菌必治抗感染,患者黄染进行性加深,为进一步诊治转入中山三院。
传染病学案例教学法的探讨与实践

出评 判 , 励 学 生 进 行 自 由讨 论 , 出 诊 断 , 进 行 鉴 别 诊 鼓 做 并 断 , 出 治疗 意见 , 讨 论 过 程 中让 学 生 清 晰 思 路 , 固所 学 提 在 巩 的基 础 知 识 , 后 老 师 归 纳 总 结 。这 样 才 能加 深 学 生 对 知 识 最 的 理 解 , 利 于 对 所 学 传 染 病 知 识 的 记 忆 , 高 了课 堂 教 学 有 提
不必要统一的模式进行 。
二 、 染 病 学 案例 教 学 法 的 实践 传 ( ) 染 病 学 案 例 教 学 中应 用 案例 教 学 法 的 目的 。 一 传
课结合不紧密 , 临床接近 病人 机会很 少 。( ) 4 各别 年青 教师
缺乏某些传染病 的实践经验 。() 5 部分学员对待 传染病学 习
外 , 分 析 病 例 过 程 中 可 以锻 炼 学 生 的 分 析 问 题 , 决 问 题 在 解 的能 力 , 养 良好 的 医 学 思 维 模 式 , 短 教 学 情 景 与 临 床 实 培 缩
识 与临床有机结合 ,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 能力 , 思考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提高传 染病学 教学效 果 , 是传染病 学 中的一项 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高度重视传染病学 教学 , 求每位教师 要
・
11 ・ O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1 年 01
第1 期
i 教学方法 ●
传 染 病 学 案 例 教 学 法 的探 讨 与 实 践
沙尼 亚 ・ 亚 孜 , 尼 肖 琳
( 疆 医科 大 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疆 鸟 鲁木 齐 80 5 ) 新 新 304 [ 要 ] 为 了激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 高传 染病 学教 学 的 效 果 , 们 在 理 论 课 和 示 教 课 中运 用 了 案例 教 摘 提 我 学法 , 结果 表 明该 方 法 能 增 进 学 生 的 对所 学知 识 的理 解 和 运 用 , 高 学 生提 出问题 ,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题 的 提 分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一、内容概述本文将针对一例传染病学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文章首先会简要介绍传染病学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将聚焦于一个具体病例,详细阐述该病例的背景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主要症状以及诊断过程。
同时本文将分析该病例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探究其在流行病学方面的特征。
文章还将重点关注病例的病程进展,包括疾病的症状演变、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及治疗过程。
此外本文还将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角度,探讨该病例所带来的启示和应对措施。
通过这一病例分析,旨在提高读者对传染病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1. 传染病学的重要性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发生、发展、预防和控制规律的学科。
在当前全球化和人口流动性的背景下,传染病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稳定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深入理解传染病学的原理和机制,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维护公众健康、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染病学的核心任务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通过深入研究各种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学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方式的改变以及新型病原体的出现,传染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传染病学的研究对于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传染病学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掌握传染病学知识是诊断、治疗和管理传染病患者的关键。
通过对病例的深入分析,医生可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病原体特点以及患者免疫状态等信息,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传染病学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需要根据传染病学的研究成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政策,以保障公众健康。
此外在全球卫生合作与交流中,传染病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全球各国需要共同应对传染病的挑战,分享防控经验和技术,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标准化病例学习(SPBL)法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

教材第一版《 热带病学> /J 3 和第 7 传染病学》 版《 E 的传染病 4 1
诊断标 准 , 包括流行 病学 资料 、 有特征性 的临床 表现及 实 具 验室检查 阳性结果等三方面, 三者缺一不可 。同时进行排 除
探 求 真 理 的 教 学 手 段 。 我 们 参 照 国 内 学 者 案 例 综 合 教 学
法 l基 础 上 , 临 床 医 学 生 进 行 一 种 标 准 化 案 例 教 学 法 2 对 (t dr zdC s Me o ) 基 于 问 题 的 学 习 ( rb m Bsd S na i —a t d 与 a de e h Pol .ae e
置 课 后 复 习 思 考 题 和参 考 文 献 。共 2 分 钟 。每 次 病 案 教 学 0 时 间为 10 钟 。 0分 3教 学 质 量 的评 估 方 法 。教 学 质 量 将 通 过 以 下 两 个 方 .
sB ) , P L法 这是首次提 出这一 S B 法 , P L 在传染病学 教学 中
La igP L 模 式 相结 合 临 床 医学 教 学 的 新 模 式 , 它 简 称 er n,B ) n 把 为标 准 化 病 例 学 习 (t dr zdCs S nade- a a i e& Pol -ae a rb m BsdL m. e e
,
阳性体征或主要实验室结果来进行鉴别诊断思路 与要 点 , 布
者。
参加 20 09年度与 2 1 00年度 的传染病 教学 , 每一年度 学生均
分为两组 , 分别使用 SB P L法和传统教学法 。
( ) 二 内容 与 方 法 。
1标准化传 染病病例 的建立 。单一 传染 病病种 的标 准 .
化设 定 , 由于 某 一疾 病 的 临 床 表 现 个 体 差 异 , 们 根 据 全 国 我
皮肤炭疽病例讨论内容分析

一、引言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牛、马、羊等草食动物中,人通常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制品被感染。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炭疽疫情,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皮肤炭疽是炭疽的一种常见类型,本文将分析皮肤炭疽病例讨论内容,以提高对皮肤炭疽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二、病例讨论内容1. 病例概述(1)病例背景:2024年8月,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一肉牛养殖场发现皮肤炭疽病例。
(2)病例特点:5名直接接触病畜的养殖场工作人员被诊断为皮肤炭疽,症状较轻,已全部隔离治疗。
2. 病原学分析(1)病原菌:炭疽芽孢杆菌。
(2)感染途径:接触感染、经口感染、吸入性感染。
3. 临床表现(1)皮肤炭疽: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水疱、溃疡、坏死等。
(2)其他类型炭疽:肺炭疽、肠炭疽、注射性炭疽等,症状表现各异。
4. 诊断与治疗(1)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诊断。
(2)治疗: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5. 预防措施(1)加强牲畜检疫监管,防止病畜流入市场。
(2)从事养殖、屠宰、贩卖相关制品及皮毛加工处理的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炭疽的认识。
(4)对病死牲畜进行无害化处理。
6. 病例分析与讨论(1)病例原因分析:此次炭疽疫情可能与养殖场管理不善、检疫不严等因素有关。
(2)防控措施建议:加强疫情监测、及时隔离治疗病例、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预案等。
三、结论皮肤炭疽作为一种严重传染病,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通过分析皮肤炭疽病例讨论内容,我们了解到炭疽的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为进一步提高防控能力,我们应加强以下工作:1. 提高公众对炭疽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2. 加强牲畜检疫监管,防止病畜流入市场。
3. 从事养殖、屠宰、贩卖相关制品及皮毛加工处理的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
4.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例。
感染科临床病例分析与讨论

感染科临床病例分析与讨论感染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感染病例。
本文将就一例感染科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探讨感染科临床诊疗的相关问题。
病例信息:患者X,男性,45岁,高血压病史,入院前出现低热、头痛、咳嗽、咳痰,痰呈黄色,伴有气促。
体检发现双肺有湿性啰音,心率96次/分,呼吸频率22次/分。
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
分析与讨论:根据病例中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呼吸道感染。
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相比,该患者的发病特点在于有较明显的低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湿性啰音、黄色痰液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进一步检查显示该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这提示炎症反应在体内正在进行,免疫系统对病原体产生了相应的应答。
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而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可能意味着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了异常。
根据目前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该患者可能患有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细菌常常通过吸入进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肺组织受损。
对该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病原学检查十分重要。
通过痰液培养和荚膜抗原检测,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这样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除了针对病原学检查的相关治疗策略,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症状管理和支持治疗。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我们可以给予氧疗,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
对于低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可以给予镇痛退热药物来缓解症状。
此外,合理的液体管理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根据患者的体液情况和电解质水平,我们可以给予补液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在液体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肾功能和肝功能等生理指标。
病理学传染病

病理学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流行规律,采取措施,制止其蔓延,这类疾病称为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空气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后导致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
(2)消化道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后,易感者误食后感染,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3)接触传播:易感者与疫源直接接触后导致感染或感染可能性增加,如手、眼、生殖器等部位有疫源接触史,直接接触疫源被感染。
还包括母婴传播、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虫媒传播、器官移植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等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
传染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一旦发现疫情应该立即采取隔离和上报疫情,并对疫区进行严格的封锁和消毒处理。
对于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我们可以采取接种疫苗来增强免疫力,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病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转归,以及病理学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之间的关系。
病理学复习资料包括各种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变化、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
系统学习:建议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学习,逐步掌握每个章节中的知识点。
重点突出:根据考试大纲和实际需要,将重点知识点进行标注,加强记忆。
实际:将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起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多做练习:通过做题等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提高解题能力。
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2.该病人进一步检查什么?
为了确诊,需做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问题3.该病人的治疗原则?
1.降温:物理,药物.2.镇静:安定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4.降低颅内压:甘露醇.
5.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或气管切
血常规:HB120G/L,WBC:24×10*9/L,N:0.90,L:0.10.
问题1.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可能的诊断:中毒性菌痢
问题2.该病人需进一步做何检查?
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后行大便检查.
问题3.需与何鉴别诊断?与乙脑相鉴别
乙脑
中毒性菌痢
病原学
乙脑病毒
志贺菌属
起病
急
急
发热
高热
高热
旱期休克
问题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最可能的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特别是甲肝和戊肝可能性较大.
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发热,消化道症状;
2.尿如浓茶;
3.巩膜黄染;
4.肝大,有触痛;
5.外出旅游史.
问题2.该病人应进行哪些检查?
进一步检查:
1.肝功能检查2.病原学检查(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查)
2.急起发热,有全身中毒症状;
3.眼结膜出血,水肿;
4.血,尿常规支持.
问题2.该病人还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进一步检查:
1.血BUN,Cr,
2.特异性抗体IgM,IgG(确诊)
3.其他辅助检查.
问题3.该病需要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1.上呼吸道感染;2.钩体病
问题4.该病人如何处理?
1.控制感染,如利巴韦林1g/d;
问题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最可能的诊断: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年龄较高,遗传性肝病的可能性小.最可能的是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
诊断依据:
1.反复乏力,纳差,肝区不适3年;
2.慢性肝病面容,有蜘蛛痣;
3.肝脾大.
问题2.该病人应做哪些检查?
进一步检查
1.肝功能检测;
2.减轻外渗,如维生素C,芦丁,20%甘露醇等;
3.改善中毒症状;
4.预防DIC
病例五
男,5岁,突起畏寒发热,神志改变8小时,于2002年8月6日入院,病前1天随其父在外就餐.
体格检查: T:40℃,P:120次/分,R30次/分,BP:60/40 mmHg,神志欠清,检查不合作,压眶有反应,瞳孔等大,对光反存在,巩膜不黄,结膜无充血水肿,全身皮肤未见皮疹,颈软,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克,布氏征(-).
—
+
脑膜刺激征
﹢
-
季节性
夏秋季
夏秋季
WBC
↑
↑↑↑
血细胞分类
N↑
N↑↑
脑脊液
病毒性
压力高
细胞数(×10*9)
0.05~0.5
正常
大便常规
—
+
病例六
刘×,男,9岁,因高热3天,昏迷,抽搐8小时于2003年8月20日3PM急诊入院.患儿于3天前突起高热,烦躁不安,体温39℃在当地医院服中药和退热药治疗,体温持续不退,无咳嗽腹泻.第2天头痛剧烈,持续性,伴喷射性呕吐,嗜睡。入院当日仍高热,7AM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四肢短暂抽搐,每次1~3分钟,大,小便失禁转入我院.病后精神差,进食极少,大,小便量正常.
体格检查:神清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肝病面容,颈部有多个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2cm,脾侧位恰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
血常规:Hb135g/L,WBC6.5×10*9/L,N0.65,L0.35,PLT145×10*9/L.
尿常规:蛋白(-),胆红素(+),镜检(-).
2.HBV标志物和HBV-DNA检查;
3.HCV抗体和HCV-RNA检查;
4.自身抗体检查;
5.影像学检查;
6.组织病理学检查
问题3.该病人应如何处理?
1.传染病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
3.补充维生素B、C、K等;
4.给予甘利欣等护肝药;
5.适当给予免疫调节药;
6.抗病毒治疗,用干扰素或拉咪呋定.
病例三
7.护肝降酶退黄.
8.人工肝治疗.
9.可考虑肝移植.
病例四
陈×,男,29岁,因急起发热伴腰痛4天于11月23日急诊入院.病人于11月19日起畏寒,发热(体温不详),全身酸痛,腰痛,22日体温下降,但双侧腰痛加重而入我院.入院前24小时尿量为600mL.
体格检查:T37.8℃,BP90/60mmHg,面部潮红,眼结膜水肿,有片状出血;腹平软,有压痛和反跳痛,双肾区轻叩击痛.
问题2.该病人应进行哪些必要检查?
需进行的检查:
1.肝功能;电解质;
2.PTA,胆碱酯酶检查,血氨测定;
3.病原学检查;
4.B超检查.
问题3.该如何治疗?
1.传染病护理常规,床边隔离.
2.吸氧,症监护
3.限制蛋白质饮食.
4.补充维生素B.C.K等.
5.补充白蛋白,新鲜血浆
6.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能量平衡.
体格检查:T:40.2℃,P:96次/分,R:24次/分,BP:110/96mmHg,急性热病容,浅昏迷,巩膜皮肤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较硬,双肺(-)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膝反射亢进,克,布氏征阳性,巴氏征阳性.
血常规:WBC15×10^9/L,N:0.82,L:0.18大便常规:未见异常.
血常规:Hb:130g/L,WBC:14×10*9/L,N:0.84,L:0.08,异型淋巴细胞:0.08,PLT:71×10*9/L.
尿常规:尿蛋白(+++),RBC(+++).
问题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和诊断依据是什么?
最可能的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
诊断依据:
1.来自疫区,农民,发病高峰季节;
3.凝血功能检查4.B超检查
5.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问题3.该病人应如何处理?
1.传染病常规处理
2.卧床休息
3.补充维生素B、C、K
4.适当补充葡萄糖,电解质
5.给予甘利欣等护肝药
6.给予谷胱甘酞等解毒药
病例二
刘×,男,50岁,反复乏力,纳差,肝区不适3年,复发10天入院,以前未进行系统检查和治疗.不饮酒,无输血史.
脑液检查:压力220mmHO2,清亮,潘迪试验阳性,细胞数:0.38×10^9/L,有核细胞0.37×10^9/L,糖和氯化物正常.
问题1.该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昏迷,抽搐,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病理征等.
2.实验室检查:WBC↑,N↑脑液示病毒性特征.
病例一
王××,女,20岁,某高校学生,恶心,呕吐,腹痛3天于5月17日入院.病人3天前突起畏寒,发热,全身乏力,体温39℃,自服“感冒”药,第二天热退,出现恶心,呕吐,每天10余次,为胃容物,量不多,无血,同时伴有腹泻,腹痛,大便黄色,为稀水样便,无浓血,每天5次.病后几乎未进食,小便浓茶样.即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五一”期间曾与同学外出旅游2天.
张×,男,25岁,农民,乏力,纳差,尿黄5天,神志欠清6小时入院.病人5天前渐觉恶心,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但未觉明显发热,小便黄,量正常,未求医.入院前6小时说胡话,不认亲人,家属将其急送医院.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史,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T 37.2℃,P:80次/分,R :25次/分,BP:110/70 mmHg,神志欠清,检查不合作,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瘀班,颈软,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浊音界2个肋间,
体格检查:T37℃,P70次/分,R24次/分,Bp120/70mmHg;急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未见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肝肋下2cm,质软,轻触痛,脾未及,肠鸣音正常.
血常规:Hb130g/L,WBC8.5×10^9/L,N0.55,L0.45,PLT:185×10^9/L.
实验室查:Hb:130g/L,WBC: 8×10^9/L,N:0.70,L:0.30,尿双胆(+),蛋白(-),镜检(-).
问题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
最可能的诊断:急性重型肝炎.
诊断依据:
1.起病急,仅5天即出现意识障碍.
2.有消化道症状.
3.尿黄,中度黄疸.4.肝 Nhomakorabea音界缩小.
5.尿双胆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