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一单元笔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一单元笔记

课堂笔记(一)班级姓名(新浪博客网址 /dtd88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从社区看我家】一、从社区看我家思考一:九年级学生小刚,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自己理想中的诸暨中学。

为了尽快熟悉新学校的校园环境。

请问你对小刚有什么合理的建议?思考二:杜鹃和王朋两家是邻居,住在明阳小区。

一天,他俩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做客,为此他俩分别画了所居住小区的平面图。

据图1—1和图1—2分析:(1)有同学提出疑问:这两幅图画是同一个社区吗?图上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2)为什么同学们会有这样的疑问?(3)阅读图1—3,请问与前面两图相比,此图有何优点?并说明理由。

(4)对比杜鹃和王朋画的平面图,找到杜鹃和王朋家所属楼号。

(5)读图分析:王朋家位于杜鹃家的什么方向?两家的最近图上直线距离和实地距离是多少?二、地图的“语言”地图的“语言”包括:、、三个要素。

1、方向地图方向的判别方法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难点是经纬网定向法,因为必须掌握地球仪、经纬网这部分知识)2、比例尺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距离(1)通常写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X。

(2)比例尺的大小与X的关系:X越大.,比例尺越;X越小.,比例尺越。

(3)表示方式:包括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4)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关系(图幅相同):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一、社区功能: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思考:指出图示内容各属于哪类社区功能?图1—8 功能图1—9 功能图1—10功能图1—12功能【课堂作业精选】1.如果地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那么通常右边表示的方向是()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2.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赤道的图上距离为200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A.1:10 000 000B.1:20 000 000C.四千万分之一D.二百万分之一3.下列各项,比例尺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笔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堂笔记。

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1. 元谋人。

-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 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生产生活: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 北京人。

-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 生活年代:距今约70 - 20万年。

- 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能直立行走。

- 生产生活。

- 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如尖状器、刮削器等。

- 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 用火: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等,改善了生存条件。

3. 山顶洞人。

-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 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 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生产生活。

- 工具: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 用火:人工取火。

- 社会组织: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二、原始农耕生活。

1. 半坡居民的生活。

- 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 生活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 房屋类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 生产生活。

- 农业: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 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

- 手工业。

- 制作彩陶,如人面鱼纹彩陶盆。

- 会纺织、制衣。

2.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 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

- 生活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 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

- 生产生活。

- 农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 畜牧业: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 手工业。

- 制作黑陶,如猪纹陶钵。

- 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骨哨。

三、远古的传说。

1. 炎黄联盟。

-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

- 华夏族形成: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Word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人类演化:古猿——直立人(距今300 万年左右)——早期智人(距今约20 万年)——晚期智人(距今约5 万年)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一、元谋人:1、遗址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 万年。

3、发现时间:1965 年。

4、生产生活: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5、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遗址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 万-20 万年。

3、发现时间:最先于1921 年发现。

1929 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5、生产生活:(1)使用打制石器;(2)狩猎和采集;(3)群居生活,共同劳动;(4)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6、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P5三、山顶洞人:1、遗址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山顶部的洞穴里。

2、生活年代:距今约3 万年。

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4、生产生活:(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2)懂得人工取火;(3)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缝制衣服;(4)能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5)有爱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会埋葬逝者;(6)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 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开始栽培稻。

北方地区:开始栽培粟和黍。

陶器的作用:(1)煮熟食物;(2)储存饮用水。

陶器发明的意义:(1)有利于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2)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对着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二、河姆渡遗址:1、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2、时间:距今约7000 年。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七年级要求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点都在课本中,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课本进行精读,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4、生产生活状况: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距今年代约6000千年约7000千年生活地区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磨制石器,如骨耜;器等种植水稻种植粟原始农业(种植作物)饲养猪、狗饲养猪、狗和水牛原始畜牧业(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制造陶器、玉器、乐器;会雕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在本学期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和重要的历史知识,通过认真学习和整理,我总结了以下笔记,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初步形成1.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人们在这个时期开始使用更加精致的石器工具,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

2.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青铜器的发明和使用,创造性地开始了农业经济。

3. 黄帝时期: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开创了炎黄部落的统一,建立了古代中国最早的国家形态。

二、商代文明与周代封建社会1. 商朝兴起: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有明确记载的朝代,商王国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早期社会的封建制度开始形成。

2. 商文化特点:商文化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其青铜器、甲骨文等文化遗产对后世影响深远。

3. 周朝兴起:周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封建朝代,它的分封制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基础。

三、秦汉时期的统一中国1.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在位时实行了许多变革政策,如一夫一妻制、焚书坑儒等。

2. 秦朝灭亡后的乱世:秦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长时间的分裂和混乱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被称为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3. 汉朝的建立:刘邦建立了汉朝,终结了战国时期的混乱,进行了一系列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改革。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剧变和战争频繁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北方和南方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朝代,国家长期分裂,社会动荡。

3. 南北朝统一:南北朝在经过长时间的纷争之后,最终在隋朝的建立下实现了统一,中国社会重新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通过这些历史笔记,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学习,探索更多历史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The history notes for the 7th grade of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人民教育出版社) are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world.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明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These notes cover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such as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这些笔记涵盖了夏、商、周等各个历史时期以及秦汉、唐宋等朝代。

The content of these notes introduces students to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figures,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s that have shaped China’s identity. 这些笔记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了塑造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

Moreover, the notes als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hinese philosophy, economic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innovations throughout history. 此外,这些笔记还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哲学、经济体系和历史上的技术创新。

The study of history is crucial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identity, as well as to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come with navigating the modern world. 历史学习对于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及理解在当今世界探索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学问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气温带气候类型主要特征分布主要地区典型动植物留意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omicron;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很潮湿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大象、猩猩不同类型气候的差异主要表表此时此刻气温柔降水的不同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热带雨林两侧长颈鹿、斑马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甘蔗、橡胶、油棕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燥热,很少下雨,非常枯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区骆驼、鸵鸟亚热带(大致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暖和,夏季经常下雨,冬季比拟枯燥我国南方、南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天燥热枯燥,冬季温柔多雨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温带(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海洋气候夏天比拟凉快,冬天不冷,全年降雨较多,比拟潮湿西欧、北美和南美洲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和,冬天较冷我国东北、华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半岛梅花鹿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很冷,夏天较热,全年降水较少我国西北地区、蒙古、西伯利亚寒带(南北极圈、极地旁边)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溶化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内陆地区驯鹿、北极熊、南极企鹅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高原高山气候气候寒冷,许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我国青藏高寒地区牦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学问点(二)季风气候类型方向中国季风源地季风方向性质(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夏季风海洋rarr;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偏南风暖和潮湿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冬季风大陆rarr;海洋蒙古和西伯利亚偏北风寒冷枯燥季风气候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功绩(利) 气候潮湿,适应人类生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丰沛的雨水补充了河流、湖泊的水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供应了珍贵的水资源。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以下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汇总: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通过迁徙和适应不同环境的演化发展成为现代人类。

2. 农业革命:人类从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活方式,开始定居并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

3. 各地区的历史文化:七大洲上有许多不同地区,每个地区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

4. 农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形成农业文明,例如古埃及、古印度等。

5. 奴隶制度:奴隶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制度之一,在古代社会存在广泛,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6. 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古代文明之一。

7. 古埃及与尼罗河文明:古埃及是古文明中最早之一的国家,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8. 近东文明:近东地区是古代历史上文化发达的地区,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等。

9. 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器时代的到来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铁器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10. 希腊与罗马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现代文化和文明有深远影响。

11. 秦汉之际的中国:中国在秦汉之际取得了统一,建立起了统一的政权,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12. 南北朝与隋唐之际的中国:隋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13. 南海丝绸之路:南海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中国与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14. 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包括封建制度、天主教教会的统治等。

以上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笔记(三十五)班级姓名第三课西北地区
【丝路明珠

一、新疆的自然环境
1.位置: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
2.地形: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冬冷夏热,温差(日较差、年较差)大;
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

4.自然环境:沙漠连绵,只在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一些星星点点的绿洲。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和绿洲喀什的气温与降水
★知识点解析
2.写出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据图分析新疆的地形特点。

山脉:①②③
盆地:A B 其中盆地A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看图说话:1.新疆的气候特点与所处的位置及地形有什么关系?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盆地周围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与河流有什么关系?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沿河地区



A
B
a
b
c
d
e
f
g
h x
y
z
☆读新疆图,回答。

1.查阅中国政区图,回答字母代表的
邻国和邻省的名称:
邻国:a b
C d
e f
g h
邻省:x y
z

河流:④ (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地形特点: 3.图解新疆地区干旱的原因:
二、“丝绸之路”与绿洲
历史:公元前138~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1. 路线:长安→甘肃→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名称由来:主要运输丝绸等商品得名
2.绿洲作用:为往来商旅提供宝贵的 水 和 食物 ,被誉为“ 丝路明珠 ”。

从而促进古代 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三、坎儿井
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灌溉绿洲农业的河流水的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四、绿洲农业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②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沙漠广布 小麦
2.主要农作物 棉花(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深入内陆,远离海洋 高大山脉阻挡
降水稀少 蒸发强烈 干旱
水汽不易到达 夏季炎热 ☆看图说话:绿洲与
丝绸之路的位置 关系: 丝绸之路沿线分 布着一个个绿洲 。

☆读图分析:1.目的:让有限的水灌溉更多的土地 2.组成:竖井、暗渠、明渠、池塘组成
3.作用:既免去运水之劳,又减少水的蒸发
4.意义:
①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三 大工程,有“地下运河”之称;
②部分古老的坎儿井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 ☆看图说话:有人说:冰川和河流是新疆绿洲的命脉。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瓜果(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
【课堂作业精选】
☆为了让有限的水灌溉更多的土地。

早在20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修建了一种灌溉设施。

据此回答1~2题。

1.这一灌溉设施是()
A.都江堰
B.坎儿井
C.京杭运河
D.郑国渠
2.修建这一灌溉设施的好处有()
①免去运水之劳②免去修建之苦③减少水分蒸发④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很多河南农民去新疆承包土地种植长绒棉,他们承包的土地一般位于()
A.日照充足的盆地中心
B.海拔较高的山坡地带
C.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带
D.昼夜温差较大的戈壁滩
4.读新疆地形图和剖面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A 山脉:B
(2)从M点到N点作地形剖面图,甲、乙、丙中正确的是()
(3)新疆的绿洲分布在地区,其水源主要来自
(4)新疆主要的气候特征是,请从地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说明这一气候特征的成因
☆看图说话:为什么新疆瓜果特别甜?
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
作物糖分的积累












☆看图说话: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
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
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
(5)新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稳居全国第 ,其中
更是享誉全国。

并分析新疆发
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巴丹吉林沙漠 荒漠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 大兴安岭森林
西 东 内蒙古高原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变化图
①东部降水较丰富,水草丰美,西部降水较少,不利于牧草生长,甚至出现大面积的沙漠 。

②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分布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沙漠 。

一、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北部地区
2.地形地势: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①类型: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特点:冬冷夏热,降水少,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4.自然景观:
东部:降水较丰富,水草丰美,草原上四季变化明显,具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的景观特色。

西部:降水较少,不利于牧草生长,出现荒漠草原,甚至大面积沙漠。

二、草原文化生活
1.“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特色:
生活特色 特点和原因
衣 蒙古袍
袍身肥大,适合马背上活动,还可以抵御严寒 食 白食、红食、茶食 牧区畜牧产品主要是牛羊肉和奶制品
住 蒙古包 搭建和拆卸极为省力简洁,有利于草原植被保护 行
骑马
便于出行、放牧,以马代步
2.蒙古族文艺活动:
名称 内容和特点
那达慕大会
①时间:每年七八月草丰畜肥时 ②地位:是草原上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 ③比赛项目:赛马、摔跤、射箭等
【草原风情】
☆读图说话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问题: 1.地形和地势:
地形以 高原 为主;地势 平坦 。

2.气候和降水:
气候类型: 温带草原 气候;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下, 自西向东降水量 逐渐减少 。

3.结合下图分析降水量的变化对草原上牧
草的生长的影响和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

蒙古族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大多描写草原、骏马、牛羊,
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
蒙古族歌舞抖肩、揉臂和各种马步,表现了骏马飞奔辽阔草原的舒展奔放
西北地区范围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和绿洲
坎儿井
天山山脉
竖井口
出水口
明渠
池塘
绿洲竖井
暗渠
坎儿井剖面示意图
空中俯视坎儿井绿洲农业——小麦
沙漠里的绿洲农业
新疆地形图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形与降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