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思想对比表
诸子百家思想汇总

兵家学派的关键词主要有:兵、军队、战
②孙膑
春秋战国
①《孙子兵法》
②《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
名家
公孙龙
战国
《公孙龙子》
名、实、白马非马、离坚白
儒家学派的关键词主要有:仁、义、礼、智、信、忠、孝、悌、恕、天下、仁政
道家学派的关键词主要有:道、自然、万物、上善若水、清静无为
法家学派的关键词主要有:法、刑、罚、严、峻
庄子
战国
《庄子》(又名《南华经》):《逍遥游》《齐物论》
庄子无为、齐物论、天人合一-、“逍遥”的人生态度
“天人合一”“庄周梦蝶”“庖丁解牛”“鹏程万里“
法家
①商鞅②韩非
战国
《商君书》《韩非子》
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以法为教、法术势结合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尚贤、尚同、非命、非乐
诸子百家
儒家
孔子
春秋
编《春秋》,修“五经”
有教无类;礼、仁、中庸、德治
孟子
战国
《孟子》(语录体散文集)
“仁政”“性善”“民贵君轻”性善论、以德服人
荀子
战国
《荀子》
“性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先义后利、天行有常;
朴素唯物主义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无为”;辩证思想;“道”是世界本原、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概述

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概述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近代吕思勉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一、儒家(崇古思想):代表人物:孔丘、曾参、卜商、公羊高、卜商、左丘明、谷梁俶(chù)、颜回、孟轲、荀况、鲁仲连、告子等作品:四书五经、《荀子》、《景子》、《徐子》、《芈子》、《宓子》、《世子》、《羊子》、《宁越》、《子思子》、《王孙子》、《漆雕子》、《公孙尼子》、《鲁仲连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孔丘像墨翟像四、法家(法治思想):代表人物:商鞅、李悝(kuī)、管仲、子产、慎到、吴起、申不害、韩非、李斯等作品:《法经》、《管子》、《申子》、《李子》、《处子》、《慎子》、《商君书》、《韩非子》等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韩非子,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比较

诸子百家地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地比较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地名字在联合国设立奖项.孔子不仅是大教育家,还是大思想家.他地主要言论收集在.《道德经》.《论语》.《春秋》、今天地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来地,我国有文字可考地历史是从周朝开始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地文字,今天地汉字与它有一脉相承地关系.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见解.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地古代思想家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在校园文化节地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地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老子庄子墨子孟子、下列中国古典小说地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地是…………()梁山泊义士尊晁盖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孙行者大闹黑风山曹操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地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西游记)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我国古代最优秀地长篇小说《红楼梦》地作者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地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地历史趋势,具有高度地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地作品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有一部小说,写了四大封建家族地衰亡和贾宝玉、林黛玉地爱情悲剧,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地高峰.你读过这部小说吗?它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我国明清小说最高成就地作品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下列哪部古典小说具有高度地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地《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从传说中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地历史、从夏朝到三国时期地历史、从商朝到唐朝时期地历史、从战国到五代时期地历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地历史是、三国鼎立、楚汉之争、唐代地开元盛世、明代地戚继光抗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地《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编年体断代史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有人曾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遭受株连九族之罪,这是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八股取士.文字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三诸子百家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
三诸子百家… 今天晚上7:14【1】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政治上:1.思想核心是“仁”
2.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
3.“克己复礼”
教育上:“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主张“仁政”以及“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讲究“性善论”。
【3】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主张“君舟民水”的思想;讲究“性恶论”。
【4】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1.认为世间万物的本原是“道”
2.提出“无为而治”政治主张
3.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有无、难易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进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5】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6】(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其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综合比较】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其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5)社会成员关系上,儒家主张贵贱有序,墨家主张“兼爱”“ 非攻”。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孔子:春秋晚期“仁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老子:春秋晚期“无为”墨子:战国前期“兼爱”“非攻”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制”孙子:春秋末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战国时期“事备而后颤抖”儒家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倡导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墨家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法家主张务要治国,不别长幼,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反对礼制,法家注重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
他们指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寡头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建议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与官职,这就是很公平的,恰当的主张。
而保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就是滞后的,不公平的。
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
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
积兔于市,过而不顾。
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
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个促进作用就是“兴功惧阿贝力”,即为引导人们立战功,而并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
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获得并购战争的胜利。
法家指出人都存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在特雷县”的本性。
像是管子就说道过,商人日夜兼程,赶着千里路也不真的离,是因为利益在前边迎合他。
渔夫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离也不在意,也就是崇尚渔夫的利益。
存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存有褒贬,故民疮也。
”名家分为“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实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个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个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称“巨(钜)子”。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Word版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实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个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个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称“巨(钜)子”。
诸子百家思想的异同

诸子百家思想的异同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诸子百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
这个流派包括了众多不同的思想家和学派,每一个都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本文将讨论诸子百家思想的异同之处。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提倡仁爱、孝道和忠诚。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主张“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
道家注重内观和个人修养,强调减少欲望和功利主义。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无私,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宽容、公正和和平。
墨子提出了“非攻”和“亲亲”两个主张,力图消除社会矛盾和促进和谐。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注重法律和秩序,主张严格的法治。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性本恶,只有严厉的法律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兵家思想兵家思想主要关注战争和军事战略。
孙子是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文化典籍之一。
兵家思想追求胜利和战略优势,注重计谋和智慧。
六、名家思想名家思想注重辩论和言论自由,主张以智慧和才能来评判个人和事物。
公孙龙是名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强调言辞的影响力和知识的重要性。
名家思想在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七、纵横家思想纵横家思想追求权谋和政治智慧,主张灵活应变和多样化。
鬼谷子是纵横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强调战略和计谋的重要性。
纵横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诸子百家思想在许多方面存在异同。
儒家思想注重道德和伦理,道家思想注重自然和个人修养,墨家思想注重兼爱和无私,法家思想注重法律和秩序,兵家思想注重战争和战略,名家思想注重辩论和智慧,纵横家思想注重权谋和灵活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
兵家 孙武
诸子百家思想对比表
地点 主要活动
著作
思想观点
楚国 吏官、管典籍 《道德经》 朴素辩证法、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鲁国 学礼乐、从政 《论语》 1.仁政、礼有教无类
办教育
3.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修典籍
4.德育、智育并举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反映了封建君主要控制政权、加强统治的要求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孔子思想影响 1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儒家思想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
封建礼教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旧制度瓦解、新制度
形成交替中,思想领域出现了不同学派,他们著书立说, 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治国方略,相互辩论批驳、借鉴吸收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社会发展 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是春秋时期政治、经济 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阶级根源 反映了部分贵族与时俱进变革的思想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仁政、反对非正义战争
礼治
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反映了平民百姓要求相爱互助、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安定
顺应自然、民心,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反映了 旧贵族不求进取、自甘没落的消极心态
依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