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9学前游戏论2016-2019年历年真题汇总
自学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集电子书目录1. 目录 (2)2. 历年真题 (3)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3)2.2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6)2.3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9)2.4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13)2.5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15)2.6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19)2.7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21)3. 相关课程 (22)1. 目录历年真题()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相关课程()2. 历年真题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学前游戏论试卷课程代码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A. 拜敦代克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2.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不按物体的社会意义来使用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A.非常规性 B.重复性 C.灵活性 D.随意性3.将儿童游戏分为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消遣性游戏、模仿游戏和宣泄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 B.儿童游戏的活动动机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4.4岁以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达到【】A.独自游戏的阶段 B.平行游戏的阶段C.联合游戏的阶段 D.合作游戏的阶段5.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的【】A.人口密度和场地密度 B.人口密度和材料密度C.室内场地密度和室外场地密度 D.场地密度和材料密度6.划分活动区时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内容延伸至另一个活动区的需要,这是考虑【】A.各活动区之间的独立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7.3—4岁的幼儿,主要选择【】A.感官玩具 B.体育玩具 C.结构玩具 D.形象玩具8.教师指导幼儿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适合采用的策略是【】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9.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幼儿的创造性游戏【】A.表演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10.亲子游戏的特点之一是【】A.教育性 B.情感性 C.交往性 D.交互性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游戏的宣泄说12.游戏性体验13.场地结构14.领导游戏策略15.有规则游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6. 游戏具有哪些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17.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00399学前游戏论试题(一)

重庆市万州区成才自考助学中心助学资料课程名称:学前游戏论(一)课程代码:00399一、选择题:(共12分,每空1分)1.福绿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________活动的表现。
()A.自我 B.合作 C.单独 D.团体2.一个孩子在原有的认识图式中已有了“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一现象属于()A.冲突B.顺应C.同化D.平衡3.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
A、身心全面发展价值B、认知发展价值C、行动发展价值D、情感发展价值4.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5.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下列三种游戏水平按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 A.练习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 B.练习游戏、规游戏则、象征游戏C.象征游戏、练习游戏、规则游戏 D.规则游戏、练习游戏、象征游戏6.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
这种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7.学前教育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理有主动性原理、个别化原理和 ( )A.发展性原理 B.社会化原理 C.目的性原理 D.趣味性原理8.搭积木、泥工、折纸、用雪堆雪人,用沙筑碉堡是属于()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9.几个幼儿在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游戏主题,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游戏,这种游戏属于(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10.从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上看,以下活动属于教学游戏的是()A.幼儿按自己意思用积木进行构造活动B.幼儿按教师预先设定的规则下跳棋C.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幼儿自发地结伴下跳棋D.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玩的开商店的角色游戏11.儿童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地表演,再现文学作品的游戏,称为( )。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主要研究的是哪个年龄段儿童的游戏活动?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基本功能?A. 娱乐性B. 教育性C. 社交性D. 竞争性答案:D3.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哪些能力?A. 语言能力B. 社交能力C. 思维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哪种类型的游戏被认为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A. 角色扮演游戏B. 建构游戏C. 规则游戏D. 动作技能游戏答案:A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于儿童的哪方面发展最为重要?A. 身体健康B. 心理发展C. 道德观念D. 知识学习答案:B6. 在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A. 安全、适宜、多样性B. 单一、固定、统一性C. 复杂、多变、随机性D. 简单、统一、一致性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论中提倡的教师角色?A. 观察者B. 指导者C. 参与者D. 评判者答案:D8.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活动中儿童的主导地位应该如何体现?A. 完全由儿童自主B. 教师引导下自主C. 完全由教师控制D. 家长指导下自主答案:A9.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 材料的安全性和教育性B. 材料的成本和美观性C. 材料的新颖性和多样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在学前游戏论中,如何评价游戏活动的成功与否?A. 儿童是否遵守规则B. 儿童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C. 儿童是否表现出兴趣和快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分类包括哪些?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体育游戏D. 数学游戏E. 规则游戏答案:ABCE12.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A. 社交技能的挑战B. 解决问题的能力C. 遵守规则的挑战D. 材料使用的挑战E. 语言沟通的挑战答案:ABCDE13.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哪些方面有积极影响?A. 身体健康B. 情感发展C. 认知发展D. 社交能力E. 道德观念答案:ABCDE14. 在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活动的设计应该包括哪些要素?A. 明确的目标B. 适宜的材料C. 安全的场地D. 教师的指导E. 儿童的反馈答案:ABCD15.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活动的组织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 儿童的兴趣B. 游戏的难度C. 时间的分配D. 儿童的参与度E. 家长的参与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浙江2019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00399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课程代码:0039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明确地将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提出 游戏教学原则”的是A.福禄贝尔B.卢梭C.弗洛伊德D.纽曼2.能促进幼儿的自然发展,促进其主体性㊁主动性发挥的活动是A.游戏B.体验C.教学D.学习3.儿童游戏场地环境应注意A.琳琅满目B.适度刺激C.多刺激性D.单调4.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运动技能更加成熟的时期主要是A.2岁以内B.3~4岁C.5~6岁D.6~7岁5.在儿童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是A.领导者B.控制者C.支持者D.旁观者二㊁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㊁少涂或未涂均无分㊂6.在游戏中,教师可以两种身份参与儿童游戏,即A.游戏者B.控制者C.旁观者7.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由 组成㊂A.角色的扮演B.对物品的假想C.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假想D.内部规则E.对建构物的建构8.以下哪几种观点反应了游戏的本质A.游戏就是学习B.游戏不同于学习C.游戏和学习要结合起来D.幼儿园应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E.玩中学 学中玩9.关于 生活预备说”的正确说法有A.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格鲁斯B.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C.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D.儿童不是因为年幼才游戏,而是因为他们要游戏E.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10.埃里克森的观点包括A.良好的母子关系是产生信任感的基础B.游戏是精力过剩的反应C.游戏对于母子关系的形成和信任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D.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 伊特”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E.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心里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游戏是在真实的 之外,在行动上再造某种 ㊂12.纽曼的游戏特征 三内说”,认为游戏的特征是内部 ㊁内部 ㊁内部 ㊂13.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活动㊂14.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主要行为表现及特征,游戏划分为以下几种:动作性游戏㊁ 性游戏㊁ 性游戏㊁ 性游戏㊁ 性游戏㊂而按照游戏的活动性强弱程度的不同,也可将游戏分为 型游戏㊁ 型游戏㊂15.游戏是童年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它对于学前儿童的 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㊂16.游戏不仅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而且游戏也促进儿童的 ㊁ ㊁ 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实现着它重要的发展价值㊂17.对儿童游戏尤其是早期游戏,母亲充当着三种重要角色,即 ㊁ 者㊁ 者㊂18.对于幼儿而言,每天用于 游戏的时间一般不要少于1小时㊂四㊁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9.平行的游戏20.福禄贝尔的 恩物”五㊁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1.简述幼儿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㊂22.简述剩余精力说㊂六㊁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结合幼儿角色游戏谈谈教师在游戏指导中的角色定位㊂24.谈谈你对 三段论式”方法模式的看法㊂七㊁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材料: 幼儿园大班 娃娃家”区,一个女孩(妈妈)独自在 家”用橡皮泥搓长条,娃娃放在一边的小凳子上,门关着㊂请根据材料回答:25.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情景,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会怎么办?26.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00399学前游戏论提分试卷(一)【解析】

00399学前游戏论提分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的是()。
A.卢乐山B.陶行知C.张雪门D.陈鹤琴【答案】D【解析】陈鹤琴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陈鹤琴的思想与研究,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
所以选D。
2.女孩子玩过家家,是为将来做妻子、做母亲养育子女做准备;男孩子喜欢争斗、打仗也是为了将来的尽责做准备,这体现了的游戏理论。
()A.生活预备说B.剩余精力说C.成熟说D.松弛说【答案】A【解析】剩余精力说主要强调的是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所以排除B。
成熟说主要强调人有内部力量来推动心理的发展,不需要游戏做准备,所以排除C。
松弛说主要强调游戏是为了恢复精力,所以排除D。
生活预备说则强调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游戏是准备生活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3.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中最重视游戏问题的派别。
()A.社会文化历史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经典派【答案】C【解析】在西方心理学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是最重视游戏问题的一个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以及后来的追随者们,都论述了儿童的游戏问题,所以选C。
4.皮亚杰认为“仪式化”现象是在游戏的发生的。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答案】D【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有两个重要考点,一是在第二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发生了游戏;二是在第四阶段(二级图式的协调阶段)的游戏活动中出现了所谓的“仪式化”现象,所以选D。
5.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的观点是()。
A.生物性本质观B.社会性本质观C.主体性本质观D.历史性本质观【答案】A【解析】游戏的本能论及其生物性的游戏本质观,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所以选A。
浙江省2016年10月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亲子游戏的显著特点是(C)A、规则性B、开放性C、情感性D、目的性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更加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认为,游戏是(D)A、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B、游戏是环境刺激的产物C、儿童的社会性活动D、儿童的主体性活动3、杜威认为,对于儿童而言,特别是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这种观点属于(B)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4、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基础的是(D)A、张雪门B、陶行知C、张宗麟D、陈鹤琴5、以下几种游戏中,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D)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6、包括任务、玩法、规则、结果四个基本因素的游戏称为(B)A、创造性游戏B、有规则游戏C、智力游戏D、体育游戏7、搭积木、插积塑、泥工、折纸、用雪堆雪人等属于(C)/44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8、被皮亚杰称为感觉运动游戏的是(D)/46A、角色扮演游戏B、想象游戏C、动作性游戏D、机能游戏9、游戏对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产生作用的表现是(A)A、发展了儿童的成就感自信心B、有助于掌握良好的道德品质C、发展儿童的思维力D、有助于克服幼儿自我中心化10、福禄贝尔将游戏和教学结合,提出了(D)A、适应自然思想B、游戏教学原则C、作业、游戏、工作的概念D、制作恩物玩具11、贯彻教育性原则正确的做法是(B)A、合教育目的B、保证游戏的趣味性C、保证游戏的新颖性D、保证游戏的活动性12、幼儿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B)A、3小时B、2小时C、1小时D、半小时13、符合自选游戏特征的是(C)A、作为一种教学手段B、视作学前教育显性课程C、视作学前教育隐性课程D、语言、动作、玩伴的选择有标准14、某教师将美工区的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幼儿美感和动手操作能力”,语言区则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你认为这一目标(A)A、太笼统、太空泛,缺乏针对性B、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C、不能体现教育性D、不够灵活15、指五官(1岁左右)属于婴儿游戏中的(B)A、活动性游戏B、发展语言的游戏C、感官游戏D、智力游戏16、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是(A)A、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B、从人的本能、欲望的角度分析游戏C、用描述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解释游戏D、运用人类学、逻辑学来研究儿童游戏1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第一层次的需要是(C)A、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B、认知水平的需要C、维持生命、安全和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D、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18、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A)A、安全、卫生B、符合艺术要求C、具有新颖性D、具有教育性19、以下适合提供给3~4岁幼儿的玩具是(C)A、小推车、大皮球、滚筒B、拼板、插板、拼图C、秋千、木马、滑梯、转椅D、橡皮泥、魔方、纸牌20、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生理机制的理论是(D)/304A、游戏的元交际理论B、角色游戏理论C、皮亚杰理论D、游戏的觉醒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00399学前游戏论试题(二)

重庆市万州区成才自考助学中心助学资料课程名称:学前游戏论(二)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1.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 D 19世纪上半叶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B 练习性游戏的出现C 非练习性游戏的出现D 非象征性游戏的出现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A 6—11岁B 7—12岁C 8—13岁D 9—14岁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A 非能性活动B 本能性活动C 非社会性活动D 社会性活动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A内部控制B 内部虚拟C 内部真实D 内部动机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A 结构游戏B 感觉运动游戏C 练习游戏D 象征性游戏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的分类标准是()A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不同B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不同C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对象不同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9.用雪堆雪人属于()A 感觉运动游戏B 象征性游戏C 结构游戏D 规则游戏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A 第一层次的需要B 第二层次的需要C第三层次的需要D第四层次的需要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B 体育游戏C音乐游戏D玩雪游戏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A 托班幼儿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B结构材料C 建构成果D 游戏规则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D智力游戏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A一岁左右B两岁左右C三岁左右D四岁左右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B 足够的游戏空间C 充足的游戏时间D足量的游戏人数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A 苏霍姆林斯基B赞可夫C蒙台梭利D 福禄贝尔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 20平方米B 40平方米C 50平方米D 60平方米20.按照美国学者布朗对活动区性质的描述,以下对活动区归类正确的是( )A 动态、用水——手工区B 静态、用水——玩沙区C 静态、不用水——教学区D 动态、用水——积木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6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答案】

A.欧文
B.斯宾塞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答案】C
【解析】德国福禄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
教育家。故选 C。
9.穿珠子、粘贴小动物(3 岁左右)属于婴儿游戏中的( )。
A.活动性游戏
B.智力游戏
C.感官游戏
D.发展语言的游戏
【答案】B
【解析】智力游戏的实例有拼图、训练记忆的游戏、认识数和量的游戏、穿珠子、粘贴小动物、
A.态度功能
B.情感功能
C.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
【答案】A
【解析】教师参与的行为本身就表达了教师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它可以影响儿童对于自己游
戏活动的看法,影响儿童游戏的兴趣游戏持续的时间以及游戏的水平与质量。故选 A。
8.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
游戏行为的引导。如“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小明,小牛的角是在头上的,你该向上戴
呀!”故选 A。
3.教师问儿童“你在做什么?”“怎么回事?”这属于( )。
A.建议
B.询问
C.重述
D.评论
【答案】B
【解析】询问是指教师鼓励婴幼儿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如“你在做什么?”
“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事?”故选 B。
15.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
A.游戏是周围生活的翻版
B.游戏注重活动的最终目的
C.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
D.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
【答案】D
【解析】A 选项游戏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儿童不是机械模仿。B 选项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
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C 选项游戏区别于探究行为。D 选项表述正确,故选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游戏论试卷(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亲子游戏包括两种性质不同的游戏,即嬉戏性游戏和()。
A.教学性游戏B.感觉运动游戏C.社会性游戏D.机能性游戏【答案】A【解析】亲子游戏包括嬉戏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故选A。
2.游戏过程中,教师暗示儿童:“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做饭了吗?”“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等等,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A.建议B.询问C.描述D.评论【答案】A【解析】教师通过言语试探地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
如“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小明,小牛的角是在头上的,你该向上戴呀!”故选A。
3.教师问儿童“你在做什么?”“怎么回事?”这属于()。
A.建议B.询问C.重述D.评论【答案】B【解析】询问是指教师鼓励婴幼儿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
如“你在做什么?”“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事?”故选B。
4.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是()。
A.婴儿时期B.学前时期C.幼儿时期D.儿童时期【答案】A【解析】婴儿时期是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故选A。
5.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
A.优势地位B.主导地位C.主体地位D.明显地位【答案】B【解析】前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强调游戏尤其是有主题的角色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故选B。
6.提出剩余精力说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A.席勒B.拉察鲁斯C.帕特里克D.格鲁斯【答案】A【解析】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席勒和斯宾塞,故选A。
7.教师直接参与到儿童游戏过程中,向儿童传递一种非语言的信息,这种指导功能属于()。
A.态度功能B.情感功能C.教育功能D.娱乐功能【答案】A【解析】教师参与的行为本身就表达了教师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它可以影响儿童对于自己游戏活动的看法,影响儿童游戏的兴趣游戏持续的时间以及游戏的水平与质量。
故选A。
8.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A.欧文B.斯宾塞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答案】C【解析】德国福禄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
故选C。
9.穿珠子、粘贴小动物(3岁左右)属于婴儿游戏中的()。
A.活动性游戏B.智力游戏C.感官游戏D.发展语言的游戏【答案】B【解析】智力游戏的实例有拼图、训练记忆的游戏、认识数和量的游戏、穿珠子、粘贴小动物、搭建房子等,故选B。
10.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B.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C.有规则游戏、音乐游戏、语言游戏D.计算游戏、科学常识游戏、语言游戏【答案】A【解析】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故选A。
11.创设儿童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是()。
A.促进儿童的发展B.培养儿童的自信心C.确保儿童身心安全D.满足儿童好奇心【答案】C【解析】保证儿童安全是创设儿童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
故选C。
12.在亲子游戏中正确的做法是()。
A.加强读写算的训练B.游戏不同于学习C.强调家长的权威D.鼓励独立游戏和与伙伴交往游戏【答案】D【解析】A选项游戏不等同于读写算等技能训练,B选项游戏也是一种学习,C选项应形成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气氛,而不是强调家长权威,ABC选项表述有误,D选项正确。
13.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是()。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答案】B【解析】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故选B。
14.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
A.人恢复精力、解除疲劳的需要B.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C.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D.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的表现【答案】D【解析】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
A选项是松弛说的观点,B选项是剩余精力说的观点,C选项是复演说的观点。
故选D。
15.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A.游戏是周围生活的翻版B.游戏注重活动的最终目的C.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D.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答案】D【解析】A选项游戏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儿童不是机械模仿。
B选项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C选项游戏区别于探究行为。
D选项表述正确,故选D。
16.“玩即是目的”,反映了游戏活动在动机上的特征是()。
A.外部动机B.间接动机C.直接动机D.外部控制【答案】C【解析】“玩即是目的”,“游戏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体现了游戏的动机是直接动机,故选C。
17.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
A.联合游戏B.平行游戏C.单独游戏D.合作游戏【答案】D【解析】合作游戏是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故选D。
18.皮亚杰认为,游戏发生于感知运动的()。
A.第一阶段(0-1个月)B.第二阶段即“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或5个月)C.第三阶段即“二级循环反应”阶段(4或5-9个月)D.第四阶段即二级图式的协调阶段(9或10-11或12个月)【答案】B【解析】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在感知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发生的,故选B。
19.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答案】D【解析】合作游戏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故选D。
20.儿童游戏研究研究发始于()。
A.19世纪上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20世纪上半叶D.20世纪下半叶【答案】B【解析】儿童游戏研究始于19世纪下半叶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强调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B.肯定了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C.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D.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E.强调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答案】ACD【解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3)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故选ACD。
22.坚持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弗洛伊德C.霍尔D.艾里康宁E.格鲁斯【答案】AD【解析】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故选AD。
23.儿童所扮演的角色有三种类型()。
A.结构性角色B.机能性角色C.尝试性角色D.互补性角色E.虚幻性角色【答案】BDE【解析】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机能性角色;(2)互补性角色;(3)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故选BDE。
24.从游戏与教育教学关系角度,学前游戏可分为()。
A.本体性游戏B.创造性游戏C.规则游戏D.接受游戏E.工具性游戏【答案】AE【解析】从游戏与教育教学关系角度,学前游戏可分为本体性游戏和工具性游戏,故选AE。
25.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有()。
A.情景转变B.合作分享C.以物代物D.建构探索E.以人代人【答案】ACE【解析】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故选AC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以人代人答: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即角色扮演。
(4分)27.平行游戏指导策略答:平行游戏是指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的游戏来对学前儿童游戏施加影响。
(4分)28.复演说答:复演说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4分)29.有规则游戏答:有规则游戏侧重于直接显性地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目标,常运用于一定学科内容的教学,故又称教学游戏。
(4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简述电视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答: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決于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的长短是否适宜。
内容不健康或不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会对儿童的游戏产生不利的影响,如那些暴力、色情片。
在时间长短的适宜范围内,儿童观看适合其身心水平、特点的电视儿童节目,可以达到增长知识、丰富想象的效果,并促进其游戏主题和角色扮演的多样化,有助于儿童游戏的发展。
(5分)31.学前游戏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性原则?答:(1)首先在游戏目的的确定上,应体现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1分)(2)在游戏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保证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至少在体智、德、美某一方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合目的的教育性;(1分)(3)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意整个游戏场景的设计、布置,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在游戏开展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2分)(4)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遵循教育性原则,就是要以正面鼓励、表扬、肯定为主,批评、否定为辅。
(1分)32.简述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答:(1)亲子游戏的大力倡导和充分开展,通过游戏的亲子交往活动,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是弥补独生子女在家庭内与同龄伙伴交往不足的良好途径,亲子游戏是锻炼和形成儿童社会性交往态度和技能的重要教养方式;(2分)(2)针对我国家庭中至今犹存的家长制的传统教养方式及作风,倡导亲子游戏的开展,改变幼儿家庭教育中成人化、课堂化的现象,把游戏引进家庭,改进家庭內的人际关系,形成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气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目前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3分)33.请列举出五个以上经典的游戏理论。
答:(1)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席勒是在研究美学时,发现愉悦是美学活动和游戏共有的特征而对游戏有所研究;(1分)(2)松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其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不是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1分)(3)生活预备说:也叫能力练习说或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格鲁斯,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1分)(4)生长说:代表人物是美国阿普利登和奇尔摩,他们以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生长的结果就是游戏;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1分)(5)复演说:代表人物是霍尔,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