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式健身功

合集下载

健身气功八段锦详细解读

健身气功八段锦详细解读

健身气功——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悠久的气功文化中走来。

继承、创新、发展。

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

健身气功——八段锦锦——指的是上等的丝织品,在中国文化中它代表着珍贵而又精美的饰物。

有一套动作优美、编排精炼、祛病健身效果俱佳的健身气功功法,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它由八组动作组成,人们就把它称之为——八段锦。

前言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八段锦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

“八段锦”据传出自八仙中的汉钟离,由吕洞宾刻画在石壁上得以流传。

也有人说它是岳飞所创。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挖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时候出土了两千一百年前的导引图,导引图是中国古代导引术的动作汇编,而导引术就是现代气功的一种。

马王堆汉墓的导引图共描绘了四十几个运动姿势,其中,至少有四个与后来广泛流传的八段锦中的动作相似,它被学术界看作与八段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八段锦”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夷坚志》记载:郑和七年,李似炬为起居郎……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常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

在宋代,八段锦的体式已经有坐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八段锦后来形成了很多流派,并得到广泛传播。

清朝末年,人们首次把八段锦编辑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并绘制图象,它的歌诀这样概括了八段锦的动作做法和锻炼目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后,八段锦的套路基本被固定下来。

一个有历史传承,有功法理论,有真实健身效果的传统气功功法就被定型了。

为了让祖国气功文化中的这块瑰宝在当代继续造福人民,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2001年成立了健身气功课题组,将八段锦作为一个子课题,以传统八段锦为依据,本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推陈出新的原则,对传统八段锦重新加以编创,同时,科研人员又运用现代体育和自然科学知识对八段锦的健身效果进行了科学研究与试验。

黄建业八式健身功

黄建业八式健身功

《八式健身功》简介一九九零年三月二十五日封开中医院黄建业整理本功法属气功动功,传自南华寺宽永大高僧,后传经广东省武协副主席邓锦涛先生,与1986年省气功首届大会,由广州市体委科研室薛安日同志公开介绍,始得推广。

本功法融汇了“八段锦”、“易筋经”等功法的精华,动作简单易学,便于推广掌握,“外练筋骨皮,内养精气神”,对关节炎、肩颈痛等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本功法和其他功法一样,要求是“松静、自然”,要有信心、决心、苦心、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地锻炼,总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延寿的目的。

学习时,姿势要正确,呼吸要自然,精神要集中,遵循“松静为主,动静结合,意气相依,练养相兼,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便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动作要领——预备式:两足分开,平行站立,与肩等宽,两目平视,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意念专一。

一、双龙出海:两手掌心向下、向前平伸,上提至肩高,并徐徐深吸气,注意身体勿前倾。

二、二虎潜藏:两手反掌尽量回收,手心向上,手掌轻贴胸膛,沉肩垂肘,勿耸肩,掌要平,肘低于掌。

头后仰至最大限度,并徐徐呼气。

手向后展开时注意不要挺胸,使胸锁关节向后向外展开,以有酸、痛感为好。

三、直冲霄汉:两手前移到胸前,合掌,右拇指压在左拇指上,然后逐渐上举至头顶。

两肘关节要尽量伸直,手上举时将两脚尖自然踮起至最大限度,眼望前上方,徐徐吸气。

四、海底明堂:两手合掌,徐徐下降到枕后再经耳后,分掌直至胸前,然后对指反掌掌心向下按,头部同时向上后仰至最大限度,然后缓缓向前弯腰,循序渐进,力求两掌按到地面,徐徐呼气。

五、怀中抱月:弯腰渐起,两手尽量外展划弧,手心向下,与地面平行,并徐徐吸气,然后收手至胸前,如抱月状,两手反掌,手心向上,慢慢上举,伴缓缓呼气。

六、仰举天苍:两手慢慢上举至最大限度,两肘关节尽量伸直,意欲送月返天,又似两掌顶千斤。

头上仰,眼望中指,徐徐吸气。

随后两手分掌,缓缓下降至身体两侧,两掌平地,伴徐徐呼气。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张琦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张琦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张琦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八段锦,又称“八段锦功”,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中国健身功法。

它源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以其简洁、易学、实用而备受推崇。

八段锦的练习可激活全身的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体质和健康状况。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八段锦也被许多人用来减压、保健和增强身体素质。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起式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

先深呼吸,然后双手相对于前方慢慢抬举至头顶,再放下手臂并呼气。

手臂抬高时可感受到自然的舒展。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右手随着呼气缓慢地向右边伸展,同时左手放松自然地放在左侧。

然后,在吸气时,将右手缓慢地放回原位,同时用同样的动作进行左手的伸展。

重复数次,让身体感受到舒展和柔韧。

第三式:调理脾胃气虚焦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先向左侧脚步略迈出一步,同时右手下垂于身体右侧,手掌朝后,左手放松在身体左侧。

然后,用呼气来慢慢还原到最初状态。

再向右侧脚步略迈出一步,同时左手下垂于身体左侧,手掌朝后,右手放松在身体右侧。

同样,在吸气时慢慢回到最初状态。

这个动作有着活络、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与上述动作相似,这一式是向后仰望,以活络颈椎和肩部的经络。

仰视能够缓解长时间坐着或是低头工作带来的不适感,有助于舒缓颈椎和肩部的紧张情绪。

第五式:肩背舒展到小腰这个动作偏重于活络腰背和下腰功效。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下垂。

慢慢地举起手臂放松自然后环扣于背后,双手轻轻放在腰际,呼气,放松身体。

这个动作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弯曲腰背,并感受到腰背的伸展。

第六式:左右搬拳砍华山这个动作以活络上肢和下肢为主要目的。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旁。

向左侧踏出一步同时双手握拳慢慢地抬起,仿佛搬起华山,再慢慢地放回中央位置。

接着,向右侧踏出一步,同样地进行搬拳动作。

这个动作能促进身体循环和肌肉活络。

第七式:左右扣拳怒张牙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垂下。

健身气功少林八段锦呼吸方法

健身气功少林八段锦呼吸方法

健身气功少林八段锦呼吸方法少林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气功方法之一,起源于少林寺。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各自的呼吸方法。

通过练习少林八段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内力,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以下是少林八段锦的呼吸方法的详细介绍:1.张臂舒胸式:双臂自然下垂,呼吸时慢慢提起双臂并抬高至与肩平,同时深吸一口气;呼气时,慢慢放下双臂,同时慢慢吐气。

注意吸气时胸部自然高起,呼气时胸部自然下降。

2.盘身扭腰式:双腿微微分开,转动腰部,右手向左肩后方伸直,左手屈肘放在腰侧,呼气时用力向左扭转上半身,同时左臂自然舒展,并吸气;呼气时,慢慢转回原位,同时慢慢吐气。

注意在转动腰部时,腰部发力,上半身扭转。

3.弯弓射虎式:左腿向前迈一步,右脚脚后跟着地,保持腰背直立,右拳紧握,左手按右手小臂,右手紧收在右臂肘下,呼气时右拳向前伸直,同时同侧腿也向前伸直,并吸气;呼气时,慢慢还原姿势,同时慢慢吐气。

注意吸气时提高认真,呼气时放松。

4.弓步蹬脚式:左脚向左迈一步,右脚脚尖着地,保持腰背直立,双臂自然垂下,呼吸时右腿向前蹬脚,同时两手自然抵住右腿膝盖,吸气;呼气时,慢慢还原原位,同时慢慢吐气。

注意吸气时吸入鼻腔,呼气时吐出口腔。

5.屈臂伸指式:双腿微微分开,双手自然下垂,呼吸时用力将手臂向前伸直,同时伸直的双手屈肘并紧握拳头,吸气;呼气时,慢慢弯曲手臂,同时慢慢吐气。

注意吸气时注意贴近前行,呼气时让手臂尽量放松。

6.两手推掌式:双腿微微分开,双手自然下垂,呼吸时将手臂提起至与肩平,双手手掌相对,吸气;呼气时,慢慢将手臂放下,并慢慢吐气。

注意吸气时用力提起手臂,呼气时手臂缓缓下放。

7.揉腹捧球式:双腿微微分开,双手自然放在腹部,呼吸时用力顺时针方向揉动小腹,同时吸气;呼气时,慢慢还原手臂,并慢慢吐气。

注意呼吸时将意识集中在腹部的动作和感觉上。

8.脚尖站立式:双腿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呼吸时两脚同时用力站起,脚尖稍用力着地,吸气;呼气时,慢慢放松脚部,并慢慢吐气。

八段锦标准口令

八段锦标准口令

八段锦标准口令八段锦是一套传统的健身气功操,起源于中国古代,被誉为“宝藏气功”。

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益身健体的特点,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

在练习八段锦时,口令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练习者准确规范地完成每一个动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段锦的标准口令。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口令,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描述,双手平举至头顶,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张开,目视掌心。

第二式,七宝塞天。

口令,七宝塞天。

动作描述,双手下压,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同时蹲下,目视前方。

第三式,调理脾胃顺气道。

口令,调理脾胃顺气道。

动作描述,双手平推前方,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目视前方。

第四式,五劳七伤消愁烦。

口令,五劳七伤消愁烦。

动作描述,双手向后撑开,手心向后,手指微微张开,目视前方。

第五式,心肝气道通。

口令,心肝气道通。

动作描述,双手平推前方,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目视前方。

第六式,肾气虚固腰身。

口令,肾气虚固腰身。

动作描述,双手下压,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同时蹲下,目视前方。

第七式,三焦调和脾胃宽。

口令,三焦调和脾胃宽。

动作描述,双手平推前方,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张开,目视前方。

第八式,气沿脊骨上顶天。

口令,气沿脊骨上顶天。

动作描述,双手平举至头顶,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张开,目视掌心。

以上就是八段锦的标准口令,通过口令的准确使用,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动作的要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大家在练习八段锦时,能够重视口令的使用,做到动作规范,效果更佳。

曲黎敏讲解八段锦文字版

曲黎敏讲解八段锦文字版

曲黎敏讲解八段锦文字版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也被称为“八宝功”。

它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呼吸方法和意念,可以调节身体和心理,增强健康和活力。

下面我用文字版为你讲解八段锦的具体内容: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垂下。

2. 慢慢将双手向上抬直,同时深吸一口气。

3. 将手掌向上翻转,使手指指向天空,并将双手缓慢向外侧拉伸,同时呼气。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1.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

2. 将左手向前伸直成拳,同时双脚跟抬起。

3. 用力向右侧摆动,同时用力呼出气息。

再回到原来的姿势。

4. 将右手向前伸直成拳,同时双脚跟抬起。

5. 用力向左侧摆动,同时用力呼出气息。

再回到原来的姿势。

第三式:左右搬拦捶轮手1. 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

2. 将左臂向上抬起,右臂放在身体右侧。

3. 向右方移动身体,同时将右臂向前伸展,左臂向后挥动。

4. 再回到原始姿势。

5. 将右臂向上抬起,左臂放在身体左侧。

6. 向左方移动身体,同时将左臂向前伸展,右臂向后挥动。

7. 再回到原始姿势。

第四式:左右互搂肘后腰固1.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

2. 将双手慢慢向后卷曲,然后搂住自己的胳膊肘。

3. 拉动肘部向外拉伸,同时深呼吸。

4. 恢复姿势,然后用相反的方式重复练习。

第五式:扭转脖颈活脑神1.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

2. 缓慢地向左转头,同时深呼吸。

3. 再缓慢地向右转头,同时深呼吸。

4. 重复多次。

第六式:提肛顶天真元气1. 双脚并拢,身体挺直。

2. 慢慢弯曲双膝,同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

3. 深吸气,然后突然将臀部用力向上挺起,同时呼出气息。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力气1.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挺直。

2. 缓慢地握紧双手成拳,同时凝视前方。

3. 向前伸出双拳,保持数秒钟,然后松开拳头。

第八式:弓步虎式展翅飞1. 左脚向前跨一步,同时屈膝。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预备式简易口诀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动作解说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简易口诀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动作解说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通正;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颏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功法作用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膈至脐为中焦,胸膈以上为上焦;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简易口诀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于胸前, 左掌在外,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 向左推出,与肩同高, 同时,两腿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移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躯挺,肩臂放平,八字掌侧撑须沉肩坠肘,屈腕坚指,掌心含空; 易犯错误端臂,弓腰,八字脚;正确做法沉肩坠肘,上体直立,两脚跟外撑;功法作用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腧穴,同时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它能有效的发展下肢的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并有利于矫正驼背、肩内收等不良姿式,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简易口诀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经面前上穿,随之臂内旋上举至头的左上方,右掌同时随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动作略停;第二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动作相同,但左右相反,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到第三次最后移动时,便两腿膝关节微屈,右掌下压至右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掌根;易犯错误两掌手指方向不正,肘关节没有弯曲度,上体不够舒展;正确做法注意两掌放平,指尖摆正,力在掌根,肘关节稍屈,对拉拔长;功法作用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可以刺激胸胁部的相关经络,以及背部腧穴等;具有调理脏腹经络的作用;该式动作,可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简易口诀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重心升起,同时两臂伸直,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上动不停,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稍停,目视左斜后方;第三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方向相反;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共作三次;做到第三次,最后移动时,变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悬臂,两肩后张;易犯错误上体后仰,转头又转体,转头与悬臂不充分;正确做法下颏内收,转头悬臂幅度应该大一些;功法作用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的劳损伤,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等七情伤害;这个动作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劲力牵张作用, 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诸脏腑,往后瞧的转头动作,可以刺激颈部大椎穴,以及背部五脏六腑的腧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这一动作,还能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运动的肌群的收缩力,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预防眼肌疲劳及肩颈等背部疾患,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简易口诀上托、下按;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上举;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两掌上托至头上方,肘关节微屈,指尖相对,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脚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臂向两侧下落,两掌扶于膝关节上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向上稍升起,随之重心右移,上体向右侧移,俯身,目视右脚面;第四个动作:重心左移,同时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转,目视右脚根;第五个动作:重心右移成马步,同时,头向后摇,上体立起,随之,下颏微收,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三次后,重心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同时,两臂经两侧上举,两掌心相对,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下按至腹前,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动作要点马步下蹲,要收髋敛臀,上体中正,摇转时,脖颈与尾闾对拉伸长,速度应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易犯错误摇转时颈部僵直,尾闾摇动不灵活,幅度小;正确做法上体右倾,尾闾左摆,上体前俯,尾闾向后画圆,上体不低于水平,使尾闾与颈部对拔长,加大旋转幅度,上体侧倾和向下俯身时,下颏不有意内收或上仰,颈椎与肌肉尽量放松伸长;功法作用心火,即心热火旺的病症,属阳热内剩的病疾,该式动作两脚下蹲,摇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疏经泄热的目的,有助于去除心火,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侧屈、还转及回旋,可使整个脊柱的头、颈段,腰腹及臀、股部肌群参与收缩,既增加了颈、腰、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发展该部位的肌力;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简易口诀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站立,同时,两掌指尖向前,两臂向前、向上举起,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前,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臂屈肘,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第三个动作:两臂外旋,两掌心向上,随之,两掌掌指顺腋下后擦;第四个动作:两掌心向内,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随之上体前俯,沿腿后向下摩运,经脚两侧至于脚面,抬头,目视前下方,动作略停;第五个动作:两掌沿地面前伸,随之用手臂带动上体立起,两臂肘关节伸直上举,掌心向前;该式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做完六次好,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向前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两掌向下摩运要适当用力,至足背时,松腰沉肩,两膝挺直,向上起身时,手臂要主动上举,带动上体立起;易犯错误两手向下摩运时,膝关节弯曲,低头,向上起身时,起身在前,举臂在后;正确做法两手向下摩运时,不要低头,膝关节伸直,向上起身时,要以臂带身;功法作用通过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以及阳关、委中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的一些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通过脊柱大幅度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躯干前后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第七式:攒拳怒目争气力简易口诀抱拳;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掌握拳于腰侧,大母指在内,拳眼向上,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左拳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向上,目视左拳;第三个动作: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向下,目视左掌;第四个动作:左臂外旋,肘关节微屈,同时左掌向左缠绕,变掌心向上后,握固,大拇指在内,目视左拳;第五个动作:左拳屈肘回收至腰侧,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动作相同, 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 共做三次,做完三次后,重心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拳变掌,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动作要点冲拳时怒目圆睁,脚指抓地,拧腰瞬间,力达全面,马步的高低,可根据自己腿部的力量灵活掌握,回收时要旋腕,五指用力抓握;易犯错误冲拳时上体前俯,端肩,掀肘,回收时旋腕时不明显,抓握无力;正确做法冲拳时,小臂贴内前送,头向上顶,上体立直,肩部松沉,肘关节微屈,力达全面,回收时,先五指伸直,充分旋腕,再屈指用力抓握;功法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筋,肝开窍于目,该式动作的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该式动作,两腿下蹲,脚指抓地,双手攒拳、旋腕、手指足节强力抓握等动作,可刺激手足三阳、三阴经脉和督脉,同时,可使全身肌肉、经脉受到劲力牵张刺激,长期锻炼可使肌肉结实有力,气力增加;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简易口诀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颠足;提踵;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脚根下落,轻震地面,该式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动作要点上提时要脚指抓地,脚跟尽力抬起,两腿并拢,百会穴上顶,略有停顿,掌握好平衡,脚根下落时要轻轻下震,同时,松肩舒臂,周身放松;易犯错误上提时端肩,身体重心不稳;正确做法脚指抓住地面,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百会穴上顶;功法作用脚十指抓地,可刺激足部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功能,同时掂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掂足而立,可发展小腿后群肌力,拉长主体肌肉韧带,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落地振动可轻度刺激下肢,与脊柱各关节内外结构,并使全身肌肉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复位,有助解除肌肉紧张;收势简易口诀两手合于腹前;体态安详;周身放松;呼吸均匀;气沉丹田;动作解说第一个动作: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上动不停,两臂屈肘,两掌相结于腹部,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第三个动作:两臂垂于体侧;动作要点两掌内外劳宫相结于丹田,周身放松,气沉丹田,收宫时要注意,体态安神,举止稳重,做一下整理活动,如搓手浴面和肢体放松动作;功法作用使气息归元,整理肢体,放松肌肉,愉悦心情,尽一步巩固练功的效果,逐渐恢复到练功前安静时的状态;。

定步八式功

定步八式功

定步八式功八式健身功系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邓锦涛老师所传。

这套功属定步动功。

以式子导引(调身)和呼吸导引(调息)为主。

特点:1.以松,静为原则,有气功运动的普遍性。

动静相兼、刚柔互济。

2。

八个式子的升降开合顺序与人体经络运行规律自然配合,不必凭空想象“以意领气”,随着动作的导引,内气就自然循经畅通运行。

3.动作既舒松又开展,在相对放松的原则下,全身肌肉、肢节、筋骨、血脉均有伸、缩至尽的交替运动,柔和缓慢的动作与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协调配合,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锻炼目的。

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和内外兼练的气功功法。

4、可作为太极拳从外形过渡到内功的辅助功法,有利于在打太极拳时,自然而然地呼、吸配合及内气的升、降、开、合的引导。

加速对太极拳作为内功拳的深刻理介和实践认识体会。

5、动作简单,易学,便于推广,不受场地限制,可以在屋内咫尺空间锻炼,可以作为早操、工间操等练习,尤其适宜于不能远行作户外活动的老年人学习。

定步八式功的动作就是按着“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的十二经循行规律进行导引的。

下面分解各个动作时再详细加以说明。

动作说明预备式:1.垂手立正。

全身放松,顶悬百会,意念集中,舌舐上堂,两腋稍空,呼吸自然,气血贯通。

(图1)2.松静开立。

在上面同一松静情况下,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与肩同宽,自然直膝,保持脚尖向前,脚掌平行。

(图2)一,双龙出海(吸气)直膝,上体保持舒松,两手自大腿外侧向前向上平举前伸至尽。

两臂肌肉有意识放松,肩关节向前顺,肘、腕、指关节及其周围筋腱尽量向前引。

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同时吸气。

(图3)要点:1.保持眼平视,悬顶正容,含胸拔背。

2.肩肘腕指关节有意识尽量向前引伸,但不用拙力。

经络走向说明:这一动作导引手三阴经内气从胸向手流注(手人阴肺脉起于中焦,注拇指端少商穴;手少阴心脉起于心中,注小指端少冲穴;手厥阴心包络脉起于胸中,注中指端中冲穴),同时伸展运动上肢各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式健身功
八式健身功系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邓锦涛老师所传。

这套功属定步功。

以式子导引(调身)和呼吸导引(调息)为主。

它的持点:
1.以松、静为原则,有气功运动的普遍性。

动静相兼、刚柔互济。

2.八个式子的升降开合顺序与人体经络运行规律自然配合,不必凭空想象“以意领气”随着动作的导引,内气就自然循经畅通运行。

3.动作既舒松又开展,在相对放松的原则下。

全身肌肉、肢节、筋骨、血脉均有伸、缩至尽的交替运动,柔和缓慢的动作与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协调配合、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锻炼目的。

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和内外兼练的气功功法。

4.动作简单、易学、便于推广;不受场地限制、可以在屋内咫尺空间锻炼,可以作为旱操、工间操等练习,尤其适宜于不能远行户外活动的老年人学习。

注:人体十二经的循行是自手太阴肺经至足厥阴经为一个大循环,萦周不息。

八式健身功的动作就是按着“手之三阴经(太阴肺经、少阴心经、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手之三阳经(阳明大肠经、太阳小肠经、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阳明胃经、太阳膀胱经、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足之三阴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厥阴肝经)从足走腹”的十二经循行规律进行导引的。

动作说明
预备式:
1.垂直立正:全身放松、顶悬百会,意念集中;舌舐上颚,两腋稍空;呼吸自然,气血贯通。

2.松静开立:在上面同一松静情况下,左脚向横开一步,与肩同宽,自然直膝,保持脚尖向前,脚掌平行。

一.双龙出海(吸气)
1.直膝,上体保持舒松,两手自大腿外侧向前向上平举前伸至尽。

2.两臂肌肉有意识放松,肩关节向前顺肘、腕、指关节及其周围筋腱尽量向前引。

3.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同时吸气。

说明:这一动作导引手三阴经内气从脚向手流注,同时伸展运动上肢各关节。

肩锁关节内合,肩斜肌、三角肌、肱三头肌等紧张,臂与手的血流量加大,改善上腋的血循环。

二·二虎潜藏(呼气)
1.两手同时向外旋腕,使手心向上。

2.屈肘、使前臂向内收,肘关节尽量直向后抽至尽;两手平乳,掌缘贴于两肋,在含胸拔背的情况下,两肩锁关节尽量外展,使胸大肌拉开,背阔肌尽量收缩。

与此同时缓慢呼气。

要点:1.手臂抽挽收屈时,肘尖要正对后方收屈。

2.不要以挺胸代替抽挽前臂,注意二者的区别。

胸大肌向外牵拉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

3.收屈时不可耸肩,肩关节应相对松沉。

三·直冲霄汉(吸气)
1.两手转腕使手心相对,指尖向上,母指交叠,其余四指成对指尖扫接,合掌于胸前(膻中)。

2.相合的两掌沿身体正中线:胸骨、鼻梁、印堂直向上冲。

同时伸臂引体向上,仰头上视;两脚跟随之离地,以足趾蹲地。

自踝、膝骨宽、脊椎到肩、肘腕、指全身关节尽量向上伸拉、有穿破苍穹、飞升霄汉之意。

同时深长吸气。

说明:(二)、(三)两个动作连续起来,意念及式子均导引手三阳经脉,使内气循经从手
向上运行流贯。

同时促进阴跷脉与阳跷脉的经气向上运行。

以协调全身阴阳经脉的运行流贯。

(阴阳跷脉均自足踝内、外侧出、循行躯体,上达头目,深入于脑)并能调整人的平衡机能,加强共济运动的协调与稳定。

要点:1.吸气与动作上引速度一致、尽量深长地吸气;吸尽时所有关节引伸至尽。

2.一定要在动作上引的同时徐徐起踵,提拔阳跷脉。

四·海底明堂(呼气)
1.两脚跟缓慢落地,同时两肘收屈,手指仍相合,两腕置颈后天柱旁。

2.缓慢弯腰(直膝)、俯身,两手沿颈后两侧分开,掌心向下经胸前直压地面,尽可能地靠近两足前,昂颈前望、指尖仍相对。

有如深潜海底之意。

同时呼气。

说明:以上肢的动作导引足三阳经脉,使内气从头向足下运行。

同时也导引了任督脉。

这式子除大幅度运动腰脊椎关节和腰肌外,还锻炼了颈的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上下肢的肌肉群及其筋腱。

所以这一动作,对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颈神经综合症、足膝疲软等有好处。

膝迁就。

经一个时期练习会越弯越低,短期内即可提高腰腿的柔韧性。

以致老年人也可以做到双手按地。

2.呼气细缓,与弯腰俯身,上肢下压动作协调一致。

五·怀中抱月(吸气~呼气)
1.保持上式直腿俯昂首的姿势,两臂尽量向前伸向外展,沿地面划一大圆圈;两手收至足前成仰掌,中指尖相接,好像要把整个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都尽收我身,因而随动作深长地吸气。

2.拔腰、敛臂、以腰带上体向上恢复直立姿态,同时带动两臂上提,两掌心向上如捧重物沿阴经升至上腹前。

配合动作呼气。

说明:这是上一式的继续。

加强了上式的运动量,要注意:
1.导引带脉的经气(带脉环腰一周:本式子在俯腰的情况下意念和动作形式都可以看作是对带脉经气流通的模拟)
2.上动之后,以动作导引足三阴经的自然循环,自足向腹运行(足之三阴经由足走腰)。

要求:
1.动作要尽量向外伸展,但不要提臂;抱园动作在原来下压的最低水平上进行。

2.吸气深长,与抱园动作一致,不可憋气。

3.动作一定要注意腰为主宰、拔腰与呼气一致。

4.两手上捧时保持原来手心向上、中指尖相对接的姿势不变,要靠近体前,并有如捧重物的想象及内劲。

六·仰举天苍(呼气)
1.接上式两手继续上升至膻中,两乳线中点(两大拇指向胸内侧转动),使掌心向前上方,手指仍相对,中指相接。

同时开始吸气。

2.两臂慢慢向上撑举,肘关节尽量撑直,两手心向上仰托。

中指仍相接。

同时头向上望掌背,意念如有擎天之势。

同时使全身关节、肌腱向上拔引伸张,增加肩关节的活动程度,对治疗岗上肌腱炎、肩峰下滑炎及肩凝症疾患有好处。

要点:1.本式与动作(三)“直冲霄汉”都是向上伸展动作,但本式要求脚跟不离地,脚下生根,立如古松。

2.仰举时不要耸肩、只可放松,有上引的意念。

3.目上望掌背,或向上极目苍穹。

七·三盘落地(呼气)
1.两臂向后向两侧伸展,同时缓慢直体屈膝下蹲,眼平视前方,开始呼气。

2.继续作深蹲、呼气。

同时两手自身体两侧经大腿旁向前上伸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上、指尖向前。

对肩、髋、膝关节及腰肌、臀大肌均有良好的锻炼。

要点:1.下蹲时上体不可前俯,脚跟不能离地,臀应向内收敛,脊柱保持自然垂直姿势,尽量保持尾阊中正。

2.下蹲应缓慢进行,不要做快动作,过快会因体伴突然改变而脑缺血易产生眩晕,血压不正常的人更应注意。

3.两臂向前平伸要直,平肩高即可。

八·顺手牵羊(吸气~呼气)
1.在两臂前伸平举的情况下,直体起立,保持头容正直,目视前方。

同时吸气。

2.两手向内转腕使手心向下,然后两臂同时下落,两掌下按,收放大腿旁作按掌式松静站立姿势。

极目远视,视而不见,同时呼气,吐唯绵绵,意存丹田。

说明:这个式子是引气还原的收功姿势。

做最后一趟时应默默站立一会儿,使全身舒松,然后再收式、走动。

以上八个式子有十次呼、吸,又称五息(采用“气呼吸法”、即吸时以鼻吸、舌舐上颚,呼时口微张吐气)。

练完为一趟,锻炼者可按自己的时间、体力、精神(入静状态和运动的心理状态)等决定锻炼趟数,一般可以做36趟。

如果每日单项练本功法,不可少于9趟,因为运动量太小,内气调动程度不大,功效也不大。

本功法锻炼过程都是张目做的,对眼球睫状肌,视神经均有锻炼作用,但必须要入静:心静、神静。

做完最后一趟才接做收式立正还原。

收式:自然重腕、指尖放松;左脚向右脚靠拢成立正姿势。

自然呼吸,自由走动。

一九八五年五月
气功学概念: 研究人体自我身心锻炼方法理论的科学。

练气功六要领:1.松静自然;2.动静结合;3.练养相兼;4.意气相依;5.火候适宜;6.循序渐进。

练气功注意事项:
1.树立“三心”:信心、决心、恒心;坚持下去,必有成效;
2.正确指导,符合规律,动作规范;
3.选择练功环境:最好无燥音,无污染,无干扰;
4.作好功前准备;事情做好,两便排空,无杂念,思想集中,衣着宽松;
5.选择练功时间:大饥大饱不能练、大怒大喜不要练,大忧大恐不能练;
6.三稳:起功要稳,练功要稳,收功要稳;
7.合理作息,量力而行。

8.气功三要素:调身、调息、调心;呼吸气要:细、匀、深、长。

三节保健功:
1.双手托天理三焦;
2.五劳七伤往后瞧;
3.双手抵足固肾腰。

太极气功十八法:1.起势调息;2.开阔胸怀;3.挥舞彩虹;4.轮臂分云;
5.定步倒卷肱;
6.湖心划船;
7.肩前托球;
8.转体望月;
9.转腰推掌;10.马步云手;11.捞海观天;12.推波助浪;13.飞鸽展翅;14.伸臂冲拳;15.大雁飞翔;16.旋转飞轮;17.踏步拍球;18.按掌平气。

十六字诀:发宜常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抵腭齿宜数叩津宜数咽背宜常暖浊宜常呵胸宜常擦腰宜常摇足心宜常搓肢节宜摇谷道常椒皮肤宜常干沐浴大小便闭口勿多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