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探讨

合集下载

市政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市政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市政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市政工程是指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排水、供水、燃气、电力、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

在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将针对市政工程的重点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道路交通拥堵问题道路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市政工程中的一个重点难点。

随着人口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道路设施不完善。

一些老旧城区的道路狭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车流量,尤其在高峰期更为明显。

解决措施:对于老旧城区,需要进行道路改扩建,提升道路容量。

在新开发区,要合理规划道路网,避免过度集中,同时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如鼓励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等。

2.交通管理不科学。

一些城市缺乏合理的交通规划和管理措施,导致道路交通拥堵。

解决措施:建立科学的交通管理体系,包括交通信号灯的合理设置、交通流量监测和疏导系统的建设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3.停车难问题。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解决措施:合理规划停车场的布局,提高停车位利用率。

同时,推行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方便车辆停放和管理。

二、排水系统建设问题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是市政工程中的一大难点问题。

在河流泛滥、城市内涝等情况下,排水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排水系统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1.排水管网老化问题。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排水管网进入老化期,存在漏水、堵塞等问题。

解决措施:对老化的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和维护,重点加强对易堵塞区域的排水管道清理工作。

2.降雨水处理不足。

当大面积降雨发生时,排水系统常常无法及时处理,容易引起城市内涝。

解决措施:加强降雨水的收集和处理,建设雨水花园、雨水花园等措施,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3.排水设施缺乏。

部分城市缺乏有效的排水设施,导致排水不畅、积水等问题。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老路路基、路面再利用探讨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老路路基、路面再利用探讨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老路路基、路面再利用探讨[2]新乡市方正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摘要: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市路网规模也在随之扩大,公路改建为市政道路面临的老路利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优化道路路线与公交线路,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与质量,老路的利用与设计优化日益受到重视。

在节能环保思想指导下,以新乡市区某道路改造工程为例,分析探讨老路改造中路基、路面利用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老路再利用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活动中心,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深入,城市规模在扩大,城市路网也在随之扩张,为了集约建设用地,将原有干线公路作为骨架路网进行城市路网规划是目前常见做法。

考虑到公路断面与市政道路断面不同、公路线形线位优化调整等影响,城市道路改造中,老路再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1]节省土地资源,老路一般使用的施工技术等级相对低、排水性能差、容易堵塞、路基路面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不长,所以在老路改造过程中应该争取最大化地利用老路资源,本研究着重探讨市政道路中老路路基、路面再利用问题。

1城市路网中老路路基、路面现状上世纪修建的城市路网,老路路面多采用宽9m的沥青路面为主,基层采用石灰石。

随着交通量急剧增加,原有老路路面强度承受能力不足,路面破损严重。

在后期改造中,加宽路面为12m。

近年来,对城区道路的改造中,在改造老路基过程中,对于已经深陷或者弹软的路面要换填处置,将裂开部分刨除,填筑新路。

[2]主要问题集中在:一是,路基沉陷。

老路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路基沉陷的问题,导致路面板块断裂、沉陷、松散,不仅对道路路面的防水能力造成影响,还会加大路基沉降面积增加、路基翻浆的可能性,对道路行车安全及日常使用均造成较大影响。

[3]二是,路面裂缝。

一般老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都或多或少地有路面裂缝问题,比如路面龟裂、不规则裂缝等,裂缝变宽将严重影响出行安全。

[4]三是,新旧路基搭接位置错台,即在新旧路基的搭接处出现纵向通裂,裂缝中也容易出现错台。

浅谈加强福州城市道路破路、占道施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浅谈加强福州城市道路破路、占道施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路防 内涝改造工程 , 琴亭 湖建设及 周边景 观改造项 目中交 二 航局承建的市重点工程福 州魁岐大桥 工程项 目占道施 工 、 市
型工 程机械车 , 大吨位渣 土运输车 等) 使得 市政道路 超负荷 ,
运营 , 由于在城市中 , 车流量不 断增大 , 造成市政道路路面 , 特 别是 市政 窨井 盖周 边框损坏 严重 , 路面 下沉 , 损坑洞 增多 , 破
行道整改造等 日常养护作业和 即将实施 的市 区燃气管道与 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力 电缆沟 隐患专项整治 等等 , 这些改造 工程及 维护作业 给市
民出行和 车辆通行带来一定 的影 响。 11 市政 公 用 管 线 的 施 工 . 近年来 , 随着本市房地 产市场的蓬勃发展 , 新建住宅小 区
和商务楼 、 旧城区改造等 如雨后春 笋涌现 。为配合房地 产开 发商各项 目发展 、 推进 , 势必要 实施各类公 用配套 设施工 程 ,
便捷 。同时为杜绝市政 排水 井盖因偷 盗缺失而造成人员 伤害 事故 , 近年来 , 福州市政工 程管理处领导 高度重视 , 将原有 的 铸铁 、 不承重 的水泥井盖逐步更换 、 更新为新型环保 复合 型和
作 中显得尤为重要。
1 当前 城 市 道 路 建 设 的 现 况
道路破路修 复的频 率增 多。
1 2市政 日常 的 养 护 作 业 : .
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 高、 私家车增长加快 , 加之在城市 建设 过程 中 , 大型车辆行驶较 多 , 尤其是 重型超载 车辆 ( 如大
以近年来福州市二环 以内的一些建 设项 目为例 :0 0年 21 福飞路 、 南平东路 、 长乐南 路 、 台江路 、 贤南路沿 线拓 宽改造 , 2 0 —2 1 0 9 0 0年福峡路全线拓宽改造 , 以及 去年下半 年 的秀 峰

道路拓宽改造常见问题与对策探究

道路拓宽改造常见问题与对策探究

道路拓宽改造常见问题与对策探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部分道路已经满足不了市民的出行要求,普遍出现道路技术等级不足、使用性能恶化、交通拥堵甚至阻塞现象严重、路基路面病害大范围出现等状况,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对原有的道路进行拓宽改建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然而,由于各个城市地理环境有所差异,环境气候也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城市道路拓宽改建的施工规范。

本文依托实际改扩建工程为背景开展研究,针对改扩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扩建路施工优化方案,并对广东省其他改扩建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改扩建;路基路面;问题;施工优化0引言市政道路的新建是有规划、规范等依据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也比较成熟的,但是针对旧路拓宽、改造的措施与规范并不很完善,相应的工程经验也比较少,尤其是在城市交通道路的改造方面更是欠缺。

本文主要针对改扩建道路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案和控制标准。

1旧路拓宽工程中的常见问题道路拓宽改造实践表明:在对旧路进行拓宽改造后,主要的问题表现为道路路基和路堤的损坏,从而导致道路路面和各部分的整体性能下降,进而促成道路路面裂缝的结果。

具体的道路问题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1道路路基损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新旧两部分路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新建路基面沿着结合面滑动,导致路基整体失稳。

1.2路基差异会导致路面结构损坏。

在沥青路面的结合部位产生的结构松散、坡度改变和差异变形等,会导致路面结构损坏。

在水泥路面上会在结合部位出现延伸性的裂缝和错台,如果这种现象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脱空、板块断裂等现象的发生。

1.3道路路基对于路基的结构性能和路基的耐久性影响巨大。

当路基出现病害时,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路基的耐久性,对道路的美观和经济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新旧路面结合处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如果结合部分的土壤和施工材料的强度不够,容易导致宽路面的路基结合处出现滑动,产生纵向的裂缝;如果施工完毕后的道路排水措施存在问题,极容易导致地下水渗透,引发路基下沉,从而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方案设计实例分析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方案设计实例分析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方案设计实例分析摘要:深圳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各项基础设施工程经过了多年的磨损和社会发展,汽车流量增多等因素,都已经进入了整修改造的阶段。

本文以某道路改造工程为例,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改造;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某路段典型路幅现状为总宽65m,其中主干道为双向六车道,宽25m;混合车道为双向四车道,宽16m;绿化带及人行道总宽为2×12m。

二、交通量预测该城区交通量预测基本资料:根据1999~2000年对番禺沙湾大桥周边交通点的交通量实测数据分析结果,并考虑了我国加入WT O后私家车猛增的因素,计算得出2002年日混合交通量为55000辆;到2025年日混合交通量为90000辆。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见,该段未来交通量是相当大的,对该路段段改造必须充分考虑其交通功能,避免道路改扩建完成不久就要考虑再次扩建再次拆迁现象的出现。

三、一级公路与城市快速路横断面设计比较1道路类别和功改路段在改造前是一条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0~25000辆,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一级公路。

改造成为城市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由于本项目穿过市区,设计车速高、车流量大,采用四幅路横断面型式。

2机动车道宽度一级公路:平原微丘区为3.75m;山岭重丘区为3.50m。

城市道路:计算行车速度大于40km/h为3.75m(车道);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为3.50m(辅道)。

3中央分隔带宽度—级公路:平原微丘区为2.0m;山岭重丘区为l.5m。

城市道路:计算行车速度大于等于80km/h时最小宽度为3.0m;计算行车速度50~60km/h时最小宽度为2.5m;计算行车速度40km/h时最小宽度为2.0m。

市政道路路基拓宽施工技术分析

市政道路路基拓宽施工技术分析

市政道路路基拓宽施工技术分析摘要:目前,路基拓宽工程的特点使市政道路改扩工程中路基拓宽施工难度较大,若不能落实好各项施工要点,均会导致新老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或道路破坏。

高度重视路基拓宽施工要点的理解把握,不断总结工程经验,是市政道路改扩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拓宽;施工技术;分析1路基拓宽施工技术要点1.1路基基底处理路基施工开始前应先将拓宽区域的路基土体表层的腐殖土和杂填土全部清除干净。

架空线、农田或树木区域应先清除树木杂草、腐殖土和不满足强度标准的原状土;居民区在房屋拆迁后将建筑物地基和杂填土全部清除干净,若建筑物为深基础则应清除至规定深度;水塘和沟渠区域则应先排水,将表层60cm厚度的淤泥层进行清除,避免破坏硬壳层,抛掷块石进行排淤,之后逐层填埋山皮石等碎石,无淤泥且含水量大的区域可以将土体翻挖晾晒直至达到最佳含水量;若老路基两侧建有护坡或挡土墙等构筑物均应进行拆除,并将杂填土清除干净。

1.2开挖边坡台阶为使市政道路改扩工程新老路基结合紧密,应在路基结合部开挖边坡台阶,增加新老路基结构结合面积,使用大荷载的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使新老路基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极大地减小了新老路基产生的沉降差异。

一般情况下,开挖边坡台阶的宽度越大,新老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异会越小,这是因为开挖边坡台阶宽度越大,新老路基实际结合的面积越大。

实施开挖边坡台阶前,应先处理老路基边坡,通常边坡处理工作不能一下全部做完,应与边坡台阶开挖同步实施,保证老路基土体的稳定性。

采取削坡方式处理老路基边坡,削坡方式的不同选择对新老路基实际变形差异会造成影响。

若边坡削坡很陡峭,会加大新老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可能性。

处理完边坡后,应准确放样各层边坡台阶开挖线,保证开挖边坡台阶能够沿着顺直线形和准确的位置实施。

实际的作业流程为:先从老路基坡角进行边坡台阶的开挖,当路基填高小于3m时,应将土体一次全部挖完;当路基填高大于3m时,应以深2m、宽3m为规格向结合部逐层开挖,台阶应具有2%~3%坡度的横坡,当与老路基距离小于3 m时,一次全部挖完。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市政道路旧路面改造前,要充分认知市政道路旧路面改造前的结构状况,把控市政道路旧路面改造前的道路畅通性和安全性。

工程设计中,要坚持旧路面改造扩建前拟定的工程设计原则;在工程实施中,要做好摊铺和辗轧施工、接缝和压实施工和施工质量检测三项工作;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旧路面实施科学的处理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改扩建路面结构,确保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良好的实施效果,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旧路面;改扩建;技术措施在市政道路旧路面改造前,必须重视基本情况的考察摸底,对基本情况有充分的认识,本文在分析旧路面改造前必做功课的基础上,提出旧路面改造扩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针对不同性质的旧路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改扩建路面结构,确保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良好的实施效果,将市政道路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出来。

1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1 反射裂缝在市政工程混凝土改造工程中,需要对老旧的道路进行改造处理。

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延长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在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主动做好质量缺陷的规避。

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

当反射裂缝问题发生后,会降低道路的防水性能,导致道路的应力增大,引起道路的严重变形。

这种道路变形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还会影响整个改造工程的质量。

1.2 道路接缝在进行市政混凝土改造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切割机对路面的杂物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保障后续工作。

如果路面出现了裂缝,可以利用压缩空气机,将裂缝当中的杂质清理干净,为后续的施工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在进行新的里面接缝处理工作的时候,要保障路面内部的清洁度与设计一致,误差范围要控制在1mm~2mm之间,以保障路面改造工程质量。

在改造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渗水、漏水的现象。

1.3 道路板块处理技术在道路改造过程中,还需要对板角断裂区域进行处理。

市政道路专项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专项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专项施工方案市政道路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项目概述市政道路专项施工是指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或维修工程的活动。

该项目主要包括路面改扩建、排水系统改善、交通标线划设和绿化工程等四方面内容。

二、施工方案1. 路面改扩建首先,对于需要改扩建的路段,我们将进行车道增加和道路拓宽等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清除原有路面杂物、铺设新的道路基层和面层、辟出新的车道并划设交通标线等。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先拆除后建设的方式,不仅保证交通的畅通,还能确保施工质量。

2. 排水系统改善在路面改扩建工程之前,我们将对排水系统进行改善。

这其中包括清理道路排水沟、疏通下水道和修复损坏的雨水篦子等工作。

为了减少施工对市民的影响,我们将采用夜间施工的方式进行。

同时,我们也会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3. 交通标线划设实施路面改扩建和排水系统改善之后,我们将对整个路段进行交通标线的划设工作。

这包括道路中心线、车道线和停车线等。

我们将使用专业的道路标线设备,并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准确划线。

同时,我们还会根据实际需求对斑马线和人行横道进行划设,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4. 绿化工程为了改善城市道路的环境,我们将进行绿化工程。

具体工作包括种植草坪和树木等,以及安装绿化景观灯。

我们将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并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护。

同时,我们将确保绿化工程与道路改扩建、排水系统改善和交通标线划设相协调,为市民创造一个美观、舒适的城市环境。

三、施工时间安排1. 路面改扩建和排水系统改善:预计施工周期为3个月,时间为每天晚上9点至次日早上6点。

2. 交通标线划设:施工时间为路面改扩建和排水系统改善之后的次日开始,预计需要1个星期。

3. 绿化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2个星期,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

四、施工效果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我们将能够改善城市道路的状况,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市政建设中对于市政道路改扩建也越来越频繁,对改造工程质量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针对旧路改造工程自身特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做好改扩建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改扩建常见问题施工组织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市政道路超期服役的原因,不少早期建成的道路由于设计标准较低,已经无法满足
大交通量的需求。

市政道路改扩建是改善交通行驶状况、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一种方式,越来越被业内同行所认可。

与新建工程项目相比,旧路改造建设项目有着自身众多独特的技术特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本文就此做一浅析,与业内探讨。

一、市政道路改造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
市政道路改造在设计上主要特点是尽量利用旧路,以节省投资,同时也应提高标准,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技术上则存在新旧路基交接、路面结构处理等问题,与新路建设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必要时还可采用特殊材料或施工方法,以获得更佳的效果。

近年来,国内院校和高速工程建设中已开展新旧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研究课题。

在国外,美国高速公路中间带通常设计的较宽,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便于将来的道路拓宽和翻新。

日本对软土地基上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针对半幅拓宽路堤提出了一系列工程措施。

二、改扩建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近几年刚在我国开始出现,国内对该方面尚无高速公路拼接技术的设计、施工基本上无规范可循,针对具体工程,在施工和设计上难免存在一些不合适的地方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角度考虑,充分利用旧路无疑很好,但旧路一般标准较低,而当今公路设计等级普遍在二级以上,旧路一般无法全部满足规范要求。

如何取得经济与技术标准的最佳平衡点,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原则上,为适应未来的发展,应以满足技术标准为主,在达到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再考虑经济问题,特别是关键的指标,如车道宽度、最小圆曲线半径、超高值和缓和曲线长度等。

不过,一些比较次要的指标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作适当的处理,诸如旧路改造中比较常见的路面大修项目,经常采用的是”白加黑”结构,就是在原有的砼路面上进行适当的调平后加铺沥青面层,由于旧路的平面线和纵断面线型已经既有,所以平纵面的设计应该是尽量的拟合、跳顺,而不应该过分地强按规范的要求去强调平、纵面组合,为了平纵组合的”合理”,调整$纵断面变坡点的位置,大大增加了工程量。

2、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有很大部分利用旧路作路基,旧路经多年行车,已相当稳定。

若原路面为沥青路面、水泥砼路面,且路面情况较好时,可直接在其上铺设新路面。

但新路纵断面线型设计不可能完全地按旧路进行,因此需对路面基层、面层的厚度作弹性处
理。

还要注意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工艺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往往在此产生人为的质量不合格因素,如密实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开挖台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老路边坡没有处理完全及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不严等,因此要做好新旧路基交接处水泥砼路面处理及结构层厚度处理、旧水泥砼路面铺筑新路面等的处理。

3. 避免和减少改扩建工程路面病害。

国内虽然进行了不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但由于没有完善的设计、施工等规程和规范,相当一部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在通车不到2年,局部段落就出现质量病害; 改扩建工程中旧路路基强度与。

稳定性勘测和评价,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

在对道路加宽加铺改造时要特别注意:一是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新路基的塑性累积变形对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二是新旧路基间的刚度差异对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三是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等。

三、改扩建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
1、在施工组织方面,最大特点是车流量大,施工过程需花很大精力维持交通;其次,旧路沿线路口、工厂与商铺出口及路线交叉很多,因此,必须做出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当地经济生活的影响。

旧路改造施工一般需要维持车辆通行,在一些车流量大的道路更是重要,如何组织施工以令交通顺畅是施工进度的关键。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单边施工,单边通车,这是基本。

不同的工程各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应根据旧路较宽时、沿线路口较多时等实际情况分别处理。

施工时应全面考察全路
段的出入口情况,并调查当地的小路连接情况,合理地定出预留缺口的位置。

2、施工前必须制定严密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中加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并以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为主要手段,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工程方可顺利完成。

首先,详细调查,制定方案.在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

并且日进度计划要考虑雨天或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

再次,要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而土质最大干密度直接影响压实度大小,对同一土质来说它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但由于公路工程沿线各类土质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作业范围内各类土质分层状况及厚度也不完全一致,各类土质的最大干密度差别也较大,再加上施工作业的千变万化,使土质变得混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根据土质分布路段及土
质类别进行确定,更需要根据每一回填层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当然土质变化不大、最大干密度变化就小,对工程质量影响就小,最大干密度就容易确定。

因此,最大干密度确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标准,使得施工难以进行,造成浪费;也不要降低标准,使得工程质量低下,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此外,还要建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

总之,随着市政道路规模等级逐渐提高,为了充分发挥道路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城市入口处的改造项目及城市旧路面拓宽改造项目逐渐增多,如何克服许多困扰多年的质量通病,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将改造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提升城市功能,需要我们设计部门、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部门等共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