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名解和问答题

合集下载

正畸题

正畸题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和三个序列弯曲。

方丝弓矫治器使牙齿移动有 2 个原理:一是使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

具有良好弹性的矫治弓丝,当被弯曲成各种形态时,便有趋于回复到原来位置的作用,当这种弓丝的原来位置与理想的牙齿移动位置相一致时,亦即将弓丝弯曲成各种形态及弯制成各种弹簧加力单位,将其结扎在矫治牙上,此时,弓丝有回复到原来位置的作用,也就对矫治牙产生矫治力,使发生所需要的移动。

二是应用保持性弓丝作为固定和引导。

保持性弓丝是指本身不具有变形能力,而与牙弓形态相一致的弓丝。

这类弓丝结扎在支抗牙或需矫治的牙上,对牙齿的移动能起引导和控制作用。

这一类弓丝的作用力是要外加的,最常用的是借助于橡皮弹力牵引圈或螺旋弹簧,而使矫治牙移动或改正颌间关系。

(1)第一序列弯曲(first order bend):是在矫治弓丝上作水平向的一些弯曲,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弯曲。

1)内收弯(inset):所成弯曲的弧度向内凹。

2)外展弯(offset):所成弯曲的弧度向外凸。

上颌矫治弓丝的第一序列弯曲包括在两侧中切牙与侧切牙间弯制内收弯及在两侧侧切牙与尖牙间、两侧第二双尖牙与第一恒磨牙间弯制的外展弯,并在弓丝末端插入末端管后部位向舌向弯曲。

下颌弓丝的第一序列弯曲包括在两侧侧切牙与尖牙间,第一双尖牙近中面后移0.5mm 处,及第二双尖牙与第一恒磨牙邻接部位后1mm处作外展弯,而无内收弯。

弓丝末端亦需作向舌侧的弯曲。

(2)第二序列弯曲(second order bend):是矫治弓丝在垂直向的弯曲,这类弯曲可使牙升高或压低,亦可使牙前倾或后倾。

第二序列弯曲有后倾弯(tip back bend),末端后倾弯(terminal tip back bend),前倾弯(tip forward bend)及前牙轴倾弯(axial positional bend)。

(3)第三序列弯曲(third order bend):只能在方形弓丝上完成。

正畸学考试试题三套(含答案)

正畸学考试试题三套(含答案)

正畸学考试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潜行性骨吸收2.稳定支抗3.生长中心4.Bolton指数二、问答题(80分)1.矫治后复发的因素有哪些?(10分)2.什么是切牙债务?调整切牙债务的因素有哪些?(7分)3.哪些情况可致磨牙成远中牙合关系?(8分)4、试述颜貌观察的要求及方法。

(15分)5.在制定牙列拥挤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0分)6.有人说,医生了解病人的生长发育状况,就像司机有了一张陌生城的地图,请阐述你的见解?(20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在压力侧牙槽骨部分区域出现透明样变,在相对于透明样变区内的骨质和透明样变周围的骨质中出现大量破骨细胞、骨质吸收,这种骨质吸收的方式称为潜行性骨吸收。

2.同一个或同一组牙齿发生整体移动比发生倾斜移动所需的力大,利用一个或一组牙的整体移动来支持一个或一组牙的倾斜移动,使整体移动的部分不动或仅移动少量,而倾斜移动的部分达到理想的移动效果。

这种支抗方式称为稳定支抗。

3.在骨的生长过程中,速度快、较活跃的部分称为生长区;而某些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行生长的生长区称为生长中心。

所有的生长中心都是生长区,但生长区并不一定都是生长中心。

4.指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由Bolton首先提出。

分为前牙比和全牙比。

用于判断牙齿大小的协调是否有问题,可协助诊断和分析错牙合形成的机制,并可作为制订治疗计划时的参考因素之一。

二、问答题1.矫治后复发的因素有哪些?答:(1)肌动力平衡的最终改建尚未完成。

在错牙合畸形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与畸形相适应的动力平衡;畸形形态的矫治完成往往先于功能和动力的改造,这样,畸形形态矫治完成后,旧的动力平衡的影响导致畸形的复发。

(2)牙周膜纤维张力未恢复平衡。

牙周组织的改建对牙的稳定和牙保持在平衡的位置都是很重要的,在牙龈结缔组织纤维和牙周膜纤维的张力建立起新的平衡前,牙不能稳定于新的位置。

归纳口腔正畸学考试题目.doc

归纳口腔正畸学考试题目.doc

口腔正畸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Idea normal occlusio n:理想正常河: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2.Anchorage: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施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体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称作“支抗”。

3.Deep overbite: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者称为深覆合,可分为3度。

Ⅰ度深覆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Ⅱ度深覆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Ⅲ度深覆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

4.Leeway space:替牙间隙(leeway space) 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双尖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即:替牙间隙=(Ⅲ+Ⅳ+Ⅴ)- (3+4+5)。

在上颌单侧约有0.91~mm,在下颌单侧为1.7~2mm.。

5.Interceptive Treatment:阻断矫治(Interceptive Treatment)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采用矫治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X线头影测量常用的基准面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Bolton平面。

2.支抗的种类:颌外支抗、颌内支抗、颌间支抗。

3.矫治力以力的来源分,可分为:颌内力、_颌间力_、颌外力。

以力的强度分,分为_重度力:_ 力强度大于350gm、_轻度力: 强度小于60gm ___、_中度力:为60gm~350gm之间_。

以力的作用时间分,分为__间歇力___、___持续力_____。

以矫治力产生的方式分___机械力_、_肌能力___、_______磁力__。

(完整版)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

(完整版)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

Malocclusion:错合畸形。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称为错颌畸形。

Ideal normal occlusion :理想正常合。

是 Angle 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 :个别正常合。

凡轻微错合对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这种正常范围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个别正常合。

Preventive orthodontics :预防矫治。

胚胎第六周牙板开始发生至恒牙列建合完成这段时期,对影响乳牙及恒牙、牙槽骨、颌骨等正常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因素及时去除,从而使牙列顺利建合,颌骨正常发育,颜面协调生长,颌面部各器官功能健全,儿童心理发育健康。

预防矫治包括早期预防和预防性矫治。

Interceptive Treatment :阻断矫治。

对于正在形成或刚产生的错合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用权其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用矫治的方法促进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Anchorage :支抗。

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的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为支抗。

Leeway space :替牙间隙。

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双尖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在上颌单侧约有 0.9~1mm,在下颌单侧为 1.7~2mm.。

Deep overbite:深覆合。

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 1/3 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 1/3 以上者,可分三度:Ⅰ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 1/3 而不足 1/2;Ⅱ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 1/2 而不足 2/3;Ⅲ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 2/3。

(完整版)口腔正畸学问答题重点

(完整版)口腔正畸学问答题重点

(完整版)口腔正畸学问答题重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口腔正畸学问答题重点总结1、什么是切牙债务,调整切牙债务的因素乳牙恒牙交替的过程中,恒前牙一般比相应的乳前牙大,其差值称为切牙债务(incisor liability)。

补偿:乳牙间有适当的牙间隙;恒切牙萌出时更偏向唇侧;尖牙之间牙弓宽度增宽;前磨牙萌出时较乳牙偏向颊侧,增加了牙弓宽度;乳牙恒牙大小比例协调;替牙间隙的调节作。

2、颅面骨的发育方式?1. 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 骨缝的间质增生。

3. 骨的表面增生。

3、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有哪些?4、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4、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6、下颌功能分析。

5、青春期的预测方法:由于正畸治疗特别是矫形治疗在青春早期或高峰期进行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青春期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身高的生长情况:颌面部的生长与全身的生长高峰期基本一致,或稍后、前。

而面告。

下颌综合长,后面高与身高之间又特殊的相关关系,约在身高之后个月。

由于需患者有特殊的身高测量资料方可应用,不便临床使用。

2)第二性征:由于男性第二性征不明显,仅用于女孩,可用月经初潮作为判断指标,月经初潮几乎恒定的发生于青春迸发期顶峰之后。

(一般籽骨的出现平均先于月经初潮的1年半—2年)在青春生长高峰期前1—2年,又部分人群(主要为女性),其颌骨生长呈现一个等于或超过伴随第二性征成熟期的颌骨生长量。

这个时期称为Juvenile acceleration。

提示在临床中女孩较早进行矫形治疗的理由。

3)骨龄:以骨骺钙化程度和某些骨的出现或形态作为判断青春期的指标虽有异议,但由于方法简便、科学,判断指标明确,便于掌握,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手腕片: Hagg以手腕片第三指中间指骨骨骺钙化程度分为六个阶段,“FG”阶段为功能矫形开始的最佳时期,可获得最大的矢状生长量(3.6mm)颈椎:与手腕片同样可靠,仅需一张头颅侧位片。

0405第二学期正畸试题

0405第二学期正畸试题

04—05第二学期正畸试题一、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1、 malocclusion:2、 预防矫治:3、 复发与保持:4、 支抗 :5、 个别正常牙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吐舌习惯可用( )矫治器。

2、 生长发育型一般分为四种,其中( )、( )与口腔正畸学关系密切。

3、)、( )、( )。

4、 轻度拥挤的治疗方法( )、( );重度拥挤( )。

5、 头影测量中代表上颌突度的测量项目为( )。

6、)和( )。

7、 乳牙早失多用( )保持间隙。

8、 支抗的类型分为( )、( )、( )。

9、 开牙合常见病因( )。

10、骨骼发育的方式 ( )、( )、(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矫治后不需保持的是( )A 、Activator 矫治后B 、上中切牙扭转90oC 、吐舌习惯D 、1┼1反牙合2、替牙间隙指( )A 、 (Ⅰ+Ⅱ+Ⅲ)-(1+2+3)B 、 (1+2+3)-(Ⅰ+Ⅱ+Ⅲ)C 、 (Ⅲ+Ⅳ+Ⅴ)-(3+4+5)D 、 (3+4+5)- (Ⅲ+Ⅳ+Ⅴ)3、儿童口呼吸适合于选用()矫治器A 、唇挡B 、前庭盾C 、平导D 、FR 矫治器4、从正畸学角度看,早期充填乳牙龋的目的为( )A 、恢复咬合功能B 、防止食物嵌塞C 、保持牙弓的长度和完整性D 、防止恒牙阻生5、直丝弓矫治器托槽最基本特征是( )A 、抗旋转与抗倾斜B 、消除了第一、第二序列弯曲C 、消除了第三序列弯曲D 、以上都不对6、垂直牵引头帽可矫治( )A 、IIB 、IIIC 、开颌D 、轻度拥挤7、一患者,第一恒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盖7mm ,上前牙唇倾,深覆牙合III 度,下前牙拥挤4mm ,诊断为( )A 、 I 1+Ⅱ2+Ⅳ1B 、Ⅱ2+Ⅰ1+Ⅳ1C 、Ⅱ2+Ⅳ1+Ⅰ1D 、Ⅳ1+Ⅰ1+Ⅱ28、一患者,1┼ 1 6┼6 中性,2┼2间隙为10mm ,诊断为( ) A 、I 1 B 、Ⅴ C 、Ⅱ3 D 、Ⅱ3+Ⅴ9、目前头影测量常用的基准平面为( )A 、前颅底平面B 、腭平面CD 、下颌平面10、下列属与颌外支抗的为( )A 、Nance 弓B 、舌弓C 、口外唇弓D 、横腭杆四、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 1 6 61 11、多生牙的处理原则是拔除( )2发育( )3、正畸螺旋簧用来扩大牙弓,力值较大,属矫形力( )4、吐舌习惯应用前庭盾来矫正( )5、转炬只能在方丝上完成( )6、II 类牵引属颌内支抗( )7、下颌后缩患者用功能矫治器矫治( )8 )9、复发不能避免,只能预防( )10、双曲唇弓在矫治器中不能用于作连接体( )五、简答题 (每题5分,共25分)1、 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2、 临床正畸加力合适的指征3、 早期矫治的有利因素4、慢速扩弓5、高角、低角六、病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某患者,女,16岁,6┼ 6 10mm 。

医学类齿科名词解释解答题

医学类齿科名词解释解答题

名解: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错牙合畸形: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期异常等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之间的牙合关系异常,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理想正常牙合:是Angle提出来的,即全副牙齿完整、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十分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个别正常牙合: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的范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

预防矫治:是指在错牙合畸形发生以前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除去各种可能造成错牙合畸形的因素以避免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阻断矫治:是指在错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口腔早期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向严重方向发展,将牙合面的发育导向正常。

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将的,根据不用牙颌面畸形选用不同类型矫治器。

外科矫治: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性错牙合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治,通常由正畸科和颌面外科的医师合作完成。

以保证颅颌面畸形及关系均能得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生长:是指活体的组织、器官等在生物学过程中的数量,形态变化,是细胞分裂,细胞增殖和细胞体积增大及间质增加的结果,是可用测量值来表示的量的变化。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增长的程度、表现为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过程。

生产间隙:一般在前牙部分,3~6岁犹豫生长发育而出现牙列间隙,但没有一定的类型。

灵长间隙: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出现的间隙,是灵长类动物的特征。

替牙间隙: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实牙和第一、二双尖牙打。

个别牙错位:是指个别牙偏离正常位置,出现唇向和颊向错位,腭向或舌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斜轴、易位等。

中性关系:上下颌骨及上下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当正中牙合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

【VIP专享】口腔正畸学考试试题标准答案

【VIP专享】口腔正畸学考试试题标准答案

口腔正畸学考试试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1.近中终末平面终末平面是指乳牙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

(1分)近中终末平面是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位置。

(1分)1.2. Leeway space替牙间隙。

(1分)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

(1分)1.3. Pont index庞特提出牙冠宽度与牙弓宽度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0.5分)以上颌4个切牙牙冠宽度之和来预测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

(1.5分)1.4.潜行性骨吸收当矫治力过大时,牙周组织发生透明样变。

(1分)骨的吸收不在牙槽骨内面直接发生,而发生在透明样变相对的骨髓腔内表面及透明样变区周缘。

(0.75分)可使牙移动的速度减慢,被治疗的牙过度松动、疼痛,恢复时将发生牙根骨粘连。

(0.25分)5.Maximum anchorage最大支抗。

(0.5分)支抗是支持矫治力,对抗矫治力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固力概念。

(1分)最大支抗是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支抗牙的移动不超过拔牙间隙的1/4。

(0.5分)6.锁牙合是后牙的一种错合畸形。

(0.5分)上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下后牙的颊侧,或是下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上后牙的颊侧。

(1.5分)7.B点下齿槽座点。

(0.5分)下齿槽突缘点与颏前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1.5分)8.生长中心在骨的生长过程中,生长活动更快、更活跃、程度更大的区域,称为生长区。

(0.5分)生长区中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行生长的区域称为生长区。

(1.5分)9.间隙分析在模型上通过测量恒牙牙弓的必需间隙(0.5分)和可用间隙(0.5分),分析牙弓的拥挤程度。

(1分)10.斜面导板是简单的功能性矫治器。

(0.5分)位于上颌腭侧的基托增厚形成斜向后下的斜面,通过改变下颌位置诱导下颌向前,并压低下前牙同时增加后牙垂直向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一个或同一组牙齿发生整体移动比发生倾斜移动所需的力大,利用一个或一组牙的整体移动来支持一个或一组牙的倾斜移动,使整体移动的部分不动或仅移动少量,而倾斜移动的部分达到理想的移动效果。

这种支抗方式称为稳定支抗。

2、正畸力力值较弱作用力范围小,通过牙在生理范围内移动,以矫治错畸形。

3,生长中心:在骨的生长过程中,速度快、较活跃的部分称为生长区;而某些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行生长的生长区称为生长中心。

所有的生长中心都是生长区,但生长区并不一定都是生长中心。

4.近中终末平面终末平面是指乳牙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

(1分)近中终末平面是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位置。

(1分)5. Pont index 庞特提出牙冠宽度与牙弓宽度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0.5分)以上颌4个切牙牙冠宽度之和来预测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6.潜行性骨吸收当矫治力过大时,牙周组织发生透明样变。

(1分)骨的吸收不在牙槽骨内面直接发生,而发生在透明样变相对的骨髓腔内表面及透明样变区周缘。

(0.75分)可使牙移动的速度减慢,被治疗的牙过度松动、疼痛,恢复时将发生牙根骨粘连。

(0.25分)7. Maximum anchorage 最大支抗。

(0.5分)支抗是支持矫治力,对抗矫治力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固力概念。

(1分)最大支抗是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支抗牙的移动不超过拔牙间隙的1/4。

(0.5分)8. B点下齿槽座点。

(0.5分)下齿槽突缘点与颏前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1.5分)9.间隙分析在模型上通过测量恒牙牙弓的必需间隙(0.5分)和可用间隙(0.5分),分析牙弓的拥挤程度。

(1分)10.斜面导板是简单的功能性矫治器。

(0.5分)位于上颌腭侧的基托增厚形成斜向后下的斜面,通过改变下颌位置诱导下颌向前,并压低下前牙同时增加后牙垂直向生长。

(1.5分)11矫形力Orthopedic force 又称整形力。

作用力范围大,力量强。

主要作用在颅骨,颌骨上,使骨骼形态改变,对颜面形态改变作用大。

12 .In terceptive Treatme nt :阻断矫治(I nterceptive Treatme nt )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采用矫治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13.错合畸形(英文名称:malocclusion ):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

上下牙之间的合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14 .锁牙合是后牙的一种错合畸形。

(0.5分)上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下后牙的颊侧,或是下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上后牙的颊侧。

(1.5分)分为正锁合和反锁合两种。

正锁合:是上后牙的舌斜面位于下后牙颊斜面的颊侧,合面无咬合接触。

反锁合:是上后牙颊尖的颊斜面位于下后牙舌尖舌斜面的舌侧,合面无咬合接触。

15.辅助性正畸是通过正畸牙移动,辅助其他牙科临床控制疾病、恢复功能的正畸治疗。

16直接性骨吸收在大小适宜的矫治力作用下,压力侧牙槽骨的吸收是内面直接发生称为直接性骨吸收。

17. X线头影测量(cephalometrics ):主要是测量X线头颅定位照相所得的影像,对牙颌、颅面的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使对牙颌、颅面的检查、诊断由表面形态深入到内部的骨骼结构中去。

18中性错牙合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即当正中牙合位时,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若全口牙无一错位者,称为正常牙合;若有错位者则称为中性错牙合。

中性错牙合可表现为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牙合及后牙反牙合、舌侧错位等。

19.复杂拥挤除牙量骨量不调造成的拥挤之外,还存在颌骨、牙弓之间关系不调,并影响到患者的面形,有时还伴有口颌系统功能异常。

20综合性正畸即对非骨性或仅有轻度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健康成年人牙列进行全面的正畸矫治。

【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体积或重量的增加,由细胞的增值和细胞间质的增加,出线形态上的体积增大,发育是指组织增长的程度,表现为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两者密切相关通常同时进行。

【生长型】:生长型是反映身体各部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空间比例关系变化。

身体所有组织器官系统按其生理需要其生长速度不一致,因此表现出特定的生长型,生长型是遗传的表现型【incisor liability】:切牙债务,恒前牙一般比相应的乳前牙大,其相差的量。

【终末平面】:乳牙he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

【crowding】:拥挤度,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差。

I度拥挤:0 —4mm(含)II度拥挤4 —8mm (含),111度拥挤,8mm以上。

【curve of spee】: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颊尖及磨牙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study model】:记存模型。

是矫正前、矫正过程中某些阶段及矫正完成后患者牙he状况的记录,应制作精确,长久保存。

【间隙分析】:在模型上通过测量恒牙牙弓的必须间隙和可用间隙,分析牙弓的拥挤程度。

【pont index】:以上颌4个切牙牙冠宽度之和来预测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

【全颅底平面】:颅底点与鼻根点之间的连线。

【头影测量标志点】:标志点是用来构成一些平面及测量内容的点。

理想的标志点应该是易于定位的解剖标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相对稳定。

【基准平面】:是在头影测量中作为相对稳定的平面,由此平面与各测量标志点及其他测量平面间构成角度,线距,比例等测量项目,目前最常用的基准平面为前颅底平面,眶耳平面,Bolton 平面.【Moyer预测法】:是以下颌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末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

tanaka-johnston 预测法:下颌切牙牙冠宽度总和/2+10.5=下颌单侧尖牙、前磨牙宽度总和下颌切牙牙冠宽度总和/2+11.0=上颌单侧尖牙、前磨牙宽度总和【潜行性骨吸收】:矫治力过大时,牙周膜中的血管可因过度受压而局部缺血,或血管被压迫局部出血,导致血栓形成及无细胞区的透明样变。

破骨细胞在相对于透明扬鞭的骨髓腔内表面及透明样变区周缘进行骨吸收。

可使牙移动速度减慢,被治疗的牙过度松动、疼痛,恢复时将发生牙根骨粘连。

【torque】:转矩。

使牙体一部分移动,另一部分限制移动。

【差动力支抗(Differential anchorage)】: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于两个或两组不同的牙齿,根据其产生的组织反应不同,使需要移动的牙得以移动,不需移动的牙很少移动甚至不动。

其基础是牙周膜面积的差异。

【交互支抗(Reciprocal anchorage) 】:利用施加在矫治牙上的矫治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移动支抗牙,这类支抗称为交互支抗。

【稳定支抗】:同一个或一组牙发生整体移动比发生倾斜移动所需的力大,利用一个或一组牙的整体移动来支持其倾斜移动,使整体的部分不动或少动,而倾斜移动的部分达到理想的移动效果。

【maximum an chorage 】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支抗牙的移动不超过拔牙间隙的1/4【applianee】:是一种治疗错合畸形的装置。

可产生作用力,或是咀嚼肌口周肌的功能作用力通过矫治器使畸形的颌骨、错位牙及牙周支持组织发生变化,以利于牙颌面正常生长发育。

【功能矫治器】:本身并不产生任何机械力,其作用是通过改变口面肌肉功能改变口颌系统软硬组织的异常生长,引导其正常生长,从而矫正形成中的错合畸形的一种矫治器。

【冠角】:指牙齿的近、远中倾斜,牙齿临床冠长轴与he平面垂线所组成的角为冠角或轴倾角,代表了牙齿的近、远中倾斜程度。

【早期矫治】是指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只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及高峰期阶段,对已表现出的牙颌畸形、畸形趋势及可导致牙颌畸形的病因进行的预防、阻断、矫正和导引治疗。

【一般性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可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不同的矫治器,如可摘、活动、固定等。

一般性矫治较复杂,应由正畸专科医生进行。

【反覆盖】:下前牙切端位于上前牙切端之唇侧,常在严重的下颌前突,前牙反合时出现。

【开he】:在正中he位时,上下颌部分牙在垂直方向无he接触的现象。

【反合】:上下牙弓及颌骨水平向发育异常,分前牙反合和后牙反合,前牙反合表现为下颌牙咬于上颌牙唇侧;后牙反合表现为下颌牙咬于上合牙颊侧,但并非锁合。

1、建he的动力平衡有哪些?答:1 )前后向动力平衡:向前一颞肌、咬肌、翼内肌,舌肌,咬合力;向后一唇肌、颊肌2)内外向:向内一唇颊肌;向外一舌肌3)垂直向:闭口肌(颞肌、咬肌、翼内肌);开口肌(翼外肌)2、如何判断生长高峰期答:1)身高和体重的生长情况2)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月经初潮表明女孩生长高峰已过约17个月3 )骨龄:左手手腕X片或颈椎片参考:男12-13y,女9-10y4)牙龄3、替牙间隙的作用答:在上颌单侧有0.9-1mm ,下颌单侧有 1.7-2mm。

利用这些间隙,可以使终末平面为垂直型的牙列,替牙后能建立磨牙的中性关系。

4、替牙期可出现哪些暂时性错合答:上颌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恒切牙替换时出现轻度拥挤第一磨牙建he初期为尖对尖关系前牙深覆盖5、终末平面的分型答:1)垂直型: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呈一条直线2)近中型: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位置3)远中型: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位置6、口呼吸引起错合畸形的病因答:1 )口呼吸T下颌下垂、面肌张力增加,舌体被牵引向下,上颌牙弓内侧失去舌体支撑,外侧颊肌压力增大T牙弓内外肌张力平衡被破坏; 2 )气流从口腔通过,使腭顶下降机制出现障碍。

可引起牙弓狭窄、腭盖高拱、上下牙列拥挤或前突、下颌后缩。

8、angle各类及前牙咬合的表现答:I――中性错合,表现为前牙拥挤错位、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及后牙颊舌向错位等。

II - 远中错合,又分为:1分类,表现为远中错合上颌切牙唇向倾斜;1分类亚类,表现为一侧远中错合,一侧中性关系。

2分类,表现为远中错he上颌切牙舌向倾斜;2分类亚类,表现为一侧远中错合,一侧中性关系。

III ――近中错合,又分出3分类亚类,表现为一侧近中错合,另一侧中性错合。

可表现为前牙反he、切he、开he。

9、理想he的标准答:1 )磨牙关系:上颌6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6近中颊沟,上颌6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6近中颊尖的近中斜面上,上颌3咬合于下颌3、4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