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课件首先对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对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描述,课件紧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内容丰富新颖,层次分明。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可以很好地掌握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试述产神经氨酸酶肺炎链球菌引起HUS的机制。

一、概述

(一)背景

1925 年,首次报道血栓性微血管病,一位 16 岁女孩临床表现为贫血、紫癜、发热伴肾脏受累,检查发现急性溶血性贫血,病理检查发现伴有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1936 年,发现类似疾病,临床表现除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还有血栓 - 血小板聚集。

1947 年, singe 发现一类疾病临床表现除发热、紫癜、肾脏受累外还有出血倾向,定义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TTP )。

1952 年, svmmers 根据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定义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即 TMA 。

1955 年, Gasser 发现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肾衰竭,命名为溶血性综合征( HUS )。

(二)定义

血栓性微血管病(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 TMA )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特征有:

(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以及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2) 肾脏受累时多引起急性肾衰竭。

(3) 经典的 TMA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

(4) 其它类型 TMA :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相、妊娠相关肾病等。

(5) 尽管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最终均可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发微血栓形成。

(三)发病机制

( 1 )病因未明。

( 2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生的关键。与该疾病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抗体、免疫复合物、药物、病毒等。

( 3 )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涉及到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遗传异感因素。

( 4 )一般认为:易感人群中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以引起一系列变化而造成广泛的微血管血栓形成。

?细菌感染引起的血栓性微血管病( HUS )

主要致病微生物是产 VTEC 毒素的大肠埃希杆菌, Verotoxin-producing E.coli (VTEC) 。典型大肠埃希杆菌 0157 : H7 引起的 HUS 患者 ADAMTS13 的活性正常。血清中也不存在 ADAMTS13 抑制性抗体。

有腹泻、出血性结肠炎的 HUS ( D + HUS ) 90% 为 VTEC 感染,其中 70 %为 0157 : H7 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下图为 D + HUS 的发病机制。

( 1 )含有大肠杆菌食物进到肠腔,毒素与肠黏膜受体结合,引起细胞死亡,临床表现为腹泻。

( 2 )毒素进入肠道血液循环,肠黏膜血管网出血,引起出血性结肠炎。

( 3 )毒素进入肠道血液循环,和粒细胞结合,进入血管内皮系统,引起血管内皮系统损伤,即典型 HUS 。

Vero 毒素引起血管内皮系统损伤的机制有:

( 1 )在较高的剪切力下, Vero 毒素可以促进血小板和血栓与内皮细胞的结合,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更多的 Vero 受体,因此 Vero 毒素引起的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较易发生在微血管网。

( 2 ) HUS 患者的血浆中存在抑制内皮细胞产生 PGI2 的物质。

( 3 ) WBC 与受损的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 Vero 毒素相关 HUS 的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 4 ) WBC 在体外可以与内皮细胞黏附,并通过释放蛋白酶而降解内皮细胞的纤联蛋白, Vero 毒素可显著增加 WBC 对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

?溶血性尿毒症 HUS

产神经氨酸酶肺炎链球菌与该疾病相关。正常人红细胞、血小板和内膜细胞含有 TF 抗原,正常情况下这种抗原被 N 乙酰神经氨酸酶覆盖。正常人血液中存在 TF 抗原的 IgM 抗体。产神经氨酸酶神经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降解 N- 乙酰神经氨酸酶,使 TF 抗原暴露,导致它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减少和红细胞减少,即 HUS 。

产神经氨酸酶肺炎链球菌引起的 HUS 溶血性贫血机理包括:

( 1 )红细胞表面 TF 抗原与 gM 抗体结合,引起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损伤。

( 2 )微血管内皮上的 TF 抗原与 IgM 抗体反应,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 TTP

内皮细胞损伤引起 VWF 多聚体释放与 TTP 的发生关系密切。

( 1 ) TTP 的发病机制。

1 ) TTP 主要的组织学异常是血小板微血管血栓的形成,且影响肾脏和脑血液循环。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超大分子 ULVWF 多聚体释放同时存在 vWF 裂解酶缺乏。

2 )先天 TTP 患者的富含血小板血浆受到剪切压力时,就会发生过度血小板凝集,这一过程由超大 vWF 多聚体( ULVWF) 所介导。

3 ) ULVWF 并不是循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相反 ULVWF 经蛋白水解后以较小 vWF 聚合物形式参与循环。

( 2 ) vWF 因子。

vWF 剪切酶活性异常是 TTP 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vWF 因子主要储存在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

Welbel-palade 小体,单体 225 kd ,细胞内为多聚体。

vWF 是内皮细胞的标志物,参与血栓形成。内皮细胞损伤时可释放 vWF 。

( 3 ) ADAMTS-13 。

ADAMTS-13 是 ADAMTS 蛋白家族成员,基因定位 9(q34), 编码 1427aa ,调节 vWF 活性。ADAMTS-13 活性下降可导致 vWF 异常。

ADAMTS13 活性低与 TTP 明显相关。活性降低常见原因有基因突变、自身抗体和抗 CD36 抗体形成。

1 )基因突变:见于慢性复发性 TTP ,血浆中 ADAMTS-13 活性几乎为 0 。该类疾病多为遗传性、家族性。目前已发现 ADAMTS13 基因多个突变。

2 )抗 ADAMTS-1

3 的自身抗体:①见于 70-80% 散发 TTP ;②获得性 TTP ;③ 48-80 % SLE 患者存在抑制 ADAMTS-13IgG 抗体;④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相关 TTP 的发病机制也属此类。

3 )抗 CD36 抗体: CD36 (糖蛋白Ⅳ)是位于细胞表面的血小板反应受体,产生抗 CD36 抗体后,ADAMTS-13 不能与内皮细胞结合,从而不能从内皮释放出来异常巨大的多聚体。

非家族性 TTP 患者不仅存在抗 ADAMTS-13 的自身抗体,还存在抗抗 CD36 抗体形成。

与 VWF 异常相关的其他一些因素包括药物、骨髓或器官移植、

妊娠、肿瘤放疗或化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肝脏疾病等。

?补体系统异常引起的血栓性

微血管病( HUS )

HUS 患者血清 C3 水平下降,进入缓解期则恢复正常; 30-50% 非典型 HUS 由补体 H 因子、 I 因子或膜共同因子蛋白( MCP CD46 )的基因突变所致。复发性和家族性患者补体显著降低,可能与遗传异常有关。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患者 H 因子水平仅为正常值的 10-50%, 此类患者 C3 水平持续低下,幼年就可发生 HUS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则血清 H 因子水平正常,但功能异常,当发生感染时易发生 HUS 。

( 1 )血浆补体因子 H 与 HUS 。

补体因子 H 是一种蛋白,是家族性 HUS 的重要发病原因,约 14 %的患者发病是由补体 H 缺陷所致。血浆补体缺乏主要由基因点突变、基因缺失和移吗等原因造成。

近年来研究证实:补体活化旁路途径中抑制补体活化的调节蛋白 H 因子的缺乏或功能改变可能与患者血清补体消耗引起降低。

H 因子、 I 因子或膜共同因子蛋白缺乏或功能障碍可引起补体 C3 通过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产生大量 C 3a 、 C5b 、 C5b9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形成血栓,发生 HUS 。

右图为补体激活途径,包括 MBL 途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

左图为 H 子与补体 C3 作用图。

H 因子、补体活化与 TMA 的关系见下图。 H 因子 -C 末端突变则不能结合到内皮细胞并灭活内皮细胞上的 C3bBb 。

( 2 ) H 因子。

1) H 因子可以防止 C3bBb 复合物形成,加速 Bb 与 C3 转换酶之间的分离。

2) H 因子作为 I 因子的辅助因子来降解 C3b 。

3) H 因子本身有 2 个肝素结合点并可以介导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

4) H 因子与对内皮细胞有潜在毒性的物质如病毒、细菌、毒素免疫复合物和某些药物接触后,可以启动局部血管内血栓形成,促使毛细血管内 C3bBb 转换酶形成和补体沉积。

5) 正常情况下, H 因子可以通过调节 C3bBb 的活性有效限制补体的沉积和血栓形成,当因子的生物利用度或活性存在先天缺陷, C3bBb 转换酶的形成和补体沉积则失控而已发生血栓性微血管病。

6) 位于染色体 Iq32 的 H 因子的基因可能与 HUS 的遗传异感性相关。

下图为 H 因子调控补体 C3 示意图。

?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血栓性微血管病( TMA )

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可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如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急性排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SLE 、肿瘤诱发的 HUS 、抗内皮细胞抗体等。

儿童 HUS-TTP13/14 为 IgG 和 IgM 型,可以固定补体。

( 1 )特异性自身抗体。

1 ) ADAMTS-13 的自身抗体:见于散发性 TTP 、 HUS 、系统性红斑狼疮。

2 ) H 因子的自身抗体:见于散发性 TTP 、 HUS 。

( 2 )药物。

1 )抗肿瘤药物:

A. Mitomycin (MMC) : 2-10% 为丝裂霉素,可引起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依前列醇的产生、促进血小板聚集核局部血管内凝血。

B. Bleomycin (平阳霉素)。

C. Cisplatin ( 顺铂)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

2 )免疫抑制剂: CysA, FK506 、 HUS-TTP 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小板聚集,减少内皮细胞产生活化的蛋白 C ;此外 CysA 还可增加血栓素 A 的释放、增加内皮素的分泌核减少依前列醇的产生; CysA 促使内皮细胞核单核细胞释放凝血活酶并增加 vWF 因子的释放。

3 )抗血小板药物: Ticlopidine (抵克立得):对内皮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封闭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糖蛋白 GPⅡb/ Ⅲa 受体的表达,影响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和大分子的vWF 多聚体的结合。

4 )其它。

( 3 )遗传易感性。

自 1980 年,已有 70 个家系( 140 人)报道了 HUS/TTP 。下图为遗传易感性参与内皮细胞损伤诱发 TMA 机制。血管损伤的诱发因素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引起内皮细胞损伤,H 因子活性下降,异常 VWF 片断,引起血栓性微血管病。

内皮细胞损伤的效应有:

( 1 )微血管内皮细胞有更多的 verotoxin 受体,更易造成 PLT 活化和血栓形成:①血小板黏附;

②白细胞黏附;③消耗补体。

( 2 ) Von Willedrand factor(vWF) 异常:①异常释放:超大分子;②降解片段异常;③剪切酶使 vWF 暴露蛋白酶切位点;④异常降解的 vWF 易于结合到 PLT 受体,血栓形成。

(四)临床表现

1. HUS 与 TTP 临床表现特点

(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小板减少合称为 HUS 的三联征,患者数日内血红蛋白显著下降,与急性肾衰竭的严重程度并不一致,有时可出现血红蛋白尿。

(2) 血小板减少性出血: TTP 血小板减少较为明显,全身各处均可能出血,以皮肤和黏膜为主,严重者可有颅内出血; HUS 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以胃肠道出血为主。

(3) 肾功能损害: 76% ~ 88% 的 TTP 患者和几乎 100% 的 HUS 患者可累及肾脏, TTP 患者肾脏受累多为轻度,可少尿或无尿,有血尿、蛋白尿, 40% ~ 80% 有轻度氮质血症;而急性肾衰是 HUS 的重要临床表现。

(4) 神经系统症状:见于 84% ~ 92% 的 TTP 患者和 40% 的 HUS 患者,常见头痛、头晕、精神错乱、惊厥、视力障碍、失语、肢体麻木、昏迷等。

(5) 发热: TTP 患者约 59% ~ 98%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而 HUS 则相对较少。

2. 不同类型 HUS 和 TTP 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

? D+HUS (典型 HUS )

(1) Vero 毒素相关的典型 HUS, 多由大肠杆菌 O157:H7 血清型感染所致。

(2) 常有前驱腹泻,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3) 发病率每年 2.1/10 万人,一般预后良好,约 3-5% 死于急性期。

(4) 确诊在患者大便中发现大肠杆菌 O157:H7 。

(5) 血清学检测大肠杆菌 O157:H7 多糖抗体。

(6) 未煮熟的生肉是最常见感染源。

下列哪项不是TT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A. 发热

B. 血小板减少

C. 神经系统症状

D. 急性肾衰

正确答案:D

解析:76%~88%的TTP患者和几乎100%的HUS患者可累及肾脏,TTP患者肾脏受累多为轻度,可少尿或无尿,有血尿、蛋白尿,40%~80%有轻度氮质血症;而急性肾衰是HUS的重要临床表现。TTP患者血小板减少较为明显,全身各处均可能出血,以皮肤和黏膜为主,严重者可有颅内出血。TTP患者约59%~98%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84%~92%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 D+HUS (成人型非典型 HUS )

(1) 10-15%, 多见成人,家族性,反复复发,预后差,死亡率高。

(2) 常有严重胃肠道前驱症状,无腹泻的 HUS(D-HUS) 主要累及神经系统而类似于 TTP 。

(3) 急性无尿和恶性高血压, 50 %进展到终末肾衰竭( ESRD )。

(4) 补体替代途径相关的辅助因子 H 因子,基因突变和自身抗体形成均可造成 H 因子功能受损,不能及时灭活 C3 转换酶,从而造成补体 C3 持续消耗。

(5) 内皮细胞表面不能灭活的补体则可造成内皮损伤导致 TMA 。

(6) 其他补体辅助蛋白如: MCP 、 I 因子、 C3 和 B 因子的基因突变也可引起不典型 HUS 。调节蛋白或补体成分本身基因突变。

?儿童非典型 HUS

(1) 与神经氨酸酶相关。

(2) 儿童最为常见。

(3) 严重的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和脑膜炎,可发生呼吸窘迫和败血症。

(4) 严重贫血和肾衰竭,应注意 : 该组患者血栓性微血管病症状可因血浆疗法而加重。

? TTP

(1) 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病例, Moschcowitz 于 1925 年报道,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 30 ~ 40 岁为发病高峰, 90% 为急性发病。

(2) 急性神经系统症状,紫癜和发烧。

(3) 神经系统症状较为明显,持续或反复发作,与脑内血循环中新的血栓不断形成和消散有关,多在 48 小时内缓解。

(4) 部分患者内皮细胞分泌的超大 vWF 分子不能正常剪切,造成小血管内白血栓。目前已知是由于vWF 剪切酶功能异常所致,编码 ADAMTS13 的基因突变或血清中存在 ADAMTS13 的自身抗体而导致ADAMTS13 活性下降甚至消失。

(5) 病理生理:富含 vWF 的微血栓影响多个脏器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家族性 HUS 和 TTP

(1) 临床上多表现类似于 HUS 或 TTP 。

(2) 儿童受累为主的主要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预后差,死亡率高。

(3) 成人受累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预后差。 .

?急性 TTP

(1) 90% 的 TTP 患者可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紫癜和发热。

(2) 神经系统症状较为明显,可持续发作或反复发作,可能与脑内血循环中新的血栓不断形成和消散有关,但一般在多在 48 小时内缓解。

(3) 及时应用血浆置换生存率可达 90% 。

?复发性 TTP

(1) 急性 TTP 生存率的提高,发现部分患者可以在完全缓解后复发,但应与急性 TTP 未达到完全缓解而再次发作相鉴别 . 后者多与停止治疗过早有关。

(2) 复发多在首次完全缓解 4 周后,少数可在数月或数年,治疗有效但也可自发缓解。

(3) 已知部分患者是因为编码 ADAMTS13 的基因突变或血清中存在 ADAMTS13 的自身抗体而导致ADAMTS13 活性下降或消失,vWF 被剪切而在患者血浆中形成异常的超大分子 vWF 多聚体并进一步造成血小板聚集。

?妊娠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疾病 (TMA)

(1) 妊娠期高血压病中的先兆子痫和子痫均会导致 TMA ,临床表现类似 TTP 和 HUS , TTP 的任何一种五联征都可在先兆子痫的妇女中出现。

(2) 多发生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病的患者中。

(3) 病生理改变:血循环中发现一种妊娠期产生的可溶性 VEGF 的受体( sFLT-1), 该因子可抑制妊娠期所必需的

VEGF 正常发挥功能,从而造成血管生成障碍和内皮细胞损伤并进一步发展为妊娠相关的 TMA 。

(4) 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病变。

(5) 由于 TTP 与 VWF-CP 的缺乏相关,因此通过对 VWF-CP 的检测可鉴别妊娠相关性 TMA 的诊断, VWF-CP 在 6 ~ 9 个月会下降,这增加了鉴别困难。

? 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HELLP)

(1) 出现溶血、肝功能增高和血小板减少时可诊断为 HELLP 。

(2) 发生在 10% 严重先兆子痫患者中, 亦可出现在生产后,尤其是分娩 48 小时内。

(3) 产后可出现恶化,

(4) 妊娠后复发的几率约为 3 %。

(5) 临床表现包括恶心、不适、上腹或右上腹痛和水肿。

(6) 常合并 DIC (21%) 、胎盘剥离 (16%) 、急性肾损伤 (8%) 和肺水肿 (6%) 。

? 恶性高血压

(1) 诊断标准:舒张压 >130mmHg, 眼底Ⅲ级以上病变即可诊断。

(2) 原发性高血压。

(3) 继发性原因:肾内科最常见为 IgA 肾病,部分可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相应器官受累。

(4) 肾脏受累常见肾脏微小动脉和小动脉病变,可表现为典型的 “ 洋葱皮 ” 样改变。

试述TMA 透析治疗的适应证。

二、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

1. TMA 实验室检查

(1) HGB 短期内下降。一般降至 70 -90g /L ,严重者可降至 30g /L 以下,贫血与 ARF 严重程度不一致。

(2) 血小板最低可达 10 × 109 /L,1-2 周后可恢复。其下降程度和时间与肾衰竭的严重程度无关,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20x109 /L 通常提示预后不良。

(3) 外周 WBC 升高可达 20-30 × 109 /L ,与肾功能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4) 溶血性贫血:末梢血破碎红细胞 >2 %,血浆结合珠蛋白降低 ; 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 LDH 和丙酮酸脱氢酶水平升高,为 HUS 溶血的敏感指标。

(5) 抗人球蛋白试验( COOM'S )阴性,但肺炎链球菌相关的 HUS 其 COOM'S 试验阳性。

(6) 纤溶和溶血系统的变化;早期纤维蛋白原减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

(7) 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Ⅴ和ⅤⅢ因子多正常。

(8) 骨髓象:可见巨核细胞形态正常,仅数目增多,末梢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9) 尿检:红细胞, WBC 及管型,血尿酸, urea Scr 升高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

2. TMA 实验室指征与预后

(1) 中性细胞数增加。

(2) 严重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20x109 /L 。

(3) 血小板减少持续 10 天以上往往会导致长期的肾脏后遗症。

(4) 持续性蛋白尿可使肾功能不全进行性加剧。

(5) 继发性 DIC 可能由于组织长期缺血所致,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6) 血浆中 PAI-I 和血栓调节素水平增高提示内皮功能紊乱。

(7) VIII 因子的水平与临床表现无关联,但较高的 PAI-1 水平与血小板恢复时间相关,并提示疾病预后不良。

3. 肾脏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1 )肾小球。

1) 毛细血管壁增厚, GBM 内疏松层增厚,双轨形成。

2) 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内皮下增宽,内含疏松物质。

3) 管腔狭窄、偶见血栓。

4) 肾小球系膜溶解。

5) 儿童肾小球病变重,成人多为小球缺血。

6)

( 2 )小动脉:内皮下间隙增宽,管腔狭窄,管腔内常见纤维素和血小板血栓。红细胞碎片填充管腔。

1) 洋葱皮样改变。

2) 节段纤维素样坏死。

3) 血管极血管瘤。

( 3 )免疫病理。

肾小球、动脉及管腔内有 FRA 、 IgM 、 C 3C

1q 沉积。

( 4 )超微病理: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肿胀,内皮下到GBM为疏松、西绒线洋、细颗粒样

物质。

下图为肾脏病理。可见毛细血管壁增厚,假双轨形成,系膜细胞溶解,血管里血栓形成,破碎红细胞填充,肾小球形成假双轨。

右图示血管洋葱皮样改变。

左图中血管已栓塞,洋葱皮样改变更为明显。

(二)治疗

(1) TMA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2) 急性期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维持水、电介质及酸硷平衡,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使用血小板解聚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对症支持治疗等。

(3) 抗生素应慎用。

(4) 注意补充热量和营养。

(5) 对于重病患者:应及时予以透析,血浆置换或激素治疗。

1. TMA 的透析治疗

( 1 )透析治疗时机:①无尿 >24 小时;② BUN 迅速升高;③血钾 >6.5mmol/L 。

( 2 )伴有水肿、心衰和顽固性高血压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

( 3 )腹膜透析不需要全身肝素化,不加重出血倾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特别适合于小儿、婴幼儿。

2. Vero 毒素相关 D+HUS 的处理

(1) 支持治疗:针对贫血,肾衰竭,高血压及水电介质紊乱的治疗。

(2) 止泻药物:对 E. coli 0157:H7 感染无效。止泻药物使用超过 24 小时会使 HUS 病情进展,并增加中枢神经系统问题。

(3) 抗生素治疗: VETC 感染使发生重度 HUS 的几率增加 17 倍,因为抗生素杀菌可使细菌已经产生的 vero 毒素大量释放,也可以通过杀灭肠道其他正常菌群而导致大肠杆菌 O157:H7 血清型的选择优势,而某些抗生素还可诱导细菌 vero 毒素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肠道内毒素的水平。

(4) 生物制剂:可防止或预防器官受到毒素的进一步侵袭,成为对付 VETC 诱发的出血性腹泻和HUS 的强大武器。

(5) Synsorb-pk :可结合 vero 毒素的合成碳水化合物基团。

(6) 改良的重组大肠杆菌:表面结构有类似 vero 毒素受体,用以吸附和中和毒素。

(7) Starfish :为单价水溶性碳水化合物配体,可以同时与 2 种 vero 毒素的所有五种亚单位相结合。

(8) 对于成人散发性 HUS, 血浆疗法的疗效已经达成共识,可以显著减少成人 VETCO157H7 相关的HUS 的死亡率。

3. 血浆疗法

(1) 血浆疗法适用于重症 TMA :血浆置换是急性 TTP 治疗首选措施。应该在发病后 24 小时内进行。

(2) 重症指征: HCT<0.20, PLT<10×109 /L, LDH>600iu/L, Scr>442umol/L 或合并神经系统症状。

(3) 血浆置换为首选且为唯一有效的治疗。 PE 量为每次 65-140ml/kg ,连续 3 次冲击置换,共7-9 次。对难治性患者应给与更大剂量 PE 。

(4) PE 最佳持续时间:经验上推荐患者取得完全缓解,既神经症状正常、血小板和 LDH 正常, HGB 上升、至少再进行 2 天的 PE 。

(5) 美国血库协会推荐:进行每日血浆置换,直至血小板计数大 150X109 /L 以上。

(6) 血浆置换的频率应逐渐减少,以免突然停止而导致早期复发的可能。

非典型 HUS 患者推荐使用血浆疗法但预后仍差,肺炎链球菌相关的非典型 HUS 患者应避免使用全血和血浆,因为成人的血浆中存在康 TF 抗原的抗体从而导致加剧凝集反应,该类患者应予抗生素和洗涤红细胞。

输入新鲜血浆:

1) 第 1-2 天 20ml/kg ,第 3-4 天 15ml/kg ,第 5-6 天 10ml/kg ,第 7-8 天 5ml/kg 。

2) PE + 结合输新鲜血浆以补充抗血小板聚集物质如: vWF 裂解酶、 PGI2 等,提升血小板数量。但要注意容量负荷而危及心功能,由突发心衰的可能。

3) 当 PE 治疗渐减或终止时虽经数天 PE 治疗血小板数不增加或减少重现,或对有更为严重的神经异常患者应用激素可能有益。

4. 糖皮质激素应用

目前认为 TTP 为一种自身免疫病。 TTP 患者有多种自身抗体,如抗 vWF,CP 抗体、抗Ⅷ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抗 CD36 抗体等,最近研究中表明,由循环中抑制性 IgG 抗体亚型所致继发 vWF-CP 功能缺陷是 TTP 发病的关键因素。上述研究为免疫抑制剂治疗提供依据。

获得性 TTP 初期激素治疗:

(1) PE 的辅助治疗或用于 PE 反应不佳或停用 PE 时恶化的患者。

(2) 血浆置换同时甲强龙冲击治疗连续 3 天后改为 1mg/kg.d 。

(3) 对高滴度 ADAMTS13 抑制物的患者需要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昔单抗或 CTX) 。

(4) 当 PE 治疗渐减或终止时虽经数天 PE 治疗 PE 血小板不增加或减少重现,或对有更为严重的神经异常的患者,应用皮质激素可能更为有益。

5. 利昔单抗

(1) 利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靶向 CD20 阳性 B 细胞的嵌和性单抗,系 B 细胞 1 清除性抗体。

(2) 可清除产生 ADAMTS13 抑制性抗体的 B 细胞克隆,用药后外周血 B 细胞数明显减少持续 6 个月, 9 ~ 12 个月恢复。

(3) 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 TTP ,常用剂量为 375 mg/m2 ,静脉滴注, 1/ 周× 4 次。

(4) 一般患者对利妥昔单抗都能耐受,但有时可引起血液和肺毒性,因此,为防止利妥昔单抗由 PE 清除, PE 应在使用利妥昔至少 24 h 后进行。

6. 免疫抑制剂应用

(1) 长春新碱( incristine) 用于难治性 TTP ,一项小规模研究:建议早期使用(病情出现第 3 天)。目前采用每隔 3-4 天 1mg, 总数为 4 次,其机理尚不清楚。

(2) 环磷酰胺( cyclophpsphamide) 用于再次复发的患者无论每日口服或脉冲式治疗都有效。

(3) 环孢霉素( cyclosporine) 用于治疗难治性 TTP ,严重的间歇性 TTP 和自体骨髓移植后 TTP 检测血浆浓度 200-300ug/l ,同时要考虑其药物的潜在的毒性。

7. 葡萄球菌 A 蛋白柱免疫吸附疗法

(1) 经 PE 治疗无效的 TTP 患者可采用葡萄球菌蛋白柱进行免疫吸附治疗作为补救性治疗。

(2) 体外免疫吸附选择性清除血浆中的抗体,免疫复合物及病毒等,达到纠正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3) 适用于产生抗体或 CIC 的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及部分血液系统疾患。

(4) 常见不良反应率约 25% ,有发热、寒战、关节痛、皮疹、恶心、心动过速、呼吸道症状及血压改变等。

8. 难治性 TTP

(1) 对于复发性 TTP 血浆疗法在治疗和预防急性发作有肯定疗效 ; 个别患者应用长春新碱可以使患者的复发停止。缓解期选择性脾切除可以减少复发率和减少血浆治疗的剂量。

(2) 血浆抵抗型 HUS 和 TTP :反复应用血浆治疗无效的患者,少数患者应用去除沉淀物的血浆治疗 . 去除的冷沉淀物中包含大分子 vWF 多聚体、纤维蛋白原和纤连蛋白。

(3) 家族型 HUS 和 TTP, ADAMTS13 基因突变而导致其缺乏或活性降低的患者,血浆疗法对急性发作和预防复发有肯定疗效,但停止后复发。在已知先天因子缺乏的患者输注含 H 因子的血浆或重组 H 因子有一定疗效。

9. 抗血小板药物

(1) 噻氯匹啶 (ticlopidine) 及其类似氯吡格雷( clopido-grel) 能抑制 ADP- 血小板之间的反应,干扰剪切力引起的聚集。噻氯匹啶 (ticlopidine) 治疗 12 个月, TTP 反复率从 21.4 %降至

6.25 %。

(2) 氯吡格雷被认定与 TTP 发生有关,在这些病例中可检测到 vWF-CP 的自身抗体,血浆置换对这些病例有效。并应避免使用噻氯匹啶及氯吡格雷。

(3) Aspirin 和双嘧达莫都一直用于 TTP 的早期治疗,建议:在血小板恢复期 >50x109/L ,推荐使用低剂量的 Aspirin75mg/d 。

10. 支持治疗

(1) 红细胞输注应根据临床需要使用;当红细胞输注指征: HGB7g/dl 和 10 g/dl ,两者的生存率相同,由于 TTPhuanzhe 可出现心脏微血管血栓引起的急性出血和心功能不全,因此需先评估,考虑输 RBC 利弊后再进行输注。

(2) 由于血小板输注可导致病情恶化,因而不予使用。除非出现威胁生命安全的出血时才考虑。

(3) 所有的患者均应补充叶酸。

(4) 预防性使用苯妥英钠以减少继发性惊厥。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一类疾病,临床表现相似,但发病的分子机制不同,治疗策略也不仅相同。掌握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深入理解其发病机制,将

病理诊断和发病机制联系在一起,采取最为合适的治疗措施。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课件首先对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对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描述,课件紧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内容丰富新颖,层次分明。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可以很好地掌握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试述产神经氨酸酶肺炎链球菌引起HUS的机制。 一、概述 (一)背景 1925 年,首次报道血栓性微血管病,一位 16 岁女孩临床表现为贫血、紫癜、发热伴肾脏受累,检查发现急性溶血性贫血,病理检查发现伴有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1936 年,发现类似疾病,临床表现除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还有血栓 - 血小板聚集。 1947 年, singe 发现一类疾病临床表现除发热、紫癜、肾脏受累外还有出血倾向,定义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TTP )。 1952 年, svmmers 根据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定义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即 TMA 。 1955 年, Gasser 发现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肾衰竭,命名为溶血性综合征( HUS )。 (二)定义 血栓性微血管病(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 TMA )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特征有: (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以及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2) 肾脏受累时多引起急性肾衰竭。 (3) 经典的 TMA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 (4) 其它类型 TMA :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相、妊娠相关肾病等。 (5) 尽管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最终均可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发微血栓形成。 (三)发病机制 ( 1 )病因未明。 ( 2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生的关键。与该疾病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抗体、免疫复合物、药物、病毒等。 ( 3 )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涉及到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遗传异感因素。

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年最新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作者:————————————————————————————————日期:

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2016年版) 一、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ICD-10:N1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与妊娠相关的TMA,TMA的诊断须符合以下标准: 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Hb<100 g/L; 2. 外周血涂片显微镜下有红细胞碎片; 3. Coombs试验阴性; 4. 乳酸脱氢酶LDH 升高>460 U/L 4. 血小板计数<150 ×109/L; 5. 急性肾损伤。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

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 血浆疗法:血浆置换及定期血浆输注治疗; 2. 免疫抑制治疗:如因抗补体调节蛋白抗体引起的HUS,可选择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其它如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克隆抗体)等 3.透析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经评估预计无效的严重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氮质血症(具体替代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决定)。 4. 其它:抗C5单抗(依库利单抗,Eculizumab)治疗产后HUS有成功的报道,但因费用极为昂贵,在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四)标准住院日7-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7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关键词】血栓性微血管病;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微血管病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部分小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TMA并非少见疾病,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 2.7%~12.0%[1],因其发病机制和病因未完全明确,预后相对较差,随着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TMA预后大为改观,未治疗的TMA病死率90%~100%,而治疗后存活率达90%~93%,肾脏治愈率可达50%~60%[2]。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遗传易感因素是TMA发生的关键,与该病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内毒素和外毒素、抗体、免疫复合物、药物、移植、肿瘤、妊娠、恶性高血压等。现就TMA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一、TMA的经典类型及临床特点 经典的TMA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 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其他可造成TMA病理特点的疾病有恶性高血压、恶性肿瘤(如乳腺、胃肠道、前列腺及肺的腺癌)、移植相关性(可能与药物、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有关)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硬皮病肾危象等)、妊娠相关肾病(如HELLP综合征)

及部分与药物相关的TMA等。HUS由Gasser于1955年首先报道,可分为典型(Verotoxin毒素相关)和非典型两类,腹泻后HUS为典型的HUS,约占全部病例的90%,一般发病前2~14天常有腹泻,多为出血性腹泻,多与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有关,成人及小儿均可见,但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其流行期约在每年的6~9月;散发型HUS或非典型的HUS(D HUS)部分可有呼吸道症状,另外与药物、移植、肿瘤、妊娠、恶性高血压、自身免疫疾病等有关。TTP为一种散发性病例,由 Moschcowitz于1925年报道,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0~40岁为发病高峰,90%为急性发病。HUS和TTP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小板减少合称为HUS的三联征,患者数日内血红蛋白显著下降,与急性肾衰竭的严重程度并不一致,有时可出现血红蛋白尿。②血小板减少性出血:TTP 血小板减少较为明显,全身各处均可能出血,以皮肤和黏膜为主,严重者可有颅内出血;HUS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以胃肠道出血为主。③肾功能损害:76%~88%的TTP患者和几乎100%的HUS患者可累及肾脏,TTP患者肾脏受累多为轻度,可少尿或无尿,有血尿、蛋白尿,40%~80%有轻度氮质血症;而急性肾衰是HUS的重要临床表现。④神经系统症状:见于84%~92%的TTP患者和40%的HUS患者,常见头痛、头晕、精神错乱、惊厥、视力障碍、失语、肢体麻木、昏迷等。⑤发热:TTP 患者约59%~98%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而HUS则相对较少。 二、发病机制 TM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十分清楚,有学者报道27例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一)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一) 第一部分概述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脉缺血发作、脑卒中等。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1986年发布了第1版抗栓与溶栓指南,随着循证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每3-4年更新1次。2012年2月,ACCP 发布了《ACCP抗栓治疗和血栓预防指南(第9版)》,增加了近年血栓防治领域的研究新成果。2016年1月,ACCP更新了《静脉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第10版)》的推荐意见。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呼吸病学会(ERS)近几年也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涉及PTE、ACS、房颤等疾病。这些指南的发表,对指导临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临床医师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对于VTE的认识还有待提高。VTE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错综复杂,制订一个综合性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2015年成立《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在ACCP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5年欧美系列血栓防治指南的推荐意见,对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特别是中国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了我国首部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本指南的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华医学会关于制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方法及程序。指南专家委员会由临床专家、信息学专家、决策科学家和系统综述与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组成,也包含了无相关研究背景的临床医师,使指南推荐意见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指南制订的过程充分反映了目前的循证医学观念,临床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互相讨论,共同检索、评价和分级相关研究证据,以确保证据纳入和评价既全面、客观,又紧密结合临床。 应该指出的是,本指南不具有法律效力。本指南尚不能涵盖所有复杂的临床情况,指南发布时可能存在某些最新研究结论由于滞后发表未被收入指南的情况;指南的证据也可能受到原始研究质量及方法学的影响;受我国当前该领域的实际研究水平所限,指南中基于国内研究的证据有限。

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TP(TMA)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TP(TMA)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廖艳华﹡徐金环关军肖毅张义成,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用血浆置换治疗2例TMA同时辅以糖皮质激素和长春新碱等治疗。结果:一例因血小板未植活并输注血小板无效致颅内出血死亡;一例获得缓解。结论:TA-TMA的发生与性别、年龄,HLA配型,预处理方案,感染,aGVHD,植入不良,及某些药物等因素有关。减停环孢素,早期血浆置换辅以长春新碱治疗可能有效。 关键词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纤维素–血小板微血栓血浆置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以血小板聚集所致的弥散性血栓堵塞微循环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出血为临床特征的,并伴有神经精神症状、不同程度的肾损伤和发热的一类血栓性微血管病。除原发性和遗传性外,常见继发性病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过敏,妊娠,感染,器官移植和中毒等。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ransplantation-associated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A-TMA)是骨髓移植术后严重而少见的并发症,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达80%---90%。现报道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的两例TA-TMA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例1,患者,女,45岁,2007年6月20日因“上腹痛伴呕血黑便3天”入住消化科,查白细胞高达105×10,9/L,Hb 54.2g/L,转入血液科,Ph染色体阳性,BCR/ABL融合基因定量阳性,骨髓细胞

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疾病,常并发于其他疾病,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1】。医院内VTE发生的风险与患者住院的病情和(或)手术等治疗措施以及患者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龄、肥胖或其他合并疾病)有关。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可明显减少医院内VTE的发生。为规范VTE 的临床管理,有效开展医院内VTE预防,降低VTE发生,减少医疗费用,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提出了本建议,旨在指导临床上科学、有效地开展VTE医院内预防与管理,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一、建立医院内VTE综合预防体系【2-3】 1.医院组成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医院内VTE预防管理组。 2.根据各医院情况,制定综合有效的医院内VTE预防与处理方案并推进实施。 3.医院应定期或根据需要对VTE预防与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督导,评估实施效果并作出改进。 4.定期对医院内各科各级医务人员举办VTE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VTE的防治意识与能力。 二、医院内患者VTE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 1. 对每位入院患者应进行VTE风险评估。发生VTE危险因素包括【4-5】:(1)患者因素:卧床≥3 d、既往VTE病史、>40岁、脱水、肥胖[体质指数(BMI )> 30 kg /㎡]、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妊娠及分娩等;(2)外科因素:手术、创伤等;(3)内科因素:恶性肿瘤、危重疾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TMA的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遗传易感因素,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内毒素、外毒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病毒、药物等,且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具有共同病理特征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皮下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其临床表现与TMA 的病变范围和累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碍有关。 TMA主要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的肾脏损害、移植相关的肾脏损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肾脏损害、肿瘤/化疗相关肾脏损害等,涉及的临床科室非常广泛,且目前临床误漏诊严重,亟需国内外广大临床医师关注。 下面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于峰副教授为大家全面介绍TMA 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内容。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 腹泻相关HUS(D+HUS)由产志贺毒素(STx)的细菌引起(主要是大肠杆菌O157:H7,占60%)。细菌通过粪-口途径引起肠道感染,临床表现为腹泻。 细菌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志贺毒素,后者一旦通过损伤黏膜进入血循环,可迅速与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结合,到达损伤的靶器官。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上志贺毒素受体表达较高,故此类患者肾脏受累较突出,同时,患者具显著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将其命名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由于这类患者常伴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相关性HUS或典型HUS,其约占全部HUS的90%。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相关的HUS发病机制主要为TF 抗原的暴露。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F抗原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面,并被N-乙酰神经氨酸覆盖。如患者感染了产神经氨酸酶的肺炎链球菌,其分泌的神经氨酸酶可以分解细胞表面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TF抗原暴露。TF抗原暴露后,机体会产生针对TF 抗原的自身抗体,引发免疫反应,造成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最终导致HUS的发生。 补体调节分子异常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缺血性卒中(IS)的抗栓治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缺血性卒中(IS)的 抗栓治疗 缺血性卒中(IS)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在IS和TIA中,“A-S-A”管理(即降压、他汀、抗栓)仍然是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其中,抗栓治疗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在临床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抗血小板治疗,同时还要关注以华法林为主的抗凝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三大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更多的死亡或残疾风险。其中,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死亡或残疾风险的降低效果尤为明显。急性IS 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复发?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 I S急性期抗栓治疗 1、静脉溶栓 【推荐意见】 对IS 发病≤3 h的患者,应按照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推荐尽快静脉给予rt-PA 溶栓治疗【1A】? 对IS 发病3 ~4.5 h 内的患者,应按照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推荐尽快静脉给予rt-PA 溶栓治疗【1B】? 如没有条件使用rt-PA,且发病≤6 h,可参照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2B】?

不推荐在临床试验以外使用其他溶栓药物【1C】? 溶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或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者,推荐推迟到溶栓24 h 后开始【1B】? 【推荐意见说明】 溶栓使用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溶栓方法: rt-PA 0.9 mg/kg (≤90 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 min 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 h;尿激酶100 ~150 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200 ml,持续静脉滴注30 min,用药期间及用药24 h 内应严密监护患者? 2、血管内治疗 【推荐意见】 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即使正在考虑血管内治疗,符合静脉rt-PA 治疗指征的患者也应接受静脉rt-PA治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都应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1A】? 对于大血管闭塞的IS 患者,使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方法可能是合理的【2B】?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和指南,指南主要有以下推荐意见。 PTE的诊断推荐意见 1疑诊 (1)推荐基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筛选可疑的PTE 患者[1C]。 (2)疑诊PTE 的患者,推荐根据是否合血流动力学障碍,采取不同的诊断策略[1C]。 (3)推荐基于临床判断或应用临床可能性评分(简化的Wells 评分、修订后的Geneva 评分量表)联合D-二聚体筛查急性PTE[1A]。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临床除外急性PTE;如D-二聚体检测阳性,推荐行确诊检查[1A]。临床评估高度可能的患者,推荐直接行确诊检查[1A]。 2确诊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PTE 疑诊患者的诊断策略: 如条件允许,建议完善CT 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或排除PTE[2C]。

如无条件或不适合行CTPA 检查,建议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如发现右心室负荷增加和(或)发现肺动脉或右心腔内血栓证据,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建议先按照PTE 进行治疗,在临床情况稳定后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2C]。 建议行肢体静脉加压超声检查(CUS),如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证据,则VTE 诊断成立并可启动治疗[2C]。 (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PTE 疑诊患者的诊断策略: 推荐将CTPA作为首选的确诊检查手段[1B]。 如果存在CTPA检查相对禁忌(如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妊娠等),建议选择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等其他影像学确诊检查技术[2B]。 3求因 (1)急性PTE 患者,建议积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尤其是某些可逆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骨折、急性内科疾病、制动因素等)[2C]。 (2)不存在急性可逆诱发因素的患者,建议探寻潜在疾病,如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炎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2C]。 (3)年龄相对较轻(<50 岁)且没有确切获得性危险因素的急性PTE患者,建议进行易栓症筛查[2C]。 (4)家族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且没有确切获得性危险因素的急性PTE 患者,建议进行易栓症筛查[2C]。 4危险分层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TMA的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遗传易感因素,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内毒素、外毒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病毒、药物等,且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具有共同病理特征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皮下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其临床表现与TMA 的病变范围和累及不同器官造成的功能障碍有关。 TMA主要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的肾脏损害、移植相关的肾脏损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肾脏损害、肿瘤/化疗相关肾脏损害等,涉及的临床科室非常广泛,且目前临床误漏诊严重,亟需国内外广大临床医师关注。 下面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于峰副教授为大家全面介绍TMA 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内容。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 腹泻相关HUS(D+HUS)由产志贺毒素(STx)的细菌引起(主要是大肠杆菌O157:H7,占60%)。细菌通过粪-口途径引起肠道感染,临床表现为腹泻。 细菌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志贺毒素,后者一旦通过损伤黏膜进入血循环,可迅速与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结合,到达损伤的靶器官。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上志贺毒素受体表达较高,故此类患者肾脏受累较突出,同时,患者具显著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因此临床将其命名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由于这类患者常伴腹泻,又被称为腹泻相关性HUS或典型HUS,其约占全部HUS的90%。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相关的HUS发病机制主要为TF 抗原的暴露。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F抗原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面,并被N-乙酰神经氨酸覆盖。如患者感染了产神经氨酸酶的肺炎链球菌,其分泌的神经氨酸酶可以分解细胞表面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TF抗原暴露。TF抗原暴露后,机体会产生针对TF 抗原的自身抗体,引发免疫反应,造成红细胞、血小板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最终导致HUS的发生。 补体调节分子异常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基础知识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基础知识 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 成的,预防动脉血栓,要着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使用有效抗栓药物,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高血压、血脂紊乱和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都有关系。对于动脉系统血栓的预防,应致力于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戒烟,在此基础上服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静脉血栓的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多与血流缓慢和引流不畅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畅,发生淤血和水肿,甚至局部坏死。静脉血栓会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预防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则应着重避免引起血流减慢的因素,长期卧床、下肢有创伤、术后的病人以及长时间坐飞机者,都是高危人群。因此病人术后应尽早离床活动,长时间飞行者要注意定期活动下肢。 “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 1、静脉血栓是最隐蔽杀手!

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 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说:“80%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往往情况就很凶险了。” 2、发病后根本没有抢救时间! 静脉血栓如果突然脱落,来到肺动脉处,将肺动脉严严实实地堵上,人会迅速死亡,其速度远远快于心梗,根本没有抢救和挽回的时间。 3、任何年龄、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不要以为血栓只是中老年人的疾病,血栓在任何年龄段、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王辰提醒,生活中静脉血栓离我们并不远,比如: 玩电脑时间过长,突然胸闷、猝死,大部分就是静脉血栓发病引起的肺栓塞。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 导语:血栓性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治疗血栓性疾病需要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那么,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是怎么样呢?下面就给 血栓性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治疗血栓性疾病需要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那么,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是怎么样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其相关详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问题。及早发现高凝血状态,血栓形成并确定血栓形成的部位,通常采用血液学检查及物理检查: 一、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小板、凝血、抗凝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可早期发现高凝状态。但这些价差特异性不高,必须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方能正确判断其临床意义。 (一)血小板检查血小板粘附、聚集性增高;血浆β-TG及PF增高血浆TXA的代谢产物TXB增高和(或)前列选素代谢产物(6-酮-PG)减低啊,都反映血小板被激活。 (二)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凝血时间、APTT缩短。 (三)抗凝因子减少如抗凝血酶Ⅲ(AT-Ⅲ)减少。AT-Ⅲ乃生理抗凝因子,其减少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蛋白C与活化的蛋白C测定近年已被列为血栓病诊断项目之一。 (四)纤溶活性减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可反应纤溶活性。FDP中D-D二聚体增多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标志。纤维蛋白肽A含量增高提示已有凝血酶形成,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早期标志。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表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增高,提示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增多。此外尚有纤溶酶原活性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测定等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5、血栓性微血管病治疗指南解读

血栓性微血管病治疗指南解读 (2012)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器官受累。常见的疾病为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 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tic thrombocytopic purpura, TTP)。其它少见疾病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移植、HIV相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等。 本文对2012年英国血液病学会发布有关TTP以及相应的其它TMA治疗指南进行解读。 1.发病机制 TTP罕见发生,发病率为6/百万人,未治疗患者死亡率为90%,在英国半数死亡在发病24小时内死亡,近15年来对于发病机理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先天性TTP是由于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缺乏,后天获得性TTP是由于抗ADAMTS13抗体产生,导致超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vWF)产生,形成大量vWF富集型血栓,引起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心、脑、肾缺血性改变。 2.TTP的诊断 TTP的诊断较为困难,可能有其它重叠诊断出现, TTP其特征为经典的五联征,即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AHA)、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然而约有35% TTP患者不出现神经症状或体征,肾脏损害和发热并非TTP的主要指标。修订的标准必须包括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AHA)单独存在,因此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MAHA和血小板减少时也可诊断为TTP。 3.TTP的分类 3.1先天性TTP 先天性TTP比较罕见,可能是低估了其发病率,临床表型各异,各年龄段皆可出现,发病年龄小者相对较重。 3.1.1新生儿型TTP,患儿可以出现严重的新生儿黄疸,血中出现破碎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一。 3.1.2.婴幼儿型TTP,确诊时间偏晚,典型临床表现有血小板减少,MAHA,黄疸,明显的LDH升高,少数儿童可能只有孤立性的血小板减少征。35%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常见为轻度偏瘫,半身不遂等。 3.1.3成人型TTP,成人也可以表现先天TTP,妊娠妇女可有较高的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罕见的成人迟发型,可能在50-60岁左右才出现孤立脑血管事件或肾脏疾病为首发表现,已经报告的无症状者多是其同胞发病后才查出。 先天性TTP应存在持续性的 ADAMTS13低水平,也可表现为无症状,诱发因素存在可导致TTP爆发,诱发因素包括发热、感染、疫苗、过量饮酒、妊娠。过去许多先天性TTP被漏诊,可能与对此病的的诊断不了解有关,许多患儿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非典型性HUS。ADAMTS13活性 <5%,无抗 ADAMTS13 抗体是确诊先天性TTP指标。近年来筛查纯合子、杂合子ADAMTS13基因缺陷也已经成为其诊断手段。 3.2.获得性TTP 3.2.1 急性特发性TTP 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欧美国家发病率为4-6/百万/年。 3.2.2 HIV相关性TTP TTP可能是HIV首发表现,或者这些患者中断抗病毒治疗后复发。HIV-TTP与 ADAMTS13缺乏和ADAMTS13抗体存在相关,严重的 ADAMTS13缺乏 (<5%) ,免疫缺乏相关并发症较少,而ADAMTS13>5%者有较高的死亡率。 3.2.3妊娠相关性TTP 大约5-25%TTP是由妊娠启动,后来为先天性、急性特发性TTP,区分常见的妊娠相关性TMA,先兆子痫、HELLP、HUS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产后的TTP,TTP可以导致致命宫内生长迟缓,宫内死亡,先兆子痫。 3.2.4 药物相关性TTP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疾病简介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严重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为特征。1958年Amorosi 和Vltman总结了该病临床的五大特征,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以及肾脏损害,并称之为TTP五联征,仅有前三大特征的称为三联征。多数TTP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治疗死亡率高达90%。 流行病学 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100万,国内尚无这方面资料,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进一步深入,诊断率提高,继发于其他疾病和药物的患者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约在2~8/100万。发病情况通常与种族差异无关,女性稍多,且好发于育龄期。 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vWF蛋白裂解酶(vWFCP)异常所致。vWFCP 是正常止血过程中必须成在高剪切力血流状态时内皮细胞表现、血小板表面受体和vWF多聚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粘附。vWF水平过高会造成慢性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血栓性疾病。1982年Joel Moake等最先从在TTP患者的血清中发现并证实了存在一种超大分子的vWF因子。1996年,Furlan等学者从血清中分离出一种可以剪切vWF的金属蛋白酶,在临床的研究中也发现TTP患者缺乏这种蛋白酶。2001年,Geririseten等分别应用不同的方法纯化得到该酶,确定了该蛋白酶是属于ADAMTS 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并命名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TTP的发病与ADAMTS13有密切的关系,对于TTP发病机制的认识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明确。vWFCP(ADAMTSl3)在TTP发病中起病因学作用,而其活性降低只是表现,本质的因素是其质、量或抗体存在。ADAMTSl3缺陷,活性下降,形成过多超大的vWF多聚体,可触发病理性血小板聚集,导致TTP。 根据病因可将TTP分为遗传性TTP和获得性TTP,后者又可根据病因是否明确分为特发性TTP和继发性TTP。遗传性TTP的基本原因为ADAMTSl3突变。 遗传性TTP患者大部分是复合杂合子,也有个别纯合子的报道,还有部分血缘相关家族病例。大约10%的病例发生ADAMTS13基因突变,引起遗传性的蛋白酶缺乏,导致家族性隐性TTP。 临床上70%-80%的TTP患者其ADAMTS13缺乏是获得性的,是由一种短暂的随疾病缓解而消失的循环型自身抗体所抑制,97%-100%的患者可检测出ADAMTS13自身抗体,

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 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多数为小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依血栓组成成分可分为血小板血栓、红细胞血栓、纤维蛋白血栓、混合血栓等。按血管种类可分为动脉性血栓、静脉性血栓及毛细血管性血栓。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是血栓由形成部位脱落,在随血流移动的过程中部分或全部堵塞某些血管,引起相应组织和(或)器官缺血、缺氧、坏死(动脉血栓)及淤血、水肿(静脉血栓)的病理过程。 以上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血栓性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类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主要与下列6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血管内皮损伤 当血管内皮细胞因机械(如动脉粥样硬化)、化学(如药物)、生物(如内毒素)、免疫及血管自身病变等因素受损伤时,可促使血栓形成。 (二)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 各种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因素,均有诱发、促进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如血小板增多症、机械、化学、免疫反应等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加速等。目前认为,血小板因素在动脉血栓形成(如心肌梗死)的发病中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在多种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人体凝血活性可显著增强,如妊娠、高龄及创伤、感染等所致的应激反应、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 (四)抗凝活性减低 生理性抗凝活性减低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其常见原因有:①抗凝血酶(AT)减少或缺乏;②蛋白C(PC)及蛋白S(PS)缺乏症;③由FV等结构异常引起的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 (五)纤溶活力降低 临床常见有:①纤溶酶原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异常纤溶酶原血症等;②纤溶酶原激活剂(PA)释放障碍;③纤溶酶活化剂抑制物过多。这些因素导致人体对纤维蛋白的清除能力下降,有利于血栓形成及增大。 (六)血液流变学异常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黏滞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等,均可导致全身或局部血流淤滞、缓慢,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如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等。 近年来发现,多种药物使用亦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如口服避孕药、rF Ⅶa、TP()及肝素等。 【临床表现】 因血栓形成及栓塞的血管类型、部位、血栓形成速度、血管堵塞程度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而异。 (一)静脉血栓形成 最为多见。常见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等。多为红细胞血栓或纤维蛋白血栓。主要表现有:①血栓形成的局部肿胀、疼痛;②血栓远端血液回流障碍:如远端水肿、胀痛、皮肤颜色改变、腹水等;③血栓脱落

血栓性疾病知识综述

有关血栓性疾病知识综述 一、血栓症的定义和病因 血栓栓塞分为动脉血栓症和静脉血栓症。 1、动脉血栓栓塞的起始原因是动脉受损或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进而启动凝血过程。动脉血栓脱落堵塞血管即出现器官和肢体的缺血或坏死。 2、静脉血栓是由于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主要包括整形外科手术(如膝、髋关节置换手术,腹部手术)后形成的深层静脉血栓和由其引发的肺栓塞。 二、血栓症的危害 1、动脉血栓症可导致心肌梗塞、脑梗塞、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而静脉血栓可引发肺栓塞。 2、血栓性疾病死亡率非常高。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达 1200 万人,接 近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4。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达到260 万人以上,存活的患者75%致残,其中40%以上重残。 3、血栓的形成难以监测,复发率很高,致残率很高,脑血栓 5 年内平均复发率在40% 以上,对血栓性疾病来说,预防治疗也非常重要 三、血栓症形成高发原因 生活方式改变及老龄化是引发动脉血栓的最常见的原因 1、我国人口结构处于迅速老龄化阶段中,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 2010 年65 岁 及以上人口已达1.18 亿,占人口总数8.87%.同2000 年相比,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 个百分点。中国人口进入了急剧老龄化的时期,至2025 年 65 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重将达到14%。据统计,65 岁以上人口心脑血管血栓的 患病率在20%左右。 2、随着经济发展,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体力劳动减少、营养过剩等因素,导致动脉 血栓的发生率大幅提高 3、心血管支架、整形外科手术(膝、髋关节置换、腹部手术)和慢性炎症,都易引 发血栓性疾病。近几年,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PCI)病例逐年增加,支架植入处易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的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或不稳定心绞痛等一系列急性并发症。我国2000-2010 年PCI 手术病例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5%,2010 年我国完成的PCI 病例超过31 万例。随着支架手术的增加,术后抗凝、抗血小板凝集和降血脂治疗都同步跟进。 4、城市化进程导致的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加上经济的发展,工作压力增大, 精神紧张,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代谢放缓,人体自身调节能力降低,人体的血管及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病率大幅提高。 5、糖尿病是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其并发症的危害将进一 步显现。肾、眼、足部微小血管栓塞,心脏、脑部中血管病变,会导致尿毒症、失明、四肢坏疽、心肌梗塞等。由四肢坏疽所导致的截肢手术仅低于由车祸导致的截肢手术。糖尿病患者发生间歇性跛足的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 倍。 2012-7-11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第一部分概述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脉缺血发作、脑卒中等。 我国临床医师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对于VTE的认识还有待提高。VTE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错综复杂,制订一个综合性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南编写方法 第二部分静脉血栓性疾病 PTE和DVT合称为V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DVT,

PTE是DVT的并发症。PTE和DVT具有相同的易患因素,是VTE 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一、肺血栓栓塞症(PTE)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占肺栓塞的90%以上,通常所称肺栓塞即指PTE。 (一)诊断 建议基于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的策略,对急性PTE 进行诊断和评估。 1.疑诊: 【推荐意见】(1)推荐基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筛选可疑的 PTE患者(1C)。(2)疑诊PTE 的患者,推荐根据是否合血流动力学障碍,采取不同的诊断策略(1C)。(3)推荐基于临床判断或应用临床可能性评分(简化的Wells评分、修订后的Geneva评分量表)联合D-二聚体筛查急性PTE(1A)。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临床除外急性PTE;如D-二聚体检测阳性,推荐行确诊检查(1A)。临床评估高度可能的患者,推荐直接行确诊检查(1A)。 【推荐意见说明】单纯临床可能性评估为低度可能或单纯D-二聚体检测结果阴性均不能除外PTE。评估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诊断价值时应该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D-二聚体的正常阈值应该

冠脉微血管病变进展

[12]闫秀婧.青岛市森林与湿地负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J]. 林业科学,2010,46(6):65-70. [13]闫秀婧.青岛市森林与湿地负离子水平时空分布研究 [D].北京林业大学林业装备工程2009级博士毕业学 位论文,2009:33-35. [14]崔立船.浅析海滨城市空气中负离子与人体健康的关 系[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595-596. [15]青岛市市南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绿染青岛市南区[J]. 国土绿化,2012(2):26-27. [16]赵小宇,马轶,孙克南.浅谈森林浴与森林浴场设计 [J].河北林业科技,2014(3):47-49. [17]李博,聂欣.疗养期间森林浴对军事飞行员睡眠质量 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75-76. [18]李卿,贺媛.森林浴对健康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 学杂志,2011,5(4):229-231. [19]Sandra C Blass,Hans Goost,Christof Burger,et al.Extra- cellular micronutrient levels and pro-/antioxidant status in trauma patients with wound healing disorders:results of a cross-sectional study[J].Nutrition Journal,2013(12):157. [20]廖忠友,李学威,韩振宇,等.峨眉山疗养地环境质量 分析及疗养因子研究现状[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 (4):453-454. (收稿日期:2015-01-16) 冠脉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何勤武常芬 【摘要】本文就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常见的表现类型心脏X综合征、冠脉慢血流现象和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特点、病理机制、治疗以及微血管病变诊断技术的进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血管;心脏X综合征;慢血流现象;无复流现象 近几年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日益成熟,冠脉微血管病变(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D)引起广泛关注,它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预后等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冠状动脉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300μm)、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平均8μm)和微静脉(<500μm)构成的微循环系统[1]。其中微动脉属于肌性动脉,在心外膜下的冠状动脉无固定狭窄时,可显著影响心肌血流灌注,是冠状动脉主要的阻力血管床和心肌代谢场所。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很多研究提示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失调、炎性反应、微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微血管重构等等。目前最引人关注的表现类型有心脏X综合征(Cardiac syndrome X)、冠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inon,CSFP)(亦称Y心脏综合征)和无复流现象。各个表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可能有不同的侧重,但目前均无明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心脏X综合征(Cardiac syndrome X) 1.1临床特点心脏X综合征[2]也称微血管性心绞痛。是指有典型或不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或心肌核素扫描显示心肌缺血证据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冠脉血流储备降低的一组症候群。容易在压力下发生,多见于年轻或中年女性患者,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心脏X综合征占心绞痛总数的10%~15%。 1.2病理机制多通过微血管功能不良、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机制引起[3]。冠脉血流储备降低是其发生机制的特点之一。研究发现,虽然该类患者心外膜冠状动脉无狭窄,但给予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后,冠状动脉血流量无相应增加,提示其冠状动脉最大的血流量与基础血流量之比下降。冠脉前小动脉收缩异常、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破坏血管内皮功能、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以及心理和精神因素均是其重要机制。 1.3治疗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是治疗的一线药物,因其可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控制症状[4]。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该类患者的内皮功能[5]。雌激素治疗可使绝经后的患者减少发作频率,可能与雌激素减弱乙酰胆碱的作用,增加内皮相关的血管扩张作用有关[6]。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疗效均不肯定。 2慢血流现象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普及,冠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7]逐渐引起了人们注意。CSFP是指除外严重的冠脉狭窄、痉挛、气体栓塞、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疾病以及某些涉及冠脉微血管的结缔组织疾病等因素,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无狭窄或狭窄小于50%,而冠脉内前向血流缓慢,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8]。其诊断标准为TIMI血流2级,即冠脉造影时,造影 文章编号:1005-619X(2015)07-0692-04 DOI编码:10.13517/https://www.360docs.net/doc/0c5969402.html,m.2015.07.008 作者单位: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门诊部通迅作者:武常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