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寄生虫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

08
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清亮,无细胞和细菌。
09
粪便检查:寄生虫和虫卵均为阴性。
10
脑部CT扫描检查:正常。
入院後的化驗結果
01
02
04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还应做何检查?
本病是如何感染的?如何预防本病流行?
你考虑患者得了什么病?为什么?
讨论
初步診斷
全身性症状——排除血管神经性水肿(多为局部)
肌肉无包块,粪检正常
排除肌肉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
旋毛虫病
1
2
3
4
1.你考虑患者得了什么病?为什么?
所以,当新生幼虫岁淋巴、血液循环到达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发育,导致血管炎和肌炎,致使患者两臂和左腿屈肌无力;
1
当幼虫滞留或移行,可致非浓性脑膜炎和颅内高压,导致患者前额疼痛。
2
幼虫移行致肺,可导致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及胸膜炎等,从而能在患者双肺基底部可闻罗音。
3
旋毛虫病致病过程分三期
囊包形成期(4~16周) 除疼痛外,症状渐消退。
侵入期(1周内):
侵入肠粘膜、水肿、出血、溃疡
移行期(2~3周):
01
02
生活史
幼虫 囊包
宿主吞食
幼虫
侵入肠粘膜,24h后回到肠腔
(十二指肠)
(4次蜕皮)
48h后
成虫
(交配)
♀虫继续长大,产新生蚴
(肠粘膜内)
入血
幼虫
2.免疫诊断:
幼虫移行期
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
第4周
尿液中肌酸酐
出现肌酸尿最明显
3.其它检查:
3、本病是如何感染的?如何预防本病流行?
病例分析-寄生虫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5.0*10^9/L,嗜酸性 粒细胞18%。旋毛形线虫皮内抗原试验,结果阳性 。
案例五 思考: 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什么病?
2、所患病是如何感染?如何解释上述表现?
3、如何预防和治疗本病?
例五
答:1、旋毛虫病。
2、生吃或半生吃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感染。旋 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中,引起患者全身肌肉酸痛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相应的消化道症状。
案例七
❖ 思考: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如何进行A 型肝炎、B
型肝炎、酒精中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 2.本例病人被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时重要依据是
什么? ❖ 3.治疗本例病人首选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案例七
❖ 答: ❖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的鉴
别诊断:①A 型肝炎不会引起肝炎性黄疸的反复 发作。②B 型肝炎虽有可能,但此病人是一种发 展很缓慢的疾病,血检时B 型肝炎表面抗原是阴 性。③病人无饮酒史,可完全否定酒精中毒性肝 炎的可能性。
案例七
❖2. 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重要依据:患者来自流 行区,家乡有吃生鱼的习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是对诊断的有力启示,在粪便中查出了华支睾吸 虫卵是确诊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依据。检查方法 有粪便直接涂片法,易于漏检。多采用各种集卵 法,必要时用十二指肠引流液进行离心沉淀检查 。
❖3. 本病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为首选药物。最适剂 量为20~50mg/kg.每日2 次,2 日治愈率达 95%以上。
案例六
❖ 3.如果治疗本例病人应选用的药物和疗程?
❖答: 并殖吸虫病病人常用治疗药物有:①吡喹酮 ,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一般总 剂量为150mg/kg。分2日口服。②硫双二氯酸 别丁,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剂量为 50mg/kg/天。分3 次口服,隔日给药, 10~20 天为一疗程。
案例五 思考: 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什么病?
2、所患病是如何感染?如何解释上述表现?
3、如何预防和治疗本病?
例五
答:1、旋毛虫病。
2、生吃或半生吃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感染。旋 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中,引起患者全身肌肉酸痛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相应的消化道症状。
案例七
❖ 思考: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如何进行A 型肝炎、B
型肝炎、酒精中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 2.本例病人被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时重要依据是
什么? ❖ 3.治疗本例病人首选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案例七
❖ 答: ❖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的鉴
别诊断:①A 型肝炎不会引起肝炎性黄疸的反复 发作。②B 型肝炎虽有可能,但此病人是一种发 展很缓慢的疾病,血检时B 型肝炎表面抗原是阴 性。③病人无饮酒史,可完全否定酒精中毒性肝 炎的可能性。
案例七
❖2. 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重要依据:患者来自流 行区,家乡有吃生鱼的习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是对诊断的有力启示,在粪便中查出了华支睾吸 虫卵是确诊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依据。检查方法 有粪便直接涂片法,易于漏检。多采用各种集卵 法,必要时用十二指肠引流液进行离心沉淀检查 。
❖3. 本病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为首选药物。最适剂 量为20~50mg/kg.每日2 次,2 日治愈率达 95%以上。
案例六
❖ 3.如果治疗本例病人应选用的药物和疗程?
❖答: 并殖吸虫病病人常用治疗药物有:①吡喹酮 ,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一般总 剂量为150mg/kg。分2日口服。②硫双二氯酸 别丁,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剂量为 50mg/kg/天。分3 次口服,隔日给药, 10~20 天为一疗程。
病例分析-寄生虫

案例八
案例八
❖ 既往史:曾患过疟疾,经有效治疗未再犯病。 ❖ 体检:体温39℃,发育尚可,消瘦病容,神志清
楚,心、肺(一),腹部稍膨胀,肝剑突下3cm 有压痛,脾可触及,四肢(一),体重60kg。 ❖化验:血常规WBC 19200,N 48%,L 35%,E 17%尿常规正常。胸部拍片正常。
案例八 ❖ 思考: ❖ 1.根据上述病史、体检及化验结果,你怀疑患者
案例四
答:1、似蚓蛔线虫
2、虫卵的检查: 取患者粪便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到虫卵即可确诊。必要 时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或加藤厚涂片法检查, 可提高检出率。
成虫的检查: 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中检获成虫。
案例五
患者,男性,35岁,云南大理人。因发热、全身 肌肉酸痛、吞咽困难而入院就诊。自述:一周前感觉 肠胃不适,发现眼睑部肿胀,并逐步发展为脸部肌 肉有肿胀感,全身肌肉酸痛,发热。既往健康,在 患病前几天与朋友吃过生皮(一种带生猪肉的食物 ),朋友中也有人出现类似症状。查体:T 38.5度 ,P 90次/分,神志清,心、肺、腹检查无明显异 常。四肢肌肉与脸部肌肉有明显压痛,但未见有包 块。各种反射检查正常。
案例六
❖ 3.如果治疗本例病人应选用的药物和疗程?
❖答: 并殖吸虫病病人常用治疗药物有:①吡喹酮 ,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一般总 剂量为150mg/kg。分2日口服。②硫双二氯酸 别丁,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剂量为 50mg/kg/天。分3 次口服,隔日给药, 10~20 天为一疗程。
案例八
❖ 答: ❖ 2.血吸虫病的诊断包括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两大
部分。因疑为急性期,故以病原诊断为主。从粪 便检查到虫卵或孵化出毛蚴即可确诊。
❖ 3.对此病人应即时处理: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原治 疗。对症治疗:由于病人有明显的症状如发烧"拉 痢"、食欲不振等,应给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 首选吡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治 疗药物。剂量:成人40~60mg/kg 总量。分两 次服用。
寄生虫感染病例分析

寄生虫感染病例分析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但受到较少关注的传染病。
寄生虫通过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获取所需的营养,同时对宿主造成危害。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寄生虫感染病例,探讨其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疟疾感染病例病因:疟疾主要由感染了疟原虫的按蚊传播。
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寄生虫会在红细胞内繁殖,导致病毒繁衍,从而引起寄生虫感染。
症状:患者初期会出现发热、寒颤、头疼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疟疾的治疗主要使用抗疟药物,如奎宁、氯喹等。
在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蚊虫叮咬,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此外,疫苗的研发也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方向。
案例二:包虫病感染病例病因:包虫病是由绦虫包囊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疾病,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食入被寄生绦虫的犬或牛肉导致。
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病例还会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包虫病可以侵犯多个器官,症状也有所不同。
治疗:包虫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包虫囊和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绦虫感染。
预防:预防包虫病的关键是避免食用未熟食物,特别是犬或牛肉。
另外,对于牧民等高感染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兽医检查也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寄生虫感染病例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各有差异,但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通过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寄生虫感染的认识,我们可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疾病的发生。
另外,科学研究和创新治疗方法的开发也是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方向,希望未来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减少寄生虫感染带来的危害。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及病例分析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裂头蚴病
裂头蚴寄生在人体可发生在骨以外的任何器官和部位临 床可归纳为四型。 •眼裂头蚴病较常见,患者表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微痛、 奇痒、畏光、流泪或有虫爬感,在红肿的眼睑下或结膜下 可触及游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质。 •口腔颁面裂头蚴病患处红肿、发痒,有虫爬感,皮下粘膜 有硬结,常有裂头蚴逸出。 •皮下裂头蚴病在躯干、四肢、外阴等处出现黄豆大至核桃 大 的皮下结节或肿块。 •能寄生于脑,可引起严重后果。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精选2021版课件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
年
14
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寄生虫的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便吃野生的水产品,如蛇,青蛙,蟹类,螺类等 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切生肉与熟肉的的菜板要分开, 餐具要经常消毒 在外就餐注意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餐厅,不吃路边小摊 上的食物 尽量不要生吃蔬菜和肉类 了解相关的卫生知识,有蛔虫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 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 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 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 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 对人体危害很大。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蛲虫
亦称屁股虫(seat worm)或线虫(threadworm)。 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也见於其他脊椎 动物。尾端长,如针状。常寄生於大肠内,有时见于小 肠、胃或消化道更高部位内。 雌体受精后向肛门移动,并在肛门附近的皮肤上排卵, 随即死亡。蛲虫在皮肤上爬动引起痒觉,搔痒时虫卵黏 在指甲缝,后被吞下,然后入肠。
裂头蚴病
裂头蚴寄生在人体可发生在骨以外的任何器官和部位临 床可归纳为四型。 •眼裂头蚴病较常见,患者表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微痛、 奇痒、畏光、流泪或有虫爬感,在红肿的眼睑下或结膜下 可触及游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质。 •口腔颁面裂头蚴病患处红肿、发痒,有虫爬感,皮下粘膜 有硬结,常有裂头蚴逸出。 •皮下裂头蚴病在躯干、四肢、外阴等处出现黄豆大至核桃 大 的皮下结节或肿块。 •能寄生于脑,可引起严重后果。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精选2021版课件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
年
14
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寄生虫的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便吃野生的水产品,如蛇,青蛙,蟹类,螺类等 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切生肉与熟肉的的菜板要分开, 餐具要经常消毒 在外就餐注意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餐厅,不吃路边小摊 上的食物 尽量不要生吃蔬菜和肉类 了解相关的卫生知识,有蛔虫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 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 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 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 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 对人体危害很大。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蛲虫
亦称屁股虫(seat worm)或线虫(threadworm)。 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也见於其他脊椎 动物。尾端长,如针状。常寄生於大肠内,有时见于小 肠、胃或消化道更高部位内。 雌体受精后向肛门移动,并在肛门附近的皮肤上排卵, 随即死亡。蛲虫在皮肤上爬动引起痒觉,搔痒时虫卵黏 在指甲缝,后被吞下,然后入肠。
寄生虫病例讨论交大

据。 2.进一步确诊该寄生虫病可用什么实验诊断? 3.分析该患者临床症状产生的病理学依据。
答案: 1.病人可能得的是急性日本血吸虫病,诊断
依据有:
(1)体症:高热39.7℃,病程持续一个月, 有肝脾肿大,嗜酸性细胞增高。
(2)患者居住在武汉市郊,为我国日本血吸 虫病流行区。
(3)患者又是市郊农民,有接触疫诊断
和治疗方面阐述你的观点。
预防方面:患者只在刚到南非时服用过 预防药,在南非三个月时间中没有完全 起到预防疟疾效果。而且,在流行区生 活期间已出现发热症状,应积极诊治, 而不应自服退热药物,延误了诊治。
发病和诊断方面:因该患者是初发病者, 疟疾发作的症状并不典型,而且在血 检中未查到虫体,影响到正确的诊断。 对于血检中未检测到疟原虫,可能存 在采血时间不正确,对于恶性疟的初 发者应在病人疟疾发作期间采血,可 从红细胞中检测到环状体,有助于提 高检出率。可能存在漏检,因在入院 第6天的血检中已检出疟原虫,经防疫 部门鉴定血片中的虫体密度是相当高
可采用口服阿苯达唑,200mg/次,2 次/日,连服10~20日。该药不但可 杀寄生于肠道内的成虫,也可杀灭 有组织中移行的幼虫。如用药后来 患者症状缓解,从诊断性治疗这个 角度也可证明患者得的是旋毛虫病。
病例二: 徐××,男,50岁,上海人,上海
市某公司经理,因高烧入某市级医院治疗。患 者入院前三天才从南非返沪,自述在南非工作 了三个月,在刚到南非时服用过疟疾预防药。 在离开南非前患者已有不规则发热,自服退热 片无效。在入院当天曾在某区中心医院按普通 感冒就治过,使用过头孢类抗菌素。入院后每 天都有不规则发热,头痛症状明显并逐渐加重, 入院前四天体温在37oC~39.8oC,检测颅内压
血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和 嗜酸性细胞增高;肥达氏反应:O 凝集素1∶80,H凝集素1∶160;三
答案: 1.病人可能得的是急性日本血吸虫病,诊断
依据有:
(1)体症:高热39.7℃,病程持续一个月, 有肝脾肿大,嗜酸性细胞增高。
(2)患者居住在武汉市郊,为我国日本血吸 虫病流行区。
(3)患者又是市郊农民,有接触疫诊断
和治疗方面阐述你的观点。
预防方面:患者只在刚到南非时服用过 预防药,在南非三个月时间中没有完全 起到预防疟疾效果。而且,在流行区生 活期间已出现发热症状,应积极诊治, 而不应自服退热药物,延误了诊治。
发病和诊断方面:因该患者是初发病者, 疟疾发作的症状并不典型,而且在血 检中未查到虫体,影响到正确的诊断。 对于血检中未检测到疟原虫,可能存 在采血时间不正确,对于恶性疟的初 发者应在病人疟疾发作期间采血,可 从红细胞中检测到环状体,有助于提 高检出率。可能存在漏检,因在入院 第6天的血检中已检出疟原虫,经防疫 部门鉴定血片中的虫体密度是相当高
可采用口服阿苯达唑,200mg/次,2 次/日,连服10~20日。该药不但可 杀寄生于肠道内的成虫,也可杀灭 有组织中移行的幼虫。如用药后来 患者症状缓解,从诊断性治疗这个 角度也可证明患者得的是旋毛虫病。
病例二: 徐××,男,50岁,上海人,上海
市某公司经理,因高烧入某市级医院治疗。患 者入院前三天才从南非返沪,自述在南非工作 了三个月,在刚到南非时服用过疟疾预防药。 在离开南非前患者已有不规则发热,自服退热 片无效。在入院当天曾在某区中心医院按普通 感冒就治过,使用过头孢类抗菌素。入院后每 天都有不规则发热,头痛症状明显并逐渐加重, 入院前四天体温在37oC~39.8oC,检测颅内压
血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和 嗜酸性细胞增高;肥达氏反应:O 凝集素1∶80,H凝集素1∶160;三
病例分析寄生虫课件

Nhomakorabea治疗
采用吡喹酮药物治疗,持续治 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逐渐缓 解,肺部阴影和结节逐渐消失
。
02 寄生虫种类与特征
常见寄生虫种类
钩虫
主要寄生于肠道,通过皮肤接 触污染的土壤或水传播。
疟原虫
寄生于红细胞内,通过蚊子叮 咬传播,可引起疟疾。
蛔虫
一种肠道寄生虫,常见于人类 和其他哺乳动物,通过食物传 播。
根据病例寄生虫诊断过程,得出 诊断结果,明确寄生虫种类。
确认寄生虫种类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进 一步确认寄生虫种类,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04 病例寄生虫治疗与预防
寄生虫治疗方法
01
02
03
药物治疗
根据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 的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 达唑、吡喹酮等,进行治 疗。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寄生虫感染,如 肺吸虫病等,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
寄生虫预防措施与建议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 换衣,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 的肉类、鱼类和贝壳类等食品。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定期清 理垃圾和消毒。
旅游保健
在旅游或探险过程中,注意防范寄生 虫感染,避免接触疫水或未经煮熟的 食物。
收集病史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等信息, 为诊断提供线索。
初步诊断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步判断可能的寄生虫种类。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体征,发现异常表现,如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等。
确诊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确诊 寄生虫种类和病情。
诊断结果与寄生虫种类确认
采用吡喹酮药物治疗,持续治 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逐渐缓 解,肺部阴影和结节逐渐消失
。
02 寄生虫种类与特征
常见寄生虫种类
钩虫
主要寄生于肠道,通过皮肤接 触污染的土壤或水传播。
疟原虫
寄生于红细胞内,通过蚊子叮 咬传播,可引起疟疾。
蛔虫
一种肠道寄生虫,常见于人类 和其他哺乳动物,通过食物传 播。
根据病例寄生虫诊断过程,得出 诊断结果,明确寄生虫种类。
确认寄生虫种类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进 一步确认寄生虫种类,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04 病例寄生虫治疗与预防
寄生虫治疗方法
01
02
03
药物治疗
根据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 的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 达唑、吡喹酮等,进行治 疗。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寄生虫感染,如 肺吸虫病等,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
寄生虫预防措施与建议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 换衣,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 的肉类、鱼类和贝壳类等食品。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定期清 理垃圾和消毒。
旅游保健
在旅游或探险过程中,注意防范寄生 虫感染,避免接触疫水或未经煮熟的 食物。
收集病史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等信息, 为诊断提供线索。
初步诊断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步判断可能的寄生虫种类。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体征,发现异常表现,如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等。
确诊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确诊 寄生虫种类和病情。
诊断结果与寄生虫种类确认
寄生虫学病例分析

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
病例4
• 患者,男性,37岁。因反复发作性黄疸伴肝功 能损害5年余入院,入院前半年症状加重,于 1995年7月11日以“黄疸原因待查”入院。患 者1990年5月初起因腹痛\黄疸伴肝功能损害, 曾住院5次,累计时间逾1年,分别诊断为“急 性胆囊炎,胆石症,肝内胆管扩张”,“早期 胆汁性肝硬化”,“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 石”,“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 曾行“胆囊切除术”和“脾切除及脾静脉分流 术”,但黄疸一直未消退,时有右上腹痛,乏 力纳差等症状。
病例2.1
• 病儿,男,12岁。1997年3月在全麻体外循环 直视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4小时左 侧呼吸音明显减低,经所管插管内吸痰未见明 显好转。继续吸痰病儿咳嗽,从气管插管内突 然吸出一条蛔虫幼虫,左侧肺部呼吸音立即恢 复正常。术后病儿恢复顺利,第12天痊愈出院。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 朱家光 等:室间隔缺损伴蛔虫钻肺1例 中华胸心血管 外科杂志 1998;14(6))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病例3
• 患者,女,23岁,因四肢抽搐反复发作1年余, 加重2天,于1997年7月8日以原发性癫痫收住 院 。 检查:T36.6,P20次/分,BP13/10kPa,神志不 清,处于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 2.0mm,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略低。可见不 自主活动,双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 •
蛔虫
病例2.2
• 沈××,女,14岁,宁夏某地区小学学生。 1996年10月以突发性哮喘为主诉就诊,患儿多 于白天出现呼吸稍短促,轻度干咳,但夜间哮 喘加重,甚至出现端坐呼吸,体温正常,但患 儿两肺均闻及哮鸣音,肝脏有轻度肿大,在哮 喘的同时伴发痒性皮炎,于二年前曾有排蛔虫 史。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至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