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寄生虫

案例五 思考: 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什么病?
2、所患病是如何感染?如何解释上述表现?
3、如何预防和治疗本病?
例五
答:1、旋毛虫病。
2、生吃或半生吃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感染。旋 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中,引起患者全身肌肉酸痛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相应的消化道症状。
案例七
❖ 思考: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如何进行A 型肝炎、B
型肝炎、酒精中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 2.本例病人被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时重要依据是
什么? ❖ 3.治疗本例病人首选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案例七
❖ 答: ❖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的鉴
别诊断:①A 型肝炎不会引起肝炎性黄疸的反复 发作。②B 型肝炎虽有可能,但此病人是一种发 展很缓慢的疾病,血检时B 型肝炎表面抗原是阴 性。③病人无饮酒史,可完全否定酒精中毒性肝 炎的可能性。
案例七
❖2. 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重要依据:患者来自流 行区,家乡有吃生鱼的习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是对诊断的有力启示,在粪便中查出了华支睾吸 虫卵是确诊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依据。检查方法 有粪便直接涂片法,易于漏检。多采用各种集卵 法,必要时用十二指肠引流液进行离心沉淀检查 。
❖3. 本病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为首选药物。最适剂 量为20~50mg/kg.每日2 次,2 日治愈率达 95%以上。
案例六
❖ 3.如果治疗本例病人应选用的药物和疗程?
❖答: 并殖吸虫病病人常用治疗药物有:①吡喹酮 ,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一般总 剂量为150mg/kg。分2日口服。②硫双二氯酸 别丁,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剂量为 50mg/kg/天。分3 次口服,隔日给药, 10~20 天为一疗程。
病例分析-寄生虫

案例八
案例八
❖ 既往史:曾患过疟疾,经有效治疗未再犯病。 ❖ 体检:体温39℃,发育尚可,消瘦病容,神志清
楚,心、肺(一),腹部稍膨胀,肝剑突下3cm 有压痛,脾可触及,四肢(一),体重60kg。 ❖化验:血常规WBC 19200,N 48%,L 35%,E 17%尿常规正常。胸部拍片正常。
案例八 ❖ 思考: ❖ 1.根据上述病史、体检及化验结果,你怀疑患者
案例四
答:1、似蚓蛔线虫
2、虫卵的检查: 取患者粪便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到虫卵即可确诊。必要 时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或加藤厚涂片法检查, 可提高检出率。
成虫的检查: 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中检获成虫。
案例五
患者,男性,35岁,云南大理人。因发热、全身 肌肉酸痛、吞咽困难而入院就诊。自述:一周前感觉 肠胃不适,发现眼睑部肿胀,并逐步发展为脸部肌 肉有肿胀感,全身肌肉酸痛,发热。既往健康,在 患病前几天与朋友吃过生皮(一种带生猪肉的食物 ),朋友中也有人出现类似症状。查体:T 38.5度 ,P 90次/分,神志清,心、肺、腹检查无明显异 常。四肢肌肉与脸部肌肉有明显压痛,但未见有包 块。各种反射检查正常。
案例六
❖ 3.如果治疗本例病人应选用的药物和疗程?
❖答: 并殖吸虫病病人常用治疗药物有:①吡喹酮 ,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一般总 剂量为150mg/kg。分2日口服。②硫双二氯酸 别丁,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剂量为 50mg/kg/天。分3 次口服,隔日给药, 10~20 天为一疗程。
案例八
❖ 答: ❖ 2.血吸虫病的诊断包括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两大
部分。因疑为急性期,故以病原诊断为主。从粪 便检查到虫卵或孵化出毛蚴即可确诊。
❖ 3.对此病人应即时处理: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原治 疗。对症治疗:由于病人有明显的症状如发烧"拉 痢"、食欲不振等,应给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 首选吡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治 疗药物。剂量:成人40~60mg/kg 总量。分两 次服用。
寄生虫感染病例分析

寄生虫感染病例分析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但受到较少关注的传染病。
寄生虫通过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获取所需的营养,同时对宿主造成危害。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寄生虫感染病例,探讨其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疟疾感染病例病因:疟疾主要由感染了疟原虫的按蚊传播。
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寄生虫会在红细胞内繁殖,导致病毒繁衍,从而引起寄生虫感染。
症状:患者初期会出现发热、寒颤、头疼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疟疾的治疗主要使用抗疟药物,如奎宁、氯喹等。
在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蚊虫叮咬,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此外,疫苗的研发也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方向。
案例二:包虫病感染病例病因:包虫病是由绦虫包囊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疾病,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食入被寄生绦虫的犬或牛肉导致。
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病例还会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包虫病可以侵犯多个器官,症状也有所不同。
治疗:包虫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包虫囊和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绦虫感染。
预防:预防包虫病的关键是避免食用未熟食物,特别是犬或牛肉。
另外,对于牧民等高感染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兽医检查也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寄生虫感染病例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各有差异,但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通过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寄生虫感染的认识,我们可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疾病的发生。
另外,科学研究和创新治疗方法的开发也是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方向,希望未来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减少寄生虫感染带来的危害。
小儿蛔虫病的病例分享

营养支持
蛔虫病患儿常常伴有营养不良, 医生可以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 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
治疗过程与结果
治疗过程
患儿在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一般首先进行药物治 疗,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结果
主诉与现病史
主诉
患儿家长代诉,患儿近期反复腹痛,食欲不振,夜间磨牙,且有时伴有恶心、 呕吐。
现病史
患儿在最近一个月内,经常出现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呈阵发性发作。伴 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夜间磨牙现象。最近一周内,患儿出现两次恶心、呕 吐,呕吐物中可见未消化食物。
既往史与个人史
既往史:患儿既往体健,无重大疾病史,无手术史。
患儿面色苍白,消瘦,腹部轻度膨隆,压痛不明显。
并发症
严重感染者可导致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1 2 3
肠胃炎
肠胃炎与小儿蛔虫病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肠 胃炎患儿多伴有腹泻,粪便检查可发现病原菌。
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也会出现腹痛,但腹痛部位 多在右下腹,且伴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
蛔虫病简介
01
02
03
04
蛔虫病的定义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体肠 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传 播。
症状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 心、呕吐等症状。
并发症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肠梗阻、肠 穿孔等并发症。
病例选择原因
典型性:本病例症状典型,便于医生 对蛔虫病进行诊断。
寄生虫案例

病例分析一患者马XX,女,12岁,宁夏某地小学学生。
2006年10月以“突发性哮喘”为主诉就诊。
患儿多于白天出现呼吸稍短促,轻度干咳,夜间哮喘加重甚至出现端坐呼吸,体温正常,但患儿两肺均闻及哮鸣音,肝脏有轻度肿大,在哮喘的同时伴发痒性皮炎,于两年前曾有排虫史。
查体:发现上腹部触及一包块,质软,尚可活动。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至63%;痰液检查发现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粪便检查中发现宽椭圆形、大小为(45~75)um×(35~50)um,综黄色的寄生虫卵。
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粗。
患儿经B超检查于上腹部探及团块回声,界限清。
口服造剂后,于腹显示反“C”行肠袢,其内可见“发束状”阴影。
1、根据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该患者患的是什么病?2、本病综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患者是儿童症状为突发性哮喘,轻度干咳,夜间哮喘加重甚至出现端坐呼吸,皮肤有超敏反应,两年前曾有排虫史。
阳性体征:双肺有孝鸣音,肝轻度肿大,腹部触及肿块。
实验室检查:a.嗜酸性粒细胞增高;b.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c.B超检查:上肺部探及团块回声;d.粪便检查;大小为(45~75)um×(35~50)um,综黄色虫卵符合蛔虫卵的形态。
综合以上可确诊为蛔虫病. 3、病原学诊断方法有:○1粪便直接涂片法;○2.粪便沉淀法○3饱和盐水浮聚法;④定量透明法;⑤驱虫实验;其中粪便沉淀法检出率最高病例二患者网xx,男,28岁,农民。
下腹痛2h,便血一次,于2001年1月22日入院。
2h前无明显原因下腹剧烈阵发性绞痛,每次持续2~3min,可自行缓解,伴便意。
1h前排血便一次,量约500ml,糊状,并出现头昏、心悸、乏力、口干。
曾于3个月前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诊入院,后经治愈出院,无急、慢性腹泻及其他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6℃,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血压17/10kPa(1kPa=7.5mmHg)。
发育营养正常。
阑尾病理标本中寄生虫分析与诊断

坌垒匡兰量些
圭 ! 查笪 塑 : 旦笪 !
! ! 兰21 : :1 翌 !
: : ! : : :
得在临床推广 。 参考 文献 循 J. E] 单 芝 香 , 证 护 理 在 分 娩 会 阴 损 伤 中 的 应 用 E ] 医 学 理 1
梁 小 英 , 莉 宁 , 帮 献 ( 西 壮 族 自治 区 民 族 医 院 检 验 科 , 宁 5 0 0 ) 王 张 广 南 3 0 1
【 要 】 目的 分 析 重 症 监 护 病房 (CU) 菌 感 染 的 临床 分 布 及 耐 药 特 点 。方 法 收 集 2 0 摘 I 真 0 8年 1月 至 2 1 00
根 据 蛲 虫特 有 的 典 型 结 构 , 合 雄 性 蠕 形 住 肠 线 虫的 特 征 。结 符
蛲 虫 病 的分 布 遍 及 全 世 界 , 儿 童 常见 的 寄 生 虫 病 , 在 是 常 家 庭 和幼 儿 园 、 学 等 儿 童 集 居 的 群 体 中传 播 , 重 影 响 儿 童 小 严
主 旦月第8卷第 1 7期 LbMe l ,et e 21 , o 8N .7 a d i Spe r 01V 1 , o 1 Cn mb .
பைடு நூலகம்
.2 3 . 17
生 虫 的准 确 诊 断 , 确 患 者 阑尾 炎 的成 因 和 病 理 变 化 之 外 , 明 还
可 为 临 床 术 后 对 寄 生 虫 的规 范 治 疗 提 供 可 靠 依 据 , 结 合 蛲 虫 并
E 3 沈 继 龙 . 床 生 虫 学 和 寄 生 虫 检 验 E . 京 : 民 卫 2 临 M3 北 人
生 出 版 社 ,0 2 2 . 2 0 : 0
寄生虫学检验第四版病例分析

寄生虫学检验第四版病例分析
男性患者,34岁,公司员工。
两周前结束东南亚等国旅行,归国后即消灭腹痛、腹泻,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加剧,继而消灭恶心、呕吐、胀气、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人院。
体格检查:体温38、5℃,肝脾正常,心肺正常。
血液检查:血细胞比容0.45,红细胞4.5X1012L,白细胞7.1X10L。
粪便检查:粘液血便,有腥臭味;生理盐水涂片可见变形运动的虫体,在其食物泡内见红细胞。
请问:
1、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为:(单选题)
A、经口感染
B、病毒
C、结肠内阿米巴
D、溶组织内阿米巴
E、棘阿米巴
2、该患者感染原虫的感染阶段是:(单选题)
A、滋养体
B、单核包囊
C、双核包囊
D、四核包囊
E、组织内滋养体
3、患者感染途径是什么?(单选题)
A、细菌
B、经皮肤感染
C、经媒介节肢动物感染
D、经吸入感染
E、经直接接触感染
4、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单选题)
A、似蚓蛔线虫
B、钩虫
C、蠕形住肠线虫
D、毛首鞭线形虫
E、以上都是
4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单选题)
A、温度和湿度
B、仅与湿度有关
C、与温度无关
D、与雨量无关
E、仅与雨量有关
5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单选题)
A、控制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预防感染,保护健康人群
B、仅用预防接种
C、只抓住改善不良饮食习惯这一环
D、宣传注意个人卫生就可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
E、所有寄生虫感染者的粪便均需无害化。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及病例分析

裂头蚴病
裂头蚴寄生在人体可发生在骨以外的任何器官和部位临 床可归纳为四型。 •眼裂头蚴病较常见,患者表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微痛、 奇痒、畏光、流泪或有虫爬感,在红肿的眼睑下或结膜下 可触及游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质。 •口腔颁面裂头蚴病患处红肿、发痒,有虫爬感,皮下粘膜 有硬结,常有裂头蚴逸出。 •皮下裂头蚴病在躯干、四肢、外阴等处出现黄豆大至核桃 大 的皮下结节或肿块。 •能寄生于脑,可引起严重后果。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精选2021版课件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
年
14
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寄生虫的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便吃野生的水产品,如蛇,青蛙,蟹类,螺类等 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切生肉与熟肉的的菜板要分开, 餐具要经常消毒 在外就餐注意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餐厅,不吃路边小摊 上的食物 尽量不要生吃蔬菜和肉类 了解相关的卫生知识,有蛔虫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 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 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 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 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 对人体危害很大。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蛲虫
亦称屁股虫(seat worm)或线虫(threadworm)。 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也见於其他脊椎 动物。尾端长,如针状。常寄生於大肠内,有时见于小 肠、胃或消化道更高部位内。 雌体受精后向肛门移动,并在肛门附近的皮肤上排卵, 随即死亡。蛲虫在皮肤上爬动引起痒觉,搔痒时虫卵黏 在指甲缝,后被吞下,然后入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2.1
• 病儿,男,12岁。1997年3月在全麻体外循环 直视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4小时左 侧呼吸音明显减低,经所管插管内吸痰未见明 显好转。继续吸痰病儿咳嗽,从气管插管内突 然吸出一条蛔虫幼虫,左侧肺部呼吸音立即恢 复正常。术后病儿恢复顺利,第12天痊愈出院。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 朱家光 等:室间隔缺损伴蛔虫钻肺1例 中华胸心血管 外科杂志 1998;14(6))
• 颜面轻度水肿,有凹陷性,心肺检查(-)、肝脾未触 及肿大,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 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疥螨(+), WBC 14.9×109/L、S:0.27、M:0.13、L:0.59, 尿蛋白为(++),潜血(+++),管型尿,耳垂三次 采血查血丝虫和微丝蚴(-),血沉:45mm/h,ASO: 823U,BUN:9.2mmol/L,Cr:194.3μ mol/L,24h 尿蛋白定量为2.55g/1.7L,尿细菌培养(-),肝肾超 声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正常,胸部摄片正常。诊断: ①疥疮并细菌感染。②急性肾炎。 治疗方法:外用药 选用硫磺软膏,1周后皮疹消退,瘙痒消失,溃疡面用 高效碘伏涂擦1周愈合,同时应用5%GNS 250mL加入 丹参液14mL静滴,每日一次,雷公藤片2片、每日3次, 并行利尿、支持对症治疗。住院3周后痊愈出院。(广 东顺德市桂洲医院 尤永森等:疥疮并急性肾炎1例 广 东医学1999 3)
• 痰液检查发现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X 线检查, 见肺纹理增粗,粪检中发现有某种寄生虫虫卵, 体检发现上腹部触及一包块,质软,尚可活动。 患儿经B超检查于上腹部探及团块回声,界限 清。口服造影剂后,于左侧腹显示反“C”形肠 袢 , 其 内 可 见 “ 发 束 状 ” 阴 影 。 1、该患儿突发性哮喘和哪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2、本病例出现的临床症状和各类检查结果提 示 是 哪 种 寄 生 虫 感 染 最 为 可 能 ? 3、本病例的确诊应以什么为根据?上述各项 检 查 均 各 有 什 么 意 义 ? 4.、本病例应采取什么样治疗方案为佳?
• 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有一溃疡约0.8×0.5cm大小, 溃疡面及周围粘膜均有活动性渗血不止,行BⅡ式胃大 部切除术。术后第9天再次解血便,呕吐鲜血,经非手 术治疗无效, 考虑胃肠吻合口出血,再次剖腹探查,术 中见胃肠吻合口粘膜渗血不止,未发现溃疡,切除吻 合口,行胃空肠Rouxen Y式吻合术,切除吻合口组织 送病理检查。再次术后第2天又发呕血及便血,胃镜检 查发现吻合口远端有散在点状陈旧性出血面。病检报 告:(吻合口)肠粘膜出血并有钩虫。停用止血药,按 钩虫病予以驱虫治疗, 呕血及血便停止,治愈出院 随 访 2 年 , 情 况 良 好 , 未 再 发 出 血 从这个病例中我们应该记取什么经验教训 在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医生有什么疏失
• 为了解肝内多发转移瘤组织来源,行B超引导 下穿刺活检,组织切割针未获得组织条,随后 抽吸,从肿块内抽出咖啡色液体,生理盐水涂 片查出阿米巴活动滋养体,诊断为肝阿米巴脓 肿。半个月内先后3次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 抽吸术,共抽出脓液650ml,并反复用甲硝唑 溶液冲洗脓腔及脓腔内保留部分甲硝唑溶液治 疗,1个月后脓腔明显缩小。1年后CT复查: 肝内仅见1个直径1.0cm残腔,已随访4年,除 肝内有一很小残腔外,患者无任何症状。(北 京海军总医院 朱世华 邱保安:多发性巨大 阿米巴肝脓肿的介入超声诊断及治疗一例 中 华放射学杂志1998年 第32卷 第8期)
肝阿米巴脓肿
病例7
• 患者,男,21岁,工人,全身浮肿伴尿少、恶 心10d、皮疹并瘙痒20d入院。患者于20d前全 身皮肤出现细小皮疹伴瘙痒,夜间瘙痒加剧。双 下肢多处皮肤化脓性感染,10d前全身出现水肿, 颜面及双下肢尤甚,伴尿少、恶心,无尿频尿急 尿痛,入院时下肢浮肿加重,并气促、咳嗽。无 传染病史记载。查体:体温37.4℃,血压 24/13kPa,神志清,面色稍苍白,躯干及四肢 见密集分布粟粒状淡红色丘疹水疱,尤以指缝、 腕部屈侧、腋窝、下腹部、股内侧、阴囊部为甚, 对称分布。见抓痕、皮损,以毛囊为中心的小脓 点,右下肢有一约大小为1cm×1cm溃疡面,有 脓性分泌物。
华支睾吸虫病
病例6
• 患者,女,52岁,农民。因咳嗽、胸痛、气促 1+月,左下肢肿痛半月入院。1+月前无明显 诱因出现咳嗽、气促、胸痛、胸闷,入当地县 医院治疗,胸穿刺抽出黄色清亮胸水,以后为 血性胸水,给予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两周症 状无好转。半月前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即入 我院诊治。 查体:T37.3℃,P88次/分,R24 次/分,BP14/10kPa,慢性病容,一般情况差, 双颌下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左腹股沟淋 巴结肿大,约2cm×3cm,压痛,活动,气管 左偏,右胸饱满、叩浊、呼吸音消失、语颤及 语音传导减弱,肝肋下2cm、剑下3cm、触痛,
钩虫
病例1.2
• 女,20岁。5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反酸、 嗳气。出现解黑便及呕血,伴头晕、眼花及乏力 2 天 入 院 体查:体温38.2℃,脉搏126次/分,呼吸22次/分, 血压120/75mmHg,急性重病容,贫血貌,心肺 正常,腹平软, 未触及包块,上腹部轻压痛,无 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肠鸣音活跃。 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13.2×109/L,中性0.80, 淋巴0.14,嗜酸性粒细胞0.06。肝肾功能、电解 质 等 均 正 常 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大出血;失血性贫血。 因非手术治疗不能控制出血,乃予急诊手术。
• 为进一步确诊行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有 弥散性出血点,大弯前壁可见2对钩虫合抱。 后壁进入球部2cm,可见一对钩虫在吸血,球 后环状皱襞上布满小的出血点。从十二指肠内 取出3对钩虫合抱体。给予左旋咪唑125mg顿服, 连服2天。半月后再重复一次同时口服右旋糖 酐铁100mg/次,Vc0.3g/次,叶酸100mg/次,每 天三次。患者症状、体征逐渐消失,痊愈出院。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谷书华:十二指 肠球后钩虫病误诊1例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9;12:(1))
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
病例4
• 患者,男性,37岁。因反复发作性黄疸伴肝功 能损害5年余入院,入院前半年症状加重,于 1995年7月11日以“黄疸原因待查”入院。患 者1990年5月初起因腹痛\黄疸伴肝功能损害, 曾住院5次,累计时间逾1年,分别诊断为“急 性胆囊炎,胆石症,肝内胆管扩张”,“早期 胆汁性肝硬化”,“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 石”,“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 曾行“胆囊切除术”和“脾切除及脾静分流 术”,但黄疸一直未消退,时有右上腹痛,乏 力纳差等症状。
• 入院后经认真追问病史患者于1988年赴深圳工作3年, 期间经常食生鱼片,遂考虑华支睾吸虫病,1995年7月 25日抽血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查华 支睾吸虫抗体1∶40阳性(ELISA法)8月2日再查血华 支睾细虫抗体1∶40阳性,皮内试验阳性,并殖吸虫抗 体(ELISA法)、血吸虫抗体(乳胶试验)均为阴性, 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再行粪检3次,未查见虫卵。8 月15日肝脏穿刺活检,抽吸出肝组织呈碎屑状,病理 报告“肝细胞轻度空泡变性,可见肝窦内淤血,分叶 核细胞浸润少量纤维组织增生”。8月16日予吡喹酮治 疗(150mg/kg,5日疗程),同时经保肝退黄及抗感染 治疗,肝功能正常,于8月30日出院。出院后4月,血 华支睾吸虫抗体阳性(<1∶40=,皮内试验阳性,再 服吡喹酮一疗程,1996年6月时随访,患者肝功能正常, 可正常生活和从事轻工作。(解放军第213医院,大连 薛塔塔:华支睾吸虫病 误诊一例 中国寄生虫学与 寄生虫病杂志 1999;17(1):59)
• 体检:体温37.2℃,面色灰暗,巩膜、皮肤黄 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 无肿大,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 部有两条手术疤痕,分别长15cm和20cm,肝 肋下未及,Murphy正阴性,肝脾区无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白细胞 7.4×109/L,中性0.40,淋巴0.53,单核0.07, 血小板142×109/L,粪便中未查见寄生虫卵。 血清总胆红素127μ mol/L,ALT 1048IU/L。B 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光点分布均匀, 肝右前叶肝管内有多枚大小不等之强回声,成 窜排列,后伴声影,血管走行清晰,门静脉内 径正常,总胆管9mm”。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病例3
• 患者,女,23岁,因四肢抽搐反复发作1年余, 加重2天,于1997年7月8日以原发性癫痫收住 院 。 检查:T36.6,P20次/分,BP13/10kPa,神志不 清,处于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 2.0mm,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略低。可见不 自主活动,双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 •
病例1.1
• 患者,男,40岁,农民,近3年来进行性贫血, 消瘦,左上腹阵发性疼痛,饥饿时及夜间为甚, 当地医院按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未见好转。近两 个月患者自觉乏力、心悸、头晕,活动后加重, 于1998年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体检:病人一 般情况差,精神不振,重度贫血貌,心尖区Ⅱ 级杂音。T36.5℃,P100次/min,R25次/min, BP14/8kPa。实验室检查:Hb40g/L, RBC1.75×1012/L,大便钩虫卵(+)、潜血 (+),诊断为十二指肠钩虫病。
• 左髋关节以下肢体明显肿胀,呈凹陷性,皮温高于右 侧,膝关节以下皮肤发绀,无表浅静脉曲张和溃疡, 两侧足背动脉无明显差异,余(-)。胸片示右侧胸腔 大量积液,胸穿为血性胸水。李凡它试验(),比重 1.024,蛋白7.831g/L,红细胞23250个/mm3,白细胞 530个/mm3,中性细胞68%,淋巴细胞32%,胸水涂 片未查见微丝蚴,胸水查抗酸杆菌(-)。胸水中查见 恶性肿瘤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3.6×109/L,中性粒 细胞80%,淋巴细胞20%,外周血查见马来微丝蚴。 口服左旋咪唑、海群生治疗一周,左下肢肿胀渐消失、 疼痛及活动障碍减轻,周血查微丝蚴明显减少,继续 维持治疗。但胸水经上述治疗及配合胸穿抽液等治疗, 无吸收好转,且进行性增加,胸闷、气促加重,体质 日差,两周后因呼吸困难,全身衰竭而死亡。(四川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赵芝蓉:丝虫病合并血性 胸水1例报告 重庆医学 No.2 Vol.28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