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制作及保存

合集下载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植物病害标本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病理学科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实物,它在教学中具有直观、不受季节和区域限制的特点。

因此,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在北方由于季节分明,作物品种丰富,植物病害发生频繁,大部分的植物病害标本都能从田间采集到。

但是,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要充分掌握病害发生的季节规律及寄主的生长规律才能收获症状特征比较典型的标本。

1.1 病害标本采集的工具植物病害大多发生在根、茎、叶和果实上,因此所用工具要针对不同的部位,常用的工具有刀、剪、锄、锯等,还有标本夹、标本箱、标本纸、小玻瓶、纸袋、标签和记录本等。

1.2 标本的采集大田采集主要分为按季节采集和按寄主采集。

按季节采集主要是针对每年只在特定时期发生的病害。

如白粉病具有性阶段,小麦白粉病多在每年5—6 月能够采集到;植物的灰霉病则在低温阴雨的条件下容易发病,每年3—5 月最容易采到。

按寄主采集主要针对寄主范围广泛的病害,如霜霉病,可以在很多植物病害的叶片上发现,常见的有莴苣、葡萄、白菜等;疫病如番茄、马铃薯、辣椒疫病等。

1.3 采集标本的记录为了区分采集的不同的标本,采集时要进行记载。

主要包括寄主名称、时间和地点、采集人姓名、主要发生情况和必要的生态环境因子。

2 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采集的标本通过鉴定以后,除去作为分离用的标本外,一般都用干燥法或浸渍法进行保存,要求能够尽量保存标本的本来性状。

一些微小的可以做成玻片标本,比较难以保存的和特殊的标本可通过多媒体扫描系统或显微系统存入计算机中,制成相应的文体图形、动画、视频图像等。

2.1 标本干燥制作法2.1.1 压制法。

采到的植物病害标本,若干燥后容易卷缩的(如稻叶),最好随采随压。

其他的可以放到采集箱内带回去后压在吸水纸中,用标本夹夹紧,日晒任其干燥。

在此期间,要经常更换标本纸。

夏季温度和湿度较高,容易使标本发霉变色,标本纸要勤更换。

标本制作方法

标本制作方法

标本制作方法一、前言标本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通过标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本制作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标本制作技巧。

二、材料准备1.生物样品:需要制作标本的生物样品,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生物。

2.酒精:用于杀灭样品内的微生物和防止腐败。

3.甘油:用于保存标本并保持其柔软度。

4.硫酸铜:用于除水分并使标本变得透明。

5.氯化钙:用于固定样品内的蛋白质和酶等有机分子,防止其在处理过程中被破坏。

6.硝酸银:用于固定样品内的核酸和糖类等有机分子,防止其在处理过程中被破坏。

7.甲醛:用于固定样品内的脂类等有机分子,防止其在处理过程中被破坏。

8.切片刀、显微镜片、玻璃管等实验器材。

三、标本制作步骤1.杀灭样品:将生物样品放入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时间长短根据不同的生物种类而定),直至其完全死亡。

2.清洗样品:将杀死的生物样品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的酒精。

3.固定样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剂(如氯化钙、硝酸银、甲醛等),将其浸泡在固定剂中,使其内部有机分子得到固定,避免在后续处理过程中被破坏。

4.除水分:将固定后的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时间长短根据不同的生物种类而定),使其内部水分被除去。

这一步操作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因为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标本变形或损坏。

5.透明化处理:将除水分后的样品放入甘油中浸泡一段时间(时间长短根据不同的生物种类而定),使其变得透明。

这一步操作也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因为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标本变形或损坏。

6.制作切片:将透明化后的样品取出,用切片刀将其切成薄片,然后放在显微镜片上。

7.封装保存:将制作好的标本放入玻璃管中,并加入适量甘油和固定剂,然后封口保存。

这一步操作需要注意密封性和防潮防晒。

四、注意事项1.在制作标本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

2.在处理生物样品时要非常小心谨慎,避免对其造成损伤或变形。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昆虫标本是昆虫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因此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都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的注意事项。

确定采集目标:在采集昆虫标本前,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昆虫种类进行采集。

例如,如果研究目标是蝴蝶,那么采集目标就应该是各种蝴蝶。

选择合适的采集地点:应选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灰尘多的地方。

同时,根据目标昆虫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合的生境,如森林、草地、湿地等。

规范采集操作:采集昆虫标本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虫体,提起虫体尾部,然后将其插入采集杯中。

注意不要损坏昆虫的外观和结构。

处理数据:对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处理,包括拍照、清洗、编号等。

拍照时要确保昆虫标本正面和背面都能被拍到,清洗是用清水洗净标本上的杂质,编号则是为每个标本赋予一个唯一的编号,方便后续研究和管理。

确定标本制作材料:可以选择纸质标本、布质标本或胶带标本等。

纸质标本适合长期保存,但易受潮;布质标本适合大型昆虫,但不便于携带;胶带标本则可以弥补纸质和布质标本的不足。

制作标本:根据所选材料,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

纸质标本可以采用压制方法,将昆虫标本压制在一张白纸上;布质标本可以采用缝制方法,将昆虫标本缝在布上;胶带标本则可以将昆虫标本粘贴在胶带上。

标本摆放:标本制作完成后,应在通风干燥处晾干,并将标本平放在桌面上,不要挤压或重压。

同时,要注意保护标本的完整性,防止损坏。

保存环境:标本保存时应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

高温会导致标本变质,潮湿会引起虫霉,阳光直射会加速标本的老化。

因此,最好将标本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标本存储:标本保存时应放在密封袋中,并在袋子上标记日期。

这样可以防止标本受潮和被污染,同时方便后续研究时查阅。

3定期检查:标本保存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检查是否有变化,如虫霉滋生、标本损坏等。

如果发现变化,需要及时更换材料,以保证标本的质量。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是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昆虫标本是研究和收藏昆虫学的重要途径,其准确、美观的制作和保存方法对于保持标本的质量和价值至关重要。

以下是采集、制作和保存昆虫标本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采集昆虫标本
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不同种类的昆虫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活动,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可以提高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2.选择合适的工具:常用的昆虫采集工具包括网、夹子、吸虫管等。

不同的工具适合不同类型的昆虫。

3.注意保护环境:在采集昆虫的过程中,应保护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

二、制作昆虫标本
1.准备工具和材料:制作昆虫标本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标本纸、标本针、剪刀、酒精、甘油等。

2.处理标本:采集到昆虫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首先用酒精或温水杀死昆虫,然后把昆虫用标本针固定在标本纸上。

3.制作标本:制作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昆虫的姿态和位置,尽量展示昆虫的特征和形态。

三、保存昆虫标本
1.存放环境:昆虫标本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保持干燥:昆虫标本容易受潮,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保
持干燥。

3.防虫:昆虫标本容易被其他昆虫和室内害虫侵蚀,因此需要采取防虫措施,如使用樟脑丸等。

以上是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的基本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以确保人身安全和标本质量。

制作标本的方法

制作标本的方法

制作标本的方法标本制作是生物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保存和展示各种生物的形态特征,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便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作标本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制作标本的方法之一就是干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小型生物,比如昆虫、植物和小动物。

首先,将待制作的生物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让其自然干燥,然后再进行脱水处理,最后将其放置在密封容器中保存。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制作的标本保存时间较长。

其次,浸制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制作标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软体生物,比如水生动植物和软体动物。

首先,将待制作的生物浸泡在特定的浸制液中,比如甲醇或乙醇,然后再进行逐步脱水处理,最后将其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

这种方法制作的标本可以保存生物的颜色和形态特征,非常适合展示和研究。

另外,冷冻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制作标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对形态特征要求较高的生物,比如微生物和柔软的组织样本。

首先,将待制作的生物放置在冷冻机中进行冷冻处理,然后再进行逐步脱水和固定处理,最后将其保存在低温环境中。

这种方法制作的标本可以保存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形态特征,非常适合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

最后,化学固定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制作标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对细胞结构要求较高的生物,比如细胞和组织样本。

首先,将待制作的生物浸泡在特定的化学固定液中,比如福尔马林或戊二醛,然后再进行逐步脱水和包埋处理,最后将其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

这种方法制作的标本可以保存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形态特征,非常适合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的来说,制作标本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生物范围和特点。

在进行标本制作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生物特征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保证制作的标本能够保存生物的形态特征并且适合用于展示和研究。

希望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可以对您在标本制作过程中有所帮助。

标本的制作

标本的制作

标本的制作过程方法一(一)采集不同种动物需要有不同的生活条件,采集时应根据动物的不同栖息处所,在一定时间和时期内采用一定的方法,并需要用不同的工具才可采到。

(二)处理1、整理标本:采集来的标本要经过整理,首先放到较大的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再选择生活力强、形态典型、完整无缺、大小适当的留下,弃去其它杂物。

2、恢复动物的自然状态:将水生种类移入新鲜的普通水或海水的容器内静置一小时,以使动物恢复到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3、麻醉:对易收缩的动物需先经过麻醉再杀死。

常用的麻醉剂有乙醚、氯仿、50%的酒精、硫酸镁等。

4、杀死:动物经一定时间麻醉后(麻醉时间不能过长),使用适当药剂迅速将其杀死,以保持其外形正常和内部器官的完整。

杀死药剂常用的有5—10%福尔马林、80—95%酒精、无水酒精等。

(三)固定固定可使材料尽量保持原形而不变质。

标本制作过程中,都要先将材料固定后保存。

常用固定方法有干燥处理和药液浸制两种。

浸制标本,事先要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物溶液做固定液。

把材料浸制好后再进行保存。

小型动物材料,直接放在固定液中保存。

大型材料,先向材料内注射一部分固定液,后放入固定液中浸渍。

(四)保存固定和保存是制作标本的两个重要环境,固定好了的材料最终能否成为合格的标本,还在于如何保存。

如果保存欠妥,即使固定得再好,最后还是达不到制作的目的。

保存方法主要有液浸保存和干燥保存。

1、浸液保存。

浸液保存是把标本浸在一定的药物溶液里保存标本的方法。

一般整体材料、解剖材料、局部构造或器官可用这种方法保存。

常用的保存液大致与固定液相同,主要是福尔马林、酒精、甘油以及这几种药物按比例配制制成的各种混合液。

单纯用福尔马林作保存夜,浓度为5%--10%,个别情况可用15%。

具体浓度的大小以标本的大小而定,原则上小标本浓度小,大标本浓度高。

福尔马林作保存液,效果好、价格低,可以大量地使用。

缺点是保存中往往有多聚甲醛形成,使浸液变浊,影响观察。

标本制作流程范文

标本制作流程范文

标本制作流程范文标本制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技术。

制作标本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研究已采集的生物样本,让其能够长时间保存并保持其形态结构。

本文将介绍标本制作的一般流程,包括采样、固定、脱水、清洗、脱脂、干燥、装饰和保存等环节。

以下是详细的制作流程。

1.采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样本进行采集,例如脊椎动物的软组织或骨骼、植物的花朵或叶片等。

采样时应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防止损坏和变形。

2.固定:将采集到的生物样本进行固定,以保持其原有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缓冲福尔马林、乙醛等。

固定时应注意按照固定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确保样本充分浸泡在固定剂中。

3.脱水:在固定固化后,为了去除样本中的水分,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通常采用渐进浓度的乙醇溶液对样本进行脱水,如50%、70%、90%和绝对乙醇。

每个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样本的浸泡时间应该足够,确保样本充分脱水。

4.清洗:脱水后的样本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固定剂和脱水剂的残留物。

一般使用去福尔马林液进行清洗,清洗时需要将样本完全浸泡在清洗液中,反复更换清洗液直至样本完全清洗干净。

5.脱脂:部分样本,特别是动物骨骼,存在脂肪或油脂。

为了保持样本的稳定和保存性能,需要进行脱脂处理。

常用的脱脂剂有醚类、醇类等。

脱脂时应注意安全操作,以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危险。

6.干燥:样本脱水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样本中的水分。

常见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需要将样本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自然蒸发水分。

人工干燥则需要使用干燥剂或干燥设备对样本进行干燥,确保样本完全干燥。

7.装饰:标本制作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装饰和修饰,以增加其观赏性和教育性。

可以使用染色、着色、涂漆等方法,使标本更加美观和易于展示。

8.保存:制作完成的标本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使其能够长时间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保存时应将标本放置在适当的容器中,如密封好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并储存在干燥、避光和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蝴蝶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蝴蝶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蝴蝶标本的制作与保存蝴蝶标本采到以后,不论用来展览或进行分类鉴定与长期保存,都必须加工制作。

一、制作用具1·小剪刀和小镊子蝴蝶标本制作过程中,不要直接用手去拿标本,以免损坏翅、足、触角和须,而须用镊子。

镊子宜细,可用集邮用的镊子或眼科医生用的镊子。

镊子的头不宜太尖,更不宜太粗,以免损坏标本。

小剪刀备作剪纸条用。

2·昆虫针不锈钢制,全世界有统一的规定:长40mm,依粗细分为5、4、3、2、1、0、00七号,除0、00号蝴蝶不用外,其余都用,而以4、3、2号用途最广,针尾连一小球,便于手拿。

3·大头针普通文具店有小盒出售。

用以临时固定纸条用。

当然也可用虫针来代替,但虫针的价较贵,作大头针用针头损坏了可惜。

4.展翅板过去都用松软的木板制成,中间留有一槽,槽底粘条软木或高梁杆心而成。

目前全用泡沫塑料板,板面要平滑,厚度约40mm,大小可随意,一般宽约80~160mm,长约300mm,板面正中挖一条纵的沟槽,沟槽宽深各5~15mm。

可预先制备一批不同大小版面及沟槽的展翅板备用。

5.三级板由整块硬木制成,高40mm,宽30mm,长75mm。

分为3级,每级高8mm,各级中间串有一小孔,可容任何虫针插入。

三级板在各类昆虫制作中都有用,为使制成的标本规格一致。

西方用的三级板不同,其形状与用法见下图。

6·还软器如在当地采集,回来立即制作,标本尚软,不需要还软器。

如在外地采集,或暂不制作的标本,包在三角纸内自然干燥,如遇雨天或易霉天气,还要设法晾干或烘干,以防发霉,则制作标本时必须先还软。

还软器在实验室里通常用“干燥器”改装。

那是一种玻璃容器。

可在底部铺一层湿沙,加入少量石碳酸,以防生霉,将连三角纸包的标本放在瓷隔板上,加盖密闭(为使盖严密,可在器口涂上一些凡士林)。

几天以后,标本受湿度影响就会软化,翅足触角能够活动,就可取出制作标本。

如果没有干燥器,可用任何容器,依照上述原理自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先进的昆虫学技术》和《收集和保存昆虫的技术与方法》有感阅读了这两篇关于昆虫采集和保存的文章后确实获益匪浅。

多数人会采集他们所能见到的一些昆虫,而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我们一般要求采集尽可能多的种群。

面对如此多样的采集对象和如此繁杂的采集工具和方法,应该用什么采集?怎么采集呢?一般说来,标本采集的时间、地点、数量以及龄期等都需要按照采集目的确定。

现将采集昆虫时涉及较多的基本工具和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捕虫工具1.1 捕虫网目前利用较多的采虫工具是捕虫网,由于采集的对象和目的不同, 捕虫网又可分成捕网(主要捕捉空中飞行或悬停在枝叶端的昆虫,如蝴蝶、蜂和蜻蜓)、扫网(用于捕捉杂草、灌丛中隐蔽不易发现的各种昆虫, 如甲虫)、水网(用于采集水面及水中昆虫)和刮网(用于采集树干、树皮下的昆虫)等。

由于实验中捕网应用较广,下面就将捕网的制作方法简要介绍如下:捕网由网袋、网圈和网柄三部分组成。

网袋一般做成直径30-38cm的圆锥形体,网袋除了必须通风、阻力小以外, 还要保证材料轻便、柔软、耐用和颜色较浅。

网圈一般用8号铅丝、铜丝、钢丝或纲条弯成直径80cm的圆形,一端留出12cm, 另一端留出10cm的长度, 分别相向折成直角。

两端的终端2cm处再弯成直角, 以便插人网柄。

为便于携带可把网圈截成2-3段,接处用铆钉或铁箍箍住,制成折叠式。

网柄以松木、竹等轻体材料制成。

一般直径19mm,长度105-140cm为适宜, 表面饰漆, 以防虫蛀及干裂。

另外由于捕捉不同的昆虫, 捕网构造也可改变。

如捕捉蝴蝶的网圈口径要再大些, 网柄要长些。

1.2 毒瓶采到昆虫后,有时需要及时放入毒瓶内杀死。

常用的毒瓶一般选用质量较好的磨砂广口瓶,瓶口一定要严紧且瓶盖不易脱落,这样毒气才不致外溢,才能保证使用安全。

另外也可以利用罐头玻璃瓶加配塑料盖来制作毒瓶。

一般毒瓶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专业采集用的毒瓶,常使用氰化钾做毒剂,这种毒瓶的毒力特别强,昆虫入瓶后即可迅速致死。

由于该种毒剂有剧毒,所以在制作、使用以及保管等方面要特别注意安全。

例如,在瓶外连同瓶底加粘一层胶布或透明胶带防护,可以更加安全耐用。

为携带方便,常在毒瓶体外配装背带。

一般采集昆虫用的毒瓶,其毒剂是多种多样的,有用脱脂棉蘸上适量乙醚或醋酸乙烷作毒剂,放在瓶底,上面盖一块硬纸板或薄塑料板,板上穿些小孔,使用起来也有毒效。

适于学生用的毒瓶,可试用苦桃仁、枇杷仁、青核桃皮等,捣碎后包在纱布内,放入瓶底,摊平后,再盖一有孔的硬纸板,也有一定毒力。

比较规范的毒瓶,内置物质从下往上的放置顺序依次是:KCN、锯末、石膏、折叠的滤纸纸条。

毒瓶外面须加上“有毒”标记,并应精心保管。

此外,使用毒瓶时,不可将大型和小型、较软和较硬的昆虫混放在一个毒瓶里,以防互相残踏碰撞,损伤虫体;鳞翅目昆虫更应该单独入瓶处理。

为了起到隔离和缓解彼此碰撞的作用,毒瓶内可放入一些细纸条。

另外毒瓶内所放滤纸,主要是为了吸水解潮,应视纸的湿度和污染情况,及时更换。

1.3吸虫管吸虫管一般用来捕捉小型、微小型或虫体比较脆弱的昆虫。

它由厚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管、橡皮吸气球和细玻璃管等组成。

制作时按厚玻璃管的内径选用合适的橡皮塞,按细玻璃管的粗细在橡皮塞上穿两个孔,其中一个孔插入略弯的细玻璃管作为进虫管,另一个孔插入吸气管,并与橡皮管和吸气球连接。

一定要注意将吸气管下管口扎上纱布,以避免昆虫被吸入吸气球内。

组装完毕后,将橡皮塞塞在厚玻璃管口,便可使用。

采集时将进虫管口对准所要采集的小型昆虫,利用吸气形成的气流,将小虫吸到厚玻璃管内,然后将所采到的小虫放入毒瓶杀死。

采集蚊类、蠓类、蚜虫、蓟马和一些小型寄生蜂,均可使用吸虫管。

1.4 挡网(捕虫布)挡网一般选用结实耐用的白色布,绑在一米宽的框架上,用两根轻质材料相互交叉支撑起来使用。

捕虫布在捕捉甲虫、蝽、鳞翅目幼虫上及其有效,尤其在天气转冷或者一天当中的清晨和傍晚,正常活动的昆虫寻找植被做遮蔽场所的时候。

二昆虫采集方法1.陷阱这种方法常常用来采集甲虫、蚂蚁、蝼蛄、蟋蟀和蟑螂等,特别是当陷阱中放有诱剂时,效果更佳。

例如,在陷阱中加入啤酒时,可诱到较多的甲虫。

影响陷阱效果的因子很多,其中一种外部影响因子就是陷阱所设置的海拔,这一因素对光陷阱而言尤其关键。

所以,设置陷阱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陷阱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归纳为:玻璃窗陷阱(简单、便宜)、拦截网(搭成V形;网上的昆虫会在锥形的顶端聚集;对迁飞的蝴蝶尤其有效)、Malaise陷阱(一个垂直的网做挡板;倾斜的篷顶最上头有收集设备)、诱饵陷阱(诱饵引诱;收集)、急救陷阱(阻止成虫分散;长成后捕捉,但捕捉前会保证其自然生长)、光陷阱、电网陷阱等2.诱集利用昆虫对光线、食物等因子的趋性,用诱集法采集昆虫,是既省力而又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诱集法有灯光诱集、糖醋液诱集、腐肉诱集、光诱集和性诱集。

三昆虫的饲养不得不考虑的是,一些稀有昆虫不易采集,因此需要进行饲养,从而得到成虫前的一系列不同龄期的虫体,这对于只了解成虫而不太清楚其他龄期是很有意义的。

在饲养昆虫时,对饲养时昆虫生活的场所,湿度,温度,光照,食物等有严格要求。

不适宜的条件易导致昆虫休眠或滞育等,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3.1饲养场所一般可以在养虫网中饲养,养虫网的设计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一,广口玻璃瓶瓶口用纱布套住,用绳子或者胶带从周围固定,里面养虫;其二,罐头盒底上用金属丝网筛套住,里面放一杯水,水里面养植物,网筛口用一块玻璃板封闭;其三,将花盆里种的花用两端无底的塑料桶罩住,上端用纱布封闭。

3.2湿度一般而言,蛹比较抗干旱。

当饲养环境比较干旱时,可以人工改变湿度,如:用潮湿的海绵垫或棉花放在饲养昆虫的笼顶;在笼子里放湿的海绵或一小玻璃瓶水···3.3温度温度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由于节肢动物是变温动物,所以它们的体温与周围环境十分接近,且生理机能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大多数昆虫可以在室温下饲养,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昆虫以及同种昆虫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温度不同,饲养时应予以注意。

3.4光大多数昆虫可以在正常的光照下饲养,由于光照可以影响昆虫的滞育,所以饲养者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来控制虫态。

3.5 食物食物要根据昆虫的种类而定,广食性昆虫如蚂蚁、蟋蟀、蟑螂等可以吃死的或者腐烂的食物,而专食性昆虫仅仅吃特定的植物或动物。

四标本制作和保存了解了许多采集昆虫的方法和工具后,让我们来看一些标本的保存方法。

正确的保存方法的使用可以确保你的采集成果不被浪费,而且还可以使标本保存很多年,正确的保存也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标本的科学价值。

4.1标本的暂时保存由于不是每次采集到的昆虫都可以及时处理,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临时保存样品的方法。

一般说来,常用方法有酒精浸液、三角纸包和棉层纸包三种。

酒精浸液为75~85%的工业酒精,可再加1~2%的甲醛或甘油。

使用浓度依虫体大小和含水量而定,小型昆虫用75%的浓度即可,大型昆虫和全变态类的幼虫由于体内含水量高,最好用85%的浓度。

除蜻蜓目、脉翅目、毛翅目和鳞翅目的成虫不可放入酒精浸液中保存外,其它虫态和类群均可放入酒精中暂时保存或长期保存。

但是,如果虫体微小或数量太少,最好单独放入小指形瓶内浸存。

三角纸包是用长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包,可以暂时保存各种昆虫,但常用来装鳞翅目、脉翅目、蜻蜓目和毛翅目成虫。

注意:不能挤压和折叠,以免损坏标本。

标本装好后,在纸包的口盖上注明采集方法、时间、地点、寄主和采集人等。

棉层纸包是用长方形的脱脂棉块外包一层有光面纸和一层牛皮纸做成。

将标本整齐地放在棉层上后,盖上一块光面纸,然后注明采集的方法、时间、地点、寄主和采集人等。

4.2 浸制标本制作方法浸制标本是指将采集到的昆虫直接放入保存液中杀死、固定和长期保存。

凡是昆虫的卵、幼虫、蛹以及身体柔软、体型细小的成虫,都可以制作浸制标本。

常用的保存液有 5% 福尔马林液; 85% 酒精液;福尔马林、80%酒精、冰醋酸混合液( 5:15:1)。

前两种保存液适于固定比较大的幼虫。

第三种保存液对昆虫体内柔软组织的固定效果较好,适合固定微小昆虫。

使用适当浓度的保存液,可以使标本长久的保存,并且不会萎缩和硬化。

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对于卵和细小昆虫,可以直接放入指形管中,加入保存液保存。

对于体型较大的幼虫和蛹,要先在开水中煮沸 5 ~ 10 分钟,直到虫体硬直,再放入指形管中加保存液保存。

标本经过这样处理,不易变色和收缩。

对于其中的幼虫,体内水分较多,应在浸制过程中,更换几次保存液,以防虫体腐烂。

指形管中的保存液的量一般是容积的三分之二。

盖好橡皮塞以后,要用蜡封好,然后贴上写好的标签。

标签要用毛笔写,项目有采集号、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和寄主植物名称等。

4.3 干燥标本制作方法标本干燥后,用昆虫针固定在标本盒里长期保存,这种昆虫标本称为干燥标本。

干燥标本的制作多用于体型较大、翅和外骨胳比较发达的成虫。

蛹和幼虫经过人工干燥以后,也能作成干燥标本。

4.3.1成虫干燥标本制作①还软从野外采集的昆虫,在制成干燥标本以前,常常已经存放了一段时间,其虫体已干硬发脆,所以在制成标本前必须经过还软才不致被折断或破碎。

如果用干燥器还软:先在干燥器内底部铺上潮湿的细沙,再将装有昆虫的三角包放在干燥器内磁盘上,为了防止标本发霉,应在沙面上滴上几滴石碳酸或甲醛溶液,最后将盖盖严。

如果使用广口瓶:可在瓶内潮湿细沙上放一张滤纸,再在滤纸上放置装有昆虫的三角纸包。

如果需要还软的昆虫不多,也可将三角纸包放在潮湿的净土层中,外面罩个玻璃罩进行还软。

不管使用什么容器,夏季三、五日,冬季一周的时间就可使昆虫还软如初。

②针插还软的昆虫,要用昆虫针穿插起来。

针插时,先要根据虫体的大小,选择适宜型号的昆虫针,即虫体小者使用小型号针,虫体大者使用大型号针。

0 、 00 号昆虫针专供穿插微小型昆虫时使用,使用时,先在普通昆虫针( 0 - 5 号)上插好三角纸片或软木条,再用 00 号将微小昆虫穿插在三角纸片或软木条上,这种针插方法称为二重针。

在虫体上针插时要有一定位置规定,这是由各种昆虫身体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在国内外都有统一规定,绝不能随意更动,以免破坏被插昆虫的分类特征,使标本丧失完整性。

鳞翅目、蜻蜓目、双翅目昆虫,要将针自中胸背板中央稍偏右些插入,留出完整的背中线来;鞘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右侧翅鞘的左上角,使昆虫针正好穿过腹面的中后足之间,这样就不会破坏鞘翅目昆虫分类特征的基节窝;半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小盾片的中央偏右方,这样就可以完整的保留腹面的口器槽;螳螂目和直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中胸基部上方偏右侧的位置上;膜翅目昆虫则要插在中胸的正中央部位等等。

昆虫针插入虫体以后,应放在三级台上进行位置高低的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