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

合集下载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参考)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参考)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一、标本采集
在了解各种植物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标本的采集,根据植物的特点,有选择的针对植物的典型部位进行采集,草本植物一般带根采集,木本植物最好带花或果采集。

二、标本制作
采集到的标本一般需要立即做成标本,从采集来的同一种植物中选择各个器官最完备的做标本。

最好是根、茎、叶、花、果实都有,用刷子或纱布擦掉标本上的污物,保持标本清洁美观。

(注:在使用吸水纸前必须对标本进行整形,即将标本的枝、叶、果、花展开平放,避免重叠。

先去残叶,适当疏掉一些过密的枝条和过繁的花、叶、果。

尽量使标本既保持自然状态,看上去又很美观。

对一些不便压制的浆果、块茎、块根,则应进行浸制保存。

)把整理好的标本夹在干燥的吸水纸中,用木板在实验桌上压紧,压的时候,应该注意标本是否平整,叶和花的位置是否自然,避免互相遮盖。

如果叶片背腹面有显著区别,要把一部分叶片翻过来。

没有吸水纸的话,可采用的是普通的草纸和旧报纸。

压制时把夹好的标本用重物压紧,如有标本夹最好,可用木板和石块压紧,注意要放在干燥和通气的环境中。

每天换一次草纸,以免发霉。

三、上台纸
标本压制好后就可以上台纸了,将台纸(A4纸等)在实验台上铺平,将植物标本放置上面适合的位置(标本的各部位不能重叠),用胶带粘住(也可以用胶水粘住标本背面等方法)固定标本。

固定好标本后,贴好标签(标签上的信息包括:植物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等)。

这样一株植物的标本就做好了。

若是要展览的话,还需要将标本封装起来。

图为上好台纸的玫瑰标本
例如图为三叶草标本的标签。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植物标本是植物学研究的基本工具,能够保留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信息,对于植物分类、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下面将介绍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1.选择标本植物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采集。

可以选择已知的重要物种,以及新品种、新变种等具有独特特征的植物。

2.选择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季节和时机进行采集,以保证标本具有完整的形态特征。

通常,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是在植物的生长季节,即植物处于繁殖期和生长旺盛期。

3.确定采集地点确定标本的采集地点,要选择物种分布广泛的地区,避免选择人工栽培或野外植物群落被破坏的地点。

4.进行采集在进行采集时,应该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首先,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植物个体作为标本。

然后,使用剪刀等工具,剪取完整的茎、叶和花果等部分。

在剪取前要确定剪取位置,尽量在茎梢、叶片基部、花果的适当位置进行剪取。

二、植物标本的制作1.准备材料制作植物标本所需的材料包括:铁盒、标本纸、干燥剂、胶水等。

铁盒用于存放采集的标本,在盖子上钻孔以保证通风。

标本纸用于包裹植物标本,在标本纸上标注必要的信息。

干燥剂用于吸收植物内部的水分,加快干燥的速度。

2.制作标本制作标本的步骤如下:(1)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放入铁盒中,注意不要使标本受损。

(2)在标本纸上标注采集地点、日期、采集者等相关信息。

(3)将标本纸包裹在植物标本的周围,注意不要使标本变形。

(4)将一定量的干燥剂倒入铁盒中,以保持铁盒内的湿度。

(5)将铁盒密封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标本干燥。

3.标本的后续处理为了保证标本的保存质量,可以在标本外部涂抹一层胶水,以防止标本与纸张直接接触引起损坏。

此外,还可以为标本拍照,记录其他相关信息,以备后续研究使用。

总结起来,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需要注意采集时机、选择适当的标本植物、采集地点的选择、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等。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是指将新鲜植物体的全株或一部分经过特殊处理(物理或化学方法)以便长期保存和进行教学与研究的植物实物样本。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及研究活动,采集、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也可反映出植物生长生境中诸如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生物因子的生态因子的特性,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的建设、开发、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资料。

同时还是进行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植物地理等相关学科、行业工作和学科研究的必要资料。

植物标本按照制作和保存方法的差异通常可以分为腊叶标本、浸制标本、风干标本、砂干标本及叶脉标本等。

这里介绍高等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一、植物标本的采集(一)采集用具进行标本采集前先要做好材料用具的准备工作。

1.吸湿草纸(废旧报纸和吸水纸均可)足量,用于干燥植物标本。

其大小规格应与标本夹相配套(42×29cm为宜)。

2.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纸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标本的花叶不致皱缩凋落,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纸上。

标本夹可用坚韧的木材为材料,一般长约43厘米,宽30厘米,用宽3厘米、厚约5~7毫米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厘米)嵌实。

3.枝剪: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4.采集箱或背篓:临时收藏采集品用。

5.小锄头(或掘铲):用来挖掘草本及矮小植物的地下部分。

6.记录薄、小标签、铅笔:用以野外记录用。

7.纸袋:用牛皮纸制成,10cm×7cm,用于盛取种子及标本上脱落下来的花、果、叶、鳞茎、块根等8.钢卷尺:用来测量植物的高度、胸高、直径等。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实验二十四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一、目的与要求
植物标本(腊叶标本)是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材料。它可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 学依据,如物种的信息,包括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物候期、化学成分等。因此,通过植物标 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的讲述及具体操作,使学生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一整套方法。
二、用品与材料
1. 采集用品:标本夹(用板条钉成长约43cm,宽约30cm 的二块夹板)、采集箱(现多采用70×50cm 的塑料袋或用塑料背包)、丁字小镐、枝剪和高枝剪、手锯、放大镜、空盒气压计(海拔表)、全球定位仪 (GPS)用于观测方向和坡向、钢卷尺、照相机(带长焦)或数码相机、望远镜、塑料的广口瓶、酒精、 福尔马林(甲醛)等。
采集人: 采集时间: 地点: 第号
附式样2 野外记录签(7×10cm) (××省)植物
采集人/号
产地:
生境:(如森林、草地、山坡等)
海拔:
性状:
分布:
胸高直径:
树皮:
叶:(正反面的颜色或有毛否)
花:(花序、颜色等)
果、种子:(颜色、性状)
学名:
土名:
附记:(特殊性状等)

体高: 科名:
年月日
附式样3 定名签(10×7cm)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采集工具 我们到野外采集植物标本,首先要携带一些必要的工具:枝剪、掘根铲、放大镜、海拔 仪、野外记载本、标签、标本夹、吸水纸、绳子、采集袋等,有条件的还可带上望远镜、照 相机等。 采集方法 各种植物的采集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种类型的植物分类特征不同,采集时应 注意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木本植物选取具有花或果、形态完整、无病虫害、含有顶芽的 侧枝作为标本,草本植物选取含有花或果的整个植株连根掘起。 每采一份标本应及时挂上标签,编上采集号,在野外记载本上详细记录采集地点、日 期、海拔、生长特征、植株颜色、气味等。 标本制作 对所采标本要及时压制。打开标本夹,在一块标本夹上铺上若干层吸水纸,取一份标本 整齐有序地平放在上面,对过长的草本、藤本、蕨类植物标本可以曲成几曲,标本放好后铺 上一层吸水纸,再放一份标本,再铺一层吸水纸……直至把标本压完,将另一块标本夹压在 上面,两块标本夹用绳子捆紧。 为了使压制的标本迅速干燥,尽可能地保持原有色泽,应及时更换吸水纸。打开标本夹, 用干燥的吸水纸换下潮湿的吸水纸,开始时每天换两次,三天后每天换一次,一般一周后标 本即已处理干燥。换下来的纸可在太阳下晒干,或在烘箱中烘干,继续使用。头几次换纸时, 要注意标本整形,使标本保持舒畅。 标本压干后,要装订在台纸上,台纸的纸质要求厚实、坚挺,上面光洁,白色,规格一 般为 28×38 厘米。一张台纸装订一份标本,用针线或狭纸条固定,结头打在台纸背面,在 台纸的左上角贴上野外记载卡,左下角留出一定空间加盖入库流水号及标本室章,右下角留 作粘贴定名签。装订好的标本通过消毒、鉴定后,一份完整的标本就制作完成了。 这样的标本用于标本室的收藏及研究,具有科学价值。一般的兴趣标本、工艺标本是不 需要那么复杂的,除压制过程相同外,其他步骤可以简化,不需野外记录,不需挂标签,采 集的标本也不必考虑完整性和代表性,可随自己的意愿采集,制作时可随意粘贴,拼成各种 图案,制成塑封标本。

制作植物标本的步骤

制作植物标本的步骤

制作植物标本的步骤植物标本是植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植物学家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定和研究。

制作植物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采集植物标本采集植物标本需要选择成熟的植株,最好是在植株开花或结果时采集。

在采集植物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好天气,不要在雨天或风大的情况下采集植物标本,以免影响标本的质量。

2.选择健康的植株,不要选择有病虫害或其他损伤的植株。

3.选择成熟的植株,不要选择太嫩的植株,以免影响标本的质量。

4.采集植物标本时,需要携带一些工具,如剪刀、手锯、小刀、铲子等,以便采集不同形态的植物。

二、处理植物标本在采集完植物标本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处理植物标本的步骤如下:1.将采集的植物标本放入水中浸泡,以便清洗掉表面的泥土和杂质。

2.将植物标本晾干,可以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也可以用吸水纸将其吸干。

3.将植物标本分类,按照科、属、种等分类,以便后续的鉴定和研究。

4.将植物标本进行标注,标注内容包括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等信息。

三、制作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标本是制作植物标本的核心步骤,需要仔细操作,以保证标本的质量。

制作植物标本的步骤如下:1.将植物标本用剪刀或小刀修剪成适当的大小,使其适合放入标本袋中。

2.将植物标本放入标本袋中,标本袋需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以免影响标本的保存时间。

3.将标本袋中的植物标本进行压平,可以用压花机或手工进行压平。

4.将压平后的植物标本放入干燥剂中,干燥剂可以选择硅胶或石膏等材料,以便将标本中的水分去除。

5.将干燥后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可以用小刀或镊子将其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6.将整理好的植物标本放入标本盒中,标本盒需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以免影响标本的保存时间。

四、保存植物标本保存植物标本需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和方法,以保证标本的保存时间和质量。

保存植物标本的方法如下:1.将标本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以免受潮、发霉和虫蛀。

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

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

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一环,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和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及生态习性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从植物标本的采集工具和方法、标本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标本制作的步骤主要包括采集、处理、固定、干燥、铺贴和标注。

首先是采集的过程。

在采集标本时,要选择外观完好、生长状态良好的植物进行采集,并尽量选择不同的存在形态和结构差异的植物进行采集。

其次是处理的过程。

在采集回实验室后,应先清洗掉植物表面的泥土和尘埃等杂质,然后根据需要将植物进行修剪,去除多余的部分或将其分割成合适的大小。

处理完后,将植物的各个结构和器官按照一定的形态和结构顺序整理好。

然后进行固定的过程。

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可以保证标本的结构和形态不变。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烘干法、煮沸法、浸泡法、刷片法等。

其中烘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利用自然通风或低温烘干,逐渐将水分挥发掉,保持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同时避免真菌和细菌的生长。

接下来是干燥的过程。

干燥是为了防止标本发霉和变形。

采用自然干燥或加速干燥的方法,保持标本的形态和结构不变。

然后是铺贴的过程。

将干燥好的标本铺贴在厚纸上,调整好形态和结构,并固定好。

最后是标注的过程。

在标本上标明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科属和名称等信息,便于标本的鉴定和查询。

在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植物的选择。

应选择具有生长完好、外观完整、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采集。

其次是采集的时间。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再次是标本的固定和干燥。

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条件,保证标本的固定和干燥质量,避免标本发霉和变形。

最后是标注的准确性。

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准确的标注,包括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科属和名称等信息,方便标本的鉴定和查询。

总之,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选择采集工具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标本的制作,可以得到质量优良的植物标本,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和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及生态习性等方面的信息。

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最全)

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最全)

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最全)概述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是进行植物分类、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并提供保存方法,以便确保标本的质量和持久性。

采集方法1.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采集时应选择植物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最好是在植物的生长旺盛期采集,同时应选择环境友好、无污染的地点。

2. 采集工具准备:携带必要的采集工具,例如剪刀、手锯、手提箱等。

3. 标本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标本类型,如整株标本、花果标本、叶片标本等。

4. 采集操作:仔细将植物标本采集下来,包括根部、茎段、叶片、花果等重要部分。

5.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简单处理,去除多余的泥土和杂质。

6. 标本标签:在标本上附上标签,标明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植物名称、采集者等信息。

标本制作方法1. 标本分类:将采集到的标本按照植物的科、属进行分类。

2. 清洗和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清洗,用水冲洗去除泥土和杂质。

如标本有虫害,则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3. 干燥:将清洗后的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持标本的自然形态,使其逐渐失去水分。

4. 长期保存:标本干燥后,将其放入标本袋或标本盒中,同时在标本袋中放入除湿剂以防潮。

5. 标本标签:在标本上标注科、属、种名,并用透明胶带固定标签。

标本保存方法1. 温度和湿度控制:保存标本的房间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16-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2. 防虫害处理:定期进行标本检查,如发现虫害,可进行冷冻处理或使用虫害防治剂进行处理。

3. 定期更换除湿剂:标本袋中的除湿剂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标本的干燥状态。

4. 光照控制:尽量避免暴露在强阳光下,以免标本变色或退色。

5. 定期检查和整理:定期检查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整理。

总结通过正确的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可以保证植物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持久性。

在进行标本制作和保存时,需注意采集时机、地点选择,采集操作要细致,制作过程要规范,保存环境要恰当。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一、目的要求植物标本(腊叶标本)就是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材料,“没有腊叶标本,也就没有植物分类学”。

由此可见,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对一个植物学工作者与教师来讲,就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方法。

在标本制作过程中,查找工具书,进一步掌握鉴定、描述植物的方法。

二、材料用品标本夹、吸水纸、采集袋、枝剪、高枝剪、标本、台纸、铅笔、小刀、镊子、白纸条、大针、机线、乳白胶、采集记录表、采集号签、标本鉴定签、剪刀、毛笔、胶水等材料用品。

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中国种子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缙云山植物志等工具书。

三、内容与方法(一)种子植物野外观察、采集、记录1、野外观察我们在野外观察种子植物时,要了解它们所处的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子植物的种类就是很多的,全世界约有20多万种,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就就是同一环境,却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些植物有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方式,而且,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野外,我们可以瞧出,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生长发育的阶段就是不同的,就就是同一季节,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也不就是完全相同的,可能有的植物正在开花,有的已经结果,有的可能正以果实或种子埋没于土壤处于休眠状态,情况极不一致。

我们在春夏进行野外观察时,可见植物多在开花、结果,我们应多选择有花、果的植物进行解剖观察,才能掌握这种植物的特点。

在野外观察一种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了解植物所处的环境:植物生长地的环境包括地形、坡度、坡向、光照、水湿状况、同生植物,以及动物的活动情况等。

尽量作到观察全面细致。

(2)植物习性:野外观察时要瞧该种植物,就是草本还就是木本。

如果就是草本,就是一年生,二年生还就是多年生,就是直立草本还就是草质藤本;如果就是木本,就是乔木,还就是灌木或半灌木,就是常绿植物还就是落叶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生态照片
•拍数张该植物的全形照片,进一步了解生境,弥补标本的不足。••⑷野外采集记录
•标本采集记录是重要的档案材料,作为长期的保存和备用。对于标本的鉴定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包括采集号、采集时间、产地、生长环境、性状、花的颜色20余项。实际操作也未必要填这么多的,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填写。
•做到应尽可能地随采、随记录和编号,以免过后忘记或错号等。
1.5cm。
•采集袋:
用人造革、帆布或尼龙绸制成,用于盛取标本和小型采集用品用具,
•吸水纸:
吸水纸最好用xx草纸。
•纸袋:
用牛皮纸制成,用于盛取种子及标本上脱落下来的花、果、叶、鳞茎、块根等。
•xx瓶:
内装福尔马林—酒精—冰醋酸固定液(FAA液),用于浸泡花、果、叶、鳞茎、块根等营养器官。
•(FAA液配制:
•高度计(海拔仪):
用于了解采集点的xx。
•指北针:
用来指示方向。
•掘铲:
用于挖掘一般草本植物。
•xx:
用来挖掘深根的或具有变态茎、变态根的草本植物
•树枝剪:
分枝剪和高枝剪两种,用来剪取木本植物的枝条
•树皮刀:
可折叠,用于割取树皮。
•木条标本夹:
小标本夹由上下两片木质夹板组成,中间放
•置吸水纸,用木条做两片网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绑绳索的头,两条木架之间放吸水的草纸,用绳绑好随身携带。大小为41cm×31cm×
有铁制、木制标本柜、玻璃标本柜和密集柜等等。一般多用通常采用二节四门的标本柜,柜分上下二节,每节的高约为80cm、宽75cm、深50cm,每节分成两大格,每格再以活板隔成几格。
•排放:
一般按分类系统排列,有恩格勒(Engel)系统、哈钦松系统等将各科进行排列顺序。每科编以一个固定的号,如蔷薇科67号、豆科69号、菊科173号、禾本科184号„„等,把编号、科名及科的拉丁名标识于标本柜门上,科内属级按拉丁文字母顺序编排。•入柜:
凡经上台纸和装入纸袋的高等植物标本,经正式定名后,都应放进标本柜中保存。为了减少标本的磨损,入柜的标本最好用牛皮纸做成的封套,在封套的右上角写上属名,以便查阅。
•日常管理
•防蛀:
每格内可放樟脑防虫剂,以防虫蛀。
•此外,空调机控制温度、湿度。
•手持放大镜:
用来观察植物的细小形态。
•铅笔:
填写标本号牌。
标本采集方法•1.植物标本的采集
•⑴标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根据采集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时期有长有短,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进行采集,才可能得到各类不同时期的标本。采集地点了解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和分布状况。
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是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中草药工作者重要的研究材料。
•本次调查客观、全面的掌握甘肃中药材生产的基本状况,及时了解其变化
趋势,为本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优质药材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标本采集应品与材料••数码相机:
用于生态图拍摄。•xx:
用来瞭望远处的地形和植物种类。
•在野外编的号应一贯连续,不要因为改变地点或年月,就另起号头。
•认真做好对有关人员的调查访问工作,如对当地植物的土名、利用情况和种植等情况的调查访问,对这些实际资料应认真记录和整理。
•标本制作与保管
•⑴标本采集
采集中同株应该采4-5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
•⑶标本消毒
•消毒药:
一般使用2-3‟升汞洒精溶液进行消毒。
•方法:
可用喷雾器直接往标本上喷消毒液,或将标本放在大盆里,用毛笔沾上消毒液,轻轻地在标本上涂刷,也可将消毒液倒在盆里,将标本放在消毒液里浸一浸.
•其他方法:
把标本放进消毒室和消毒箱内,将敌敌畏或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混合液置于玻皿内,利用毒气熏杀标本上的虫子或虫卵,约3天后即可。
•(升汞有剧毒,消毒时要避免手直接接触标本,以防中毒。经消毒的标本,要放在标本夹中再压干,才能装上台纸。)
•⑷xx纸、贴标签
•用白色台纸(8开白板纸或卡片纸,约39×27cm),平整地放在桌面上,然后把消毒好的标本放在台纸上,摆好位置。
•左上角都要留出贴野外记录签的位置。右下角要留出贴定名签。
•用白线从正、背面穿入拉紧使标本紧贴在台纸。
•对脱落的花、果、种子等放在一个折叠的纸袋内,再把纸袋贴在台纸上,这样在观察时可随时打开纸袋观察。
•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
•(5)标本的鉴定
•按照《中国植物志》(各卷)或《中国动物志》
•完成单位初步进行分类鉴定。
•省药检所组织有关专家复核鉴定,确保准确无误。
•(6)标本保管
•标本柜:
•本次采集人工种植药材标本,绝大多数为植物标本,选择的时间必须保证花、果实采集到。
•⑵采集完整的标本,保持形态特征的完整性
•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典型特征的植株。保留花、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乔木、灌木只能采取其植物体的一部分,剪取或挖取带花、果的枝条。
•小型草本植物采集全株;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压入标本夹内,也可选其形态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别压在标本夹内。如发现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基生叶。•特别注意采集具有地下茎(如鳞茎、块茎、根状茎)的植物放在采集袋中。
福尔马林5ml、冰醋酸5ml、70-80%酒精90ml。)•采集记录册:
采集记录册采用统一的格式(见附表),印刷装订成册,供野外采集记录植物标本。
•采集记录册中每一页记录一号植物。•标本号牌:
用白色硬纸做成,长宽3cm×1cm,系以白线挂在各个标本上(见附表)。
•钢卷尺:
用来测量植物的高度、胸高、直径等。
•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段。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及时更换吸水纸。采集当天应换干纸2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换纸后放置通风、透光、温暖处。捆绑标本夹时,松紧要适度,过紧易变黑,过松不易干。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
Hale Waihona Puke 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标本定义
植物标本就是将新鲜植物的全株或一部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保存起来的实物样品。
标本分类
按制作方法可分为腊叶标本、浸渍标本、风干标本、砂干标本及叶脉标本等。
目的意义
•植物标本(腊叶标本)采集与制作是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和
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
•掌握物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物候期等信息,为植物资源
•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
•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
•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⑵标本制作与装帧
•适当剪掉一些过密或过长的茎枝、过繁的花、叶、果。将植物标本的枝、叶、果、花展开平放,避免重叠与堆积,注意顺其自然,保持其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