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教学设计
生物《采集与制作标本》教学方案设计

生物《采集与制作标本》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能力目标:尝试制作昆虫标本情感目标:养成严谨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制作昆虫的标本难点:昆虫展翅板的使用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采集筒、铁铲、枝剪、绳子、标本夹、捕虫网、毒瓶等。
组织教学:(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标本,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帮助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
那么什么是标本,标本是如何制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板书)所谓标本是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植物。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一、植物标本1.植物标本的定义:将植物的全株或者一部分,经过采集、压制或者浸泡,制成供观察、解剖、学习和研究用的实物标本。
(板书) (引)既然标本是由实物做成的,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制作标本,首先要有实物。
那么采集植物时需要哪些工具呢?我们来认识一下。
(拿出工具实物,让学生说起用途)2.认识采集工具:采集筒:临时存放标本。
铁锹:挖掘植物的地下部分。
枝剪:剪断树枝或其他难以折断的植物器官。
绳子:捆扎标本夹标本夹:压制标本,应有吸水*较强的纸,如旧报纸等。
除此之外,还应该有铅笔、号牌等。
(引)有了采集工具我们就可以采集植株了。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植株呢?3.采集植株:①野外采集的注意事项:不要过量采集植株;不要在危岩和滑坡处采集;不要乱吃乱尝野果,以免中毒;不要采集珍稀植物。
②选择株形端正,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尽可能齐全的植株或者带有茎、叶、花或果实的枝条。
讨论:为什么要采集有花和果实的枝条?答:对于一般高等植物来说,花和果实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采集的植物与周围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③处理植株:a整形:多数叶片正面朝上,少数叶片背面朝上。
b压平:将整形好的叶片放在几层容易吸水的纸上,盖平。
把标本层层摞起来,用标本夹夹好捆紧,放在*凉通风处。
c干燥:为防止标本霉变,需勤换纸,直到标本干燥为止。
植物标本的制作(教案)

植物标本的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标本在植物学研究、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初步掌握制作腊叶标本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品:标本夹、采集箱、吸水纸、枝剪、小铁镐、野外采集记录本、号牌、汞、酒精、消毒盘、缝衣针、线、标本台纸、放大镜、镊子、单面刀片、胶水、胶带、小纸带、剪刀、鉴定标签、腊叶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一)标本的采集与记录采集一份好的植物标本有三个要求:①标本采得越完整越好,所采植物标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②标本越能保持原样越好。
③对植物标本的生境描述得越清楚越好。
(1)木本植物标本的采集: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类。
在采集时要选取生长正常、无病虫害;有花和果实的植株,用枝剪剪取长约35cm的二年生枝条。
把枝条末端剪成斜口,以便观察髓部。
枝条剪下后,先作简单的修整,将过多的叶去掉,以便压制。
采集木本植物标本时一般不需要挖取根部和剥取树皮,但当根或树皮比较特殊或有特殊经济价值时,可采集一部分附于标本上。
(2)草本植物标本的采集:草本植物的种类繁多,个体差异很大,采集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应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采集到。
(3)采集记录:主要记录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境。
(2)对植物简单扼要的描述,主要记录干燥后无法观察的特点。
如颜色、气味等。
(3)采集人、采集时间和号码。
(二)标本的压制与干燥采集到植物标本后应及时压制干燥,其基本方法步骤如下:(1)整理标本:若植物体上的枝叶过于密集,去除植物体上的一部分枝叶,保证压制后标本上的枝叶不至重叠太多,尤其不能使花、果实等部分重叠。
然后把标本剪成长约30cm,宽约25cm大小,以便正好能放在台纸上。
若根部泥土过多,应洗净凉干后再压制。
(2)压制:把整理后的植物标本置于放有吸水纸的一扇标本夹上,将其枝叶展开,并使其中一部小枝或叶片反折铺平,从而在同一标本上即能看到叶的膛面又能看到叶的背面。
然后,在标本上放2~3张吸水纸。
植物标本的制作(教案)

植物标本的制作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标本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会正确采集和处理植物标本。
3. 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技巧和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1.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2. 植物标本的制作技巧。
教学难点:1. 植物标本的正确采集和处理。
2. 植物标本的制作技巧。
教学准备:2. 准备一些植物材料,如树叶、花、果实等。
3. 准备工具,如剪刀、镊子、尺子、标签等。
教学过程:第一章:植物标本的概念和制作方法1.1 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标本,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标本吗?”1.2 讲解:解释植物标本的概念,即经过采集、处理、压制、干燥、装订等过程,将植物的某一部分或全株制作成可供研究、展示的样品。
1.3 讨论:讨论植物标本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1.4 总结:总结植物标本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第二章: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处理2.1 引入:提问:“你们知道如何采集植物标本吗?”2.2 讲解:讲解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正确采集植物材料、保持植物材料的完整性和清洁等。
2.3 示范:进行一次实际的植物采集,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2.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采集,并互相检查采集的植物材料。
第三章:植物标本的制作技巧3.1 引入:提问:“你们知道如何制作植物标本吗?”3.2 讲解:讲解植物标本的制作技巧,包括植物材料的整理、压制、干燥、装订等步骤。
3.3 示范:进行一次实际的植物标本制作,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3.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并互相检查制作的质量。
第四章:植物标本的保存方法4.1 引入:提问:“你们知道如何保存植物标本吗?”4.2 讲解:讲解植物标本的保存方法,包括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避免潮湿等。
4.3 示范:展示正确的植物标本保存方法。
4.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标本的保存,并互相检查保存的方法。
第五章:总结和评价5.1 引入:提问:“你们学会了如何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吗?”5.2 讲解:总结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
初中生物植物标本制作教案

初中生物植物标本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标本的制作目的及意义。
2. 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观察、分析植物结构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植物标本的样本。
2. 准备植物标本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植物簿等。
四、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介绍植物标本的制作目的及意义,让学生了解植物标本的重要性。
介绍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包括采集、处理、干燥、贴标签等。
讲解观察植物结构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
2. 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各种植物标本的样本,引导他们分析植物的结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实践,指导学生采集植物、处理植物、干燥植物并制作标本。
引导学生记录制作过程,写出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等相关信息。
3. 总结反思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
总结植物标本制作的经验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制作标本的质量。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对植物的认识和爱护意识。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自行制作一个植物标本,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更培养了他们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在实践中,学生掌握了观察、分析和实践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制作植物标本,学生迈出了对植物学习的第一步,对植物的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的教案

动植物标本采集及制作的教案课程目标: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学生分析学生对采集生物标本很感兴趣,在郊游等野外活动中,很多同学采集过花草,捕捉过各种昆虫,并想保存这些动植物。
但因为采集与制作动植物标本的知识欠缺,方法不正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学生很希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他们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掌握科学的采集与制作动植物标本的方法。
设计理念从学生的实践入手,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通过再实践,让学生掌握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科学实践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该课设计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课程实施:一、教学组织形式:分组实验二、实施步骤:本课程分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5个课时。
单元一:植物标本的采集及制作单元二:动物标本的采集及制作三、评估方法1.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0%。
2.书面测试。
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0%。
3.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20%。
教案。
幼儿园植物标本制作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植物标本制作教案一、引言植物标本是植物的实物记载,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植物的基本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植物标本的制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教案旨在通过植物标本制作,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结构、生长特点,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植物结构和生长特点,认识植物的多样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植物的观察和分类。
难点: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进行标本制作。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植物标本制作所需的材料:各种植物、干燥剂、标本袋、剪刀、胶水等。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故事,引起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2.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实践操作a. 让幼儿选取各种不同的植物,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部分,并讨论它们的特点。
b. 引导幼儿用剪刀小心地剪下植物的一部分,并放入标本袋中,加入适量的干燥剂。
c. 让幼儿在指导下,用胶水将植物标本粘贴在相应的纸板上,并在标本上标注植物的名称、观察时间等相关信息。
d.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相互观察对方制作的植物标本,学习对别人的成果给予肯定和尊重。
4. 总结与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并围绕观察植物的过程进行总结,引导他们发表对植物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引导幼儿进行简单而直观的操作,帮助他们建立对植物的初步认识。
需要重视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操作中体会乐趣,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六、延伸活动1. 带领幼儿走进校园或者周边的公园,观察并收集各种不同的树叶、花朵等,进行植物标本制作活动,并进行展示。
2. 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或者博物馆,扩大幼儿的植物知识面,激发他们对植物的更多好奇心。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2《制作植物标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2《制作植物标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制作植物标本》是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植物标本的制作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正确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制作植物标本方面,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和相关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学会正确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正确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植物标本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教,学生跟随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标本制作工具、植物样本、教学课件。
2.学具:学生植物标本制作工具、植物样本、观察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植物标本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标本的美,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植物标本的制作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植物标本,相互交流制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学生观察植物样本,描述植物的特点,分享观察心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物标本制作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意识。
初中植物标本制作的教案

教案:初中植物标本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观察植物、鉴别植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鉴别植物物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鉴别植物物种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植物标本制作的相关资料和实物标本。
2. 学生准备采集植物的工具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标本是如何制作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主题:植物标本的制作。
二、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15分钟)1. 教师讲解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包括采集、清洁、压平、干燥、固定等。
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要信息。
三、鉴别植物物种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鉴别植物物种的方法,包括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查询植物检索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实物标本,学习鉴别植物物种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采集植物,并按照制作步骤进行植物标本的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植物标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制作更多的植物标本,增加自己的标本收藏。
2. 学生可以参加植物采集活动,深入了解大自然的植物资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培养了学生观察植物、鉴别植物的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还增强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植物世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教学设计
标本定义
植物标本就是将新鲜植物的全株或一部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保存起来的实物样品。
标本分类
按制作方法可分为腊叶标本、浸渍标本、风干标本、砂干标本及叶脉标本等。
目的意义
•植物标本(腊叶标本)采集与制作是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和
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
•掌握物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物候期等信息,为植物资源
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是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中草药工作者重要的研究材料。
•本次调查客观、全面的掌握甘肃中药材生产的基本状况,及时了解其变化
趋势,为本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优质药材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标本采集应品与材料
•数码相机: 用于生态图拍摄。
•望远镜:用来瞭望远处的地形和植物种类。
•高度计(海拔仪):用于了解采集点的海拔高度。
•指北针:用来指示方向。
•掘铲:用于挖掘一般草本植物。
•小镐:用来挖掘深根的或具有变态茎、变态根的草本植物
•树枝剪:分枝剪和高枝剪两种,用来剪取木本植物的枝条
•树皮刀:可折叠,用于割取树皮。
•木条标本夹:小标本夹由上下两片木质夹板组成,中间放
•置吸水纸,用木条做两片网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绑绳索的头,两条木架之间放吸水的草纸,用绳绑好随身携带。
大小为41cm×31cm×1.5cm。
•采集袋:用人造革、帆布或尼龙绸制成,用于盛取标本和小型采集用品用具,
•吸水纸:吸水纸最好用黄草纸。
•纸袋:用牛皮纸制成,用于盛取种子及标本上脱落下来的花、果、叶、鳞茎、块根等。
•广口瓶:内装福尔马林—酒精—冰醋酸固定液(FAA 液),用于浸泡花、果、叶、鳞茎、块根等营养器官。
•(FAA液配制:福尔马林5ml、冰醋酸5ml、70-80%酒精90ml。
)
•采集记录册:采集记录册采用统一的格式(见附表),印刷装订成册,供野外采集记录植物标本。
•采集记录册中每一页记录一号植物。
•标本号牌:用白色硬纸做成,长宽3cm×1cm,系以白线挂在各个标本上(见附表) 。
•钢卷尺:用来测量植物的高度、胸高、直径等。
•手持放大镜:用来观察植物的细小形态。
•铅笔:填写标本号牌。
标本采集方法
• 1.植物标本的采集
•⑴标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根据采集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时期有长有短,因此在不同的季
节和不同的时间进行采集,才可能得到各类不同时期的标本。
采集地点了解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和分布状况。
•本次采集人工种植药材标本,绝大多数为植物标本,选择的时间必须保证花、果实采集到。
•⑵采集完整的标本,保持形态特征的完整性
•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典型特征的植株。
保留花、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乔木、灌木只能采取其植物体的一部分,剪取或挖取带花、果的枝条。
•小型草本植物采集全株;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压入标本夹内,也可选其形态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别压在标本夹内。
如发现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基生叶。
•特别注意采集具有地下茎(如鳞茎、块茎、根状茎)的植物放在采集袋中。
•⑶生态照片
•拍数张该植物的全形照片,进一步了解生境,弥补标本的不足。
•⑷野外采集记录
•标本采集记录是重要的档案材料,作为长期的保存和备用。
对于标本的鉴定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包括采集号、采集时间、产地、生长环境、性状、花的颜色20余项。
实际操作也未必要填这么多的,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填写。
•做到应尽可能地随采、随记录和编号,以免过后忘记或错号等。
•在野外编的号应一贯连续,不要因为改变地点或年月,就另起号头。
•认真做好对有关人员的调查访问工作,如对当地植物的土名、利用情况和种植等情况的调查访问,对这些实际资料应认真记录和整理。
•标本制作与保管
•⑴标本采集
采集中同株应该采4-5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
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
•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
•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
•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
•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⑵标本制作与装帧
•适当剪掉一些过密或过长的茎枝、过繁的花、叶、果。
将植物标本的枝、叶、果、花展开平放,避免重叠与堆积,注意顺其自然,保持其特征。
•植株高的可以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段。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
及时更换吸水纸。
采集当天应换干纸2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
换纸后放置通风、透光、温暖处。
捆绑标本夹时,松紧要适度,过紧易变黑,过松不易干。
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
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
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
•⑶标本消毒
•消毒药:一般使用2-3‰升汞洒精溶液进行消毒。
•方法:可用喷雾器直接往标本上喷消毒液,或
将标本放在大盆里,用毛笔沾上消毒液,轻轻地在标本上涂刷,也可将消毒液倒在盆里,将标本放在消毒液里浸一浸.
•其他方法:把标本放进消毒室和消毒箱内,将敌敌畏或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混合液置于玻皿内,利用毒气熏杀标本上的虫子或虫卵,约3天后即可。
• (升汞有剧毒,消毒时要避免手直接接触标本,以防中毒。
经消毒的标本,要放在标本夹中再压干,才能装上台纸。
)
•⑷上台纸、贴标签
•用白色台纸( 8开白板纸或卡片纸,约39
×27cm),平整地放在桌面上,然后把消毒好的标本放在台纸上,摆好位置。
•左上角都要留出贴野外记录签的位置。
右下角要留出贴定名签。
•用白线从正、背面穿入拉紧使标本紧贴在台纸。
•对脱落的花、果、种子等放在一个折叠的纸袋内,再把纸袋贴在台纸上,这样在观察时可随时打开纸袋观察。
•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
叶标本。
•(5)标本的鉴定
•按照《中国植物志》(各卷)或《中国动物志》
•完成单位初步进行分类鉴定。
•省药检所组织有关专家复核鉴定,确保准确无误。
•(6)标本保管
•标本柜: 有铁制、木制标本柜、玻璃标本柜和密集柜等等。
一般多用通常采用二节四门的标本柜,柜分上下二节,每节的高约为80cm、宽75cm、深50cm,每节分成两大格,每格再以活板隔成几格。
•排放:一般按分类系统排列,有恩格勒(Engel)系统、哈钦松系统等将各科进行排列顺序。
每科编以一个固定的号,如蔷薇科67号、豆科69号、菊科173号、禾本科184号……等,把编号、科名及科的拉丁名标识于标本柜门上,科内属级按拉丁文字母顺序编排。
•入柜:凡经上台纸和装入纸袋的高等植物标本,经正式定名后,都应放进标本柜中保存。
为了减少标本的磨损,入柜的标本最好用牛皮纸做成的封套,在封套的右上角写上属名,
以便查阅。
•日常管理
•防蛀:每格内可放樟脑防虫剂,以防虫蛀。
•此外,空调机控制温度、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