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木香
中草药木香作用与功效

中草药木香作用与功效中草药木香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木香属于温性草药,味辛、香,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木香性温而不燥,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止痛化瘀的作用。
它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气机畅通,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气血循环,减少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一、活血化瘀木香是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
它含有丰富的木香酮等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因此,木香常常被用来治疗产后瘀血、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木香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加速伤口的愈合。
二、理气止痛木香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疼痛常常是气机不畅所致,木香可以疏通气机,舒缓气滞,从而达到止痛的作用。
木香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疼痛的发生和传导。
因此,木香常被用来治疗胃痛、腹痛、头痛、风湿痛等症状。
此外,木香还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三、抗菌消炎木香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研究发现,木香中的一种活性成分木香酮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减少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木香常被用来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阴道炎等。
此外,木香还可以刺激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四、调理脾胃木香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调理脾胃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对于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营养吸收和机体的抵抗力具有重要作用。
木香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的分泌,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因此,木香常被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症状。
五、其他作用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功效与作用外,木香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例如,木香可以抗氧化、抗衰老,有利于延缓衰老过程,保持年轻。
木香顺气作用与功效

木香顺气作用与功效木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顺气作用和多种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木香的来源、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其它一些有关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木香。
一、木香的来源和形态特征木香,又称木香薷,为伞形科植物木香(Elsholtzia),是中国的特产药材之一。
木香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度约40-100厘米。
叶子呈椭圆形或狭卵形,边缘有粗齿,叶面上有透明的小点。
花序为顶生或腋生锥形花序,花苞呈圆锥形。
花呈白色或淡紫色,具有芳香气味。
果实为4个坚果,长圆形,果皮光滑。
二、木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木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挥发油,据研究,挥发油中含有不同比例的一些特定成分,如木香脑、穿心莲内酯、苯丙酮类化合物、黄酮类成分等。
而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又会因地域、生长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三、木香的药理作用(一)调节胃肠功能据研究,木香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加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改善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
木香还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并具有抗溃疡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胃溃疡、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二)抗炎作用研究表明,木香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挥发油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炎性细胞的聚集,减轻炎症程度和疼痛。
因此,木香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三)抗菌作用木香挥发油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研究还发现,木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致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强。
这使得木香在临床上有着较广泛的应用,被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
(四)抗氧化作用木香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伤害,有助于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此外,木香还可以保护心脑血管,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四、木香的临床应用(一)治疗胃肠道疾病:木香可以增加胃液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症状。
木香功效作用

木香功效作用木香,又称乌药,是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皮暗棕色,有许多小裂片;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小,白色,夏季开花,果实为红色浆果。
木香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木香的主要功效作用:1. 活血化瘀:木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疏通经络、舒畅气血运行。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有助于舒缓疼痛、消肿、消除淤血。
2. 止痛:木香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它可以改善炎症,减轻神经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感。
3. 改善消化功能:木香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4. 温肺化痰:木香具有温肺化痰的作用,对于湿寒型咳嗽、痰多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5. 解毒:木香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清除体内的毒素,有助于保护肝脏功能。
6. 镇静安神:木香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7. 抗菌消炎:木香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细菌、真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阻止感染的发生和蔓延。
除了以上七项主要功效作用之外,木香还有一些辅助作用。
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对于妇科疾病、肠胃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木香属于温热之品,故体质虚弱、热盛证的人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在使用木香时,应遵医嘱合理使用剂量,并关注身体的反应。
总结起来,木香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改善消化功能、温肺化痰、解毒、镇静安神、抗菌消炎等功效作用。
但使用时需谨慎,尽量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中药“理气药”——木香

中药“理气药”——木香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原产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从广州进口,称为广木香。
国内云南引种者,名“云木香”。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本品气香特异,味微苦。
以香气浓郁、油性足者为佳。
切厚片,生用或煨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6g。
生用行气力强;煨用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虚火旺者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
三、临床应用1.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本品辛行苦泄温通,芳香气烈,能通理三焦,尤善行脾胃之气滞,故为行气调中止痛之佳品,又能健脾消食,故食积气滞尤宜。
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可单用本品磨汁,或与砂仁、陈皮、厚朴等同用;治食滞中焦、脘痞腹痛,可与陈皮、半夏、枳实等同用;治寒凝中焦,食积气滞,可与干姜、小茴香、实等同用;治脾虚食少,兼食积气滞,可与砂仁、枳实、白术等同用,如香砂术丸(《摄生秘剖》);治脾虚气滞,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可与人参、白术、陈皮等同用,如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
2.泻痢后重本品辛行苦降,善行大肠之滞气,为治泻痢后重之要药。
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常与黄连配伍,如香连丸(《和剂局方》);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泻而不爽,可与槟榔、青皮、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
3.胸胁胀痛,黄疸,疝气疼痛本品辛香能行,味苦能泄,走三焦和胆经,能疏理肝胆和三焦之气机。
治湿热郁蒸,肝失疏泄,气机阻滞之胸胁胀痛,黄疸口苦,可与郁金、大黄、茵陈等配伍;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疼痛,可与川楝子、小茴香等同用,如导气汤(《医方简义》)。
此外,本品芳香醒脾开胃,在补益方剂中用之,能减轻补益药的腻胃和滞气之弊,如《济生方》归脾汤中配伍木香,能使补气养血药补而不滞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内酯类成分如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等;还含有种类众多的烯类成分,少量的酮、醛、酚等化合物。
木香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木香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引言木香是一种传统的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许多药用性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本文将介绍木香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木香。
木香的作用木香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祛风解表:木香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湿,有助于缓解感冒和风寒引起的症状,如头痛、鼻塞、恶寒等。
它也可以促进汗液排出,帮助身体解毒。
2.活血化瘀:木香有助于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它常被用于治疗瘀血性疾病,如痛经、淤血瘀阻等。
3.理气止痛:木香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胸腹不适、胃痛、胸闷等症状。
它也可以舒缓痛经和痛风引起的疼痛。
4.健脾开胃:木香可以促进脾胃消化功能,帮助消化吸收,增加食欲。
对于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问题,木香有很好的疗效。
5.清热解毒:木香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中暑、咽喉炎等疾病。
它还可以减轻口舌生疮和牙痛的症状。
木香的功能主治木香在中医药领域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治感冒:木香可以祛除风寒,缓解感冒症状,如鼻塞、咽喉痛、咳嗽等。
2.解风湿:木香可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对风湿性疼痛有一定疗效。
3.调理脾胃:木香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问题。
4.舒缓痛经:木香可以理气止痛,调经活血,对痛经和月经不调有较好的疗效。
5.改善血液循环:木香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静脉曲张、淤血瘀阻等问题有一定疗效。
6.缓解咳嗽:木香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对于咳嗽、咳痰有一定疗效。
7.清热解毒:木香可以清热解毒,常用于治疗中暑、口舌生疮、牙痛等问题。
如何使用木香木香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煎汤饮用:将适量的木香研磨或切碎,加入水中煎煮,冲泡成汤,饮用可达到治疗的效果。
•泡茶饮用:将适量的木香与其他中草药混合,用开水冲泡成草药茶,可饮用来改善症状。
•外用药膏:将木香与适量的植物油混合,制成药膏,可以外用于疼痛部位。
木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意思

木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意思1. 木香简介木香,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又名南山茉莉芦、红满山、杨梅草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天南星科,生长于湖泊沼泽地带。
木香的叶子细长而直立,花朵小而黄绿色,芳香扑鼻。
由于其特殊的气味和药用价值,木香在中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木香的药用价值木香作为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下面列举了木香的主要药用功能和主治疾病:•改善消化功能:木香具有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止血和解毒:木香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鞣质,具有收敛止血和解毒作用。
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瘀血积聚等疾病。
•抗菌和抗炎:木香提取物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
•安神和镇静:木香内含丰富的挥发油,具有镇静和安神作用,可以用于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清热解毒和利尿:木香具有清热解毒和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泻痢等疾病。
•抗氧化和抗肿瘤:木香中的挥发油和鞣质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3. 木香的使用注意事项木香虽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木香,尤其是木香的浓缩提取物,因为其对胚胎和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存在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用木香,以免加重肝肾负担。
•木香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因此有便秘症状的人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木香。
•在使用木香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情况进行适当的剂量控制,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4. 木香的其他用途除了药用价值,木香还具有一些其他用途:•食材:木香在一些地方也被用作烹饪的调味品,可增添食物的香气和口感。
•蚊香:木香具有一定的驱蚊功效,可以制作成蚊香来驱赶蚊虫。
•装饰:木香的叶子和花朵色彩鲜艳,可用于花坛和盆栽的装饰。
5. 总结木香作为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木香《中国药典》

异去氢木香内酯(isodehydrocostuslactone),异中美菊素(isozaluzanin)C[5],12-甲氧基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烯内酯(dihydro-costunolide)[6],木香烯(costene),单紫杉烯(aplotaxene)[1],(E)9-异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2-one][7],(E)-6,10-二甲基-9-亚甲基-5-十一碳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eneundec-5-en-2-one][8],对-聚伞花素(p-cymene),月桂烯(myrcene),β-榄香烯(β-elemene),柏木烯(cedrene),葎草烯(humulene),β-紫罗兰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柏木醇(cedrol)[3],木香醇(costol),榄香醇(elemol)[9,10],白桦脂醇(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9],森香酸(co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4]等。
根还含天冬氨酸(sa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瓜氨酸(citru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ic acid)等20种氨基酸,胆胺(cholamine)[11],木香萜胺(saussureanine)A、B、C、D、E,左旋马尾松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masson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毛连菜甙B(picriside B),醒香甙(syringin)[12]等。
木香用药配伍及应用及禁忌

木香用药配伍及应用及禁忌木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它不仅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近年来还被研究发现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菌、抗疲劳的效果。
那么,木香用药配伍、应用及禁忌有哪些呢?一、木香的药用价值1. 温肺散寒,止咳平喘:木香味辛、性温,有温肺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症状。
2. 安神除烦,健脾开胃:木香还具有安神除烦、健脾开胃的作用,在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等方面表现出极佳的功效。
3. 抗疲劳:木香还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人们长期劳累、疲惫不堪的身体状况,提高人体免疫力。
二、常见的木香的药用配伍及应用1. 木香配黄芪、枸杞子:对于脾胃虚弱、体质欠佳的人,可以使用木香、黄芪及枸杞子,以枸杞子具有养颜护肝、降脂明目的功效,黄芪养阳固表、益气胃、补益脾胃。
如木香黄芪汤等方剂治疗虚寒咳嗽、神疲倦怠等症状。
2. 木香配草果、枳实:这是治疗感冒、咳嗽、胸闷、寒痰等症状常用的方剂。
草果能温中祛寒、化湿散寒,枳实能化痰降逆、散风开结。
3. 木香配桂枝、茯苓:治疗失眠、多梦、胸闷、腹胀等症状,以桂枝能温阳散寒、解肌散结,茯苓能利水除湿、消肿止泻。
如桂苓木香汤等方剂。
三、木香用药的禁忌1. 木香性温,不适合肝火旺盛、口干、嗓子疼等症状的人。
2. 木香对孕妇不适用,容易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流产,同时服药量过大也容易出现药物毒性反应。
3. 与具有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一起使用时要慎重,避免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引发不良反应。
综上,木香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材,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不仅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效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适量地服用木香,可以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
当然,在使用木香时也要注意一些禁忌,防止出现不适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来源】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性味】性温,味辛、苦。
【归经】归脾经、胃经、大肠经、三焦经、胆经。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木香,原名蜜香,这是因其香气如蜜之故,由于沉香的别名中,已有“蜜香”之称,为防止混淆,因而改称为青木香。
又因中药马兜铃之根也叫青木香,遂又改称木香为广木香或南木香以别之。
七里香、十里香均是木香的雅号,日本《和汉药考》中还有“大绿通”之名。
1. 木香真的香
远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木香的记载,历史上以“昆仑及广州舶上来者佳,是为地道”,品质以“轻浮味苦而粘牙者为好”。
木香虽以木名,然并非木本植物,实属草类也。
早在南北朝时,民间就“常以煮汁沐浴,大佳”。
古时道家又称青木香为“五木”,《修养书》云:“正月一日取五木,煮汤以浴,令人至老须发黑。
”据史料记载:隋朝樊
子盖为武威太守,车驾人吐谷浑,子盖以彼多瘴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之邪,“多以为浴是矣”。
木香亦名“五香”,《三涧珠囊》中说:“五香者,即青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五香。
”五香的确很香,《金光明经》称之为:“矩琵佗香”,“其香气浓郁,药中有此一味,则煮之香闻满屋”,甚至还说“烧之能上彻九天”。
相传清代光绪年间,山西道监察御史李慈铭临窗办案,由于过度疲倦,不觉伏案而睡,感受窗外风寒,醒来后即感全身不适,肠鸣腹泻,请来医生诊治,医生问明病情后说:“李大人不必担心,此病极易治愈。
”于是取出一瓶药丸,令以浓米汤饮下20粒,不久遂愈。
李慈铭问医生用的什么药,医生回答:“在大人洗砚池旁,有一种花木叫木香,用其根与黄连做成药丸,即大人所服之药。
”后来,在洗砚池畔,果见木香盛开,其香气确实沁心润肺。
李乃光绪进士,著名文学家,兴奋之际,乃做诗一首:“细剪冰蘼屑麝胎,双含风露落琼瑰。
分明洗砚匀笺侧,长见笼香翠袖来。
”诗中用白色的蘼芜和麝香的细末来比喻木香的香浓之气。
而今,中医所用之木香,也有用菊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云木香、越西木香、川木香的根,云木香生长于较高的山地,原产印度,现主产云南;越西木香生于山坡林缘草地,主产四川昌都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川木香生于山坡草地,主产四川雅安地区。
这三种木香均以气味芳香浓烈,根条色黄褐而质坚实者为优。
2. “治气之总药”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专著,其中把365味中药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大类。
凡是属于“上品”之药,认为“上药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木香虽列属《神农本草经》“上品”之药,而历代医家用药经验是,木香“辛燥之性,破滞攻坚,是其所长”(《玉楸药解》),“用之以散郁开结,但不可太多,过用则耗液伤阴”(《本草正义》)。
由此可见,木香不仅不堪“多服久服”,更无“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用,所以,若将木香列为“上品”,实属不妥。
根据历代医家用药经验,木香味苦辛,性温,是极为常用的行气理气药。
清代名医黄宫绣曾说:“木香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要药,然三焦则以中焦为要,中宽则上下皆通,是以号为三焦宣滞要剂。
”《药品化义》:“木香,为调诸气之要药。
”《本草汇言》还高度概括前贤之说,认为“广木香,治气之总药,和胃气、通心气、降肺气、疏肝气、快脾气、暖肾气、消积气、温寒气、顺逆气、达表气、通里气,管统一身上下内外诸气,独推其功”,一连说了十一种气。
近代名医张山雷曾一言以蔽之:“木香以气用事,专主气滞诸痛。
”实际上,现今对木香的具体运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曾经说过:木香“偏于行肠胃系统的滞气”,多用于肠胃气滞而致的胃脘痛、胃脘胀闷、脘膈间胀闷多嗳、腹胀泻痢等症。
3. 用木香要谨慎
在古代有一个故事:“有一妇人久痢将死,梦中观音授一方,服之即愈。
”此方是以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二味用水半升,同煎干,去黄连,薄切木香焙干为末,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汤送下,二服陈米饮下,
三服甘草汤下。
这一故事说明木香能治疗痢疾,但用量要少,一寸长的木香小块,再分三次服下,可知每次用量是极其轻微的。
木香毕竟属辛香耗散之品,虽为常用,但须注意:一不可过滥,二不可过量,滥用必致其害,过量必伤正气。
有一部分中医师用木香,动辄轻者10克,重者15克,惟恐行气不力,倍量用之,稍见其效,久用不舍,其结果是痛快于一时,终致气短不续,弊多利少。
其实,木香不可妄用,古代医家早有告诫。
如清代医家张山雷曾指出:“木香用之散郁开结,但不可太多,过用则耗液伤阴,其气将愈以纷乱。
”《本草新编》中也认为:“广木香,只可少用之为佐使,使气行即止,而不可谓其能补气而重用之也。
大约用广木香,由一分、二分至一钱而止,断勿浮于一钱之外,过多反无功效。
”
在中医界,每位中医大概都知道“辛不过钱”之说,意思是在应用中药细辛时,剂量不可超过一钱,即为现代的3克,其实不但是细辛,木香的用量也要慎重。
对于木香用量要轻,北京已故四大名医之一的蒲辅周老先生则是极为重视的,他曾说过:“木香行滞气,和脾胃,磨汁服佳。
中虚者勿重用。
”木香磨汁服,能有几何?还又强调“虚勿重用”,可见名医用木香,都认为量小为妥,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