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共23页文档
法家思想及现实意义

法家思想及现实意义摘要:在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商鞅和韩非对未来的社会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法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建设性作用,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法家思想,内涵,意义一、中国先秦思想发展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在表达他们的社会看法时,具有独自的特色和缜密的理论建构。
法、术、势是韩非思想的三种构成要素,以法为中心,把术和势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先秦社会思想具有丰富性。
“丰富”是相对于以后社会思想的相对僵化而言的。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统治秩序的解体,礼乐制度的崩溃,使得原来依靠氏族贵族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建立起来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
周天子形同虚设,诸侯各自为政的政治局面一方面造就了多元化的政治环境和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
诸子百家,争起并出,各树一帜,各成一说。
先秦社会思想具有超时空的一面。
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中,有关人与人、我与我、心与心、人与群体、人与自然等方面的思想确有‘先见性’和‘超前性’”。
如孔子所讲的仁义具有时代性的同时,也具有超时代的意义。
相亲相爱是仁,遵纪守法是义。
没有仁。
人类将不能存在和发展;没有义,社会就会很难发展。
同样在阐述理想社会的模式时,老子针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返回“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先秦社会思想的超前性表明中国的社会思想早于西方而以其独特的风貌和理论体系呈现于人类社会。
它率先勾勒出一个东方的社会生活模式。
反映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素质、心理结构和社会价值取向。
二、法家思想的形成于内涵法家吸取五行文化和八卦文化的民生主义原则和辩证思维精神,并综合了儒道两家的文化思想和谋略思想,逐渐自成一派。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1、反对礼制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
法家“法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法家“法治”思想的当代价值作者:崔健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4期摘要:法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其思想一直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这其中尤以“法治”思想备受后人推崇。
法家“法治”思想的当代价值有三: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量刑适度的法治思想。
关键词:法家;法治;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014-02千百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孔孟将道德看作生命的最高价值,其以德服人的思想更是深深植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们不禁发现道德虽然可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内在的指导作用,但是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更能产生外在强大的约束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而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法家的法治思想越来越具有时代价值。
本文将从法家“法治”思想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其当代价值对这一无论在先秦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体系做一简要论证。
一、法家“法治”思想的产生背景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在经济方面,由于当时社会中出现了铁质的生产工具并且在农业生产中大量运用,使得社会原有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从而开垦出了大量私有土地;在政治方面,西周以来建立在宗法制、分封制基础上的权利体系进一步崩溃,固有的统治秩序不断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挑战,各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文化上人们固有的思想体系也在这种社会动荡之中被打破,一批社会有识之士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社会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取得的利益,希望社会进行变革,这其中以战国中期的法家思想家李悝、商鞅为代表先后在魏国和秦国等国进行变法,将法家思想深入贯彻到这些国家的社会之中,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通过对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这三个方面的总结充分吸收道、墨等社会大家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家思想,其在以法律方式反对儒家封建礼教思想,保护地主阶级利益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摘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对当代社会管理、组织管理和个人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管理方面,法家思想强调依法治国、官员宜简,为政务清晰高效提供了借鉴;在组织管理上,强调明确责任、奖罚分明,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绩效;对个人生活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约束自己、明确目标、追求稳定。
法家思想的普遍适用性使其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都能够得到有效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也展现出其实践价值。
法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和个人修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意义也日益凸显。
【关键词】法家思想, 现实意义, 社会管理, 组织管理, 个人生活, 适用性, 运用, 当代社会, 个人修养, 实践意义1. 引言1.1 介绍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涵盖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法家思想主要集中在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李斯、商鞅、韩非等,其核心思想是重视法律制度和强调政治权力的有效运用。
法家思想倡导以法治国,强调严明法度、重视纪律和规范,注重实用性和效率性,强调以权谋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古代中国,法家思想对统一中国、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推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认为,政治权力应当被规范和约束,法律制度应当被完善和执行,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治理的有效。
法家思想强调重视实际情况和实践效果,倡导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法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政治实践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管理和组织管理具有启示意义,为人们探索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结束。
1.2 探讨现实意义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管理、组织管理到个人生活,法家思想都能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法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PPT23页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浅析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当代的价值

作 者简 介 : . Y - d 、 凤。 温 州大 学法政 学 院 2 0 1 l 级研 究生在 读 , 马 克思主 义基 本原理 专业 , 研 究方 向 : 马克 思主 义法 学。 中图分 类号 : D 9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0 5 9 2 ( 2 0 1 3 ) 1 2 - 0 0 1 - 0 2
古代 , 法家 毫 无疑 问地 是法 治 国家建 设 的集大 成 , 那 法 家的 “ 法 揭 示法 治的含义 , 还有人认 为可 以拿西 方近代 的法 治理论 来作对 治” 理念 到底 有没 有真 正意 义上 的法 治思想 呢?法 家的“ 法 治” 思 比。 但如 果仅 仅只 以某一 个方 面作 为参 照物 来解释 法治 , 我认 为
后 来被 秦始 皇作 为 治国 的指 导思 想 , 大 力推 行之 。 第 二种 理解 是 在这 种背景 下 , 法 治理 所应 当地 到人们 的推 崇 。 而 中国当 时仍然
指 西方政 治学 家 、 法 学家提 出 的严格依 照法 律治理 国家 的一种 治 是落后 的封 建制度 , 国家 作为 绝对 的统 治者 , 拥 有绝对 不受 制约
建 设社 会主 义法 治 国家 , 不仅要 时刻 保持 与 西方对 话 , 更 重 集 权专制 的制度 与手段 , 是最大最 典型 、 也是 最极端 的人治 o ” 。 这 要的 , 还要 从 中国 自身的 实际 出发 , 立足 于 中国法 治的 实际情 况 , 并借 鉴 中国传 统 法治 文化 的发 展经 验 。 研 究中 国传统 法 治文化 ,
以西方亚里 士 多德等 学者 为代表 的法 治是 在不 同的 “ 土 壤” 里生
先秦诸子百家的和谐法律思想及现代价值

诸子百家的思想与现实意义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中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法家: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
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
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代表人物:管仲,商鞅,韩非,秦始皇等现实意义:这个其实不用多说了,现实社会大部分国家,基本都是法制国家。
我国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我们研究借鉴法家文化精华,把其中崇尚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建立起一种法治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培育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道家:信奉老庄等道家学说的哲学学派。
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代表人物:黄帝、炎帝、姜子牙、老子、庄子、列子、诸葛亮等现实意义: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无为而治,是现在企业推崇的最高的管理理念,这一点也是来自于道家的思想。
法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2.“缘法而治”的法律工具论。商鞅以重法著
称,他极力主张以“法”代“礼”,反复告 诫国君“不可须臾忘于法”。他认为,法之 重要,是因为它有“定分止争”和“兴功禁 暴”的作用。“缘法而治”是法家的基本主 张,最早由商鞅在秦国实施。商鞅在变法时, 改“法”为“律”,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 它体现了商鞅对法律的公开性和普遍性的重 视。因为“法主要是强调的是内容方面的公 平与公正;而律则侧重于法律规范在适用上 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第一小组制作
目录
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 法家代表人物及思想特点 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结束语
春秋时期 管仲,子产,邓析——法家的先驱 战国时期 初期;李悝 《法经》 中期;商鞅、慎到“势治”和申不害 “术治” 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商鞅的法律思想
商鞅:商鞅原名卫源自,春秋卫国人小结虽然今天所倡导的法治跟古代的“法治”几乎不同, 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法家仍然有许多地方是值得 我们认同的。二千多年前他们已经认识到,法是用 以规范和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具 有客观性。法家所提出的“不别亲疏,不疏贵贱, 一断于法”是对法的平等适用的肯定。 法家思想大 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 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他们主张公布成文 法,法应清晰、简明,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及可操 作性和可预见性等。法家思想的这些积极方面都是 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是有利的。
3.“刑无等级”、“不赦不宥”的法律适用 平等思想。商鞅指出:“法者,国之权衡 也。”他将法律看作是称轻重的权衡,量长 短的尺度,判断是非功过和行使奖罚的公平 标准。他反对“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否 定贵族的特权,主张法律的统一性和平等性。 强调在行赏施罚时要做到“不失疏远,不违 亲近”,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他在关于法 律面前贵贱平等的观点,表述得很明确。
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反思

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反思摘要:法家“法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家学派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宝贵财富。
本文通过分析法家的精要思想,并将其与现代法治思想进行比较,明确了二者之间的根本不同,通过对法家思想的取舍,摒弃其君主专制、轻罪重罚、绝对尚法等历史局限性思想,并借鉴其精华,将以法治国、法随时移、不别亲疏中的有益思想融入现代中国法治建设中来,笔者认为这对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彰显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坚定决心,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法家;法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一、法家思想之精要(一)尊君尚法,以法治国尊君是法家的最高政治目标,而尚法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从商鞅到李斯,法家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尊君与尚法。
商鞅认为,君主的命令和国家的法令至高无上,而要君尊令行就必须由君主掌握权力并集权于一身,这样才有可能实行“法治”。
“法治”是法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法家主张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绝对权威。
(二)法自君出,君主专制这是法家法治思想最本质的特点,表明了法家主张的以法治国的“法治”,是以君主个人的意志至上,是一人之治,是君主专制。
法家主张立法大权由君主独掌虽然留下了致命缺憾,但其同时主张立法必须十分审慎,应当循“天道”、因民情、与时移、量可能、务明易,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三)立公去私,明法于众法家不区分关系的亲疏、地位尊卑,明法去私,一切要用法律来衡量,将法律作为衡量是非功过的准绳。
此外,法家还提倡法律应“布之于众”,即要让平民百姓知晓法律条令,以明白易懂的文字对法令加以阐释,将法律布之于众,让百姓明法懂法,以便能遵法守法,确立法律权威。
(四)不避权贵,刑无等级公正是法最本质的特征,法家已经认识到法律适用的平等性。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是法家有别于其他思想学派的鲜明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