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盐亭县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诗五首练习题 新版语文版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25.诗五首

(3)《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共同心声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 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7.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4分)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亲人团聚的心情。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去上任 。(2分) 8.标题中的“之任”的意思是:_________ 9.试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4分) ①写诗人的想象:从长安能“望”见蜀川,可见路途并不遥远,以 此劝友人不必伤感; ②使人感到意境开阔,气势雄伟,使全诗基 调高昂。 10.颈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赏析。(4分) 示例: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 放的情怀,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蕴含着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
二、课外阅读 (六)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下列关于诗人的情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4分) A.送别之情 C.喜悦之意 B.思归之心 D.愤怒之思
15.下列与“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 A )(4分)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6.“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4分) 更深:夜深;阑干:横斜。 17.“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 情?(6分) 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 )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诗五首同步训练 语文版

25.诗五首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绮.窗()潇.湘()城què____五津.()宦.游()qí____路2.读准多音字(1)着.花: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2)涨.秋池: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二、重要词语1.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歧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长.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体在线绝句:是诗体名,定格仅为四句。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诗五首练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诗五首练习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语文版七年级上《诗五首》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唐朝时“初唐四杰”指的是、、、。
(4分)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乐天”就是。
(2分)3.《夜雨寄北》作者是朝诗人。
(2分)4.原文填空。
(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
数声风笛离亭晚,。
何当共剪西窗烛,。
5.《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3分)A、痛心忱惜B、哀怜惋惜C、哀怜痛心D、痛苦惋惜6.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3分)A、十二三岁B、或以钱币乞之C、父利其然也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7.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10分)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⑵忽啼求之(啼:)⑶父利其然也(利:)⑷稍稍客宾其父(宾客:)⑸或以钱币乞之(或:)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任:)⑺城阙辅三秦(辅:)⑻小廊回合曲阑斜(回合:)⑼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⑽病树前头万木春(春:)8.解释下列多义词:(3分)⑴自: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⑵书:即书诗四句()未尝识书具()⑶然: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9.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C、泯然众人矣D、余闻之也久10.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1.对《伤仲永》一文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3分)A、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
语文版七上25课《诗五首》习题训练

语文版七上25课《诗五首》习题训练《诗五首》习题训练10分钟训练1.看拼音写汉字。
huàn游人____ xiāo湘_____ qí路_____bìn毛_____ 城què_____ 烂kē人______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城阙辅三秦()(3)何当共剪西窗烛()(4)病树前头万木春()3.根据课文填空。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声风笛离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1)《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
(2)《夜雨寄北》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他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不同的诗人。
著有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
“初唐四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__________而被传为佳话。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乐天”就是__________。
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
(5)《淮上与友人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七年级25课诗词五首选择性赏析练习

七年级25课诗词五首选择性赏析练习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2.“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3分)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的作品,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文坛四杰。
B这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怀。
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C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所。
“望”字将相隔千里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二字描写了想像中的友人赴任之地的繁华和富庶。
D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要豁达地对待离别,因为我们都是志向远大的“宦游人”。
“在歧路”三字,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
“儿女”二字字面意思是指年轻的情侣。
5.写“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意境相反的送别名句:(3分)6.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3分)7.形容人们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重洋,却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3分)8、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9、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五首》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第一部分:1.填空:(4分)《观沧海》一诗中的想象之句是:《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钱塘湖春行》的名句是:《西江月》的名句是: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5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6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5分)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对下列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虽没有述说难以忘怀的具体情景,但“沉醉不知归路”不仅自然地引出下文,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惊鹊写明月,以鸣蝉衬清风,“惊”写鹊,“鸣”写蝉,有静有动,有实有虚,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堪称写景佳句。
6.如果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改为“无数个星天外,几阵阵雨山前”有什么不好?(5分)7.《西江月》描绘了一幅图。
(5分)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五首》达标训练题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达标训练题及答案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五首》达标训练题及答案我夯基我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车马喧()东篱()归雁()如酥()燕脂()提携()解析:解答此题要读准字音及区别开近似的字。
答案:xuān lí yàn sū yān zhī xié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悠然见南山(2)山气日夕佳(3)客路青山外(4)最是一年春好处(5)半卷红旗临易水(6)断肠人在天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义的理解。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回答。
答案:(1)悠闲自得的样子 (2)气象 (3)旅途 (4)时 (5)抵达 (6)天边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塞土燕脂/凝夜/紫。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考查语感和朗读诗歌的能力。
答案:D4.填空。
(1)《饮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朝代)人,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人,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人,“天净沙”是__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和文体常识。
答案:(1)陶渊明潜东晋《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2)韩愈退之唐七言绝句(3)马致远元元曲名题目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填空:(4分)《观沧海》一诗中的想象之句是:《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钱塘湖春行》的名句是:《西江月》的名句是: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5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6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5分)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对下列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虽没有述说难以忘怀的具体情景,但“沉醉不知归路”不仅自然地引出下文,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惊鹊写明月,以鸣蝉衬清风,“惊”写鹊,“鸣”写蝉,有静有动,有实有虚,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堪称写景佳句。
6.如果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改为“无数个星天外,几阵阵雨山前”有什么不好?(5分)7.《西江月》描绘了一幅图。
(5分)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五首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5分)竦峙()萧瑟()岱宗()决眦()水何澹澹()......2.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5分)《观沧海》王安石《李太白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曹操《杜少陵集》《望岳》李白《樊川诗集》《题破山寺后禅院》杜甫《王临川集》《登飞来峰》常建《全唐诗》3.原文填写:(5分)⑴《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望岳》一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4分)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4分)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五首诗词中:(7分)A、《观沧海》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望岳》D、《登飞来峰》E、《题破山寺后禅院》(只填序号)属五言律诗的是:________属七言绝句的是:_____ 属唐代作家的作品有:________ 即景生情、饱含哲理的是:___________寄情明月、赠送友人的是:________ 表现作者摆脱尘俗干扰心理的作品是:__________寄予作者伟大抱负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托月送友”的情怀。
读读下面的诗句,分别谈谈它们抒发了什么情怀。
(6分)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行楷将《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默写《观沧海》,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10.这首诗选自_________________ ,是组诗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2分)11.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是一个“_______ ”字,诗中描写的实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1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分)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14 分)(4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默写《望岳》,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义诗人杜甫早年的作品。
(15 8分)1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⑴岱宗夫如何(岱宗:)______________ ⑵造化钟神秀(造化: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阴阳割昏晓(阴阳:___________________ ⑶齐鲁青未了(未了:)凌:________)⑹会当凌绝顶(会当⑸决眦入归鸟(决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分)(217.这里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工美化,从哪个诗句中可以表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畅想和宏愿。
(分)319.解释下列句子中“绝顶”的不同含义。
())⑵晓云绝顶聪明。
(⑴会当凌绝顶。
(了,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真是聪明多岁,头顶上的头发就掉光⑶吴老师博学多才,可是才30)“绝顶”。
(分)(20.你有自己追求的人生绝顶吗?试言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
10 《登飞来峰》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略 2.略 3.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⑸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⑴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⑵写景:高山之巅,浮云重重;抒情:云层再厚,困难重重,决不畏惧,穿云欲望,抒发开阔之情;明理: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就能看得远”这一道理。